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健康 > 宗教 > 其他各教
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全新增訂版)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本書為商周出版的《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改版書! 關於教養,這本書有最與眾不同的答案。 那些長久以來被盲目推崇的不敗信條,因為這本書而黯然失色。 當孩子們功成名就之時,多少的稱譽是父母們應得的?當孩子們作奸犯科為人唾棄時,父母們應該承受多少的責備?這本震撼人心的書,破除了一些有關親子互動深信不移的論點,並提供了該有的解釋。茱蒂‧哈里斯藉由她的口才與機智,欲說明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其實很小,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儕經驗。換句話說,雙親並不能教導孩子社會化,那是孩子們互相教導的結果。 我們毫無疑問地相信「教養的假設」(nurture assumption)──父母的教養方式能改變孩子的發展──卻忽略了基因的作用,錯把基因的關連性,誤以為是教養的成果。因此,哈里斯以全新的眼光,加上科學證據,審視真實生活中的兒童,並指出「教養的假說」只不過是文化的迷思而已。 為什麼移民的第二代說話口音是和同儕相同,而不是和他們的父母相同?在英國的早期上流社會,許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母在一起,接下來的十年是在寄宿學校生活,結果,言行舉止還是和他們的父親相似,這該怎麼說?「教養的假設」不能解釋這些現象,但是哈里斯可以。 哈里斯藉由一些民間文獻和科學研究,道出孩童世界的豐富性與複雜性。她指出,從巴西雨林的亞諾馬莫人(Ya̧nomamö,巴西北部和委內瑞拉南部一個好戰的原始民族)到尼加拉瓜的失聰兒童,在第一次社交溝通時,同儕的力量便已改變孩童的生命發展。順著這條思路走下去,我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概念,例如「早期的母子依附關係,決定了日後的人際互動」並不能解釋一些現實的例子:一些有著慘痛家庭經驗的孩子,並不妨礙他在家庭以外的生活求得成就。 哈里斯提出的理論,將改變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時,哈里斯也對父母們提出了忠告:你什麼可以做,什麼無法做到。同時也將父母從「不能培育出自信、快樂、舉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惡深淵中解救出來。 《教養的迷思》內容涵蓋極廣,從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靈長類動物學、演化生物學的觀點,它將回歸到生而為人的最根本問題:「我是誰」,以及「我們為什麼會如此」。 【好評推薦】 ◎「十年來,這本書在心理學史上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更是極佳的讀本。」──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

目錄

◎〈出版緣起〉 開創科學新視野  / 何飛鵬
◎〈專文推薦〉 啟發臺灣的教育改革  / 曾志朗教授
◎〈專文推薦〉 心理學史的一個轉捩點  / 史迪芬.平克教授
◎〈譯 者 序〉 教養的迷思  / 洪蘭教授
◎〈二版前言〉 父母重要嗎?--一些誤解與澄清
◎〈一版前言〉 一個失業的教科書編者

◎第一章 「教養」並不等於「環境」
◎第二章 證據的本質
◎第三章 先天、後天,及兩者皆非
◎第四章 分離的世界
◎第五章 其他地方、其他時間
◎第六章 人性
◎第七章 我們和他們
◎第八章 與孩子在一起
◎第九章 文化的傳承
◎第十章 性別的規則
◎第十一章 孩子的學校
◎第十二章 長大成人
◎第十三章 機能障礙的家庭及問題兒童
◎第十四章 父母能做些什麼?
◎第十五章 審判教養的假設

◎附錄一  人格與出生別
◎附錄二  驗證兒童發展的理論

序跋

【譯者序】教養的迷思

◎文/洪蘭

  這本書會吸引我的注意力是因為我看到麻省理工學院的史迪芬.平克居然替它寫序,要能使平克寫序,此書必有來頭(難怪國內喜歡找名人寫序,此招果然有用)。再一看作者的簡介就立刻打動了我的心,原來這本書的作者就是三十多年前被喬治.米勒博士(那時是哈佛心理系的系主任)退學的研究生,喬治.米勒在心理學界可是赫赫有名,可以算得上是認知心理學的開山始祖,因為他一九五六年寫的那篇〈魔術數字:7+2〉到現在還是心理學入門必讀的文章。作者哈里斯小姐離開哈佛後,以編寫發展心理學教科書為業,她所寫的書還很暢銷,連續出了三版(這也很諷刺,一個被大學踢出來的學生卻編寫大學生讀的教科書),一九九五年,心理學最權威、退稿率最高(85%)的期刊《心理學評論》,登載了一篇〈教養的假設〉(Nurture Assumption),完全反對時下流行「孩子的好壞是父母的責任」的說法,主張孩子的人格與孩子的同儕團體有關,與父母的教養方式無關。這篇文章從基因遺傳學、社會人類學、心理學、語言學的觀點,舉了非常有力的證據來支持這個新的說法。

  幾百年來,沒有人挑戰過教養的假設,因此,這篇論文一出現,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它等於把過去一百年來,人格心理學與發展心理學家的重要理論都否決了,更令人好奇的是這麼一篇巨著,作者名字底下居然沒有掛任何研究所、任何大學的名字,除了知道她是女性外,完全不知她是何方神聖,這情形在心理學界是從來沒有過的。因猜測她身分而打賭輸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大家怎麼想都想不到這麼一篇重要的文獻會是出自博士沒唸到、被退學的人之手。因為這篇論文,一九九七年美國心理學會頒給了她一個傑出論文獎(outstanding recent article),這個獎,不偏不倚,正是為了紀念心理學會的前理事長所設的喬治.米勒獎。這真是個天大的諷刺了,也替作者一舒四十年的怨氣。

  這本書寫得非常精彩,博徵旁引。她舉的例子都是你以前知道的,但是從來沒有想到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解釋;它使你恍然大悟,原來同一個現象,理論不同時,可以有這麼不同的解釋。難怪心理學家一再呼籲,解釋理論不能有預設立場,一旦先入為主,有了成見再去看證據,連數字都會扭曲。

  基本上,我是同意她的看法的。讀社會科學的人在解釋人的行為時,很少去考慮到基因的角色。人格當然有基因的成分在裡面,因為孩子是父母生的,從父母而來的,所以在談論人格的形成時,必須先把基因的部分分離出來再來看環境的部分,才有意義。當你這樣做後,你就會看到哈里斯「團體社會化」理論的要義了。文化是由兒童的同儕團體傳承下去的,移民的子女採用同儕的文化,一個個都變得跟新社會的人一樣,而跟他的舊祖國不一樣。兒童的社會化並不是模仿大人,因為大人可以做的事小孩一般都不可以做,例如隨意進出大門、很遲上床睡覺、只吃喜歡的東西、可以罵人等等。她舉了一個很幽默的例子來說明:犯人在監獄裡並不是要模仿獄卒,他是要模仿其他的犯人,他才可以在監獄中生存下去。模仿獄卒對他適應監獄一點好處也沒有,因為獄卒可以做的,犯人都不可以做。哈里斯認為人的社會化、人格發展以及文化傳承都發生在同一個地方,用同一個方法,那就是同儕團體。孩子與同儕共享的世界是塑造他行為和性格的地方,同儕團體決定了他以後會是什麼樣的人,不是他的父母。

  她的理論細想起來是很對的。中國人不是也講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嗎?如果父母很重要,為什麼孟母還要三遷?大家都知道孟母是個偉大的母親,假如父母決定孩子的人格,那麼,就算孟母不搬家,孟子也應該很好才對,為什麼她要不嫌麻煩地一搬再搬呢?我們現在知道兒童遊戲的團體對兒童的人格成長是有關係的。

  英國的格林爵士說:「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學到任何有用的東西,而是培養人格和情操,對社會有正確的觀念,交到正確的朋友。」一個低層社會黑人的家庭搬到中產階級白人社區去住時,這家的孩子自然就變得跟中產階級的孩子一樣,溫文有禮,因為學校中每一個人都這樣時,孩子就有附和群眾的壓力,他自己就有動機想要變得跟其他的同學一樣。同樣地,白人的家庭搬到貧民窟黑人社區去時,孩子立刻也滿嘴髒話了,因為不是這樣,打不進同儕的團體,別人會排斥你,因為你跟他們不一樣。哈里斯舉出英國上層社會的父母,一年難得見到孩子一、二次,孩子生下來就交給保母、家庭教師帶,長到八、九歲送到寄宿學校去讀書,等到十八歲孩子畢業時,一個個都是英國的小紳士,嘴裡講的英文與照顧他的保母或學校的老師都不一樣,而與這個學校的學生都一樣,可見孩子是跟他的同儕一起社會化。她認為小孩子並不是從大人那裡接受到他們的文化,因為小孩子並沒有接觸到大人的社會,反而是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接受過小孩子的文化,因為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子。小孩行為像父親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都在同一個社區,被同一個方法社會化,假如地方改變了(如移民),小孩的文化就不會像父親的文化了。

  哈里斯也舉生在聽人家庭中的聾孩子,進了聾啞學校後,行為愈來愈像其他的聾啞生,而與父母愈來愈不同。雖然這是一個例外的情形,但是在我們生活周遭到處可見到孩子從他同儕團體得到社會化的情形,這是為什麼青少年要去標新立異的原因,他的團體要想方法去區辨自己與別的團體的不同,所以要儘量從同中去求異,而他為了要變成團體的一分子,也必須去做附和這個團體的行為。從這裡,我們看到李遠哲院長為什麼會提倡「社區營造」的苦心,因為社區正是同儕社會化發生的地方,早在一九三○年代,心理學家哈特蕭就說過:「性格教育的正常單位是團體或小社區。」他發現在一個情境下很規矩的孩子,在另一個情境下就可能做壞事,孩子跟父母在家中所學的道德往往不能延用到家門以外的地方。孩子若很不幸在家中有著不快樂的生活,如父母吵架、離婚,只要他在同儕團體中被接納、被尊敬,他一樣可以長大成為一個正常的人。

  哈里斯甚至舉出在西藏長大的白人小孩麥斯頓,雖然他長得又高又白,跟西藏人不一樣,被他西藏修道院中的同儕所排斥,但是這並沒有阻止他社會化成一個西藏人,所以麥斯頓說他自己是一個「住在白人身軀裡的西藏人」。因此,教改如果想要成功,除了從教育著手之外,另外還需要推動社區的改造,當我們使這個社區成為我們理想中安和樂利的社區時,那麼住在這個社區中的孩子自然就社會化成為一個祥和的好公民了。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名字--「教養的迷思」,我們竟然信奉了它一百年,不曾去檢驗它基本的假設是否成立,這對唸科學的我是多麼大的警惕,去年暑假冒著溽暑將它翻譯出來,如今仔細校對,力求完美,希望這本書能為我們的教育界帶來一些新氣象。

  這是一本令你重新去思考過去無條件接受的教條的書。我們臺灣的孩子一向服從權威、信服教條,不敢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創意,這本書打破你過去的習慣,每一句話都挑戰你過去的信念,是一本應該細讀慢看、好好思考的書。為人父母、為人師長者尤其應該看。

延伸內容

啟發臺灣的教育改革

◎文/曾志朗

  中國有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的好壞一切都是父母的關係,所謂「養子不教誰之過」,孩子闖了禍,父母要負責任,在美國會把父母的名字公佈上報,警惕他家教不嚴。我朋友的孩子把前面頭髮染了一叢綠毛,朋友大怒說:「看你這個青面獠牙樣!」孩子公然頂撞說:「還不是你把我生成這樣的!要怪只能怪你自己。」朋友氣得差點一命鳴呼。因此,在習慣了傳統想法之後,突然有這麼一本書出來,告訴父母孩子長大變成什麼樣,跟父母沒有關係,跟他所交的朋友有關係,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這本書說孩子交的是狐群狗黨的朋友,孩子自然作姦犯科,交的是莘莘學子的朋友,孩子自然去考狀元。孩子從他的同儕團體習得社會化,孩子的團體又是從大人的團體(不是父母個人)中習得社會化,這個同儕團體社會化理論真是讓天下父母鬆了一口氣,不必整天揹著兒女不成材都是我的錯的罪惡感。相對地,這個理論也立刻指出團體的重要性,中國人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只不過我們的成語沒有指出為什麼近朱者赤,為什麼物以類聚,而這本書清楚地告訴了你為什麼。

  這本書我很欣賞,因為它把一個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拆開來看它最基本的假設成不成立,究竟有沒有證據支持,這個科學精神是我希望臺灣的學生該有的科學態度,不要因為別人都相信它便不去檢驗它的假設成不成立。

  這本書也解開了長久以來存在我心中的一個疑惑。當我還在加州大學教書的時候,加州通過一個法案,學校要提供雙語師資,使新移民的孩子在剛開始上課時有說他原來語文(如西班牙語或中文)的老師在旁解說,上課不致於鴨子聽雷,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這個立意良好的法案,後來沒有成功。書中提到一個波蘭的移民孩子約瑟夫,他剛入學時一個英文字都不會,但是他注意聽老師說什麼,同學做些什麼,然後他照著做,三個月以後,他已經會說「假如你不給我,我就不跟你玩」的句子。當然,他在新學校的頭幾個月會很辛苦,很有壓力,但是他的英文也因此進步很快。雙語輔助教學失敗的原因就是在於這些雙語學生很自然地聚在一起吃飯、遊戲,自成一個小圈圈,另外形成小團體。這些學生的常模是不說英語或英語說得不好,因此,雖然老師的英語字正腔圓、文法正確,但是對學生而言,並沒有什麼作用,因為他認同的不是老師而是他的同儕,所以他們的英文反而學得慢。假如學校中沒有足夠的俄國孩子、波蘭孩子、中國孩子來形成他們自己的小團體時,這個孩子便會認同英語的團體,同化成說英語的人了。難怪這個雙語輔助計畫推動了很久,花了很多的錢,最後還是沒有成功。

  先天和後天的爭論至少有二千年的歷史。美國的大哲學家,也是心理學家的威廉‧詹姆士曾說過:「性格就像石膏一樣,定了型就不能改變。」中國人也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天生並不代表命中註定,雖然遺傳在人格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改變它,我們只是要去找出改變的方法而已。書中拉巴茲和聖安德斯這兩個村莊的例子提供了我們答案。

  在第十一章「孩子的學校」中有談到:假如一個社區中,大部分的家庭都有很多藏書的話,社區小學也是傾向閱讀的。如果一個社區中,大部分的家庭覺得讀書是件痛苦的事,非不得已絕不碰書的話,那麼這個社區小學對閱讀的態度就是「讀書沒什麼了不起,不會讀又怎樣」。在一個大家都不讀書的環境中,讀書就成為異類了。所以要推動閱讀,我們必須先營造出一個閱讀的風氣,當一個團體中每一個人都有閱讀習慣時,後加入者自然而然就會去讀書,因為他要認同這個團體。這是為什麼學校會很自然地有校風,一個校風淳樸的學校,出來的學生也個個勤奮好學,哈里斯讓我看到了臺灣的教育改革應該從哪裡著手。

  哈里斯在第十三章有談到體罰,這一點跟我們臺灣的教育生態很有關係,可以供我們借鏡,她認為偶爾發脾氣、打了小孩,不見得會對他們人格造成永久傷害,但是打孩子會傷害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如果做父母的賞罰不公平,你會失去孩子對你的尊敬。我現在看到很多孩子對父母說話沒有禮貌,問三句答一句,愛理不理,再不然就是頂嘴。我同意書中說的父母不必為了孩子的不聽話而自責,但是我也認為孩子會這樣主要是他對父母沒有敬意。愈是打罵,孩子對父母愈是只有怕而沒有尊敬。一旦孩子長高長壯,父母打不動時,語言上的頂撞便出現了,這點做父母的要三思。

  另外,書中也一針見血地指出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最大的危險是他沒有同儕團體,他會失去與其他同年齡孩子遊戲所培養出來的正常關係。因此很多天才都很寂寞,想把孩子往這條路上帶的父母,請細讀這本書。

  我認為這本書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告訴父母「放輕鬆地去享受親子之樂」,不要去理會那些專家講的話,把自己弄得緊張兮兮,把養孩子變成痛苦不堪的義務。哈里斯指出,原始社會中並沒有漂亮的走馬燈掛在搖籃上,也沒有父母每天陪子女玩,但是每一個嬰兒在自然的環境中都有很多東西可以看,很多聲音可以聽。他們在兩歲前可能學會的東西比現代嬰兒少,但是當時機成熟時,他們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成為一個人所必須要知道的全部事物,所以父母應該寬心,不要去相信「輸在起跑點上」這種廣告詞。住在風氣良好的社區裡,給予孩子一個溫韾的家庭,在他需要你的時候,及時出現,一切順其自然,就是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了,也盡到做父母的責任了。為人父母原是上天給予你的福報,弄成今天這樣動輒得咎,把養育孩子變成沉重的心理負擔,實非大自然的本意,難怪現代人愈來愈不敢生孩子了。

  我很高興臺灣的出版界生氣蓬勃,國外任何好書的中譯本幾乎都會在最短的期間內出現在臺灣的書店中,這真是一個可喜的現象,電子書的出現更會縮短臺灣與世界的時空距離。對於從事翻譯的人,我們應該予以掌聲鼓勵,畢竟大部分的人讀中文比讀英文快,譯者提供了我們這方面的服務。我們中國人喜歡挑毛病,比較不喜歡從正面給予鼓勵,比如說,中國老師給分數常是扣幾分,認為此題答得不完善,扣去幾分;外國老師給分數常是正幾分,已經答出了多少部分,給予多少分,這是中西非常不同的教育觀念。我們以懲罰的方式,要求孩子力趨完美;他們以鼓勵的方式,要求孩子達到同樣的目的。我們的這種心態也反映在書評中,我了解臺灣的翻譯界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翻譯這一行,使國外的資訊能更快地到達我們讀者的手中。

【本文作者簡介】

曾志朗教授,政大教育系、所畢業,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博士。曾任教俄亥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臺大心理系、中正大學心理所,及擔任陽明大學校長、教育部長、中研院副院長、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等職,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著作包括《科學向腦看》、《見人見智》(與洪蘭教授合著)、《人人都是科學人》、《用心動腦話科學》,並譯有《心理學實驗研究法》(※Experimentation in Psychology※)(與洪蘭教授合譯)等書。

心理學史的一個轉捩點

◎文/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

  三年前,《心理學評論》上的一篇文章,徹底改變了我對童年和兒童的看法。我跟大多數的心理學家一樣,都認為遺傳的天賦和父母的教養是決定孩子成長的兩個條件。我們都理所當然地認為:決定孩子成長的條件假如不是來自遺傳,就一定是來自父母的教養方式。但是有個名叫茱蒂‧哈里斯的人所寫的文章卻說:父母的教養方式其實沒什麼關係,有關係的,除了基因以外,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同儕(peer group)。這個人的名字後面也沒有掛她所隸屬的大學名稱。說來奇怪,哈里斯所舉的證據很快就說服了我,因為我們以前就知道這些事實,但是把它擱在一邊。不敢去碰它是因為它跟我們所相信的系統不合,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這類檔案:把跟自己想法不符合的事實暫時歸檔不去想它。

  我是研究語言發展的;也就是說,我是研究小孩子如何從父母跟他們說的話中習得文法的系統。在我們那個是事實卻又令人苦惱的檔案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即孩子們的語言和口音最後都變得像他們的同儕而不像他們的父母。研究心理語言學的人都沒有注意這個現象,更不要說去解釋它了。不過,現在這個理論解釋了。

  語言的一些其他現象也符合哈里斯的理論。在許多文化裡,大人並不跟小孩說話(譯註:例如一些印地安文化),但是小孩子一樣可以有很好的語言習得表現,他們只要跟年長一點的兄姐說話就可以了。生活在大人說洋涇濱式語法環境中的孩子,可以自己發展出一套語言來;新移民的孩子,他們也很快地在遊戲場所學會了新語言,回家去糾正他們父母的發音和文法上的錯誤。

  孩子們是在文化中習得他們的特殊母語。日本的小孩學會說日本話,義大利的小孩學會說義大利語,這些語言上的差異完全跟基因無關,假如這些語言上的差異也跟他們父母所教的無關時,哈里斯說,那麼我們可能就需要去重新思考什麼叫文化學習了。以前,我一直認為兒童是透過父母習得社會化的,但是在我腦海深處那個刻意被我忽略的檔案裡,有一個事實卻是:許多成功的人都是移民的後裔(我父親就是一個例子),他們都不曾因為父母不會講新的語言或不懂得新土地的習俗,而受到任何的牽制或困難。

  哈里斯的論文所帶出的議題不僅僅是一個全新的想法而已,她舉了許多心理學、人類學、文化歷史、行為基因、靈長類學上的證據來支持她的看法,這些證據使性別角色的發展及少年犯罪等議題,有了不同角度的看法,我在第一封電子郵件中就問她:「想寫一本書嗎?」

  這本《教養的迷思》主要談的是人格的形成過程中,基因和同儕都很重要,但是父母並不重要,它點出的親子之間的議題是很嚴肅的。它使我們重新思考現行的社會科學模式——嬰兒是一堆反射反應的集合,他空白的大腦皮質,等待著慈愛的父母來充實它。從生物的觀點來看這個想法時,真是十分地不恰當。兒童就跟其他生物一樣,都是演化的產物,必須在掙扎求生存的過程中扮演主動的角色,最後才能達到生殖上的成功。這個看法有深遠的意義,我下面會仔細解釋。

  一個就是,父母和子女的生物利益(biological interest)不盡相同,孩子即使一時順從父母的獎勵、懲罰、榜樣、嘮叨——因為他們還太小,別無選擇——他們也不會讓自己的人格被這些事情永遠地固定著、永久地被塑造。

  此外,智人(※Homo sapiens※)是群居的物種,團體就像任何一個有機體的生存環境一樣,它有有機體必須適應的各種因果關係。一個團體想要興盛繁榮,一定要懂得利用集思廣益的好處及共享累積的資源,這表示一些看起來完全是武斷的當地習俗,其實是有適應上的價值,因為這是這個社區的人所共享的(大家所熟悉的例子,如:流通的鈔票及靠左開車等等)。這也表示儘量從人際關係上去得到益處,而不是讓自己被別人欺負或統御,因為每一個團體的共同利益都可能與另一個團體相衝突,所以做為團體的一分子必須要加入團體對團體的競爭。

  今天,兒童的成敗在於他們在這種環境中茁長的能力;在過去,環境決定了他們的生死,所以他們應該從父母那兒獲得營養與保護,但是他們應該從最好的地方來獲取他們的資訊,在這一點上,父母不見得是資訊最佳提供對象,他們必須要在家庭以外的團體中贏得他們的地位,並且維持他們的地位,而這些團體的遊戲規則很可能跟家庭都不相同。小孩甚至會和父母同在一個競爭團體裡。大自然的設計,顯然不是要把小孩子放在父母的掌握裡。

  同樣不可能的一個想法就是:嬰兒對母親的依附(attachment)會決定他未來進入社會的行為模式。這個謬論在這本書中也自然瓦解消失。一個小孩跟父母、兄弟、同學和陌生人之間的關係是截然不同的,有兆億神經細胞的大腦絕對不會短少計算的能力,大腦可以把每種關係放在不同的心理帳戶之內。這個依附的假說會這麼流行的一個原因,是我們都相信佛洛伊德和行為主義的看法:嬰兒的心智是一塊小的白板,最初在上面刻畫的痕跡會永久保留。

  《教養的迷思》真是一本很少見的書。雖然書中的說法乍見之下很違反人們的直覺,但是在你不斷往下看之後,你會感到活生生的孩子和父母躍然紙上,而不是那種在真實生活中不可能看見的百依百順的虛假兒童。這本書另一個特點就是它對兒童發展研究在方法論上的嚴厲批評。它對學校教育為什麼會失敗的分析使你眼睛一亮,看到以前所未看到的,它解釋了為什麼女性醫師和律師的小孩,會堅持女人應該留在家中當個家庭主婦,以及對本書題目所引發的一個必問問題「你是說我怎麼對待我的小孩都沒有關係是嗎?」有一個非常聰明且不尋常的回答。

  我能夠有機會對這本令人振奮、激發思想活力的書先睹為快,實在是我做為心理學家生涯的一個高潮,一般很少有機會能看到一本書是既有學術性,又有革命性、洞察力,思路清晰有條理,還外加風趣可讀。但是你不要為這個風趣所誤導了,這本《教養的迷思》是一本嚴謹的、有原創性的科學著作,我認為它會成為心理學史的一個轉捩點。

【本文作者簡介】

史迪芬‧平克教授,前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教授及認知神經科學中心主任,現任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研究獲獎無數,並獲選為《時代雜誌》二○○四年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公認是喬姆斯基(Noam Chomsky)之後語言學界的天才,也是世界語言學與心智科學領域的領導人物,著有《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語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等書。

作者資料

茱蒂.哈里斯(Judith R. Harris)

(Judith R. Harris, 1938-2018)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美國獨立心理學研究者,也是美國心理學會、人類行為與演化學會、兒童發展研究會的成員。其於演化、社會、發展心理學等領域深耕多年,見解獨到,一九六○年因為其研究過於「另闢蹊徑和獨樹一格」,遭到哈佛大學心理學系認為不適合繼續留在哈佛攻讀博士,因此終身未獲博士學位。但她仍研究不輟,一九九八年靠著一篇論述同儕團體對兒童發展的研究論文,榮獲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頒予優秀心理學作家之喬治.米勒獎(George A. Miller Award),此為心理學界的最高榮譽,巧合的是,當年寫信請他離開哈佛的系主任正是喬治.米勒。 離開哈佛後,哈里斯陸續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心理系擔任助教,以及波特.貝洛奈克與紐曼機構(Bolt Beranek and Newman)和賓州大學(UPenn)擔任研究助理,之後撰寫過多本關於「兒童發展」的大學教科書、暢銷科普書籍。一九九八年出版的《教養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提出「團體社會化理論」(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說明「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其實很小,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儕經驗」。 《教養的迷思》一舉挑戰了主流學派的觀點和傳統的教養理念,讓其一舉成名,更奠定了其在學界的地位,之後她仍繼續擴展此主題,二○○六年並將成果發表於《每個孩子都不一樣》(No Two Alike),並在二○○九年完成《教養的迷思》的增訂版,讓她的理論更為完整且具體。 《教養的迷思》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為學界投下了一顆前所未有的震撼彈,引發的迴響延續至今,更擴及各個領域。到了今天,不但大學心理系開始教授此理論,更有許多心理學者、教養專家的研究奠基於此,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教授、《語言本能》作者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更曾多次對其讚譽有加,認為她的理論是「心理學史上的一大轉捩點」,她的著作更是「心理學者的必讀之作」。 相關著作:《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解開人格差異與形成之謎(暢銷經典版)》

基本資料

作者:茱蒂.哈里斯(Judith R. Harris) 譯者:洪蘭蘇奕君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科學新視野系列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9861208510 城邦書號:BU0015X 規格:膠裝 / 單色 / 608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