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4超級感恩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繪畫
班托的素描簿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觀看的方式 + 繪畫的過程 = 班托的素描簿 英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美學理論大師──約翰‧伯格,首部以文字和圖像共同呈現的素描沉思錄 「大師與大師的唱和創意之作」──當約翰‧伯格遇上斯賓諾莎! ◎「我們畫畫的人,不僅想創作一些看得見的東西讓別人觀察,也希望能附帶一些看不見的東西,陪著它走向無法預料的終點。」——約翰‧伯格 ◎「素描是一種探索的形式。而人類最初之所以產生素描的衝動,是因為人類需要尋找,需要測定位置,需要安置事物,需要安置自己。」——約翰‧伯格 班托(Bento)是十七世紀哲學家斯賓諾沙(Baruch Spinoza, 1632-1677)的小名。斯賓諾莎很迷戀光學,也喜歡畫畫,據說他會隨身攜帶一本素描簿,畫下眼睛所見的事物。1677,在他猝死之後,保留了書信、手稿、筆記,但就是沒有那本素描簿。 終其一生,關注繪畫的柏格,多年來始終對那本素描簿充滿好奇,常想像裡面究竟畫了些什麼,希望能一邊看著斯賓諾莎用他的雙眼觀察到的事物,一邊重讀斯賓諾莎的一些話語和令人吃驚的哲學命題。 在某一個機會裡,伯格得到了一本他認為是「班托的素描簿」!接著他就開始在裡面素描,畫下那些班托希望他把它們畫下來的東西。伯格和班托,在觀看、在用眼睛提出疑問的動作中,他們變成彼此的替身。因為他們對於素描這項活動能把我們帶往何處,指向何物,有著同樣的體悟。 全書收錄三十幅伯格的素描,以及該幅素描所引發的思考文字。文字中描繪了繪畫的過程,也描繪他的沉思冥想,以及藝術如何引導我們凝視這個世界。 伯格以一種親身示範的方式,將他以往有關觀看、藝術、對抗等等的觀念重新整合凝聚,在本書中精采呈現。書中也穿插了從斯賓諾沙《知性改進論》和《倫理學》這兩本書中摘錄出來的文字,與內文圖像相呼應,是一本大師與大師的唱和創意之作。 【各界讚譽】 ◎李明璁 作家、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姚瑞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講師 ◎郭力昕 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黃孫權 破報總編輯、高師大跨藝所教授 ◎詹偉雄 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劉惠媛 藝術評論者 【好評推薦】 ◎「伯格有著洞悉人性且獨一無二的傾訴之聲,這聲音與他的素描技巧共延迴盪,締造出這本凝練之書。這兩項稟賦與斯賓諾莎(班托)如謎般難解的哲學命題攜手合作,建構了一次卓越非凡的見證行動。」──Teju Cole,《紐約時報》 ◎「John Berger左手寫藝術批評和小說散文,右手做素描創作。無論文學、評論或畫作,Berger總能從最細節的經驗與觀察出發,終而連結到最宏觀、深邃、又具有批判視野的哲學與生命反思裡。他對凡常人物與日常生活的熱情,是強大且綿延無盡的,對藝術也是。他的左翼政治立場與淑世精神,使他無論作畫或談論素描,不會停留在技法等瑣碎的小格局裡孤芳自賞。Berger總是將藝術和他對生命、歷史、政治、與馬克思人道主義的大關懷聯繫到一起,使藝術、政治、歷史、或馬克思主義,都不會是孤高、艱澀、互不相干的冰冷知識或死硬教條。從《觀看的方式》、《觀看的視界》到《班托的素描簿》,John Berger四十年來犀利、堅定、溫暖、細緻,始終如一。」──郭力昕(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如通電般令人震驚的思想和能量……在年歲與脾性的洗練下,伯格以益發沉穩的文字和圖像,對今日的全球災難與日常生活提出振奮人心且堅定不移的敘述。」──Colin MacCabe,《新政治家》 ◎「充滿啟發性、挑戰性,值得細讀。」──《金融時報》 ◎「自成一格。」──Nick Wroe,《衛報》 ◎「本書展現了他的註冊商標:如詩般的精準。」──《蘇格蘭人》作者Meaghan Delahunt ◎『自伯格青少年起,斯賓諾莎就是他最傾心的哲學家之一,「讀的時候我並不總是都能理解,或者應該說,很少真的讀懂」。書寫這本書時,他不是把斯賓諾莎當成「大師」,而更像是一名「同伴」。伯格和斯賓諾莎都對觀看的本質充滿著迷:斯賓諾莎是光學這門新科學領域裡的鏡片研磨師;兩人都熱愛素描。「從一開始,我就沒想過這是一本關於斯賓諾莎的書。我認為這本書是關於我們存活的這個世界,而且經常是我們基於好的壞的種種理由拒絕去注視的那個部分。這本書就是試圖去觀看和理解我們今日生活的這個世界。」』──Susan Mansfield訪問伯格,《蘇格蘭人》 【延伸閱讀】 ◎《觀看的方式》 ◎《另一種影像敘事》 ◎《觀看的視界》 ◎《留住一切親愛的》 ◎《另類的出口》 ◎《我們在此相遇》

內文試閱

  今年秋天,魁奇李(quetschplum)結實纍纍。有些枝幹甚至不堪負荷,應聲折斷。我想不起有哪一年,曾結過這麼多李子。

  這些藍紫色的李子成熟時,會披上一件塵土色的霜衣。正午時分,如果有陽光,你會看到一串串的塵土顏色,懸垂在葉片後方—豔陽高照的日子已經持續了好幾天。

  其他水果中,只有藍莓也是藍色,不過藍莓的藍比較深,像果醬,魁奇藍則像是鮮明生動、但終究會消失的一陣藍色煙霧。每簇果串約有四粒、五粒或六粒,一把一把似的從樹枝的小嫩芽中伸長出來。單單一株樹上,就掛了好幾百把。

  某天清晨,我決定把其中一串畫下來,也許是為了想弄清楚,為什麼我老愛用「一把一把」來形容它們。那張素描畫得又笨又糟。我又畫了另一張。

  在我畫的那串李子旁邊,還有另外三串,一隻黑白相間、只有我指甲一般大的小蝸牛,在牠剛剛吃過的那片葉子上睡著了。第二張素描同樣慘不忍睹。我把畫筆擱下,開始工作。

  那天下午快結束時,我又回到李子樹下,帶著再試一次的念頭,還是畫同一串。也許是因為光線改變的關係—太陽已經從東邊跑到了西邊—我竟然找不到或說認不出早上那串李子。我甚至問自己:到底是不是這棵啊?

  我移到旁邊那棵樹,在它的枝枒下屈著身子,仔細盯找。上面有數不清的魁奇李,但都不是我那把。畫另一串啊,這不是很簡單嗎?的確沒錯,但我不知犯了什麼拗脾氣,就是不肯換。我在那兩棵樹的枝枒下方轉來轉去,一遍又一遍。然後,我瞄到那隻蝸牛。接著在牠左方三十公分處,終於找到我的那串李子。蝸牛移了位置,但沒更換地盤。我把牠好好端詳了一番。

  我開始畫李子。我需要綠色塗葉片。我腳邊有一些蕁麻。我摘下葉子,擦塗在畫紙上,它讓我有了綠色。這次,我把畫留了下來。

  三天後,李子收成的時間到了。把它們裝進木桶裡發酵幾個月,可以蒸餾出頂級的李子白蘭地。也可以做成很棒的果醬和美妙的餡餅。

  採收魁奇李有兩種方法,一是猛搖樹幹,讓一堆李子掉落地面,二是拎著桶子,爬進樹裡用手摘。

  李子樹的細枝茂密,還有剛長出來的小刺。明明是爬上高樹,卻有一種在矮叢中鑽行的感覺,從一陣藍色小煙圈前進到另一陣藍色小煙圈,然後用你空著的那隻手掌摘取,熱拇指找著熱拇指。你一次只能握住三枚、四枚或五枚果子,無法更多。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用「一把一把」來形容這些果串。難免總有些果子會順著你的手腕滾落地面。

  稍後,當我跪在草地上,把李子撿起丟進籃裡時,不小心又瞧見好幾隻黑白相間的蝸牛,牠們隨著果子一起滾落地面,毫髮無傷。我把牠們五隻排成一行,我很驚訝,我居然一眼就能認出那天幫我指路的小蝸牛。我也幫牠畫了一張素描,比真實尺寸略大一些。   出於某種反射動作,我總是想在這本素描簿的右手頁上畫畫,而非左手頁。是和童年的記憶有關?一個和希望有關的問題?

  我想跟你們講個事故,是關於我如何送出一枝日本毛筆。它在哪裡發生,怎麼發生。那枝毛筆是一位演員朋友送我的,他曾經和一些能劇演員在日本工作過一段時間。

  我常用它素描。它是用馬毛和羊毛製成。這些毛髮曾經從某塊皮膚上生長出來。也許是因為這樣,當它們在一根竹管裡聚集起來變成一枝筆刷時,才能傳達出如此鮮活逼真的感受。用它素描時,我有一種感覺,好像它以及我輕輕握著它的手指,不是在和紙張接觸,而是在和皮膚摩娑。

  「筆觸」(brushstroke)一字,正是反映了在紙上作畫宛如在皮膚上作畫的觀念。也就是中國偉大畫家石濤所說的「一畫之法」!

  故事的地點發生在一座市立游泳池,位於巴黎一個頗受歡迎但並不時髦的郊區,我算是那裡的某種常客。我習慣在每天下午一點過去,那個時間大家都在吃飯,游泳池不會人滿為患。

  這是一棟矮胖的長條形建築,牆面採用玻璃和磚塊這兩種建材。1960年代末動工,1971年開放。位於在一座小公園內,公園裡有一些銀樺和垂柳。

  游泳時,你可以從泳池裡透過玻璃牆看到高處的垂柳。泳池上方的天花板鑲了嵌板,四十年後的今天,有好幾塊早已消失無蹤。有多少次我在仰泳時曾注意到這點,同時還意識到池水正托浮著我和我正在苦思的那些故事?

  十八世紀的中國畫家黃慎,曾經畫過一張蟬在垂柳枝上引吭的素描。那株垂柳的每片樹葉都是一筆呵成。

  從外部看,這像是一棟都市而非鄉野建築,如果你事先不知道它是游泳池,也沒注意到那些樹的話,你可能會以為它是某種鐵路建築,清洗火車車廂的庫棚,或是裝貨卸貨的大架間。

  入口處沒有任何文字,只有一塊紅藍白三色旗色彩的小紋章,代表法蘭西共和國。入口的幾扇大門都是玻璃材質,用模板印上「推」的指示字樣。

  當你推開其中一扇門,走進去,你就置身於另一個世界,和外面的街路、停放的轎車或商店區毫無關聯。

  這裡的空氣聞起來有些許氯味。每樣東西的光線都是來自下方而非由上方投射,這是因為兩座泳池的水影反射之故。這裡的聲響效果與眾不同:每個聲音都有輕微的回響。每個地方都是由與垂直相反的水平所主導。大多數人都在游泳,從大泳池的一頭游到另一頭,一趟接著一趟。那些站著的人,要不是剛剛脫下衣服,就是剛剛從水池起身,在這裡幾乎不存在什麼階級感或高下之分。取而代之的是,到處都瀰漫著一種奇怪的橫向平等。

  這裡張貼了許多印刷告示,全是採用清楚特殊的官僚語法和詞彙。

  吹風機將在閉館前五分鐘關閉電源。

  強制戴泳帽。委員會頒布。自1980年9月12日星期一開始實施。

  除工作人員外,其他人禁止從此門進入。謝謝。


  以這種通告方式體現的聲音,和第三帝國時期為了爭取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所進行的長期政治抗爭密不可分。一種經過衡量、不帶人味的委員會聲音—伴隨著遠遠某個地方的孩子笑聲。

  大約1950年,雷捷畫了一系列名為《潛水員》的油畫—游泳池裡的潛水員。這些畫作以鮮豔的原色加上簡單放鬆的輪廓,歌誦一群享受休閒的工作者的夢想和藍圖,以及這些工作者將休閒轉化成某種當時尚未命名的東西。

  今日,我們距離這個夢想真是越來越遙遠。但偶爾,當我把衣服鎖進男性更衣室的某個置物櫃,將鑰匙繫在手腕上,依照規定沖了熱水澡,走過足浴區,抵達大泳池池邊,潛下去時,我就會想起這些畫。

  除了規定的泳帽之外,大多數泳客都戴了深色護目鏡,保護眼睛不受氯氣傷害。我們之間幾乎沒有目光接觸,如果某個泳客的腳不小心踢到另一名泳客,他或她都會立刻道歉。這裡的氣氛和蔚藍海岸不同。在這裡,每個人都以私下的方式追求著自己的目標。

  我頭一回注意到她,是因為她的游法跟別人不一樣。她的雙手雙腳以緩慢到古怪的方式滑動,很像青蛙,但她前進的速度卻沒因此變慢太多。她和水這個元素有著不一樣的關係。

  中國大畫家齊白石很喜歡畫青蛙,他總是把青蛙的頭頂畫得特別黑,好像它們戴了泳帽。在遠東地區,青蛙是自由的象徵。

  她的泳帽是薑黃色,泳衣上印著花朵圖案,有點像是英國的印花棉布。

  她約莫五十幾快六十,我猜她是越南人。後來發現我錯了。她是柬埔寨人。

  她每天都來游泳,一趟接著一趟,連續將近一小時。和我一樣。當她決定時間差不多了,該從泳池裡某個角落的樓梯爬上岸時,就會有個男人過來幫她,那個男人正在好幾條水道外的地方游著。他也是個南亞人,比她略瘦一點,略矮一些,臉上的歲月鑿痕更多幾許;她的臉像月亮。

  他在水中走到她後方,用雙手托住她臀部,讓她能面向游池邊緣坐在他手上,他分擔了她的一些重量一起爬出泳池。

  一踏上堅實的地板,她隨即從泳池的一角朝足浴池和女子更衣室的入口走去,一個人,看不出任何瘸態。不過,注意到這項儀式幾回之後,我逐漸發現她走路時身體有些僵硬,像是被繃在張布鉤上。

  那位有著英勇、風霜臉孔的男子,想必是她丈夫。不知為什麼,我對這點總是有些懷疑。是他太過順從?還是她太過高傲?

  每次她走進游泳池想下到水裡,他就會爬到階梯的一半位置,讓她跨坐在他的肩膀上,然後他慢慢往下爬,直到水淹過他臀部,她可以自行游開為止。

  他們兩人對這套浸入浸出儀式都心知肚明,也許兩人也很清楚,水在這套儀式中所扮演的角色比起他們任何一人都更重要。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倆看起來更像是表演夥伴而非夫妻。

  時間流逝。日子在重複中一天天過去。終於有一天,她和我在划泳中從相反方向遇到,那是我們第一次,在一兩公尺的距離之外,雙雙抬起頭,朝彼此點了一下。然後在那天我們最後一次碰到,差不多該離開泳池的時候,我們做出「再見」的暗號。

  該如何形容這個特殊的暗號呢?它包括揚起眉毛,像甩頭髮似的甩頭,然後笑著瞇起眼睛。非常謹慎。護目鏡推到泳帽上。

  有一天,我游完泳正在沖熱水澡,那裡有八枝蓮蓬頭供男性使用,這裡的蓮蓬沒有龍頭,想沖澡時,必須按下一個很像球形門把的舊式按鈕,不過裡頭有個機關,那就是每次按鈕後熱水持續的時間,八枝蓮蓬頭都不一樣,經過多次嘗試,我已經很清楚哪一枝的熱水持續時間最長,如果那枝沒人用,我就會選它。有一天,我游完泳正在沖熱水澡時,那位來自南亞的先生走到我旁邊的蓮蓬頭,我們握了手。

  之後,我們說了幾句話,並約定穿好衣服後在外面的小公園見。我們真的碰了面,他太太也加入我們。

  我就是在那時知道,他們來自柬埔寨。她是著名的施努亞國王(後來降為親王)家的遠親。1970年代中葉,她二十歲那年,逃往歐洲。在那之前,她是在金邊唸藝術。

  過程中,她負責說,我負責問。再一次,我感覺他的角色像是某種保鑣或助理。我們站在銀樺樹附近,他們的雙人座雪鐵龍就停在旁邊。一輛磨損老舊的汽車。妳還畫畫嗎?她把左手伸到空中,做出釋放小鳥的姿勢,然後點點頭。她經常處在痛苦之中,他說。我也讀很多書,她加了一句,高棉文和中文。然後他示意他們差不多該爬近那輛了。從後視鏡中,我注意到車子的擋風玻璃上方掛了一只小小的佛教法輪,有如縮小版的船舵他們開走後,我躺在垂柳下的草地上,那是個五月天,我發現自己正思考著痛苦這件事。她離開柬埔寨—當時還是高棉—那年,施努亞親王遭到推翻,背後很可能有美國中情局的黑手介入,由波布領導的赤棉接掌首都,並開始將高達兩百萬的居民驅逐到鄉村,過著沒有個人財產的公社生活,他們必須學會變成新高棉人!其中一百萬人並未存活下來。在那之前幾年,美國B-52轟炸機對金邊和周圍鄉村進行有系統的連續轟炸。至少有十萬人因此喪生。   高棉人擁有吳哥王朝的輝煌歷史,以及那些不帶一絲痛苦的巨大石雕,這些石雕後來遭到某些外力劈開掠奪,留下於今看來宛如受苦的傷痕。在她離開故國那年,高棉人除了被越南、寮國和泰國這些環敵包圍,也因為自身的政治願景而遭受暴虐、屠殺的對待,他們把自己改造成狂熱份子,好對現實展開報復,把現實簡化成單向度的存在。這樣的簡化帶來的痛苦,就像心裡的細胞一樣多。

  凝視垂柳,我看著它們的葉片在風中飄 。每片葉子都是一小劃筆觸。我認為,看似承襲自她身體的痛苦,是無法與她祖國過去五十年歷史所承受的痛苦區分開來。

  今日,柬埔寨是南亞最窮困的國家,九成的出口品都是以血汗工廠為西方知名跨國品牌製造的成衣。一群四歲大的孩童從我身邊跑過,爬上台階,走進玻璃門,去上他們的游泳課。

  下一次在游泳池看到她和她先生時,她剛游完其中一趟,我游向她,問她介不介意告訴我她的痛苦從何而來。她立刻回答我,好像在說某個地方的名字:關節炎。當我還是個少女,知道我必須離開時,這病就找上我了。感謝你的好意詢問。

  她前額左半邊有些許變色,比其他部分深,好似曾經有一片蕨葉壓在那塊皮膚上,微微染上一層顏色。當她把頭向後仰、漂浮在水面上、臉龐有如月亮時,這塊變色的部分就像是月球表面上的某片「海洋」。

  當我們雙雙踩水時,她笑了。在水裡,她說,我的重量變輕,在裡面泡上一會兒,我的關節就不會痛了。

  我點點頭。然後我們繼續游泳。我游在她前面,因為如同我說過的,她緩慢划動雙臂雙腿,一如青蛙偶爾會有的姿態。仰泳時,她的模樣像水獺。

  柬埔寨這塊土地,與淡水有著獨一無二的滲透關係。高棉語的家鄉唸做「Teuk-Dey,意思是「水之地」。群山包繞的柬埔寨,是一塊低緩的沖積平原,面積大約是法國的五分之一,上面有六條河流交錯,包括最大的湄公河。在夏天的季風雨過後,這條河的水量會暴增到平常的五十倍!位於三角洲尖端的金邊,水平面會逐步上升八公尺。在這同時,北方的洞里薩湖每年夏天都會滿載冬季「正常」水量的四倍,變成一座龐然大水庫,洞里薩河則是在這裡轉了個彎,朝相反方向奔流,把下游變成了上源。

  難怪這塊平原能提供全世界最多樣和最豐富的淡水魚,幾百年來,這塊土地上的農民就是靠著這些河水孕育的魚米維生。

  就是在市立游泳池的午泳時分,她像唸出某個地名似的說出「關節炎」一詞那天,我想到要把我的毛筆送給她。

  那天晚上,我將毛筆放進盒子裡,包裝好。每次我去游泳池都會隨身攜帶,直到他倆再次出現。我把那個小盒子放在跳水板後方的某張長椅上,並告知她先生,離開時記得拿走。我比他們早離開。

  幾個月過去了,我一直沒再看到他們,因為我去了別的地方。等我回到游泳池時,我搜尋他們的身影,但沒找到。我調整護目鏡,跳進水裡。幾個小孩正在握住鼻子練習跳水。游池畔那幾個則是忙著調整蛙鞋。因為7月的關係,這裡比平常吵鬧有活力;學校放假,沒錢離開巴黎去度假的家庭,則把小孩送來這裡,玩幾個小時的水。他們的入場費特別便宜,救生游泳教練維持著某種疏懶的秩序。一些常客基於按表操課的嚴格習慣和某些私人目標,還是照常前來。

  我游了差不多二十趟,正準備繼續游時,我嚇了一跳,因為有人從我後方牢牢按住我的右肩。我轉過頭,看到那張一度是金邊藝術系學生的染了色的月亮臉。她還是戴著同樣的薑黃色泳帽,正在游泳,她笑得很開心。

  原來是妳!

  她點點頭,在我們踩水的當兒,她靠近我,在我的兩頰各親了一下。然後她問道:鳥還是花!

  鳥!

  她隨即把頭仰放到水上,大聲笑出。

  真希望能讓你們聽到她的笑聲。和我們四周的小孩撲通聲和叫喊聲相較,那笑聲低沉、緩慢而持續。她的臉比任何時候更像月亮,像月亮一樣永恆。這位年近六十的婦人的笑聲一直綿延。這就是那無法解釋的孩子的笑聲,跟我想像中在委員會告示後方某處發出笑聲的孩子是同一個。

  幾天後,他丈夫朝我游來,先是問候我身體健康,然後低聲說:在跳水板後面的長椅上。他倆隨後離開泳池。他站在她後面,用雙手托住她臀部,而她,面向池畔,坐在他手上,他分擔了她的一些重量,兩人一起爬出泳池。

  兩人都沒像平常那樣,跟我揮手再見。這和謙虛有關。姿態上的謙虛。

  餽贈不該伴隨著張揚。

  我在長椅上拿到一只大信封。裡面是畫在宣紙上的一幅畫。是她要我在鳥或花當中挑選時我選中的鳥。畫中有一株竹子,在它的某根枝條上棲息著一隻藍雀。竹子的畫法完全遵照繪畫原則。從竿莖的頂端開始一筆往下,在每個竹節處停頓,逐漸加粗。細如火柴的枝條,是以筆尖畫成。單筆畫成的深色葉片有如疾躍之魚。最後是水平的竹節,毛筆由左至右,橫貫每一節中空的竹莖。

  畫中之鳥有著藍色帽子,黃色胸膛,灰色尾羽,以及肖似字母􀀸、必要時可以倒掛的趾爪,鳥的畫法與竹子截然不同。若說竹子流暢似水,那鳥就細緻如繡,它身上的顏色是用毛筆像針一般密密刺出來的。

  竹子和鳥,在宣紙上結合成高雅的單一影像,鳥兒的左下方,低調地印著藝術家的落款章。她的名字是L—。

  然而,當你走進畫中,讓畫裡的空氣拂觸你的腦勺,你會感覺到那是一隻無家之鳥。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無家可歸。

  我把那張畫裱成捲軸,沒加框,滿心歡喜地選了一個地方掛上。幾個月後的某一天,我打開拉胡斯圖解百科搜尋某個資料。翻動頁面時,無意中瞄到一張有藍雀的小插圖。我想了老半天。那張圖看起來好眼熟。那隻藍雀的W形趾爪,還有頭部和胸度的角度都和L那張藍雀憩竹一模一樣,然後我懂了,我這部權威百科全書裡看到的,正是L臨摹的原本。

  我再次對畫中的無家可歸多了幾分理解。

  但在此要額外注意,正如我們只能在一定限度的範圍內清楚想像某一地點的距離,因此,我們也只能在一定限度的範圍內清楚想像某一時間的距離,也就是說,凡是超過我們兩百呎遠的物體,或是其所在位置的距離超過我們能清楚想像範圍的所有物體,對我們來說都是同樣遙遠,彷彿它們是處於同一個平面之上;同樣的,若那些物體的存在時刻與現今相距,其間隔若長過我們通常所能清楚想像的限度,我們也會認為這些對象距離現在同樣遙遠,彷彿它們是出現在同一時間。(斯賓諾莎《倫理學》,第四部分,定義六)

作者資料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布克獎作家、金筆獎得主 《觀看的方式》作者 當代最重要美學大師 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一九二六年出生於倫敦,二○一七年辭世。 一九五二年開始替以政治、社會問題、書刊、電影、戲劇等為主題的《新政治家》雜誌撰稿,並以深具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藝術評論家身分迅速竄起,陸續出版多本藝術評論書籍,包括了有口皆碑的藝術研究作品《觀看的方式》。此外,約翰‧伯格的小說體別出心裁,曾《G》贏得布克獎、金筆獎、布萊克紀念獎。 伯格也撰寫過多部電影劇本,並曾與瑞士導演阿蘭.鄧內合作《二○○○年約拿即將二十五歲》。二〇一六年,蒂妲‧絲雲頓、柯林‧麥克比、克里斯多福‧羅斯、巴泰克茲耶多斯執導紀錄片《約翰‧伯格四季肖像》,在鄉間四季更迭中,以多層次的影像、深刻的對話,展現出一個人文主義者歷久不變的初衷。 他被公認為是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相關重要著作有《觀看的方式》、《影像的閱讀》、《觀看的視界》、《另一種影像敘事》、《攝影的異義》、《我們在此相遇》、《班托的素描簿》、《留住一切親愛的》、《A致X》、《另類的出口》等等。

基本資料

作者: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譯者:吳莉君 出版社:麥田 書系:麥田人文 出版日期:2012-07-09 ISBN:9789861737928 城邦書號:RH1139 規格:平裝 / 全彩 / 176頁 / 16cm×23.5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