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誰都能「把工作完成」,
「速度」才是讓你與眾不同的關鍵!
「我很拼命的工作,表現也不錯,為什麼加薪升職的都是別人?」很簡單,因為你「太普通」了!
◎人生太短暫,想成功不是埋頭苦幹,「速度」才是重點!
誰都有辦法「把工作做好」,「速度」,就是讓你與眾不同的關鍵!
同樣的工作,你比同事早3天做完,就算完成度80%,
還有時間修改到超出完美的120%!
作者石塚孝一在年僅29歲時,就當上路透社的部門總經理、更在34歲成為公司CEO,他獨創的石塚流「30歲就定位工作術」,在短時間內累積他的「職場價值」。他認為,人生只有一回,而且比你想像得要短!當你25歲出社會後,是花40年等退休?還是早在40歲前就當上人生勝利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做好8種準備,直接搭上「成功」特快車
【準備1】光努力,不會成功,速度才是關鍵!
【準備2】工作再穩定,也不能只求「維持現狀」。
【準備3】結合「喜歡的工作」和「擅長的工作」。
【準備4】35歲後不會升職,就該換公司了。
【準備5】人脈和專業,是競爭的最佳籌碼。
【準備6】速度,就是個人的武器。
【準備7】「做不到」,是因為用錯方法。
【準備8】年輕時,別讓自己過得太輕鬆。
◎34歲的CEO,他是這樣工作的──
累積自己的價值,除了速度要快之外,還必須做到最好!石塚孝一的工作量是一般人的2倍,他要求自己以3倍的速度工作,也因此造就了他獨特的「6倍速」工作術。他分享自己求學、工作和進修的60個祕訣,分成「態度」、「時間管理」、「蒐集資訊」、「簡報」和「溝通」等5個方面,達成6倍速的工作方法:
【態度】想從22K大翻身,你要知道這些細節:
※與其自己悶頭摸索,不如直接請教最懂的人。→省下「摸索、找方法」的時間。記住,對於任何願意指點一二的人,一定要心懷感激。
※挑剔的奧客、要求最多的廠商,是你最好的老師。→奧客才會讓你知道「現在必須懂」的細節,碰釘子才好,因為「失敗」的經驗才能記憶猶新,永遠不再犯同樣的錯。
※3年內,學會所有事情,然後辭職。→「公司」是提升能力的工具,花3年學會這家公司的「獨家工作術」。記住,學完本領還留在原地,你會開始怠惰!
※說不知道的人就輸了。→很多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就算先說出「假設」和「推測」,也強過根本沒思考的「不知道」。
【時間管理】5分鐘也可以做很多事,找出24小時內的零散時間:
※行事曆與記事,用「手寫」最好。→電腦得先開機、手機得先進入「月曆」,筆記本從口袋拿出來只要1秒!
※開始工作時,先做「好處理、同類型」。→掌握「簡單→困難」的順序,把同質性高的工作一口氣完成。
※通勤時間,別浪費在上網。→利用「固定」的搭車時間,有在「X分鐘內」必須完成的壓力,效率比在辦公室更好。
【蒐集資訊】人脈和情報,是個人價值的加分題:
※拿情報當誘餌,「釣」出你不知道的資訊。→善用自己的人脈,把自己已知的訊息當作「禮物」,換來你需要的情報。
※專家才知道的「速讀術」。→沒時間把整本書看完,就先看「作者簡介」掌握書籍焦點,再看「和書名有關的章節」。
※臉書是好工具,只用來聊天太浪費。→網路資訊傳播最迅速,把握網友幫你宣傳的機會,別光只會道「安安,你好」。
※連CIA都在用的技巧:把草稿匣當「備忘錄」。→訊息分類可以按照時間和類別,並可以隨時更新、轉寄。
【簡報】名人才知道的簡報術,一開口就抓住人心:
※加上「數據」和「肯定句」。→簡報並非鉅細靡遺,要讓對方「聽懂」,而不是感到厭煩。實際數據和肯定口吻,聽來更有說服力。
※好的簡報,要加上「風險評估」。→讓對方知道,任何可能的危機早已在你的預料中,預先提出解決對策,可以消除對方的不安。
※最好的開場白是閒聊,最好的結尾是準時。→輕鬆的話題拉住聽眾注意,準時結束的報告或演講,讓大家意猶未盡。
【溝通】放低姿態,主管、部屬樂於挺你:
※一進公司,先處理「其他部門」的事。→多溝通是減少糾紛的不二法門,別讓排解與協調佔去你的時間。
※讓主管知道「你在做什麼」。→工作過程中,隨時將聯絡與進度的現況cc(副件)給主管,自己的工作「被看見」,個人價值才會確實提升。
◎用6倍速工作,就算失敗了,也能有重來的機會!
你最大的敵人,不是競爭相同職位的同事,也並非派下超多工作的主管,而是自己的「自大」與「無知」。把自己的人生囿於一間公司、一個辦公室內,不知不覺成了井底之蛙,完全跟不上外面世界的變化。
感受自己的不足,朝目標前進時,根據新的體驗調整夢想和做法,如果不靠「速度」,先一步達成階段目標,就算想修正,也已經太晚了。當不如意時,列表分析最近的行動,反省、但非責怪自己,就算失敗了好幾次,已經掌握「30歲就定位」的快速工作技巧,也比別人有機會、有時間再多嘗試。
【本書特色】
◎34歲就當CEO的職場超人,首度公開自己30就定位的「加速工作術」。
◎60個小提示,提醒你每天都朝「人生勝利組」邁進!
◎22K新鮮人、或工作5年還一無所獲的老鳥,都還來得及改變自己的人生。
◎不管是升學、升職、考照、進修……,用對方法,就能比所有人早一步成功。
目錄
【前言】啟動出人頭地的加速裝置
第1章 工作前8個準備,搭上通往「成功」的特快車
【準備1】光努力,不會成功,速度才是關鍵
【準備2】工作再穩定,也不能只求「維持現狀」
【準備3】結合「喜歡的工作」和「擅長的工作」
【準備4】35歲後不會升職,就該換公司了
【準備5】人脈和專業,是競爭的最佳籌碼
【準備6】速度,就是個人的武器
【準備7】「做不到」,是因為用錯方法
【準備8】年輕時,別讓自己過得太輕鬆
第2章 從22K大翻身的12個工作技巧
【技巧1】不懂的事,請教最懂的人
【技巧2】向人請益,千萬別忘記禮貌
【技巧3】挑剔的奧客,是最好的老師
【技巧4】從「大失敗」中學到的東西,一輩子難忘
【技巧5】「沒人做的苦差事」,正是表現機會
【技巧6】3年內學會所有事情,然後辭職!
【技巧7】快速行動的第一步:「設定目標」
【技巧8】有「動力」,才不只是「白日夢」
【技巧9】說「不知道」,你就輸了!
【技巧10】培養學校沒教的思考力
【技巧11】「可靠感」,從外表開始
【技巧12】工作順利時,別急著慶祝
第3章 貫徹「6倍速」的時間管理技巧,不做白工
【技巧1】找出24小時中的「空隙」,不浪費任何1分鐘
【技巧2】時間管理,用記事本最方便
【技巧3】從馬上可以完成的工作下手
【技巧4】集中處理「相同類型」工作
【技巧5】最好一個人吃頓放鬆的午餐r
【技巧6】假日時,別睡到自然醒
【技巧7】留到明天的工作,一定做不好
【技巧8】通勤時間,別浪費在「上網」
第4章 花1次功夫,累積6倍的資訊、人脈
【方法1】用情報換情報,資訊量倍增
【方法2】花時間死讀書沒用,活用1本的內容就夠
【方法3】真的沒時間,就先看「作者介紹」
【方法4】雜誌,利用空檔時間「站著看」
【方法5】「聊」出工作場合的好關係
【方法6】合作對象也可能扯你後腿,小心慎選
【方法7】研討會不是出席就好,記得收集業界第一手情報
【方法8】臉書、部落格,不只有閒聊的功能
【方法9】專家才知道:把mail草稿匣當備忘錄
第5章 第1秒就抓住人心的名人簡報術
【重點1】你要說服的對象,不是聯絡窗口
【重點2】簡報中,「數據」和「肯定句」是說服的2大技巧
【重點3】簡報的重點是內容,不是花俏的版面
【重點4】固定「簡報格式」,節省思考時間
【重點5】好的簡報,要包含「危機處理」的對策
【重點6】講太快、聲音小,簡報內容再好也會扣分
【重點7】用「閒聊」當開場白,一開口就抓住人心
第6章 「把自己放第二」,讓主管、下屬都挺你的溝通技巧
【技巧1】一進辦公室,先處理「其他部門」的事
【技巧2】用對「請」和「您」,和誰溝通都無往不利
【技巧3】用私人話題,聊進主管心裡
【技巧4】利用「附件」功能,對主管報告
【技巧5】「讚美」,部屬會主動把事情做好
【技巧6】利用「群組信」,與所有人共享訊息
【技巧7】拉近同事的距離,就靠桌上的糖果
【技巧8】發生問題時,正面回覆是最好的方法
第7章 「不滿」,是前進的動力
【想法1】學習,就是幫自己「增值」
【想法2】人脈等於財產,隨時都要投資
【想法3】最大的敵人是「無知」與「自滿」
【想法4】一邊行動,一邊修正夢想的目標
【想法5】有難度的夢想,值得花時間
【想法6】健康管理,也是重要的工作項目
【想法7】不如意時,表列分析自己的行動
【想法8】以「6倍速」生活,人生有機會重來
內文試閱
◎啟動「出人頭地」的加速裝置
出社會後,我發現在職場上,如果沒有經常啟動加速裝置是不行的。和四周的人以相同的速度,做相同的事情,既無法致勝,也難以成功。
我跳級從美國大學畢業後,進入了湯姆森金融公司(Thomson Financial)。當你在第一份工作中,該學的都學會了,就是該離職的時候。我在4年後進入路透社,1年後,成為該公司史上最年輕的商品經理,之後又快速升遷,晉升為該公司最年輕的部長(29歲)。
◎做更快,才有機會學更多!
在這段期間,我於青山大學取得MBA學位,然後前往哈佛大學商業研究所就讀AMP課程,繼續進修。35歲那年,終於獨立門戶自組公司。
我以最快的速度出人頭地,同時利用上班以外的時間學習。因為我的工作速度是別人的好幾倍,從我在進入職場後,每天工作16小時。以普通人3倍的效率,做2倍的工作,這正是「6倍速工作」的意義。
簡而言之,每天工作8小時,以別人的2倍效率工作,或是每天工作16小時,做別人2倍的工作,這樣仍然不夠;換句話說,如果不能成為職場上的超人,成功將會遙不可及──這是我在競爭激烈的外商企業所學到的。
所謂超人,就是「超越常人」,意即能否踏上成功的階梯,關鍵在於能不能啟動身上的「加速裝置」。
「沒有時間」、「工作太多」……這種不斷抱怨的人,恐怕工作效率都不好。我做的工作,是一般人的好幾倍,卻從不覺得時間不夠用。時間得靠自己創造,而不是靠別人給予。
◎光努力,不會成功,速度才是關鍵
我向來喜歡「最快」、「最年輕」這樣的字眼,因為以最短時間達到與他人相同的成就,是我的理想。
「人生只有一次」,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句耳熟能詳的話。一輩子在一家公司打拚,這樣的人生也不錯,但是,我想在僅此一次的人生裡,盡可能體驗各種事情。
◎有些事,趁年輕就要趕快體驗
不光只是服務於某家公司、當個受薪階級,我還想自行創業,並親自經營一家公司。於是,為了滿足求知欲,我以東京大學研究所為目標,努力唸書,因為我想拿到該校的博士學位。
順道一提,在我39歲那年考上哈佛大學商學院「AMP」。「AMP」是「Advanced Management Program」的簡稱,它被譽為「世界最強的商業課程」、「培養頂尖企業經營者的課程」。相較於MBA要在2年內學習600件個案,AMP卻要在短短2個月內學習250件個案!透過這番數據比較,大家應該可以瞭解到AMP的嚴苛程度。
我想做的事情這麼多,從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若不馬不停蹄地持續工作,根本來不及。面對麻煩的工作,如果抱著「這個明天再做就可以」的心態,是絕對行不通的,因為沒時間把工作往後延。
如果能在最短時間內達成目標,或創下「最年輕就……」的記錄,代表你能趁年輕時有更多的體驗。這個想法驅使我不斷往前,在不知不覺中,以其他人3倍的效率,做2倍的工作,換句話說,就是用「3×2=6」的「6倍速」工作術。
◎不是超人,也能用「6倍速」工作
本書內容是我截至目前為止,從人生歷練所歸納出通往成功的60個提示。即使你最終的目標,不是像我一樣「在40歲以前當上經營者」,但如果想在40歲之後享受人生的下半場,我的建議是:「以6倍速工作」。
6倍速絕非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更不是只有超人才能辦得到。我敢篤定地說,你每天必做的工作項目裡,包括許多反覆、類似的作業,例如會議、商業談判、進行新企劃案、準備報告或簡報資料等,這些工作時間,絕對可以大幅縮短。
如果是業務員,除了在外奔波,還有整理發票等庶務性工作,就算每天行程不盡相同,該做的事大致是固定的。既然如此,身為專業的商務人士,理當以更高的效率和速度來完成這些工作。
◎以6倍速前進,最好趁早開始
2、30幾歲的年輕人,可能體悟還不夠深刻,不認為有必要這麼拚命。但相信我,如果想以6倍速為目標,最好儘早開始。試想:如果這輩子只有80年,2、30幾歲的你,已經準備通過人生的折返點。
20幾歲的時候,總認為40歲離自己還很遠,事實上一轉眼時間就過去了!想要做的事情、想接受的挑戰還有那麼多。如今回顧過往,一定會感慨「早知道應該從20幾歲就努力工作」。
到現在這個年紀,對自己一事無成而感到焦慮,事實上,一切都已經太晚了!一直以來,我竭盡所能面對任何工作,累積經驗,讓自己變得更自信——我認為這樣的工作態度,是自己輕而易舉度過40歲以上熟練期的原動力。
【提示】人生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短,想成功,就要先做「麻煩的工作」。
◎大標示工作再穩定,也不能只求「維持現狀」
2012年,日本經營協會針對踏入社會第3年的上班族,進行一項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4成的人對於升遷完全不感興趣。許多30幾歲的受訪者表示,不打算晉升到管理階層,顯然出人頭地已不是上班族絕對的奮鬥目標。
當我聽到這樣的結果,不禁思考:工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如果不打算在現今服務的公司更上一層樓,那麼這些人追求的又是什麼?
的確,即使在本土企業裡出人頭地,也不可能像在外商公司領到那麼高額的薪水。日本上市企業的社長,其平均薪水和相同規模的歐美企業相比,大約只有十分之一,簡直少得可憐。
如果在日本的薪水是6千萬日元,那麼在歐美企業服務,相同職位就可領到6億日元。肩負公司所有責任的社長,卻只獲得這樣的酬勞,難怪現在的上班族對於爭取高位顯得意興闌珊。然而,就目前的職場來看,是不允許你「維持現狀」就好。
◎「差不多就好」,讓你的人生「差很多」
做著還過得去的工作,領著馬馬虎虎的薪水──如果有人抱著這種想法,我只能說他還沒看清現實,無論哪一家企業,都不會養「不事生產」的員工。
任何業界都受景氣左右,昔日被視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家電產業,如今也搖搖欲墜。即使是全球汽車業界的銷售冠軍豐田汽車,3年前在美國發生了大規模的召回事件,導致豐田的股價短短一星期就下跌20%。而今股價上下震盪,沒有一個業界是絕對安全、穩定的。
◎別傻了,天下沒有不沉的船
渴望維持現狀的人,等於完全依附公司,一旦開始有這種心態,終將會被淘汰。當「公司」這艘船開始下沉,想逃卻逃不出來,或是連逃都不打算逃──像這種上班族在老字號的傳統產業裡為數不少。這些人認為公司不會倒閉,而過於安逸,但事實上,沒有人能保證眼前的景況永遠不變。等到公司倒閉之後,才想尋找新工作,恐怕更為困難。
在公司裡,為了升遷打拚,就算盡力了,也才好不容易維持現狀,我想這才是現實面——朝著上位而努力,不想做的工作也非做不可;指導下屬,卻搞到自己胃痛,因為一旦不見成效,所有的責任都落在自己頭上……。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只好辛苦地往上爬,如果不這麼做的話,恐怕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企業裁員的對象。
我曾經在大企業工作過,非常瞭解企業想要選用怎樣的人才。只求穩定、維持現狀的人,對工作毫不積極。我不會對這樣的員工有所期待,當他被公司優先淘汰時,我也愛莫能助。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別想出人頭地
那麼,怎樣的人才能出人頭地?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不會只做主管交辦事項的人,才能成功。
如果只做主管交辦的工作,這種人是不會成功的。相反地,如果主管只交代2件事,卻懂得舉一反三,主動多做其他事的人,才會贏得主管的認可。因此,工作速度比別人更快,才能做更多的工作、學更多的本領。如果是那種永遠等待主管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人,就另當別論了。
所謂「出人頭地」,不是為了贏得好聽的頭銜。頭銜並非你追求的目標,實際的成績才是。如果沒有出色的成績,一旦船身開始傾斜(公司出現狀況),將無法快速移到其他安全的船隻上(跳槽去其他穩定的好公司)。每一艘船都想要優秀的船員,想要在年輕時就有出色的成績,擁有「被選中的籌碼」,最好的方式,就是習慣用6倍速工作。
【提示】「被選中的人才」,通常會是那些懂得舉一反三、主動的人。
結合「喜歡的工作」和「擅長的工作」
在我心目中,工作只有兩種——一種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自己擅長的工作。唯有這兩種工作,才能夠持續做下去。
舉例而言,不擅長與人交談的人,就算當了業務員,無論再怎麼努力卻始終拿不到訂單。如此一來,工作只會對他造成壓力,對公司來說等於浪費工資,雙方都沒好處。
亞洲國家很愛把「忍耐」當作優點,經常聽到「不無聊哪叫工作」、「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世上沒有這麼美好的事」等論調。
如同我先前所說,人生僅此一次。如果生命裡半數時間,得從事自己毫無興趣的工作,你的人生到底是為誰而活?
◎別以為進了知名企業,就萬事OK
在國內,學生畢業找工作,優先重視的不是自己想從事什麼行業,而是設法躋身知名大企業。因為選擇的並非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才會覺得無法勝任,也感受不到工作的價值,甚至痛苦萬分。正在閱讀本書的讀者中,應該有不少人有相同的遭遇。
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如果在學生階段還弄不清楚,至少在進入社會、有幾年工作經驗後,總該會發現。如果明確知道方向,可做為轉換跑道的判斷基準。
◎學會「到哪都適用」的本領
我最近發現,便利商店店員會做的事情非常多,就算店長不在,店內的運作也沒問題。專業的便利商店店員不只負責了賣場商品的管理,還要負責商品的訂購;此外,除了商品和食品的銷售,還要負責公共費用的繳款轉帳和宅急便的安排、票券的販售等,業務內容相當龐雜,處理方式也完全不同。學會這些工作的店員,即使到其他便利商店工作也能有所發揮。
如同便利商店店員一樣,上班族也要學會「到哪個企業都能適用」的技術。應該要有成為「某某專家」的決心,吸收相關的知識和技術。
很多上班族無法從現在職務感受到工作價值,或認為自己入錯行,對公司有諸多的不滿與牢騷。現在的時代,已經不允許你一邊發牢騷、一邊馬馬虎虎混日子了,完全學會職場上該習得的工作技術,尋找自己擅長的領域,朝下個舞台邁進。唯有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裡存活下來。
【提示】以6倍的速度,把職場上該會的技能完全學會。
速度,就是個人的武器
大企業不一定是最強的,重視速度的公司才是。 (Bigcompanyisnecessarilystrongbutfastcompanyisalwaysstrong)
這句話出自於美國一位企業CEO,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如果將這句話運用在個人的能力上,速度就是個人的武器。
舉例而言,如果要跑100公尺,任何人都會全力往終點衝刺。職場上亦如此,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結果,每個人都應該全力以赴。以最快速為目標,發揮最佳實力,這就是我的觀點。
◎別讓「草率」掩蓋了你的光芒
但是,一旦顧著追求速度,工作很容易變得草率。當我還是個公司新人時,曾因為這樣而被主管責備。
我剛進入第一家企業,也就是湯姆森金融公司時,老闆突然丟來一本大約100頁的書籍,並對我說:「石塚,3天內把這本書翻譯完!」這是我在湯姆森金融公司被交辦的第一件工作。
「可是……無論我速度多快,3天根本沒辦法完成。」
「把星期六、日算進去就有5天,時間應該很寬裕。」
於是我犧牲六、日假期,拚命地譯完整本書交給老闆。「喔,完成啦!」老闆一開始非常開心,就在他翻閱我的資料時,臉色突然一沉。
「這是什麼?你的文章都是直譯。這種東西完全不行,拿回去重做。」
「不只如此,內容還有許多錯字和漏字,翻譯完之後你有重新看過嗎?」老闆繼續質問。「我沒有重新看過。」我老實回答,然後被狠狠地罵了一頓。
◎求快不夠,還要求正確
從那次事件之後,對於交派下來的工作,我總是提早在期限前完成。我相信,一旦工作速度變快,對大家都有利。老闆的確很欣賞我工作速度快這點,但是……
「你做事比任何人都快,可惜正確性只有8成。其實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達到8成,已經很了不起,但那些比你多花2倍的時間、正確率100%的同事,才是真正把事情做好的人。你再多花點時間,肯定能達到100%的水準,我相信你一定能夠辦到。」
被老闆這麼一說,我終於了解:光有速度是不夠的。此後我意識到,工作不能只追求速度,還要追求正確性。
◎不斷挑戰自己的「速度」和「完成度」
當我成為主管之後,即使下屬回報的工作,完成度已達8成,我也會裝做不知道,立刻要他重做,直到100%正確無誤。有時,下屬雖然做到了100%,但內容有部分與我的要求不符,或是漏掉了重要資訊,僅僅是形式上達成100%──因為之後還得花時間進行修正。
以最快的速度,將工作完成80%,先提出給主管確認,還有機會可以修正內容,我認為這是在最短時間內,讓完成度最高的做法。而在反覆的過程中,只要修正一次,工作成效就能大幅提高。不過,如果你要採用這種方法,得先確定你的主管接不接受。
如果你的主管不是像我這種人,最好還是一開始就把工作做到100%。初期可能會多花點時間,但很快地,你就能在最短時間內,毫無瑕疵地完成工作。更重要的是,別滿足於現在的速度,你要讓自己在每次工作,速度都比前一次來得快。
【提示6】將「100%正確、最快速」視為工作目標。
「做不到」,是因為用錯方法
我經常對下屬說:「最會唸書的人、最會做事的人,一定是職業摔角選手。」聽到我這麼說的下屬總是一臉狐疑,甚至反問:「怎麼說?」
會做事、不會做事,這不是個人的能力問題,最終關鍵是「體力問題」。
會做事和不會做事,這兩者的區分方式,自古已經標準化。不會做事的人就像被貼上「無能」的標籤、打上烙印,但我覺得,這種人純粹只是努力不夠、或努力方法錯誤罷了。
◎反覆練習,沒有學不會的事
就如同學習曲線(learningcurve)所表示的學習過程,當產量或作業量增加時,製造方法或想法的經驗值會跟著累積,這將有助於提高作業或思考效率。
在剛開始接觸新工作時,任何人都會花上一點時間適應,而且常常是不順利的。但在完成第2次、第3次時,作業速度慢慢提高了,精準度也增加不少。聰明的人可能學幾次後就會了,怎麼也學不會的人,只要讓他反覆練習數十次、數百次,絕對學得會。
之所以學不會,說穿了,不過是反覆練習的次數不足;如果怎麼學還是學不會,多半就是用錯了方法。檢討原本的舊方法,重新再學,肯定能找出正確的新方法,並且學會。
既然如此,擁有足夠的體力,能夠重複學習幾十次、幾百次的人,肯定是會做事的人──依照上述論點,職業摔角選手擁有最強的實力。
◎1萬小時法則,誰都能當專家
美國史學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Gladwell)曾經寫過一本書,他認為運動選手、音樂家、小說家等,這些需要具備特殊才能的職業,需花上1萬個小時的訓練時間,他們的才能最終得以開花結果,這就是所謂的「1萬小時法則」。
我覺得各行各業都符合這個法則,無論學習哪一門技術,只要肯花1萬個小時訓練,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專家。換算1萬個小時,如果平日每天以4小時訓練,大約要花9年7個月,也就是將近10年的光陰;如果連星期六、日也同樣花4小時訓練,可縮短為6年10個月;如果每天花8小時,只要3年5個月就能學成。
那麼平日裡,每天工作8小時的你,到底學會了多少本領?
或許有人會說,在公司裡的時間有限,要忙的事情那麼多,根本無法專注在一件工作上。關於這個現象,每個行業也都一樣。以音樂家為例,得在演奏會上表演好幾條曲目,如果其中一首彈得不好,會降低整場演奏會的水準,因此得讓所有曲目都達到最完美的狀態。相較於這樣的辛苦和緊迫,上班族顯然輕鬆多了,因為職場裡可以獨力完成的任務不多,大多數需要團隊合作。
◎你願意投資自己1萬個小時嗎?
會抱怨「工作太多、連日熬夜趕工」的人,都是時間管理方法不當。30分鐘可以結束的工作,拖拖拉拉花了3個小時才完成,如此一來,主管無法再交辦其他任務,只好把工作交付給動作快又確實把工作完成的下屬,這時在主管眼中,誰是「能幹的員工」呢?答案很清楚了。
如果想成為優秀的職場高手,只要花1萬個小時訓練,工作速度就會比別人快速。至於能不能擠出這樣的訓練時間,端看個人是否真有決心,而這也將決定你的將來。作者資料
石塚孝一
【哈佛職場超人‧6倍速工作術專家】 1971年生,22歲自美國西南大學畢業,雙主修。 進入職場後,29歲時擔任路透社史上最年輕的部長,翌年進一步成為該公司最年輕的經理,並同時念完研究所MBA課程。34歲時,就任新華金融社社長,35歲時創業,3年後成為上市公司的社長。39歲時,他取得哈佛經管研究所AMP合格,該課程專為培養全球級大公司的領導人所設。 目前擔任經管顧問公司「Fate」負責人,石塚孝一認為:「人生只有一次,我想盡可能多體驗。」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