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紐約人的城市翻轉力:紐約舊街區十年觀察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紐約人的城市翻轉力:紐約舊街區十年觀察

  • 作者:黃金樺
  • 出版社:遠流出版
  • 出版日期:2014-04-01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9折 342元
  • 書虫VIP價:323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06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紐約人不想拆,他們找到舊建築的優點增築新意; 紐約人不想遷,在被視為危安與衰退區的居所,才能身心安頓。 從他們身上,台灣人能閱讀到甚麼故事? 這是創意火花激盪、無懼艱阻的紐約十年。 對於城市而言,我們都是過客; 對於過去,我們尊重,對於未來,我們展望; 但是關於城市的面貌, 它應該是一層層累積上去的。 重度淤積的工業運河,政府的復原承諾是遙遙無期的夢,兩岸居民舉辦了水岸嘉年華,於是,人潮回來了、土地可親了。 布魯克林舊市中心的廢棄地,開發商凝聚創意,運來一個個貨櫃進駐成為市集,活絡了地方經濟。 還有一條曾經被政府主張拆掉的舊鐵道,如今已變身成紐約的新潮綠色腰帶。 紐約人更將舊屠宰場、舊漁市場、舊五金行、舊古董店……改裝新面貌重生。 由下而上的力量,是紐約人的性格與生活。 來自各國的移民後裔,在紐約市以各自的熱情,在被視為舊街區的居住地, 創造讓當地居民幸福、也讓整個社會幸福的小商業與開放空間, 並將這些帶動翻新的力量,趨轉至全美、全世界各地。 紐約人不想拆,他們找到舊建築的優點加以發揮,增築新意; 紐約人不想遷,被視為危安區與衰退區的家,是心與身的永恆居所。 Brooklyn、Greenwich Village、Chelsea、Williamsburg、Lower East Side…… 紐約人從底層翻轉命運,這些關於人事物的故事,都確信夢想有一天必能實現。 「It's up to you, New York, New York!」 【名家推薦】 .汪麗琴〈好樣集團執行長〉 .杜祖業〈GQ雜誌總編輯〉 .林崇傑〈台北市都更處處長〉 .徐莉玲〈學學文創志業董事長〉 .曾成德〈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 .黃瑞茂〈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鍾永男〈二條通咖啡館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目錄

Chapter1 起飛/到達 1.1期待 1.2留學 Chapter2 Brooklyn電影危安區的真實面──小人物也有大夢想 2.1真正的大熔爐所在地 2.2辦公室變餐廳──Building on Bond 2.3感官經驗也是設計──Char No. 4 2.4貨櫃市集──Dekalb Market Chapter3 Downtown Brooklyn紐約的文藝復興區,走一條跟曼哈頓不一樣的路 3.1工業運河,新威尼斯──Gowanus Canal 3.2自家餐廳成公共廣場──Habana Outpost 3.3夕陽產業再詮釋──Hollander & Lexer 3.4紐約邊界──Franklin Park Chapter4 蛻變中之舊食品生產線 4.1舊鐵道/新公園── High Line 4.2舊屠宰場/新潮地──Meat Packing District 4.3廉價建材/新美學──Chelsea Market 4.4古蹟上蓋新房子──Porter House Chapter5 Greenwich Village & Chelsea曼哈頓的歐洲小鎮 5.1顛覆格子系統的類歐洲小鎮 5.2鋼琴酒吧──The Duplex 5.3珍.雅各的理想都市雛形 5.4臥虎藏龍的紐約同事 Chapter6 曾經繁華的南曼哈頓海港 6.1閒置店家,酒館再現──Fresh Salt 6.2舊倉庫的新生命──Historical Front Street Chapter7 Williamsburg──另一個SOHO的興起 7.1美好舊時代的驚人創造力 7.2工廠變身精緻訂製設計商店 7.3情緒的留聲機──RoseMary's & Abbey's 7.4工廠河岸再生的美麗與哀愁 Chapter8 Lower East Side──曼哈頓曾經的化外地 8.1經過但不停留的曼哈頓東南角──Lower East Side 8.2從非主流到主流的試煉之地 8.3勞工聚集歷史,挽救存亡之秋 8.4原味歷史打造精品旅館──Blue Moon Hotel

序跋

真正讓紐約能夠一次次浴火重生的,是紐約人的性格與生活。
  對於一個城市所能給人的震撼,很多時候需在離開一段時間後,才能重新感受到它所傳遞的能量。   二○一一年夏天,我開始書寫在紐約生活近十年,關於一些人的故事,以及紐約都市空間重生故事對我所帶來的啟發。雖然現在大部分時間,我待在台北,但關於曾經在紐約求學與工作的點點滴滴,總讓我覺得可以給大家認識一種停滯表象背後的爆發力。   這些故事裡,有關於一位律師在九一一之後所追尋的音樂夢;有關於復甦衰敗社區的街角咖啡店;有關於在地居民凝聚共識、讓廢棄鐵道重生的使命感;更有關於開發商協助社區居民實現創業夢想的貨櫃市集等等。希望這一系列故事,能讓我們更深刻體認:要讓城市環境更好,孕育城市這個生態圈(ecosystem)的每一份子,都有機會成為扭轉城市發展的樞紐。   紐約,是個國際設計之都,就建築而言,在紐約執業的建築師人數遠超過美國各大城市,傑出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在紐約創業,引領國際五星級酒店設計的室內設計師季裕堂也是在紐約發蹟;就時尚而言,國際上多數的頂尖設計師也都是從紐約耀眼國際,包含讓美國第一夫人在就職晚會耀眼全球的吳季剛,還有DKNY的Donna Karen等人。 而知名創投網路媒體Tech Crunch也預測紐約將緊追矽谷成為美國下一個最適合創業的城市。   這是一個讓大家「逐/築夢」的城市,不管你來自美國國內,或是世界各個角落,你跟別人的差異點,就是你的競爭優勢。到底是甚麼樣的力量,讓紐約在經歷九一一事件之後,快速復甦?紐約,以具體的成果,向世界證明她化危機為轉機的巨大再生能量,在過去的十年間,雖然經過金融風暴,數次的恐怖份子恫嚇,但是一股由下往上的力量,讓城市的原創力源源不絕,讓這個曾經在一九六○年代被認定將走入地獄的城市,在五十年後的今天,成為以創造力行銷全球的城市!   台北,也正透過一次次參與國際盛會慢慢蛻變,從二○一○年的國際花卉博覽會,到二○一一年的國際設計大會,現也已獲選二○一六年世界設計之都(2016 World Design Capital)。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紐約的重生故事,是否可以啟發台灣精神,讓我們在迎接外國友人,以及歡迎回流的旅外人士的同時,他們對這塊土地,有更深刻的感動?而長期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是否能從尊重彼此差異性,增加對自我的認同?在追求美好願景的同時也激發更多的可能?   紐約的天際線,大家都不陌生,眩目建築也與全球同步競逐;但是真正讓她能夠一次次浴火重生的,卻是屬於紐約人的性格與生活,而引領著紐約人的是勇於與眾不同的「個人信念」。   透過我這樣一個出生在彰化的台灣留學生,在紐約尋夢、並在紐約創業的故事,這十年來的生活,希望能帶回一些想法,啟發台北這塊土地。期待台北能夠走出自己的特色,讓在地人活得更自豪,讓外來者,更能看見我們的與眾不同!

內文試閱

〈3.2自家餐廳成公共廣場──Habana Outpost,誰說私人商業空間營利的同時不能改造大環境〉
初生之犢的建築大頭症……   初到紐約的時候,我跟多數的紐約新鮮人一樣,對布魯克林懷著戒慎恐懼的心態。畢業後在紐約設計事務所工作的第一個案子──Second District Dental Society(SDDS,紐約第二地區牙醫師公會),位於一個相當多非裔美籍人口的社區,Fort Greene。每每要到該社區開會的時候,總有一種要遠離文明世界的感覺。   我當時負責的工作項目,包括針對這個組織所在的土地,進行各項不同使用方式的可行性評估,包含住宅、商業空間、社區服務空間及停車場的各種不同排列組合。藉此進行樓高量體分析、工程造價預算以及從事這項開發案未來有可能的獲利空間,以建立不同的開發方案。   研究所剛畢業的我,對任何新嘗試都是躍躍欲試。深深覺得這個案子,是個慷慨激昂的挑戰,希望能夠透過設計點石成金。相較於一般的開發案,我有機會從無到有參與,不僅要兼顧日後市場行銷性考量,法規的限制,以及對造型發展上的影響,還要針對當地社區的衝擊,進行全方面的衡量。我第一次深刻體會到,在一個設計案裡掌控看似無形元素的策略性前期作業,遠比有形的建築元素,對一個案子的成敗更具影響力。   二○○五那年,基於想要將想法完整貫徹的信念,我鼓起勇氣單槍匹馬地以非常有限的實務英文跟經驗豐富的法規專家開會,並深入了解這繁複法條裡的箇中奧妙。希望能為日後的設計方案鋪最大的路;同時也期待透過自己的設計帶動整體社區的改變。   要讓社區更永續地改變,其實需要有更多在地的活動在這平台上,如觸媒般地影響當地的人、事、物,藉由居民的參與,帶動環境的全面提升。   四年之後,我搬到布魯克林的家,就位於Fort Greene旁的Boerum Hill。我愛上了這一個社區源源不絕的創業力量。 每一天,與曼哈頓非常迥異的草根力量,似乎都透過一個新的小店在實驗著,我也慢慢了解,四年前的想要透過一棟建築物去改變一個社區是有些天真了,也是建築師個人一廂情願的想法。   好的建築,對一個社區的轉型,固然重要,但它最終只是個平台,也無法決定一個城市的興衰。要讓社區更永續地改變,其實需要有更多在地的活動在這平台上,如觸媒般地影響當地的人、事、物,藉由大家的參與,帶動環境的全面提升。 而對於較偏遠的社區而言,尤其更是如此。我們想要注入更多的經濟能量,也必須充分與這些人事物連結,才能持續性地發酵,慢慢地把改變的動力擴散。   Fort Greene地鐵藍C線出口Fulton Street站旁的廣場,每到周末,都彷彿是中南美洲的嘉年華會。在這裡,不但可以享受非常道地的墨西哥美食,在歡愉的氛圍下,屬於拉丁文化的熱情與友善,正催化著這個社區迎向繁華,這個當年曾讓我裹足不前的社區。   夏日夜晚,放映在臨棟建築外牆上的露天電影,讓周邊的民眾在此佇足;在周末假日的午後,廣場上舉辦著兒童的彩繪比賽及嬰幼兒的玩樂日工作營。每每經過這裡,都覺得來到了公共市集,人聲鼎沸的氛圍,讓位於Fort Greene轉角的這個戶外空間,逐漸成為該區都市活動的心臟,並持續地將能量往周邊擴散著。   其實,這並不是個公共廣場,這是創業家Sean在紐約回饋社會的起點。   「我從來就不是個讓任何人有期望的人,我年輕時做過的荒唐事情,可是多不勝數……大學時,我進了一個極具聲望的學校,但是我在學校裡面偷錢,並且風流成性……」第五代愛爾蘭移民的的Sean,以帶點布魯克林的口音,娓娓地述說他的年少輕狂。   要跟Sean 敲定時間進行訪談,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他總是騎著重型機車,在連接曼哈頓及布魯克林的布魯克林大橋上穿梭。過去前,我打個電話給店經理確認可以過去的適當時間,店經理說:「Sean現在人在曼哈頓的Caf? Habana,你要不要打過去問?」致電過去,曼哈頓分店的經理說:「你十一點半到布魯克林店,Sean會在那裡等你!」   準時到的我,看到Sean坐在門外的回收板凳上,跟他人正在聊天。這就是Sean,五十歲左右,帶著皮製鴨舌帽,坐在自己餐廳前的街道旁,跟事業夥伴聊計畫。   初見他,很難想像穿著Levi's牛仔褲以及Converse帆布鞋,眼前這位帶著放浪不羈性格的餐飲大亨(這樣稱呼應該不為過),旗下擁有三家餐廳(除了在紐約的這兩家,還有一家在加州的Malibu),另外,還有幾個非營利事業。我跟攝影師一邊享用著Sean盛情款待的墨西哥美食,配著盛夏最適合飲用的調酒mojito,一邊聽Sean述說著一個個以草根精神實踐的社區改造經驗。   讓學生親手打造一個綠色空間,一個除了透過氛圍帶給社區能量的場所,也是一個對鄰里負責任的環保主題餐廳。   其中,最令我驚訝的就是打造Habana Outpost的建築工作團隊,Urban Studio Brooklyn(USBK)。   二○○七年時,Sean受到阿拉巴馬州Auburn大學建築系教授Samuel Mockbee所創立的Rural Studio啟發,決定在紐約藉由USBK,創造一個讓在地建築系學生可以走出教室,以實作的方式,用建築改善社區的團隊。     在專業建築師的帶領下,Sean以Habana Outpost為場所,讓幾位由市區建築系學生所組成的建築工作團隊,建構店裡的環保系統。其中包括太陽能板及雨水蓄水系統,讓學生親手打造一個綠色空間,一個除了透過氛圍帶給社區能量的場所,也是一個對鄰里負責任的環保主題餐廳。   這些學生,還必須學會自己發新聞稿,向社會大眾呈現自己剛構造的綠色建築。 幾年前,在我的公司PLAN裡工作的一位年輕建築師Lori,就是當年學生團隊裡的專案經理。她時常跟同事分享當年還只是個Pratt Institute(普瑞特設計學院)大四建築系學生的她,Sean 所給她的實戰經驗。在PLAN上班之餘,她還是持續利用周末假日與友人在紐約推動並以舉辦工作營的方式,教都市人自己動手做Green Roof (綠色屋頂),為能源消耗頗高的紐約市的環保行動貢獻一己之力。   從Lori的身上我們看到,Sean以一個非建築專業者的背景,在莘莘學子的年輕時光裡所播的種,對他們日後生涯的影響力 一個商業空間,在消耗社區資源的同時也在回饋社區。   透過這個案子的實踐,Sean也希望讓不管是在這裡工作的人員,或是來這裡用餐的顧客知道:做環保,原來是這麼簡單。   一個商業空間,在消耗社區資源的同時也在回饋社區。在Habana Outpost,要自己踩腳踏車,才能夠攪拌你要的冰沙;享用番茄醬,也是要透過踩腳踏車才能取用;馬桶沖的水,是學生建構的集水及植栽所過濾出來的水。   這是一個私人企業,但是經營者秉持著照顧社會環境的心態,從提供價廉物美的食物,鼓勵初生之犢的學生參與,到讓店裡員工跟顧客都覺得在這裡做的每一件事,對社會都是好事,員工工作起來心情自然愉悅,跟顧客的互動也更良好,生意自然蒸蒸日上。從小不受期待的Sean面露驕傲地說:這些成功,都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Habana Outpost的精神來自於它的戶外空間,一個供群眾交流的空間;天冷時,若大家都要在室內用餐,這不失去來這裡的樂趣了嗎?   Habana Outpost的獨特經營方式還不僅只於此,它每年只有從四月的「地球日」營業到十一月的「萬聖節」。每一年,在愛地球的日子裡開啟了一年的忙碌,在社區兒童歡樂的萬聖節裡結束。大家難免好奇,對多數經營成功的事業來說,不都要打鐵趁熱,趁可賺錢趕快賺?   Sean有不同的看法:「Habana Outpost的精神來自於它的戶外空間,一個供群眾交流的空間;天冷時,若大家都要在室內用餐,這不失去來這裡的樂趣了嗎?」 他也說,其實讓員工有機會去放個假,嘗試新的東西,過個年回來之後,大家都有新的啟發,互相分享不同的生活,這樣才有火花,關於工作上的熱忱與想法也才有其新鮮度。   「Spread Love分享愛」,是我搬來這個過去電影裡所經常呈現的治安敗壞區域後,才感受到紐約的溫暖之處。   關於想法上的新鮮度,Sean 個人就有體現。他興奮地說:「我正在籌拍一個關於布魯克林的電影,一個關於在這裡長大的饒舌歌手Biggie Smalls的故事。我九月就要前往好萊塢,進行選角等等工作!」同時,Sean指著對面的那棟房子說,下個月,Habana Outpost的設計團隊要在這個牆上漆上Biggie最為人傳頌的歌詞 「Spread love is the Brooklyn way」!   原來在這個餐廳樓上,Sean組成了一個設計團隊,為布魯克林妝點屬於自己的精神。這些設計師,多數是當地設計學院畢業的設計師,有學工業設計的、視覺溝通的、當然也有建築與室內領域的。他們過去都曾在Habana Outpost參加工作營,親身體驗過Sean所要傳遞的精神。   面對我這個已經住在布魯克林快五年的老鄰居,卻傻傻地不知道在他口中的在地出身的名人,還有在地精神「Brooklyn Way」。Sean搶了我的記事本,要幫我寫下這句話。   「Spread Love分享愛」,這是我搬來這個過去電影裡所經常呈現的治安敗壞區域後,才感受到紐約的溫暖之處。在這裡,有照顧我的單親媽媽,牙買加餐廳經營者Sonia;街角小酒吧裡,有我心情不好可以聊天的哥倫比亞酒保Mercedes;在我面前,有一位事業如此成功,卻始終不忘跟大家分享自己社區的故事及美好的Sean。   這些人以自己的小幸福,創造整個社會的大幸福;並且願意在忙碌之餘,無私地和我這個新朋友分享他的生命歷程及說不完的計畫。在Sean的故事裡,你感受到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還有期盼她更好的渴望。訪談後,準備離去,手拿重機安全帽準備再飆回曼哈頓分店的Sean說:「記得再回來跟我聊聊喔!」

延伸內容

唯有人的力量和思維,能為城市注入新生命和靈魂
◎文/汪麗琴〈好樣集團執行長〉   經常在無數異國城市旅行的我,每每回到台灣,踏上台北的土地時,總是有種說不出的安全與踏實感,尤其是近幾年來越發的感受深刻。台北不算是一個外在美麗超時尚的都會,也並非擁有傲人文化資產保存的城市,百年來,歷經殖民,政治的輪替,台北總是有股憨厚卻又曖昧不明的氛圍,不像東京的井然有序,不像巴黎的浪漫無垠,不像香港的東西薈萃,更不像首爾的虛實不分……不像大都會該有的個性分明,卻又不得不令來到這個都市旅遊的人愛上她。似乎善良熱情的市民,已然成為台北的地標,隨意方便物價不高的生活機能,更成為近年來鄰近國家的朋友們想移民的第一首選,但身為台北市民的我們,內心知道這是不夠的, 我們絕對知道除了擁有這些無價的美好人心外,我們需要更大的翻轉能力,讓這都市變得更美好,更有價值。   金樺累積在紐約的生活經驗和十年來的鉅細靡遺觀察,以一個敏銳建築師加上美學修養的獨到眼光,帶我們見識到世界頂尖城市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不論是在人文鼎沸的布魯克林,或是光鮮繁華的曼哈頓,城市總有他的生命週期,也許曾經落寞,也許曾經光環散盡,但唯有人的力量和思維,能為城市注入新生命和靈魂,在金樺感性的文字和紐約的生活故事中,傳達了強力翻轉城市的動力和無盡的可能。   台北此時正處於躍躍欲動的時間點,有人才,有熱情,有動力,有創意。《紐約人的城市翻轉力》讓我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台北人也會擁有強大的城市翻轉力!
獨立自由意志的勇者,尋求城市機會的活力展現
◎文/林崇傑〈台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Curator of URS Taipei〉   在這個典範移轉的年代,我們都在尋找一種城市創新的可能。作者以一個截然不同於以往的敘事視野,帶領著讀者一窺一個不一樣的紐約。作者筆下的紐約不以規劃者或是建築師的意志形成為基礎,更多的是來自大都會下許多獨立自由意志的勇者尋求城市機會的活力展現,我以為這是美國基本精神的重新體現。對此地而言,這不就是台灣充滿活力之民間社會的對照。或許、這正是我們下一波的最大機會。

作者資料

黃金樺

享受在延遲的時差中摸索環境。 紐約、倫敦、台北,是過去十多年不斷起飛與降落的城市。 閒暇時與異地尋夢者暢談,是飲著一品脫比利時生啤時的取暖方式。 理想中的城市樣貌,在時空錯置下,以文字與手稿逐漸描繪, 盼在差異中激盪火花;在想望中逐一實踐。 他是: 現職PLAN《Innovative Cities。Business。Design》Consulting 主持人 TAGather社群APP暨TAGather Goods生活品牌創辦人 東海大學景觀建築所兼任助理教授 美國建築師協會會員(AIA) 美國紐約州註冊建築師 英國倫敦商學院(LBS)Global MBA主修品牌管理與創新行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建築暨都市設計碩士 東海大學建築系建築學士 重要經歷: 2014年交通大學建築所兼任助理教授《指導2014年法國能源屋大賽都市策略類別》 2010~2014年於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任教 2010年獲美國商業促進協會頒發《50 Outstanding Asian Americans in Business》獎項 彰化縣縣政顧問 《邁向2016世界設計之都_台北市設計能量》研究主持人,成功協助台北市獲選設計之都 《2015觀光局跨域加值亮點計畫: 雲林台三線》提案協同主持人,於全國參賽縣市中獲得最高積分,成功為雲林縣爭取觀光發展經費。 《嘉義市林森東西路軸帶串接構想計畫》主持人 《嘉義火車站前構想計畫》主持人 誠品講堂《城市建築家系列: 共造城市生活風格》講師 《第二屆臺港文化合作論壇_建築與空間設計類》委員 《交通部國門美學專案_商場空間設計類》講師 《2014宜蘭國際文創論壇》與談人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Solar Decathlon Europe蘭花屋計畫》,都市設計類別指導教授。於全球各國參賽隊伍中,都市設計類榮獲首獎。 《學學文創志業》都市、建築、空間設計、品牌課程講師 《La Vie 行動家: 美學公民論》網路平台專欄作家 紐約PLAN Architecture, 偕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美國非營利教育機構Teach For America總部暨40 +據點企業空間設計師 精品企業DKNY設計師 3rd Place Hub商場設計師 FN.ice品牌概念店及展場設計師 《紐約人的城市翻轉力》作者 臉書粉絲頁: 黃金樺的城市觀點 https://www.facebook.com/AndrewHuangAndCity/ TAGather App下載頁:www.tagather.net

基本資料

作者:黃金樺 出版社:遠流出版 書系:綠蠹魚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9573273776 城邦書號:A1200561 規格:平裝 / 全彩 / 240頁 / 19cm×26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