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學會思考:創造樂在學習的人生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學會思考:創造樂在學習的人生

  • 作者:洪蘭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14-07-30
  • 定價:300元
  • 優惠價:9折 270元
  • 書虫VIP價:255元,贈紅利1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42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為什麼有些人,不論在什麼位置上,都會成功? 身為老師、家長,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力? 對孩子行為的影響,是看管教的鬆或嚴,而是父母參與的程度? 到底該如何學會思考?有方法與步驟可循嗎? 唯有具備獨立思考力的人,才能在生命中持續探索 做出選擇、走出自己的路,活出快樂有意義的人生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致力於大腦科學的研究,多年來透過深入淺出的文字與上千場的演講,將腦科學的知識運用於教育、學習與親子教養。 這本書中,洪蘭教授以科學的理性加上人文的感性,分享擺脫標準答案的思考方法,發掘人生不斷學習的快樂。 當我們能去除孩子頭上標準答案的緊箍咒,恢復他好奇和好問的本能,從實做中去求體驗,因為經驗會促使神經連接,神經連接會形成迴路,變成他的思想。 本書前三部分從思考去談教育和教養的改變,從父母和老師態度的改變來談孩子思考教育的改變。參與他的生活。才是教養成功的竅門。後半部份談大腦與學習,如何養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神經科學家在大腦中找到了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 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跑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在面臨人生的重大選擇時,能夠做出適合自己興趣和能力的智慧選擇。 這是一本為所有想要培養思考力的人,所寫的書。

目錄

自序  贏在人生的轉折點 洪蘭   PartOne從教養開始 01 帶來幸福的人生觀   02 早點為孩子畫出道德那條線   03 如何避免養出偏見?   04 愈早參與,愈能當個好爸爸   05 用寓言啟發思考   06 世界也能學習   07 暫時拋開課本來唱歌   08 機器人會有學習的熱情嗎?   09 習慣決定機會 品格決定命運   10 不著痕跡的學習   PartTwo從教育開始 11 只讀一本課本是不夠的   12 把放煙火的錢拿來做美學吧!   13 人文素養的力量   14 教導他 不要羞辱他   15 台灣學生輸在哪裡?   16 惻隱之心怎麼教?   17 誰養出了「不可燃人」?   18 只拔除野草,並不能使玫瑰長好   19 閱讀古文,修煉智慧   20 為什麼我們還在看天吃飯?   21 開不了口的教育   22 先有感動 才有美感   PartThree從態度開始 23 找到比自己更大的人生目標   24 別把思考交給機器   25 找工作的三個原則   26 人生崩盤的機會   27 醜話豈能隨便說?   28 抱怨會趕走朋友   29 成功不必在「我」   30 創造力的天敵   31 名片拿掉,你還剩下什麼?   32 好的改變 值得等待    PartFour從心開始 33 大事往往來自小事   34 紐約地鐵裡的巧克力香味   35 鴿子為何要單腳站?   36 從一頭羊開始的幸福經濟學   37 尋找信心的所在地   38 心態不對,看什麼都不順眼   39 偉大的世代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40 大腦是厭惡說謊的    PartFive從腦開始 41 樂觀是可以學習的   42 購買慾怎麼來的?   43 為什麼「吃人的嘴軟」? 44 如何訓練「總裁腦」?  45 學打鼓,安定身心   46 椅子影響決策   47 人為什麼會自己否定自己?   48 被染色的鳥,忘了自己是誰  49 是不用功,還是用不上功?   50 用語言解開人類之謎  PartSix從樂齡開始 51 學習優雅的老去   52 人老了,才好用  53 「中年危機」是假的  54 七十歲前都不算老   55 不使人間造孽錢  56 負面言語讓人「未戰先敗」   57 台灣應善用「老」人才   58 多運動 大腦更健康

序跋

贏在人生的轉折點
  最近有位中研院的院士對台灣的年輕人提出了「四缺一沒有」的建言,他說現在的學生是缺熱情、缺自信、缺野心、缺決心,沒有思考能力。忠言果然逆耳,學生都很不服氣,在網路上罵翻了。但是細想起來,我們在第一線教書的老師的確有感到現在的學生對未來比較沒有野心,也比較沒有邏輯的推理能力,最顯著的例子是他們會去相信電視廣告中,非專業「名人」代言的產品。   其實不只學生如此,社會大眾更是如此。「不要輸在起跑點上」這句話在台灣很流行,但是只要稍微想一下,便知道不對,因為很多人是「大器晚成」:愛迪生、愛因斯坦、王陽明當年都是輸在起跑點的人,但是他們都對人類文明做了偉大的貢獻。   為什麼人們不喜做邏輯性的思考呢?2002年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D. Kahneman)說:人的思考有二個系統…,系統二是懶惰的,人很少依邏輯思考來做決定,多半是透過簡單的方式及從錯誤中學習。人習慣從環境中辨認出熟悉的模式,然後利用這些模式來預測未來。既然邏輯性的思考不是天生的,它就需要訓練,最後使它變成習慣,而好奇心正是它背後的動力。   好奇是動物的本性,所謂「Curiosity killed the cat.」人是動物,當然也會好奇(不然專探別人隱私的八卦報紙就不會熱賣了),孩子尤其好奇,只要大人不抑制他(中國父母最愛說:不要亂動、不要亂跑、不要…),讓他去探索,然後跟他討論現象背後的成因,思考的習慣就養成了。   思考和判斷需要知識作後盾,在實驗上,我們看到人的大腦會自動把訊息歸類,所以只要再多走一步,把新知識跟舊知識之間的關係找出來,連接成網絡,下一次要用時,它會像提粽子一樣,整串出來,成為邏輯思考的背景知識。   一個沒有經過自己組織和整理的知識是個死的知識,因此,訓練思考其實就是訓練孩子的組織能力,而且習慣是第二本性,而它會破壞第一本性(Habit is a second nature that destroys the first.),歐美國家的學生,七年級後都有邏輯思考的課程,只有台灣,因為不考,所以不被重視。在台灣,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還必須去除標準答案所造成的桎梏才有可能。   教育是一個現在進行式,每天都在發生,它無法等待。一蹉跎,流水十年間,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學生就變成走上街頭抗議、路過、霸佔的大學生了。現在大家都很憂心台灣未來的競爭力,馬總統說他心急如焚,我也是,相信每個人都是。《易經》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我們已到了「窮」的地步了,為了「久」必須「變」,所以本書從思考去談教育和教養的改變,它收集的是十年來,我在天下雜誌所寫的專欄。本書第一部分,從父母和老師態度的改變來談孩子思考教育的改變,標準答案的心態一定要去除。第二和第三部分談教育和教養,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他的命運。   為何父母對孩子的態度這麼重要呢?多年前,皇冠出版社問我願不願意翻譯比爾蓋茲爸爸所寫的一本書《比爾.蓋茲是這樣教出來的》,我當下的反應是抗拒:為什麼這些有錢人的父親都認為孩子的成功是因為他們有教養的奇門訣竅呢?但是把書看完以後,便決定接下來翻,因為書裡傳遞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孩子行為的好壞不是你管的鬆或嚴,而是你有花多少時間在他身上、有沒有參與他的生活。   原來「being there」參與他的生活,就是教養成功的竅門。因為跟他在一起,你就明瞭他每天的作息。他碰到挫折、有情緒困擾時,你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就可以幫助他化解、排解。怎麼會等到滾雪球到滾爆發開來、不可收拾才來善後?   常聽很多父母說不知道孩子的興趣在哪裡,老蓋茲有一個故事很好:有一次,他帶孩子們去迪斯耐樂園玩,出發前每人給二十美元的零用錢,他十二歲的老大用這錢買了個小簿子,花的每一分錢都登記在簿子中,回來時,把二十美元減去所花的錢,再把小皮包的錢倒出來,算一下剩下的零錢,兩者完全吻合。他就跟他太太說,這孩子以後一定是個會計師。果然長大後做了會計師,替小蓋茲管帳。所以父母只要參與孩子的生活,怎麼會不知道孩子的興趣在哪裡呢?更不可能弄到孩子到學校生下一個娃娃來了,父母還蒙在鼓裡。   台灣教育另一個大問題是分數掛帥,父母為孩子的成績斤斤計較,真是到了錙銖必較的地步,完全失去教育的目的。如果孩子每天要上補習班、才藝班、去做有計點的公益,親子當然都沒有時間參與彼此的生活。其實政府若把社區高中的設備和師資提昇,使它們變得跟明星高中一樣好,免試升學計分比序問題就解決了,台北的麗山高中、桃園的武陵高中都是好例子。   經濟學講究供需(supply-demand),孩子要什麼,你給他,他會很感激,他不要,你硬塞,他會反抗,父母何必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呢?孩子不是一定要補習,分數不是一定那麼重要,考上了大學,誰管你高中念哪裡,念到了博士,誰管你大學念什麼。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時間,他才可能去思考,若把孩子所有時間都填滿了,每天按表操兵,然後要孩子思考,那是緣木求魚。   本書的第四部分談大腦與學習,人的行為來自大腦的觀念,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後,會回過來改變大腦。神經科學家在大腦中找到了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跑點,而是贏在轉折點,即在面臨人生的重大選擇時,能夠做出適合自己興趣和能力的智慧選擇。猶太教的《塔木德經》中說,「成功沒有捷徑,卻有很多條路供你選擇」,人其實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做選擇,每個選擇都決定了下一步怎麼走。   那麼該如何做選擇呢?這就需要智慧了,父母要有給忠告的智慧、孩子要有接受它的智慧。還有一個智慧更重要,就是不要浪費時間去後悔已成事實的事。孔子說「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假如這是一個很難取捨的選擇,那麼隨便選什麼,都是好的選擇,因為選擇只是個開始,圓滿的完成它,才是目標。   從大腦的研究中,我們知道人喜歡守成,哈佛大學教授平克(Steven Pinker)說:大腦是個節儉的家庭主婦,走熟的路,做已經會做的事,最節省大腦的資源,所以它不喜歡變動。但是人就像艘船,泊在港灣內很安全,但是那不是造船的目的,船就是要駛入大海,才有機會發現新大陸。   人不必妄自菲薄,覺得自己力量太小,成不了氣候,亞都飯店前總裁嚴長壽先生說的好:捲起袖子去做就對了。的確,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路是人用腳走出來的,「桃李無言,下自成蹊」,而且路走出來了,別人就會跟著走了。事情只有做,才有可能成功。南海和尚是個好故事,改變台灣是可能的,只要捲起袖子去做,台灣的改變就能看得見!   最後,因為樂觀/悲觀是個看事情的習慣,它會影響到孩子的人生觀,所以在書的最後一部分,我們談二十一世紀的正確人生觀。醫藥的進步,使人越活越長了,人生不再是七十古來稀,而是人間愛晚晴,父母本身要有正確的觀念,孩子才會有正確的觀念。財富是自己賺來的,應該從自己手中回到社會。晚清名臣林則徐說的好,「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著嫁來衣。   父母不要變成孩子的負擔,所以要健康,健康要從心做起,相由心生,境隨意轉,父母子女都能從樂觀的態度得到好處,身體健康,就不必看病,健保就不會破產,就不必加稅,國泰民安,國家就有希望了。   自己的國家當然只有靠自己來救,我父親說,「一生平凡事,平凡過一生,做好平凡事,一生不平凡」。我們每個人雖然都是平凡人,但是做好了我們的本分,這一生一樣可以不平凡。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內文試閱

01幸福的人生觀
  當我們把物質慾望壓低後,金錢就失去了它的誘惑力,當一個人不必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時,時間就多出來了,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中國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它所指的不只是基因上的關係,還包括家庭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身上多少都有父母的影子,平日做事以為是依自己的方式在做,細想起來其實都有父母親做事的影子。有一次我去高雄演講,把一張講義請主辦單位印給學員參考。我用紙一向是雙面用完再拿去摺紙盒,從不浪費,因此,那張紙的正面是講義,背面是以前寫文章的草稿,想不到主辦單位很熱心,把兩面都印了,結果把文章的草稿也印給了所有的學員,非常尷尬,我很後悔為什麼要這麼節省,用一張廢紙去印講義,造成草稿流出去,但是回想起來,這就是我父親的身教。   我父親很惜物,家裡沒有浪費的東西,日曆用來練毛筆字,信封拆開來做草稿紙,出門的衣服,回家立刻脫下掛好,沒有必要就儘量少穿鞋,自己腳上的真皮鞋子是穿不破的,除了上學,一律真皮鞋子出場。家中因為孩子多,一定有剩飯剩菜,所以院子裡都有養雞,雞糞又可以拿來做堆肥,所以現在雖然生活富裕了,還是不習慣浪費,一張紙都是全部利用完才回收。   雖然也會告訴自己又不差這一張紙,就把它丟了吧!但是童年父母親的教誨已經深入我的大腦,即使丟入了廢紙箱,等一下還是會把它拿起來用,這個沒有充分利用就丟的罪惡感已經不是意志力可以消除的了,這就是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終身受用的人生觀。   我父母平日不多話,很少嘮叨我們,但是在生活裡給我們做的榜樣,讓我們受用無窮。我原是台大法律系畢業的,去美國想改念心理學時,沒有辦法拿到獎學金,而沒有獎學金就不可能念,因為三十五年前台灣社會的經濟情況不太容許留學生自費在美念學位。我只好先在心理系的實驗室打工,等待機會。我母親平常叫我們不要愛惜勞力,事情多做不會吃虧,所以我在感恩節、聖誕節,美國放長假時,自動幫隔壁實驗室的人餵他的老鼠與兔子,想不到被教授看到後,就問我想不想來念,如果想,他可以幫我申請減免學費,我就這樣進入了心理所讀書。   在學校中,我常幫助人做實驗,順便學技巧,後來我要趕論文時,別人把實驗室優先讓我使用。到現在,我都受到母親這句「不要愛惜勞力」的好處,平日多幫別人做一點,緊急時,許多朋友會來幫忙。   我出國時才二十二歲,在那以前不曾離開過家。要上飛機前,不免膽怯,父親叫我不要怕,一身養一口,只要肯做就餓不死,他說同安人飄洋過海到南洋打天下憑著的就是苦幹,肯做就餓不死,餓不死還怕什麼呢?我牢記父親說的話,開始去闖我的天下。物慾壓低就不會出賣靈魂。   剛畢業出來教書時,想貸款買汽車,銀行不肯借,說我們不曾借過款,不知信用好不好,別的同學也說他們有過這種經驗,最後只好去找利率較高的銀行貸款,我因為沒有錢,必須用這家利率低的銀行,父親常說,不偷不搶,據理力爭不必怕,我就打電話直接找經理說:我有正當職業,為何不借錢給我?你如不借給我,我永遠沒有個開頭,怎麼去累積我的信用?經理聽了有理,我就借到錢了。   父親還有另外一句話,我也是終身受用,他說出社會一定會有人要向我借錢,如果我要他還就不要借,不要他還時才可以借,所以我不曾因金錢而失去朋友。   父母親最大的影響是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與我們的人生觀,父親最看不起失志的人。他說人沒有志氣,再好的天賦都不能成大事。他要我們「晚食以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歸真返璞,終身不辱」,如果能把物質慾望壓低,就不會為了享樂而出賣靈魂。的確,當我們把物質慾望壓低後,金錢就失去了它的誘惑力,當一個人不必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時,時間就多出來了,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這樣的人生才是值得過的人生,叫我們不可忘記。   我們家六個姐妹靠著父母親勤儉的身教,在美國都打下了一個天下,在人生的過程中都不曾做過任何違背良心的事,使我們現在都可以享受心情寧靜的人生最大福氣。
02為孩子劃出道德那條線
  人有良知,這個良知常常需要被提醒、被監督。當不守法的人沒有受到制裁,守法的就變成傻瓜了。   研究指出,台灣有相當比例的學生識字,未達教育部標準。有讀者投書,認為學生識字程度不足,是因為國語課都被拿去教品德。 其實,研究發現,識字不一定要在課堂上,已有偏鄉小學用加強「親師共讀」得到很好的效果,只要把品德教材融入語文課,就可以兩全其美。   倒是從小沒有把孩子的品德教好,後面的教育都是空的。   王爾德說,「道德像藝術一樣,需要在某處畫上一條線。」(Morality, like art, means drawing a line someplace.)孔子也說「勿以惡小而為之。」世界上罪大惡極的壞人很少,大部份是小奸小惡的人。這條品德的線是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畫下的。   從大腦的實驗看來,人會說謊是件不合理的事。說謊時,大腦用到比較多的血流量,掌管厭惡感覺的大腦區域也會活化起來,表示不喜歡說謊。   過去認為,人的犯罪是對各種情境理性分析後的決定。因此每次發生弊案,政府就制定更多遏止的法條,結果法條愈定愈多,貪污卻愈來愈厲害,表示這模式不切實際。   其實人不是理性的動物,我們也不是生活在全然理性的世界中。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者艾瑞利(D. Ariely)的實驗發現,人心中各有一把尺,人並不是那麼容易舞弊和偷竊。人是會為了自我利益而欺騙,但同時又會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使自己看得起自己。   作弊與容忍作弊的程度有關。當有人作弊而未被處罰,會使不作弊的人也去作弊。   有一次,我去一所偏鄉小學演講。在走廊上看到一個男生在爬置物櫃,旁邊的女生說,「老師說不可以爬置物櫃。」男生不聽,女生就去辦公室告狀。老師正在忙,就隨口說,「叫他不要爬。」   過了一會兒,女生又跑進來說:「老師,他不聽你的話,還在爬。」老師抬起頭來說,「告訴他,再爬就要挨罰。」女生又出去了。   等到女生第三次進來報告,老師還是沒有採取行動時,這個女生也去爬置物櫃了。   偏鄉操場沒玩具,既然爬這個新奇的東西不會挨罰,那我也去試試,這就是「環境引誘犯罪」。人有良知,這個良知常常需要被提醒、被監督。當不守法的人沒有受到制裁,守法的就變成傻瓜了。   艾瑞利的實驗發現人性本善,誠實程度不因被逮到的機率或獲利多寡而改變。所以,我們可透過打造社會的正直公平來維持這個善。一方面我們要早早替孩子畫出那條道德行為的線,另一方面提倡公民道德,勇於檢舉,不做鄉愿。   也就是說,立法一定要合理,而執法一定要嚴。立法太嚴或不符合民情,人民達不到法律要求,只好送紅包或找專業人士鑽法律漏洞,它製造了收賄的機會。而執法不嚴,則會使本來不犯法的人犯法。這兩者都是誘人犯罪的陷阱。   台灣的法令多如牛毛,執行卻不嚴格。它給了有權者,不論官位多小,很大的舞弊空間。俗語說,「不怕官,只怕管。」令人擔憂。
03避免養出偏見?
  小時候學的東西,很多是屬於內隱的學習,即使得了失憶症,小時候學的壞習慣和偏見都還在。大人要特別小心,不要用個人的偏見污染孩子的純真心靈。   每到母親節,各個小學都在教小朋友做母親節卡片。我去一所偏鄉小學演講時,一位老師給我看一張卡片,上面畫著一個女人躺在地上流血,一個男人拿著酒瓶,作勢要打。   男人嘴邊一行字「你是我買的」,這張卡片讓我觸目驚心。老師說,學校七○%是外配的孩子,家暴很普遍。這孩子明顯是在求救,她已轉給社工。但她擔心的是,有的孩子西瓜偎大邊,跟阿嬤和爸爸一起欺負媽媽,她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實驗發現,愈小的孩子愈會受到大人偏見的影響,而偏見形成後很難改掉。   最近,多倫多大學的研究者找了一五○名一、三、五年級的孩子來玩遊戲,請他們閉著眼睛抽籤,抽到紅籤就是紅隊,抽到藍籤就是藍隊。但是孩子不知道,其實根本沒有藍隊,是假的。   老師再把紅隊分成兩組,對A組說,「藍隊的孩子很討厭紅隊,對你們不好,你們要小心。」對B組則沒這樣說。   玩遊戲時使用代幣,老師說,「這些代幣可換禮物,你可以送給你喜歡的人。」老師給A組的孩子代幣時告訴他,這是藍隊同學送給他的。   最後老師問孩子,「你覺得藍隊的孩子對你好嗎?你有多願意跟藍隊的孩子玩?」請他們從一(不願意)到十一(很願意)來表示。   結果發現,一年級的孩子最容易受大人語言的影響,即使藍隊的孩子送他禮物,他還是認為藍隊不好,不願跟他玩。   五年級的孩子就比較會用自己的經驗來判斷:既然他送我禮物,就表示他喜歡我,我可以跟他玩,但是意願不高,表示老師的話,還是左右著孩子的判斷。   因此,大人不可以灌輸孩子錯誤的觀念,因為孩子會因信任而把大人的話照單全收。   幼稚園的小朋友,不論黑的、白的、紅的、黃的,都可以一起玩。但是進小學開始開竅後,當父母說,這個黑鬼、那個紅蕃時,孩子會用歸納法去推論說,原來平常跟我玩的吉米,是屬於媽媽看不起的「黑鬼」,我下次不要跟他玩了。於是種族歧視的語言出現了,孩子的偏見就形成了。   「偏見難改」可從最近的腦造影實驗中看到。由經驗而來的歸納法,和從教導而來的演繹法,是在大腦不同的地方處理。這就難怪貴為「民族大熔爐」的美國,它的總統尼克森還是有種族歧視,把日本人叫做「Jap」。   小時候學的東西,很多是屬於內隱的學習,即使得了失憶症,小時候學的壞習慣和偏見都還在。   所以,在孩子面前說話時,大人要特別小心,尤其是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和年輕人崇拜的作家,不要用個人的偏見污染孩子的純真心靈。觀念的偏見即使靠同理心,都不見得能去除乾淨。   宋朝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說的好,「一點清油污白衣,斑斑駁駁使人疑,縱饒洗遍千江水,爭似當年不污時,」大人在孩子面前豈可不慎言!

作者資料

洪蘭

台大學士,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及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在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在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 1992年返台,先後在中正大學、陽明大學任教,並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 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先後到台灣大大小小一千五百所以上的中小學做推廣閱讀的演講。 十多年來致力於譯介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及生命科學等領域書籍,已翻譯六十四本書,並在各大報章雜誌寫專欄。著作繁多,包括《講理就好》系列十本(遠流出版),《進步一點點,人生就會不一樣》《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靜下來,才知道人生要什麼》《從收穫問耕耘,腳踏實地談教育》《歡樂學習,理所當然》《見人見智》《教育創造未來》《自主學習,決定未來》《打開大門,讓世界進來》(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等三十五本書。

基本資料

作者:洪蘭 出版社:天下雜誌 書系:心靈成長 出版日期:2014-07-30 ISBN:9789862419212 城邦書號:A1600601 規格:平裝 / 單色 / 25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