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
打造苔蘚微景觀:生態瓶、苔球、盆栽與苔蘚牆的手作療癒時光
-
生命的催化劑RNA: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破解生命最深沉謎題的探索之旅
-
與眾不同的大腦:為什麼我們能理解科學和藝術?電腦與AI會影響大腦的演化嗎?
-
愛因斯坦冰箱:從科學家故事看物理概念如何環環相扣,形塑現代世界(修訂版)
-
愛因斯坦的骰子與薛丁格的貓:友誼、競逐與背叛,兩位偉大物理學家為統合自然的不懈努力,如何引領對萬有理論的終極追求
-
在異星的天空下:從土星上仰望星環、在星雲裡看星塵縹緲、墜入黑洞前最後一次凝望宇宙——你的第一本太空旅遊導覽手冊
-
麵包有可能是負三個嗎?用最有趣的方式認識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數學觀念、應用與啟發
-
蘇東坡顛沛流離植物記
-
科學素養:看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內容簡介
天空為什麼是藍的?世界為什麼不是灰的?我們如何感覺到光,並賦予意義?
光圍繞在我們四周、無所不在,它且深深影響我們的一切。沒有光,我們看不見彼此;沒有光,我們也無法存活。光是如此平常,卻又無比詭異;科學家為此爭辯了好幾個世紀,人類仍是困惑不已。
本書以人類如何感知光開場,探討光的複雜性質與各個面向。從古希臘時期眾哲人的發現與想像,到光在宇宙中之角色的最現代理論;從宇宙到次原子;從光所有多采多姿的謎團,到前景看好的光碟、光纖網路與工業應用,作者不僅闡述科學原理,更將科學與美學、科技與藝術緊密交織在一起。印象派畫家強調的光影、與數千年來藝術家傑出的畫作都不再只是藝術,科學也不再只是科學;它們照亮彼此、相互啟發。
作者以輕快的散文風表達複雜的科學觀念,又絲毫不會過度簡化,讓外行讀者明瞭最深奧難言的科學題材。對於富有好奇心的新世代讀者而言,《光的故事》正是最佳的通俗科學之作、一本既有趣又有啟發的書;它傳達給你光的整體意義,而這將改變你對世界的觀感。
作者資料
波寇維茲(Sidney Perkowitz)
波寇維茲(Sidney Perkowitz)是美國喬治亞洲亞特蘭大市艾莫瑞大學的凝態物理學教授,文章散見於學術期刊及全國性刊物,包括「科學雜誌」與「華盛頓郵報」,專著《半導體之光學特性》出版於一九九三年。
基本資料
作者:波寇維茲(Sidney Perkowitz)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書系:貓頭鷹書房
出版日期:2002-01-24
ISBN:9789574698837
城邦書號:YK1205
規格:272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