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
打造苔蘚微景觀:生態瓶、苔球、盆栽與苔蘚牆的手作療癒時光
-
生命的催化劑RNA: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破解生命最深沉謎題的探索之旅
-
與眾不同的大腦:為什麼我們能理解科學和藝術?電腦與AI會影響大腦的演化嗎?
-
愛因斯坦冰箱:從科學家故事看物理概念如何環環相扣,形塑現代世界(修訂版)
-
愛因斯坦的骰子與薛丁格的貓:友誼、競逐與背叛,兩位偉大物理學家為統合自然的不懈努力,如何引領對萬有理論的終極追求
-
在異星的天空下:從土星上仰望星環、在星雲裡看星塵縹緲、墜入黑洞前最後一次凝望宇宙——你的第一本太空旅遊導覽手冊
-
麵包有可能是負三個嗎?用最有趣的方式認識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數學觀念、應用與啟發
-
蘇東坡顛沛流離植物記
-
科學素養:看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內容簡介
世人對達文西的認識,恐怕多半還是來自他的藝術成就。羅浮宮的鎮館之寶《蒙娜麗莎》每年都吸引了數十萬遊客觀賞,其他的作品與素描也同樣出名。然而,在昔日「兩種文化」──科學與人文──的隔閡與對立之下,這些藝術作品的真正涵意直到近來才經進一步的研究而得以重見天日。
懷特這本傳記從新的角度詮釋了達文西一生對世人的貢獻。他認為歷史上「第一位科學家」的頭銜,達文西實當之無愧。達文西死後兩百年,部分手稿才得以問世,而大多數均已亡佚損毀,儘管這些資料僅是冰山一角,但已足夠展現他的博學多聞,甚至可稱得上是極富科學精神。在他的手札中可見各式各樣的研究主題:從塔樓的建築設計、鳥類飛行的原理、腎臟的結構與功能,到月面火山口的觀察,包羅萬象。他製造了一種塑膠;發明了複雜的暗箱,即照相機的前身;預言隱形眼鏡的出現與蒸汽的應用;甚至精確地繪出唯電腦斷層掃描圖足以比擬的人體解剖圖。這些筆記顯示他在光學、機械、天文、地質與解剖學等方面的驚人研究與預測,已遠遠超出他那個時代的知識程度。倘若這些珍貴的遺物沒有在他死後被文明遺忘達兩百年之久,我們的科學又該會有怎樣的發展呢?
在揭示這段不為人所知的早期科學發展史之外,懷特也生動地描繪了達文西多采多姿的私人生活,包括被剝奪的童年、與米開朗基羅等名人之間的關係等等。這本傳記結合科學與人文藝術的研究角度,在人類文明史上賦予了達文西更新與更重大的意義,也深刻地啟示我們,知識的才能是不分疆域的。
◆配合國立歷史博物館於三月下旬舉辦的「達文西特展」作行銷活動。
◆不僅是藝術家,還是天才科學家與發明家!本書是首度全方位介紹達文西的重要傳記。
◆「蒙娜麗莎」為何微笑?「最後晚餐」的構圖有何奧祕?透過達文西的親筆手稿,本書將以全新角度解讀達文西一生的創作歷程。
作者資料
懷特(Michael White)
麥可.懷特 (Michael White),著名科普作家,曾為美國流行音樂團體「雙生湯普森」(Thompson Twins) 團員,擔任過講師,1991年起成為專職作家。撰寫過一系列科學名人傳記,包括牛頓、愛因斯坦、史帝芬.霍金、達爾文及艾西莫夫等人,其中《史帝芬.霍金:科學的一生》及《牛頓:最後的巫師》在國際間大為暢銷。
基本資料
作者:懷特(Michael White)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書系:貓頭鷹書房
出版日期:2000-04-01
ISBN:9789570337648
城邦書號:YK1004D
規格:320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