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這次不遲到!有感筆電超激推100款ROBLOX絕讚遊戲
-
ChatGPT × Excel 自動化工作聖經:AI 生成公式、數據詮釋、統計報表
-
邊玩邊背拿高分!Minecraft英單學霸大圖鑑500+
-
如何捷進寫作詞彙
-
「啊─啊─」和「啊、啊、」不一樣?日本語不思議:日本人也想弄懂的曖昧日語妙集合
-
暗門陷阱、落穴機關爆多花招!ROBLOX百變障礙遊戲創意攻略
-
研究的起點:從自我出發,寫一個對你(和世界)意義重大的研究計畫
-
邊做邊玩邊學速成攻略!Roblox遊戲設計大全
-
學數學,從「笨問題」開始:為什麼1+1=2?「1」為何不是質數?理解數學的邏輯思維,重拾探索數學的樂趣
-
「演算法×數學」全彩圖解學習全指南:從基礎開始,一次學會24種必學演算法與背後的關鍵數學知識及應用
內容簡介
特別收錄:陳立獨門「奧林匹亞數學思考法」DVD,
讓每個孩子都能隨時隨地翻轉數學!
一塊黑板一支粉筆,這是老師命定的人生。
陳立卻以黑板加粉筆,翻轉了數百名孩子不甘平凡的命運!
一千多個日子、五百多個家庭,爸媽帶著孩子一起來上數學課。
從抱鴨蛋到奧林匹亞數學競賽搶金奪銀,創史上最高得獎紀錄!
他究竟有何獨特秘訣,讓數學成為孩子勇闖世界最強的武器?
這些方法,不只台東人知道,你和你的孩子更應該知道!
教育不缺理論,也不分體制,
只要能讓孩子改變的,就是好教育。
教出最多資優生的數學名師陳立,沒想到一次「城鄉差距」的辯論,點燃他人生的第二股火焰!每週六風塵僕僕來到台東的他,在台糖舊廠搭起大教室,沒有高科技的教學設備,只有黑板跟粉筆。
秉持對數學教育的見解與執著,他透過數學,奉獻對台東的愛,引導學生愛上數學。他讓偉大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高斯穿越時空,與台東孩子們直接對話。後來,他還帶著孩子們參加超過150場奧數等級的國際競賽,勇奪90面金牌、280面銀牌、307面銅牌,以及480面優勝獎牌。他讓台東孩子看見世界,也讓世界看見孩子。
他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體質?讓從沒有過夢想的孩子敢大聲說出願望?讓台東的家長相信教育能夠改變未來?看著孩子充滿自信的笑顏,陳立又許了一個更強大的願望……
本書記錄一個改變許多台東家庭的數學奇蹟,並特別收錄陳立獨特的數學思考法,讓爸媽對於目前一片混沌的教育,看見一絲曙光。
「奧林匹亞數學思考法」DVD內容長達1小時15分鐘,單元包含:體積百分濃度、時鐘問題、畢氏定理證明、碎形問題、尤拉網絡理論、巴克球……等台灣學生最常見的數學問題,看看陳立老師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考力。
【名家推薦】
一個翻轉許多家庭的教育奇蹟,他們一致推薦
◎史欽泰(國立清華大學張忠謀講座教授、國立清學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前院長、資策會前董事長)
◎白崇亮(台灣奧美集團董事長)
◎李家同(國立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晶玉(電視節目主播、主持人)
◎吳淡如(主持人)
◎林福仁(國立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
◎陶晶瑩(主持人)
◎蔡清彥(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做為一個在台東出生長大的邊緣人,我感恩!
做為一個終身以育才為職志的教師,我感動!
做為一個位居全球學術核心的學者,我感佩!
陳立的赤子胸懷,點燃了晦隱的生命之火;
陳立的人文行踐,造就了遺落的偏鄉子弟」
──陳明哲(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講座教授、國際管理學會終身院士暨前主席)
「教育開啟一個孩子的心智之窗,數學讓孩子逐步瞭解窗外世界運行的秩序與美感,這一切都要由教育家的「愛心」開始。陳立的這本書讓我們更瞭解「愛心」才是教育的根本。」
──柯承恩(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前院長)
「從台東科學小菁英、數位學習館到池上科學小菁英,陳立老師看待孩子的眼光改變了家長,家長的改變成全了孩子的潛力。 Love never fails. 我相信出於神的愛,藉由陳立老師所成就的工作,要使多人得祝福。」
──陳怜燕(台東縣長夫人)
「陳立在偏鄉建立學習生態圈的創新作法,以及為偏鄉帶來新的學習渴望,絕非南陽街的影響力可以比擬。在追求公平教育機會的使命下,我們期望更多如陳立這樣兼具浪漫與使命感的創業家出現!」
──李吉仁(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創意與創業中心與學程主任)
「從南陽街到台東栽培偏鄉孩童,陳老師的用心與毅力令人感動!」
──葉丙成(國立台灣大學MOOC執行長)
目錄
推薦序 一發不可收拾的愛——陳怜燕
推薦序 從浪漫情懷到使命驅動——李吉仁
作者序 教育的核心是「愛」——陳 立
作者序 認真、認命,但絕不認輸!——張甄薇
PART 1 從心出發
第一章 台東的小太陽們,我來了!
拉近台北南陽街和台東的天際線
小燕姐的盛情邀請
第二章 台東初體驗
搬課桌椅大賽
「媽媽!我這次數學終於沒有考零分!」
學數學!台東最大志工組織原動力
第三章 從亞洲盃到世界盃──國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
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孩子
打破時空障礙,讓孩子和國際零差距
「為什麼老師要對我說:不要去看別人的答案?」
讓天賦得以自由
PART 2 南陽街補教人生
第四章 從清華、台大到台北南陽街
數學,人生驚嘆號!
父親的離去
前進MIT還是南陽街?
第五章 前進南陽街
336公尺的競爭,是對手?還是盟友?
踏出創業第一步
當南陽街菜鳥遇上台灣通緝犯
第六章 教書三十年,這就是教育?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從家教班成為全台最大連鎖教育機構
「爸爸,什麼是教育?」
PART 3 打開學習的關鍵之鑰
第七章 第一把關鍵之鑰──數學,芝麻開門!
與畢達哥拉斯的對話
與高斯的對話
與尤拉的對話
奧林匹亞的數學思考力
第八章 第二把關鍵之鑰──家長與同儕陪伴學習
用「心」翻轉教育
請帶我一起上「數學直通車」
父母是「共同參與者」? 「強勢管教者」?
第九章 第三把關鍵之鑰──雲端數位學習
PART 4 相約未來
第十章 未來學校
下一站,向未來出發
第十一章 陪著孩子穩穩走第一哩路
孩子學習,父母出席 !爸媽請陪我一起長大!
台東油麻菜籽的願望
流浪狗爸爸
讓「小琪」幫助「小琪」
醫師娘的教育新革命
第十二章 愛最多,埋怨最少
從台東啟航,新竹、屏東再出發
教改要跨出一步,有這麼困難嗎?
孩子,我等著你回來!打造最美的家鄉
愛最多,埋怨最少
序跋
作者序:教育的核心是「愛」
◎文/陳立
沒有終點的志工旅程
2010年7月16日,台東縣長夫人小燕姐一場教育經驗分享的演講邀約,我帶著主耶穌的「愛」前往,沒想到一待就是五年,生命意義有了重大的轉折與新的詮釋。
這是一趟「確定」的旅程,之所以謂為「確定」,是我更徹悟了生命深邃的意隱。過去的我,總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現在的我卻是使命做我該做的事。一輩子從來沒有過,像現在對奉獻的渴望。一份奉獻的付出,饋回十份的喜悅。
有人問我:「為何這旅程沒有終點?」我說:「有意義的生命故事,既有開始,又為何要結束。」於是,我走上了教育志工的不歸路,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喜悅,而也從教育事業蛻變到教育志業。
生命由相信開始
若不相信造物主給每個孩子的天賦是公平的,我怎能在孩子的面前說:「台北台東沒有距離。」若不相信孩子可以造就,我怎會對台東孩子說:「台大是你們的學校。」
我以相信為起點,在孩子身上注入卓越的學習基因,結合我的專業、父母陪同與孩子的願意,回顧四年來,台東孩子拿下780個獎牌,對孩子的承諾都一一兌現了,而我也真正體會到生命的一切,都是由相信開始。
台東是原生的地方
五年前,初來到台東,感受到「弱勢族群」「資源不足」「孩子受虐」⋯⋯等的用詞,籠罩在台東每個角落,帶給孩子沒有生息的氣餒,不敢作夢的盼望,孩子的腳步也停滯迷失在這無力的環境中。
我不能接受台東人說自己是一個「弱勢族群」,台東有太平洋、有陽光、有白雲、有清風,台東是一個美麗且充滿原生力量的地方。因此,我跟孩子說:「我們是原生族群,不是弱勢族群,我們要主動迎戰,不要被動等待,讓我們重塑這新生命意義的誕生。」
拿回教育城市對話權
「數學是想出來的,而不是做出來的」,我讓孩子走上這正確的學習路徑,培養孩子思考的能力,更給了孩子面對世界的卓越競爭力。
四年來,透過每週一堂的思考數學課,我看見台東孩子的天賦被啟發、體質被改變,孩子不僅找回過去曾未有的信心,更可貴的是台東的孩子開始敢作大的夢,用成就開始與城市對話,實現了我「讓孩子看世界,也讓世界看孩子」的承諾。
「心」與「愛」的翻轉教育
最近在台灣興起的「翻轉教育」浪潮,都屬於創新的「教學法」與「教學工具」。而我從「科學小菁英」的孩子身上,體認一個「翻轉教育」的新思維,「翻轉教育」要成功,首重「心與愛的翻轉」。
教育的核心是「愛」,當老師真正「愛」孩子時,才會想出各種方法來帶領孩子學習,孩子也因著感受到老師的「愛」,而願意學習。只有孩子願意學習,翻轉教育才有意義。有「心」可以翻轉生命的一切,有「愛」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科學小菁英」不談教改,只談教育,這是一個卓越的翻轉。
台東K12未來學校
「未來教育」是人們對教育盼望的集成,未來具有一種可能性,有使命的教育人都願意去嘗試與挑戰。教育人紛紛提出不同的「實驗教育」與「理念教育」,想在「體制教育」外,走出可能的超越。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白老鼠實驗而不敢追隨,但總有一群人深信:「教育沒有改變,孩子沒有機會」,我期許自己永遠是那個挺身而出的人,而「台東K12未來學校」正帶著這個使命前進。
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
感謝這五年來,台東、池上、橫山、關西、屏東、萬安各地區「科學小菁英」的志工家長、志工老師與孩子的付出。在你們身上,我遇見用生命付出與奉獻的美麗,我更預見「科學小菁英」所有孩子充滿希望的未來,期許這一雙雙自信熱切的眼神,繼續發光發熱,把能量傳遞出去。
看著一群用心付出的家長,親自參與了「台東科學小菁英」培訓計畫的所有過程,父母以真摯陪伴的行動實踐,成為孩子最堅毅的支柱。父母的愛匯成為一股力量,也扶持提攜別人的孩子,讓孩子有感得力並全力以赴,然後再把愛傳出去,給更需要的孩子。
愛最多,埋怨最少
當每次想起,我的女兒問太太:「爸爸,今天在哪裡?」我內心產生巨大的悸動與糾結,我內心暗自對話:「孩子們,原諒爸爸在你們成長的缺席,給爸爸支持吧!」
或許,沒有人可以體會,我在偏鄉使命前進的孤獨,沒有人可以明白,為眾生奔跑的意義,我以完全的「愛」來鋪陳,我收斂所有的「埋怨」,因為這是我生活的地方。「台東人當愛台東人,彼此相愛、彼此扶持,台東才有改變的可能」,這指出了「台東科學小菁英」的永續與深耕的未來性,唯有「自覺」「自立」「自強」才是偏鄉最尊嚴的回饋。
感謝
感謝這五年一起陪伴的所有志工與孩子,有你們感動的故事,才有我生命層次的提升。我們同心我們同行,我們都懷有著一種單純的精神、意念與想法,就是對社會回饋一份「愛」,我們終於體會「慈善」與「公益」不是生命中的榮光,而是身為一個人應該做的事。
謝謝有心人閱讀這本書。
作者序:認真、認命,但絕不認輸!
◎文/張甄薇
2012年5月,我送了一本剛出爐的《王雪紅的故事》,給台大EMBA的好同學淑鈴,她不僅給我極大鼓勵,同時也談到她的夫婿─陳立教育機構創辦人陳立,正在台東做「小菁英班」的公益教學平台,淑鈴半開玩笑說,未來說不定有機會找我寫一本關於陳立與台東五百個家庭一起上數學課的故事,一定也能感動台灣不少父母、學生和老師。
當時不過是順帶一句話,未料兩年半後,這句話成了事實。
在一次細聊後,才知道本名陳明俊的陳立,早年為籌家計,大三就開起家教班,在升學主義高漲的年代,以數學開創補教王國;他不僅是我在清華的大學長,有意思的是,他雖以數學聲名遠播,但大學主修的是工業工程,而不是數學。
某一天到淑鈴家作客,遇到正巧來台北洽公的小琪,她是陳立教育基金會台東區執行長,正與陳立老師溝通「台東科學小菁英」班的種子教學事宜。
透過Facebook和YouTube網頁,小琪當場秀出近千張台東五百多位志工家長,帶著上百名孩子,在台糖舊廠大禮堂上陳立數學課的照片;除了陳立教學內容和數位DVD,其餘都由百位志工家長「DIY」。為了讓孩子高效學習,家長們自建數位館,從搭天花板、接水電、釘桌椅,安裝一台台二手電腦……讓我對陳立和東台灣這一群家長、孩子們,彼此間的認真付出,深深感動。
陳立和台東這五百多個家庭,原本互不相識,即便是在地的家長與學童,大多也彼此陌生。2010年起,卻因為陳立每週六的數學課,從此親密一如家人;孩子們更因為數學課,讓他們的人生大翻轉,從台東小農村,直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的國際村。他們頭一次明確知道,原來擁有數學競爭力,能讓他們出人頭地,和台北大都會的同齡學生平起平坐。
他們都是一群認分、甚至「認命」的人。因地處偏鄉,資源受限而自我設限,不論家長或學童,都認定比起城市的孩子,天生「矮人一截」;在陳立開設免費學習的「小菁英班」前,包括一縣之長,沒有人能大聲說出台東孩子哪裡最傑出,直到孩子們陸續從國際奧數比賽抱回各種獎項,台東人才知道,原來認真上數學課,就有機會翻轉自己不甘平凡的命運!
走訪台東、池上各地,我親眼看見翻轉了孩子和家長們人生的一堂堂數學課,正隨著陳立的腳步,在屏東、關西、橫山……等地上演。只問付出,不計回報,這種「陳立效應」,正透過各地「小菁英班」的公益教學平台,向台灣各地擴散,從台東孩子們在奧數國際競賽出人頭地的這一刻開始,我從孩子和家長們的神情知道,即使台東人對過去的種種只能認命,但對於未來的種種,不僅有了期待和自信,而且從此絕不認輸!
從我投入新聞界的第一天,多年來,台灣就為了教育改革爭議不休,如今,我親眼看到一位老師,在每個週末從台北飛到台東,以一堂堂數學課,就能讓當地數百位爸爸媽媽,親自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來上課;無需幾綱幾本的爭辯、任何教育口號,二到三年內,就能看到台灣教育已在點點滴滴改變中。
能完成這本書,首先要感謝陳立、淑鈴夫婦,以及台東五百多個志工家長和孩子們,由於他們的共同投入和分享,讓我看到台灣教育改革最直效的路徑,和台灣下一代如何尋找自己的出路。其次要感謝先覺出版社秋月總編、真真和淑涵主編,及經紀人好友芳芳,沒有各位的協助,數百名台東池上家長和孩子們力爭上游的故事,只能在東台灣街坊間流傳;更衷心感謝我的母親林淑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阿凰和小百,因為有你們,人生所有的努力付出,都叫做幸福。
內文試閱
第一部 從心出發
第一章 台東的小太陽們,我來了!
拉近台北南陽街和台東的天際線
2012年3月,風和日麗中,背起行囊,套上T恤,踏著晨光,陳立老師吹起了口哨,向台東出發。
在台東等待他的是一場空前盛大的頒獎典禮。在校長及老師見證下,縣長黃健庭親自頒獎表揚十六位台東孩子。
他們在縣府大禮堂舞台上一字排開,緊張的握著還熱騰騰的國際戰利品─2012亞洲國際奧林匹亞數學公開賽金銀銅牌獎。這是台東縣有史以來,由國小學童,在國際競賽上獲得的最高榮譽!一手造就這十六位台東「國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國手」的幕後推手,正是陳立。一早從台北搭機南下,為的就是親眼見證台東孩子們第一次在國際數學競賽綻放光芒的這一刻。
為什麼國際奧數成為近年來各國學習競爭力,甚至是國家競爭力的指標?所謂「國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IMO),是國際科學奧林匹亞歷史最長的賽事。1934和35年,前蘇聯率先在國內的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把這種數學競賽和體育競賽相提並論,冠以「奧林匹亞數學」的名稱,代表選手間智力較量的過程。
自1959年,第一屆奧林匹亞於羅馬尼亞舉行,參賽國包括七個東歐國家。除了1980年之外,從未中斷,參賽國目前已達一百多國。
「我以為這種國際競賽,只有台北的孩子們才有機會奪牌,真沒想到我們家小璦居然也有上台領獎的這一天。二年前,她的數學常常是抱鴨蛋的啊!」獲得亞洲國際奧林匹亞數學銅牌楊璦菱的媽媽賈憶萍,眼眶泛著興奮的淚光。
「當年我在台東女中畢業的三百多位同學中,只有三個人考上台灣大學,機率不到3%,我原本以為我們嘉峻如果跟著我繼續留在台東,未來不容易考上好的大學。現在他才國小五年級,居然能拿到數學競賽最高榮譽的國際大獎,看來,他想考醫學院的心願,真的有希望了!」
勇奪奧林匹亞數學金牌的台東國小五年級蔡嘉峻,母親洪一鳳是位單親媽媽,看到站在台上一副小大人模樣的嘉峻,壓在心頭多年獨力撫養兒女的辛酸,此刻全部一掃而空。
拿下銀牌獎的林宛靜的雙親,都是當地契作的農夫,父親捧著臉不斷憨笑,看著台上女兒領獎,一雙手長了不少繭,靦腆的神情,倒像是作夢夢到女兒正在領獎一般。
接受了縣長、校長的表揚,會後這一群孩子們衝下台,爭相和陳立老師拍照。活潑調皮的擺出各種勝利的手勢,有的人俏皮的吐舌頭,有的緊張害羞的從頭到尾握著拳頭,七嘴八舌的開始問起陳立。
「老師,我真的拿到了銀牌了耶!好高興哦!什麼時候再給我算新的練習題?下次我要拿金牌。」「老師,我也要!下次比賽我一定要打敗那幾個數學天才,我一定要比他們更厲害!」
看著孩子們個個充滿自信,家長們激動的表情,甚至連校長、老師們都有些詫異,陳立頭一次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快樂和滿足。
任教台灣補教界逾三十年,又兼具台灣最大補教連鎖機構的創辦人,可以說培育出的建中、北一女和台大生已無數,然而,不論是目睹學生們排隊入班的長龍,或是每年高掛教育集團總部前台成清交滿滿的榮譽榜,都沒有現在這一刻讓他來得更滿足。
兩年多來風雨無阻,陳立每個週末親自南下到「台東科學小菁英班」授課,當十六位台東土生土長的孩子們,以超越台北、台中、高雄三大直轄市同齡孩子們的好成績,一舉拿下2012亞洲國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的金銀銅牌獎,這一刻,陳立知道,他親自教導出的這群台東孩子們,已經用這十六面獎牌證明:偏鄉孩子和城市孩子,資質上根本沒有差距!
在此之前,台灣普遍存在著一種思考:造成教育「城鄉差距」的主因,是缺錢、是欠資源,甚至暗自懷疑偏鄉孩子資質「天生」比不上大城市的小菁英。而陳立心中最大的滿足,就在於兩年來他所帶出的台東學童,證明了只要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和突破「受教者的自我設限」,就有機會站上頂尖的舞台。
回想2010年,首度到台東演講的陳立,在台上突然脫口而出要到台東親自教孩子們數學。從那一刻起,陳立心中就有一種莫名的感應:要以三十年來在台灣北中南各地補習班的教學經驗,給台東孩子們一個學習數學的路徑。「這是神的引領!」陳立利用四年的時間,一步一腳印回應那一刻決定。
台東地處台灣最南邊,不只是全台灣,就算是道地的台東人,早就習慣用地圖上的位置「自我設限」,例如:「我們偏鄉資源差、偏鄉孩子資質也一定比不上大城市的孩子」「台東長期人口外流,沒辦法,誰叫我們就落在偏鄉」,陳立想以實際行動,做個超大型實驗,以鐵錚錚的事實「顛覆」台東人的「自我設限」。
「台東科學小菁英班」同年正式成立開課,上百位學生和家長向他學起了數學,「父母孩子共同學數學」成了台東、池上一帶「最狂熱」的社區全民運動。
2014年的現在,台東和池上「科學小菁英班」擴展成全台東最大志工組織,四年來,組織成員超過五百個家庭。連隔壁的屏東縣,縣長曹啟鴻也帶著團隊親自造訪陳立台北教育總部,為屏東孩子請命,啟動「屏東科學小菁英公益教學」,一切的發展,遠遠超過陳立的想像!
歷經過去這四年,陳立有機會成為改變台東五百多個家庭的「教育者」;原來透過科學小菁英的學習平台,邀父母共同參與孩子的學習,「親子陪伴」的力量,竟然能讓數學零分的孩子變成國際奧數常勝軍!
而故事的開端,卻是從一個台東父母官和一位台北補教名師之間的一場論辯開始……
第四部 相約未來
第十一章 陪著孩子穩穩走第一哩路
流浪狗爸爸
在「台東科學小菁英班」志工家長中,每個週六陳立數學課都會看到一口氣帶了四個孩子來上課的沈爸。三年多了,不論風雨,從不缺課。
「陳立老師數學課,教小學生的是國中程度,你聽得懂嗎?」擔心跟不上進度的家長問。
「聽不懂。」沈爸回答。
「但是看你筆記也記了不少,上週的課你有來吧?我們正好缺課,能不能教我們?」家長問。
「我是真的不懂。」沈爸回答。
「你不是沒缺過課嗎?看你帶的孩子最多,如果聽不懂數學,回去怎麼教他們四個算數學?」家長再問。
「我雖然聽不懂數學課,但我從來不缺課,因為這樣,孩子們就沒有人敢缺課,這是我唯一能幫他們做的。」沈爸說,「學習要靠孩子自己,或是找會的同學教他;我這個做老爸的再怎麼聽不懂,都能坐在教室裡陪孩子上三年多的課,是因為我已經對孩子們做了一個承諾─要陪他們上課,剩下來關於他們自己的成績、未來的成敗,就要孩子們自己負責。」
在上百位志工家長群裡,沈爸顯得沉默寡言,但做事踏實。他不擅言辭,堅持以身作則扮演好一位父親應該承擔的角色─陪同孩子學習且從不缺課,同時以自己的行動作為孩子們的一面鏡子,敦促孩子要自動自發,成為學習課業真正的主角。
他私下自嘲自己就像是一隻台東道地的流浪狗,不論在哪兒,都能討生活。
「十五歲那一年,我國中畢業,就被我爸爸趕出家門口,我永遠記得他對我說:『你已經十五歲,踏出這個大門,你的生活吃穿,我一概不會再管,你要為自己以後的日子負責』。」當他艱困的說出這些話,看得出五十多歲的沈爸無奈的神情裡,仍透著十五歲的苦澀。
早年家境窮困,沈爸的父親長年在工廠做粗工,家中每個孩子,都在十五歲那一年,被父親從家門「外放」獨立生活─不必回家吃大鍋飯,因為家裡從此沒有你的一雙筷子;也不求在外工作的孩子寄任何錢回家,一切屬於父親和孩子之間的「責任義務」,就在孩子十五歲那一年終結,甚至父子之間,也不需要再見面。
沈爸後來才知道,原來他爸爸也是在十五歲那一年,就是以同樣的原因,被他的爺爺趕出了家門口,從此就以一個成年人,在外討生活─就像是流浪狗一般的生活。
他從小學習成績就不太好,國中畢業前,勉強學會看中文報紙,但是要看完一整份報紙,仍有不少字都不認識;數學、英文就更不用說了,數學是自始至終都不曾聽懂過,英文也頂多學會看懂ABC二十六個字母,但是當一堆字母湊在一起,他不認識它們,它們也不認得他。
沈爸很清楚,自己這樣的學習能力,當然會成為日後在社會職場競爭上最大的阻力。他和當年把他「外放」於家門外的父親一樣,只能找到做粗活的工作,賺的錢只夠生活糊口。多年來,他勉勵自學,苦讀報紙,從報紙刊載許許多多台灣成功的人物故事,他終於知道,自己的父親和爺爺,為什麼都無法改變被迫要當「流浪狗」的命運。
「不讀書識字,不努力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就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說話時帶著點緊張木訥的沈爸,一字一句,艱困的說出他從報紙上讀出的「人生大道理」。
當他從孩子學校裡發回的傳單,知道有一位台北來的數學名師陳立,要來台東免費開課,沈爸有預感,這很可能是他和他的孩子們改變「流浪狗命運」的一次重要的機會。
第一,因為陳立老師說,他開的台東科學小菁英班是作公益,完全不收費,現在不收,以後若繼續開課,一樣不會收費。
以沈爸現有的工作收入,能負擔孩子們學校義務教育已是勉強,要想課外補習,強化孩子學習基礎,更是完全不可能,現在居然有來自台北補習班的名師來台東親自免費教課,這樣的機會怎能不好好把握?
第二,趁著每週六不用工作的時間,帶著自己和親戚分別讀小四和小五的兒女一起來學習,就算孩子數學程度不行,聽不懂陳立老師教的內容,但至少能讓他們多認識一些可以教懂自己數學的同學或種子教師。只要不缺課,每聽一次課,就增加一次學會數學的機會,這不正是老天免費給他們父子開了一扇窗,借「教育」改變「流浪狗」命運的機會嗎?
正因為如此,沈爸帶著他的孩子來上陳立數學課,即使從來聽不懂,沈爸勤作筆記,既不缺課,也從不上課打瞌睡;下了課,孩子聽不懂,需要其他孩子和家長幫忙解題,除了數學,沈爸對志工家長團體所有需求,一概有力出力,有求必應:舉凡台糖舊廠改建教室和數位館內部需要的工程、備料和硬體建設,包括所有水電管線、空調照明、電腦裝修或黑板、課桌椅,都由他和一群擅長五金、水電的志工家長們一手包辦。
除了採購的基本材料成本,他和其他水電工出身的家長們負擔不起,得仰仗陳立老師自掏腰包外,其他如開車一起接送學童,維護教室秩序,只要志工家長的團體有需求,「出人力」能解決的,他和其他具有工程技能的學生家長,一定群策群力,以最快的速度和工程品質良率,共同完成。
成為「小菁英班」最「鐵桿」的志工家長,沈爸除了感念陳立老師願意在每個週六趕來台東,為地方上孩子們的學習無私付出,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幾十位和他一樣,關心自己孩子教育前途,卻對於如何改善學習成績束手無策的志工家長。
大家因志工組織的共同合作,彼此產生忠貞的革命感情,成了相互觀照的好友,大家不只心甘情願為「小菁英班」作一切付出,在好友彼此引介下,工作上也增加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機會與出路。
沈爸發現,他不再一直將自己和孩子們歸類於「流浪狗命運」的惡性循環了!
受限於天生資質,或許孩子們的在校成績,不一定能產生巨大的翻轉,但至少他們的課業已在點點滴滴進步中,更何況,他們已經開始和全亞洲數學奧林匹亞競賽得獎的那群資優生一起討論功課、不受歧視的開心做朋友。
「我沒有辦法改變我的孩子天生的腦袋,但我至少能讓他們看到,做一個爸爸應該要負的責任。」沈爸在一次志工家長的團體分享裡,公開他心裡最真誠的想法。
他以從不缺課,身體力行,讓孩子們不敢隨便在課堂上缺席,來回報一位台北老師自掏腰包來台東教課的心意;也以全程聽不太懂數學,卻仍舊在課堂上不打瞌睡、認真抄筆記,以身作則,讓孩子們知道爸爸即使不能代他們考試、升學,但只要他們願意學習,爸爸一定陪在他們身邊,跟他們一起奮戰到底。
四年即將過去,孩子們成績每一天都有進步,當然,沈爸知道,這些「進步成績」,和將來想要考上台成清交這類名校的目標,還有好大一段距離!不過,哪怕未來他的孩子連一間名校都無法考取,對於他們曾在「小菁英班」全程參與、全力投入的,他一點都不覺得後悔可惜。
「曾當過台灣股王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當年來台灣時只是個香港難民,要不是後來在台灣考上大學,結識他一生的貴人─他的好同學溫世仁(已故前英業達副董事長,曾與林百里共同研發台灣自製第一台電腦,後共同創業),今天的林百里,可能還在東南亞某個角落賣冰。」沈爸強調。
用多年從報紙上讀來的資訊,表達四年來參與科學小菁英志工家長的最真實的心情。他知道,在這四年的全心參與中,他和他的孩子們,正在悄悄改變注定要成為「流浪狗」的命運。
延伸內容
推薦序:一發不可收拾的愛
◎文/陳怜燕(台東縣長夫人)
上帝創造萬物,獨獨給了人類思考理解的腦袋和決定行為的自由意志,而其中上帝給人類最大的力量就是愛。陳立老師有愛因斯坦般的高IQ,聽他解題好比吃飯那麼容易;然而他選擇把他的時間和智慧用在造就欠缺資源的台東孩子身上,這並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事,他不但心中有愛,而且他的愛是真實的行動,是不輕易放棄的執著,這股源源不斷的動力來自最愛他的主,在台東,他找到了他的命定。
早在「翻轉教室」成為教育潮流以前,陳立老師便已藉著「台東科學小菁英」翻轉了台東無數孩子的自信和家長的期望。黃健庭縣長渴望實踐平民菁英教育的理想,更因著陳立老師無私熱情的付出,成功的踏出第一步。數算這些年台東孩子在各樣國際數學競賽舞台優異的表現,實在令人感動。
回想第一次和陳立老師見面,這一位我兒子口中像哲學家的數學名師,幽默風趣暢談他的教育理念,當今教改的種種問題,深入又精準,但我告訴他台東的平均學測、基測分數向來全國墊底,城鄉差距的宿命已造成教育環境的差異,多數孩子欠缺學習的目標,而家庭的支持更是大不相同。他倒過來問我許多問題,比方國民教育的教材、老師的薪資北東有差異嗎?為什麼我認為台東是教育弱勢的地方?我很客氣的問他可否抽空來幫忙台東,他一口承諾,只要台東需要他,他一定義不容辭幫忙健庭和小燕。
2010年暑假,他信守承諾來到台東,辦了兩場講座之後便展開「科學小菁英」課程,每週六義務到台東上課,嚴格要求家長要陪伴上課,這是進入小菁英的唯一條件,且不得關說。陳立老師為小菁英投入的時間和金錢遠遠超過我的想像,而且他堅持只做百分之百的志工。記得有一回我偷偷付了他民宿的住宿費,老師差點跟我翻臉,淑鈴姊在一旁勸我認輸死心。陳立老師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他拒絕我們用任何物質感謝他,他說孩子們願意認真學習然後勇於參加競賽,就是對他最大的回報。2010年陳立老師生日那天,小菁英密謀慶生會,縣長扮神秘嘉賓送給老師「榮譽縣民」做為生日禮物,謝謝他犧牲無數的週末,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那是令人溫馨難忘的一天。
從台東科學小菁英、數位學習館到池上科學小菁英,陳立老師看待孩子的眼光改變了家長,家長的改變成全了孩子的潛力。現在,再聽到孩子們拿下很難拿到的種種獎牌,我已經不意外了。
聖經腓立比書1章6節:「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 Love never fails. 我相信出於神的愛,藉由陳立老師所成就的工作,要使多人得祝福。
推薦序:從浪漫情懷到使命驅動
◎文/李吉仁(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創意與創業中心與學程主任)
或許很多人會好奇,一位天天課程滿檔、日進斗金的補習班名師,怎會不求報酬地在台灣偏鄉,推行數學菁英教育、甚至在台東捐助經營未來學校?對一個與陳立結識近四十年、還一起出版過數學參考書的老同學而言,我倒是不甚訝異。
從唸大學一起當室友開始,陳立就顯現其浪漫情懷與創業動能。他自學吉他,參加民歌表演與比賽,更與台大外文系女孩談一場像「那一年」電影劇情般的戀愛,故事傳頌全班。另一方面,他為了協助家計,每週往返新竹台北家教,教出口碑後,更將自家客廳當教室,開起小型家教班。
畢業退伍後沒幾年,陳立數學家教班便以差異化的教學方法,以及激勵與關懷學生的教育理念,在南陽街闖出名號。站穩補教界龍頭地位後,陳立更開始往多項新科技事業進行投資,儘管付了不少「學費」,但每次見面都能看到他對新事業不墜的熱情。在我眼中,陳立似乎一直在尋找能突破既有框限的舞台,好讓他的內在創新能量找到出海口。
五年前開始,陳立在台東找到了一片,所有補教界都不會來競逐的「藍海市場」,在這裡他可以盡情地將他多年來從實踐中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透過國際奧數能力的發展,播種在偏鄉的數學教育活動中。
同時,他運用了資源槓桿的原理,以自己在補教界的名聲,交換當地家長志工團體的力量,協助啟發思考式數學教育的生根。最後,再藉由外在指標(國際或區域性的奧林匹亞比賽),做為學習成效的標竿,以建立變革的外顯性成果,從而激發整個生態系統的正向循環。
對陳立來說,如果初期進入偏鄉奉獻,只是浪漫性格的展現,那「未來學校」的成立,則肯定是使命感驅動的結果。從未來學校的適性教育理念,以及十二項教育成果指標來看,陳立的偏鄉教育任務已然邁入新的願景,同時也隱含更嚴峻的營運挑戰。
除了教育學科範疇、服務區位的擴大外,價值觀與人格教育內涵,恐難如奧數般的邏輯化、結構化,菁英拔尖與扶助弱勢的取捨,公益教育平台或社會企業的轉型,都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相較於其補教界的規模,陳立的偏鄉教育或許只算是個「家教班」,但其建立學習生態圈的創新作法,以及為偏鄉帶來新的學習渴望,絕非南陽街的影響力可以比擬。在追求公平教育機會的使命下,我們期望更多如陳立這樣兼具浪漫與使命感的創業家出現!作者資料
陳立
從數學哲學家到教育傳教士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EMBA、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陳立教育機構創辦人,教出全台灣最多資優生的數學名師,因為喜歡用故事來引導學生思考數學,學生稱他「數學哲學家」。累積三十幾年的數學教學經驗,數學已成了他思考世界、解決問題的本能直覺。從1982年全心投入教育事業、2006年更成為一生奉獻的志業,了解「傳道、授業、解惑」的真正使命,體會到神所賜予的特質與才幹,乃是為了傳達祂的真理與愛。
張甄薇
財經作家、證券分析師、具證券投資分析人員(CSIA)合格執照 清華大學中文系、台大EMBA商學組碩士。中天財經主播、中天《健康真正旺》節目主持人,TVBS節目外景主持人。專訪台灣上市櫃公司負責人或CEO逾五十多位,熱愛研究企業界經營管理策略,投資理財祕訣。著有《王雪紅的故事:智慧型手機女王與她的IT王國》、論文《從企業經營策略構面探討HTC品牌發展過程之挑戰》榮獲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論文獎。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