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有關史學文章九篇,名為「史學九章」,意在從九個不同的角度來觀測史學的內涵與本質。
書中敘論了中外古今多位史家及其著作:十八世紀英國史家愛德華‧吉朋及其盛名歷久不衰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從其精彩的宏觀敘事手法,可見敘事乃史學的根本。近代史學之父蘭克掌握原手資料,嚴格文獻考訂,首開檔案研究之風;然英、美以及中國史學界對蘭克多有誤解,以為他要把史學建成一種科學,幾乎完全忽略了蘭克仍一本塔西陀和吉朋以來的敘事傳統。二十世紀最負盛名的英國史家湯恩比的名著《歷史研究》實與當代史學界主流派的風格背道而馳;湯恩比從事的其實是歷史哲學,他自以為可以把歷史規律化的嘗試,雖盛極一時而終衰。作者從二十世紀後半葉法國安娜學派(即一般所說的年鑑學派)中堅人物布岱爾的著作與史學思想中,洞見此一流派對當代史學研究的貢獻與侷限,以及隨時代而變的趨向。認為章太炎在中國現代史學史中應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以信史為追求的目標,以進步發展為史觀,為國史從傳統過渡到現代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透過對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評估,指出錢穆雖為現代史家,風格卻甚傳統。
除了這些中外史家外,作者尚討論到如何將中央史與地方史重新整合,以及中國傳統史學是否具備西方所謂的史學意識等問題。最後提出錢鍾書對歷史的看法,加以發揮,約為五則,這位文學家的鄰壁之光,頗堪史家借照。
作者透過這些主題的探究,強調歷史學固然具有文學性,但文可言虛,史必徵實,歷史學追求真相的本質,絕不可輕易丟棄。
作者資料
汪榮祖(Young-tsu Wong)
原籍徽州,生於上海,長於台灣。台大畢業,美國留學,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歷任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教授、美中交流學者、澳洲國立大學訪問研究員、上海復旦大學以及台灣師大、政大、台大等校客座教授,2003年2月起就任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講座教授,現為中正大學文學院院長。 著作有《史家陳寅恪傳》、《康章合論》、《史傳通說》、《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咸同光時代》、《史學九章》、Search for Modern Nationalism: Zhang Binglin and Revolutionary China等專書十餘種。
基本資料
作者:汪榮祖(Young-tsu Wong)
出版社:麥田
書系:歷史與文化叢書
出版日期:2002-11-29
ISBN:9789867782366
城邦書號:RH5022
規格:368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