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紅、成癮、愛馬仕:一位英國教授的社群媒體臥底觀察
-
英雄也有這一面:不要問,很可怕!華盛頓拔黑奴牙齒做假牙?愛迪生跟鬼講電話?33個讓你睡不好的歷史顫慄真相
-
厭女的資格:父權體制如何形塑出理所當然的不正義?【時代前行暢銷新版】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東亞大競逐1860-1910:中日俄三國環伺下的朝鮮半島,塑造現代東亞權力版圖的另一場大博弈
-
教宗良十四世:從芝加哥、秘魯到羅馬聖座
-
一個人的聖殿
-
罪、罪犯與他們的產地:第一本最接近台灣民情與文化的犯罪心理全解析,原來「罪」與「犯罪」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內容簡介
作者資料
卡爾‧休斯克(Carl E. Schorske)
出生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士(1936)、哈佛大學碩士(1937)、博士(1950),曾任教於威斯理揚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1969年後轉至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歷史系Dayton-Stockton教授,並曾為普林斯頓大學歐洲文化研究計畫召集人。他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成員,也是位思想史家和文化史家,他的著作對於從事科學史或心理史研究的學者助益良多。著作有:《1905至1917年間德國的社會民主黨》(German Social Democracy, 1905-1917: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at Schi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德國的問題》(The Problem of Germany)、《奧國音樂家:古斯塔夫‧馬勒》(Eine Osterreichische Identitat: Gustav Mahler, 1996)、《以歷史來思考》(Thinking with History: Explorations in the Passage to Modern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轉變中的美國學術文化》(American Academic Culture in Transformation: Fifty Years, Four Disciplin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等書。
基本資料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