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金錢之外,工作的理由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感動超過十三萬人,「本書使人湧現面對明天的勇氣!」 做事,就是做人。 我們活著,我們工作,我們尋求意義,都是為了自己。 從前輩智慧中,汲取面對明天的勇氣。   莎士比亞X孔子X北野武X手塚治虫X夏目漱石 尼采X歌德X德蕾莎修女X史蒂夫.賈伯斯X麥可.喬丹X海倫.凱勒…… 透過99則名人哲語,讓你重新思考金錢之外,工作的理由! 本書獻給: 正準備規劃未來、找工作的你 剛進入職場、不太適應的你 進入職場一段時間、感到疲憊的你 身為老鳥卻找不到方向的你 每個工作階段,都能在本書中找到工作的意義! 精選語錄→ 我的生命中充滿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正因如此,我成功。-麥可.喬丹(傳奇籃球員) 「想成為某號人物」的人很多,但「想做些什麼」的人卻很少。-長岡半太郎(物理學家) 真正的方法只有三種。 正確的方法。錯誤的方法。以及我自己的方法。-馬丁.史柯西斯(金獎導演) 跟好人為伍像慶典, 與惡人同行是修行, 在困難中持續進行的,才是真正的工作。-小林春(日本人間國寶) 請思考接下來的方向。 你現在究竟從事什麼工作? 所做的事情對自己來說重要嗎? 對別人而言重要嗎? 而且對眾人重要嗎? ——手塚治虫(日本漫畫之父) 挑戰不成功而後再度挑戰的人,將會展現新的光芒, 但避開挑戰的人會直接萎縮,不會再展開新的人生。 頂多只能過著隨波逐流的日子,度過空虛的人生吧。 ——岡本太郎(藝術家) 【專文推薦】 作家 「人渣文本」 周偉航 【專鬥志推薦】 DUNCAN〈網路圖文創作者〉 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蔡南昇〈美術設計師〉

目錄

前言 01尼采(哲學家) Chapter1察覺可能性 02斯賓諾莎(哲學家) 03內田樹(思想家、隨筆作家) 04詹姆斯.韋伯.揚(曾任廣告公司總監及顧問) 05尚.皮耶.惹內(電影導演) 06長岡半太郎(物理學家) Chapter 2「想做」與「能做」的事 07歌德(詩人、哲學家) 08普魯塔克(思想家) 09羅丹(雕刻家) 10約翰.麥斯威爾(演說家) 11高橋尚子(馬拉松選手) 12幸田露伴(小說家) 13御木德近(宗教家) 14田村隆一(詩人) 15石川達三(小說家) 16立川談志(落語家) Chapter 3瞭解自己的價值觀 17色川武大(小說家) 18手塚治虫《佛陀》(漫畫) 19吉川英治(小說家) 20內田百閒(小說家、隨筆作家) 21愛德華.德.波諾(作家、心理學家) 22德蕾莎修女(慈善工作者) Chapter 4透過工作表現自己 23山崎正和(作家) 24歌德(詩人、哲學家) 25古今亭志生(落語家) 26金井壽宏(經營學家) Chapter 5幸福VS成功r 27三木清(哲學家) 28拉羅什富科(作家) 29查爾斯.金斯萊(牧師) 30巴斯卡(思想家) 31史蒂文森(作家) 32美輪明宏(藝人) Chapter 6工作VS勞動 33福田恆存(劇作家、文藝評論家) 34卡爾.希爾逖(哲學家) 35小野伸二(足球選手) 36里爾克(詩人) 37土光敏夫(前經團連榮譽會長) Chapter 7迷惘的力量、決斷的力量 38斯瓦希里諺語 39歌德(詩人、哲學家) 40阿久悠(作詞家) 41岡本太郎(藝術家) 42史蒂夫.賈伯斯(企業家) 43馬丁.史柯西斯《賭城風雲》(電影) 44福永武彥(小說家) 45葛雷斯.漢森(作家) 46北野武《壞孩子的天空》(電影) 47瓊.拜雅(歌手) Chapter 8挑戰力、持續力、適應力 48孔子(思想家) 49安東尼歐.豬木(職業摔角選手) 50吉姆.亞伯特(美國職棒大聯盟選手) 51一休宗純(禪僧) 52羅曼.羅蘭(作家) 53大杉榮(社會運動家) 54中山雅史(足球選手) 55麥可.喬丹(籃球選手) 56野村克也(職棒總教練) 57寺田寅彥(物理學家、隨筆家) 58宇野千代(作家) 59太田光(喜劇演員) 60阿久悠(作詞家) 61沃韋納爾蓋(思想家) 62小林春(瞽女) Chapter 9成功的探索自我VS失敗的探索自我 63池田晶子(哲學家) 64齊克果(哲學家) 65木村敏(精神科醫師) 66孔多塞侯爵(數學家、哲學家、政治家) 67阿米埃爾(哲學家) 68宇梶剛士(演員) 69艾倫.瓦茨(哲學家、思想家) Chapter 10探索自我與「探索世界」 70夏目漱石(作家) 71三木清(哲學家) 72河野哲也(哲學家) 73蕭伯納(作家) 74海倫.凱勒(教育家、社會福利推動者) 75福本伸行《最強傳說 黑澤》(漫畫) 76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戲劇) 77柳田謙十郎(哲學家) 78山田月(溝通藝術指導者) 79結城正美《機動警察》(動畫) 80福田恆存(劇作家、文藝評論家) Chapter 11富足的悖論 81森下伸也(社會學家) 82E.F.舒馬克(經濟學家) 83查爾斯.R.布朗(小說家) 84牟田悌三(藝人、社會福利推動者) 85mb101bold(創意總監) 86養老孟司(解剖學家) 87聖.艾修伯里(小說家) Chapter 12人生的意義 88V.E.弗蘭克(心理學家) 89卡爾.R.波普爾(哲學家) 90業田良家《自虐之詩》(漫畫) 91山田邦男(哲學家) 92高見順(作家) 93武者小路實篤(小說家) 94小林秀雄(文學評論家) Chapter 13活著就是創造自己的故事 95野口裕二(社會學家) 96保羅.瓦樂希(詩人) 97河合隼雄(心理學家) 98歌德(詩人、哲學家) 99椎名麟三(作家)

序跋

前言
  「你為什麼要工作?」在過去的時代,聽到這個問題,人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為了填飽肚子」或「為了買想要的東西」。   但是在現今社會,這種回答很缺乏說服力。因為除非有什麼特殊狀況,一般人都還不至於在食、衣、住方面有所匱乏,想要的東西只要合乎自己的生活水準就能入手,有時只要再努力一點,甚至還能稍微奢侈一下。因此我們要重新思考:「所以,我們究竟為什麼工作?」   概略地說,「工作的理由=金錢+工作的意義」,可以這樣表現。如果把「金錢」置換成想養活自己而必需的物品也可以,亦即賺錢是為了確保必要的物質條件。「工作的意義」是除了「金錢」以外工作的理由,在此,我們先假設「工作會令人感受到意義與愉悅,使心靈充實」。   「金錢」與「工作的意義」究竟哪一方比較重要,因時代而有所不同。在物質匱乏的時代,大家會一面倒地追求「金錢」,無論如何要先拚命養活自己,把「工作的意義」置於其次。隨著社會富裕,金錢的「地位」逐漸降低,相對地,工作的意義顯得更為重要。   這時問題就出現了:與「金錢」相比,所謂「工作的意義」概念抽象、難以界定。正因為不容易定義,「工作的意義」這項要素較難讓人意識到;但不明顯並不表示重要性低,「工作的意義」其實非常重要。因為人為了生存雖然要吃飯,但卻不是單純只為吃而活著。   在「金錢」比重減少的當下,各位必須更深刻地瞭解「工作的意義」;否則「工作的理由」將變得虛無,這並不是件好事。因為維持現實世界運作的,正是人們的工作。   人會直覺地知道,為了自我實現,必須要工作。因為作為「真正的人」而不只是動物,工作是必要的。所以,最好所有的人都能致力於工作,而且感受到心中對工作的熱情,把握金錢之外「工作的理由」。不過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個道理不僅限於個人,也適用於公司,所謂「工作的理由」正是公司存在的道理。   幾年前「牟利究竟是不是件壞事」曾蔚為話題,的確,如果賺錢只是一種手段倒無可厚非。但如果動機跟目的都只是為了賺錢,就不值得鼓勵。   本來,追求財富或物質上的富足只是種方法,公司也應該為其他的目的與價值服務。所以企業不能只奉營利為最高價值,如果獲利是公司最重要的價值,會變成為了賺錢什麼事都做得出來。要是動機、目的、事業本身全都以賺錢為目標,就會形成「為了賺錢而賺錢」的社會風氣。所以,公司與個人一樣,都必須思考「生存的意義」。   本書的旨趣正是將工作以「意義」的觀點整理出許多相關箴言。基於工作不只是賺錢手段的想法,將工作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大家對工作進行更深刻地思考。   「金錢」是量的概念,而「工作的意義」屬於質的概念。相對於前者是物質上的富足,後者則是心靈上的。如果從「金錢」的觀點出發,工作就是一種勞動,重點在於「辛不辛苦」。另一方面,工作如果從「價值」的觀點來看,就是一種志業,以「有不有趣」為主。如果從這樣的對立軸思考「工作的意義」,範圍將不只侷限於工作論,還會擴展到幸福論與人生論。   有人可能會覺得:聽起來好像很難、我做不到等等。不過,這就是活在已克服飢餓的富足社會中人類的宿命,也就是身而為人,而不是動物的命運—我們只能盡力而為。如果把工作視為一種義務,感覺會很嚴肅,但要是當成自己想做的事就會覺得輕鬆,做了肯定比沒做有趣,這是一定的道理。   我們既幸運又不無沉重地生而為人,而不是動物,並且活在這個時代。所以如果渾渾噩噩地生活,只是睡跟吃,其實真的很無聊。   NO.01   人類說起來就是某種「有病」的動物。   「煩惱」本身不是他們的問題,   面對「你為何感到苦惱」的質問,   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才是最大的問題。   尼采,《善惡之彼岸.道德系譜學》(筑摩學藝文庫)   本書可跳躍式地閱讀。或許您會發現到處都有「關聯」與「關係」這些詞彙出現,那正是本書的關鍵字。   人類有跟他者「產生關聯」的欲望。因為人無法自己證明自己,必須透過與他人交流獲得承認,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   以這種角度來看,他者不僅限於同時代的人,也包括已逝或不曾謀面、未來即將相遇的人。甚至不只是人類,也包括地球上生存的所有動植物。「希望產生關聯」的概念具有時間、空間方面的延展性。   人類身處於歷史及社會中,在歷史與社會裡我們找到自己,也感受到與「世界」的關聯。而其間的橋梁正是「工作」,工作具有聯繫「自己」與「社會」的力量。透過「工作」使「自己」與「社會」產生聯繫,也就是在歷史與社會中找到自己擔任的角色。角色會帶來責任感,責任感又與生存的意義相關。   除了「賺錢」以外,「工作的理由」還包括什麼?這個疑問也意謂著思考:什麼是富裕的社會、何謂人類的生活、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於是我們不只從經濟面著眼,還會以更多元的觀點來看世界。   在此謹以本書,獻給所有想從更廣泛的角度檢視自己的工作、重新看待透過工作交織成世間百態的云云眾生的每位讀者。

內文試閱

  No 05   有些人想當電影導演,但他們的想法完全錯誤。說想要成為什麼,其實只不過出於希望成名、受到認同的心理。   最重要的是,要打從心底想要拍電影。--尚.皮耶.惹內(電影導演)   「我想要成名。所以,我想當電影導演。」與「我想拍電影。所以我想成為電影導演。」—這兩者的差別很大。共通點都是以當電影導演為目標,但動機卻不相同;前者的動機是成名,後者的動機是拍電影。   這兩種人究竟誰比較能真正展開行動?當然是後者。後者因為想拍電影,所以一定會拍出些什麼,而前者不會想去立刻付諸行動。   No 06   「想成為某號人物」的人很多,但「想做些什麼」的人卻很少。--長岡半太郎(物理學家)   我們來對照正在思考「我要成為什麼」的N君,與「我到底要做些什麼」的S君。   N君通常不會想到自己現在會什麼,很容易朝開始這份工作後能做什麼的方向思考。S君邊想著「我到底要做些什麼」,而當下一定有某些事可以完成。S君比N君更快付諸行動,就這點來說的確比較強。   另外,N君通常會選擇大家都嚮往的職業,由於競爭激烈,最後失敗的機率相當高。S君考量的是「我想做什麼」,所以會找出「能夠實踐」的途徑前進。就臨機應變的能力而言,S君會比較靈活。   而N君在達到目標以後,接下來往往就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達成目標的成就感也往往被空虛包圍。(正如同上述的情形,N君會遇到種種陷阱。)在下定決心「想成為A」之前,首先請思考「成為A之後想做什麼」。接著再想想看,「如果要做這些事,除了A的身分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不只是目標才有意義,希望各位別忘了在行為本身找出意義。   別把「興趣」當名詞,要想成「動詞」   在思考自己的興趣時,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當「名詞」思考,另一種是當「動詞」思考。「名詞」是從事一份職業會經手的部分、工作上會接觸的項目。   「動詞」意謂著工作上具體的行動。譬如我對書有興趣、也就是我很愛書,這是「名詞」的意象。不過,當你明瞭自己的興趣,如果只以「名詞」思考就變得太淺,想法也會流於抽象。   因此要以「書」為對象,試想各種動詞。找書、讀書、寫書、介紹書、整理書、販售書、裝幀書、修繕書—這是「動詞」的意象。動詞表示具體的行為,同樣是與書有關的職務,工作內容也完全不同。   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不要只當成「名詞」,試著以「動詞」來思考吧。   請各位觀察「働く」(即日文「工作」)的漢字,不就寫成「人在動」?換句話說,「名詞」可對應業種,「動詞」可反應職種。   我喜歡的工作 VS 工作選擇了我   釐清「能勝任的工作」與「想做的工作」並不容易。不論我有多想要這份工作,工作也未必會眷顧我。相反地,就算有工作選中我,我也不一定會喜歡這份差事。   「我喜歡這份工作」應該不需要太多說明。就是不論程度多寡,對工作抱持著興趣與熱忱。另一方面,「工作選中我」則與我是否具備相關能力有關。   讓「能勝任的工作」與「想做的工作」重疊的方法有兩種。其中之一就是先參與「想做的工作」,不管只是打雜也好、當志工也好、實習也好,再從中扎實地增強自己的能力。   另一個辦法則是先將「想做的工作」置於一旁,先從事自己「能勝任的工作」,培養自己的實力。只要藉由「能勝任的工作」磨練自己,漸漸地就能趨近「想做的工作」。另外,在「能勝任的工作」中,或是與「能勝任的工作」相關的領域,說不定又會發現「想做的工作」。   No 08   我認為人之所以比別人差的原因,並不在於能力,   而要歸咎於運氣。-普魯塔克(思想家)   No 09   天才?世上沒有這回事。   只有努力學習與正確的方法,加上不斷地計劃。-羅丹(雕刻家)   世上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才   當我們看到成就偉大功業,有天才之稱的人,容易簡單地以「因為他很有天份……」作為解釋,這樣講很輕鬆。但羅丹說:「世上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才」。   光憑天生的資質不可能成功。正如莫泊桑所說「所謂才能就是持續的熱情」,在才華中「資質」的比例佔比很低,充其數那只能算是「芽」而已。才華中有相當高的比例,是不喪失熱情、持續努力的能力。   雖然也有極少數例子,是沒經過什麼努力,只憑天生的才華就成功的例子。但這些人不能算是成為什麼「大器」,頂多只能是中等人罷了。而且這些人再過五年、十年、二十年,究竟是否能繼續引領風騷,恐怕不見得。這類人綻放光芒的期間非常短暫。   要成為超一流人物並長時間保持地位,必須非常努力,而且費盡苦心。我們一定能從這樣的人身上學到如何努力與花心思的正確方法。   No 10   十九世紀西班牙最優秀的小提琴家薩拉沙泰,   曾受知名樂評家評為「天才」。   他聽到後堅決地說:   「天才!我在過去三十七年間,   持續每天練琴十四小時,   直到現在終於稱得上是天才。」-約翰.麥斯威爾,《將尋常日子化為黃金的箴言》(講談社)   No 11   一路走來,我總是聽人告誡:「如果你只跟其他人一樣努力,就會屈居人下。即使比別人更努力,也只能跟一般人一樣。必須比他人加倍賣力,才有現在的成果。」-高橋尚子,《發人深省的頂尖跑者語錄》(PIA出版)   No 12   努力只是其中一項要素。如果我們仔細思考,會發現努力有兩種。第一種是直接的努力,另一種是間接的努力。間接的努力也就是花在準備上的工夫,既是成功的基礎也可說是泉源。直接的努力是正面的努力,譬如竭盡心力的時候。(中略)   只不過有時候努力未必有好成果。那可能是努力的方向錯誤,或是缺乏間接的努力,一昧地只有直接的努力。努力實現不合理的願望,也就是努力的方向錯誤,所以要為合理的願望努力,如果還是看不到成果,那恐怕是缺乏間接的努力吧。   幸田露伴(小說家)   《努力論》(岩波文庫)   「間接的努力」與「直接的努力」   幸田露伴將努力分為「間接的努力」與「直接的努力」。「間接的努力」也就是下工夫準備,「直接的努力」就是投入心血盡力實行。   如果忽略間接的努力,只為直接的努力下工夫,所謂的努力論就只是唯心論罷了。在間接的努力不夠充分的情況下,無論累積多少努力,終究只能「付出與成果不成正比」。如果要獲得與付出相當的成就,間接的努力絕對不可或缺。   那麼,究竟什麼是間接的努力,也就是準備的努力?我認為可分為兩種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客觀地觀察自己的能力,決定最適合自己的方向。所以,光是從外部觀察目標還不夠,必須接近,實際嘗試過,體驗看看是否與自己的適性相符。或是向從事這個行業的前輩徵詢意見也可以。   到第二個階段,就是仔細區分執行這份工作必要的各種能力,並思考充實各項能力最好的練習方法。   東北樂天金鷹隊的野村克也監督曾說,雖然球技有其界限,但思考的能力(方法論)沒有止境。(參考《勝利者的資格》日本放送出版)   這段話出自職業棒球選手。對於非運動選手的一般人而言,平常需要的能力大部分都屬於腦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邏輯思考能力、分析力、判斷力。這些能力與身體能力不同,沒有界限。   No 13   有些人會問:「究竟要多努力才行呢?」,   我想反問的是「你認為人生是什麼?」   正是在努力與創造之際,才造就真正的人生。-御木德近(宗教家)   No 14   人無法決定自己是否能成為一流人物,   那是神所掌控的範疇。   所以,就算努力也未必能登上一流,   但只要謙遜地努力,就能成為二流人物。   二流人物明白一流所代表的意義,   而不懂何謂一流、二流的人,只能成為三流人物,   所以在二流與三流之間,存在著無限遠的距離。   田村隆一《千年語錄——想傳給後人的珍貴名言語錄》(小學館)   以《空中殺手》、《攻殼機動隊》等片聞名的電影導演押井守曾這樣寫:「我並不比別人更優秀。我只是持續看電影、談論電影、一直從事跟電影相關的工作,而且不厭倦。只有這部分可說是我的『才能』……」(《作為凡人這件事》幻東舍新書)。   押井守繼續寫道,他為了看電影不但犧牲了青春的一切,看完電影後一定會把感想寫在大學筆記本上。不論看了多無聊的電影,也會持續思考這部片究竟哪些地方無聊,如果是自己來拍,會如何處理那段場面。這就是屬於他個人的努力與訓練的方法。   我們稍微思考一下。把看電影的感想寫在筆記本上,會增進人哪些方面的能力?   其中之一就是感受力。只是一晃眼看完電影,跟看完電影後想把感想寫在筆記上,這兩種看電影方式的深度與廣度截然不同。也就是感受力的強度有所差異。   還有一種就是創造力。累積寫了幾冊筆記本後,在重覆回顧這些文章的同時,又會有新的發現。藉由將筆記裡片斷的訊息組合起來,會更明白新的想法與方法論,以及自己的風格。   創造力簡而言之就是「重新組合的能力」。儘管如此,卻也沒有特別的手法。最重要的並不是手段本身,而是提供組合要有足夠的資訊數量。量(input)是質(output)的保證,而影響量的關鍵,正是感受力。   No 15   幸福不存在於怠惰中,安逸中沒有幸福。   充其數只能算平穩,有些餘裕,   卻不是充滿光輝的幸福。   平穩到了最後,就只是平穩,總會有令人感到乏味的時候。   遲早會覺得好運也不過是運氣好罷了,沒啥意思。   所謂幸福並不是這樣的狀況,   幸福只存在於持續努力的生活中。   石川達三《人與愛與自由》(新潮文庫)   幸福論也就是工作論,工作論即是努力論,由此可見幸福論就是努力論。   石川所謂的「努力生活」,也就是從事工作的生活,換言之,正如卡爾.希爾逖《幸福論》所謂「只因休息而稍微中斷,不斷從事有益活動的狀態」,而這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狀態。人也不會再希冀其他別種幸福」。這是最實在的幸福論,對我而言也是最適合自己的一段話。   No 16   尚未定型的人一上台就不成樣子。一塌胡塗。   若要已定型的人展現創造性,往往出人意表。   如何?懂了嗎?難以理解嗎?   結論是如果要建立風格,就一定要下功夫。   立川談志(落語家)   (立川談春《紅鱂魚》扶桑社)   如果想要有獨特的生活方式,首先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風格。具備自己的風格之後,繼續追求進步時,會遇到與自身風格不符的狀況,這時自然會有創意誕生。在此之前,非忍耐不可。如果沒有先建立自己的「形」,就算想嘗試創新,最後還是會功敗垂成,立川談志的話正是這樣的意思。   杉浦康平在《造型的誕生》(NHK出版)這本書中,提到應該重新將「形」(かたち)視為「かた」(kata)與「ち」(chi)組合而成的複合概念。   「かた」即是型,意謂著反覆呈現出同樣的形態。而「ち」則是代表「命」(いのち)、「力量」(ちから)的「ち」。杉浦康平認為,「所謂的『ち』正寓於血與乳。或是轉化為風與靈,將『型』從沉睡的呼吸中喚醒。」(摘錄自《造型的誕生》)。這時,「型」自然會轉化為「形」。   如果想從事有原創性的事情,首先必須從模仿開始。模仿是一種學習,學習也就是效法他人。所謂效法他人,就是將自己融入某種原型之中的行為。如果自己沒有先順應某種原型,就不可能有所創新。要是缺乏模仿與反覆為基礎,獨創性無從產生。   No 18   不論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以什麼樣的身分,   都必須維持這樣的自覺,   請思考接下來的方向。   你現在究竟從事什麼工作?   所作的事情對自己來說重要嗎?   對別人而言重要嗎?   而且對眾人重要嗎?   是否對全國人有意義?   對世界上的人有意義?   對自然界各種各樣的生物有意義?   請仔細思考。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還是放棄比較好。   因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   其實都彼此互相有關聯呢。   手塚治虫《佛陀》第9集(講談社)©Tezuka Productions   No 19   陷入僵局是展開的一步。   吉川英治(小說家)   《草思堂隨筆》《吉川英治全集》第52集(講談社)   剛出生的嬰兒無法分辨周遭的人與自己的差別,感覺所有的東西都渾然一體。但藉由知道與自己不同的東西與人存在、並產生抵抗的經驗,漸漸地就會萌生自我的意識。   大人的情形也是一樣。學生也好,社會人士也好,當每天生活都一帆風順時,我們不會意識到自己。就像腸胃消化良好時,我們不會意識到胃的存在。   然而,當我們處於某種逆境,譬如自己想這麼作但社會不認同,或是自己明明不想作,卻受到周遭的要求,我們的意識會傾向自己。   試問自己:「我不想作什麼?」「我想怎麼樣?」「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接下來試著反覆思考:「那麼,我想作什麼?」「所以我希望什麼?」「我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藉此加深對自己的認識,確立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生存之道的軸心)。這種價值觀正是迎向外界的能量來源。   No 20   因為討厭,所以討厭。   內田百閒(小說家、隨筆作家)   基本上人是害怕變化的生物。因此只要沒有危機感,就會維持在原地不動。因為意識到危機,才會覺得「非改變不可!」。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   不過在危機中,危險跟機會是一體兩面。危機不只是危險,也意謂著機會。是什麼樣的機會?表現出目前為止隱藏的自我本質的機會。不要浪費這個機會,試著更瞭解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價值觀吧。只要明瞭自己的價值觀,就能確定自己的方向與目標。只要作到這一點,就會跨出新的一步。   No 21   問題在於你想作卻作不到的事。   機會存在於你還不知道,想作能作的事情。   愛德華.德.波諾(節錄自哈利.亞德《為主管準備的神經語言規劃》,東京圖書出版)   即使居酒屋裡的人都隨口說「工作真無趣!」,大家心裡想的還是不一樣。問題只是每個人煩惱與不滿的面向不同。   ①為個案煩惱(包括業務的進展與職場人際關係)   ②為現職煩惱(目前任職公司的作法與公司今後的發展)   ③為職涯煩惱(超過公司等框架,包括工作整體或自己的生涯規劃)   ④為人生煩惱(超越狹義的工作或生涯等範疇,屬於人生全方位的問題)   因為有這些差異,接下來要採取的步驟也不同。   (平本相武《指導的魔力》PHP研究所)   在進公司二年九個月後,二十七歲的冬天,我向直屬上司提出離職申請。這件事很快地由課長傳至部長、事業部旗下的總務部、總公司人事部。於是總公司人事部建議「公司可以讓你調職到喜歡的部門,你不必離職」。他們說「才作到第三年就離職,對公司是一大損失!」   當時我隸屬於事業部的研究所。雖然在一瞬間有些心動,但很快就冷靜地思考:「不論去哪個部門都一樣」。我的情形正是如此。雖然轉換職務可以改變心情,但適應後又會遇到同樣的瓶頸。我的煩惱大概是介於第③跟第④項之間,所以最後還是辭職了。   假使你覺得現在的工作很乏味,即使努力也無法改變現狀,自然會想到各種選擇。大致上可分為轉調公司其他部門的「異動」、辭職改去其他工司從事同樣工作的「轉職」、不但辭去工作,連職業也換了的「轉行」、不論公司、職業、生活都一起徹底改變的「換跑道」。   思索有沒有犯了「遠美近醜」的毛病   不論是異動也好、換公司也好、轉職也好、換跑道也好,不論以何種形式在職場上轉換時,最好想想「遠美近醜」這句話。正如字面上的意思,近處的東西看起來比較醜,遠處看起來就比較漂亮。   嫌棄「這裡」,喜歡「那裡」——人本來就有這樣的傾向。會不會只是因為現在身在「這裡」,所以才覺得不好?是不是因為「那裡」目前不是這裡,所以感覺很好?等去了「那裡」,「那裡」變成了「這裡」,會不會又對別的地方心生嚮往?——試著這樣問問自己吧。最好確定從「這裡」轉移到「那裡」,不是出於「遠美近醜」的心態。

延伸內容

推薦文   〈最有價值的目標〉
◎文/周偉航〈作家「人渣文本」〉   本書作者將「工作的理由」簡述為「錢」和「工作的意義」。「錢」當然很容易理解,但「工作的意義」呢?他引述了99位專業者的證言,從中進行分析。   對你而言,這會是本「看了可能會讓你更加樂於工作的書」,但對我們這些「價值學」研究者來說,這本書卻是非常有趣的資料庫,碰觸一個重要的當代哲學議題:「什麼是錢買不到的東西?」   對價值學家來說,人類心中的「價值」可以區分為兩類:其一是「外在善」,基本上就是「錢」與「錢能買到的東西」;另外一類是「內在善」,即「錢買不到的東西」。   後者到底是啥呢?   難就難在這。內在善非常難解釋,但卻比「錢」來得重要。   我們可以透過工作賺到錢,也可以因為運氣好,買樂透中了一筆錢。金錢很難掌握,把人生都押寶在金錢之上,以致富為人生唯一目標,必然有很大的風險。你可能因為運氣不好而隨時失去一切,也沒有保證可以賺到錢的方法。   因此「錢」,也就是「外在善」,擁有適量即可,重點在於「善用」。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你把人生投注在「錢買不到的東西」之上,風險是不是會比較低?   確實如此。價值學家發現,如果你把人生設定在追求「內在善」,也就是「錢買不到的東西」之上,只要依照的某種行為公式,就可以保證一定可以獲得「內在善」。這公式很短:「具備德行以追求活動中的卓越標準,就可以在過程中獲得內在善。」   「德行」指良好的行為習慣,「卓越標準」是過去活動參與者所留下的標竿。在「工作」活動中,你只要具備該工作所需的良好德行(勤奮、節制等等),並且追求前人留下的標準,就算未竟全功,也可以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很大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這種滿足感與成就感,就是「內在善」,就是「錢買不到的東西」。   而這本書所列舉的專業者論點,一再證明了價值學家在上世紀末的這個大發現。閱讀本書的過程,可以幫助你瞭解他們在工作上的投入與目標的設定,但也請你仔細思考,在自身的工作環境中,又該具備什麼樣的德行,追求什麼樣的卓越標準,還會獲得什麼樣的「錢買不到的東西」。   那才是對你最有價值的目標。

作者資料

戶田智弘(Tomohiro Toda)

作家,職涯諮詢顧問。 1960年生於愛知縣。北海道大學工學部、法政大學社會學部畢業。著有《從50歲起擔任海外志工》、《先生要太太撰寫的遺書》、《海外退休生活術》、《如何建立健全的非營利組織》、《被當作目標的日本人》、《職在亞細亞──工作在亞洲!》等書。

基本資料

作者:戶田智弘(Tomohiro Toda) 譯者:嚴可婷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人生顧問 出版日期:2015-09-11 ISBN:9789571363530 城邦書號:A2201231 規格:平裝 / 雙色 / 26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