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畏神,讓你無所畏懼:6 週領受改變你一生的智慧
-
博物館裡的臺灣史:博物館與紀念場址如何建構臺灣人身分認同、形塑歷史記憶,定調「臺灣的故事」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上一堂思辨歷史課:瑞典提案的歷史思維刻意練習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下冊,北馬其頓、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俄羅斯篇)
-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中冊,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科索沃篇)
-
黃金的傳奇史:拜金6000年,黃金如何統治我們的世界
-
達賴喇嘛:1990-2024攝影記事
內容簡介
目錄
作者資料
威爾.杜蘭(Will Durant)
美國麻省北亞當斯人(North Adams)。曾先後就讀於聖彼得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並擔任過報社的實習記者。1911年成為中學教師,與學校的一名學生(就是日後他的妻子愛麗兒.杜蘭)墜入情網,辭職後與她結婚。杜蘭後來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專攻生物學,並向羅伯特.賽欽斯.武德沃斯(Robert S. Woodworth)學習心理學,並在伍伯利(Woodbridge)和著名的杜威(John Dewey)指導下專攻哲學。1917年為了取得博士學位,撰寫了他的第一本書:《哲學與社會問題》(Philosophy and the Social Problem),同年獲得博士學位,成為哥倫比亞大學講師。 杜蘭自1914年即開始在紐約的一家長老會堂演講哲學及文學史,前後長達十四年,為《哲學的故事》(The Story of Philosophy)和《文明的故事》(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兩書做準備。1921年籌辦了勞動學校(Labor Temple School),致力於成人教育。1926年,杜蘭持續出版了十一本冊子後,集結成《哲學的故事》並受到矚目,他以生動的文筆深入淺出地論述哲學家生平,除了介紹時代背景、一生境遇,並對每位思想家提出了個人中肯的評論。此書中,杜蘭將哲學以活潑的筆法寫成動人故事,廣為讀者喜愛,三十年間銷售逾兩百萬冊,並且被翻譯成各國文字。1929年起,杜蘭周遊列國,蒐集資料,了解許多國家的歷史典籍及傳統,於是偕同他的妻子投注畢生精力撰寫《文明的故事》,以哲學家的敏銳目光審視世界文明遺產。第一卷於1935年出版,前後耗時四十年才完成此部曠世巨著。本書亦被譽為二十世紀的《史記》、《漢書》,及人類文明的《離騷》,也獲得各國學者的高度評價和尊重。他不但是最為著名的通俗哲學與歷史作家,更曾獲頒美國普立茲獎。 杜蘭一生著作等身,除了最知名的《哲學的故事》、《文明的故事》,作品尚包含:《歷史上的英雄》、《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Transition (1927)、The Mansions of Philosophy (1929)、The Case for India (1930)、Adventures in Genius (1931)、A Program for America (1931)、On the Meaning of Life (1932)、The Tragedy of Russia (1933)、Interpretations of Life (1970)、A Dual Autobiography (1977)、The Greatest Minds and Ideas of All Time (2002)等書。 杜蘭一生深愛其妻,當他在1981年因心臟問題住院,愛麗兒似乎因害怕丈夫不會歸來而停止進食。當杜蘭得知愛妻的死訊後,心臟也停止了跳動,享年96歲。 相關著作:《落葉:威爾.杜蘭的最後箴言》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