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套書館 > 人文藝術
轉型正義概念套書(3冊)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正義的效益:一場法學與經濟學的思辨之旅》 法律追求公平正義;經濟尋找成本效益 法律強調除弊;經濟旨在興利 透過這場法律與經濟的對話,把效率的概念引進法學, 除有助於思辨論述,也將使正義的概念更有操作性 相對於法學,經濟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因性質使然,已對傳統法學帶來巨大衝擊。經濟分析為法學的工具箱裡添增了新的工具,也逐漸改變法學的根本性質。 知名經濟學者熊秉元致力於架構經濟學與法律學的橋樑,對於法律經濟學在兩岸三地生根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法律經濟學或法律經濟分析,於六○年代興起於美國,成為當代顯學。熊秉元教授扼要說明法律經濟學的旨趣,回顧其發展歷史,並且引用不少英美法上的著名案例,說明如何以經濟上的效率來處理法律上正義的內涵,深具啟示性。 熊秉元教授試著於以平實、精確、有趣、深入淺出的文字,闡釋經濟行為、成本、物權、債權等概念的關係,建構一套嚴謹的經濟分析架構,用於討論正義、權利義務、債權物權等法律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和處理方式,顯示經濟學上的效率和司法學上的正義確有密切的關聯,及互相啟發之處。 *** 《轉型正義︰邁向民主時代的法律典範轉移》 國家在朝向自由化的政治轉型過程中, 如何面對與修補舊政權的過往之惡, 又如何重塑人權、法治與民主的文化及制度? 21世紀轉型正義概念先驅,開創轉型期法律典範 從權威到民主的轉型過程中,「懲罰或免責」成為討論重點;是否有義務追溯過往,對舊制度做出懲治?或是既往不咎,讓過去的就成為過去? 本書考察歷史、刑事、行政等多重面向,將轉型正義的理念清楚展開,並以跨領域的視野,透過比較與歷史的研究方式,對處理政治劇變產生的各種不公平後果,作了一番憲法上的、立法上的與行政上的具體分析。 內容由歷史事件取材,上自古代,下至啟蒙運動,涵蓋法國大革命、美國革命,直至本世紀後冷戰時期迄今。縱貫東歐、中歐與前蘇聯的共產體系轉型,以及拉丁美洲與歐洲的軍政府獨裁專制的轉型,並可為南非廢止種族隔離政策後的持續轉型,北愛爾蘭和其他地區的突破性改變,提供若干激盪。  本書試圖超越現行的理論論述,解釋法律在政治巨變的轉型期所扮演的角色。作者認為在此種動盪時期,法律的變革具有特殊且結構性的意義。主要採用歸納的方法,探討諸多法律變革,描述政治轉型期間法律與正義的特殊意涵。本書開宗明義先反駁了「轉型成為自由民主的政治體系」必須依循普遍、理想的典範此種觀念。本書對法律與政治轉型之間的關係,提供另外一種看法。 *** 《衝撞世代:由街頭運動見證台灣民主歷史的重要時刻》 ◎探索318學運的真正起源,一個由街頭誕生的群體運動! ◎完整記錄從「解嚴」後到今日各大關鍵民主運動的珍貴影像與史蹟! ◎將歷史的重要時刻,以「影像故事」的型態喚起你我心中關於台灣的記憶! ◎紀實影像工作者,對於這塊土地最真切的見證與告白! Do you know? 你我習以為常的「總統大選」,是經由多次抗爭與革命才獲得的權益。 Do you know? 台灣民主憲政的契機,是由學生運動「野百合」所激發的變革。 Do you know? 思想開放的「海外留學生」,在以前卻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 Do you know? 今日多元又「開放的新聞媒體」,在從前只能淪為政府的傳聲筒。 Do you know? 國定假日「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曾經是個沒人敢提起的禁忌話題。 Do you know? 政府大力推推行的「客家文化」,在過往竟是被極力打壓與禁止的。 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唯有改革才能看見那民主的曙光! 我們是一群,以街頭為家的人民,革命是我們的使命與必須手段! 藉由不斷的衝撞、抗爭與犧牲,為後代掙來今日的高度民主化社會! 【在這個百年老店黯然下台的今日,那段先人為民主自由奮鬥的秘辛,赤裸公開!】 在許多來台旅遊或工作的外國人眼中,台灣是個高度民主化的「自由之地」,人民與大眾傳媒體有著非常開放的言論自由,以及多元化的食衣住行育樂。然而,在數十載以前,我們今日視為是「理所當然」的這一切,卻是當時人們連想都不敢想的一種「奢求」。 本書,由一位資深影像工作者(前自立晚報攝影記者,現任輔大影像專題製作講師)許伯鑫,為你我彙整近30年來台灣各大民主演進關鍵時刻的紀實影像與文字記錄。從「人民」的角度出發,喚醒深藏在眾人心中的記憶與共鳴,進而深刻體認台灣這片土地的美麗、哀愁、變革以及嶄新的希望與未來。

作者資料

熊秉元

著名法律經濟學家。台大經濟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取得碩博士學位後,返回母校;在台大經濟系暨研究所任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經濟學和經濟學方法論。目前為(台灣)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授,並擔任浙江大學法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近年來在兩岸推展「法律經濟學」,漸有成果。兩岸四地大學的法學院裡,擔任講座教授的經濟學者,他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 除學術論文外,出版過《燈塔的故事》、《尋找心中那把尺》、《大家都站著》、《我是體育老師》、《會移動的城堡》、《熊秉元漫步法律》、《法律經濟學開講》、《走進經濟學》、《吃魚的方法》等書,並曾在台灣《經濟日報》、《印刻文學生活誌》、《聯合報》、香港《信報》、和大陸《南方周末》等發表專欄。熊氏是經濟學家,也是散文家;在華語散文界,他與著名的經濟散文學家「頂俠」張五常並稱,有「巨俠」之譽。作品被知名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譽為「熊氏散文」,他的兩篇文章被選為台灣高職國文的課文;在華人經濟學界,獲此殊榮僅有熊氏一人。

璐蒂.泰鐸(Ruti G. Teitel)

紐約大學法學博士,任教於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國際人權與憲法,同時是耶魯大學國際人權中心的資深書爾學人(Orville H. Schell Jr.),並擔任「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歐洲與中亞指導委員會的會員,以及波士頓法學院的「猶太浩劫暨人權研究專案」的行政諮詢委員。常在各知名法學期刊上發表關於人權、憲法與轉型正義的專題論文。

許伯鑫

學經歷 1988~1995 自立晚報攝影記者 2000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碩士 2002 影像工作者—迄今 紀錄片作品 1999 【看見鹽分地帶】紀錄片,獲國藝會補助 1999 【農村、宗教、陣頭】紀錄片,獲聯合報基金會贊助 2000 【大甲媽 瓦瑤情】紀錄片 2001 【921地震中寮紀事】紀錄片,獲文建會地方文化影帶獎 2002 公視【台灣世紀回味】紀錄片,民間禮俗風華篇/編導 2006 【我們同國】紀錄片 2008 【樂生療養院記事】紀錄片,獲南瀛美展優等、時報公與義影展佳作 2014 【城市、表情】紀錄片 攝影作品 1992 獲【台灣新聞獎】首獎,【台北新聞獎】優等獎 1993 獲【台灣新聞獎】優等獎,【台北新聞獎】優等獎 1993 參與【看見淡水河】攝影計劃,巡迴展及攝影集出版 1993 參與【看見原鄉人】攝影計劃,巡迴展及攝影集出版 1998 【新台灣人】影像裝置藝術作品(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展出) 1999 參與【二二八紀念館】及慈林紀念館「民權運動影展」 2002 參與【綠島人權紀念館】人權影展展出 2004 影像裝置藝術作品【轉彎 記億】 2007 參與【解嚴20周年特展】影像展出 2008 參與【媒體解嚴20周年特展】影像展出 2011 參與北美館【時代之眼】影像展出 2014 新莊顯影—地方影像報告出版(新北文化局贊助)

基本資料

作者:熊秉元璐蒂.泰鐸(Ruti G. Teitel)許伯鑫 城邦書號:BJ0077SC 規格:平裝 / 單色 / 892頁 / 20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