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說:「我就是做不到!」
——正視負面自我暗示的殺傷力
每個人說話時多少都會有些口頭禪,但要注意的是,有些口頭禪很容易讓周圍的人感到不舒服,甚至讓氣氛陷入一股沉重、消極的氛圍。
「反正,我就是不行!」
「反正,我就是沒辦法!」
「反正,我就是做不到!」
這種「反正,我……」的句型一出現,往往會令周圍的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而正誠媽發現自己過去好像也有這樣的傾向,但都不以為意,直到這陣子從正誠的口中聽到類似的話語,才開始反省:「正誠這孩子,是不是也被我影響了?」媽媽的心,糾結了。
最近為了正誠的問題,媽媽很煩惱。因為正誠老是無法準時交付應該完成的報告,老師不斷透過LINE催促,媽媽也急了起來。然而,只要媽媽一提醒,正誠就馬上搬出「反正,我就是做不到!」的託詞,讓媽媽頓時不知所措。那時媽媽才驚覺,自己過去的說話方式,已在正誠身上埋下負面思考的種子。「反正」這兩個字,是多麼具有破壞力。
今晚,正誠又歇斯底里了。
「反正,我就是這麼討人厭、這麼糟糕!我爛透了!」正誠愈說愈激動,不時緊握雙拳往自己的大腿捶打。
「正誠,你冷靜一下。」媽媽試著安撫正誠。正誠卻將媽媽用力推開,說:
「不要管我!不只妳和爸爸說我無法把答應的事情做好,現在連同學也都說我是個不值得信任的傢伙,誰跟我同一組,誰就倒楣。」媽媽猜想,正誠大概又遲交報告了。
「那你就把報告寫完,不要遲交呀。」不說還好,媽媽這話一出口,正誠暴跳如雷。
「妳以為我想要拖延嗎?我也想把事情做好啊!反正,我就是做不到!」後面那句話,正誠刻意拉高了音量。
媽媽以前都覺得只要自己願意,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改變的。現在,拖延卻成了正誠最難以克服的難題。
孩子拖延,心理師這麼說——
檢視拖延的內容
孩子的拖延,有時也反映他們對那件事情有所抗拒。有些孩子在面對一件有難度的事情時,容易在心裡暗示自己:「這件事太困難了,我一定無法完成」,接著便停在原地,沒有其他作為。
當孩子再次為自己的拖延找來許多理由和藉口,可以讓他反問自己:「然後呢?接下來我可以怎麼做?」
沒錯,重點就在於接下來可以怎麼做。
讓孩子知道,我們不需要他一再告訴我們他不行、他不能。我們想知道的是,他在進行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困難出現?面對這些困難,可以如何解決?而不是一直強調他不喜歡。
孩子必須好好檢視自己拖延的內容,並正視眼前這個問題。只要自我覺察愈清楚,孩子就愈有機會從中找到自己拖延的盲點。
尋找自己的行動詞彙
有時,孩子也不希望自己再拖延下去,他對這樣的狀況感到疲倦、厭惡。但他似乎也透漏著:「我真的想改變,可是我真的無能為力,始終停留在原地。」孩子得去找到屬於自己的行動力。就像機場輸送帶上的行李,我們得動手去將它取下,那些一再被延宕的事物,孩子終究也要自己去解決。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腦力激盪,把各種象徵行動力的單字、動詞,一個一個列出來。讓他想一想,哪些動詞能讓自己產生動力?最好是一想到,腦海裡就會有畫面、讓人想要動起來的動詞,例如飛奔、火速前進等會讓人想要動起來的詞彙。
掌握孩子的拖延情況
觀察孩子拖延的情況屬於下列哪一種:
.事情就在眼前,孩子卻「動不起來」。
.動起來了,可是方向不對。
.跑去做些不必要的、不該做的事。
孩子出現長時間拖延作業的情況,可能是因為這些作業給他帶來自尊上的影響,讓他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對於與他人競爭、比較的結果敏感。這時,父母與其眼睜睜看著孩子把該做的事情擱置在原地,不想去碰,也害怕去碰,不如引導孩子思考,當他實際去做這件事後,到底會給他帶來怎樣的後果?或者,只是孩子一再自己嚇自己,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恐懼?
有時,是孩子自己把眼前的事務放大了,放大到他覺得自己一定解決不了,也解決不好。若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就讓孩子把事情給簡化,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就好,也給孩子具體的時間,甚至,我們就在一旁陪著他完成。
想法的威力
找出藏在我們身體內的「懶蟲」——這隻懶蟲,讓我們缺乏行動力;這隻懶蟲,其實就躲在我們的想法裡面。如果有件事情擱在心裡不舒服了,就趕快去解決它。如果心裡一直被這些事情占據著,其實是很消耗腦力與心力的,也會讓人心情不美麗。
我常常強調,人的想法一定可以改變。不一樣的想法,可以為我們帶來不同的心情和感受。當然,想法是雙面刃,端看我們是對著正負哪一面。只要有對的想法,就能為我們帶來多點行動力。
我一直相信,想法可以改變一個人;關於孩子的拖延壞習慣,一定也可以透過改變想法來加以扭轉。
因此,我們可以讓孩子賦予眼前的事情一個正面的意義和解釋。這將有助於提升孩子產生行動與執行它的意願。
自我對話的魔力
讓孩子練習自我對話。由我們先示範,再引導孩子練習說出來。從說出來開始,再慢慢練習在心裡默唸。
自我對話時,可以和孩子一起想想看:以往自己都是為了哪些事情在急急忙忙?那股能催促自己、推動自己去做的動力是什麼?是時間的壓迫感,還是不做那件事情背後的代價?
自我對話是非常重要的。這有點像心中有兩個人在不斷相互提醒與監督,要把它形容成小天使或小惡魔都可以,我們將能藉此催促自己去完成眼前的事情。
重新調整事情的難度
面對一件有難度的事情時,我們總是無法輕易下手。孩子當然也是。
對孩子而言,眼前的事情就像個龐然大物,那黑壓壓的影子,令他們喘不過氣,更別說要他們動手去做。因為事情太難而不想做,這理由再充分不過。這時,我們能視孩子的能力範圍,來重新調整事情的難度。
合理的要求,會讓孩子較有意願去啟動那件事情。至少他們會覺得自己有機會可以解決或完成眼前的事務。
以數學作業為例,如果我們發現孩子對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概念很模糊,可以先把類似的題型都暫停,再另外找時間好好教孩子弄懂這個概念。若要孩子繼續把時間耗在不懂的事情上,只會讓他們花更多倍的時間,卻沒什麼進展。
培養「決斷力」
回想一下,在過去經驗裡,孩子是否曾經自己決定了什麼事?
讓孩子練習自行選擇與判斷、讓孩子擁有決斷力。不需要為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到最好,如果孩子只是照著我們的想法去做,他就少了他的選擇,也少了應有的判斷力。
面對一件待執行的事情時,我們總是容易在心中不斷想像可能會遇到的困難點,那會使我們產生畏懼與想要逃避的心情,進而妨礙我們去行動。當孩子將某件事情一直擱置在心裡、停擺許久,那麼,該是時候讓他動起來了!
不停想著事情的困難面,往往會使我們耗損許多時間,因此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是否還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而非一味地鑽牛角尖。
◎面對孩子的「等一下」,我該妥協嗎?
——給予明確的責任區與說話用詞
「所有客服人員都在忙線中,請稍候……」
媽媽已經受不了電話另一頭,不斷重複的這句話。貼著話筒的耳朵開始感到燥熱。
「我打這通電話不是要來聽這句話的!」媽媽不耐煩地對著話筒大聲說。聽到電話那端傳來音樂和一再重複的話,心裡燒起熊熊烈火。
媽媽想起以前從事祕書工作時,多有效率。每次跟對方說:「請稍候。」不到十秒鐘就能給對方回覆,現在的服務專線卻永遠停在語音留言,一點效率也沒有。
「已為您轉接客服人員……」媽媽用力掛上電話。
「請稍候」這句話之所以讓媽媽如此反彈,也是因為它讓媽媽想起老是把「等一下」掛嘴邊的瑞升。
「瑞升,你洗澡了沒?」
「等一下!」
這三個字魔音傳腦般,不停迴盪在耳邊,讓媽媽立即不耐煩起來。
「等一下、等一下……到底要讓我等到什麼時候?」媽媽以高八度的音調反問。
每回瑞升說「等一下」,都不只是等一下。按字面上意思,孩子應該過不久就去完成該做的事情,但瑞升的「等一下」,卻總像是在告訴媽媽:「這件事就交給妳了,自己做吧!」讓媽媽感覺像是客服專線那句極不友善的「請稍候」。
媽媽漸漸覺得,瑞升的「等一下」只是推託之詞。
但若問他:「等一下?那我要等多久?」瑞升就會頓時火爆起來,嚷嚷著:
「我不是說了『等一下』嗎?幹麼一直催我,很煩耶!」
母子間的衝突常因此一觸即發。那句「等一下」總能在一瞬間點燃戰火,讓媽媽很是揪心。但是,媽媽實在不想眼睜睜看著瑞升的拖延惡習持續下去。
「再等下去,這孩子的自律、對別人的承諾就要瓦解了。」
「再等下去,以後出了社會怎麼辦?誰願意等他?」
「等,還是不等?」這問題不斷在媽媽腦海裡盤旋。像鐘擺般,無盡地擺盪著。
孩子拖延,心理師這麼說——
劃出清楚的責任範圍
想想看,在你交付孩子的待辦事項中,存在多少「強迫」的成分?請留意,這往往會讓孩子在心裡產生抗拒,而不願去處理你要他做的事情。
不過,有時是孩子本身易有「被強迫」的主觀感受,其實父母們的要求多半都還在合理範圍內。事實上,沒有人喜歡被強迫,但有些事情就算孩子不想做,也不能放任他為所欲為。例如,有的孩子會懶得去洗澡,要他洗澡總是拖拖拉拉,父母得採取幽默好玩的方式,才能誘導孩子進入浴室。
但是,這種透過遊戲建立生活習慣的模式只適合學齡前的孩子。進入學齡的孩子終究得適度運用強迫的方式,讓他能立刻準備好盥洗衣物、進到浴室(只要順利讓孩子打開蓮蓬頭、洗了頭,他就能接著洗完身體)。
有些孩子會不斷告訴父母:「不要強迫我做任何事情!」那麼,是否孩子就能想幹麼就幹麼,完全按照他的意願行事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在溝通上,建議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出屬於其責任範圍內,他有義務去完成的事情。讓孩子了解,雖然其他事情更具吸引力,他還是得去面對眼前這件該做的事(即便那可能是會讓自己焦慮,甚至厭惡、想要逃避的事情)。將責任區劃分清楚還有個好處,就是孩子將沒有推卸責任的空間。
精準的時間用語
孩子很容易暗示自己:「只是稍微休息一下,做點別的事情,沒關係的。我馬上就回來。」這裡的「馬上」看似很具體,其實對孩子來說還是非常模糊的概念。
因此,父母不妨和孩子約定好,除非真的能立刻回來做那件他該完成的事,否則與其說「馬上」,不如清楚地訂立一個不能改變的時間,例如「五分鐘」。
當然,這麼做可能還是會有孩子不斷把這個五分鐘自動展延,從五分鐘變成「再五分鐘」。然而,這個「再五分鐘」的自我妥協,將會讓孩子把時間無止境地耗費在不該做的事情上。這點父母不能不留意。
不經意傳達的「不在乎」訊息
不管大人、孩子,人人都愛說「等一下」,卻不愛聽到對方說出這句話。
想想看,當一個人脫口說出「等一下」,究竟要傳達什麼訊息?
有時,父母容易對孩子的提問表現出不太在乎的樣子,甚至因為想敷衍了事而以「等一下」三個字來擺脫孩子的糾纏。日子久了,孩子也以同樣的方式來回應。
這並非源於孩子的報復心態,而是一種完全的仿效。
有時父母甚至會告訴孩子:「以後再說。」這句話幾乎也等同「謝謝收看」,背後的意思是:「不管你說什麼,我都不會去做。」因為那件事情已經被他拋諸腦後。
回想一下,你是否也常對孩子說「等一下」?是否常讓孩子等待,最後卻沒有下文,或總讓孩子感覺過了好久的時間才得到回應?請注意,你的「等一下」,也會讓孩子感到厭惡、反感、不舒服,或讓他覺得自己被敷衍。
時間概念模糊
有時大人可能會認為「等一下」指的是馬上就會去做,或是三、五秒鐘後就會有所行動。可是對孩子來說,「等一下」可能是指等他看完卡通、玩完一場電動遊戲、把樂高組完,或是「等我想做時再做」。
親子間對「等一下」的定義之落差,也牽扯到孩子對於時間概念可能過於籠統、抽象且模糊,甚至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
「等一下」,到底是等多久?
引導孩子說明,這個等一下是指三分鐘、五分鐘,還是十分鐘。或者,它根本只是個敷衍的說詞?讓他去思考,為什麼一定要等一下?為什麼要等到明天,而不能現在就去做?同時讓他意識到,這句話他已說了太多遍,甚至因而變成了說話時的慣性回應。
改變說話習慣,使用明確語詞
1.教導孩子採用精準正確的說詞,甚至可以和他一起討論「等一下」這個詞的定義。究竟等一下是等多久?是以「秒」計算,還是「分」?還是憑當下的心態與心情來決定?下回,當孩子說出「等一下」,可以拿張椅子坐在旁邊,用手機計時,看看他到底要過多久才會動手執行。
2.當然,「等一下」有時也表示當事人正在忙其他事。如果是這樣,就讓他清楚說明自己不能馬上抽身的原因。
3.確認孩子是否想藉由「等一下」這三個字來告訴爸媽:「我不想做這件事!」如果是這樣,就讓他試著說服爸媽,具體表達真正的想法,而不是用「等一下」來敷衍、逃避眼前應該做的事情。
4.引導孩子改變說話的方式,將那句習慣性的「不要催啦」、「再一下下」、「還沒好啦」、「等一下」……改成「好的,我馬上來」。改變說話的方式,不僅能調整自己的想法,也是在告訴對方,自己正在改變,讓對方知道自己已明確接收到訊息,並且馬上採取行動(就像餐館裡的服務生說:「好的,我馬上來。」隨後立即遞上菜單或端上飲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