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不曾見過甲骨文字,如何懂得漢字的源流?
本書用353個元件讓你看懂3500年前的甲骨文!
以1201個甲骨文字,踏入古人的世界,看見漢字的美感與價值。
從認識文字的原始意涵出發,讓漢字再創造,人人都可以是倉頡。
甲骨文是今日漢字的源頭,是中國最早的系統性文字。3500多年前殷商時期為了占卜,在甲骨片上刻下無數卜辭,這些卜辭中便藏有數千甲骨文字。我們每天使用漢字書寫、溝通,但往往無法解釋這個字為何是那樣組成,不過如果還原到甲骨文的樣貌,便可解釋文字的原意,例如:「危」的甲骨文字形是野象的頭部,有張開的大嘴和長長的鼻子,由於野象聞到人味會衝向前攻擊,因此野象的頭部代表危險的意思。
不過,隨著甲骨片漸漸消失在眾人的眼前,到了漢代,甚至連《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都未曾見過。也因此今日我們見到《說文解字》裡,許慎受到籀文或小篆的影響而誤解了某些文字,例如他以為「印」字就是印信的意思,恐怕就是取自「卩」有信物意涵的誤解。
目前已知的甲骨文字共有4000多字,自120年前出土後,歷經無數學者研究,也僅能解讀其中的1000多個。且甲骨文的研究不僅是文字本身的考證,也可藉此重建中國上古史文明,今日商代諸王的世系便是靠甲骨文的出土而確立。
本書作者沈愷先生自五十年前開始接觸甲骨文,以建築師的獨特眼光,歸納分析甲骨文字背後的造字邏輯與使用脈絡。透過本書,讀者將可有系統性地認識甲骨文,甚至解讀這些古老的文字。
本書共含兩卷,卷一為甲骨文字的「元件分析」。每個甲骨文字都是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元件所組成,元件本身即具有意義。例如:「好」字就是由「女」和「子」兩個元件所組成。一旦認識了元件,我們便能推理出甲骨文的原始意涵,甚至可以用這些元件創造出甲骨文沒有的字,例如甲骨文中沒有「愛」這個字,但我們卻可以用元件拼出。
卷二的甲骨文字典,共收錄1201個可對應今日漢字的甲骨文字。每個甲骨文字都先以元件說明文字原意,再援引卜辭為例,並加上作者按語以及與《說文解字》對照說明。字典編排以筆劃為序,另提供筆劃、部首、注音、漢語拼音等查詢方式。
甲骨文是兼具圖像性與趣味性的文字,在書法、印章等藝術表現中,相較於今日常用漢字也更能體現美感。認識甲骨文,將不但是回溯文字的起源,更是回歸漢字美感的過程。貓頭鷹本著保存這樣優美文化的心意,於2018年推出甲骨文圖解字典。本書是作者多年研究甲骨文的心血結晶,也是認識漢字重要的一步,透過元件圖解,將提供讀者認識、研究甲骨文的新路徑。
【本書特色】
◎為搭配優美書法呈現甲骨文之美:本書中採用16界格書寫甲骨文字,使讀者更能精準掌握文字的確切樣貌。
◎獨家典藏:「傳家典雅竹盒限量版」限定印刷1000套,售罄完畢即不再刷。
每本書皆附有燙金典藏卡,內有獨一無二的流水編號。
◎裝幀設計:特邀重量級設計楊雅棠老師親自操刀,精細裝幀,永久珍藏。
【竹木盒】
精心選用天然環保竹製木盒,牢固堅韌。木盒以隱藏式強力磁鐵開合,方便拿取。精美烙印,簡約有力的設計,高貴典雅不失質感。
【書衣】
選用蒝織紙,紙張纖細,帶出自然雅致的層次感。書名以燙金、霧黑來襯托,甲骨文字使用打凸的方式呈現出甲骨文字兼具圖像性與趣味性的生動視覺效果。
【內文印刷】
選用嵩厚道林紙,紙張光滑平整,翻閱順暢;色調自然柔和,不易反光刺眼,舒適好閱讀;紙張不易泛黃,經久不褪,足以典藏傳家。
【各界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丘秀芷╱資深作家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徐國能╱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張之傑╱中研院科學史委員會委員
陳穎青╱出版老貓,貓頭鷹出版顧問
鹿憶鹿╱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中華文明現代化中心主任
歐茵西╱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教授
謝哲青╱旅行作家、節目主持人
★試本讀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TyW--UIJiLhA62LuDvYaWr1SOnGJzxM
目錄
卷一 甲骨文字形分析
自序
字典編輯結構說明
凡例
一、甲骨文字的總體解構與重釋
二、甲骨文字元件分析
(一)基本元件
1.基本元件一覽表
2.基本元件文字分類
(二)組合元件
1.組合元件一覽表
2.組合元件文字分類
卷二 甲骨文圖解字典
商王世系表
字典編輯結構說明
凡例
檢字索引
檢字索引 筆劃
檢字索引 康熙字典部首
檢字索引 注音符號
檢字索引 漢語拼音
字典
一劃
二劃
三劃
四劃
五劃
六劃
七劃
八劃
九劃
十劃
十一劃
十二劃
十三劃
十四劃
十五劃
十六劃
十七劃
十八劃
十九劃
二十劃
二十一劃
二十二劃
二十三劃
二十四劃
二十五劃
二十八劃
三十二劃
三十三劃
作者資料
沈愷
五十年前,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偶然接觸了甲骨文,從此沉醉其中,悠然忘我。他耙梳古今中外各式資料,歸納分析甲骨文的細部結構,在五十年後終於建構出甲骨文出土至今最完整的符號系統。 從小隨父親「輾轉」海外,作者沈愷先生曾經徹底忘了中文,甚至厭惡中文。卻在重拾中文的那段經歷中,發現中文的美好。他以智識重新解讀中文結構的特質,尤其是與甲骨文相遇,發現三筆就是一頭牛、四筆就是一頭羊、五筆就是一隻狗、七筆就是一隻豬,各個特徵明顯,讓人一目了然。這些先人的智慧與線條的美感,在他心中造成巨大的震撼。 後來職業生涯轉戰建築界,卻也埋下他以建築設計的眼光,參透甲骨文字的契機。退休後,他在社區大學開設甲骨文課程近十年。經過多年的積累與深研後,終於提筆寫作,完成此一巨著。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