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為孩子出征:在屬靈的爭戰中,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護衛者
-
基督的奧秘:一個被遺忘的事實,如何改變我們所見、所信與盼望的一切
-
記憶的社會框架(百年經典首次繁中引進、法文直譯,收錄專文導讀及生平年表)
-
建築的面龐the Face of Architecture:現代主義之後的立面設計
-
世界來過台灣:從荷蘭、美國、西班牙、大清、日本到中華民國,一覽他們來過台灣的足跡,解鎖課本沒有教的歷史彩蛋!
-
裝潢工法全能百科王【暢銷典藏版】:選對材料、正確工序、監工細節全圖解,一次搞懂工程問題
-
國之荒原: 金權政治、貧富差距、體制失能、族群對立,理解美國人憤怒的根源
-
遊戲人生72變 2:跨越心界線──引導思考‧促進交流,活化教學心技法
-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
有趣的聖經故事:只要兩小時,原來讀聖經這麼簡單!
內容簡介
伊格頓舉出十項最常拿來反對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然後一一駁斥,擊破它們看似無堅不摧的立論。
當資本主義的正當性面臨一世紀以來的最大危機,當國家愈來愈被證明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當所謂中國模式的迷思正在不斷蔓延,當許多人把反美、反西方視為左翼的最高價值;我們真的應該面對馬克思始終未曾離去的幽靈。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他以過人的機智幽默,與文學家的妙喻用筆,針砭世人如何扭曲馬克思的思想,
如何將社會主義汙名化,同時,從抽絲剝繭的論述中,帶領讀者看見社會主義真正的理想與目標。
在現今西方這個日趨無階級、充滿社會流動可能、後工業時代的社會裡,馬克思主義顯然已經過時、無足輕重。
將馬克思主義付諸實踐時,總帶來暴政與大屠殺,它意味著饑荒、痛苦、強制勞動、殘缺不全的經濟與箝制一切的高壓國家。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夢想,信仰的是完美社會的可能性,卻對人性的邪惡視若無睹,天真到無以復加。
以上批判是事實,還是對社會主義的偏見與誤解?英國當代重要思想家伊格頓提醒:馬克思理論固然不是完美的,但批評它的論點有著更多缺陷。
【各界好評】
「伊格頓是位極具說服力的作家及說書人……這大概是唯一一本書同時提到傅立葉、傅柯,以及老虎伍茲、梅爾吉勃遜。」
—— Michael Patrick Brady
「正如同《時代雜誌》2008年金融海嘯時所下的標題:『他(馬克思)已經回來了!』」
——《衛報》(The Guardian)
「這是本充滿生氣、發人深省的散文集。」
——《蘇格蘭人報》(The Scotsman)
「讀伊格頓的書就像看一場華麗的煙火秀……伊格頓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辯駁。」
——《基督教世紀》(The Christian Century)
目錄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未曾消失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而且還是有史以來,對資本主義最澈底、最熱情、最全面的批判;也就是說,如果資本主義仍然存在,那麼,馬克思主義就該存在。
第二章 社會主義的反暴政立場
馬克思本人從來沒想過,社會主義可以在赤貧的條件下達成。在理想狀況下,社會主義只有在滿足下列的條件時才能建立:具有技能、受過教育、熟稔政治的人民,充滿活力的公民社團、先進的科技、開明的自由主義傳統,以及民主的素養。
第三章 能動者的主動性
馬克思不認為,從古代奴隸制到現代資本主義的各種生產模式,是一個接著一個地取代前者,而且這種取代模式還是無從改變的。不管是哪種生產模式,脫離它的方法都有千百種。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不是烏托邦
馬克思對於一個沒有苦難、死亡、損傷、失敗、挫折、衝突、悲劇或甚至勞動的未來,一點興趣都沒有;在他的作品裡,他幾乎沒有詳談一個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社會究竟應呈現怎樣的面貌;他認為烏托邦藍圖只會讓人分心,無法專注於當下的政治課題。
第五章 經濟活動與生產的關係
馬克思絕非經濟化約論者,他一點都不著迷於經濟事物;他所企盼的,是一個經濟不再獨占如此驚人的時間與精力的社會。
第六章 唯物論中的浪漫本質
人類是一種能夠透過轉化自身所處的物質環境來轉化自身的生物,他們並非歷史、物質或精神的禁臠,而是能夠創造自身歷史的主動、自決存有。
第七章 階級仍然存在
「服務業」與「白領」之間的標籤只是用來打迷糊仗,就物質利益而言,他們與深受剝削的工資奴隸是一樣的;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的改變也沒有真正改變財產關係的本質,反而使財產關係變得更鞏固。
第八章 非革命不可嗎
革命不是一輛失控的火車,而是在緊急狀態下必須踩下的煞車。真正失控的,是資本主義,因為驅使它的,是市場力所導致的無政府狀態;而試著在這頭脫韁野獸身上重新施行某種集體控制力的,是社會主義。
第九章 馬克思的反國家立場
國家不是一個政治中立的組織,能公允地對待各種相互對立的社會利益,特別是在勞動與資本的衝突之間,它更不可能保持中立。國家存在的宗旨之一是捍衛當下的社會秩序,防範任何想要將之顛覆的嘗試,就這一點來說,國家是不義的,也是馬克思企盼國家逝亡的原因。
第十章 馬克思主義與其他思潮的正向關係
馬克思主義與其他基進思潮之間的激盪大體上都是正向的,例如女權運動、反殖民運動和對法西斯主義的抵抗。
結論
注釋
序跋
【新版前言】
本書是在2011年初版,此後馬克思的思想至少有一方面已經獲得了戲劇性的肯定。馬克思主張,在自由資本主義社會中,政治場域與他所謂的「公民社會」,意即社會與經濟存在之間,有一道裂縫。在前者,舉例來說,投票箱中,男女似乎平等而自主,每個人都算一票,但這不過是掩蓋了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分工、不平等與從屬關係。政治領域似乎抽離了這些情境,於是公民們也變得如同自身的蒼白擬像。只有當民主自治延伸到公民社會本身,例如勞工的自我管理中,這道裂縫才會弭平。
因此對馬克思來說,自由民主政治場域並不完全真實,而從本書首次面世以來,我們在西方所見到的便是對這個事實的熱血反應——不僅是在理論上否定正統政治,更有排山倒海的群眾湧上街頭。失去信用的不僅是政治生活的這個或那個方面,更是政治本身,所以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寧可從電視真人實境秀所找來的跳樑小丑中選出領導人,也不願相信傳統的政治程序,而事實上,真人實境秀正是非真實的化身。從一九三○年代以來,人們對自由中產階級政治共識的信心從未如此低落,在狂怒、仇恨與絕望的火焰中,階級戰爭屢次爆發,暴力革命的傳言不斷,遠遠不同於西敏寺與國會山莊沉著開明的氛圍。統治階級遭到公開抨擊、嘲弄、叫罵,被轟下台,這在溫斯頓.邱吉爾或約翰.甘迺迪時期都不常見。政治成為混戰,如果你在不對的時間出現在不對的地點,就有可能頭破血流。
當然,左派面對這一切只能說五味雜陳。一方面,英國差一點就在二○一七年出人意料地選出一位思想深受馬克思影響的左翼社會主義領導人。另一方面,走上街頭的不僅是左翼民粹主義,還有討人厭的右翼民粹主義:種族主義者、沙文主義者、暴力分子和威權主義者。這種情況下的民粹主義永遠是雙面刃,釋放出某些最寬大的平等主義本能,也解放了某些最醜陋的本能。重點是要能看出,這類右翼民粹主義代表著資本主義所隱含的一個矛盾端點。隨著新自由市場體系變得更全球化而密集,形成一個流動與震盪不息的世界,所有安全的身分與熟悉的座標統統被丟進大熔爐,自認被這美麗新世界連根拔起、動搖了地位的人,會生出一股濃厚的焦慮感,成為這股騷動的反衝;而那股焦慮感也很容易變現為怨恨與種族主義。常見的情況是,恨意源自恐懼,而不只是對立那麼簡單。一個想吊死戀童癖者並驅逐少數族裔人士的英格蘭本土主義者,另一面卻是個和藹可親的執行長,穿著開領襯衫,和屬下相處甚歡,直呼彼此名字,他周遊全球為公司談生意謀利,外表看起來完全是相信四海一家的自由主義者。
政治正統所拒絕承認的正是這層關聯,也只有政治左派才會對此窮追不捨。重點是,不要在這場沒有結果的衝突中選邊站,而應該了解這場衝突如何根源於發達資本主義的本性——該體系的全球形式只有不斷陷入這種內建的矛盾才能運作,要消除矛盾就會自取滅亡,同時卻又時時遭受其威脅。為了尋求理解,馬克思的思想仍舊一如既往地重要。
T.E. 2017年10月
【推薦序】除魅的詩學
◎文/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我奮力起身,不再接受任何束縛
『你要往哪裡去?』『去找尋這個世界!』」
——〈探求〉,《卡爾.馬克思詩集》
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這冊《Why Marx was Right》不是正統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史著作,也不是體系性的理論翻案文章。某個意義上,它其實更像是一本巴黎公社革命中群眾散發的宣傳小冊子,雖然篇幅長了一些。然而我們不應小看這本革命小冊子的意義,因為它體現了一種「除魅的詩學」(poetics of disenchantment):它用力除去了馬克思死後一百多年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對馬克思本人的層層遮蔽阻絕,重新召喚出他生時鮮活的熱情與思想,使他與我們這個新黑暗時代連結,讓我們再一次感動、思索、希望,然而它用以除魅、召喚的語言卻是詩的,自由的,浪漫的,因此我們同時也被感染、獲得啟示,並且敢於大膽想像、積極行動。閱讀這本書,我們同時經驗了除魅與再魅惑——歷史的除魅,以及思想的再魅惑。
這本小冊子不是嚴謹的思想史著作,因為作者雖然試圖還原「馬克思主義之前的馬克思」(Marx before Marxism)的思想與情感,然而他的作法完全不是馬克思主義傳統那種解經學式的(hermeneutical)緊貼原典文本的解讀,也不是Quentin Skinner的劍橋學派那種細密的歷史化、脈絡化的意義重建,更不是分析馬克思主義(analytical Marxism)那種分析、拆解論證的路數(如Jon Elster的經典《Making Sense of Marx》(1985)),而是一種更為自由的、大開大闔的——甚至是文學的——閱讀與再詮釋。這個解讀策略,使得他筆下馬克思所處的十九世紀中葉與我們的時代高度重疊,使初期資本主義的粗暴掠奪與晚期資本主義的貪婪失控處處呼應,使曼徹斯特與福島相互映照,使1848年的《共產黨宣言》彷彿是為2012年的世界而寫——一言以蔽之,這種解讀策略,使馬克思成為現代人,成為我們之間的一分子,我們的導師、友人,以及一起並肩作戰的同志。
這是政治論爭(political polemic)的寫法,它包含著關於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的知識,但這些知識不是系譜學的知識,不是繁瑣哲學的知識,而是作者在當下的語言-政治行動的一環,也只有在這個行動脈絡之中才彰顯其功能與意義。那麼,Terry Eagleton寫這本論爭小冊子的語言政治行動到底試圖達成什麼目的?讓我們借用他自己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正如德國哲學家班雅明所言,革命並不是一輛失控的火車,而是在緊急狀態下必須踩下的煞車。真正失控的,是資本主義,因為驅使它的,是市場力所導致的無政府狀態,而試著在這頭脫韁野獸身上重新施行某種集體控制力的,是社會主義。」
將二十世紀失敗的馬克思主義實踐的歷史予以除魅,還原馬克思主義之前的馬克思原初的熱情與思想,然後將他那超人的熱情與未完成的思想連結到當代——這個資本的貪婪完全失控,市場基本教義(market fundamentalism)以有史以來最肆無忌憚的方式破壞人類的平等、自由、尊嚴與認同,乃至將要毀滅人類賴以存身的自然環境的,新的黑暗時代,為它重新燃起一盞自由與連帶的希望之光。阻止資本主義的失控,摸索新的願景——這就是被遺忘了的「革命」的當代意義,也就是Eagleton書寫這篇文本的行動目標。因此他捨棄經院哲學的解經方式,用論爭、挑釁、抵抗的姿勢重讀馬克思。他要我們先「得其神」,先受到感染、感動、感觸,然後才從這裡進入、深入馬克思。
因此革命手冊不能取代革命理論,要分析、理解、抵抗晚期資本主義的暴走,要找出替代的願景,最終我們還是得回到《資本論》和《1844手稿》,還是得如同馬克思所說「回到大英博物館!」,進行認真的學習與思考。儘管如此,革命手冊仍然是一個有用的起點與入口,因為它提示了一條從詩到哲學,從熱情到熱情的思考(from passion to passionate thinking)的道路,而這其實就是青年浪漫主義詩人卡爾.馬克思所走的道路:
「世界從我自身之中出現
落在我的胸中,我的體內
我生命之流如潮水洶湧
我靈魂之氣息是大氣的殿堂」
我在遠處徘徊、歸來
我將世界抬起又放下
在那裡,星辰與太陽躍動
然後閃光一現,一切沉沒。
——卡爾.馬克思<探求>
吳叡人 2012/7/3,寫於南港四分溪畔作者資料
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
當代知名文學批評家與文化理論家,馬克思思想研究權威,英國國家學術學院院士。目前為蘭開斯特大學英國文學系客座教授。他的思想及著作在當代西方美學界影響深遠,有人將他和美國的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德國的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並稱當今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界的三巨頭。 至今已出版超過五十本著作,主題遍及文學理論、後現代主義、政治、意識形態、宗教等領域,知名的作品有《文學理論導讀》、《美感的意識形態》、《散步在華爾街的馬克思》、《理論之後》、《生命的意義是爵士樂團》、《如何閱讀文學》、《論幽默》等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