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敬畏神,讓你無所畏懼:6 週領受改變你一生的智慧
-
博物館裡的臺灣史:博物館與紀念場址如何建構臺灣人身分認同、形塑歷史記憶,定調「臺灣的故事」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上一堂思辨歷史課:瑞典提案的歷史思維刻意練習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下冊,北馬其頓、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俄羅斯篇)
-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中冊,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科索沃篇)
-
黃金的傳奇史:拜金6000年,黃金如何統治我們的世界
-
達賴喇嘛:1990-2024攝影記事
內容簡介
身為頂尖的法律學者,勞倫斯•傅利曼在這本新版的《美國法導論》中,提供了平易近人的美國法律體系介紹。《美國法導論》充滿了有趣的軼聞與詳細的歷史資訊,把令人目眩的複雜美國法律變得能輕鬆理解。
本書是以美國法律制度作為一個運轉的制度為主題。但是,到底什麼是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從何而來?它是由什麼所組成?它從哪裡開始,又將在哪裡結束?即使是針對特定的法律制度,這些問題也不會有簡單的答案,對所有的法律制度而言也是無解。不論他們在世上的任何地方,或者是歷史上曾經存在,包括已經滅絕的法律制度。我懷疑我們是否能夠對法律制度下一個既能符合小型游牧民族,又能符合大型工業社會的定義,也就是既能符合當代法律制度,又能符合古代西台文化、中國文化的定義。試圖在這些古今不同的文化間建構起概念的結構,的確是個困難的任務。當然,有些學者嘗試過。至於他們的結果是否值回票價,至今學界仍然莫衷一是。
本書的目標比較適中,既然本書是對美國法的導論,那麼本書就有權利只把焦點放在美國上,而徹底忽略其他不同社會。畢竟法律、法律制度以及法律過程都是精神上的概念,它們並非具體存在真實世界的東西。你無法摸到、嘗到、聞到或度量法律。任何定義,簡單的說,或多或少都必須有點傳統,也就是說有點做作。但是這並不代表這樣的定義是錯的,這代表只要一個定義是有用的,而且我們能夠使我們自己以及其他人清楚地去完成我們的定義,那麼這個定義就是好的定義。
作者資料
勞倫斯•傅利曼(Lawrence M. Friedman)
目前為史丹佛大學法學院教授,曾任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法律史學會會長,美國法律與社會協會會長。著有《A History of American Law》、《Law and Society : An Introduction》’《二十世紀美國法律史》(American Law in the 20th Century,二○○四年九月即將由商周出版)等,另著有其他法律及社會議題等書籍,並曾獲得崔尼爾書獎(Triennial Book Award)、史丹佛大學傑出教學獎(John Bingham Hurlbut Award Excellent in Teaching, Stanford)、美國律師協會獎(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Award)等數個教學與學術獎項。
基本資料
作者:勞倫斯•傅利曼(Lawrence M. Friedman)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人與法律系列
出版日期:2004-03-09
ISBN:9789861241494
城邦書號:BJ0046
規格:448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