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自由消失的年代:從日常的藐視到平庸的邪惡,當仇恨斷開群體連結、造成文明失序時,我們該如何找回多元共存的力量?
- 作者:卡羅琳.恩可(Carolin Emcke)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9-05-30
- 定價:320元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
為孩子出征:在屬靈的爭戰中,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護衛者
-
基督的奧秘:一個被遺忘的事實,如何改變我們所見、所信與盼望的一切
-
記憶的社會框架(百年經典首次繁中引進、法文直譯,收錄專文導讀及生平年表)
-
建築的面龐the Face of Architecture:現代主義之後的立面設計
-
世界來過台灣:從荷蘭、美國、西班牙、大清、日本到中華民國,一覽他們來過台灣的足跡,解鎖課本沒有教的歷史彩蛋!
-
裝潢工法全能百科王【暢銷典藏版】:選對材料、正確工序、監工細節全圖解,一次搞懂工程問題
-
國之荒原: 金權政治、貧富差距、體制失能、族群對立,理解美國人憤怒的根源
-
遊戲人生72變 2:跨越心界線──引導思考‧促進交流,活化教學心技法
-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
有趣的聖經故事:只要兩小時,原來讀聖經這麼簡單!
內容簡介
序跋
編輯推薦
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卡羅琳.恩可(Carolin Emcke)
德國現今著名的作家、記者與文化評論家,曾在法蘭克福、倫敦政經學院、哈佛大學研讀過哲學、政治學與歷史學。受德國重量級社會理論家霍耐特(Axel Honneth)的鼓勵,完成博士論文《集體身分:社會與哲學基礎》(Kollektive Identitäten: sozialphilosophische Grundlagen)。 自一九九八年起,恩可投入八年時間在號稱德國最重要且發行量為歐洲第一的左派週刊《明鏡》工作,行遍阿富汗、哥倫比亞、加薩、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科索沃、古巴、海地等國際紛爭之地,致力於報導當地的棘手議題。二○○三至二○○四年,恩可短暫於耶魯大學開設政治理論相關課程,帶領學生探究全球化、暴力理論、文化身分等議題。自二○○四年起,恩可在柏林邵賓納劇院接手主持名為「爭論空間」(Streitraum)的公共辯論平台。二○○六至二○○七年,曾在漢堡媒體學院擔任顧問。二○○七年開始為德國《時代週報》以及境內發行量最大的《南德意志報》寫稿。 二○○八年出版《無聲力量:重思紅軍派》(Stumme Gewalt--Nachdenken über die RAF),獻給她被德國左翼恐怖組織紅軍派殺害的祖父,希望透過本書不暴力、不復仇、不歧視的角度,促進社會群體之間的對話,榮獲德國新聞圈舉足輕重的特奧多.沃爾夫獎。恩可近年也將視野擴及性別議題。二○一三年出版的自傳《我們如何欲望》(Wie wir begehren)描述了她發現自己同性情欲的過程,以及在出櫃之後體會到的社會排除困境。 二○一六年出版的《差異自由消失的年代》(Gegen den Hass)是恩可的最新力作,出版當年便獲頒德國最高榮譽人文獎項「德國書商和平獎」。除此之外,恩可也榮獲多項德國重要的文學與報導寫作獎項,包括Friedrich Ebert基金會政治著作獎(二○○五年)、布洛赫獎(二○○六年)、Otto Brenner評論新聞報導獎(二○一○年)、德國記者最佳報導獎(二○一○年)、《媒體雜誌》年度記者獎(二○一○年)、Ulrich Wickert基金會兒童權利記者獎(二○一二年)、德國詩歌暨語文學會Johann Heinrich Merck獎(二○一四年)、自由邦薩克森Lessing Preis獎(二○一五年)、Lichtenberg詩歌講師獎(二○一五年)。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