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平等:為何他人過得越好,我們越焦慮?
- 作者:理查.威金森(Richard Wilkinson)、凱特.皮凱特(Kate Pickett)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9-07-23
- 定價:450元
- 優惠價:9折 405元
-
書虫VIP價:383元,贈紅利19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63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收入不平等跟我們有何切身關聯?
為什麼高層薪水越領越高、基層薪水萬年不漲,應該被打破?
其實我們的心理問題、高壓的人際關係、低落的自信以及被扭曲的天性,
統統都跟收入不均、競爭以及不平等的社會有關。
為什麼有些國家的人比較放鬆、人際關係不那麼緊張?為何我們總是擔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常常覺得參加社交生活就像一場充滿壓力的表演?為什麼美國人得到心理疾病的比例是北歐的三倍?為何美國夢是在丹麥實現而不是美國本土?為何有些國家的兒童福利就是糟到不行?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這些問題的原因就是「不平等」。
在上一本著作《社會不平等》當中,知名公衛學者理查.威金森與凱特.皮凱特將不平等放在公共議題的中心,明確地指出較不平等的社會各方面都慘,從教育到平均壽命都遠落後於較平等的社會。他們在本著作中進一步解釋,不平等是如何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包括個人思考、感覺和行為舉止。一開始我們會先到看無可否認的證據,說明物質上的不平等有多麼強大的心理效應: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人們就越容易以高低階級來評價自己與他人,因為擔憂自己落於人後,自信破滅,自卑感、防禦性的自戀、瘋狂購物等現象也隨之衍生。不僅如此,對於社會地位的焦慮更導致壓力賀爾蒙升高,不但學習或工作表現受到影響,焦慮、憂鬱、藥物濫用的頻率也隨之增加。
兩位作者描述了這些心理反應如何隨著階級社會展開,解釋為何貧富差距對我們的衝擊如此殘酷。他們也從演化與表觀遺傳學的觀點提出,人類社會並非永遠都是自利且彼此競爭。此外,對於社會上普遍認為菁英較有能力、應領高薪;地位低的基層天生能力較差,因此無法爬出底層這樣的「自然結果」,他們也提出根本的反對理由。
本書的前作《社會不平等》在二○○九年推出後獲得巨大的成功,並入選歐洲最高榮譽歐威爾獎;時隔十年,社會心理問題越發嚴重,四成以上人口曾有程度不一的心理疾病、民粹崛起、社會分化越演越烈,《收入不平等》即在此基礎下誕生。延續前作對貧富不均的影響,本書尤其著重心理層面,為當代每個人在社會上遇到的問題,找到了合理的解答。
目錄
圖表目錄
關於數據和圖表
序
第一章 為何社會讓我們如此焦慮
第一部 不平等的影響
第二章 貧富差距、他人評價的焦慮與精神疾病
第三章 自戀、自我膨脹與地位顯赫的幻覺
第四章 成癮社會:對酒精、甜食、電玩電視與購物的依賴
第二部 為何身分地位如此重要?菁英主義與階級迷思
第五章 演化帶來的心理遺產
第六章 菁英領導制度的迷思
第七章 財富與階級的影響力
第三部 未來的展望
第八章 平等主義與永續未來並不相悖
第九章 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致謝
附錄
可參考資源
受貧富差距影響之健康與社會結果清單
參考書目
內文試閱
許多心態平衡、性格活潑的人,幾乎都不曉得自己其實會在意旁人的看法。他們甚至會不高興地澄清,自己的言行才完全不受他人影響。其實這種心態根本是幻覺。若是不小心出糗或把事情搞砸,而旁人原本滿懷敬意的親切面容,變得冷酷、不屑時,當事者就會在詫異、恐懼,還有被排擠的無助中發現,原來自己始終活在別人的腦中,卻渾然不覺。這就像我們每天走在堅硬的路面,卻沒想過路面是如何將我們支撐起來。
──顧里(Charles Cooley),《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一九○二年,頁二○七
在歐普拉(Oprah Winfrey)創辦的《歐普拉雜誌》(O Magazine )中,她的造型顧問瑪莎‧貝克(Martha Beck)寫了一篇文章,分享自己的「派對焦慮」經驗:跟別人相處時,她說「內心的頭號大敵是脆弱、恐懼和不留情面的評論」。貝克說自己「跟成千上萬名不擅融入派對熱絡氣氛的人一樣……我們是害怕在派對中跟人閒聊的社交恐懼者。」不僅如此,「我們還怕自己會說出蠢話,讓大家知道我們其實是傻瓜,而非大家心目中理想的社交高手。」她還說自己「需要有令人稱羨的成套武裝,例如聰明的言談舉止、緊實的大腿、廣闊的人脈還有財富等,才有辦法在派對中存活。從挑選衣服到寒暄閒聊,每一步都出於恐懼,都是為了抵抗批評的防衛之舉。」
我們把害羞內向、自我懷疑和與他人相處時的不自在感,全都當成自己的心理弱點,彷彿是種情緒缺陷,必須盡全力改善。我們都努力將這些不安全感藏起來,所以很少在他人身上看見這些特質。不過研究調查顯示,這種狀況極為普遍,僅少數自信心十足的人得以倖免。事實確實如此,奧地利精神分析學者阿德勒(Alfred Adler)在二十世紀初脫離佛洛伊德學術圈,他認為上述感受都是人性組成中的基本要素,他帶出「自卑情結」的概念,更表示:「身而為人就是會感到自卑。」自卑的情緒通常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是害羞、沒自信,有時會害怕社交,另一種則是以自我膨脹、高傲、自戀與擺高姿態來掩飾不安全感。雖然這是現代數據分析出的結果,但阿德勒早就提出這項說法,他認為高人一等的心態是為了保護內心的自卑感,而且內心越自卑,外在的偽裝就越強烈。
「如果有人總擺出自己比他人優越的態度,我們可以推測他內心肯定有一股自卑,因此需要特別費心掩蓋。」「自卑感越強烈,獲得他人肯定的渴望就越大,情緒也會特別不安、躁動。」
當然,因為「費心遮掩」的手法起了效用,我們才不曉得原來這股不安感如此普遍,一廂情願地以為是自己獨有的困擾。
這種自卑感以及形式各異的掩飾手法,在某些社會中更為普遍,阿德勒無法從患者的心理特點中看出,因此我們只能藉由當代統計資料的分析來得知。這個現象顯示了肯定有強大的外在因素會影響自卑感的加深或減輕,而流行病學家受過專業訓練,具有研究疾病分布與其決定因素的能力,因此能找出這些影響自卑感的要素為何。舉例來說,學者會試著研究空氣污染對氣喘、支氣管炎等疾病具有多大影響力,而用這種方式來研究害羞內向、社交恐懼與自我質疑等狀況,想像這些感受是在特定情緒或社交氛圍中生成並加劇,或許就能找出問題的起因。我們都深知若想減輕身體的病痛,就該減少環境中的污染物和致癌物;但大家卻沒認真思考過,我們也該整頓那些對情緒和心理有害的氛圍。倘若社會焦慮感高漲會危害生活與人們的福利,那麼社會大眾與政治人物就不該掉以輕心,必須以面對空污的態度來看待這些成因。
人類是社交動物,我們對他人情緒的敏感度、以及避免冒犯他人的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交技能。對周遭人群保持敏感原本是既正常又有益的,但如今這份敏感度卻不斷被被觸發,而且強度與日俱增,反而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人們失去安全感,只好不斷自我防衛,藉此消弭微不足道的批評;有些人甚至對社交活動感到焦慮,因此將自己封閉起來;我們也發現人們為了掩飾心中的不安,不斷利用外在象徵來彰顯社會地位。上述這些缺乏信心與安全感的現象,已經嚴重到讓許多富裕國家的人們無法過得更快樂,也無法提升生活品質。讀者會在本書發現,如果想對抗這個現象,方法並不是讓自己變得更厚臉皮,而是去找出社會上的有害成因並加以制衡。
害羞與自我意識過剩可以分為內在成因與外來加諸兩種,這兩者的區別我們可以拿跨欄障礙賽為例:如果想知道為什麼某些選手踢倒的跨欄比其他選手多,我們就必須比較選手的個體差異,例如年齡、體態、身高等;但如果研究主題換成「為何在某些體育賽事中,被踢倒的跨欄數量較多?」我們就得先釐清這些賽事中的跨欄是否比較高。為什麼有些人善於心算有些人則否,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必須先調查個體差異以及他們的心算能力與熟練程度;但若是想研究「為什麼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比解決另一個問題的人多」,就得知道這兩個問題的難度有何差異。
因為這不是一本勵志書,我們不會花時間探討自信與害羞的內在成因與個體差異;我們希望釐清的是為何社會抑制(social inhibition)這麼容易被觸發,並希望能藉由釐清這件事來提升全人類的福利。我們的首要目標是研究社會上的「垂直不平等」、從社會頂層到底層的貧富差距所造成的影響,以及社會地位與階級含意。我們希望從中得知,這些因素是如何讓我們對他人產生不同的價值判斷,並因此讓我們變得更有自信或更加的自我懷疑。所謂的「水平不平等」比較的是不同群體間的狀況,這些群體可能是以性別、種族、階級、殘障與否、信仰、語言或文化等因素來畫分,這種不平等因為同樣牽扯到優等與劣等的議題,因此會被認定是社會上的不公義;但是,與跟聚焦在這些特定族群的差異相比,我們的目標其實是揭露個體如何被賦予優等或次等地位,因為這是形塑所有不平等現象中的必要環節。首先,我們要先來討論大家認定貧富差距的共通癥結點。不過在找出社交痛苦的結構性成因時,得先了解人們是如何感知這種痛苦的情緒。
活在當代社會,我們總是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心理學家將這種心態稱為「社會評價威脅」(social evaluative threat)。對於富裕的已開發國家來說,這種現象對人民的生活品質構成極大的負擔。在乎他人觀感要付出許多代價,例如壓力、焦慮感與憂鬱不斷加劇,而用酒精或藥物來鎮壓焦慮的方式也對健康有害,失去社交生活和交友圈更讓許多人感到寂寞。這種不安全感就像社交生活中的癌症,雖然不可輕忽,但我們在衡量生活品質時卻鮮少將其因素納入考量。
基因、童年經驗,或是曾在學校受到何種對待,這些因素都隱含個體弱點差異。但與其探討這些因素,不如把這種普遍的心理狀態當成公共衛生問題。公衛議題向來與政治密不可分,例如下水道的設置規範、《淨化空氣法案》與近期的汽車廢氣排放之爭。十九世紀德國病理學家魏修(Rudolf Virchow)曾說「醫學屬於社會科學,政治則是規模更大的醫學。」這句話正是本書秉持的精神。
【小標】缺乏自信與社交焦慮
害羞是種相當普遍的反應。我們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此當缺點外露時就會害羞。
最常被引用的調查是「史丹佛害羞調查表」(Stanford Shyness Survey),該調查指出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美國人,無論是過去、現在、甚至是持續發生,他們都曾在生命中的某些片刻感到害羞。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多數場合中,有大半時間感到害羞;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長年來處於害羞狀態。
雖然有兩成以下的受訪者不認為自己個性害羞,但他們的大多都曾出現害羞反應,例如臉紅、心跳加速,或是「肚子在翻騰」。這些人不認為自己容易害羞,因為他們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會羞赧。而在所有受訪者中,僅百分之七表示自己從未感到害羞。
二○○一至二○○四年間,美國合併症調查青少年補充項目(US National ComorbiditySurvey–Adolescent Supplement),訪問了十三歲至十八歲的一萬多名青少年,請他們評估「與不熟的同學相處時的害羞程度」,有近半數受訪者認為自己會害羞,但他們的父母則認為有超過六成。
感到害羞就代表了自我意識過剩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跟他人比較時會產生尷尬、焦慮感、對社交能力沒自信,內心承受更大壓力,思考也會受到阻礙。陷入這種狀態後,就更難與他人互動與享受彼此相處的過程,也很難清楚地思考、表達自己。這種現象對職場或社交生活相當不利。極度容易害羞的人可能會受到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社交焦慮(social anxiety)、或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所苦;但以臨床來說,唯有相當嚴重棘手的狀況才會被納入標準。人們只有在恐懼和焦慮感「與實際情況嚴重不對等」時,才會被界定為患有社交焦慮症。當然,這代表判斷標準立基於我們對「正常」的認知。
有少數的人會發現缺乏自信讓他們綁手綁腳,社交生活簡直是折磨,因此盡量避免與他人接觸。而對大多數的人來說,社交焦慮帶來的痛苦和壓力,遠大於與人見面的喜悅。我們從「經驗計畫」(Experience Project)這個網站擷取了四名個案,此網站成立的宗旨是讓人自在地分享情緒困擾。
「在社交場合中,我會變得很內向、封閉,而且言談舉止都超尷尬。我很怕那種被品頭論足、嫌棄、鄙視的感覺,所以刻意跟大家保持距離。聽見笑聲時,我總覺得別人是在嘲笑我。我知道這種想法很蠢,但我控制不了自己。這幾年來,我已經習慣這種孤僻的生活了……」
「有時候我會避免跟任何人、甚至是所有人接觸,一想到別人正在評價我,我就感到快抓狂。」
「有時候連到超市櫃台結帳這麼簡單的事,都有可能讓我恐懼發作。通常我會選自助結帳,這樣就不用跟任何人接觸。」
「不管是跟熟人或陌生人相處,我都非常害羞,這已經對我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了,有些人甚至認為我是在裝模作樣。我沒有朋友,就連出個門也是萬般艱難。我會盡量在白天出門購物,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戴墨鏡跟帽子,它們就像保護殼,能避免我的社交恐懼症發作。一旦發作,我就會開始結巴、冒汗,感覺大家都把我當怪胎一樣地猛瞧。我每天都得跟這種水深火熱的狀態搏鬥。」
這類關於自我隔絕的經驗分享,讓人更了解這些容易害羞者內心的痛苦,以及為何正常生活對他們而言如此艱難。許多備感焦慮的人都以為自己罹患精神疾病,在尋求醫師協助後,他們會拿到抗焦慮劑或其他精神藥物。自一九八○年起,社交恐懼症正式被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歸類為精神障礙,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縮寫為DSM)中。長期以來,科學家並未針對普遍的害羞現象進行研究,反而嚴謹地調查社交恐懼症的普及度。過去三十年來,患有社交恐懼症的美國人,其比例從百分之二成長為百分之十二。
【小標】貧富差距帶來的挑戰
近年來,已開發國家中的社交恐懼已成為極為普遍的現象,代表我們都得面臨重大考驗。
友誼跟良好的社會接觸,對健康與快樂而言有莫大助益,但人們又對社交活動卻避而遠之。若能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能讓深受社交恐懼所苦的人們改善生活品質,更能對抗拒社交的廣大群眾有所助益。好消息是,目前我們比過去更清楚問題的根源為何,對問題的解方也越來越有概念。不少研究顯示,在貧富差距較懸殊的社會中,社群生活的連結相對較弱;貧富差距較小的社會凝聚力較高,這點也已經過反覆證實。生活在較平等社會中的人們,較願意投入社區團體,參與志工組織與公民團體活動。他們更能去信任他人,願意幫助彼此,動用暴力的比例也都相當低(以謀殺率來衡量)。整體而言,在貧富差距較小的社會中,人們能更融洽相處。
早在法國大革命前,大家就直覺認為貧富差距會引起社會分裂,損及社會根基。如今我們有充足的數據來評估貧富收入的差距,藉此衡量社會不平等的程度,因此在各個國家,人們更能篤定這個直覺是對的,大家甚至比我們想像中更深信不疑。這項論述已不只是個人直覺,現今已有數百項研究證實,這是顯而易見的客觀事實。在下一章的圖表中,我們能看出各國貧富差距與社群團體參與率的關係。在《社會不平等》中,我們也以類似圖表,來顯示貧富差距與信任程度的關係。
我們認為在貧富差距較小的社會中,社群團體參與率之所以比較高,很有可能是因為社會中人們的相處模式比較輕鬆自在。假如貧富差距較不懸殊,人們對自我價值的認知,也不會有太懸殊的差異,大家也更容易融入群體,畢竟許多人在交友時,還是會選擇與水準相近的人來往。話雖如此,但其中的因果機制卻沒這麼單純,除了跟家境富裕的人相處會感到社交恐懼,就連跟地位相當的人接觸,我們也會擔心無法在對方心中留下好印象。
此現象顯示(同時也是與論證最相符的解釋),只要社會的階級分層越明確,人們就更堅信:每個人的價值與重要性都有先天差異,而這些差異決定他們所屬的社會位階,因此大家對自我價值就更缺乏安全感。這個推論確實沒錯,接下來我們也會在第六章與圖表6.7中看出,國家的貧富差距越懸殊,社會就更難出現階級流動。
撇開能力與專業技能的個體差異,在貧富差距懸殊的國家中,人們甚至會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地位畫上等號,把人分為優等與次等兩類。這麼一來,「社會評價威脅」與人們對於社會地位的焦慮,也就更根深柢固了。此外,社會比較的現象也會日益普遍,讓人們對自我價值逐漸失去信心。
以往我們都以為大家只會比較彼此的社會地位,現在連各種正面、負面的人格特質,都會與不安全感與社會比較扯上關係:外貌體態、聰明程度、休閒活動、膚色、審美觀以及消費習慣,這些事項如今都具有更廣泛的社會意義,能用來展示一個人的地位與價值。在演化史上,社會比較起先是出現在動物的階級系統中,用來比較個體間的相對強度;在如今的人類世界中,社會比較變得多元,不只具有單一面向。
在接下來的段落,我們會提供精簡的短篇插畫,讓讀者了解社會本質結構的變遷如何影響人們對自我價值的認知,讓人相信自己天生比他人優越或低等。在本章開頭,我們引用顧里的一段話,裡頭提到其實多數人都易受他人評價與看法影響。因此除了嚴重程度各異的社交恐懼症患者,身為廣大群眾之一的我們,也得對這些議題有所了解。
作者資料
理查.威金森(Richard Wilkinson)
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流行病學榮譽退休教授、倫敦大學學院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榮譽教授、紐約大學客座教授,二○○九年創立平等信託基金會(The Equality Trust)。
凱特.皮凱特(Kate Pickett)
英國約克大學健康科學系流行病學教授、平等信託基金會聯合創辦人。曾在劍橋大學學習體質人類學、在康乃爾大學攻讀營養科學、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習流行病學,並在芝加哥大學擔任助理教授。 兩人合著的《社會不平等》入圍二○○九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年度研究計畫,並入選《新政治家》近十年十大好書之一。
基本資料
作者:理查.威金森(Richard Wilkinson)、凱特.皮凱特(Kate Pickett)
譯者:溫澤元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NEXT系列
出版日期:2019-07-23
ISBN:9789571378756
城邦書號:A2202748
規格:平裝 / 單色 / 39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