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月光族存到500張股票:超容易複製的存股法,讓股息自己流進來
-
決勝細節力:多做1%,為企業增加30%效益
-
買房換屋不踩雷:房產甜心徐佳馨帶你解鎖購屋任務
-
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
-
超簡單買低賣高投資術:飆股、存股、ETF 一次學會
-
九十自述:管理大師韓第活出長壽與知足的生命感悟
-
AI時代的提問力 Prompt Literacy:精準提問、正確下指令,善用AI的最大潛力!
-
人生的五種財富:設計你的夢想人生,時間、社會、心理、身體、金錢財富都豐收
-
30個必學的AI行政工作術:搞定會議、行程、簡報、文書、圖表、影音、資料庫,事半功倍,準時下班!
-
反市場:JG股市操作原理
內容簡介
把握市場脈動,掌握美股趨勢,資產精準配置,打造高效獲利,新手投資就靠這一本!
金融商品日新月異,市場規模如此之大,美股市場的財富效應有多大?
透過各項研調數據、圖表及投資個案分析,清楚比對美國股市的基本面,分析當前走勢與未來趨勢,作者分享個人選股投資三部曲,幫助讀者釐清股市短期波動,掌握大環境景氣循環,前進美股市場當贏家,快速掌握飆股,創造持續現金流!
川普上任後,美國與世界各國的角力持續不斷,驚人後座力從未停歇,請問:
‧投資高手爲何依舊劍指美股?
‧如何避開投資地雷?避免「追高殺低」?
‧什麼是決定投資生涯成績的關鍵因素?
‧怎麼做才能持續取得「巴菲特等級」的投資報酬率?
目錄
作者序
CH1 「想通」的藝術
01 「投資」是生存的技能
每個人都在尋求自由、獨立
為何需要投資理財?
投資股票的優點
投資美股是最佳選擇
投資股市的正確觀念
02 散戶的迷思
金錢能買到名氣,但買不到績效
對基金和財富管理的期望過高
典型的錯誤投資行為
職場工作技巧,並不適用於股市投資
大盤指數基金和懶人投資法才是王道
03 性格決定一切
性格是投資成功的關鍵
有利於投資的性格—決心最重要
性格比聰明才智更重要
投資是藝術,不是科學
性格決定投資能否成功
CH2 「看懂」的技巧
01投資報酬率
年化投資報酬率—投資人該重視的唯一指標
評量投資報酬率――如何由年化報酬率判定績效?
資金規模vs. 投資報酬率
基金的投資報酬率
台股投資人的習性令人費解—見樹不見林
02風險vs.不確定性
何謂不確定性?
什麼是風險?
似是而非的「去」風險—投資組合再平衡
「事實」和「正確性」是投資決策的根基
安全邊際—價格vs.價值
要避免犯錯,但並非不犯錯
巴菲特的投資方法沒有秘密—但為何無人採用?
瞭解歷史有助於投資
CH3 「做好」的準備
01改變的決心
想突破就要改變—重大的改變是必要且痛苦的
長期投資的好處
專注和集中
投資功課無法逃避—投資的三部曲
02獨立思考
想成功?請建立專屬的思考模式
決策無法假手他人—思考不能外包
群眾是盲目的—不要淪為烏合之眾
不要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是大忌
閱讀的重要性無可取代
建立自己的投資原則
03市場波動vs.崩盤
股市中,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
股市崩盤
財富「重新分配」的時刻
如何面對股市崩盤?
崩盤過後股市總會再攀新高
別把心思花在無謂的事情上
附錄1 ︱林子揚的歷年年度投資績效表(1996 年至2024 年)
附錄2 ︱全球主要股市過去30 年的報酬表現比較一覽表
附錄3 ︱林子揚開發的免費美股投資工具程式列表
附錄4 ︱林子揚推薦的投資書籍
附錄5 ︱林子揚推薦的美股網站
附錄6 ︱林子揚的網站,部落格,和社群
內文試閱
壹、投資是生存的技能
「如果你無法找到方法讓錢在你睡覺的時候為你工作,那你將工作到死。」
—華倫‧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
每個人都在尋求自由、獨立
傑夫.貝佐斯(Jeffrey Bezos)有一次談到熱愛工作的真相時表示:「如果你的職場工作能夠有一半讓你樂在其中,那就很不可思議了。」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 因為真相就是,任何事物都有代價。這就是現實;每項事物都會有你不喜歡的地方。
歲月靜好是要成本的。沒有實力的人只能保持靜默,有實力的人才能享受靜好。美好生活的底色一定是物質。世間沒有貧窮的口袋,只有貧窮的腦袋。財富自由的最大好處是擁有選擇的自由,而擁有選擇的自由是無價的。
自由、獨立需要經濟上的支持
最近在報上讀到一則新聞;房仲表示近年來有能力買得起台北市區新建案的買家只剩下企業主和投資成功的人士,連科技業的上班族都買不起。
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是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是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我們需要多少退休金?
「1111人力銀行」2024年10月所發表的退休調查,目前上班族平均58歲就想退休,以平均餘命80歲估算還約有22年的退休時光,平均認為41歲就得啟動退休規畫,估計不含房產要存到1,247萬元才能安心退休。上班族評估退休後每個月的支出為27,979元,約是目前收入的66%。
為維持退休後生活,多達78.3%的上班族打算退休後要繼續開闢收入,主要方式為投資理財(70.5%)、兼職或計時工作(66.2%)、接案(23.9%)。退休規畫面對的不可預期因素的干擾包括最擔心的物價通膨(62.9%),其次是退休金不夠用(54.3%)、生病無法自理(43.7%)、持續低薪存不到退休金(42.7%)。
根據台灣主計總處公佈的2023年度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為25,726元:假如60歲退休,平均活到80歲,20年開銷換算下來,約為617萬元。
另籌退休財源,股票是主力
根據台灣人壽2020年起與政大持續追蹤五年的「退休生態觀察指標」,在2024年的調查結果:61.7%的民眾評估退休前無法備足退休金、更有61.9%未退族認為退休金得另籌自備款才夠用;其中有高達56.4%選擇股票投資做為退休自籌資金的來源。
據台灣證券交易所2024年底的統計,台股開戶人數為1,321.6萬人,占全台總人口的56.47%。依2022年財政部綜所稅申報資料,高齡有所得者占高齡人口57%,其中有股利所得者占高齡有所得者58.5%,平均每人月領股息2.3萬元。
政府並沒有台灣60歲國民平均存款的資料,但根據主計處國富統計的資料,2022年底家庭部門平均每人的淨值為688萬元。2023年的統計每戶家庭淨值1889萬元增,其中證券資產341萬元。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4月平均每戶2.52人。
為何需要投資理財?
2023年勞保局公布平均每一位勞工請領的年金僅18,824元,2024 年勞保精算報告指出,潛藏負債13.23兆,勞保基金恐於2031年破產。全世界已經有多個國家發生了國民的老年退休年金破產的案例,實質性入不敷出的例子更多。如果你太天真,退休之後只靠標準的勞保退休年金,生活將會非常辛苦。
根據美國社會保障局的數據,2024年65歲及以上的美國人領取平均約為每月1,862美元的社會安全保障金;但它只占美國老年人總收入的30%。根據美國政府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在2020年的統計,65歲及以上的美國人,平均每人每年在醫療保健上花費22,356美元。
薪資水平不高,退休金難保生活無虞
2024年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薪資中位數》報告指出:全年受僱員工人數平均為845萬7千人,經常性月薪資平均數為49,695元;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15,177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數為64,872元。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9,087元。
美國也好不到那裡去:美國勞工統計局和人口普查局的官方的統計:2023年第四季全美平均年薪為美金59,384元。2024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為75,580美元。
(表1-1)是過去12年,分別由經濟部和主計處所公布的國民年平均所得和消費者物價指數統計,國民年所得的年複合成長率只有3.93%。奉勸投資人盡可能地在年輕工作時多存點錢和儘早進行投資,才能利用時間複利累積資產。越早開始儲蓄和投資,隨著年紀增長累積的資產就會越顯著。財務自由並不是靠省下三餐吃飯錢的方式達成的;你必須讓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你越早擁有這項技能,就能越快實現經濟獨立。有辦法讓錢自動為你賺錢時,才有財務自由的可能。
通貨膨脹正在吃掉你的積蓄……
你手上現在的現金購買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年漸變小;(表1-1)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是一般人對通貨膨脹的直接感受。20年前台灣銀行定存利率大約是5%,2025年3月約1.715%,若不再繼續下跌,就該額手稱慶了。
每個人一生都有一堆帳單要付;世界會進步,生活費也一定隨之上升;我們不可能回到以前自己種米和大灶煮飯自己自足的農業時代。除了通膨外,我們無法預知退休後的世界會進步成什麼樣子,有多少現在不存在的額外生活花費會在以後產生。20年前沒有人會預料到現代人必備的手機已經成為生活的固定成本;三不五時換新手機的錢、每個月付的上網的費用、手機程式下載的費用,各種訂閱服務所需的費用等。
由於醫療科技的進步,大部份人都會比父母和祖父母輩活得更久。當年齡較長後,每個人所需要的健康醫療費用也會隨著上升;少子化的影響和社會風氣的轉變,養兒防老成為不切實際的期待,大部份的人都需要自行準備老年後的看護和住養老院的龐大費用。
衛福部公布的台灣2023年的醫療費用約占全國GDP的7.8%,為防止健保破產,政府計劃逐年增加國人自付的項目,未來的趨勢是自付的費用會愈來愈多。根據美國政府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2022年的統計:美國人參加健保的比例達92%,醫療保健占GDP的比例為17.3%,預估到2032年將達到19.7%。美國一半民眾擔心付不出天價醫療費,因醫療費用申請個人破產的比率,約在26%~66.5%之間。
除非你是軍公教人員,大多數人不會期待能從第一份工作上退休。全球化更激烈的職場競爭是無可避免的世界潮流,你必須和全世界的人而不只是本地的人競爭工作。
投資股票的優點
傑諾.席格爾(Jason Segel)在《散戶投資正典》(Stocks for the Long Run)一書中的統計,從1802年到2012年,各種資產的年化投資報酬率分別是:股票6.6%、債券3.6%、國庫券2.7%、黃金0.7%、美元 -1.4%。
當初都投資1美元,經211年後,各種資產最後的累積資產值分別是:股票704,997、債券1,778、國庫券281、黃金4.52、美元0.05。除非你把股市當賭場,或是炒短線;否則長期而言,股票投資幾乎都能獲利。
股票投資是少數投入資源愈多,但產出或回報卻成反比的事業。人多或資源愈多,除了礙事;不會為你的投資報酬帶來任何優勢,錢多或人多好辦事這種商業界不成文的慣例,在股市投資上反而是有害的,一個人的決策反而對股票投資更為有利。企業存在的必要之惡決策官僚,是阻礙投資成功的最大殺手,投資人只要看看股票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績效有多糟糕就瞭解了。
沒有資格限制,終生都能從事的事業
全球股市都希望所有的人入場交易,任何人都可以開戶買賣股票成就你的致富夢想。證券商開戶不會有門檻、不需要資格考試、沒有智力測驗、也不會做身家或家世背景過濾,更不會因任何理由歧視你,將你拒於門外。
股票投資和學經歷、家世出身、智商、社經地位都沒有關係。只要你具備讀報紙的能力,投資股票成功與否,和這些都沒有關係。成功的投資必需具備的是敢與眾不同的非凡洞察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是講究合群,或是擁抱多數人的意見的工作。高智商的人,投資股票反而容易失敗;名列「門薩會員」的人,投資股票並不會具有優勢。
股票投資是極少數可以終其一生都能從事的事業;只要你願意,還有體力,可以一輩子都從事股票投資,直到離開世間的前一刻為止。菲利浦.費雪(Philip Fisher)和伯納德.巴魯克(Bernard Baruch),兩人在90多歲時,都還自承會打電話向股票經紀人下單交易股票。從事投資的其中一大好處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力也會持續積累提高。大部份的工作,特別是體育競技、藍領工人、普通上班族,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就無法從事這項工作了。但是投資這條路上,你的知識和經驗會比資金還重要。
從容的選擇權,兼顧報酬與安全性
巴菲特在1974 年接受《富比士》(Forbes)採訪時,曾經表示:「投資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意,因為你永遠不需要被迫揮棒。投手投出通用汽車的球、投出美國鋼鐵的球,沒揮棒也不會被判三振出局。除了錯失良機,不會有任何懲罰。你只需等待你中意的球,在守備員打瞌睡候奮力一揮。」
股票市場沒有三振出局這回事,你不必每球都得揮棒,你只需要等待你中意的球來再揮棒就行了。股票投資不是考試,沒有時間限制,趕時間提早交卷分數不會比較高,反而容易犯錯而導致報酬不佳。
股市每天交易,流動性僅次於現金,有利於資金的調度。股票不需要像房地產一樣的鉅額財務槓桿和高額的預付款,沒有起始資金門檻的要求。除了經商賺大錢或經營具規模企業後上市外,股票投資是大部分人最容易達成財富自由的理財方式。
債券報酬穏定,看似較為安全。但是長期年報酬率還不到美股的平均市場年報酬率的一半,連通膨保值的目的都達不到。只要你不是採取短線或賭徒的心態來進行股票的投資,投資心態正確,並採用經過驗證的成功方法。股價的長期走勢一定是上漲的,即使是極度保守型的股票投資方式,都可以為你帶來可觀的資產累積和長期的安全感。
日本家庭主婦認為退休的男性只是家裡占位置的櫥櫃,許多人從職場退休後,許多人生活頓失重心,心理和身體都因此快速老化。股票投資可以讓你把專業轉換成投資的能力圈,讓你在日常工作外,開創另一片天地。
股票投資的美妙之處是你只需和自己競爭,可以設定自己的期望和目標,不必和人比較,能挑戰無限的可能,從中獲得金錢之外的成就感。除非你是企業擁有人,或是極少數大型公司的高階管理階層,任何人都不可能靠上班為人做嫁而致富。上班只是為人打工,成就的是別人的夢想,不會有屬於自己創業的成就感。
上班要看老闆臉色、忍受無理的客戶需索、被迫和討厭的同事每日相處。股票投資不會有時間或地點的限制,自由度大。尤其現在網路發達,資訊流通快速,天涯海角想和全球財經資訊隔絕都很困難。
投資美股是最佳選擇
台股即使最賺錢的少數公司,都是外國企業的代工公司,多數公司的營收上下起伏劇烈並不穩定。台積電長期占去台股權重三成以上相當不健康,台股比重有近七成是電子相關類股,產業類型單調,多數股票交易量都很小;上市企業內線交易等醜聞不絕於耳。
我在2022年出版的《10倍股法則》一書中曾統計過:
◆過去10年,台股只有2家能每年持續打敗0050 ETF。
◆過去15年,台股只有100家企業,每年持續盈利。
◆過去30年,台灣只有2家在美股上市的ADR,達成10倍股。
投資的原則並不會隨交易市場的不同而有差異,投入一樣的時間精力,當然是要選擇回報率較大的美國股市。
耗費同樣的心力,卻有更好的選擇和台股比較下,美股具備以下重大的優勢:
◆美股兩百年持續交易,不曾中斷,長期持有的股票不會成為壁紙。
◆任何18年間的報酬一定為正報,有利長期投資人。
◆法規完整,規模龐大,市場很難被操控。
◆產業完整,美股有數百家台積電等級,甚至比台積電更好的上市企業可供選擇,兩大交易所再加上櫃台市場,約有12,000檔股票可供交易。
◆全世界各國的領導企業幾乎都會在美股上市,美股是全球企業估值最高的市場。2025年3月的統計,美股總市值占全球股市總市值的64%。
我在《10倍股法則》一書中曾詳細列出過去30年美股上市企業能達成百倍的股票就有841家,台積電只不過是其中之一,149倍。美國經紀商競爭激烈,目前都是零手續費,財報和資訊豐富,交易系統功能強大完整。如(表1-2)所示,台股產生百倍股的能力只當美股產生十倍股的能力!世間並非所有事情都是平等的,投入相同的心力,不一定能得到同等的回報,但投資台股或美股我們可以選擇!
投資美股,必須注意匯率風險嗎?
30多年前,美金兌新台幣曾經是1:25,現在是1:32。假設30年前你開始投資美股,現在你可取得的獲利包括以下兩部份:
資本利得:30年前如果你開始投資代表美股大盤的標普500指數,包括股息,可以取得10.65%的年化報酬,以10.65%的複利年化報酬進行投資,30年後可以取得本利和20.82倍的報酬1。
滙差獲利:這30年期間新台幣貶值了28%,大部份台灣人終究會把投資美股的錢匯回台灣換回新台幣,所換得的新台幣會多了28%。
對台灣投資人投資美股而言是兩頭賺!即使28%是「匯損」,對比20.82倍的股票資本報酬,差了74.36倍!孰輕孰重?除非是短期炒匯,否則匯率對美股投資的影響不應成為考量。比起其它貨幣,美元匯率算是最穩定的。根據國際結算銀行2024年的統計,美元在世界各國外匯儲備所占的比重約57.39%。2024年2月時SWIFT的數據顯示,美元占全球交易比例為50%。2022年時國際結算銀行(BIS)的統計指出,美元占全球外匯市場近90%的外匯交易量。
美國的綜合國力還是獨一無二,現在活著的人,有生之年應該還是如此;可見的未來,最具影響力的貨幣還是美元。
1讀者可以利用「附錄3」的工具程式,輕易算出這些數字。
台股?美股?二者大不同……
大部份投資美股的台灣投資人,幾乎都有台股的投資經驗,而且是近年才投入美股的投資人。就我而言,至今不認識任何一位像我一樣,投資生涯完全只投資美股,不投資台股的台灣本土投資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議想投資美股的台股投資人讀一下我之前的《10倍股法則》一書第二章對美國股市和四大主要交易所的完整介紹,以及第三章對美股各產業的介紹。美股上市企業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類型的產業,分布平均。
台股投資人動不動就拿台積電和美股大部份的企業比較,這是極不合理的偏見。台灣投資人習慣性期待股市崩盤時要求國安基金護盤,美股總市值占全球所有股市的64%,規模龐大,政府也不可能拿納税人的錢直接進場護盤。
1.美股企業虧損是常態。台股投資人對企業的虧損忍受度很低,只要沒有盈餘,不會去深究原因,幾乎都會立即變心賣股。許多美股的科技巨擘,公司都經歷過很長的一段沒有盈餘的日子,若是長期投資者,判斷正確,這些優秀的企業的好日子反而是在後頭。網飛(Netflix)、特斯拉(Tesla)、亞馬遜(Amazon.com)、賽富時(Salesforce)在首次盈利前分別連續虧損了6、17、9、5年。如(表1-3)所示,美股上市企業虧損的比率逐年升高,趨勢明顯。
我在《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一書裡曾提醒過投資人:營收對所有企業的重要性,以及不可取代性;因為財報中基本上只有這個數字是真實可信的,其它的數字都是可以透過財務工程和會計手法進行「合法地」調整──投資人務必永遠記住這句話。這也是為何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美股主要投資人幾乎都會以營收的成長率來決定企業估值的主要指標。更深入者,可以再用股價營收比來和相同產行業裡的同業進行比較。
台股投資人的估值則較為單一化,幾乎只看淨利,根據每股盈餘再乘以個別產業的合理倍數,直接得出企業的估值;這種估值方式在美股根本行不通。一如貝佐斯一再教育亞馬遜的投資人:自由現金流才是決定企業能否生存的決定因素,不是盈餘!本益比還是很重要,但不是估值的全部;本益比易受利率影響,利率在每個年代的差異很大。評估市場或企業估值,需要謹慎,保留安全的區間。這是台股投資人踏入美股必需重學的第一課….(未完)
作者資料
林子揚 現為美股專職投資人、財經作家、中英文部落客,資訊工程碩士,曾任職大型跨國科技業25年。專長為軟體、電子裝置設計、跨國大型專案,以及企業咨詢。 作者深信並實踐成長股長期投資、集中投資及能力圈內投資的原則。30年來只投資美股,完整投資生涯29年(1996年至2024年)的年化報酬率為22.76%(同期間標普500指數為8.12%,台股加權指數為8.25%)。過去29年中,只有5年是負報酬,1995年時以1元的投資至2024年底,已經成長383倍! 收獲9檔的10倍股、歷經13家持股企業的19次股票分割。 總計著有《投資人的美利天堂》、《超級成長股投資法則》、《10倍股法則》等40本財經和資訊著作。 部落格https://granitefirm.co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