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2020年版):三十年追尋,五大洲旅程,以及一個全新的飲食觀
- 作者:法蘭西斯.拉佩(Frances Moore Lappé)、安娜.拉佩(Anna Lappé)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2020-02-27
- 定價:500元
- 優惠價:79折 39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395元,贈紅利19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75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
彈一場完美戀愛影視寫真書.限量親簽扉頁特典贈品版(GagaOOLala首部台泰日合作BL話題台劇!)
-
骨科獸醫師的狗貓復健全書:骨關節炎‧前十字韌帶斷裂·椎間盤疾病·20種外科常見問題的對症照護指南
-
美國原裝進口韋特塔羅牌
-
圖解第一次塔羅占卜就上手修訂版
-
酷洛米讀歎異抄:打開原有心靈的鑰匙
-
京都・大阪・神戶攻略完全制霸2025-2026
-
2025開運大預言&靈蛇年開運農民曆【隨書附贈好禮:雨揚老師加持‧招財御守+除厄太歲符】
-
引路人卷7+卷8套書(限量作者親簽特典贈品版,突破四千萬瀏覽人次超人氣本土原創漫畫,影視改編進行中!)
-
北海道攻略完全制霸2025-2026
-
玩日本排行程超簡單【西卷】:關西.北陸.山陰山陽.四國.九州.沖繩
內容簡介
一場對地球友善的味覺革命
和希望有關,也和你我的幸福快樂有關
近五十年前,熱銷全球三百萬冊的《一座小行星的飲食》改變了數百萬人的地球觀,它是本書前身,探討的是:富饒的地球為甚麼會有飢荒?之後,作者帶著女兒安娜(梵文「食物」的意思),走訪世界各個角落,繼續探尋著人、食物與地球之間環環相扣的意義,以及食物資源匱乏的解決之道。一場新的意識形態戰爭,決定了人類會有甚麼樣的星球,更決定我們將擁有甚麼樣的心靈。這不僅是改造地球的契機,更是一趟意義非凡的心靈之旅,它揭示著:我們雖然只有一個地球,它的繁盛未來牽繫於我們此刻的作為。這本書和希望有關,也和幸福快樂有關。
五十年來,數百萬人轉向以素食為主的有機飲食,同時有更多人吃下比以往還要多的肉。這其間,全球更首度出現飢民與過食者人數相同的矛盾現象,反映著全球經濟在創造前所未有的富足同時,卻也使貧窮挨餓的人痛苦加劇。一股新的趨勢因而竄起,那就是撙節自然資源,以維護全人類而非少數人的福祉。
本書涵蓋了兩個世代的觀點,由一對自稱在「希望邊緣」遊走的母女所完成。這趟旅程以食物為出發點,決定她們想去認識誰,或見識哪些事。主角包括此行遇到的人們,他們證明了許多可能,並朝著希望邁進:加州柏克萊的「食用校園」、巴西的無地農民運動、孟加拉的「葛拉敏銀行」、印度回歸傳統飲食習慣的納夫丹亞運動,肯亞對抗沙漠的綠帶運動……。
不同的文化、氣候與飲食習慣,卻有一群人對人類該如何生生不息抱持著相同看法,他們將經濟生活與永續經營地球的概念結合,為肯定生命的價值與社群注入了新血,更從對食物的用心觀察中,發掘了新的世界觀。一場延續數十年的味覺革命,也展現出食物特有的凝聚力,不僅改善了人與地球的關係,也讓全球人類不分彼此,共同營造一個美麗的未來。
推薦
「絕對是邁入21世紀最重要的其中一本書。」
——珍古德博士(Dr. Jane Goodall)
本書不僅廣泛討論了身為一位素食者的理由,還有一些是跟希望有關的:像是創造永續農耕網絡的不列塔尼農民,以及改善無數貧民生活的微額貸款制度創始人……等。這些人的故事與他們堅持的理念,加上書中隨附的美味素菜食譜,不僅能喚醒你的良知,更能喚醒你的味蕾。
——亞馬遜書店
橫跨五大洲的旅程,使她們體認到不同國家如何在飢荒與富足之際處理食物的產出。拉佩母女的這趟豐富之旅與心靈洗禮,更激勵著所有的讀者,有為者亦若是。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二十世紀有一些最活躍的行動思想家都是美國女性,她們為求真理,毅然決然奉獻一生,拉佩女士也是這些英雌之一。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目錄
目 錄
緣起 003
開卷語 005
向希望前進 009
1 心之圖像 五個橫亙在前的思維陷阱 021
旅程 53
2 味覺革命 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 55
3 人性之戰 巴西——聖保羅、屈里替巴及定居地 95
4 美麗的地平線 巴西——貝羅奧利松市 143
5 布袋蓮主義 孟加拉——達卡及葛拉敏銀行 161
6 尋找安娜普爾娜 印度——新德里及旁遮普省 217
7 走到奈洛比 肯亞——奈洛比及基亞姆村莊 265
8 喚醒沈睡的巨人 荷蘭、中美洲及美國 311
9 最後一次品嚐巴黎 比利時和法國——不列塔尼及巴黎 339
10 丟掉牛仔帽 美國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及鄧恩郡 391
歸途 443
11章 行向無邊希望 五個讓人解放的觀念 445
起飛 493
後記 495
回歸感官 499
新素食食譜作家私房菜 505
名廚推荐菜單——各式沙拉 535
名廚推荐菜單——湯 543
名廚推荐菜單——主菜 547
名廚推荐菜單 565
內文試閱
向希望前進
我們坐在從南印度飛往燠熱的新德里的擁擠班機上;機艙充斥一股咖哩的氣味。放在我身旁地上的,是一只快被塞爆的背包,安娜從背包中抽出一本書來,想為即將到來的見聞惡補一下。她翻到有關印度傳統飲食的章節並開始放聲朗讀,可是才念到第二句便突然停了下來。我有些納悶,便湊進身子一探究竟,這時我看到了梵文的「食物」。
梵文的「食物」,叫做「安娜」(anna)。
我們面面相覷。差不多是三十年前,我在安娜這般年紀時,寫了《小星球上的食物》(Diet for a Small Planet)一書,當時我探討的問題是:為什麼在富饒的地球上會有飢荒呢?《小星球上的食物》為我確立了此生要走的道路,然而直到三十年後我才赫然發現,自己竟在無意間,以該書的主題為女兒命名。
安娜翻過一頁,我們繼續讀。原來安娜普爾娜(Annapoorna)是印度負責掌管食物的女神;雖然不確知在往後旅程中會有什麼際遇,但在那個時刻,我們感覺自己必須與安娜普爾娜的精神常相左右,求她保佑此行不斷有令人驚喜之事發生。
三十年前,我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寫了《小星球上的食物》;當時我發現一件異常駭人的事。我周遭的專家,紛紛預測飢荒即將來臨,他們認為人類已經到達糧食供給的極限。於是「多用化學製品!」、「擴大農場規模!」、「更新技術!」的主張響徹雲霄。然而當時窩在柏克萊大學地下室圖書館中的我,正尋思如何將小星球上的人類餵飽;我發現所有專家的大聲疾呼,老實講,全都錯了。地球上的糧食不僅足供全人類享用,而且是非常足夠。更糟的是,主張以更多化學製品、大型農場、科技等解決糧荒問題,可能才真正是糧食危機日益嚴重的原因。
此外我也發現,伴隨著我長大的食物,是部份的問題所在。我和每一位標準德州人一樣,都是吃肉類和馬鈴薯長大的。可是我突然發現,以穀類飼養牛隻的經濟體制,反而使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更形稀少。我發現人類將肉牛變成了專門消耗蛋白質的工廠,用成堆的穀物與大量水飼養牛隻,相對卻只能從牛肉中獲取少量養分。
《小星球上的食物》是一本充滿誠意的書,由一位相信自己常識的二十六歲作家所寫;我將那本書的第一版影印分送給朋友,並且張貼在柏克萊校園裡。後來那本小書很幸運地轉到貝蒂•巴蘭亭(Betty Ballantine)的手中,這位美國平裝書的前輩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聽聽這本書所傳遞的理念,於是她出版了《小星球上的食物》,也使它成了一本擁有百萬讀者的書籍。
漆黑酒吧中的靈感
本書純屬無心插柳之作。在飛往印度的前一年,我在某個冬日從佛蒙特州(Vermont)來到紐約市,與我的兒子安東尼、女兒安娜共度週末。當時外頭正下著毛毛細雨,天空陰沈沈的,我們好不容易穿過下東區的狹窄街道,趕緊鑽進一家附近的酒吧,想在回到家前把身上的雨水弄乾。
我想談談自己的未來。兒子和女兒早就知道,他們母親的夢想,是一面在佛蒙特州壯麗的山河享受天倫之樂,同時創辦一種新的全國性新聞服務,可是這夢想已然破碎。於是,又濕又冷的母子三人抱在一塊兒,談論接下來該怎麼做;在看似毫無頭緒之中,冒險即將展開。
孩子的清醒讓我吃了一驚;他們完全明白老媽要做什麼:我要重新回到撰寫《小星球上的食物》那個時候。
他們讓我想起,我的書在將近三十年前粉碎了一項迷思,那就是飢餓的本質是糧食不足所造成。我在書中寫道,糧食危機非因匱乏,而是不民主,因為越來越多人無法對自己的未來發表意見。可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糧食不足的迷思在幾十年後依舊無所不在。
「三十年前,」安東尼說。「妳讓讀者瞭解,自己的每一項選擇將造成何等重大的影響,甚至決定『吃什麼』這種私人的抉擇也不例外。」
大夥兒邊聊著,坐在曼哈頓昏暗酒吧中的我,想到這些年來,有數不清的人曾來找過我,告訴我說《小星球上的食物》是如何改變他們,讓他們認清這是個多不理智的經濟體系,將一噸又一噸的穀物拿去餵養動物,而人類卻在一旁挨餓。當他們瞭解,對身體有益的食物也是對地球最好的,他們也將這種喜悅與我分享。
在這三十年來,數百萬人轉向以素食為主的全食(whole foods)(譯按:全食是指有機、無農藥、非基因改造的非加工食物。),不過我也知道,世界上有更多人吃下比以往還要多的肉。全世界首度出現飢民與過食者人數約略相同的現象,兩者均超過十億人;因為速食中的過多油脂,導致美國的胖子人數一路飆升,而且這種態勢也向全球發展,過食者攝取越來越多致病食物,導致食物已經成為地球上近半數人口的問題,而且是個嚴重問題。
我們都同意,同時出現「過食」與「飢餓」這兩種令人難過的矛盾現象,反映了全球經濟在創造前所未見的富足同時,卻也使另一群人的痛苦加劇。在九0年代期間,美國的總經理的所得遽增五•三五倍,然而多數上班族的收入,卻幾乎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至於現在控制全球一半財富的人數,還塞不滿安娜高中的大禮堂。
我知道孩子們是對的。他們是沮喪的一代,渴望找到人生的意義。但我也瞭解沒有必要改寫《小星球上的食物》,因為書中內容依舊成立;我們發覺真正該做的是寫一本續集。這三十多年來,儘管環境與飲食品質急速下降,我卻親眼目睹另一個故事正在成形。我想說出那個故事,那是有關人在地球上的定位的轉變,我希望孩子這一代能夠理解變化的情形。
於是我在灰濛濛的天空中再次成了旅人,我要到一些地方去尋找一些人,請他們教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課題。第二年的一整年中,我在五大洲目睹了興起中的事物,雖然多數人尚未覺察,但現在的我確信它們是找尋人生意義與方向的關鍵,也療癒飽受威脅、脆弱、小到不能再小的星球。
心的新戰爭
我的孩子們極為明瞭,如今人類能夠做得選擇,與老祖宗的時代完全不同。我們的選擇,對於每年被人類摧毀得上千種生物而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對於目前較具優勢的生物亦復如是。這麼一想真是可怖,然而可怖之外,卻又隱藏著絕佳機會。將危機視為轉機,必須清楚認知到,人必須理解危機的本質,以及如何為解除危機盡份心力。
無論如何,這都是個困難的差事,尤其當我們陷入一場新的意識型態戰爭中的時候,更難從中發現契機。這場戰爭決定人類會有什麼樣的星球,也決定擁有什麼樣的心靈;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敵對戰爭已經結束,但人類卻陷入更細微而激烈的苦戰,每一天、每一刻都在一些小地方展開。這場戰爭決定了身而為人的意義,也為人類這個物種僅存的希望下注。
新的戰爭中既沒有坦克也沒有核武彈藥,而是以觀念為武器,觀念決定世界的樣貌與希望,人們不斷重複相同的觀念,乃至觀念成為發自內心的聲音。
面對生態與社會遭逢前所未有的危機,大眾傳播媒體卻只是一味強調,全球企業資本主義才是唯一的希望。媒體不斷對大眾洗腦,想要餵飽全世界,唯有靠大型企業化農業與大規模飼養場,然而前者須仰賴大量農藥與化學肥料,後者則是用數以噸計的穀物、荷爾蒙和抗生素來飼養牛隻;另一方面,我們卻極少聽人說起這種高度集中化的工廠式農耕制度,正以驚人速度破壞人類長遠福祉所需的資源。我們是否經常警覺,這套制度是威脅人體健康的新根源,從心臟病、狂牛症,到越來越嚴重的抗生素抗藥性?
頭條新聞以看似獨立的事件對人進行疲勞轟炸,如:基改食物、世界貿易組織(WTO)、糧食貿易戰等,但是一般人對事件背後的真正意義還是無所知悉。全球化、甚至是世界上不斷的飢餓,對多數人來說還停留在抽象概念,至於概念是如何決定生命品質,以及每個人該如何自處,就更加晦暗不明了。
就算真的有人對現況提出質疑,這些人也往往被冠上無藥可救的路迪份子(Luddites)(譯按:反對科技者),或是如普立茲獎得主的新聞記者湯瑪斯•傅立曼(Thomas Friedman)所謂反對全球化的示威者,又名「平面地球的擁護者」(flat-earth advocates)。饒負盛名的《經濟學人》(Economists)雜誌中,將反對國際金融與開發機構的人,貶低為一群腦袋空空的「烏合之眾」,嘲弄這些人是「全球資本對上『不知是啥東西』的戰士」。
換言之,對人類的世界觀有著舉足輕重影響力的媒體,看不到安娜和我在旅途中所見到的事物。這些媒體看不到眼前以外的事,只看見跨國企業,亦即多數不負責任的民營單位,發揮比民選政府還要大的力量。這些媒體自然也不知道,有一股新趨勢在過去三十年間竄起,那就是樽節自然資源,以維護全人類而非少數人的福祉。
既然是為《小星球上的食物》撰寫續集,就應該描述這項無法以肉眼觀察到的發現,因此這本書就是在寫「不知是啥東西」的故事。
多數媒體看不到這個新崛起的觀點(因此連提也不提),部分原因是他們找不到用來描述它的語言,也就是缺乏整體性的概念加以解釋。媒體和我們多數人一樣,同被困在現代社會的主流觀念中,過去三十年來,這些觀念越來越無法撼動,再加上勢力日益集中的媒體,每天不斷鼓吹這些觀念,於是它們便成了思維陷阱,讓大家誤以為別無選擇,殊不知解決之道不但正在萌芽,而且是人人隨手可得。思維陷阱確實侷限了人類的生命。
旅行用的地圖
沒多久我們三個就發現,光靠我個人是沒辦法寫成這麼一本書的,因為這是一本涵蓋兩個世代觀點的書。於是,在安東尼毅然的支持下,安娜和我一同展開了這趟旅程,向擺脫思維陷阱的人們身上學習,也和他們交換彼此心得。為了方便讀者理解,也因為我有時會對生命進行省思,因此這本書多半以我為第一人稱,安娜則在每一章中加入她的意見。不過這本書到頭來還是母女兩人共同的成果,書中有我們共同的經歷,而且每一個字都經過兩人斟酌。
第一章「心之圖像」歸納了五個具有破壞性的思維陷阱,說明陷阱如何壓制人的想像空間,反而造成連自己都會害怕得對立與毀滅。從這個角度看來,安東尼與安娜眼中的危機,其實是生命真諦的危機,也就是在地球未來走向與個人內心深處的感受間的脫勾現象。
行程從第二章開始。我們一路順風地,來到五大洲的九個國家,其中包括家鄉美國在內;這趟旅途也成了地球的驚鴻一瞥。我們帶領各位從加州的神奇菜園,到位在巴西鄉下、風雨飄搖的貧民窟,這裡住著原本沒有土地的農民。接著大家和我們一同來到孟加拉蒼翠而偏僻的村落,與我們一同走過喜馬拉雅山礫石遍布的山麓小丘。當我們和匝著五顏六色頭巾的錫克人交談時,也讓你們見識一下龐遮普的悶熱;接著各位在最嚴重的乾旱期來到肯亞,與我們同在村中起舞。你們還會在威斯康辛州,遇到一群不隨波逐流的農夫,他們正為著生存打拼;接下來,各位再跟我們穿過大街小巷,來到法國的不列塔尼。
儘管這些地方看似各異,我們卻發現了一些不願意無條件接受全球企業資本主義的人,他們演化這套制度,將經濟生活和種植並攝取有益健康的食物結合,為肯定生命的價值與社群再次注入新的力量。雖然文化、氣候與飲食習慣不同,他們和幾百萬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對於人類如何生生不息,卻抱持相同的見解。他們在勾畫一幅新的心靈地圖,一幅使人邁向解脫之路,而非綑綁人的地圖。
想當年寫《小星球上的食物》時,如果在書中預測這些人將有所成就,那麼我一定會被當成騙子!
在最後一章中,我們總結此行的收穫,我們從這次結識的朋友所過的生活,所從事的工作中,歸納了五個解放的觀念與讀者分享。我們相信這些指導觀念,對於每天努力活出生命意義的你我來說是有用的,因為它們釐清這個時代中地球上最重大的議題。
接著,在「起飛」章節中,我們建議了一些出發點,並且提供資訊,讓大家共同來創造理想世界。這些出發點都是從此行的收穫中衍生而來。
你會發現,本書自首至尾在章與章之間,有些令你食指大動的素食食譜。書中最後一個部分「回復感官」,有幾十道大廚和食譜作家提供的菜色,他們是全食和有機素食的先驅者;這些食譜也說明,素食從七0年早期的炒花椰菜至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如果想獲得新的希望,在面對絕望的錯誤訊息中保持希望,我們一定要讓所有的知覺敏銳起來。
在希望邊緣遊走
從思維陷阱中跳脫出來,將內心與外在世界的嚴重脫勾再次接續起來,二十六歲的我,直覺「食物」是個最棒的出發點。由於民以食為天,同時食物也是連結人與地球、人與人的橋樑,因此當我們想建構完整且有意義的自我圖像時,食物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我到現在依然相信,食物有這種獨特的力量。我們以食物為出發點,決定認識誰,見識哪些事足以撼動我們對世界的看法,為我們開啟嶄新、向上提升的希望,也從希望中獲得更多力量。大家都說,安娜和我是在希望邊緣遊走的人。
希望的邊緣包含了許多意義在內。
的確,全球暖化現象導致南北極冰帽的消融、每年有上千種生物絕跡、在短短一個世代內,農地便減少近三分之一等,在在顯示我們的星球已經接近希望的臨界點。不過,我們每天也讓這個小星球漸次朝著希望前進。
但是這三十年來也發生了別的事情;此行遇到的人們是這些事的主角。他們證明什麼可能,並朝著希望邁進,在他們創造的空間裡,每個人都找得到希望。
儘管如此,我們一定要警告各位:希望並非井然有序。希望是有稜有角,無規則可循,希望要每個人放棄一切冠冕堂皇的說詞,一切先入為主的模式,別以為前途一帆風順。希望不是終點,而是不斷前進的過程。
現在你明白了吧,這其實是兩本書。從表面看來,這本書記述一對母女的遊記,探討近在咫尺,但多數人卻察覺不到的變化。可是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遊記書。如果要治療這個星球,在接受挑戰的過程中尋求樂趣,每個人都要來趟內心之旅,旅程中不但將面臨說不出口的恐懼,也將探討我們對人性最深刻的信念。
改變個人無法與轉化社會分別進行;內心更有力量時,便能覺察更廣大範圍內的變化,過去這些變化曾經欺騙過我們。一旦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世界,我們也將隨之成長。所以安娜和我認為,這是一本和希望有關,也和幸福快樂有關的書。我們在寫這本書時,已經確信幸福不是空洞自私的目標,幸福來自實際行動,拒絕再冷眼旁觀,也不甘心成為歷史上的受害者。當我們全心面對挑戰,並在較前更寬廣、通往希望的漫漫長路中,找到專屬自己的定位時,也就創造了幸福。
作者資料
法蘭西斯.拉佩(Frances Moore Lappé)
作家,有十三本著作,其中包括一本暢銷全球三百萬冊的《一座小行星的飲食》(Diet for a Small Planet, 1971)。曾參與創立兩個致力於解決全球食物問題與發展草根民主的組織。1987年獲頒「正直生活獎」( Right Livelihood Award ),此獎被喻為「另類諾貝爾」。至今只有四位美國人獲此殊榮。本書寫作期間,法蘭西斯也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訪問學者。
安娜.拉佩(Anna Lappé)
名列《時代》雜誌的生態環保名人榜,與母親法蘭西斯.拉佩合著全球暢銷書《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Hope’s Edge),另著有《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Diet for a Hot Planet)。並共同創辦小行星機構(the Small Planet Institution)與小行星基金會(the Small Planet Fund),持續推廣環境保護的概念與積極的解決策略,並為全球各地重要的環保行動募款。 小行星基金會網址smallplanet.org/
基本資料
作者:法蘭西斯.拉佩(Frances Moore Lappé)、安娜.拉佩(Anna Lappé)
譯者:陳正芬
出版社:大塊文化
書系:from
出版日期:2020-02-27
ISBN:9789865406530
城邦書號:A1400559
規格:平裝 / 單色 / 616頁 / 14cm×20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