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生活風格 > 美容美體 > 美容瘦身
不節食的美好生活提案:直覺飲食再升級!打破節食的惡性循環,吃出身心平衡的健康體態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不節食的美好生活提案:直覺飲食再升級!打破節食的惡性循環,吃出身心平衡的健康體態

  • 作者:卡洛琳.杜納(Caroline Dooner)
  • 出版社:遠流出版
  • 出版日期:2020-04-29
  • 定價:360元
  • 優惠價:79折 284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284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69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減什麼肥!少吃不會瘦 健康就是:傾聽自己身體的需求,接受所有的食物,餓了就吃 ★Amazon 4.5顆星,500多條讀者回饋並且持續增加中。 ★Amazon分類暢銷前10名:飲食失調和身體形象,女權主義理論 本書寫給── ★長期節食減重的人。 ★想知道為什麼節食減重會失敗的人。 ★對於食物、體重和健康的知識不盡正確的人。 ★嘗試各種減重法、每天花好幾小時擔心卡路里的人。 ★總是用當天的體重,來衡量自我價值的人。 ★換過不同減重方式,期盼著下一種就是正確答案的人。 ★認為減重才能真正愛自己的人。 ★希望長遠改變飲食習慣的人。 坊間許多書籍都標榜著減肥妙方,號稱用不同飲食和運動的方式就一定能瘦下來,找到更好的工作、在人際方面更順利、事業更成功,彷彿只要體重減輕了,就能有說不完的好處。而我們的社會和文化也總是推崇所謂的「標準」身材,讓肥胖充滿負面意涵,致使許多人對體重的增加產生恐懼,對飲食和減肥更有許多迷思。 迷思一:節食減重的長期效果?事實上,無論有多強的意志力和支援,即便完全遵守減重計畫,一定會有生理和代謝上的反效果。 迷思二:瘦很健康,胖很不健康?事實上,一個人的健康是沒辦法從體重看出來的。 假如你總是擺盪在暴食和飢餓的兩個極端間,無異於讓身體經歷持續不斷的危機。 節食是無效的治療,因為疾病從一開始就不存在。 ──莎拉.費雪曼,茱蒂.弗里史匹特 我們與食物的關係失衡,通常不是因為情緒性的進食,而是限制、罪惡感、對體重和體型最深沉的恐懼,進而牽動了隨之而來的生理求生機制。吃,是生存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不該壓抑。吃東西之前,只要興起了「減重」和「吃少一點」的念頭,就會讓身體感受到剝奪,而自動啟動飢餓荷爾蒙,使我們比起能隨心所欲的進食,感受到更強烈的飢餓。這就是為什麼開始節食卻會觸發暴食的原因,無論體重多少,節食都將打亂你的新陳代謝,讓你無法好好傾聽自己的身體。惟有正視食物與體重的恐懼和負面信念,才能真正脫離飲食失衡的惡性循環。 本書作者一一破解了節食減重和節食文化最根本的迷思,並提供更直覺、更簡單的方式,來解答【食物】與【生理】【情緒】和【心理】的關係。傾聽你的飢餓,餵飽自己,你的身體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對了,也別忘了休息、呼吸,隨時善待自己,重建身體和食物的健康關係。最後,套一句作者的話「去他的節食」!肯定自己,活出再也不用節食減重、自信美麗的人生吧! ■你的身體一向比你更聰明,請相信它。 如果你累了,你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再加把勁撐過去; 如果你餓了,需要的是吃東西,而不是忍過去; 如果你覺得難過,需要的是哭泣或花點時間獨處; 如果你想吃洋芋片,一定也會有個很棒的理由。 「基本上,當我能夠盡情地吃任何食物,反倒讓我不再什麼都想要了。」 是時候開始好好活著了。吃吧!吃吧! ■編輯推薦 ◎雖然市面上已經充斥各式減肥飲食的書籍,但本書的內容很不一樣,可以說是破除迷思的集大成者,不僅將重點放在減重塑身等表面的事物,更著重在心理健康、賦權、自我接納。 ◎作者的語氣輕鬆詼諧,自然而清楚地引用了許多研究資料,使人信服,並且從自身減肥經驗出發,真誠而富有同理心。除了論述的部分,也提供一些小練習(例如躺下休息、大腦傾倒……等),讓人能實地體驗、逐步改變。 ◎現代人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為體重所苦惱,再加上社會近乎病態的價值觀,減重成了許多人的共通經驗。我們都誤以為瘦就是好,對吃進去的份量斤斤計較;然而,錯誤的方式或心態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問題,讓我們陷入不健康、不快樂的惡性循環。或許這本書的觀點和方式,可以引發我們重新思考、做出改變,接受與肯定自己,並重獲健康、快樂、自信的生活。 ■邊餵食邊推薦 毛奇│不必減就有胸有腦的美食作家 出版魯蛇碎碎念│減肥失敗但做人超成功的KOL 栗光│抱怨防寒衣太緊的聯合報繽紛版主編 螺螄拜恩│就是美減什麼肥的人氣作家 ■各界好評 「這本書不僅是有趣而已,在科學和醫學上都經得起考驗。如果你對各種節食減肥法感到厭倦,一定要讀這本書!」 ──克莉絲汀・諾瑟普,醫生,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 「卡洛琳.杜納獨一無二,幽默又有智慧,能毫無畏懼地直指狗屁倒灶的事物,而我們的飲食文化就是狗屁倒灶。我們很幸運,有像她這樣的人提點,打破節食的惡性循環。或許很難,但絕不複雜,有時候甚至只是說聲『去他的』那麼簡單而已。」 ──凱西.米勒,著有《Big Girl: How I Gave Up Dieting and Got a Life》 「杜納這本書中的觀念前所未有,將幫助所有痛苦的長期節食者重新奪回他們的人生。」   ──凱蒂.戴爾柏特,著有《Let It Out: A Journey Through Journaling》 「這個世界正需要這本書。我身邊的每個女性都能受益於這本書深刻的真理。文字幽默,又有充分的科學佐證。如果你深受節食、暴飲暴食、食物成癮所苦,或是極度害怕體重增加,對於苗條有著過度的執迷,那麼這本書就是為你所寫。」 ──席米.波提克,著有《Letting Go of Leo: How I Broke Up with Perfection》 「準備好跳脫節食的無限迴圈,開始好好生活了嗎?請一定要讀這本書。」 ──克莉斯蒂.哈里森,作家、直覺飲食專家 「犀利、爆笑、充滿同情心……為自己做件好事,立刻讀這本書吧。」 ──亞利希斯.薩勞托斯,身心療癒、直覺飲食專家 「如果你試遍了各種節食減重法,那麼這本非典型卻真誠的指引,或許能帶給你許多快樂。」 ──出版者周刊 「這本反節食守則出乎意料地有趣,用科學證實了許多舊有的概念其實並不正確。唯有相信自己的身體,接受並喜愛自己的任何體型,才能得到健康和快樂。」 ──Dia & Co,美國大尺碼時尚服飾公司

目錄

前言:這本書不教你節食 這本書寫給誰? 第一部分:為什麼我們對食物如此上癮? 來場飢荒吧! 明尼蘇達州的飢餓實驗 何謂正常的進食? 體重的大迷思 猜猜哪種產業一年賺六百億美元? 禁忌的字眼 或許你的「飲食」方式就如邪教信仰 減肥飲食大揭密 假如已經盡力嘗試了呢? 你才是主宰(終於) 第二部分:所以到底該怎麼做? 【生理部分】 ■工具一:接受食物 體重的神聖角色 我們不是車子 我們對飢餓的恐懼 節食減肥的鐘擺r 肚子餓就要吃 正念飲食的陷阱 為什麼我們覺得吃越少越好? 沒有完美的停止時機 追求平衡的陷阱 我們的目標是不再對食物偏執 我會一直都吃這麼多嗎? 沒有禁忌的食物 渴望是你的朋友 為碳水化合物和糖分說句話 為了美味又墮落的食物說句話 為鹽巴說句話 為「垃圾食物」說句話 垃圾減肥食品 所謂的純淨並不存在 我們不需要綠色蔬果汁來排毒 太多、太多的減肥規則 但我的健康怎麼辦呢? 「但我常常暴飲暴食?!」 在暴食狀態到底該做什麼? 去他的飲食法難道不會造成肥胖? 「但認真說,如果我有健康問題該怎麼辦?」 ■工具二:躺下來 休息是一門高貴的藝術 那運動呢? 我們怎麼知道做的對不對? 你的身體極度聰明 【情緒部分】 情緒化飲食和暴飲暴食 我們逃避的情緒 我們對自己的體重實在懷抱了太…太…太多的情緒 人們會用各種方法試圖麻木 對痛苦的恐懼 我們無法逃避人的本性(抱歉) 我們都困在戰鬥/逃跑的模式中 ■工具三:呼吸和感受 壓力和呼吸的迷思 覺得只要夠討厭自己,就能讓自己改善嗎? 我們可以責怪誰? 向混亂屈服 【心理部分】 解鈴還須繫鈴人 ■工具四:大腦傾倒 信念的力量 信念會成為確認偏誤 心理限制與暴食 我們都有很多理由 我們到底認為苗條纖細會帶給我們什麼? 失去自我 我們為何恐慌 可以避免的痛苦 不要再說「應該」了 對限制性的信念放手 ■工具五:放下信念 沒有萬靈丹 從來都不是你的錯 節食文化的創傷 瘦子的運氣 肥胖恐懼 你把風險提得太高了 失去信心時該如何相信 覺得瘋狂也沒關係 等待飢餓停止 混亂也沒有關係 【茁壯部分】 你的人生意義是什麼? 劃出食物與體重的底線 輕鬆愉快的休息時間 情緒和性靈的休息 成為自己的人生導師 就這樣了 致謝 參考文獻

序跋

這本書不教你節食
  假如你像我一樣,讀遍了各種節食減重的書籍,或許你也會注意到,每一本書給的建議都很相似。通常都會有聳動的宣言,例如「這就是你期盼已久的減重法」,有點類似這樣: 介紹你引頸期盼的減重法   你已經換過一種又一種的減重法,卻一點效果也沒有。你還是又醜又沒價值又胖又不健康。但現在有了這種突破性的古老飲食方式,你終於能建立經科學驗證的簡單計畫,實現變得美麗而人見人愛苗條而健康的夢想。   最棒的是,假如你完全遵照書中的方法,就永遠不會再渴望食物了!永遠!不會渴望食物!   相信我,對食物的渴望絕非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你以前的節食減重法之所以沒有用,是因為你沒有吃正確的食物或正確的分量,當然不會有效果。   是的,只要聽從我們的教導,你的身體就能處在最完美的狀態,你永遠不會再想到食物。   這不是節食,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我知道你的其他節食法也都這麼宣稱,但它們是騙人的,它們完全只是節食而已。我們可不一樣,我們可不是節食減重而已,而是生活的方式。   準備好了嗎?翻開第一章的第一頁,讓我告訴你,你目前的飲食是如何對你帶來負面的影響。   讀到這裡,你會想:「就是這個了!」終於,能擺脫對食物的渴望了,我受夠了一直覺得肚子餓。你會把廚房裡所有的東西都丟掉,只儲存可以吃的食物,並認真嚴格地執行書中的指示。每一天,只要成功遵守了規則,就感到振奮不已。   你感到很興奮,終於找到了科學而且古老的飲食方式,能讓你擺脫對於食物本能上的弱點。你對於飢餓的本能備感挫折,願意做任何事來減少自己的體積,減少自己對社會造成的負擔。   三個月來,你極度虔誠地遵守這種科學證實的方法,想消滅你的體脂肪和對食物的渴望,然後……太棒了!一切非常順利!你的身材穠纖合度,充滿活力能量,心情前所未有地愉快,而且攝取完全正確的食物種類和分量。你開始忘記吃東西,甚至考慮當個機器人,只需要偶爾吃個藥丸就好。   最棒的是,你的人際關係大有斬獲,因為你不需要食物了,所以變得人見人愛。每個人都比以前更喜愛你,都希望你成為他們生命的一部分。和朋友吃午餐時,你只需要微笑看著他們吃,想著自己的生命多麼美好。   每個人都覺得你幽默風趣又美麗,沒有任何缺點。他們都希望能跟你一樣。   同時,你也變得有錢,而且生活永遠不無聊。 別擔心,這本書可不會像那樣,因為「去他的飲食法」(The Fuck It Diet)不是一種節食減重法。   我曾經極度投執著於節食減重(當我沒有暴飲暴食的時候),而節食減重的書總是讓我非常興奮。我會這麼做。我會做對。我終將讓自己的生命更美好。   而我確實施行了,直到以失敗告終,陷入暴食/後悔的迴圈,或是放縱失控,又或是找到一種更好的節食方法。   我從十四歲就開始節食,因為我發現自己的褲子太緊,臉變得越來越浮腫出油,而且得到大尺碼服飾店買歐普拉推薦的E罩杯內衣,維多利亞的祕密對我來說都太小了。   我得解決這個問題……我想,能吃東西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因此,接下來的十年裡,我不是正在節食,執迷於某些法則,就是暫停節食,不斷暴飲暴食,覺得自己失去控制,自我價值低落。   我嘗試過無澱粉減肥法、邁阿密飲食法、抗胰島素減肥法、鹼性飲食減肥法、血型減肥法、生酮飲食、生機素飲食法、各種「祈禱神讓我變瘦」減肥法、祕密(不是減肥法,但任何概念都可以變成減肥法,特別是新世代的自助法)、各種「好好傾聽身體的聲音」減肥法(是正念飲食的極端版)、「法國女人不會變胖」減肥法(是正念飲食和咖啡/紅酒飲食的結合)、原始人飲食法、消化道痊癒飲食,族繁不及備載。   蹦!豁然開朗。二十四歲生日那天,我吃了自己做的九個南瓜「鬆餅」和十二個無糖的杏仁粉「杯子蛋糕」,因為根本不會有人想吃。我的胃非常不開心,心臟狂跳著,突然有了性靈上的開悟。我看著自己的身影映在曼哈頓上西區狹窄浴室的鏡子,彷彿不怎麼有趣的愛情喜劇裡的角色。我大聲對自己說:「你到底在做什麼?你接下來的人生都要這麼過嗎?」   過去十年來,我真心痛恨自己的身體,總是對自己感到噁心,滿心只想要變得苗條。許多年來,我執迷於各種減重的法則,規劃著自己每一次進食的時間和內容,計算著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我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控制體重和挽救健康,但無論我多麼努力、多麼重視減重這件事,我還是時常暴飲暴食。最後,我覺得自己已經完全失控。   我對碳水化合物和糖充滿恐懼,也很害怕吃飽。我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讓體重減輕一點。每一天過得好不好,都是由體重計上的數字和吃進去的食物來決定。而我真心相信,我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健康。因為根據我的理解,健康和體重是同義詞。   此外,我的每個白日夢基本上都是變得苗條又美麗,或許能和哈利王子約會,誰知道呢。但苗條和美麗是一定要的,這彷彿就是我真正的夢想和目標,是能帶給我快樂的事。   那麼我真正的、深埋在內心的遙遠夢想呢?我想,假如我能變得苗條,夢想才終於能實現。一旦我永遠瘦下來了,我才終於能認真看待自己。   但即便是減重生效的時候,我真的苗條了,卻還是從未覺得滿足。我不覺得自己苗條,也不覺得自己有價值或自信心。而真的覺得自己苗條的時候呢?我總是害怕這樣的苗條沒辦法保持下去,於是對減重更加地執迷。   十年來,我一直以為變得苗條會讓我喜歡自己,會讓我變得快樂。但這種方法帶來的快樂不會長久。變得苗條不會創造快樂,只要問問任何模特兒或「成功」的減重者就知道了。的確,一旦達到目標的體重,你會短暫地感到快樂。但你正在讀這本書,代表你早已知道這樣的快樂不會持續太久。這本書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改變「透過苗條和美麗尋找快樂」的想法,轉而追求更真實、可行、肯定自我的快樂。   但我們首先要關注的部分是:節食減重是無效的。我們試圖控制自己的身體,但卻違背了生物學的限制,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當我們試圖超越我們的生存反射,我們的生存反射每一次都會獲勝。   我們會深入討論這一切,但先讓我告訴你,在浴室鏡子前的豁然開朗後,我做了些什麼。我決定學著正常飲食,也終於理解正常是什麼意思:我必須吃得比以前認定的更多。我決定對自己曾經恐懼的食物屈服,並接受過去十年來努力壓抑的所有飢餓感。我是說所有,我真的壓抑了太多飢餓。   我也決定開始研究節食減重之所以失敗的所有原因。我用許多科學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確信不節食才是正確的道路。我發現有些社會運動,致力教導全世界,我們對健康和減重的觀念是錯的。我也了解到,自己的各種節食減重方式,其實無論在生理、化學和荷爾蒙上,都是在傷害自己。   但最重要的是,我決定無論最後體重多少,都要學著愛自己、接受自己。我真的不太確定自己會多重,因為過去十年來,我每一年的體重都要像蹺蹺板那樣忽上忽下好幾次。我想,我的體重可能會停在最高點,這總是讓我覺得自己非常失敗。沒有什麼比看著自己的重量更讓人恐慌了。但我決定改變自己重視的事,大幅地改變。   我決定,去他的。認真的,去他的。我已經夠悲慘了,就這樣吧。無論我的體重如何,我都要學著去愛自己,因為我不能再多花一天的時間對抗自己,期盼著虛無縹緲的未來某天,我能奇蹟似地變得永遠苗條滿足。我知道這是唯一跳脫痛苦迴圈的方法,而「去他的飲食法」(The Fuck It Diet)於焉誕生。 這本書寫給誰?   這本書寫給長期節食減重的人,寫給想知道為什麼節食減重會失敗、為什麼我們關於食物和健康的知識不盡正確的人。這本書寫給曾經嘗試過各種減重法、每天花好幾個小時擔心食物裡的卡路里和毒素、並精密監控,但不想再這麼做的人。寫給好幾年來,總是用自己吃的東西和當天的體重,來衡量自我價值的人。寫給換過不同減重方式,期盼著下一種就是正確答案的人。寫給認為減重才能真的愛自己,汲汲營營,甚至沒意識到自己有多麼悲慘的人。   假如你對自己的飲食和運動方式感覺良好,也能接受自己的體重和體態,那麼你或許就不需要這本書。但假如你已經厭倦了自己和減重的暴力型關係,想要在食物和自己的身體間建立不同的關係,那麼這本書將為你指出一條明路。   我現在對於食物感到非常輕鬆自在,這是以前的我完全沒辦法想像的。自從開始了「去他的飲食」,只要不感到飢餓,我就幾乎不會想到食物,以前的我還覺得這只是個迷思。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暴飲暴食和對食物的著迷唯一的解藥,只有更強的意志力。我以為只要自己像前幾次那樣節食成功,並且永遠保持下去,就終於能得著醫治,不但變得快樂,更重要的是變得苗條美麗。   諷刺的是,所有的限制和節食,反而會帶來非常真切的食物成癮,無論在多的節食和限制都沒辦法治癒。當我們的身體察覺到食物不夠時,無論在生理或心理層面,我們都會產生對食物的成癮。這是化學和荷爾蒙的結果,我們再怎麼努力都無法逃避。   無論你的體重如何,節食都將打亂你的新陳代謝,讓你無法好好傾聽自己的身體。我們將更深入地探索體重的科學,以及為什麼健康和體重之間的關連並不像別人教我們的那樣,而我們的文化基本上使我們不斷地和自己的身體對抗。   只要你掙扎於食物和身體形象,無論你的性別和體重為何,都將從本書中有所受益。但因為我身為女性,努力想理解自己為什麼會害怕在世界上佔據太大的體積,所以這本書本質上是女性主義對節食文化的回應。我們無法忽視這個社會對飲食與體重失能的肇因。因此,對於那些必須要嬌小苗條才能贏得敬重的女性,我說:「去他的。」妳們絕對可以好好吃完一整個三明治,也可以佔據身體需要的所有空間。   在「去他的飲食」的團體和一對一活動中,我曾經和超過一千名女性一起努力過(也有一些男性)。而一次又一次,每個人都會驚訝地發現,唯一能治療暴飲暴食和食物成癮的,就是接受所有的食物。很常見的恐懼則是一旦開始進食,就會停不下來。而每一次,人們都會驚訝地發現,一旦真的吃飽了,胃口就會完全改變;一旦允許自己吃東西,就不再會暴飲暴食。這不需要什麼超人的意志力。   所有的節食減肥、自助導師或正念飲食都會失敗,而「去他的飲食」卻能夠成功,理由是後者同時對付了兩件事:讓人們成癮並暴飲暴食的生理原因,以及讓我們對食物和體重執迷的心理、情緒和文化性因素。   在這本書裡,我將分享自己的經驗、其他人的體驗,以及支持這些經驗的科學原理,解釋為什麼不節食反而會有成效。這些體悟得來不易,但一旦了解了,就發覺一切如此明顯而符合邏輯。如今,我好奇自己為什麼曾經相信,限制才是正確答案。

內文試閱

來場飢荒吧!   幫我個忙,想像你身處於現實世界的飢荒中,只能得到非常有限的食物。想像一下會發生什麼事。   頃刻間,你生活中的一切都將和食物有關。你的身體會不斷告訴你,要審慎規劃利用自己所有的,並且一找到足夠的食物就要大吃一頓。你會持續尋找更多的食物,或許開始翻找還沒被摧毀的農作物。你可能會獵捕野兔,或在樹林間覓食。很快地,你學會非常有效地利用自己能找到的食物。   因為食物受到限制而開始覓食後,你的腎上腺素會大量分泌,甚至帶來一點狂喜的感覺,讓你保持足夠的體力和希望。然而,於此同時,你的新陳代謝會減緩,才能有效地利用和儲存你所攝取的營養。被迫減少進食時,你的體重或許會減輕,但你的新陳代謝也會變慢,讓你不會在太短的時間減少太多的體重。理由是,假如你太快消耗過多的能量,就會面臨死亡。   持續飢餓了一陣子,隨時有任何食物都會吃完以後,你或許終於能找到穩定充分的食物來源。或許你刺死了一隻野豬,或是從村子裡的有錢人家偷了一條神奇的麵包,諸如此類的情況。重點是:你找到了大量的食物,而你體內的一切都戰勝了你節制的意志力。你全部吃個精光,你吃了所有找到的東西,你大肆享受。即便中途想要停止,你也辦不到。   這是你的身體為了生存的本能,是件好事。你的身體在災難中唯一的任務,就是幫助你儲存養分,並為將來的日子提供能量。假如大吃大喝的享受無法持續,身體仍可以提供一些能量,讓你用比平常更慢一點的新陳代謝生存下去。你還處在飢荒之中,就算吃下了兩條神奇的麵包,你的身體也知道你還在持續不斷地尋找著食物。   為了活下去,你得在找到食物時吃越多越好,而你的新陳代謝會保持緩慢,確保你能活著。這場飢荒可能有兩種結局: 命運一:飢荒永遠沒有結束。當你用盡了所有的存糧,你就不再感到飢餓,因為你的身體相信真的沒有食物了,於是停止耗費寶貴的能量傳送飢餓的訊號。你就這麼活了很短的一段時間,健康不斷惡化,然後面對死亡。即便你還沒有變得消瘦羸弱,也會因為飢餓而死亡,因為無論體重如何,飢餓都會削弱你的肌肉和心臟。1 命運二:在飢荒結束前,你找到足夠生存的食物。但在飢荒完全結束之前,每次找到食物,你就盡情大吃。這是應該的,你的身體會將這些熱量儲存成脂肪,幫助你重建和修復身體,並在下一次飢荒來臨時保護你。當然,在這些必要而有助益的大吃之間,你仍持續挨餓,並執著地尋找和攝取更多食物。   在飢荒結束之前,你重複著大吃和挨餓的循環時,還有一些事會發生:你的荷爾蒙不再好好運作,讓你的性慾驟降(在飢荒期間生小孩一點用也沒有!)你變得暴躁易怒,而腎上腺素帶來的快感漸漸耗盡。你的身體試圖儲存能量,於是新陳代謝減緩,而能量通常一陣一陣地來自腎上腺素和壓力荷爾蒙。   或許因為天賜的奇蹟食物,又或是找到了富含漁獲、芒果和布朗尼的土地,你活了下來,而飢荒終於結束。   一旦有了食物,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你會盡可能地大量進食。你的體重會增加,而這是很棒的。你的身體會花一些時間重新獲得力量和活力,你會持續感到疲憊好一陣子,因為你的身體正緩慢修復為了在飢荒中存活,而不得不犧牲的部分。   從飢荒恢復的時期,只要你看到食物,就一定會吃掉。這是必然的,你才剛經歷了飢荒!你挨餓了整整半年!或五年!你的身體還不相信短期內不會再有飢荒,因此你還會大吃上好一陣子。你也會需要休息好一陣子。而你的體重在恢復期一定會增加,這都是必須的。   一旦你的身體飽足了一段時間,也不需要再擔心下一場飢荒,你會慢慢地恢復正常。食物不再帶來如此龐大的壓力,你會慢慢地相信有足夠的食物,你的新陳代謝也會慢慢地回復正常。你的胃口和對食物的渴望終將正常化,而你的體重也會穩定下來;或許會比飢荒前稍微重一點,因為懼怕未來再遭逢飢荒,但或許也不會。   我相信你已經看出一些端倪,但還是讓我說完吧:節食正是讓你的身體經歷飢荒。聽起來可能有點牽強,其實不然,完全不誇張。你或許會說:「不,即使正在節食,我還是會吃足夠的量。」或是說:「不,我總是暴飲暴食,我的身體不可能得不到足夠的食物。」   這都不重要。假如你依然進食,卻沒有吃到飽足,或總是擺盪在節食和暴食的兩個極端間,身體都會解讀成飢荒狀態。我再說一次:若你總是擺盪在暴食和節食的兩個極端間,無異於讓身體經歷持續不間斷的危機。   這是危急存亡的狀態。在以前,唯一會使我們不攝取充足食物的情況,只有糧食短缺的飢荒時期;然而,現在的節食文化也推了一把(這樣的文化只有幾十年的歷史而已)。吃得比渴望的更少將觸發身體的生存模式,改變荷爾蒙和腦化學,進而降低新陳代謝,讓你從生理上對食物成癮。心理上的執迷,其實來自這樣的生理限制。   對於食物的執迷和暴飲暴食,其實都是因為身體為了生存,試圖逼迫我們停止節食/飢荒。假如你相信身體逼迫你吃下的食物,聽從自然的飢餓感,讓自己復原,那麼你很快就能恢復。你的身體知道該怎麼做。或許會花上幾個星期,或幾個月,但你的胃口、體重和新陳代謝終將趨於平穩。   但我們從不允許自己這麼做。我們不讓自己吃東西,因為不信任自己的胃口或是體重。大家都告訴我們,吃很多是不好的,代表我們真的食物成癮。事實上,我們對抗著大量進食和休息的本能,害怕自己太懶惰、太不負責任。我們使自己身陷飢荒狀態,而對食物的執著會一直持續下去。有一天,我們會成為老人院裡的老太太,還擔心著布丁會讓自己發胖。   假如限制進食,我們的身體會本能地彌補缺乏的食物,降低新陳代謝,對食物產生執迷,並試圖保持體重。一旦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健康狀況基本上就會慢慢地惡化,因為身體將努力地使你撐越久越好,期盼有一天你能吃進大量的食物,給身體修復的機會。   假如你對食物成癮,代表你已經觸發了飢荒狀態。假如你暴飲暴食,代表你已身陷飢荒狀態。無論你的體重多重,或是認為自己的食量多誇張,這都是不變的事實。   即便你只是「稍微」節食,都可能使身體進入危機模式。假如你太常處於飢餓狀態,也會發生同樣的事。重要的是,即便你不算很瘦,也可能會如此。很多人看起來沒少吃,卻仍處在飢荒狀態。無論你嬌小或肥胖,都可能出現這種生理現象。無論如何,身體在恢復期都會需要更多脂肪,就像是某種保險策略。   我們很難相信,治療食物成癮的方式,竟可能是吃更多東西,並且讓身體從食物成癮/飢荒的迴圈中恢復。我們太害怕食物、卡路里和體重,所以一直沒有真正地恢復,以至於成癮和暴食的現象不斷持續。迴圈不斷惡化下去,新陳代謝一直受到抑制,大腦執著於食物,而身體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增加體重。   我們一直深信,最大的問題出在食物成癮和過度進食,卻完全沒有發現,問題真正的源頭是:限制。事實上,可以說肥胖的身體就是為了更有餘裕地面對節食/飢荒。我們的身體害怕未來的飢荒,所以不希望我們減重。從這個角度看來,比較肥胖的身體反而更能存活下來。   我們的身體不喜歡我們試圖控制食量,不能理解我們只想穿得下小得誇張的牛仔褲。為了存活,身體會對抗飢荒和限制,而我們越努力地節食,身體的反抗也就越強烈。 明尼蘇達州的飢餓實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明尼蘇達大學的安席爾.基斯進行了一場飢餓實驗。他想知道如何在戰爭過後,好好幫助飢餓的人們復原。因此,他得先讓人挨餓。   一共超過四百個善良的人報名參加,希望為戰爭盡一分力。後來只選擇了三十六名男性:生理與心理狀況最穩定、意願最高,也最符合實驗目標的人。   這些男性住在類似宿舍的房間,和臨時的實驗室相連。他們可以離開,但這棟建築是他們的居住基地。實驗的前三個月,他們正常進食,而實驗者緊密監測他們的健康狀況。他們每天都獲得約三千兩百大卡的熱量,這被認為是正常的分量(這的確是)。他們在建築中工作,每個星期大約都步行二十二英里。   接下來的六個月,他們攝取的卡路里驟降成一半。他們一天只吃兩餐,合起來大約一千六百大卡。實驗者鼓勵他們維持相同的步行量。   在這項實驗中,一千六百大卡被視為「半飢餓」。可怕的是,這個量卻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推薦來「對抗肥胖」的「保守值」。你或許也曾經看過醫師訂定的飲食規劃或健身雜誌上的卡路里值。如今,一千兩百到一千六百大卡是男性和女性的建議攝取量。   男性通常需要比女性更多的卡路里,因為體型和肌肉的組成不同,但一千六百對任何人來說都太低了。事實上,根據紐約大學食品與營養學教授馬里昂.奈斯特的說法,即便是新的每日兩千大卡建議,「也只足以維持孩童的生活。」2好好想想吧。   只攝取一千六百大卡的熱量時,受試者的力量和能量立即下滑,他們說自己總是感到疲累。接著是倦怠感。他們原本都善良而有想法,此時卻對以往在意的事物毫無感覺。而後,性和浪漫也失去了吸引力。   他們腦中想的只有食物,只執迷地想著、談論著、閱讀著和食物有關的一切。(聽起來似曾相識?)有些人開始盯著食譜看好幾個小時,用餐時間成了一天中最快樂的部分,而假如食物沒有準時出現,他們就會變得暴躁易怒。即便食物只是單調的白麵包、牛奶、豆子或蔬菜,他們也會覺得美味至極。很多人會在食物中摻水,希望能撐久一點,或是將用餐時間拖到兩個小時,又或是偷偷把食物帶回房間,慢慢品嘗。在兩餐之間,受試者能無限量取得咖啡、水和口香糖,而他們上癮了,有些人一天能吃上四十包口香糖,喝上大約十五杯咖啡。   實驗開始時處於正常健康狀態的受試者們,在這六個月間變得瘦骨嶙峋。他們的心率大幅降低,總是覺得寒冷:這是新陳代謝緩慢和身體試圖保存能量的徵狀。他們體內的血液量減少,心臟縮小,並且為了儲存水分而出現水腫。他們的皮膚變得粗糙。他們感到頭暈目眩,缺乏方向感,時常肌肉痠痛。   往好處看,他們的眼白變得潔白無瑕,因為他們的血管收縮了。因此,假如你想要擁有像洋娃娃那樣陶瓷白的眼睛,就讓自己挨餓吧,只是要承擔很多可怕的問題。   接著,他們開始試著從外面偷渡食物進來。要記得,這些人之所以獲選,是因為他們意願最高,也最可能遵守實驗的規定。但他們還是開始想作弊偷渡外界的食物。事實上,作弊的問題實在太嚴重,只好規定受試者在離開時,都必須有人陪同。之後,有三個人完全退出了實驗。   食物的限制對受試者的心理造成了深遠的改變。實驗開始幾個星期後,其中一個人出現了關於食人的恐怖夢境。接著,他違反規則,到城裡享用了奶昔和聖代冰淇淋。當實驗負責人質問他時,他崩潰大哭,還威脅要殺掉對方。他退出實驗,被送到精神病院。正常進食了幾個星期後,他完全恢復了心理健康(神奇吧!)好好想想,這個人要回復理智,需要的竟只是更多食物。   的確,這是個極端的例子,但所有的受試者都變得焦慮沮喪。其中一個人回憶到,他在實驗期間幾乎每天都會對好朋友發火,必須為了不理性的爆發道歉。   最奇怪的部分則是:即使所有受試者都變得瘦骨嶙峋,他們卻不覺得自己太瘦弱。相反地,他們覺得其他人太胖了。這樣的現象稱為「身體臆型症」,指的是在患有飲食障礙的人眼中,自身的體型和體態與現實完全不同。有些人認為,飲食障礙可能是由身體臆型症所造成,但受試者們從一開始就不想減重。他們單純是因為飢餓造成的心理影響,就經歷了身體臆型症。我沒辦法解釋其中的原理,但這真讓人驚訝。   你覺得對我們這過度執著於飲食控制和身體形象的文化來說,這代表什麼?聽起來不太妙吧。節食和限制會讓我們的腦化學亂成一團,破壞我們的心理健康,直到我們再也無法思考食物和體重以外的事。   我們值得更好的,因為節食一點用也沒有。 恢復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想找到最好的方式,幫助挨餓的人們恢復。飢餓造成的劇烈身心變化其實完全不是實驗的焦點,半飢餓的階段只是要讓受試者達到恢復前需要的狀態而已。   剛開始重新開放食物時,基斯認為緩慢增加是最健康的方式,因此每次只增量一點,有些人是四百大卡,有些八百大卡,有些則是一千六百大卡。只增加四百和八百大卡的組別完全沒有任何改善。基斯給了他們補充品和蛋白質飲料,但他們還是沒有改善。唯一有幫助的只有更多食物,非常大量的食物。把攝取的卡路里提高到實驗前的數值之上後,立刻出現了正面的影響。   然而,對許多受試者來說,飢餓帶來的情緒波動在恢復期間仍然持續著,有些人甚至變得更沮喪焦慮。這項資訊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因為這告訴我們,從荷爾蒙和化學的角度來看,要在挨餓節食之後重新餵飽自己,可能會是一場艱困的戰鬥。   只有十二個人在實驗結束後多留了幾個月,參與基斯說的「無限制恢復」。平均而言,這些人一天攝取五千大卡的熱量,但有時候會高達一天一萬一千五百大卡。無論吃了多少或肚子多飽,他們仍時常提到無法滿足的飢餓感。   他們說,實驗留下了後遺症,許多人甚至時常害怕會有人再次奪走他們的食物。其中三個人成了廚師,而他們在實驗前對食物或烹飪可是一點興趣也沒有。許多人說,他們在飢餓實驗的幾個月或幾年之後,仍然感到非常飢餓,對食物異常執著。而在調查這個實驗時,我也讀到了大量的奶昔能帶來治療的效果。這就是一九四○年代教我們的。 這告訴節食減重者什麼?   我要說的是……你已經看出問題在哪了吧?主流的減重或「體重維持」飲食所推薦的熱量是每天一千兩百到兩千卡之間,這剛好能引發生理的飢餓反應,造成對食物的執迷。你已經知道一天只有一千六百大卡的飲食,會對身體和心理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這些受試者身體和心理的一切,都吶喊著食物,而到最後,唯一的解藥就是長時間的大量進食。   這些受試者的體驗幾乎和節食者相同,要讓身體脫離節食危機的過程也是。假如你開始節食,即便程度再怎麼輕微,即便是塑身雜誌裡看起來合情合理的六十天計畫,你的身體都會反射性地進入執迷食物的生存模式。你對食物的執著並不是出於懶惰或缺乏責任感,而是身體無法避免的自保方式。   而假如你連節食一天都沒辦法撐過,那麼恭喜你:這其實是好事。「成功」的卡路里限制會對身體和心理造成立即的劇烈影響。如果受試者沒有受到嚴密監控,他們一定會立刻停止節食。節食違反了我們的生理本能,但我們的減重文化最悲哀的部分是,當身體試圖逼我們停止,我們卻強迫自己繼續。如果想正常面對食物,我們得刻意地突破這樣的循環,讓身體脫離危機生存模式,回到比較正常的狀態。 何謂正常進食?   在我進行「去他的飲食法」之前,我和正常進食差之千里,對食物和體重極端執著,甚至完全不知道正常該是什麼樣子。我會看著那些對食物不會想太多的人,想著:「他們只是運氣好,沒有食物成癮。」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食物成癮來自生理上的原因,而每次節食都只會讓情況更糟。   我沒有意識到,某方面來說,我們天生就會對食物執著,因為食物是生存最基本的要件。當身體察覺到食物的來源短缺,我們對食物的渴望就會提高。感謝上天,反之亦然。一旦身體知道總是可以得到飽足,就會冷靜下來。哈里路亞。   當你不再困在食物生存模式,而可以正常進食後,你會體驗到: ■在一天之中,幾乎只有肚子餓時才想到食物。 ■你會有健康的好胃口,吃很多東西,但因為新陳代謝不受節食影響,所以你的體重會維持穩定。 ■你會吃你渴望的東西,但你渴望的是你需要的。有時候是沙拉,有時是餅乾,有時是水果或牛排,如此這般。 ■你可以在大約吃飽滿足時停下來,而不會想太多。 ■當你分心、疲憊、難過或壓力大時進食,仍然可以在吃飽時就停下來。 ■你會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食物、何時想要、想要多少。但你不需要分毫不差地遵循自己的渴望,因為人生太短,不值得執著在食物上。   脫離生理的飢荒時期會自然而然地帶來許多正面的改變,上面列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諷刺的是,我們得花許多心力來重新學習,才能讓吃東西這件事變得簡單。但你一定做得到。而我會幫你,我會盡我所能地帶你到終點。

作者資料

卡洛琳.杜納(Caroline Dooner)

卡洛琳.杜納曾經是喜劇演員,而後投身賦權(embodiment)和身心靈療癒等相關領域,她同時也是一位作家、演講者和瑜伽老師(通常只教休息),過去曾是溜溜球減肥(yo-yo dieter)者,也是「去他的飲食法」(The Fuck It Diet)創辦人。她曾在UCB學習即興表演,並獲得了紐約大學(NYU)的文學學士學位。因此,她二十多歲的時候,就是個穿著緊身連衣褲站在演藝總監面前,讓他們告訴你「你是什麼樣的人」。 卡洛琳是「去他的飲食法」的播客主持人,並教授有關正常飲食和自我接納的線上課程。這是她的第一本書。

基本資料

作者:卡洛琳.杜納(Caroline Dooner) 譯者:謝慈 出版社:遠流出版 書系:綠蠹魚 出版日期:2020-04-29 ISBN:9789573287346 城邦書號:A1201066 規格:平裝 / 單色 / 33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