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中國甲冑史圖鑑(精裝)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中國甲冑史圖鑑(精裝)

  • 作者:周渝
  • 出版社:奇幻基地
  • 出版日期:2021-04-06
  • 定價:650元
  • 優惠價:79折 514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514元,贈紅利2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88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感謝祭2024城邦聯合書展特價5折起!

內容簡介

★本書榮獲文化部「第44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書單★ 一本書就讀懂中國甲冑史,從起源、種類、設計與演進,以簡單的文字與專業嚴謹內容介紹中國甲冑的發展史。 這本引人入勝的《中國甲冑史圖鑑》,以通俗的語言、專業的論述以及嚴謹的態度,講述了史詩般的中國甲冑發展史,從早期用竹子、藤條等植物製成的原始甲到清朝的綿甲,探索了有史以來偉大兵器甲冑的種類、功能、設計以及發展演變過程,展示了各種甲冑的細節,對軍事、歷史、繪畫、藝術愛好者,甲冑愛好者、研究者以及任何對甲冑的演變和發展感興趣的人都有吸引力,是一部精彩紛呈的甲冑圖文大百科。 【一本有關甲冑的視覺指南,多方位展現中國甲冑發展史】 ◎高清的陶俑、壁畫、出土甲冑圖片。 ◎劉永華教授、復原甲冑畫師劉詩巍的精美手繪繪圖。 ◎函人堂甲冑復原工作室、中式甲冑藝術家李輝提供的精美復原甲圖片。 ◎控弦司提供的明制賜服復原款。 ◎大量高清復原圖可供甲冑復原愛好者以及從事舞臺美術、影視服裝道具等專業的設計人員參考使用。 【立體式展現貫穿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經典甲冑】 ◎將甲冑發展史與歷代戰爭形態的演變、服飾的變遷相結合,完整呈現了中華甲冑的千年風韻。 ◎作者在寫作期間到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寧夏博物館等考察了相關的出土文物。 ◎採訪了秦陵兵馬俑修復專家王東峰,《長安十二時辰》甲冑復原團隊,甲冑復原師何東明、李輝、溫陳華、郝嶺、陳斐孺、宗匠等,他們根據大量實踐經驗、細節,解析了甲冑的奧祕。

目錄

目錄 前言 序章 甲胄前傳:從蚩尤傳說到皮革時代 第一章 秦俑密碼:帝國軍團的武備復原 第二章 鐵血時代:復活的大漢鎧甲 第三章 甲騎馳騁:從三國到南北朝的角逐 第四章 盛唐重器(上):甲胄集大成的時代 第五章 盛唐重器(下):聚焦《長安十二時辰》 第六章 亂世迷蹤:黃金甲傳說的虛與實 第七章 大宋風華:國甲步入顏值巔峰 第八章 塞上蒼狼:草原帝國的鎧甲戰爭 第九第 甲胄剋星:明帝國火器發展史 第十章 日月鼎革:火器之下安有完鎧 第十一章 錦繡戎裝:甲胄之下的皇家特典 第十二章 見龍卸甲:東亞甲胄的最後餘暉 終章 甲胄後傳:新軍制服開啟戎裝新紀元 附錄 仿宋式《八公圖》禦龍衛玄金甲穿戴步驟圖

內文試閱

  傳說時代與原始護甲      在遙遠的先秦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以楚地民間祭神樂歌為底,書成《楚辭》的名篇—《九歌》詩組。相信讀過它的人都知道,《九歌》中多數篇章描寫的是神靈間的眷戀或是纏綿的愛情,思念與傷感並存,充滿浪漫氣息。唯《國殤》這篇頗為特殊,它留給後人的畫面是金戈鐵馬的沙場,是奮勇馳騁的國士,更是吳戈、健馬、秦弓、旌旗、戰鼓、硝煙編織成的一曲戰歌。有關中華甲胄的歷史,我們就從《國殤》首句中的「犀甲」說起。      今天的中國人都知道,犀牛是「外國的牛」,現在中國是不產犀牛的。但根據考古發現,古中國有犀牛。犀牛生活的主要特點為:棲息於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間活動,獨居或結成小群,生活區域從不脫離水源。中國浙江河姆渡遺址、河南安陽殷墟遺址都曾挖掘出犀牛骸骨。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一尊錯金銀雲紋銅犀牛,根據其通體的流雲紋,可以推測出其為西漢時期的器物。大量證據表明,歷史上犀牛在我國中原分佈的北界直抵黃河一帶。這些曾廣泛生活在中原的犀牛竟至消亡(或遷徙),很大程度上與戰爭和鎧甲相關。      有句罵人臉皮厚的話叫「臉皮比犀牛皮還厚」,可謂十分貼切。犀牛是一種厚皮動物,但也因此給它們帶來了滅頂之災—犀牛堅厚的皮成為先秦武士們製作「護身衣」的首選材料。在先秦古籍中,多有以犀牛皮製作護身甲的記載,如《國語.晉語》中就記有「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以為大甲,以封于晉」,這裡的「兕」,指犀牛一類的動物。全句意為射死了獨角犀,並用它的皮製作成了甲。而《周禮》對犀牛皮製作武士之甲則有更詳細的說明:「函人為甲。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犀甲壽百年,兕甲壽二百年,合甲壽三百年。」所謂「函人」,是指製作甲胄的工匠,而兩片犀牛皮雙合則稱「合甲」,也是先秦記載中壽命最長的一種甲。      春秋戰國時期,甲胄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那麼,犀牛皮究竟是什麼時候成為武士甲胄首選品的?中國的甲胄究竟起源於何時?根據現有的考古成果還很難下結論。在中國傳說中,甲胄的發明者是與黃帝爭霸的蚩尤。上古之世,神州大地,諸多部落戰爭不斷,蚩尤「以金作兵,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又發明了盔甲,厲兵秣馬,率領八十一個兄弟重組聯軍北上抵禦黃帝部落,激戰于逐鹿,最終為黃帝所殺。儘管蚩尤戰敗,但他發明的兵器和甲胄卻在中原大地流傳,與之相伴的是連年兵禍。宋金時期的詩人元好問生逢亂世,苦於戰火,憤然寫下「從誰細向蒼蒼問,爭遣蚩尤作五兵」這樣的詩句。      當然,所謂蚩尤發明甲胄和兵器之說只屬於上古傳說,而甲胄真正的起源,不可能是一人一時所成。可以說,世界各地最早的甲都大同小異。一是利用竹子、藤條等植物進行編織,製作成具有一定防禦力的原始甲,《三國演義》中孟獲麾下藤甲兵的甲就是這類原始甲。事實上,這種原始甲並未因文明發展而消失,直至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中國臺灣、雲南以及東南亞等地依然存在不少原始部落,當時有一批日本學者對這些部落的原始甲進行過收集,這些甲基本上都以植物為原材料。儘管不能下定論說遠古中國的原始甲胄形制就是這樣,但通過它們不難推斷出原始甲胄的基本製作方法。      二是利用動物皮毛制甲。以植物作為原始甲胄材料畢竟防禦力有限,而人類在原始部落相互征伐中為了保護自己,從動物皮毛得到了啟發。早在山頂洞人時期,人類就已經開始用獸皮制衣,而後又演變為戰鬥中的甲。東漢劉熙在《釋名》中這樣解釋甲的意義「鎧,猶塏也;塏,堅重之言也。或謂之甲,似物孚甲以自禦也。」也就是說,先人們從動物「孚甲以自禦」得到啟示,遂以動物皮毛作為材料,與植物結合編織,製作成甲以護身,同時也製作了保護頭部的護具,形成了最早的甲胄。         殷商甲胄之影      先秦時代,皮甲無疑是甲胄的主流形制。不過皮製品不易保存,加上年代久遠,如今很難準確得知當時甲胄的具體形制,只能通過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出的殘片進行推斷。      遠古時期獸皮衣與作戰用的甲的界限該如何劃分?中國究竟在什麼時候出現的甲?唐人司馬貞撰寫的《史記索隱》,對《史記.夏本紀》中「帝少康崩,子帝予立」的注解為「作甲者也」。予也作「杼」,是夏朝第七代國君,按照司馬貞的考證,至少在夏朝,我國已有軍事意義上的甲。當然,如果以考古實物作為依據的話,我國最早的甲則出現在殷商時代。20世紀初,河南省安陽市發現了商朝後期都城遺址—殷墟。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發現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出土了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文化遺存,這些遺跡和文物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也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      1935年在河南安陽侯家莊1004號墓道中發現的皮甲殘跡,也向世人證明,早在殷商時代,武士們已有專用的防身甲胄。由於年代久遠,殷商皮甲出土時皮革已腐爛,只有甲面上黑、紅、白、黃四色漆彩的圖案紋樣殘存於泥土之上。這一副皮甲殘跡最大直徑在400毫米左右,據此推斷其形制為整片的皮甲。這也是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也比較可信的一個實例,年代大約為商代後期。      與皮甲殘跡一同發現的還有大量青銅胄。胄即頭盔,在甲骨文中,「胄」字與頂部有盔纓的頭盔非常相似。由於材質為青銅,殷墟中的胄得以遺存,數量在140頂以上。殷墟文物證明,商代胄的形制並沒有完全統一,至少有六至七種,大多數青銅頭盔頂部都鑄有一根用來插羽嚶飾物的銅管,此外還配有青銅面甲,這些面甲大多是面目猙獰獸面。之所以如此製作,可能是為了在戰場上嚇唬敵人,也可能與商代巫術有關。近年來,還新發現了戴在盔胄上的青銅首鎧,應為加強頭部防禦的增補裝置。      通過殷墟的青銅胄和皮甲殘跡,可以推測出當時中國甲胄已有較為成熟的工藝。商代雖是青銅文明,但還不具備將青銅製作成身甲的技術。當時的青銅除了鑄造頭盔外,還會被鑄造成身甲上一些小的配飾和裝備。學者劉永華根據現有考古成果結合推斷進行復原,繪製了殷商時期身穿甲胄的武士圖,圖上的武士身穿紋樣華麗的皮甲,耳朵帶有耳環,與我們印象中秦漢時期的武士形象差別相當大,倒是與20世紀30年代,仍處於原始狀態的雲南.僳族使用的皮甲頗為相似。不過,商周軍士完整的甲胄究竟是何模樣,還待進一步的考古發現。         千年札甲      約西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周武王姬發帶領周與各諸侯聯軍起兵推翻商王帝辛(紂)的統治,建立周朝。進入西周後,中原地區皮甲的形制和製作工藝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周朝的甲胄變革最主要表現是札甲出世。殷商時期的身甲為整片式,進入周朝後,逐漸出現了小塊的皮革甲片,這些甲片根據身體不同部位而剪裁,在甲片上穿孔,再以繩子穿引,構成便於活動的身甲,該類甲片構成的甲統稱為「札甲」。在中國甲胄史上,札甲的出現是標誌性變革,根據現有的考古證據,可知這種形制的甲出現於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進入巔峰,此後歷代無論甲片材質、形制如何變化,這種以甲片編織的形式一直延續至明末清初。可以說,札甲是華夏甲胄的主流形制。周朝的另一個進步則是出現了「合甲」,即將兩層或多層的皮革合在一起,塗上漆,既加強了甲的牢固性,也使甲胄更加美觀。      進入東周後,王室衰微,列國爭霸風起雲湧,隨著戰爭越來越頻繁,用甲量與日俱增,對甲胄的數量、制式及工藝有了更高的要求。儒家經典《周禮》中的《考工記》部分能夠看到,東周對甲胄的生產已經有了嚴格的規定。《考工記》是春秋戰國時期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範和製造工藝的文獻,不僅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業生產技術、工藝美術資料,還記載了生產管理和營建制度。這部齊國的官書對函人(專門製造甲胄的工匠)制甲進行了規範:「凡為甲,必先為容,然後制革。權其上旅與其下旅,而重若一,以其長為之圍。凡甲,鍛不摯則不堅,已敝則橈。」      也就是說,函人必須按照這個規定來制甲才算合格。唐代儒學家賈公彥為《考工記》疏證時進一步解釋:「上旅七節六節,節數已定,更觀人之形容,長大則札長廣,短小則札短狹,故雲裁制札之廣袤。廣即據橫而言,袤即據上下而說也。」不過,要用抽象的文字確定其形制並不容易,還得結合考古發現的實體文物來印證。河南安陽曾出土過戰國時期的皮甲,全甲有甲片66片,其中胸甲和背甲各3片、肋片8片、裙甲52片。裙甲由4排甲片組成,每排13片,甲片均上窄下寬,微外弧。裙甲編織方法也頗有代表性,先橫編成排,後縱向相連,上下兩排通過甲片中部穿孔進行活動編綴,下排壓上排以便靈活向上推疊。而湖北江陵出土的一副楚國木胎皮甲,則出現了木塊與皮甲結合編綴的情況,甲塊正好為5列,與《考工記》中「合用,五屬」的結構相印證。      先秦時代的戰爭中,函人制甲「必擇犀、兕之皮而為之」春秋到戰國,是規模有限的爭霸戰過渡到殘酷慘烈的兼併戰的過程,隨著戰爭越來越殘酷,列國用甲量劇增,從而導致大量犀牛被捕殺。根據商代卜辭的記載,商王捕獵犀牛,戰果豐盛時竟然多達71頭,不難想像,當時的中國也曾遍地犀牛,但戰爭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犀牛帶來了滅頂之災。當然,動物也不傻,並不會一直坐以待斃,當危險來臨時,往往會發生遷徙。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後,原本分佈在中原一帶的犀牛大約以每年半公里的速度向西南移動,主要原因就是列國為了制甲迎戰而大規模捕殺犀牛。在戰國時期,犀牛資源日漸匱乏,諸侯國則退而求其次,開始將牛皮作為制甲材料。吳越爭霸戰爭中,夫差的軍隊號稱「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這裡的「水犀之甲」指的便是牛皮,而「億有三千」顯然是誇張之辭,通常作「帶甲十萬」當時用甲之廣可見一斑。         武備時代革命      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時代有大量青銅兵器被用於戰爭,放眼世界,青銅時代,地中海地區已經開始流行青銅盔甲,那麼,同一時期的中國有沒有青銅甲呢?還真有!山東西庵的西周車馬坑出土過一具由青銅甲片編綴的胸甲。這副胸甲橫向37釐米、縱向38釐米,由左、中、右三部分組成。青銅甲的邊緣有8個孔,說明這副銅胸甲並非獨立的甲,而是釘綴在皮甲上的增補裝置。如果沒有皮甲作為底襯,青銅胸甲幾乎不具備防護能力。      中國工業博物館藏有戰國時期的菱形青銅甲片編織成的甲,但該甲殘缺不全,具體屬於哪個部位的護具尚不好確定。此外,雲南省博物館藏有一套戰國時期青銅鑲嵌瑪瑙管的「凹」字形胸甲,不過這與金縷玉衣一樣,顯然是陪葬器物而非用於作戰的甲胄。總體而言,這些都屬於個例,在春秋戰國時期,皮甲佔據著甲胄的主流地位,究其原因,首先是青銅相對於皮革更重,製作成甲胄靈活度不如皮甲,製作上只能採用甲片編綴的方式,多有不便;其次,經過多年的戰爭,人類在製作皮甲時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皮甲已能應對青銅兵器以及鐵器的穿刺。既然皮甲已能夠應對,那就沒有必要去製作笨重、靈敏度低的青銅甲。      實際上,在烽煙四起的戰國時代,為了不被殘酷的兼併戰淘汰,各國都在進行軍事競賽,皮甲製作技術突飛猛進,可以說已相當成熟。除了甲胄革新,戰國時期軍士的戎服也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最著名的莫過於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地處邊境,北方有匈奴、樓煩之類的遊牧民族。趙武靈王吸取了胡地的作戰經驗,對趙國武士所穿戎服進行改制,一改此前寬袍大袖的深衣,換為窄小利索的胡服,變戰車作戰為騎馬作戰,很快在軍事上取得成效。而趙國的革新也被六國紛紛效仿,至此奠定了歷代以來甲胄之下的戎服皆為窄袖輕袍的基本形制。      不過,戰國時期騎兵始終不是主流,重點還在步兵身上。隨著一系列的軍事變革展開,開始出現重裝步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魏武卒莫屬。所謂「魏武卒」指的是戰國初期魏國軍事家吳起訓練的精銳部隊。《荀子.議兵篇》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複其戶,利其田魏武卒宅。」這裡專門提及了魏武卒的甲胄,每個士兵身上必須披上三重甲,手執長戟,腰懸鐵利劍,後負犀面大櫓,五十弩矢和強弩,從裝備上看,已是不折不扣的重裝步兵。他們不僅要帶這些裝備,還要攜帶三天的軍糧,在一天內能連續急行軍一百里。士兵只有通過這一系列考驗,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魏武卒。      這些記載,在20世紀後半葉考古發現的大量實物中得到了印證,也為後人研究當時甲胄的形制和製造技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古墓出土了大量皮制甲胄,經過專業人士的清理和修復,成功復原了其中比較完整的12套甲胄。學者劉永華根據湖北隨縣出土的實物,結合河南洛陽出土的戰國銀人像上的袍服,雲南劍川出土的戰國臂甲和遼寧瀋陽鄭家窪出土的戰國薛,複原了戰國武士圖。從復原圖上不難看出,戰國時期軍士身甲的覆蓋率已相當高,形成了由胸甲、裙甲、甲袖、盔胄組成的完整甲胄。         從青銅胄到鐵兜鍪      儘管春秋戰國時期沒有廣泛使用金屬甲,但金屬盔胄一直是主流。相對商朝時期紋樣複雜的青銅盔胄,進入周朝後的盔胄要樸素得多。西周的胄與商代一樣,採用青銅為材料,但摒棄了商代盔胄上繁雜的紋飾,從出土文物上看,完全就是個青銅帽子蓋在腦袋上,什麼都沒有,自然不如殷墟出土的商代盔胄美觀。不過,殷墟商胄工藝複雜,應該不是普通武士佩戴的。而西周樸素的盔胄在鑄造成本和工藝方面大大降低,更有利於批量生產。      進入戰國時期,不僅戎裝、身甲不斷進步,軍士們保護腦袋的盔胄也有了革新,並有了新的名詞—兜鍪。兜鍪,在歷代記載中有時等同于胄,有時指由胄與頓項組成,覆蓋面較大的頭盔,有時則直接代指士兵。戰國後期,隨著春秋晚期出現的生鐵冶煉金屬技術逐步成熟,興起了新一輪的軍備革命,鐵制兵器、鐵制甲胄先後問世。如《呂氏春秋.貴卒》中所載:「趙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鴥,衣鐵甲操鐵杖以戰。」這裡的「衣鐵甲」是否真為鐵制呢?存在實物。1965年,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44號墓中,出土了一頂鐵制兜鍪,它的問世證實了記載中的鐵制甲胄。      兜鍪,一般是指在「胄」之後出現的,形同於口袋,非整盔塑造,又有一定可變性的頭盔。河北易縣出土的戰國兜鍪形制與出土的西周、東周青銅胄完全不同,並不是由一片式的金屬打造而成,而是由89片鐵甲片編綴而成,具有可變性,防護範圍從頭頂一直到下巴部位,僅五官露出。這頂鐵制兜鍪的形制與後來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的石甲胄形制高度相似。洛陽金村出土的戰國銅鏡上的武士像,也戴著類似的兜鍪。可見並非特例,極可能是戰國晚期軍士頭盔的基本形制。      在血流成河的戰國時代,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大國為一統天下進行最後決戰,戰爭規模大、烈度強。在這場生死角逐中,七國都盡了最大努力進行軍事革新,這一時期甲胄的發展就是明證。一方面,冶鐵技術的發展讓鐵甲、鐵盔相繼問世;另一方面,當時冶鐵技術又尚未成熟,只能使用隕鐵,資源極其有限,故而皮甲和青銅胄依舊是那個時代甲胄的主流。      這場軍事大決戰的最後贏家是崛起于西部的秦國。西元前237年,秦王嬴政親政,其吞併六國的統一戰爭計畫隨後啟動。前236年秦軍攻趙,前229年秦滅趙;前231年,韓國向秦軍請降,秦國受降後,把韓地劃為川郡,韓亡;前225年,秦將李信率20萬人伐楚,被楚軍擊敗。同年,秦王任王賁為將率兵攻魏,僅用3個月就將魏國滅亡;前222年,秦將王翦率60萬人攻滅楚國,同年,王翦之子王賁又率軍攻滅燕國;前221年,王賁又率軍滅齊。至此,秦王嬴政終於攻滅六國,統一天下,成為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這究竟是一支怎樣的虎狼之師,能夠爆發如此高的戰鬥力?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制王朝,大秦帝國軍士們身上所穿的甲胄是何模樣?它與戰國時期其他幾國遺址出土的甲胄有什麼不同?一切謎底都將在秦始皇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中揭開。

延伸內容

【媒體人連袂推薦】
著名導演、編劇 陸川: 戰爭史是人類拓展其生存疆界的血淚文明史中最觸目驚心的組成,甲胄史是戰爭史中凝結固化了前人諸多精神信仰和生存依託的核心。中國的甲冑史和甲冑文物在經歷了系統性破壞之後,我們民族文明史中這一頁本該濃墨重彩傳承下來的文明冊頁實際上已經散失湮滅。90後作家周渝的這本《中國甲胄史圖鑒》,做了了不起的事情,令我由衷讚歎。 《國家人文歷史》主編 熊崧策: 一個以穿遍各類鎧甲為目的的研究者;一本帶有時尚審美眼光的軍武志;一部以防具為脈絡的中國古代戰爭史。 《國家人文歷史》副主編 紀彭: 戰爭中,攻擊敵人與保護自己是兩個核心問題。二者之間,微妙平衡。冷兵器時代,處於攻擊一邊的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在防禦一邊,似乎甲胄才是核心。周渝先生這本《中國甲胄史圖鑒》為我們展現了古代戰場上甲胄的多種形態、材質,詮釋了甲胄的演進歷史以及在火器逐漸成熟後甲胄逐漸退出戰場的結局,讓我們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戰爭中微觀層面的攻守之道。 知名古風歌手 周娜(小愛的媽): 每讀古時邊塞詩,總教人夢回吹角連營。彼時與將士形影不離者,是兵器與甲衣。醉心於歷史戎裝研究的好友周渝在實踐中完成的這本《中國甲胄史圖鑒》,在展現了古時將士甲衣風貌的同時,也將許多歷史故事娓娓道來。既能看到「黃沙百戰穿金甲」的颯爽英姿,亦能體會「都護鐵衣冷難著」的邊地苦寒。 老照片收藏家 鄒德懷: 歷史由宏觀與微觀組成,要認知全貌,二者缺一不可。我曾與周渝收藏抗戰老物件、尋訪抗戰將士,做過許多微觀歷史層面的研究。近些年他在對古代史的研習中同樣運用了這一方法,這本講述中國甲胄史的書融合了宏觀與微觀,兼顧史料的嚴謹性與文字的可讀性,又以大量圖片解析,不失趣味,從全面展現了中國甲胄千年變遷史。 歷史作家 林屋公子: 周渝老師是一名顏值與才華並存的歷史作家,又是一位資深甲胄、漢服愛好收藏者;故他的《中國甲胄史圖鑒》既有史料基礎,又有實踐經驗,是絕對值得買來一讀的。 軍事漫畫家 黃哲(那個黃同學): 甲胃是一個國家最高軍事科技的集成之作,它不僅展現了所在王朝的國力和工藝水準,也是王朝興衰的歷史見證者。周渝這本《中國甲胄史圖鑒》不僅全面講述了中國甲胃發展史,也從細節上展現出數千年中華武備與軍事科技的發展! 歷史作家、漫畫家 狐周周: 我們亟需重視那些遠離我們許多年,正日益模糊的傳統文化。服飾是文化傳播中最直觀的一環,中國甲胄又是傳統服飾中相當絢爛多彩的一章。十分驚喜可以看到這本系統化的關於中國甲胄演變的著述。這本《中國甲胄史圖鑒》,不僅具有研究價值,對於影視,動畫,遊戲等各個領域,都有裨益。 世博中華美服(漢服)文化傳播大使冬小蜜: 甲胄,最能體現一個國家在軍事武備上的實力。由於中國甲胄在古代的特殊性——民間私藏盔甲視為重罪,使得研究中國甲胄及其歷史實物能獲得的參考極其有限,進而導致武備文化史上有所空缺與遺憾。周渝先生作為一名優秀的青年作家及中國甲胄愛好者,通過精心歸納、整理各種史籍和出土文物,最終使《中國甲胄史圖鑒》作為一本講述中國甲胄歷史演變的書籍能夠與大眾見面,我們有幸能通過這本書籍見識到中國的武備文化及古代軍事力量! 甲胄復原愛好者 洪瑋: 和作者周渝先生一樣,本人也是一名甲胄愛好者。不過,在搜尋閱覽相關資料的時候,經常會對其來源的準確性和可信度存在疑問,譬如:明朝的火器究竟威力如何?天王雕像上的鎧甲是否適合實戰?好友周渝經過梳理大量史籍文物資料,採訪多位甲胄匠人,總結日常的實踐經驗,歸納出一部講述中國甲胄演變歷程與相關戰史的書籍——《中國甲胄史圖鑒》。使讀者能夠系統性地瞭解到中國甲胄武備的發展脈絡,見識到身披這些甲胄戰鬥的古代中國軍人的英勇形象。

作者資料

周渝

◎新生代青年作家,長期從事歷史寫作,喜愛收藏歷史題材模型、中國傳統服飾、中國古代甲胄、中國近現代軍服等。近年來專注於抗戰歷史的研究和寫作。 ◎中國甲胄愛好者,擁有各式鎧甲、戎服,收藏了大量復原甲胄和國甲模型。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員。 ◎「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獎獲得者。 ◎中國作家協會評選第三屆(2015年)「中國90後百強作家風雲榜」榜首(第一名)。 ◎民革中央第六屆《臺灣研究》特邀撰稿人。 ◎現為人民日報社《國家人文歷史》主創之一。 ◎多次作為CCTV-7、CCTV-1頻道嘉賓、青年代表參與錄製軍事歷史類節目。 ◎已出版《衛國歲月》、《戰殤:國民革命軍抗戰將士口述實錄》等多部頗具影響力的暢銷作品,文章常見於《國家人文歷史》、《中華遺產》、《博物》等文史刊物。

基本資料

作者:周渝 出版社:奇幻基地 書系:聖典 出版日期:2021-04-06 ISBN:9789860631708 城邦書號:1HR049C 規格:圓背硬皮精裝 / 全彩 / 33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