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年中慶愛閱‧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廣島醫生:一部終戰前的真實日記(原爆八十週年紀念.臺灣首度出版)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廣島醫生:一部終戰前的真實日記(原爆八十週年紀念.臺灣首度出版)

  • 作者:蜂谷道彥(Michihiko Hachiya, M.D.)
  • 出版社:一卷文化
  • 出版日期:2025-07-30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折 332元
  • 書虫VIP價:332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15元
  • (更多VIP好康)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原爆八十週年紀念.臺灣首度出版】 當人生全面崩解,理性與善意如何成為我們的庇護所? 原子彈之父 奧本海默: 「我一口氣讀完……這是一部樸實無華的記錄,充滿了仁慈、哀傷與非凡的勇氣。」 ◆出版七十年來從未絕版,反戰與和平教育的重要經典 ◆全球引用最廣、最具分量的原爆第一手紀實 ◆除了《安妮日記》,另一部不容忽視的二戰日記文學 【特別收錄】美日關係史權威、普立茲獎得主 約翰.道爾(John W. Dower)深度導讀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原子彈轟炸廣島,當時的廣島通訊醫院院長蜂谷道彥,親歷了城市瞬間成為廢墟、醫療資源匱乏、無數傷患湧入醫院的慘況。他既是重傷者,也實際投入救治行動。在本書中,他以日記形式,透過冷靜細膩的筆觸,忠實紀錄了爆炸當日及接下來五十六天的異常經歷。 日記中不僅詳述原子彈帶來的身心創傷和社會動盪,也捕捉到人的堅韌、奉獻與勇氣,反思生存的意義與道德困境。他見證貪汙、搶劫、體制崩潰,但也寫下病人的微笑,以及享用一顆桃子的喜悅。 在輻射病尚未定名之前,他用醫學推論幫助人們對抗未知的恐懼。即使自己也是重傷者、面臨資訊斷絕的危境,他仍選擇持續紀錄與分析,堅守醫者的專業與人道精神。他誠實書寫自己的絕望與脆弱,但更強調善意與尊嚴的價值。 如果我們把原爆、二戰背景抽離,本書探問的是更普世的問題:當人生全面崩解,我們如何用理性安頓恐懼、以善意回應冷漠,又如何在絕望之中重建生活的意義。沒有人希望發生戰爭,沒有人期待天災與疫情,也沒有人願意人生成為廢墟。但如果真的發生了,我們有一個廣島醫生的身影可以回望。 本書特色 1.以沉穩克制的紀實風格,避開誇張渲染,帶領讀者正視核武帶來的災難。 2.雖是日記,但不是流水帳、不是冰冷的醫療記錄,也不是人間地獄的慘況堆疊,而是有鮮明的人物、對話,每天也有重點事件,是一本讓人「迫切想知道隔天發生什麼事」的文學作品。 3.跳脫單一的受害者敘事。蜂谷醫生一開始是極度忠誠的愛國者,但原爆之後,他開始質疑戰爭、質疑國家,對美軍的行為反而產生出乎意料的正面評價。他的轉變,不只是個人掙扎,或許也可說是戰後日本社會集體心理變化的縮影。 4.關於二戰的書寫,多出自學者、記者之手,帶給我們宏觀視野,但這些作品也難免帶有某種創作框架與政治目的。相較之下,本書有極為罕見的平民視角與微觀敘事。蜂谷醫生原本無意出版這部日記,所以你會看到他的誠實袒露、無所保留──不只是紀錄傷患與死亡,更是對自身心靈的深刻剖析。從盲目服從到痛苦質疑,他一步步反思軍國主義,最終回歸對人性的堅定信念。

目錄

導讀(一九九五年版)/約翰.道爾 初版序言/華納.威爾斯 地點與人物 日記(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至九月三十日) 後記/蜂谷道彥

內文試閱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 時刻尚早,清晨靜謐、暖和又美好。閃閃發亮的葉片反射著無雲的天空灑落的陽光,與我家院子裡的陰影形成宜人的對比。於此之際,我的視線穿越了一扇扇朝南大開的拉門,漫不經心往外凝視。 穿著內褲汗衫的我攤開四肢,躺在客廳地板上,疲憊不堪,因為我一夜沒睡,在醫院以民防隊員的身分值勤。 忽然間,一道強烈的閃光嚇了我一跳,隨即又是另一道閃光。人會把小事記得很牢,我清楚記得院子裡的一座石燈籠霎時亮了起來,我思忖著這團光芒究竟是來自鎂粉做的照明彈,還是一輛有軌電車駛過所散射的火花。 院子裡的陰影頓時消失不見,上一刻的景象如此明亮又晴朗,下一刻卻是黑暗又朦朧。塵土飛揚,我勉強才能看清那根支撐屋內一角的木柱,它已嚴重傾斜,屋頂危險下陷。 我出於本能動了起來,試圖逃離,但瓦礫和掉落的木材卻擋住去路。我小心翼翼慢慢往外走,終於走到緣廊,往下步入院子。我頓時虛弱至極,只好停下腳步,等體力恢復。我發現自己竟是赤身裸體,好奇怪!我身上的內褲汗衫哪裡去了? 發生什麼事? 我身體的整個右側都是刺傷,正在流血,大腿有一道嚴重的傷口,上面插著一塊大碎片,還有一股溫溫的東西流進我的嘴裡。我放輕動作去摸才發現,我的臉頰撕裂,下唇有道大裂口。我的頸部插著一大片玻璃,我不帶感情強行移除,沒有嚇得目瞪口呆,只是細看著那片玻璃和我那隻沾了血的手。 妻子呢? 我突然陷入驚慌,開始大喊妻子的名字:「八重子!八重子!你在哪?」 血湧了出來,我的頸動脈割傷了嗎?我會不會失血而死?驚恐不已又失去理性的我再度大聲呼喊:「是五百噸的炸彈!八重子,你在哪?五百噸的炸彈掉下來了!」 八重子抱著手肘,從曾經是我們家的廢墟裡現身。她受到驚嚇,臉色慘白,衣服被撕爛又沾染鮮血。見到了她,我才鬆一口氣。不再那麼驚慌後,我試著安撫她。 「我們會沒事的。」我叫嚷著:「只是要盡快離開這裡。」 她點點頭,我比了手勢,要她跟在我後面。 通往街道的捷徑要穿過隔壁房舍,於是我們穿了過去,跑步,踉蹡,跌倒,又跑起來,不久就被某個東西給絆倒,跌在街上。站起身子才發現,我是被某個男人的腦袋給絆倒。 「對不起!很對不起!」我歇斯底里哭了出來。 沒有回應。因為對方已經死了。那顆腦袋是某位年輕軍官的,他的身體被巨大的門壓扁。 我們佇立街邊,恐懼不安。對面一棟屋子接著傾斜,然後裂開,幾乎倒塌在我們腳邊。我們家也開始傾斜,一分鐘後跟著倒塌,化為塵土。其他建築物不是塌陷就是傾倒。火舌冒了出來,被狂風煽動而往外擴散。 這時我們才終於意識到,不能再待在街上了,於是往醫院走去。現在,我們沒有家了;我們還受傷了,需要治療;而且我的職責是要跟員工同進退。最後一個想法很不理性──我傷成這樣,還幫得了別人嗎? 我們開始往醫院前進,但走了二、三十步,卻不得不停下來。因為我呼吸急促,心臟劇烈跳動,雙腿又無力。而且我極度口渴,懇求八重子找水給我喝,但找不到。過了一會兒,我恢復一些體力,繼續行進。 我依然赤身裸體,雖然不覺得害羞,卻清楚知道「得體」二字已離我遠去,不由得心煩意亂起來。在街邊一個轉角附近,我們遇到一位士兵,無所事事站著,肩上掛著一條毛巾,我問他願不願意給我毛巾遮身體。他心甘情願交出毛巾,不發一語。沒多久,毛巾被我弄丟了,八重子於是脫下圍裙,綁在我的腰腹上。 我們前往醫院的速度無盡緩慢,最後我的兩條腿因血液乾涸而僵硬,再也撐不起我,體力甚至意志也都拋下了我。妻子的傷勢跟我差不多,但我叫她先走。她不贊成,卻別無選擇,只好一個人繼續前進,並設法找人回來幫我。 八重子望著我的臉好一會兒,然後不發一語地轉身,跑向醫院。她一度回頭揮手,但很快就消失在幽暗之中。天色昏暗,加上妻子離開,可怕的寂寞感壓倒了我。 我想我倒在路上時,整個人已經神智不清。等我回過神來,才發現大腿上的血塊已經脫落,血又像泉水一樣從傷口湧出。我用一隻手壓住出血部位,沒多久血止住了,感覺好了些。 我還走得下去嗎?

延伸內容

各界讚譽 「一場非凡的文學事件。」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人類災難與勇氣的紀錄中,最非凡的一部作品。」 ——《新聞週刊》(Newsweek) 「本書雖然不可避免地充滿恐怖景象,卻不是一本令人沮喪的書。它確實令人震驚,但書中所記錄的勇氣、耐心、無私與機智,足以讓最悲觀的厭世者也對人類感到驕傲。」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比我在日本以外所見的任何作品都更接近真實。」 ——諾曼・考辛斯(Norman Cousins),記者、和平倡議者 「這是一本我們都應該閱讀的書,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明白自己做了什麼,以及如果原子武器持續被使用,未來將會發生什麼事。」 ——賽珍珠(Pearl Buck),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若這本日記有助於提醒大家記起當時情景,激起大家的想像,調整大家對戰爭(尤其是原子戰爭的恐怖)的想法,那麼我們所有人就會獲得難以計量的回報。畢竟,倘若我們無法活出自身的人性,我們就注定步上毀滅。」 ——華納.威爾斯(Warner Wells),美國版《廣島醫生》譯者

作者資料

蜂谷道彥 (Michihiko Hachiya, M.D.) 明治三十六年(一九〇三年)生於岡山縣。先後就讀岡山縣立矢掛中學校、第六高等學校,昭和四年(一九二九年)畢業於岡山醫科大學。之後在稻田內科從事研究。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年)獲得學位,昭和十七年(一九四二年)任廣島通訊醫院院長。自昭和二十二年(一九四七年)起,在廣島這座正處於復興與發展階段的城市生活了二十年,與廣島一同成長。期間擔任原子彈傷害調查委員及醫師國家考試委員。 昭和四十一年(一九六六年)八月退休,昭和四十二年(一九六七年)起返鄉,過著耕作讀書的閒適生活。昭和五十五年(一九八〇年)四月十三日逝世。

基本資料

作者:蜂谷道彥(Michihiko Hachiya, M.D.) 譯者:姚怡平 出版社:一卷文化 書系:一卷歷史 出版日期:2025-07-30 ISBN:9786267686133 城邦書號:A5890021 規格:平裝 / 單色 / 35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