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性別研究
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歐美學校指定教學用書)
left
right
  • 庫存 = 3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城邦6折優惠全年專享,快搶好康/人文藝術

內容簡介

EVERYBODY GO & FIGHT! 性別平權從來就不是一場只屬於女性的抗爭 「至今我讀過對女性主義最準確、最簡單、最清晰的描述。」 ★歐美學校指定教學用書,瑞典發放給全國16歲高中生每人一冊 ★改編自TEDx talk知名演講,Youtube瀏覽次數超過700萬 ★《紐約時報》暢銷書、翻譯超過三十多種語言,好評再刷不斷 你們真的了解什麼是女性主義嗎? 「當我十六歲時,我壓根不知道『女性主義』是什麼意思。 不過,當時我已開始實踐『女性主義』的精神了。」——阿迪契 性別運動發展至今,不平等問題仍持續存在。然而要做出改變,這個社會不只是需要女性的力量,若你相信性別平權,就該大聲疾呼:「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 別讓性別定義自己! 我們應該以自己的模樣來界定自己,而不是依據性別。 中性的女孩又怎樣,陰柔也可以是男性的氣質。 讀了這本書後你會發現,性別價值遠比你我想像得還來得多元且豐富。 「性別規定我們應當怎樣,而非認可我們就是怎樣,這也正是問題所在。請你想想,如果我們無需背負性別期望的重擔,我們會多麼快樂、多麼坦然地面對真實。」 突破社會上性別刻板的窠臼,你也可以是名女性主義者。 一部二十一世紀的女性主義宣言, 給所有年輕的心。 女性主義者既不是一個特定標籤的族群,更不是特定國家、特定族群、特定性別、特定年齡層女性所專有。相信性別平等,願意一起在日常中實踐的女人男人,你與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 ——楊翠 ★專文推薦 苗博雅(台北市議員) 晏向田(教育部國教署性別平等教育輔導團組長兼副召集人、高雄市立前峰國中專任教師) 楊翠(東華華文系教授) ★名人推薦 Abao阿爆(創作歌手) 李淑君(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副教授) 林昶佐(立法委員) 徐建國(台北市建國中學校長) 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 陳宜倩(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人權諮詢顧問、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陳明莉(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謝金魚(歷史作家) ★國外讀者五星好評 「這是我讀過關於女性主義最有說服力的一本書。它為未來的積極變革提供了冷靜的邏輯論據。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 「一部簡短、犀利,且觀點充滿力量的關於性別的書,討論了許多人對女性主義的錯誤觀念,以及為什麼它如此重要。即使是在今天。」 「你絕對必須讀一讀這本書!」 「至今我讀過對女性主義最準確、最簡單、最清晰的描述。」 「我只想要買一堆這本書然後分送給家人、朋友及陌生人。」 本書特色 1. 改編自TEDxtalk上的知名演講,作者為知名小說家,以多個故事來談論深切議題,內容深入淺出,成為最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性別書籍之一。 2. 出版後即成為歐美學校指定教學用書,已翻譯超國三十種語言。瑞典曾發放給全國高中生一人一冊,可見其用以推廣性別教育的重要性。 3. 歌手碧昂絲曾引用書裡的文字加入歌曲,並與作者阿迪契共同入圍葛萊美獎「年度專輯」。 獲獎紀錄 ● 2003年 榮獲歐.亨利獎 ● 2004年 布克獎提名 ● 2005年 大英國協圖書獎最佳新人獎、最佳首部小說獎 ● 2007年 筆會PEN Beyond Margins獎     Orange Broadband ● 2008年 入圍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     讀者文摘年度最佳作者獎     奈及利亞:年度最佳人物     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麥克.阿瑟天才獎」 ● 2013年 獲選《BBC》、《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 2014年 美國國家書卷獎小說獎     英語寫作女性代表榮譽「百利女性小說獎」 ● 2015年 《時代雜誌》百大人物     與碧昂絲以共同作者身分入圍葛萊美獎「年度專輯」  ● 2018年 PEN Pinter獎  ● 2019年 以小說《半輪黃日》獲選《衛報》二十一世紀百大好書 ● 2020年 百利女性小說獎二十五週年,讀者票選最大贏家 推薦記錄 「我希望這是我16歲時所有男同學都能讀的書。」 ——瑞典婦女遊說協會主席,克拉拉·伯格隆德(Clara Berglund) 「細微,引領人心。」 ——《時尚》 「阿迪契的聰明體現在了許多事情上。」 ——《舊金山紀事》 「我將把這本書推廣到更多男孩和女孩手中,以啟發一個有更多快樂的男孩集女孩的未來,並皆對自己真誠。」 ——《獨立報》年度選書 「才不久在YouTube上就有一百五十萬次觀看,這小而完美的演講如今變成了一本同樣小且完美的書……確實沒有藉口不買幾本。」 ——《哈潑時尚》 「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的《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或許會是你今年讀過的最重要的書……根據2012年這位奈及利亞作家的TEDx talk改編而成,《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是一推動性別平等的強大助力;是耳語不是叫喊,是傾訴而非責罵。」 ——電報(英國) 「阿迪契的文章可能是探索女性主義最容易的方式,你可以在網路上的任何地方閱讀它。這文章並不是在欺騙你或是讓你感到可怕。在標題她就指出了「要點」……其餘部分也是如此。對於那些尚未接觸過或不信任女性主義者的人來說,《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這本書恰好再適合不過。在敘述上,比起憤怒阿迪契更多地是展現了同理心。有了技巧與無限的關懷,阿迪契將女性主義提點成了全人類都應關注的議題。」 ——《Bustle》 「屢獲殊榮的奈及利亞小說家訴求引人入勝,將對性別不平等的憤怒轉化為積極的改變。在面對性別的特殊問題時引用了個人經驗……阿迪基不動聲色且巧妙地提出了自己的論點。這篇感人的文章應交由到所有學生與老師們手上,以激發新的對話及認識。」 ——《柯克斯書評》 「《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是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寫的一本袖珍書,以一種非學術上的方式為女性主義作辯護……這本書吸收了阿迪契以及其他知名女性主義者顯而易見的論點,並將其有效地分解為擴大讀者群的基礎。」 ——勞倫·弗尼爾(Lauren Fornier),《加拿大女性研究季刊》

延伸內容

我們應該一起唱歌
◎文/楊 翠(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這本小書是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以她2012年在TED x Euston 年會的演說內容為基底整理而成,與眾多女性主義相關書籍不同,它要談的不只是女性主義這個理念,而是「女性主義者」,更精準地說,是「我這個女性主義者」。 這是一個女性主義者如何向世界表明:「我就是一個女性主義者」的近身經驗。這個經驗本身,就是一部與父權對話的女性主義文本。每一個女性主義者的近身經驗,都是既獨特,又可以互涉的文本,這就是價值所在。 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所分享的女性主義者近身經驗,展現三個特質:公開性、日常性、邀請性。公開宣說自己是女性主義者,以日常性的經驗公開宣講女性主義,邀請大家一起成為女性主義者。 長期公開宣講女性主義,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要羅列出公開宣講時最不受歡迎議題的排行榜,女性主義肯定排名前列。大多數主題的宣講,會接受掌聲、讚譽,甚至崇拜,但宣講女性主義不是,相反的,會受到很多挑戰,甚至屈辱,必須有極堅強的信念、意志、抗壓力,才能長期宣講一個不受歡迎的題目。 因為,正如父權體制下「女性」長期處於被想像、談論、評價的客體,「女性主義者」更是。「女性主義者」這一個詞,長久以來被各種想像填寫、定義、附會、疊加,成為一個充塞負面意涵的詞彙,指涉一群被汙名化的女性;這種女性被賦予偏激、好辯、欲求不滿、心中充滿憎惡、支持恐怖主義、唯恐世界不亂……等形象。 「女性主義者」幾乎被定義為平衡世界的摧毀者。 但世界原本就不曾平衡。世界的「平衡」,與其說是一種假相,不如說是一種誤識,一種有意為之的誤識,一種裝睡的叫不醒的誤識。因為對「平衡」的誤識深入文化肌理,因此,女性主義者訴求世界的真正平衡,反而被定義為「平衡」的摧毀者。 作者所提到的經驗,我相信幾乎是每一個女性主義者在「成為女性主義者」歷程中的共同經驗。當你自稱「女性主義者」時,肯定曾經迎來嫌惡的眼光;當話題本來流暢進行,而一句「我是一個女性主義者,所以我認為……」,可能就讓對話走調,氣氛緊繃;或者,善意的朋友總會告誡你,不要說自己是女性主義者,那對你不好,你會被誤解,會不受歡迎。 做為台灣的性別研究者與教學者,我也不例外。一九九〇年代,我開始在公開場合演講時談及女性主義,自稱「女性主義者」,總是換來許多奇怪的眼神、提問、忠告。 最經典的提問是,可是妳看起來不像女性主義者啊,把「女性主義者」區隔於「善意我群」之外,好像這是一種對我的讚美。它的潛台詞是,有一種「真正的女性主義者」,而妳不是,妳比較好,但妳可不要繼續傾斜,長成「真正的女性主義者」喔。於是,也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些人即使願意談論性別平等,也是小心翼翼,起手勢可能會是:「我首先要澄清,我不是女性主義者,我也重視兩性平等,我只是認為……」 這種提問與開場,把「女性主義者」與她們最主要的價值訴求「重視兩性平等」弔詭地解離;「重視兩性平等」是好的,但「女性主義者」是不好的,其間當然隱含著一種潛在的深固的價值取向:「女性主義者」就是一個汙名。 這種弔詭,表面看來沒什麼,你也可以說沒關係,「女性主義者」被污名化無所謂,只要性別平等可以推動就好。但是,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將「重視兩性平等」與「女性主義者」解離,就是導致女性主義與性別平等的理念無法深入社會的視野,無法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無法成為每個人的意識與實踐的最主要原因。 因為,「女性主義者」不是在追求特殊標籤,而是要打造普世幸福國度。有更多人願意公開宣說自己是「女性主義者」,這件事才能成為我們共同的事,那個國度才能被指認為普世的國度。 所以,「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是一種理念,也是一個行動。這是這本書的核心關懷,也正是為什麼在21世紀,我們還需要這麼一本書的原因。我們還需要公開大聲宣揚「我們都是女性主義者」,因為,「現在已經都平等了」,是一個誤識,實際上並沒有。 確實,這個世界已經有了女性的國家領導人,但是,她們的生理女性特徵,仍然經常成為話題,人民對她的信賴與否,也總是夾纏著對她的生理性別的不信任,「我不相信穿裙子的」,這樣的評價還是說得理直氣壯。2019年歲末,歐盟執行委員會終於有了首任女性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她上任一年多後,在一次與歐盟理事會主席一起會晤土耳其總統時,竟然沒有被安排座位,現場出現的畫面是,兩位男性領導人坐在現場唯有的兩張鑲金椅子上,而范德賴恩只能站在一旁,最後也僅被安排入座偏遠沙發。 女性領導人已然如此,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各種性別偏見。女性即使只是走路、吃飯、穿衣、說話、工作、戀愛、親密關係,都有無數的隱形指導原則、檢視標準,化身在生活周遭的人們眼中、口中,在我們做為女兒、妻子、母親時,在我們只是想做自己,只想做為一個人時,被檢視、忠告、否認。 這些事,總是被解讀為「小事」,女性主義者在討論這些事時,總被說是愛拿小事斤斤計較。但是,就如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所說:「小事卻是最傷人」,因為,就是這些小事,與我們每日近身接觸,就是這些「小事」,構成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構成了社會集體文化,構成了這個世界的樣子。 就是這些小事,積累成了文化準則,然後,這個世界再以這個準則,複製印壓在一代代的男人女人身上。男人女人都將社會的性別期許,內化成為自我期許。這個期許體現在日常的每一件小事中,在社會關係中,在價值體系中,在美學觀點中,在一個人如何定義自己與世界的關係、自己與自己的關係中。 這些小事,就是全部。 所以,公開談論、在日常中談論、邀請別人一起談論,就是女性主義者的行動,也是她的日常。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說:「性別不是一個容易談論的話題」,而這正是這本書的價值,它演示了一種公開談論性別的方法,除了指出可能遭遇的困難、責難、質疑,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有指向性的對話文本,她告訴我們,公開談論性別的可能路徑和必要堅持。 如果女性主義者是「一個相信兩性在社會、政治、經濟皆生而平等的人」,那麼,女性主義者既不是一個特定標籤的族群,更不是特定國家、特定族群、特定性別、特定年齡層女性所專有。相信性別平等,願意一起在日常中實踐的女人男人,你與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 排灣族女作家利格阿樂.阿烏,她的外婆是母系社會利格拉樂家族的大家長,70歲那年,她在家族會議中宣布,她談戀愛了,要再結婚了,坦然面對訕笑,她說:「每個人都有她唱歌的方法,而我的歌,還沒唱完。」 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我們應該一起唱歌,實踐女性主義者的日常,而這也應該是一個普通人的日常。

作者資料

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1977年生於奈及利亞,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耶魯大學分別取得碩士學位。父母皆有高教育程度,在盛行父權主義的文化中保有開明的想法,也讓阿迪契前往美國完成大學學業,並追尋自己的作家夢。作品翻譯成三十種語言並發表在各種出版品,包括《歐亨利得獎故事2003年》(The O. Henry Prize Stories 2003)、《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格蘭塔》雜誌(Granta)、《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及《西洋鏡故事》雜誌(Zoetrope)。第一本小說《紫木槿》(Purple Hibiscus)即獲柑橘女性文學獎與不列顛國協作家獎。第二本長篇《半輪黃日》(Half of a Yellow Sun)以奈及利亞內戰為背景,同樣橫掃國際大獎,獲選為時人雜誌以及黑人議題書評(Black Issues Book Review)的年度最佳好書。最新作品《美國佬》(Americanah)(將由木馬出版)獲美國國家書評獎,被紐約時報列為2013年度十大小說,更被HBO相中改編影集,由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露琵塔.尼詠歐製作並主演。 她與歌手碧昂絲跨界合作歌曲《完美無瑕》(Flawless),在TED有過兩場知名演說——〈單一故事的危險性〉(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與〈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她將後者的演講稿改編成冊,出版後成為新時代年輕女性的啟蒙與覺醒之書,也是歐美及多個國家的高中生的指定讀物。阿迪契所傳達的故事並非單屬於非洲女性,她要訴說的也並非女性主義者的故事。當你感受到壓迫,喘不過氣乃致窒息,那些便是緊緊纏繞住頸子的事物。她以文字跨越了國界,邀廣大讀者透過她去感受非洲的土地、民族與文化;她宣揚女性主義,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她以故事連結所有人的情感,不只為女性,而為所有位於文化邊陲、無從發言的人發聲。2015年,她入選為《時代雜誌》的百大人物;2018年,獲選為法國《世界報》封面人物。

基本資料

作者: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譯者:施清真 出版社:木馬文化 書系:木馬文學 出版日期:2022-03-03 ISBN:9789863599029 城邦書號:A0500780 規格:精裝 / 部分彩色 / 8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