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取消文化:從啟蒙的興起到網路公審,失控的言論自由如何成為當代民主與政治上的困境?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記憶台灣1:從生活文化、教育信仰,看見台灣多元視角的每一幕
-
一億總下流?——老害、少子化、多死社會……老人國日本的社會難題與國家危機
-
迪士尼夢想之書【中英雙語,典藏語錄書】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人類大歷史:知識漫畫3 歷史主宰
內容簡介
台灣的同志,始終活在陰暗的櫃子裡,像犯了錯的孩子;那麼同志佛教徒呢?他們如何面對自己的信仰?同志行為是否犯了戒?或者說,佛教的戒律裡是否隱含著對於同志的歧視?同志佛教徒是否斷佛種姓,永無天日?
本書是台灣著名佛教學者楊惠南教授的論文集,分為兩部分,一為同志佛教徒的平權運動的探討,二為從深層生態學的角度檢視台灣佛教對於環境倫理的態度。 1997年至2001年,作者參加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瞿海源所長召集的整合型研究計畫「新興宗教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計畫」,完成〈童梵精舍˙梵志園研究〉研究報告;隨後又完成〈「黃門」或「不能男」在律典中的種種問題〉,在華文世界裡,是第一篇討論同性戀的戒律問題的作品。「環境倫理」也是作者多年來關心的論題,他認為台灣佛教團體在環保的運動多是從「心靈改革」的層次著手,反而流於表面,沒有觸及更深層的生態問題:全球化和資本主義才是環境生態的最大威脅者。
作者介紹深層倫理學的概念,強調不以人類為中心思考的生態觀念,而是從宇宙大我的角度去審視我們的周遭世界。菩薩平等慈怙眾生,有情世界處處皆有為善的種子。同志問題和生態問題蘊含了同樣的宗教主題:眾生平等。
【目錄】
一、〈童梵精舍˙梵志園研究〉
二、〈台灣女同志佛教徒的「出櫃」困思〉
三、〈建立台灣女同志佛教徒的主體論述與女性生態學)
四、〈禪宗詩歌中的「深層」意涵:一個「深層生態學」的考察〉
五、〈信仰與土地:建立緣起性空的佛教深層生態學〉
六、〈當代臺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以「預約人間淨土」和「心靈環保」為例〉
七、〈沒有經驗的世間,哪來超驗的世界﹖──敬答陸揚先生〉
八、〈從「境解脫」到「心解脫」: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態學〉
九、〈從「時空分延」到「時空壓縮」:福利國之終結的佛教省思〉
附錄:
一、〈「黃門」或「不能男」在律典中的種種問題〉
二、〈童梵精舍˙梵志園研究〉
作者資料
楊惠南
原名楊惠男,筆名楊風,臺中清水人,一九四三年生。印順法師的俗家皈依弟子。曾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東海大學、文化大學、東吳大學、華梵大學、中華佛學研究所、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等校。精研禪宗哲學、天臺宗哲學、三論宗哲學、印度哲學及臺灣佛教等,此外也關注佛教同志平權議題。 著有《六祖壇經》、《佛教思想新論》、《佛教思想發展史論》、《當代佛教思想展望》、《龍樹與中觀哲學》、《吉藏》、《惠能》、《禪史與禪思》、《禪思與禪詩》、《印度哲學史》、《愛與信仰》等書,並曾以楊風為筆名出版多本詩集、小說。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