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代佛教哲學權威——禪學大師鈴木大拙
簡潔、清楚、全面性講授禪法心要的作品。
◆反映鈴木大拙禪學研究的基本觀點和大致面貌,作者也認為可以做為自己其他著作的「索引」。
◆內容的闡述帶有普及性,原是以西方讀者為對象,篇幅不長,具有深入淺出的特點。
◆集中於禪宗思想意義的闡發,避免了通常所見的歷史材料之冗長敘述和學術性考證。
世界級的禪學權威「鈴木大拙」以其對東西方哲學的修養為背景,將禪學融合於西方哲學,他從禪的內部來解說禪,避免了生硬搬用西方哲學觀點對禪進行臆測,但又超越了舊禪師所運用的打破語言概念的個體直覺方式,吸收了現代的思想方法,使禪的思想性可以在比較廣泛的基礎上得到交流。由於他對禪學的宣揚,使得西方世界開始對日本佛教產生興趣,也刺激了日本人對佛教的再度關注。他對於禪學最大的貢獻在於編輯與翻譯禪宗著作,並在自己論禪的作品中把禪學與科學、神祕主義相聯繫,從而激起西方世界對禪學的普遍興趣,成為禪學入門最普及的指引方針。
全書鈴木大拙讓我們從最容易理解的角度去探索禪的面向、禪的精神,告訴人們禪是什麼、禪的觀念、開悟見性、公案等智慧,並且介紹禪堂和僧侶的生活,透過世界禪者之筆所詮釋禪學,可以貫通古今中西,相信讀者能從中領略出禪的奧妙,並從閱讀中直探「禪」的真理。
【讚譽】
「我們要對鈴木大拙至表感激,首先是因為他讓禪學更貼切西方世界的思考,其次是因為他實現這個課題的取徑。」——與佛洛伊德齊名,影響人類最深遠的心理學大師 榮格
「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是日本京都學派的健將。京都學派則是日本近代影響力最深遠的學派。如果蓮華生是藏傳佛教的開創者,那麼鈴木大拙無疑是歐美禪學的奠基大師。」——台大哲學系 楊惠南教授
「《鈴木大拙禪學入門》一直是英文世界的主要禪學著作。既本於傳統禪宗典籍,又出乎現代思潮,契理契機;既有禪宗公案的饒富興趣,又有現代哲學的縝密思辨,允執厥中。翻譯本書實非易易,喜見信達雅的中譯本問世,對好禪者無異一大福音。」——中華維鬘學會理事長 鄭振煌
「鈴木大拙應該是促成西方人理解東方文化的最大功臣。鈴木將禪宗的深層底蘊,親切地展示在世人眼前。讓舉世中人知道禪宗之美、及其美在何處。鈴木是一個將禪宗理趣與大乘精神融匯於生命之中的真人。像這樣的真人,不應該被歷史遺忘。因此,我很樂意推薦這部展示鈴木內心禪意的好書。」——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 藍吉富教授
目錄
〔出版緣起〕 朝聖者的信仰之旅/林宏濤
〔專文推薦〕歐美禪學的奠基之作/楊惠南
〔專文推薦〕赤裸裸的禪/鄭振煌
〔專文推薦〕世界是我的國家,行善是我的宗教/藍吉富
〔前 言〕 大解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作者自序〕 禪學的入門書
第一章:緒論→佛教最重要的面向之一/堅持內在的精神經驗/禪是自成一格的神祕主義
第二章:禪是什麼?→禪相信人的清淨自性和善/禪要一個人的心自在無礙/禪的外在面向捉摸不定
第三章:禪是虛無主義嗎?→禪的究竟旨趣是主張「空」/禪著眼於把握生命的實相/領悟禪的真理的不二法門/禪是世界上最嚴肅的東西
第四章:不合邏輯的禪→不落名相更能開顯諸法實相/禪的觀點是具有原創性和啟發性/禪要從內在去生活
第五章:禪是更高的肯定→突破「是」與「非」的對立,才能體會真正自由的生命/生命要擁有自由,就必須是一種絕對的肯定/更高的肯定是活在精神裡
第六章:平凡的禪→禪的觀念是在生命的生滅流轉中把握生命/禪是實證且當下即是的/禪的真理和力量就在於它的單純、直接和平凡
第七章:開悟,或得到新的觀點→禪的生命始於開悟/必須自己省悟諸法實相/悟的終極目標是明心見性
第八章:公案→禪的修行主要是參公案和坐禪/以坐禪作為參公案和開悟的工具/初心用功的下手處/公案的評唱捻弄是禪學最特殊的地方
第九章:禪堂和僧侶的生活→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準則/真理必須以生活經驗為基礎/禪的基本原理就是「做中學」/頓悟的力量/除了解悟,還要經歷「長養聖胎」的時期
世界禪者──鈴木大拙年表
鈴木大拙主要著作一覽表
延伸內容
〔專文推薦〕世界是我的國家,行善是我的宗教
文/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 藍吉富
在國內外佛學界的禪學熱,逐漸為藏傳佛教熱所取代的今天,知道《鈴木大拙禪學入門》中譯本即將在台灣出版,筆者內心頗有空谷足音之感。
如果說,二十世紀是東方人與西方人相互了解的世紀,那麼,無疑地,鈴木大拙應該是促成西方人理解東方文化的最大功臣。他向西方人推介的東方文化,包含有印度與中國的大乘佛教與日本文化,甚至於還曾助成《老子》的英譯。但是,影響力最大,且風靡數十年的主要貢獻,仍然是三十冊英文著述中的主軸──禪學(禪宗之學或禪佛教)。
對於二十世紀的日本人而言,鈴木是全國公認的國寶,這不只是對上述三十冊英文著述業績的讚嘆,也是對鈴木之八十幾部日文著述的景仰。因為,在這些著述之中,鈴木將禪宗的深層底蘊,親切地展示在世人眼前。讓舉世中人知道禪宗之美、及其美在何處。此外,他也曾對日本的淨土宗與真宗,做過深入而親切的詮釋,對日本的文化,從事新穎、深入的解說。透過鈴木一生的努力,讓國際人士對日本人的印象,除了侵略戰爭的負面記憶之外,也還會有浮現溫馨與親切記憶的可能。
除了禪宗與淨土思想之外,鈴木也對華嚴宗學至為讚仰,而且深懷將它推廣到英語世界的雄心。他在詮釋《華嚴經》中的「發菩提心」要義時,曾經表示:「大乘佛教的教義,是從擁抱眾生的慈悲心靈所產生的,並不是單純從邏輯推理所組織形成的冰冷哲學。」
依筆者所見,上面這段話所提拈出來的大乘精神,其實也正是鈴木一生風範的寫照。鈴木在寫禪宗、淨土真宗、或大乘佛學時,雖然並未多用情緒性語句,但是總會使讀者感受到行文的溫馨與親切。箇中緣由,當是鈴木內心所散發出來的氛圍使然。這一風範與上述大乘精神可以說是同質的。因為二者都是根源於體驗、感受與慈悲心靈所流露出來的。
鈴木的一生,至少有兩次參禪開悟的體驗。具有這種體驗,加上鈴木的個性、學養與國際化眼光,終於融合成獨特的「鈴木風格」。這種風格與純粹從學術訓練中出身的學者迥然不同。這樣的差異,顯著地表現在鈴木與胡適的禪佛教論辯文章上。二十世紀中葉,這二位蜚聲國際的東方學者,曾以英文做過激烈的論辯。精研禪宗史的胡適與鈴木的禪學見解,當然是大異其趣的。筆者以為,雙方的不交集,不只是方法論、或學術角度的不同,而且也是「深入其中」(鈴木禪學)與「冷眼旁觀」(胡適禪史學)之立場的差異。
鈴木與胡適的不同風格使我想起大約十年前修建完成的京都車站。很多遊客都很讚賞車站新建築之美。粗略地分析,這一令人流連忘返的主體建築,卻是由兩種不同的風格結合而成的。當你處在車站內部的中間樓層,往上望時,會看到一大片金屬素材所構成的幾何圖像,是複雜而冰冷的;但是往下望時,則頓時感覺身處在紫色氛圍與柔和燈光所交融而成的溫馨景象之中。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場景,讓我不期而然地想起鈴木與胡適,上方展現的類似胡適風格,而下方則酷似鈴木。
儘管鈴木一生給人的主要印象是柔和、純真與慈藹,但是,我們也不要忽略了他對公義的堅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方曾經向鈴木大拙商借鎌倉市的住宅,但是遭到鈴木拒絕。他反對的理由是日本軍方正在進行的是不義之戰。他向前來洽商的軍人說道:
「日本正在打一場毫無正義的戰爭,也是毫無希望的戰爭。」
這樣的態度可以取來與他的世界觀相對照。他中年時代在東京學習院教書時,宿舍內的一片匾額上,就有以英文寫下的句子:「世界是我的國家,行善是我的宗教。」
一九六○年一月,他已屆九十高齡。當時他接受弟子秋月龍珉專訪時也曾說:
「我們應該保有寬廣的視野,應該將世界視為一家。」
鈴木就是這樣的人,是一個將禪宗理趣與大乘精神融匯於生命之中的真人。像這樣的真人,不應該被歷史遺忘。因此,我很樂意推薦這部展示鈴木內心禪意的好書。
作者資料
鈴木大拙 D. T. Suzuki
〔作者〕鈴木大拙(1870-1966) 世界級的禪學權威。日本禪學大師。 1870年生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本名:鈴木真太郎。二十一歲赴東京專門學校修習英文,經友人引領參謁鎌倉圓覺寺今北洪川禪師,從此醉心禪學研究,東京帝大文科輟學,求教於今北洪川禪師及其繼承者釋宗演禪師之門下,宗演襌師賜名:「大拙」。專心參禪,漸得開悟「物我合一」之無差別境界。 二十七歲赴美,開始從事佛學的編譯工作,也奠定了鈴木大拙的禪學巨擘的生涯。旅居歐美數十年,往返歐美各地講學,曾任東京帝國大學講師、大谷大學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客座教授等職。畢生以發揚禪學為大任,促進東西方宗教哲學的交流不遺餘力,著述與譯作甚豐,五十一歲創辦英文佛教雜誌《東方佛教徒》,六十三歲因《楞伽經研究》榮獲京都大谷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七十六歲創設「松岡文庫」致力於禪宗文籍的翻譯與保存,七十九歲被選為日本學士院院士,並獲日本天皇頒授文化勳章,畢生佛學與哲學的成就,成為享譽國際的禪學權威。1950年在歐美各地講授「禪與華嚴」相關佛教哲學的傳授,開啟了世界研究禪學的熱潮。 1964年榮獲泰戈爾獎。1966年七月十二日,因絞扼性腸閉塞症病逝東京,享年九十六歲。 著作宏富,《大乘佛教概論》、《禪與生活》、《禪學隨筆》、《楞伽經研究》、《碧巖錄》、《日本的靈性》等數十部作品與譯作, 其中著作《禪論集》與《禪與日本文化》成為世界宗教史的不朽之作。 〔譯者〕林宏濤 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德國弗來堡大學博士研究。譯著有:《啟蒙的辯證》、《菁英的反叛》、《詮釋之衝突》、《體會死亡》、《美學理論》、《法學導論》、《愛在流行》、《隱藏之泉》、《神在人間》、《眾生的導師:佛陀》、《南十字星風箏線》、《神話學辭典》、《藝術想怎樣?》、《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等書。 相關著作:《鈴木大拙禪學入門》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