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周年慶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神經科醫師的名畫探案:美學×醫學×歷史的疾病探案之旅!偵探醫師解剖東西藝術珍品,自人物的表情、肢體、動作與感官線索,拆解神經疾病密碼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神經科醫師的名畫探案:美學×醫學×歷史的疾病探案之旅!偵探醫師解剖東西藝術珍品,自人物的表情、肢體、動作與感官線索,拆解神經疾病密碼

  • 作者:汪漢澄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25-09-25
  • 定價:450元
  • 優惠價:79折 356元
  • 書虫VIP價:338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21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美學×醫學×歷史 最會說故事的神經科偵探醫師——汪漢澄,將解剖刀深入中世紀、文藝復興,甚或日本浮世繪的東西方藝術珍品,以銳利辦案目光,細膩洞穿藝術肌理,自人物的表情、肢體、肌肉與當代歷史,叩問千年以上關於人的各種神經病變! ◎本書特色 ★自畫作、雕塑等藝術品的歷史背景、創作動機與人物細節,透過十五篇融合故事和病理知識的生動文章,深入淺出勾勒包含貝爾氏麻痺症、半面痙攣、癲癇、昏厥、偏頭痛、肌張力不全症、巴金森病⋯⋯等自古貫穿至今的大小神經病變。 ★提供「病因」、「症狀與徵兆」、「檢查」與「治療」等不同層次探討,讓現代人對這些疾病有更精確的認識,並掌握預防與治療先機。 ★各篇文章亦包含相關畫作供圖文對照,閱讀過程彷彿穿越千年橫貫東西方的藝術之旅,實證生理與文化密不可分的特性。 ◎本書內容 ◆浮世繪《相馬舊王城》裡巨大的骷髏妖怪,不只是驚悚想像,而是東洋畫作對骨骼結構的精準描繪! ◆愛德華二世肖像中雙眼詭異「脫窗」,竟揭示罕見的「動眼神經麻痺」! ◆導致顏面抽搐的「肌張力不全症」,如今居然能靠「肉毒桿菌」改善! ◆歐洲十四至十七世紀,竟流行過「舞蹈狂熱」這種群體性怪病?! 《唐.吉訶德》作者塞萬提斯的左手出了什麼事,為何呈現「垂腕」不舉的狀態?!原來縱酒狂歡後的沉睡可能迎來「週六夜麻痺」風險!當醜怪與瑰奇畫面並陳於眼前,鋪陳出華麗精緻、百看不厭的畫作,居然導因於「失智症的精神病症狀」⋯⋯許多人都有的「偏頭痛」,可能衍生出我們看見放射狀、同心圓、強烈閃光等不同「視覺異象」;自宮廷畫諸如侍女臉部與身上的「咖啡牛奶斑」,懷疑其為「第一型神經纖維瘤」患者⋯⋯ 本書十五篇文章,涵蓋「頭臉相貌」、「身形變化」、「異常動作」、「意識感官」等四大塊神經病變範疇,自畫作技法、歷史流變擴延至病理上的準確解剖。千年前可能讓人感到癲狂、被宗教視為邪魅,甚或被鬼附身干擾的症狀,很可能都是神經上產生病變的問題,而這也都與遺傳、飲食、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透過本書的生動敘事與理性解析,與作者一起為疾病除魅,將荒誕怪異的神祕面紗揭開,畫作中每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甚或骷髏頭上每一個孔隙細節,皆可讓我們和神經傳導的病理問題更靠近一些,並於自在生活中做好準備、留心身體警訊,才能即時地做出預防和有效治療。 ◎好評推薦 王正方(名導演/作家) 吳妮民(家庭醫學科醫師/作家) 吳逸如(林口長庚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部主任/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 吳瑞美(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 林靜嫻(臺大醫院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主任/臺大醫院神經部教授) 侯勝茂(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院長) 洪惠風(新光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作家) 栗光(聯合報繽紛版主編/作家) 許維志(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 張光斗(點燈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張尚文(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張曉風(教授/作家) 黃明燦(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廖泊喬(精神科醫師/《文豪酒癮診斷書》作者) 蔣漢琳(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精采摘要 【那些古今東西的骷髏頭——十二對顱神經】 自歌川國芳浮世繪作品《相馬舊王城》,那脅迫感十足的巨大骷髏怪,驚見東洋畫對骨骼的精確描繪!人的顱神經牽動著我們的頭、臉、頸部的動作與知覺,它們的走向與功能各是什麼?發生問題又會併發什麼症狀? 【斜眼的國王——動眼神經麻痺】 眾叛親離的昏君——愛德華二世肖像畫,兩眼竟呈現「脫窗」詭異狀態?!右眼向外偏移、眼皮下垂,極有可能是「動眼神經麻痺」的病徵!此病可肇因於血管性、壓迫性、發炎性、創傷性等等,需考慮多種可能性並做出診斷,才能更精準治療。 【那些嘴歪臉斜的人像——顏面神經麻痺與半面痙攣】 從羅馬時代嘴歪臉斜、頰凹萎縮的雕像,以及西班牙貴族明顯不對稱的臉容,得知其罹患顏面神經麻痺症狀。其中「貝爾氏麻痺」與「半面痙攣」分別為何?而「周邊性」與「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又有什麼不同,遭遇這種生活常見的疾病,又該如何因應? 【無精打采的賢者——肌肉失養症】 畫家波提切利根據聖經故事繪製的《三賢士朝聖圖》中,一位無精打采的賢者,臉頰肌肉鬆垂無力、必須使勁抬額以免眼睛闔上,使人臆測是否罹患「肌肉失養症」?所有類型肌肉失養症共同症狀是逐漸惡化的肌肉無力和萎縮,隨著時間推移症狀加重,也可能併發眼睛、呼吸、認知、消化系統等各種問題。 【塑造唐吉訶德的手——橈神經麻痺】 《唐.吉訶德傳》小說作者塞萬提斯,因戰爭受傷而有了「勒班陀的獨臂人」稱號。透過神經科醫師就畫像推測,其「垂腕」現象可能出自「橈神經麻痺」!此症狀也出現在當代許多人身上,而「週六夜麻痺」、「蜜月麻痺」等你我都可能遭逢的病症又是從何而來?! 【嫉妒的面貌——多發性神經病變】 你是否曾疑似運動神經損傷,出現部分肌肉無力、抽搐,甚至萎縮症狀?從名畫《阿培勒斯的誣告》中,象徵「嫉妒」的男人手腳肌肉萎縮,即可明顯看出其罹患「多發性神經病變」。而此症狀有可能是「鉛中毒」所導致,在文藝復興時期,許多畫家與陶器工人也常為此所苦! 【宮廷裡的小小侍女——神經纖維瘤病】 在中世紀宮廷壁畫《婚禮房》,可見顯目的「侏儒侍女」位列其間,自她臉上浮凸的小瘤,以及散落各處的「咖啡牛奶斑」,專家懷疑她罹患了「神經纖維瘤病」;此病容易造成身體各處神經組織長瘤,由於變異基因位置不同,疾病的臨床表現也有相異的呈現,需要特別留意。 【被鬼捉弄的男孩——癲癇】 拉斐爾被譽為最神聖美麗的畫作《耶穌顯聖容》,畫中小男孩意識不清、雙眼上吊,像是被鬼捉弄一般,竟是「癲癇」症狀發作!神經科醫師指出,許多人對「癲癇」的因應措施很可能是錯誤的,包括強壓病人、用硬物或手去撬開患者牙關,反可能造成傷害⋯⋯ 【樂師有苦說不出——肌張力不全症】 巴洛克畫作《樂師的鬥毆》中,其中一位樂師眼睛無法完全睜開、下顎歪斜,罹患「眼瞼痙攣—口下顎部肌張力不全症」!這種神經系統疾病的表現,最好透過具有動作障礙疾病專長的神經科醫師診治。針對不同肌張力不全症的病因,得藉由諸如肉毒桿菌素注射、口服藥物,或者深部腦刺激來治療。 【不情願的舞者——舞蹈症】 自中世紀畫作人物的異樣舞姿,可發現流行在十四至十七世紀歐洲,一種名叫「舞蹈狂熱」的怪異疾病?!這是屬於「不自主動作」中的一種症狀,是大腦內基底核功能異常的表現,病因非常多,可能包含「遺傳性疾病」、「內分泌與代謝疾病」、「藥物或毒物」、「腦血管疾病」、「腫瘤」等等,皆會造成腦內基底核的變化。 【肖像畫的面具臉——巴金森病】 自擁有「面具臉」、眼球不夠靈活,甚至局部肌張力不全症狀的男子畫像,窺探人人聞之色變的「巴金森病」。這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此外還有「非典型」與「次發性」等不同的巴金森症候群,主要動作障礙包括遲緩、顫抖、肌肉僵硬、姿勢平衡受損等,另也可能導致精神症狀與睡眠障礙、感覺異常等等。 【她為什麼倒下了——昏厥】 從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的姊姊——屋大薇在畫中不省人事的畫面,探究我們生活中極為常見的「昏厥」!這並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導致昏厥的病因非常多,一言以蔽之,都是因大腦受到的血流供應量降得太低、不敷所需,使得腦部暫時缺氧所致! 【他們看見的光——偏頭痛】 自歷史上的知名修女——希爾德加德所看見的異象,探究世人常見的「偏頭痛」症狀與「視覺異象」的關聯。當偏頭痛發作時,部分大腦皮質的細胞活性被抑制,若發生在視覺皮質,就會因視神經細胞的異常活動,在患者眼前產生千奇百怪的幻象⋯⋯ 【布滿眼前的怪物——失智症的精神病症狀】 在三聯畫《聖安東尼的誘惑》,生動鋪展了一個充滿醜怪之美的瑰奇幻想世界,而這可能來自於聖安東尼「失智症的精神病症狀」。此症狀包含了「幻覺」、「誤解與誤認」與「妄想」三部分,並隨病情惡化而更趨嚴重,成為患者與照護家屬最大的困擾。 【失去半邊的畫家——半側忽略症】 知名畫家科林特以擅畫寫實肖像聞名,然卻在中風之後右腦損傷,罹患「半側忽略症」!畫風自細膩寫實轉向模糊恣意的筆觸,並有忽視畫面左邊細節的傾向。此疾病的病變,多半發生在右大腦半球,造成對左側空間無法感知定向;病因很多,臨床上所觀察到的,多半是因中大腦動脈堵塞引起的腦中風。

目錄

【推薦序】藝術與神經學的邂逅/侯勝茂 【推薦序】華麗壯闊知識盛宴的邀請函/許維志 【自序】藝術裡的神經學世界 輯一:從藝術中的頭臉相貌看神經科疾病 那些古今東西的骷髏頭——十二對顱神經 斜眼的國王 ——動眼神經麻痹 那些嘴歪臉斜的人像——顏面神經麻痺與半面痙攣 無精打采的賢者——肌肉失養症 輯二:從藝術中的身形變化看神經科疾病 塑造唐吉軻德的手——橈神經麻痺 嫉妒的面貌——多發性神經病變 宮廷裡的小小侍女 ——神經纖維瘤病 輯三:從藝術中的異常動作看神經科疾病 被鬼捉弄的男孩——癲癇 樂師有苦說不出——肌張力不全症 不情願的舞者——舞蹈症 肖像畫的面具臉——巴金森病 輯四:從藝術中的意識感官看神經科疾病 她為什麼倒下了——昏厥 他們看見的光——偏頭痛 布滿眼前的怪物 ——失智症的精神病症狀 失去半邊的畫家 ——半側忽略症

延伸內容

「汪醫師的這本《神經科醫師的名畫探案》與他的幾本前作一樣,是一本兼顧各類閱讀需求的好書。醫界人士能從中得到欣賞藝術以及在藝術中尋找醫學的樂趣,藝術文史工作者會發現藝術當中尚有個有趣的醫學世界有待發掘,而一般讀者則能藉著閱讀這本書同時親近醫學與藝術這兩個重要的人生面向。」 ——侯勝茂(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院長) 「無論是職場上的專業解惑,還是杯觥交錯、酒酣耳熱間的談古論今,汪老夫子的腦袋總是像取之不盡的寶藏,違反生物終將衰老的定律,持續擴張與輸出,永不止息。」 ——許維志(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 「名畫不僅僅是藝術,神經科醫師從背後的暗號,帶我們發現畫作中的健康線索與祕密。跨藝術與醫學,揭開畫者與畫中人物的隱藏故事。」 ——廖泊喬(精神科醫師/《文豪酒癮診斷書》作者)

作者資料

汪漢澄

神經科醫師,臺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英國倫敦神經醫學中心人類動作與平衡中心進修,英國國立神經內外科醫院臨床研究員及名譽醫師,曾任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現任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為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創始理事,曾任該學會理事長。《聯合報》「腦科先生說古今」、「時光外的畫裡乾坤」專欄作家,已出版《醫療不思議》、《大腦不思議》、《醫療史偵辦錄》三本科普書籍。擅長在不同領域間梳理出奇特的關聯,用別出心裁的話語說出。希望藉寫作搭起科學與人文的橋樑,以科學幫人文補強,以人文替科學增色,讓讀者感受新鮮有趣之餘,也體會知識才是最大的趣味。 相關著作:《醫療史偵辦錄:從疾病沙推、醫療行為到公衛觀念演進,一位腦科醫師縱橫古今的推理報告》《醫療不思議(獨家限量親筆簽名版):顛覆認知的醫學古今事,一個腦科醫師穿梭於診療室與歷史檔案間的私筆記,那些你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醫療不思議:顛覆認知的醫學古今事,一個腦科醫師穿梭於診療室與歷史檔案間的私筆記,那些你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

基本資料

作者:汪漢澄 出版社:麥田 書系:不歸類_人文 出版日期:2025-09-25 ISBN:9786263109636 城邦書號:RC8045 規格:平裝 / 單色 / 33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