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華文文學 > 旅遊文學
徒步旅人:深入台灣20條故道,在走路與獨處中探索島嶼記憶,與自己對話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徒步旅人:深入台灣20條故道,在走路與獨處中探索島嶼記憶,與自己對話

  • 作者:邱一新
  •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2023-07-04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5折 360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15日止
  • 書虫VIP價:360元,贈紅利1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42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馬可孛羅25週年感謝季72折起!
  • 2024感恩月/75折限時限量!

內容簡介

《尋找台灣特有種旅行》作者邱一新 十多年來探訪台灣古道山旅紀行 「為什麼要去冒險呢?」 「群山在召喚,我能不出發嗎?」 帶你走在島嶼地圖之外,徒步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徜徉在專屬於山行者的時空,找回人生的節奏 「我猶如一位不合時宜的旅人, 明明活在現代,卻老是想往已經消失的過去走, 追尋島嶼記憶,關注那些被忽略的歷史軌跡,再從歷史脈絡回溯當下, 反思島嶼的歷史閾境,走著走著,不免也回望自己的生命閾境, 故道因此成了貫穿本書的『閾境之路』。」——邱一新 當世俗成就不再迷惑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 作者一路走來都是雜沓城市中的白領上班族,然而這十餘年來他每逢閒暇,便一身輕裝將自己丟進僻靜的山林,走進台灣各地角落,展開另一種旅行。他追尋美、日學者行腳島間田野的採集足跡;腳踏手作古道穿行於紅檜森林;入山傾聽泰雅獵人滿載生命體驗的薩伐旅。他驚喜亦感嘆於路上無數被遺忘的歷史軌跡,卻也在一個個化外之境意外收穫了療癒。 「看似杳無人煙的山林,遍布先民和自然學者的足跡,擴大我們對那個時代更多理解和想像,然後回頭去尋找那些被遺忘的存在。」 他沿路感受親切的山聲與氣味。一邊品嚐稜線上農家的日常野味,在夜半鳥獸的合鳴聲中酣然入睡;曾在險坡峭壁間猶疑著步伐,卻也在雪山上安頓了人生的挫折。這是專屬於山行者與古道間的親密關係。 透過閱讀和想像,古道成為你的時光隧道。 作者博覽古今,對於植況地貌、常民風情的描寫,以及引述之山史地誌文字,讀來令人心神嚮往。讓讀者也想依循作者的腳步,探幽尋訪古道的真實風景,站在島嶼的記憶深處,諦聽腳下的歷史跫音。 「古道探索是一把打開台灣寶藏的鑰匙,引領我進入過去未曾關注的自然觀察和台灣歷史兩個場域。我個人知識世界的空白地帶,讓我重新審視島嶼的位置和未來。」 徒步山行本身就是一種目的。 當你如旅人般出走踏查、記錄、定位, 地方也將因為你而有了意義。 【名家推薦】 ǁ 專文推薦 劉克襄(作家、自然觀察家) ǁ 熱情推薦 王文華(「夢想學校」創辦人) 王迦嵐(健行筆記創辦人) 江秀真(台灣福爾摩莎山域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李偉文(作家、牙醫師、 環保志工) 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吳雲天(台灣山岳雜誌專案總監) 侯文詠(作家) 徐如林(自然文學作家) 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陳永森(國立屏東大學校長) 雪羊視界 詹偉雄(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序) ǁ 他從衣服到根部都跟山在一起 我是先當邱一新的「山友」,然後才成為他的「讀者」。 我們爬過三次山:象山、七星山、棲蘭神木。那年三月去棲蘭,我怕冷,包得像粽子,他卻連帽子都沒戴。瀟灑,來自他懂山。去象山那次,我充分感受到他有多懂。他指著一棵厚實茂密的樹,告訴我那是「美國花生」。他撿起地上的果實要給我吃,我不敢。他就咖滋咖滋地吃起來。他懂山,到了腸胃的地步。 象山回來後,我讀了他的《我是丐幫旅行家》,學到怎樣逛黑市。又讀了他的《人生的旅行存摺》,跟他一起去智利詩人聶魯達的故居,重溫那句「愛人,我們在一起,從衣服直到根部皆在一起。」 這本《徒步旅人》,讓我重溫當年跟他爬山的感覺。一新從「衣服到根部」,都跟山在一起:歷史、文化、風土、植物,什麼都懂。有他同遊,平面的景點立體了,而靜止的風景,有了時間的縱深。 讀完書後,我直覺是想請一新帶我去這些地方。想了幾天後,卻覺得更好的方式是帶著這本書自己上路,然後回來告訴他:一新,我終於吃了「美國花生」,很難吃耶! ——王文華(「夢想學校」創辦人) ǁ 台灣山林最豐富的風景,不是只有高山的美景,最讓人難忘的莫過於遺留著台灣過往的故事。而這可由找尋古道上的原住民舊社、先民活動開墾的遺跡、日治時期所建設四通八達的廢棄隘勇線、警備道上許許多多的寶藏,那一個個轉彎的後面,一幕幕珍貴的歷史,堆疊而成今日的台灣。 跟著徒步旅人,發現路不僅僅是一條線,而是串起了許多的點,而這每一個點造就了豐富多樣的台灣。 ——王迦嵐(健行筆記創辦人) ǁ 許多人問我,攀登世界高峰的過程您最喜歡哪一段的景致?毫無疑問:從登山口步行到基地營。海拔約莫三千至五千公尺,由人群走入密林,直到與世隔絕、自我心靈對話,最令我印象深刻、流連忘返。 近年來,國際徒步旅行在疫情後如火如荼展開,如西班牙朝聖之路、日本熊野古道等;相較之下,台灣長距離徒步(山野健行)北、中、南古道更易親近,如書中描述之山海圳國家步道並不亞於其他國家。透過邱一新從自然、人文、歷史、生態至心靈反思,多視角的引領分享,學習慢下腳步,細看咱們福爾摩沙最美樂章。 ——江秀真(台灣福爾摩莎山域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ǁ看得更深,走得更遠 認識一新很久,知道他很能玩、很會走路、很愛山林,自從上次閱讀他的大作《與天使摔跤:尋找愛迪生重新定義自己》,發現紀行居然能與傳記、歷史、科學、地理、宗教緊密結合而大開眼界後,這次有幸提前閱讀《徒步旅人》更是大為驚喜。 古道探索的路上,除了對歷史的凝視,豐富的自然觀察與文化省思背後皆來自大量的閱讀學習、長時間漫行與無數的思考。推薦讀者帶著本書走向台灣,看得更深,走得更遠,然後在家鄉找到真正的自己。 ——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ǁ 每一個人旅行都有自己偏好的方式。我習慣一去再去,不同的季節、晴天雨天,透過五官感受,尋找及認識在地的生活與文化。我特別鍾愛徒步旅行,事先查閱各種資料,認識在地的居民,耆老還在嗎?生活的文化還保留著嗎?讀了《徒步旅人》之後,我感到欣喜若狂,書中介紹的二十多條古道無不都是台灣最具代表性、各具特色的古道,作者將自身敏銳的觀察與經嚴謹考證的文化脈絡詳盡陳述其中。 讀者太有福氣了!多麼精采又豐富的旅遊文學作品,出發前讀上一篇,就能跟隨書中文字、背上背包,走進最接地氣的台灣。 ——吳雲天(台灣山岳雜誌專案總監) ǁ 近幾年來台灣的古道成為顯學,相關書籍紛紛問市,但沒有一本能像《徒步旅人》揉合了自然觀察、歷史記憶與田野調查,知識含金量這麽高,讀起來卻行雲流水,讓人毫無滯礙地跟上作者的古道探訪腳步。我想這是出身記者的邱一新獨具的資料蒐集與寫作能力。 本書二十條古道都適合一般民眾健行,出發前先看過古道的故事,走起來會更有興味。 ——徐如林(自然文學作家) ǁ 美國作家保羅‧索魯說:「讀書讓我成為旅人,旅行讓我回去讀書。」作者可說是徹底落實此言的老派旅行家。 跟著作者走讀本書路線,篇篇詳盡蒐羅前人書中的吉光片羽,相互印證,彷彿踩踏著前人在不同時間留下的步履印記,藉由作者腦中特有的黑光燈手電筒,將之顯影浮現。 作者像是走讀派的詮釋學家,或現象學大師,透過反覆走讀、啃掘書海,甚至與帶路人、同行者交互激盪,步道的故事因而立體多面,帶有靈魂的深度。 ——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ǁ台灣,這座充滿多元文化、多樣生態、多重地形及旺盛生命力的島嶼,每一條古道與山徑串聯出人與環境間的互動,其上承載的豐富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一新以無窮的觀察與知識積累,將其走過的二十條古道,從歷史、生態、地理環境以至於對人的關懷,透過書寫,生動展現出旅人腳下的古道不僅僅是一條路。以每小時低於三公里的速度,用雙腳慢慢感受,相信您身旁的風景將全然不同。 走吧!路一直都在,就等著你到來。 ——陳永森(國立屏東大學校長)

目錄

前言 回望來時路My Way 〈輯一〉 探訪閾境之路 ——向先人提問,追索島嶼故事的形塑史 01樟之細路・手作之道 苗栗頭屋、獅潭 新竹峨嵋、北埔 02海岸山脈橫斷:徒步山海間,安通越嶺道紀行 花蓮玉里安通 台東長濱南竹湖 03祖先的故事:牡丹灣古道注腳 台東南田 屏東旭海 04閱讀,影響旅行方向:浸水營古道紀行 屏東枋寮、春日 台東大武 05野性的洗滌:淡蘭古道拾穗 新北瑞芳、雙溪、貢寮、頭城 〈輯二〉 英雄的旅程 ——從獵人到踏查者,當代旅行者的究竟與傳承 01神話的國度:來自霞喀羅古道的啟示 新竹五峰鄉、尖石鄉 02神話的國度:司馬庫斯的抵抗與傳承 新竹尖石鄉玉峰村司馬庫斯部落 03尋找另一種狀態:走過福巴越嶺道 桃園復興上巴陵 新北烏來福山 04向高山舉目:朝聖大霸尖山 苗栗泰安鄉 05探訪不老傳奇:在故事中旅行 宜蘭寒溪 06尋找撞到月亮的樹:走進台灣杉神殿 新竹尖石鄉 宜蘭大同鄉 〈輯三〉 看不見的城市 ——從城市遁逃的旅人終將領悟,一切探索的終點都將回到起點 01家山:後印象畫派式象山 台北信義區四獸山 02魔山野望:從柴山自然志出發 高雄鼓山區壽山 03追尋鈔票上的風景:從象鼻隧道到台灣特有種風景 花蓮秀林鄉和平村 玉山、塔塔加、阿里山、陽明山、太魯閣、大鹿林道 04林下經濟廊道:噍吧哖舊道踏查 台南左鎮、玉井 〈輯四〉 旅行的奧義在旅行之外 ——在山林的氣味間覺察,尋找行走的意義 01遠山在呼喚:天狗岩、砂卡噹林道與同禮部落 花蓮秀林鄉 02跟著登山家追雲捕霧:慢行雪山,找回人生的節奏 台中和平武陵農場 03霧海上的漫遊者:能高越嶺道上「歷史的凝視」 南投仁愛鄉屯原 花蓮秀林鄉銅門 04少有人走的路:踏查湯姆生影像之地 台南左鎮 高雄內門、甲仙、六龜、荖濃 05高山仰止:思考人生「第二座山」,北大武山紀行 屏東泰武鄉

內文試閱

  前言      回望來時路My Way      之1、貫穿本書的「閾境之路」      不同的人在「小獵人」希吉盎身上會看到不一樣的面向,他讓我看到真正的孤獨不是沒有人陪伴,而是不被理解,但只要學會了回憶,就可以在任何境遇獨處,度過艱難的時刻。      去年底,隨池上淑瑩諸友前往屏東魯凱族「舊好茶」,探訪在廢墟之中重建部落文明的小獵人,行徑猶如山林版「魯賓遜漂流記」,唯陪伴他的不是「星期五」,而是老婆官桂英,以及兩隻沉靜獵犬。可小獵人不認為他們是孤島般的存在,而是「與祖先一起生活」,猶似馬奎斯《百年孤寂》所述「一個地方有親人埋骨,才算是家鄉」的意涵,因而對舊好茶的起源充滿興趣……         故事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居住在東海岸太麻里附近的魯凱族群,受到外族壓迫,便往中央山脈尋求新天地,最終落腳「鹿鳴安」(亦稱「古好茶」)。之後有對獵人兄弟在雲豹引領下,無意中來到霧頭山南側一處瀑布溪谷,兄弟倆見雲豹臥地不走,料想祖靈要他們在此建立聚落,取名「古茶柏安」——真正的意思不易考究,但有一說為「很美的地方」。後來族人增多,又擴散到阿禮、霧台、神山、佳暮等地,形成「西魯凱族群」,區別於台東達魯瑪克部落之「東魯凱族群」和高雄茂林、萬山、多納之「下三社群」。      位於部落祈靈屋遺址上方有一塊高一公尺多的長方形石柱,名「大瑪烏納勒」(意為「永恆的記號」),據云是雲豹臥地之處,俗稱「雲豹石」,族人乃以「雲豹的傳人」自豪,稱古茶柏安為「雲豹的故鄉」。         不幸的是,經過日治「文明洗禮」,再至國府山地平地化政策,部落被更名「好茶」,愈來愈受制於醫療、教育和就業需求。一九七八年乃移置南隘寮溪與好茶溪交會的河階地,稱為「新好茶」,卻屢遭水患,終至整個淹沒於二〇〇九年莫拉克颱風土石流中,不得不遷徙名為「禮納里」的瑪家農場永久屋,仍沿稱古茶柏安,成為「飛地」概念(行政上隸屬霧台鄉,卻位於瑪家鄉)的「新新好茶」,但稱發祥地為「舊好茶」。      然小獵人不願困在飛地,決意返回出生長大的舊好茶修繕家屋,夢想在脊梁間掛滿山豬、山羌、水鹿等獵物頭骨,重新做個「魯凱人」(Rukai,意為「住在高冷山上的人」),此舉自有文化溯源的象徵意義。         沿南隘寮溪床上山途中,老鷹飛翔,長鬃山羊奔行,苦花優游溪潭,山芙蓉綻放,羅氏鹽膚木結實鹽化中,我們邊走邊採野菜(山芹菜、糯米糰、假酸漿),涉溪,過懸崖,走峭壁,從海拔兩百多公尺爬升到九百多公尺,雖不致披荊斬棘,仍看得出來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抵達時官姊已柴燒一大鍋月桃葉水,讓我們洗塵、散發野性山林氣息。      我們看山看雲,喝咖啡,圍著烤火聊天,枝椏不時有山紅頭、黃腹琉璃、紅嘴黑鵯、冠羽畫眉駐唱,還有朱鸝翩若驚鴻,餓了就吃野菜、山肉和自己背上來的麵食,饞了就洗愛玉,飽了就在石板屋群中漫步。      或許途險路遙,2016年被「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列入守護計畫的舊好茶,不致淪於觀光化。      此行也遇到民族植物研究者林志忠,帶領魯凱小朋友返鄉尋根,把去年八月底栽植的小米採收回家,企望增加小米種源多樣性,我們受邀參與小米收穫祭,看著小朋友盡情歌唱,一首接一首,山谷洋溢豐收歡笑聲,時光彷彿回到六、七十年前八百多族人盛況。其時一百多棟石板屋由上而下一層層櫛比鱗次,路面都是用石板鋪成;可如今王爺葵瘋狂蔓延,幸有小獵人勉力鑿空,讓部落繼續活著。      我們跟著小獵人巡行,回望他心中保存的童年趣事、部落軼事、狩獵故事,以及心路歷程——二十多年前,小獵人在眾人懷疑的眼光中,重返舊好茶當傳統獵人,心情毋寧是壓抑而沉重的,有時悲從心來就吟唱、啜泣,可是為舊好茶的未來憂心?      這種被夾在兩個時代之間,對於過去難以釋懷、對於現在和未來充滿失落感,失去所有的理所當然,陷於尷尬境遇的哀傷苦楚,或可用一個意義深長的人類學字詞「閾境」(liminal space)來形容。      但小獵人不改其志,每天生火,溫暖石板屋,讓祖靈知道雲豹的傳人仍舊守住部落,讓舊好茶成為族群記憶的載體。族群或許失去了原有的形式和外表,但透過再記憶,「過去從來沒有死去,它甚至從未過去」(美國小說家福克納語錄),定義了你是誰,We are what we remember,永遠是雲豹的傳人!      當我望著小獵人站在「祭祀空間」,隔著谿壑遠眺對岸的排灣部落,銳利的眼神閃爍著野性光輝,彷彿化作人形雲豹守護著這片聖域,驀地想起「台灣蕃界調查第一人」森丑之助曾於一九〇五年拍攝的一張魯凱族人(見《生蕃行腳》頁一四〇),背景極可能在此地——據成大考古所教授台邦·撒沙勒考查,證據來自照片中一塊象徵被馘首後的人立石和石板堆疊的頭骨架,與現場相符。啊,能重蹈森氏踏查過的地景,令書呆子旅人雀躍。      台邦教授曾於一九九三年引領族人以「出草精神」阻止隘寮溪瑪家水庫的興建,讓我想起美國作家亨利·梭羅一篇探討政府與公民關係的演講文〈公民不服從〉,因為具有事件座標意義,附筆於此。倘若旅人的歷史意識匱乏,就會限制了對「風景」的理解。      比小獵人更早先,還有位魯凱史官作家卡露斯也踏上「回家之路」,雖然家屋門窗緊閉,我仍有異常的熟悉感——來自小說家舞鶴《思索阿邦.卡露斯》的描述——我想像作家趴在石板桌回望過往世界,在漢人的語言裡掙扎、憶寫《雲豹的傳人》的情景,而取材遙遠記憶裡的故事,讓舊好茶產生一種夢境特質。      因此,若沒有小獵人的負隅頑抗,舊好茶勢必淪為廢墟,當我看見小獵人面向祖靈居所「巴魯古安」(位於霧頭山和北大武山之間)吟唱古調,內心冉冉升起一縷憂傷——你很難不去想,小獵人接下來要怎麼辦?下一位小獵人在哪裡?      但小獵人總是以神祕的微笑回答我那些不是問題的問題,我只能意會。可透過卡露斯和小獵人的回望,我才真正看見舊好茶。是地理,也是歷史,更是某種心境,在那裡可以尋到人生中的一個夢。         本書以走入好茶人的家山作為引言,強調本書的旅行觀點:進行有意義的接觸;須知光是好山好水並不足以說服我前往,旅行觸發的自然觀察、歷史意義與其引起的省思,才是我的考量,也是本書二十篇旅次的主軸。      又本書涉及二十多條故道,多是作者列入Bucket List、認識台灣的學習路徑,如今將十多年來的「願望清單」結集,驀地發現自己不合時宜,明明生活在現代,卻老是想往已經消失的過去走,追尋島嶼記憶,關注那些被忽略的歷史軌跡,再從歷史脈絡回溯當下,反思島嶼的歷史閾境,走著走著,不免也回望自己在人生某些時間點、壓抑著傷痛走下去的生命閾境,故道因此成了貫穿本書的「閾境之路」。      是故,我在本書的種種回望,追索故道來歷,追索族群來歷,追問另種文明,追問自己的來歷,是否也是在追索台灣或自我的形塑歷史呢?         之2、熟悉的地方有「風景」嗎?      閱讀往往決定我的旅行方向,就像舊好茶之行源於《雲豹的傳人》,但返家後又閱讀更多原住民著作,拓寬狹隘的漢人視野,台灣的細緻與壯闊於焉展開,讓我產生某種覺察:我是個台灣人,卻對族群的來歷知之甚少,這使我覺得羞愧。      從小透過閱讀如《天方夜譚》,我就有一個認識世界的意圖,及長,心懷「詩和遠方」,常想去遙遠的異地,追尋獨特的文化經驗。可如今卻像甩出去的迴力鏢又返回原點,才發現自己的地方也有許多「地圖之外」可以探索,真應了英美詩人艾略特所述「一切探索的終點,終將帶我們回到起點,這時才算第一次認識它」。      但是,熟悉的地方有「風景」嗎?      或者先問:風景一定是山水名勝和人文景觀嗎?地方的日常,他者的故事,旅途的感觸,可不可以視為風景?      「無論我坐在哪裡,都可以在那裡住下來,而風景就以我為中心,朝四面八方延伸……」梭羅的《湖濱散記》重新定義了風景,他更主張「一個人若想活得豐足而堅強,一定要在自己的家鄉」。讓我想到美國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所言:「如果你不能在你所住之處找到聖地,你就不會在任何地方找到它。」      然而,透過閱讀,我發現我對自己所在的地方,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了解,而是一座卡爾維諾式「看不見的城市」;於是,近二十年陸續將閱讀旅行的足跡刻繪在島嶼上,尤其是,散布先民足跡的故道(包括古道、舊道),但我不想以「弔唁」史跡的方式走入,而是藉故道為線索、以「提問」的方式深入。      因此,我的閱讀旅行,並不是將一本書當作指南帶去旅行,而是如同美國作家保羅·索魯所言「讀書使我成為旅人;旅行讓我回去讀書」那般,閱讀與旅行的循環,讓旅人走得更深更遠。      是以,我要感謝本書中引述的先行者及其台灣踏查著作,包括那些對我產生潛移默化影響卻沒有引述的著作。從荷據、清領、日治,乃至今日,令我得以從字裡行間穿越時空至當年場景,尤其是影響我旅行方向的楊南郡、徐如林夫婦,猶記得楊老師在一場演講中強調:「走古道,一定要弄清楚族群關係和地理形勢!」拉高了旅人的視野。的確,旅行是一種視野,拉得愈高,愈能看見世界的真實。      但閱讀來的經驗是別人給的,閱讀旅行的本質卻是行動的文學,在這個立論上,本書作者成為一位追尋先行者足跡的「意義探索者」(The Seeker),希冀以人文地理踏查為經、以動植物生態觀察為緯,探索島嶼的深邃之處,探索個人知識的空白地帶,推進自己的知識邊界。         之3、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      旅行的動機,一直是我關心的課題。就像閱讀推理小說,我關心的不是誰是凶手,而是犯罪的動機。所以,我總是問自己:為什麼要進行這趟旅行呢?      美國作家亨利·米勒曾言:「旅人的目的地從來就不是地方,而是一種看待事情的新方式。」顛覆了傳統旅行的「觀國之光」,將旅行上升到意義層面,即旅行的意義在旅行之外,無論身處何方,以什麼角度看待周遭的一切,遠比在何方重要得多。所謂「旅行作為一種改變自己的方式」,實則是,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就像舊好茶之行,有好幾處人文景觀值得關注,但啟發我深思的,卻是小獵人在深山裡實踐了一個棄文明而去的夢想(狩獵採集生活),金錢在他的生活裡居然沒什麼分量。      回想當初走入山林,一開始是為了遠離職場塵囂,不想竟沉迷於大自然,尤其是植物,不僅想要認識,更想要觀察它們的「生存模式」。因此本書也稍稍碰觸「植物的智慧」(非科學定義的智慧),或可視為上本書《尋找台灣特有種旅行》進階之作。      尋找蟲林鳥獸的過程,頗似魯凱的Alupu(阿鹿捕,「狩獵」之意),按卡露斯《神祕的消失》所載,作古語詮釋就是——「尋找」一個特定的目標而不確定存在,或縱使找得到目標,也不確定能否拿得到,即使拿得到,也不一定是當初預設的目標,一切都很不確定。      就像這本書呆子的故道行走,初時在尋找蟲林鳥獸,旁及台灣自然生物調查的發展過程,不可避免地遭遇生態保育和族群來歷的拷問,最終卻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語出聖經,既有「逃離」、也有「找到人生新方向」之意)。在我認知,行走故道,重點不在於如何走過,而是走過之後的感受。這是一個走向內在探索自我的過程,卻也充滿知識樂趣,書頁間瀰漫芬多精,偶爾飄來鳥語花香,冀望讀者一起走入「以啟山林」的黑暗歲月,走出意義來。         之4、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然飛過      「旅行的時候,我們是一種人情的心態,但是當我們講述我們旅程的時候,是一種詩人的心態,這中間是不一樣的,這中間是有矛盾的。」作家楊照在《理想的藝術家生活》中引用了夏目漱石有關「旅程」的一段敘述,提到旅行有「體驗」和「整理吸收體驗」兩階段,前者忙碌不堪,後者需要沉靜反思。      我很慶幸自己能以「詩人的心態」,透過書寫,回望十多年來的行走,整理吸收體驗。但是記憶難免被歲月磨損,幸好大文豪馬奎斯有言在先:「人生並不是一個人的經歷,而是一個人如何回憶,如何細述一切。」本書就是與記憶搏鬥之後的紀錄。         回望旅行數十載,從人生的「主菜」階段忽焉來到「甜點」階段,體能不若以往,依然嚮往山林,或許,我應該放慢腳步,多呼吸,少思考。猶記得,電影《年輕氣盛》(Youth)為「年輕的感覺」做了詩意詮釋,大意是「人生就像望遠鏡,從正面看,如同年輕時,看什麼都很近,那就是未來;而反過來看,如同年老時,看什麼都很遠,那就是過去。」      當哪天我看「家山」很遠時,就表示我老了,可我沒什麼好遺憾,就像印度詩人泰戈爾所言「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然飛過」。所以,旅行要早一點出發,探索台灣更是如此,島嶼山林愈來愈破碎難行矣。         最後,要感謝寶春師傅和團隊的支持,讓我的「閱讀旅行」應用在工作上,重新定義烘焙,一起策展了好幾個有趣主題,以麵包閱讀世界和台灣。      注:本書使用「番」(清領用語)或「蕃」(日治用語)字眼,乃配合歷史情境或引用文獻之用詞,對原住民絕無不敬之意,尚祈包涵見諒。不過,台邦·撒沙勒教授有個詮釋令人擊節:「原住民」給人文縐縐的感覺,像是已經被徹底殖民改造的人類,而「生蕃」倒還有點「我就是我」、「不甩你」的意思,更像台灣真正的主人。壯哉斯言。

延伸內容

古道之必要
◎文/劉克襄(作家、自然觀察家) 古道之名,像稀少的特有物種,常讓喜愛登山健行的人眼睛一亮。 有時,當我們有機會,得知一條古道的訊息,整個靈魂常在那一刻,便開始蓄勢待發。各種可能的想像,早已在胸臆裡積蓄,只待一個合宜的日子。 前往這類古道健行,絕對是徒步裡最具吸引力的一種。我們也明白,任何一條路,冠上古道之名,各種加值的可能便相對提高。尤其是在偏遠郊野,觀光旅遊、地方物業的經濟性活動,都會隨之而來。 因而古道的定義雖多,總是有一嚴謹法則,不宜恣意命名。最具體的條件,當為存在著既有的文獻史料之積累,提供了合宜的表述例證,加上現場的各種殘垣遺跡,庶民的生活經驗等等。再透過近代博物學的爬梳,以及各種考證、透視,呈現了多樣的交通意義。 古道不只是前人開天闢地的走過,矗立於當代文明所定義的風景。又或是在偏遠荒野,蜿蜒於豐厚的自然環境,供我們去踏訪。古道本質有一種難以述說的、宗教般的魅力,不斷地誘引我們,回顧過往。 歷史現場的殘存,比諸其他事物更充滿鮮活的立體感。一個人站在前人走過的土地,思索著未來,當下也常萌生更多的啟示。諸如霞喀羅古道、浸水營古道等已知的著名山徑,我們走過,不免會檢視其交通接駁、兩端住宿、路況內容、古蹟保存和產業推廣等等,繁複的旅遊問題。 我們很少停留於特殊和綺麗景觀的滿足,雖然那常是吸引我們前往的重要條件,但你難免想從中汲取更好的旅行養分。我們在此進行的不只是身體力行的縱走或橫越。回到這條路上,更多生活省思的元素愈容易突顯。 回頭看看來時路,人生浮白或緩慢,古道比任何一種路線都是更有意義的存在。 我們無法從單一的角度去命定,卻能從現場的體驗,對歷史進行更活潑的解釋。古道延伸的絕對是兩端、甚而多端的影響。尤其是官道型的歷史舊路,值得我們採用更多面向去思索。 古道也少有名山大岳,非得登頂。更非險絕之地,多數人難以企及。生命裡有此體驗,並無法添增人生的輝煌紀錄。你只是想去目睹,朝聖般走過一段。很多人踏過的情懷,自己也參與其中。一個人以不同的情境,熱烈地展開對話。 素質良好的健行者,往往做好諸多功課,在走訪之前閱讀相關歷史故事和報導,本身亦具備博物學的好奇和樂趣。這些旅行前奏,幾乎在每次出發即愉悅地發生,不知不覺,內化成一種美好的儀式。 當你走過,獲得這樣的身心快樂,難免會有下一條的期望,如此一條銜續一條。儘管對多數人,那是缺乏實質意義的存在,你卻視如必經的歸途。 一旦踏上,沉浸於此一路徑的風景,或許不是學術踏查,也非嚴肅的地理探勘,但都無妨。你清楚知道那是你要的人生,生活裡不可缺少的一條。 這種無從名狀的信念,累積成生命旅途較為靜寂的風景,很難跟旁人述說,多數時候只能跟自己分享。你享受這種孤獨,融入孤獨。 或者,對不起,那不是孤獨,那才是真正的熱鬧,自己想要的氛圍。整個世界用再豐饒的物質,都無法跟你交換當下的滿足。 一新為什麼偏愛在古道上旅行,當我的腦海浮升這個好奇時,其實也是在探問自己。探問這個,很難只從冒險切入的問題,我因而如此小小論述一番。 本書二十篇以古道為主軸,衍生不同山林意義的踏訪,大抵有這一背後的精神。每一條路,甚而每一座山,都由個人冀望出發,終圓一夢。從他的文字敘述,我們清楚嗅聞到這種個人的執著,具體實踐的美麗。當下的他,和周遭環境擁有共同的語彙,都是全部地景的一部分。 那不只是釣魚人,長時面對遼闊大海的快樂過程;更像養鴿者,在遠方放出訓練已久的賽鴿,一路奔回家裡。 古道或許最為遙遠而艱辛,卻是最快而直接的回家之路。有一個更大的無可取代的原味,始終在前方。他熱愛享受這等曠野釋放的力量,可以在旅途悉心品茗,同樣在日後的生活裡慢慢回顧。 好多熱愛郊野活動的人都跟一新類似,但擁有淵博的知識,以及書寫的熱情,那是何等困難的工作。藉由他的視野,我們的閱讀既欣羨又歡喜,但更多的是共鳴,生活價值在其敘述裡,不時獲得召喚。 我的內心遙遠呼應著。唯有走過,我們才有堅實說話的自信。知識的自信、生活的自信,乃至工作的自信都在那裡。在健行時,那不是體力的付出,我們強調以整個人的力量去探勘。一新如是,我自己也是同一類型。 古道恆在下,我們隨時整裝待命,直到老矣,猶在路上。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邱一新《徒步旅人》:是探索更是回望
  旅行書寫,一直是邱一新二十多年來的生活習慣,自然而然就把十多年來的山林行走記錄結集。   書中的古道舊路,可以說皆因閱讀而啟動,所以,這本書也可說是用雙腳寫出來的,不只是展現先行者踏查台灣的豐富著作,也有考察或補述古道風景、動植物生態的變化之意味,同時藉由古道了解族群來歷、族群關係,呈現看待世界、看待台灣的方式,期待能從歷史回望得到一些預示。   若以台灣為例,從2013年《尋找台灣特有種旅行》到2023年這本《徒步旅人》,近二十年來持續在台灣走動,對台灣多樣性的蟲林鳥獸生態愈來愈著迷,由於大半透過古道舊路進入山林,又牽動了種種歷史回望——例如追索族群來歷、追問另種文明的存在,等等島嶼記憶,不經意也回望自己的來時路,深刻體會到,旅行到最後,也是一種走向內在探索自我的過程。

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邱一新

曾任《TVBS周刊》、《食尚玩家》、《女人我最大》、《健康兩點靈》總編輯、發行人,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以及國立台灣博物館董事、客委會築夢計畫委員、觀光局國際光點委員。現任吳寶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著迷「閱讀旅行」,曾循《倚天屠龍記》探訪拜火教總壇,踏查聖經地點,追尋摩西出埃及、達爾文之加拉巴哥群島、黛安佛西之高山大猩猩、海明威之老人與海、塞凡提斯之唐吉軻德、三毛之撒哈拉、希臘神話眾神足跡等。 著有《與天使摔跤:尋找愛迪生,重新定義自己》、《尋找台灣特有種旅行》、《人生的旅行存摺》、《我是丐幫旅行家》、《總有一天要去吃》、《跟著大亨去旅行》等書。

基本資料

作者:邱一新 出版社:馬可孛羅 書系:旅人之星 出版日期:2023-07-04 ISBN:9786267156902 城邦書號:MS1070 規格:膠裝 / 部份彩色 / 336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