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哲學
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對理所當然的人生提出大哉問,建立深度自我對話習慣,找到應對生死、成敗、磨難、價值等難題的內在嚮導
left
right
  • 庫存 = 1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上市日空降Amazon、Barnes & Noble暢銷榜No. 1,緊急再版,印量翻倍 ★《讀者文摘》列入「絕對會改變你一生的26本啟發之書」 ★ 管理思想家賽門.西奈克、金球獎影后克萊兒.丹妮斯、公視主持人凱莉.柯利根導讀推薦、收視最高節目之一Today Show採訪報導 ◎這些大哉問攸關我們的成敗,更可能改變人生的樣貌: ◆其他人可以定義我的人生嗎?如果多數人認同的答案,不見得是我想要的…… ◆「什麼是我想追求的」vs.「什麼是值得追求的」?萬一夢想是建立在錯誤之上? ◆一再努力不管用,可以承認失敗嗎?失敗之時,如何修復支離破碎的自己? ◆建立豐沛人脈,操縱、討人情、施加壓力、貼標籤…人際關係真的無所不能嗎? ◆快被社交媒體上荒謬言論淹沒,如何避開將我們拉向淺薄的力量? 2014年開始,本書三位作者在耶魯大學開設最受學生歡迎的人文課「值得活的人生」,以師生高度互動討論的小班制方式,引導不同科系、族群、宗教的學生,探討生命中最重要的問題。 本課程創辦人沃弗教授曾任白宮宗教顧問,為美國當代公共領域中最受推崇的學者之一,致力於在衝突對立的社會中,為各群體宗教搭橋,跨越彼此藩籬,並曾受邀至聯合國早餐祈禱會發表演說。他和另外兩位作者打破時空限制,從世界上最主要的宗教思想、勇於追求真理的人物,以及現代生活實例擷取智慧,引領讀者參與充滿活力的對話,培養實用的思考工具,找到專屬自己的答案,以及哪些地方需要改變。 ◎透過不斷思辨,找到自己的特殊性,通往繁盛人生 耶魯學生形容,這堂課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校方調查指出,課程對於學生的人生意義感產生顯著的影響。此外,課程也跨出校園,作者帶領在職人士、軍方、耶魯校友共讀,並與高中和杜克大學等名校合作授課。本課程出版成書後已翻譯成8種語言,迴響跨越年齡、職業、宗教,從大眾、各領域名人,到75歲的讀者,都希望透由向內檢視,擁有應對重大難題的能力,有效回應與改變: 1. 盤點人生:評估此刻的現況和立足點,藉此了解你回應大哉問的方式。 2. 規畫路線:從自我超越開始,透過自我覺察與練習,探索最值得活的人生。 3. 實踐技巧:改變所面臨的挑戰,以及維持動能且不偏離正軌的方法。 ★好評推薦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林妍希|現任「為台灣而教」董事 易 昀|北一女學生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孫效智|臺大哲學系教授暨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 張瀞仁|國際非營利組織Give2Asia慈善顧問 黃瑞仁|輔大附設醫院院長 葉素玲|臺大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詹佳鑫|新竹高中國文科教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以上依姓氏首字排序) ★好評推薦 好希望我們的大學也能有「值得活的人生」這樣的課程,因此特別推薦大學生來閱讀這本書,在人生準備起跑時,可以擁有正確的人生目標;同時也鼓勵不同世代的人都來閱讀這本書,不管是在什麼年齡,什麼地位處境,都要持續地追問自己:「要為那最重要的事而活。」——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我想追求什麼樣的人生」、「什麼是值得追求的美好人生」,這兩個問題有何不同,是我在閱讀這本書時最感到震撼的豁然開朗。這是一本適合每一個人閱讀的書,不論你身處人生哪一個階段,求學、工作或者認為自己已經功成名就,或者讓人不知所措的任何階段,它絕對是值得你放在心上的一本書。尤其適合一群人共同閱讀、分享與討論。 ——林妍希,曾任美商DDI台灣總經理暨全球董事顧問、現任「為台灣而教」董事  你會不會腦袋裡突如其來迸出一個大哉問?就像電影《芭比》(Barbie)中,派對中正在熱舞的她突然開始思考死亡這個議題。對一個沒有經過「思考」訓練的人來說,面對生活中瞬間冒出的大哉問常會有招架不住的錯愕感,甚至嫌棄、覺得思考很麻煩,錯過與自己對話的機會。作者運用親民的引導、縝密且清晰的溝通,帶著正在閱讀的我邊看、邊寫、邊和自己討論,不用顧慮答案是什麼,藉由本書走進課堂深刻感受。每一章最後的「輪到你想一想」會有題目引導,有機會回顧、探索先前的答案,並和自己對話,最後再產生發自內心、屬於自己的想法。——易昀,北一女學生 本書要回答的就是這個看起來很大、卻非常實際的問題:這趟已經開始,而且不會隨便結束的旅程中,你要的是什麼?將美好感覺最大化?成為社會頂層的人上人?盡情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嗎,或平穩結束?但你真的活出值得活的人生了嗎? ——張瀞仁,國際非營利組織Give2Asia慈善顧問、《安靜是種超能力》作者  作者提供了處理這些大哉問的工具和指引,但並未給出具體答案。讀者需正視這些問題,深入思考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價值和意義,因而每個人的答案也可能大為不同。透過各種親切的歷史故事,讀者可以更容易攫取這些觀點的精髓,進而思索屬於自己的人生藍圖。每章末的「輪到你想一想」單元提出問題,促使讀者進行自我反省(建議讀者按部就班地做答,將更有裨益),也提供契機來思考現在過得如何,而怎樣又是值得活的人生。閱讀這本書,像是一場大哉問探索的心靈之旅。藉由此書,我們可以、或許也需要經常叩問,什麼是值得活的人生,並朝目標前進。 ——葉素玲,臺大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讀畢《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彷彿穿越時空,與耶魯的同學們一起,遨遊了一趟豐美的心靈旅行。在跨領域視野、經典故事與師生珍貴的互動討論中,讀者能藉此書,感受到中西哲學的奧妙與相通──撥雲開霧,拂塵去汙,發現心中那最簡單而純淨的,真正的「我」。 ——詹佳鑫,《請問少年》作者、新竹高中國文科教師  這本集結諸多智慧的傑作,探討許多對人生有重大影響的議題。如果你想找到人生的召喚,有這本書就夠了!——凱莉.柯利根(Kelly Corrigan),美國公共電視台節目主持人 這本《紐約時報》暢銷書來自於耶魯大學受歡迎的課程,探討了生命意義這個古老的問題……學生們稱這門課程改變了生活,體驗過本書的智慧和新觀點的讀者應有同感。——《紐約郵報》 若有人想知道如何活出美好的人生,本書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它提供我們一條捷徑,來探討人生的大哉問,引導我們得到更快樂、更合乎道德的人生。——蘿莉.桑托斯(Laurie Santos),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The Happiness Lab播客主持人 這本書非常寶貴,裡面充滿了許多人與不同文化對於自我產生的重要問題,經過思考所得到的智慧結晶,尤其是我們怎麼如何理解、訓練與享受自我,以及自我如何在美好人生中得到統整。這些問題雖然古老,但本書絕對是及時的。——瑪莉蓮.羅賓遜(Marilynne Robinson),普利茲獎得主 三位傑出學者挑戰最重要的問題!本書值得你捲起袖子、向神禱告,然後投入(非常可能是)你這一生最重要的工作。不論是自己一個人或是和小組一起,務必把本書列為優先讀物。——孔茂功(Michael B. Curry),聖公會主席主教 三位作者在書中引用大量歷史和宗教素材,並以謙遜和務實的態度應對讀者,在不疏遠大眾的情況下完成這個宏大的任務。——《哈佛學生報》 本書作者提供有意義的反思與出發點,幫助你更進一步發現使你的人生成為美好的面向。——《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 所有年齡層的人必讀的一本書。——Booklist 本書對精神生活的描述清晰且有吸引力,讓我想了解更多。我鼓勵大家思考各章結尾的問題,結語也很精彩。我今年 75 歲了,願意向各年齡層的所有人推薦這本書。—— 亞馬遜讀者 布庭

目錄

推薦序   追求真理的大學 李清志  活出屬於你的美好人生 林妍希  思考訓練,從不同層面探索人生 易昀  盤點人生,找到真正有價值之事 張瀞仁  探尋大哉問的心靈之旅 葉素玲  向內學,人生藍圖的工具和指引 詹佳鑫 序 言 你的人生是有價值的 Part 1 人生的四種存在狀態 1 什麼值得追求? 2 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Part 2 自我覺察:我們心底最看重的事 3 我們向誰負責? 4 美善人生是什麼感覺? 5 我們該期盼什麼? 6 我們該如何生活? Part 3 自我超越:繁盛的人生的模樣 7 人生食譜測試 8 宏觀全貌 Part 4 面對限制:與苦難和死亡共處 9 當我們難免搞砸之時 10 當人生出現痛苦 11 當人生的痛苦沒有解方 12 當人生結束時 Part 5 實踐值得活的人生 13 我們有些事要做 14 改變很難 15 維持下去 結 語 最重要的事 致 謝 註 釋

序跋

★序 言 你的人生是有價值的 我們三個人從2014年開始在耶魯大學開設一門課程,名為「值得活的人生」(Life Worth Living)。多年來,有十多位同事和我們一起教了數百位學生。我們大約以十五個學生為一個小組,大家圍坐在研討桌旁,一起討論那個大哉問。我們每堂課會閱讀主要的世界宗教與哲學傳統的一些文本,來引導我們的討論。我們也與正值職涯中期和晚期的人組成小組,以及一個聯邦監獄裡的小組,進行類似的對話。無論在哪一種小組,我們把「值得活的人生」當成是:現今世界的一群朋友,在人類歷史上充滿真知灼見的朋友們的幫助下,進行一個長期對話。 這就是我們要在本書做的事。我們會在適當的時機,把來自不同時空、曾對大哉問進行深刻思考的人請出來,請他們針對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議題發表見解,看看他們能教我們一些什麼,以及那些觀念為什麼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會聽聽佛陀以及其他宗教和哲學傳統中重量級人物(亞伯拉罕、孔子、耶穌等)的看法,還有一些來自不是那麼眾所周知的人,甚至是一些現代人的看法。請把本書看成能打破時空限制的研討桌,而我們很榮幸能和一群聰明的年輕人同桌而坐。我們曾告訴耶魯大學的學生:你愈用心聽同桌的人所說的話,你的收穫就愈多,現在,我們也把這些話送給你。 ◆拆成小單位來理解 很巧的是,本書的三位作者各有一個女兒。萊恩的女兒六歲時正在學認字,而且開始要學很長的英文單字,像是preposterous(中譯:荒謬的)。 她發現,祕訣在於把那個嚇人的一長串字母,拆成她比較應付得來的小單位:pre-pos-ter-ous。現在,這個字念得出來了。 我們曾說,那個大哉問大得令人卻步,大得嚇死人,大到令人很想放棄。只不過,若你是一個正在形塑人生樣貌的大人,你不能輕言放棄,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別人。這真的是很嚴重的大事。 我們想建議你採取萊恩的女兒用來處理preposterous的祕訣:把那個嚇人的大哉問,拆成比較應付得來的小單位。用處理發音的方式,來思考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物。此時,比較應付得來的小單位不是音節,而是範圍較小、更聚焦的子問題,用每個子問題來處理大得嚇死人的大哉問當中的某一方面。 我們就是用這個方法來展開「值得活的人生」課程。這個方法奏效了。課程開始的時候,學生們不知道怎麼提出大哉問,甚至不知道大哉問的存在。當然,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大哉問。但在課程結束時,他們都擁有一套工具,幫助自己更有自信的一再回去探索那個大哉問,也有比較高的機率可以得到一些好的答案。 我們將在本書使用相同的方法。每一章處理一個子問題。我們會提出一個子問題,看看誰舉手回答問題,然後列出用不同方式回答問題的風險分別是什麼。 本書不會替你回答這些子問題,那是你的工作。這個旅途有朋友同行固然很重要,不過,若事關那個大哉問、或是那些比較應付得來的子問題,只有你本人能做出回應。 ◆唯有你 我們有多大的自由度,能形塑自己的人生?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多大的責任? 玩卡牌遊戲「戰爭」(War)時,你和每個玩家都會拿到隨機發給你們的一疊紙牌。你不知道你拿到什麼牌,你也不能看別人拿到什麼牌。每個玩家把自己那疊紙牌最上面那張牌翻開,誰的牌最大,就可以把其他翻開的牌拿走,放在自己那疊紙牌的最下面。如果兩個以上的玩家翻開的牌面數字一樣大,這些人就要再翻一張牌,以此類推,直到分出勝負。 這個遊戲會如此進行下去,直到某個玩家拿走所有的牌。 玩這個遊戲不需要做決定,只有一個程序要遵循。能夠辨識牌面的大小的機器也能玩這個遊戲。沒有人需要為遊戲結果負任何責任。 德州撲克一開始的玩法和「戰爭」一樣,你和每個玩家都會拿到隨機發給你們的紙牌。你不能看別人拿到什麼牌,但你可以看自己的牌。遊戲開始時,玩家要下注,然後公用牌會翻開,讓所有玩家設法組成最佳牌組。你要設法組成最強的五張牌。 遊戲會規定什麼樣的牌型組合最大,以及你在什麼時候可以做什麼。有時甚至會規定你能下多大的注、或是下幾次注。你絕對不能翻開其他玩家的牌,或是重新洗公用牌。諸如此類。 玩德州撲克時,你無法完全掌控局面。你不能挑選你的牌,或是其他玩家的牌。你也不能干涉別人怎麼下注,或是他們如何回應你下的注。你也不能更改遊戲規則。遊戲有很大部分不在你的掌控之中。 儘管如此,你能決定你要怎麼玩你手中的牌。你無法決定結果。遊戲結果取決於機率以及對手怎麼玩,但遊戲結果並不是完全與你無關。結果有一部分取決於你如何應對你的處境。你是參賽者,你要為自己玩牌的過程負起責任。 「戰爭」和德州撲克看似形成強烈對比。玩「戰爭」時,你沒有決定權,也不需要負責任。玩德州撲克時,你有某種程度的決定權,也需要負一些實質的責任。然而,即便你玩的是「戰爭」,你還是需要負某種責任。當然,你毋須為結果負責,但你要為自己的玩法負責。例如,當你和一歲的孩子玩牌時,你會讓他嗎?會因為孩子把你拉進這個決定論地獄而生氣嗎?會遵守遊戲規則嗎?還是你會趁著對手去吃點心時,偷偷換座位,以取得優勢(我們曾經這樣對待一個四歲小朋友,結果被抓包)? 人生比較像玩德州撲克,還是「戰爭」?人生的「規則」給我們多大的迴旋空間?很難說。兩個陣營都有激烈的討論。但無論人生落在德州撲克和「戰爭」之間的哪個位置,有兩點非常重要。第一,你對於自己人生的樣貌要負起某種責任(人生的樣貌包括你輸贏的次數,以及你怎麼玩遊戲)。第二,那個責任並非無邊無際,它是受到限制的。你不能選擇在哪裡出生。這個錯綜複雜的世界總是在形塑你的處境。你也無法決定結果(苦幹實幹與勇往直前不保證你能成功,那是美國人一廂情願的想像,而且是一種對人有害的想像)。 你是怎樣的人,也不完全由你作主。每個人都曾被一些他們不希望發生的事情所影響。以非常重要的方式,我們發現自己成了現在的自己。 你不是無所不能、也無法為所欲為,不是所有的事都由你作主。這一點顯而易見。 但我們回到第一點,你也不是一塊石頭。如果有人把一塊石頭撿起來,稍微削切一番,然後放進花園的石子路裡,它不會產生任何回應,但你會對於發生在你身上和周遭的事有所回應,你可以做出有限但實質的回應。你可以決定怎麼玩你手中的牌。 你也不是一隻倉鼠。如果有人抓起一隻倉鼠,牠會有反應。牠或許可以決定要怎麼反應,但牠沒有能力自問,牠應該如何反應。但你有這個能力。正因為你有這個能力,你需要為自己是否做出反應負起責任。 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些限制。古代的馬雅人無法決定啟蒙運動、跟從耶穌或是尋求種族正義,是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是不是應該追求的?那些可能性不是他們想得到的。但是,我們現在所討論的責任卻是真實的。就因為一般人都遵循某一條道路,不代表你不需要為自己是否選擇走那條路而負責。就因為和你一樣的人對於美善人生有一套標準的看法,不代表你不需要為自己是否選擇過那種人生而負責。 這是描繪你的人生樣貌的有限責任中,最基本的一種責任。也就是竭盡所能的分辨哪一種人生真正值得你追求的責任,正視大哉問並做出回應的責任。

延伸內容

★推薦序 追求真理的大學 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李清志 因為少子化的影響,國內大學正面臨極大的考驗,許多大學陷入招生不足的窘境,也有許多後段班的大學不得不走上退場的命運。 大學入學逐漸成為買方市場,幾乎沒有學生會沒有學校唸,而學校方面也想盡辦法要增加報到率;那些就業市場需求大的學系(電機資訊類)基本上招生並不是問題;但是就業市場比較小的學科(文史哲類別),就常常找不到學生。 有些政客甚至認為那些畢業找不到工作的科系應該裁撤,沒有存在的價值!這樣的思維就是把大學當成職業訓練所,忘記了大學教育更遠大的目標。 哈佛大學是世界上頂尖的大學,它校徽上的字「Veritas」,在拉丁文即「真理」的意思,強調大學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學生成為會賺錢的人,而是教導學生追求人生的真理。京都同志社大學是京都最早的基督教大學,也是京都最美的大學校園,當年創辦人新島襄在幕末混亂的時代創立同志社大學,希望為當時黑暗不安的日本社會,帶來正向光明的力量,他期望同志社畢業的學生,都能成為日本的「良心」。 大學教育原本就是要思考人生的意義,但是台灣社會早已被拜金主義所綑綁,人們只問大學讀什麼科系可以賺到更多錢,而不去思考人生最基本的問題。 《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一書三位作者,在耶魯大學開設了一門「值得活的人生」課程,探討人生的大哉問,什麼是豐盛的人生?哪一種人生值得投入?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這門課成為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人生探索課程,不同學院科系的學生們,紛紛前來修課,和教授們一起討論人生中最重要的問題。 這本書中提到兩位建築師,特別引起我的注意,一位是希特勒的御用建築師史佩爾(Abert Speer),一位是敘利亞籍建築師哈菲茲(Mohamad Hafez)。當一位建築師最大的願望就是遇到一位有權有勢的業主,可以讓你大展身手,設計創造千古留名的建築作品,建築師史佩爾在年輕時就遇見這樣的大好機會,可以替希特勒設計規模龐大的建築,這樣的誘惑很少有建築師可以拒絕,史佩爾當然也不例外,他為希特勒設計了許多作品,包括集中營等邪惡的建築,成為一位歷史上惡名昭彰的建築師。 建築師哈菲茲出生於敘利亞,在美國受教育,畢業後受僱於一家頂尖建築師事務所,為大企業設計大型建案,一帆風順、功成名就。但是隨著敘利亞內戰的越發激烈,許多敘利亞人逃離家鄉,住進國際難民營裡,哈菲茲有一天去難民營,探望同是建築師的姐夫,讓他的人生有了極大的轉變,他看清了人生的脆弱與無常,也覺悟到他現在所擁有的人生,看似一種祝福,同時也是一種責任與任務。他發現人生不能用成功的事業來下定論,他必須做一些對別人有意義且有益的事,於是開始運用藝術創作、演講等,以吸引人關注敘利亞的苦難,讓更多同胞可以獲得幫助。 兩個建築師同樣是追求人生的成就與榮耀,但是哈菲茲有機會去思考人生的大哉問:「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哪一種人生值得投入?」所以他的人生得以轉變,成為不一樣的建築師。 這樣的人生思考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在大學期間,甚至在進入大學之前,都應該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可惜我們的教育並沒有讓年輕人有思考人生的機會,只是催逼學生努力用功考試;考上大學後,也沒有教導學生追求人生的真理,只是一味地鼓勵學生鑽營可以升官發財的門路,所以很多人到中年退休後,才發現自己的人生是一場虛空,非常可惜,也很可憐。 好希望我們的大學也能有「值得活的人生」這樣的課程,因此特別推薦大學生來閱讀這本書,在人生準備起跑時,可以擁有正確的人生目標;同時也鼓勵不同世代的人都來閱讀這本書,不管是在什麼年齡,什麼地位處境,都要持續地追問自己:「要為那最重要的事而活。」 ★推薦序 活出屬於你的美好人生 曾任美商DDI台灣總經理暨全球董事顧問、現任「為台灣而教」董事 林妍希 如果我們知道為什麼而活,我們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德國哲學家尼采 「我是誰?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從小就刻在我心頭的問號。因為對自己存在的疑惑,我有一種強烈的心靈飢渴,想要了解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大學考上哲學系,對很多人來說是噩耗,但對我而言卻是藏不住的喜悅,因為每當我跟大人們提出這些疑問時,經常聽到的回應是為什麼我要想這些有的、沒有的問題,活著就是好好讀書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結婚與生子。終於,上了哲學系,讓我可以名正言順、光明正大地探究生命所為何來。 長大後,才明白從小自己想要一探生命究竟的渴望,其實是源於一種深刻的恐懼,恐懼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或者說,害怕自己最終沒有活出美好的人生。即使數十年過去了,這些問題依舊會浮上心頭,不同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提問漸漸聚焦在「我是否過著我想要的人生?面對未來,我是否還有不同於現在的選擇?」。就像陳昇的一首歌「路口」,他唱道:「生命太匆忙,我不害怕人生何其短,但是我恐懼一切終必要成空」。人生,最怕回看時,不再年輕,卻是一片空白。 誰的青春不迷惘?青春,不受限在特定的生理年齡;迷惘,也不是年輕獨有的權利。迷惘,不是為了否定走過的痕跡,相反的,是想要好好活出未來生命樣貌而發出的探尋,是每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可能在內心浮現的聲音。回想四十歲時候的我,當時經常一陣突來的徬徨與自言自語,至今仍記憶猶新,「孔子不是說四十而不惑,為什麼我會這麼迷惑?」明明我已經實現曾經許下的每一個夢想、獲得社會俗定的成就,何以望向未來,我還會如此迷惘?有趣的是,這樣的疑惑,並沒有因為時光飛逝而消失,它持續地、盡職地在靈魂深處守候,彷彿唯恐我迷失方向而不自知。 「我想追求什麼樣的人生」、「什麼是值得追求的美好人生」,這兩個問題有何不同,是我在閱讀這本書時最感到震撼的豁然開朗。這是一本適合每一個人閱讀的書,不論你身處人生哪一個階段,求學、工作或者認為自己已經功成名就,或者讓人不知所措的任何階段,它絕對是值得你放在心上的一本書。尤其適合一群人共同閱讀、分享與討論。 閱讀時,不用害怕自己是否會因為書中的提問而被打亂既有的觀點與信念,或者擔心自己之前的人生是不是「錯了」。因為,就算被打亂也沒關係,人生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證明對錯,如同書中的一段話:「假若唯有當我們被失敗打亂人生時,才能看清事實,那麼或許把人生過對的關鍵是,成為一個可以被打亂的人。」本書的精彩並非人生何去何從的「答案」,而是透過它啟發我們可能從未學習過「怎麼思考如何活出有意義、有價值人生的思維與方法」,重新探索自己的森林,找到活出屬於你、獨具意義的美好人生的可能。 生命,是兩個數字之間的那條線。兩個數字,一個是出生、一個是告別的時間。那條線很短,是我們的一生。人生有無窮的轉折,世界並不真實存在唯一「最好人生」的標準模板。記得曾經讀過一句話:生命會因為「你的勇氣」縮小或擴大。但願,人生如螢火蟲,雖然短暫,卻閃閃發光,為自己,也為別人,創造美好的瞬間,點滴鋪成你獨具價值的一生。 ★推薦序 思考訓練,從不同層面探索人生 北一女學生 易昀 你會不會腦袋裡突如其來迸出一個大哉問?就像電影《芭比》(Barbie)中,派對中正在熱舞的她突然開始思考死亡這個議題。對一個沒有經過「思考」訓練的人來說,面對生活中瞬間冒出的大哉問常會有招架不住的錯愕感,甚至嫌棄、覺得思考很麻煩,錯過與自己對話的機會。 高一在人文社會資優班哲學經典導讀課程中,老師帶我們進入思考的世界。大家會一起思考各種面向的大哉問,而切入的理論流派很多、思考方法不一,當中也不一定有共同的想法、更不會有定論,但是光是經歷討論的過程就很有收穫。 閱讀本書的時候,我瞬間回到哲學經典導讀課與老師、同學討論的情境。本書的三位作者帶著管理、生物、經濟等不同科系的學生,在「值得活的人生」人文課中探討生命中種種重要的問題,那種即視感讓我彷彿踏進耶魯大學的教室,一起體驗開放式思考。 這本書不是純理論的教科書,書裡教授舉例的方式很多元,從西方的耶穌、穆斯林的教義,到東方的孔孟學說都有。作者把大哉問拆分,從教授的角度帶領著讀者,跟隨著課程小範圍去梳理自己的想法。 作者運用親民的引導、縝密且清晰的溝通,帶著正在閱讀的我邊看、邊寫、邊和自己討論,不用顧慮答案是什麼,藉由本書走進課堂深刻感受。每一章最後的「輪到你想一想」會有題目引導,有機會回顧、探索先前的答案,並和自己對話,最後再產生發自內心、屬於自己的想法。 人生應該懷抱什麼樣的希望?什麼是值得一生投入的?如何應對失敗、幸福、磨練和苦難?這連串的議題不會有標準答案。但是經過思考的訓練,除了可以回答本書關於理想人生的大哉問,更可以把這樣的方法運用在思考其他的議題上,並找到答案。 「未經省視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蘇格拉底這樣說。如果你也好奇如何更有邏輯、理性的思考,或是渴望找到人生大哉問的解答,這本書可以陪伴你體驗思考訓練的過程,練習從不同層面、一步步去解析問題。 思考是很有趣的,尋找大哉問的解答更是一場刺激的探險。翻開這一本書,我推薦大家慢慢閱讀,沉浸到當中引導的方法裡,不要急著回答,一步一步發現屬於自己的風景。 ★推薦序 盤點人生,找到真正有價值之事 國際非營利組織Give2Asia慈善顧問、《安靜是種超能力》作者 張瀞仁 有次出國度假,朋友問「你最喜歡那次旅行的什麼部分?」我說:「跟家人一起玩啊,還有海灘。」朋友接著問「在台灣也可以跟家人一起玩、台灣也有海灘啊,你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跑那麼遠,去做在台灣就做得到的事?」所謂的靈魂拷問就是這麼一回事吧,那題讓我想了一整天。 旅行是輕鬆的事,退一萬步來說,大不了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錢、最後一肚子氣,糟糕一點的狀況可能會生病、受傷,最極端的狀況下是直接進入下輩子。等等,怎麼聽起來好像人生?某方面來說,人生跟旅行有些相似之處,我們時間、預算有限,沒辦法預期會碰到什麼人、發生什麼事。當然,我們在人生最前期沒辦法參與規畫、控制環境,但等到自己意識這些人生的大哉問時,接下來該如何做? 《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要回答的就是這個看起來很大、卻非常實際的問題:這趟已經開始,而且不會隨便結束的旅程中,你要的是什麼?將美好感覺最大化?成為社會頂層的人上人?盡情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嗎,或平穩結束?但你真的活出值得活的人生了嗎? 我在美國遇到喜歡登山的朋友艾瑞克,他挑戰的不是一般的登山健行,而是全長四千二百八十六公里、從墨西哥一路爬到加拿大的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預計花八到十個月完成。這條艱鉅辛苦、甚至會置人於生死交關的路線,途中不只高度上的變化,氣候從沙漠到雪地都有,每年只有一百八十人能完成全程。艾瑞克在沙漠路段時,誤以為自己還剩足夠的水,把大部分的水都給了一個脫水的登山者之後,發現自己只剩不到100c.c.的水,而下個可以補水的地方還需要走五小時。 當時他覺得自己會死在沙漠裡。「我身上有個緊急通報按鈕,按下去就會有救護車來救我,不過如果按下去就要花一萬五千美金(約四十幾萬台幣)。我身上還有學貸,我寧願死掉」他笑著說。「不過現在我兒子出生了,我每天都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當初活下來真是太好了。」 就像艾瑞克經歷生死交關,人生旅途中不一定總是鳥語花香,甚至一定會有痛苦的時刻、做出困難的決定。作者說痛苦是必要的,因為那會讓你更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是不是妥善運用自己的特質和天賦,往對的方向前進。我們不必完美、不用厲害,我們活著就是一件有價值的事。不用追求遠大的目標,而是從小處開始,像效益主義學者辛格在《你能挽救的生命》(The Life You can Save)中說:如果捐出某個固定比例的收入(如1%),或開始一件舉手之勞(如出門帶環保筷),世界就會因你而改變。 本書提到一位敘利亞建築師哈非茲,也可以提供深刻的例子。身為一個偶爾才想起真主的伊斯蘭教徒,他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打造令人稱羨的建築師人生,直到他知道自己的姊夫因為戰亂而進入難民營。他想像真主問他,「我給了你安全的生活,讓你受教育,賜給你才能,你都用來做了什麼?當敘利亞陷入戰火時,你做了什麼?」他想像自己如此回答:「我為一些非常有錢的大企業,蓋了一些閃閃發光的建築。」這個答案連他自己都覺得可笑,於是他決定改變,開始進行對別人有益之事,尤其是對那些迫切需要幫助的人。他的人生有了全新的樣貌。那麼我們呢?此刻的我,在一個沒有戰亂、打開水龍頭就有乾淨的水、營養充足、教育普及、醫療進步的天堂,用唾手可得的電力和科技打著這篇文章。我要拿這樣的幸運做什麼呢?此刻的你在做什麼呢?我們整個人生都能對「我該如何過這一生?」這個問題追根究柢,找一個起點,並且採取行動。 準備好探索你的人生了嗎?歡迎進入這本書中一起思考吧! ★推薦序 探尋大哉問的心靈之旅 臺大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葉素玲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思索:什麼樣才是值得活的人生?作為一名心理學家,看了很多和幸福快樂有關的文獻和書籍,真正體會心理學作為科學的極限:著重於回答「如何」的問題,而鮮少能回答「應然」的問題。對人生目標和意義的追尋,還需要向哲學和神學探問。 這點,在尤其是AI趨勢席捲全球的當代,更為重要。我在談AI時代人類真實本質的演講或文章中,也經常提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往哪裡去?」這樣的大哉問。 這樣的探問,在每一個時代,都存在著。每個人都曾面對生命中的不確定性。最近因為大型語言模型如ChatGPT的蓬勃發展,更引發賴以維生的職業會被取代的恐懼,因而想更進一步探問人的存在意義和價值。即使只想休息、耍廢、躺平、或期待全民基本收入,還是會問:到底想過怎樣的生活? 然而,「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和「真正值得追求的生活」又有所不同。作者舉了最貼切的例子:在監獄中的人能明確區分這兩者。希望個人富有、健康、快樂、長壽、還是能達到如「禮運大同篇」裡所描述的大同世界? 這本書探問至關重要的人生問題:怎樣過才是對的人生?哪一種才值得活? 這樣的探問又和如何看待生命有關,若只有一生一命、或是有無限生命,看待此生以及使用此生的方式就會不同。殉道者或犧牲成仁者看重的是什麼?離苦得樂或成佛的意象是什麼?耶穌應許的Abundant life若不只是富有、富足,會是怎樣的樣貌? 三位作者們分享了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索,這些問題是人類關心已久的大哉問,並且對於現處AI時代的我們更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些問題是每個人夜深人靜時偶爾想起或遭逢困境時經常叩問、但卻因缺乏思辨工具而難以解答的。在書中,作者提供了處理這些大哉問的工具和指引,但並未給出具體答案。讀者需正視這些問題,深入思考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價值和意義,因而每個人的答案也可能大為不同。 書中還深入淺出地描述了哲學和神學的觀點,對於身處儒家文化氛圍的讀者來說,這是一個易於理解儒家思想的版本,作者對於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的重要精神,也透過說故事的方法,抽絲剝繭地說明。透過各種親切的歷史故事,讀者可以更容易攫取這些觀點的精髓,進而思索屬於自己的人生藍圖。每章末的「輪到你想一想」單元提出問題,促使讀者進行自我反省(建議讀者按部就班地做答,將更有裨益),也提供契機來思考現在過得如何,而怎樣又是值得活的人生。 人生難免搞砸,當意識到錯了的時候該如何?作者對人物的敘事、分析以及如何面對做錯時的建議,若你覺得當頭棒喝,你不會是唯一的。更重要是,如何正視大哉問並做出回應。最後三章讓我們知道,行動的重要性以及可以如何做。改變,不能只在思想中。 閱讀這本書,像是一場大哉問探索的心靈之旅。藉由此書,我們可以、或許也需要經常叩問,什麼是值得活的人生,並朝目標前進。 因著人生是如此寶貴,值得好好設定方向並啟航前行! ★推薦序 向內學,人生藍圖的工具和指引 《請問少年》作者、新竹高中國文科教師 詹佳鑫 讀畢《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彷彿穿越時空,與耶魯的同學們一起,遨遊了一趟豐美的心靈旅行。在跨領域視野、經典故事與師生珍貴的互動討論中,讀者能藉此書,感受到中西哲學的奧妙與相通──撥雲開霧,拂塵去汙,發現心中那最簡單而純淨的,真正的「我」。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往哪裡去?在中學任教,每日與百多位孩子相處,他們看似躍動活潑,實則纖細敏感。青少年帶著大人社會的各種投射、寄託與期待,不自覺扭曲真實的自我,隱忍難言的傷痛。 這一本《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能陪伴少年少女們思索這些看似龐大、卻時時刻刻緊跟自己的生命課題。人生每階段各有其包袱,然而讓我們受苦的,往往是因「我執」束縛:放不下,跳不出,心事如藤蔓糾結纏繞,日復一日拖磨損耗…… 然而,我深切相信「煩惱即菩提」。那是機緣,是成長,煩惱讓我們照見自身尚未完成的功課,關於覺察、關於清醒,在這座人間道場,我們都是永遠的學生──並非向外營營追求、堆疊知識與學歷;而是「向內學」,點亮良心與智慧,建立正義品格,進而推己及人,引發善與愛的迴響。 我很喜歡本書每章最後的「輪到你想一想」,作者拋出許多「大哉問」,看似直接,實則溫柔引導讀者抽絲剝繭,層層反思。在閱讀過程中,我常想起《金剛經》的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的,我們都有那本自具足的、清澈的眼眸,幸福就在光明的自性之中,不假外求。

作者資料

米洛斯拉夫.沃弗、馬修.克羅斯蒙、萊恩.麥克安納利林茨(Miroslav Volf, Matthew Croasmun, Ryan McAnnally-Linz)

米洛斯拉夫.沃弗(Miroslav Volf) 美國當代深具影響力的宗教學者之一。成長於戰亂中的南斯拉夫,在壓迫的政治體制和艱困的經濟環境中,逐漸探索與建立其信仰和價值觀。在德國杜賓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師承二戰以來最偉大的德國神學家之一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 德國杜賓根大學神學博士,耶魯大學神學院講座教授,「信仰與文化中心」創辦人暨主任。研究宗旨是將宗教信仰應用於公共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文化、與世界上其他不同群體、教派、信仰和種族之間的對話,被譽為「搭橋的神學家」。 作者曾擔任白宮「信仰組織與社區夥伴關係辦公室」(Office of Faith-Based and Neighborhood Partnerships)顧問,並且與前英國首相東尼.布萊爾(Tony Blair)在耶魯大學共同教授全球化課程。 沃弗在2001年獲邀在聯合國第十六屆國際早餐祈禱會上發表演說,也經常在 CNN、NPR 和半島電視台等媒體擔任宗教和文化問題評論員。 美國《Christianity Today》肯定其為當代最傑出的五位聖經學者之一。他在 2002 年以《擁抱神學》(Exclusion and Embrace)一書獲得葛拉夫麥爾宗教獎(The Louisville Grawemeyer Award in Religion),本書被列入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本宗教類書籍。其他著作有《記憶的力量》、《公共的信仰》等。 馬修.克羅斯蒙(Matthew Croasmun) 耶魯神學院信仰與文化中心「值得活的人生」課程主任,耶魯神學院人文學講師,以及格雷斯農場基金會(Grace Farms Foundation)信仰計畫主任。 馬修倡導跨宗教對話,他與當地教堂和清真寺合作,促成共同閱讀彼此宗教文本的活動。 他的著作有《罪的出現》(The Emergence of Sin)與《容我問你一個問題》(Let Me Ask You a Question),他也與沃弗合著《為了全世界的人》(For the Life of the World)。 萊恩.麥克安納利林茨(Ryan McAnnally-Linz) 耶魯神學院信仰與文化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神學、倫理學和文化批評。他與本書另一位作者沃弗合著《神的家》(The Home of God)與《付諸實踐的公共信仰》(Public Faith in Action),後者被出版人週刊評選為 2016 年宗教類好書。他也為《華盛頓郵報》「信心的行為」部落格、《寄居者》(Sojourners),以及《基督徒世紀》(The Christian Century)等雜誌撰寫文章。

基本資料

作者:米洛斯拉夫.沃弗、馬修.克羅斯蒙、萊恩.麥克安納利林茨(Miroslav Volf, Matthew Croasmun, Ryan McAnnally-Linz) 譯者:廖建容 出版社:天下雜誌 書系:心靈成長 出版日期:2023-09-27 ISBN:9789863989271 城邦書號:A1600964 規格:平裝 / 單色 / 336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