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一億總下流?——老害、少子化、多死社會……老人國日本的社會難題與國家危機
-
了凡四訓【白話插圖.暢銷紀念版】:南懷瑾、李叔同、稻盛和夫一致推崇,儒釋道三家思想精髓,立命、改過、積善、謙德,東方第一勵志奇書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取消文化:從啟蒙的興起到網路公審,失控的言論自由如何成為當代民主與政治上的困境?
-
當光亮照破黑暗: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本書主旨在探究「新聞自由」與「審判公平性」的關係。有關「法庭攝影機」的爭議,在美國持續了六十年,而過去數十年來,已有四十八個州接受在法庭裡設置攝影機以轉播審判的進行;然而,一九九四年的辛普森案審判卻讓許多有關法庭攝影的爭議變得具體而明確。許多人認為攝影機應該是屬於某些法庭,但那並非全部——他們認為在某些案件中,電視轉播可以是促進教育、負責以及正義的動力,但是在其他案件中,則可能是正義的阻力。爭議的問題包括:法庭攝影機究竟是顯示出正義的方向,或是在引導它們呢?透過電視所呈現出來的是美國司法審判體系之真實面貌,或僅侷限於「大型審判案件」中的偏頗觀點?會不會因為在辛普森審判中所消耗的龐大資源,而使刑事案件中的陪審員產生了不切實際的期待?法庭裡的攝影機是否改變了審判的本質——法官、陪審團、證人以及被告的行為——並且造成審判的遲延?最後,在辛普森案之後,法庭攝影機的未來會是如何?透過本書的觀點與分析,除了能夠對法官、律師以及新聞記者有所啟發與刺激思考外,也希望對更廣泛的讀者產生相同的作用。
作者資料
大衛.道(David Dow)
大衛.道:史丹佛大學研究所畢業。擔任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記者,採訪過許多重要的審判案件,例如辛普森案。曾獲艾美獎(The Emmy Award),並見證了美國的司法審判被傳播於美洲與亞洲等三十多個國家。
瑪裘莉.柯恩(Marjorie Cohn)
瑪裘莉.柯恩:湯馬士傑佛遜法律學院(Thomas Jefferson School of Law)副教授,曾獲一九九五至一九九八年的傑出教育金蘋果獎(Golden Apple Awards)。她同時擔任辯護律師以及法律分析家,為高度受矚目的案件與刑事審判提供電視與廣播評論。
基本資料
作者:大衛.道(David Dow)、瑪裘莉.柯恩(Marjorie Cohn)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人與法律系列
出版日期:2002-12-04
ISBN:9789867892898
城邦書號:BJ0035
規格:352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