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自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開始全面實施的家庭暴力防治法,至今年剛好實施屆滿四週年,雖然其不臻完善而遭受不少批評,但期間也為許多受家庭暴力與婚姻陰影的家庭受害者,提供法律的出路與保障。
在本書中,司改會收集六篇家庭暴力的個案,每篇故事的背後都是一個破碎的家庭。在這些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社會現象的縮影,以及所帶來的衝擊,例如:大陸新娘、外籍新娘的問題、原住民的境遇問題、吸毒所造成的家庭破裂等。透過個案當事人的心路歷程,我們看到家庭暴力對個人與小孩所造成的傷害。
每篇故事之後,透過專家的評析,能夠更加深入瞭解家暴的衝突點與矛盾,也提供給讀者實用的因應常識。
作者資料
顧玉珍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班中輟生,曾任報社編輯與大學講師,直到任職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站到人權工作的最前線,才在腦子與生活之間找到踏實的聯繫。著有<媒體的女人.女人的媒體>(碩人),主編<走向黎明:救援生命的心聲和寄語>(圓神)。目前為社運義工。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基於對這片土地的認同與關懷,期待台灣的司法能真正成為正義的實現者,並且能提供一個溫暖而有尊嚴的司法環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在一九九五年成立籌備處,並隨即展開運作。一九九七年五月終於通過嚴格的審核程序正式誕生。推動司法改革的宗旨基於三項理念——民間的、持續的、行動的,始終以永遠的在野力量自居,將對司法改革的熱情轉化為堅持到底的行動力。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