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特別活動
◆【 隨書附贈】陳志金醫師(阿金醫師)親筆簽名、金溫暖祝福萬用卡(1組4款)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商品可能因拍攝與不同電腦產生色差,圖片僅供參考,商品依實際供貨樣式為準。
※商品如經拆封、使用、或拆解以致缺乏完整性及失去再販售價值時,恕無法退(換)貨!
※商品可能因拍攝與不同電腦產生色差,圖片僅供參考,商品依實際供貨樣式為準。
※商品如經拆封、使用、或拆解以致缺乏完整性及失去再販售價值時,恕無法退(換)貨!
分類排行
-
健康金三角養生法〔暢銷修訂版〕
-
更新粒線體,根治慢性病
-
我不是那個「包藥的」:有時傻眼、有時溫馨,還偶爾噴淚的藥師奇葩人生
-
【限量簽名版】ICU重症醫療現場3:當個更有溫度的人
-
〔圖解〕生活自立支援照護指南〔增訂版〕:移除尿布.避免約束.擺脫臥床.坐站訓練.自行移位.適當餵食速度
-
超預期壽命Ⅰ+Ⅱ:如何有效預防、延緩、逆轉慢性病及衰老,長壽的科學與藝術,重塑你的每一天(兩冊不分售)
-
蒼藍鴿醫師告訴你:90%攸關性命的醫學常識,沒有人教!【暢銷增訂三版】
-
一本終結!關節痛養護大全:從預防、解痛到修復,自己的關節自己顧
-
每天10分鐘 矯正錯誤姿勢緩解痠痛
-
背痛不是病!:不要再被大腦騙了!憤怒、壓力、低落的情緒才是疼痛的元凶
內容簡介
█ 隨書附贈 █
陳志金醫師(阿金醫師)親筆簽名
金溫暖祝福萬用卡/1組4款
*見不到你,還是要把溫暖傳給你*
治療不光是為了躺著的病人,
同時為了可能會遺憾一輩子的家屬。
即使只有一線生機,
我也願意和他們一起拚一拚。
│
恐懼、貪婪與無知都在考驗人性,
在生死交關的加護病房(ICU),
呈現的往往是最真實的那一面。
█ 看過這本書,他們這樣說 █
楊斯棓_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他是全天候的蝙蝠俠。加護病房的陳醫師,總有幾十位病人跟家屬需要他醫治及溝通,而粉專的陳醫師,一發文往往療癒數萬到數十萬人心。
溫美玉_全臺最大教學社群「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
陳醫師不斷從病人及家屬的回饋中,修正應對姿態。借鏡陳醫師的經驗與智慧,能立即應用到家庭及教室現場,讓所有人在關係裡都是贏家。
詹皓凱(Dr.Bird)_泌尿專科醫師、漫畫家
仗義執言下,阿金有著一顆暖心。他把「ICU」轉化為「I See You」,先了解家屬情緒背後的不安和期待,才能站在同一陣線對抗疾病。
吳淋禎_護理師、TED x Taipei 講者
你將看到阿金醫師用智慧化解家屬的糾結和爭執,並巧妙的在醫、護、病之間穿針引線、創造三贏。在生命不能圓滿的當下,至少每個過程都能圓融。
曾毓林_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縱觀在多個平臺上的陳志金醫生,不只是「金」,其價值直逼一顆鑽石。不管在哪裡、身處在哪個領域,都用盡各種方法彌補,醫病間的資訊落差。
█ 內容介紹 █
不要用醫學專業來概括家屬的想法,
因為他們最迫切需要的是情感的對話。
Part 1/那些看不見的輔助治療
*不要低估未知世界的力量,尤其當病人跟家屬都深信不疑時。*
‧ 「擲筊問看看?」家屬擔心自己的決定是放棄,就想辦法問病人
‧ 發會診單給神明、與乩童當夥伴,都是家屬為家人盡一分心力
‧ 不讓「留一口氣回家」成為折騰,只需要形式上與情感上的微調...
Part 2/用生命拚的生命
*每一個新的開始,都可能是拚了命掙來的。*
‧ 懷孕未滿3個月⋯說與不說,無關禁忌,是當事人願意不願意
‧ 疫情下的意外人生,重拾的親子之情,與那些期待被失去的記憶
‧ 多少人冒著生命危險在救人,不只搶時間,還有一個家的幸福...
Part 3/ICU偵探事件簿
*魔鬼藏在細節裡,你以為的這樣可能是那樣…*
‧ 卡到陰了嗎?一場小小的交通事故,一個意外被聊出的腦腫瘤
‧ 清醒的植物人?呼之欲出的答案,卻面臨一次次的線索中斷
‧ 一個撤回DNR的決定,在生死交關的現場,看見人性最真實那面...
Part 4/有一種信任,叫同理心
*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行為,換位思考,才是真正「為他好」。*
‧ 打不打新冠疫苗?數據外的情感考量,更需要充分溝通與討論
‧ 有些話需要問,但不必一直問,避免把心理那道陰影越畫(話)越深
‧ 終結「大年初二症候群」,返鄉遊子必須知道的4個方法…
█ 專文推薦 █
吳淋禎_ TED x Taipei 講者/曾毓林_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楊斯棓_醫師、《人生路引》作者/溫美玉_全臺最大教學社群「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詹皓凱(Dr.Bird)_泌尿專科醫師、漫畫家
█ 同理推薦 █
田知學_急診醫師/白永嘉(急診醫師的眼睛)_新竹馬偕急診外科主任/光良_創作歌手/吳其穎_YouTube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創辦人/阿毛醫師_〈醫生漫畫家阿毛〉版主/林婷_〈林婷一下吧icu護理師〉版主/侯乃榕_台視主播、〈台灣名人堂〉主持人&製作人/張厚台_亞東醫院內科加護病房暨高壓氧中心主任/賈永婕_國民女神/蘇怡寧_禾馨醫療暨慧智基因執行長
目錄
Part 1_那些看不見的輔助治療
不要低估未知世界的力量,尤其當病人跟家屬都深信不疑時。
‧「我們擲筊問看看?」-病人認可的善終同意書
‧早日康復的祝福(符),鎮住牛頭馬面的氣場
‧給神明發會診單、把乩童當成夥伴!
‧轉念就能突破對立-佛祖與聖母也可以共處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農曆七月的美好徵兆
‧女王的強心針-用愛喚起的心跳
‧當腳圈變成枷鎖-ICU裡的結束不結束
‧別讓「留一口氣回家」成為最後的折騰
[看ICU查房趣聞長知識]炒飯症候群
Part 2_用生命拚的生命
每一個新的開始,都可能是拚了命掙來的。
‧最不想成真的演練-新冠確診病人的急救
‧懷孕未滿3個月…-要說,還是不要說?
‧無法救治的當下,一個不結束的決定
‧不該被遺忘的時刻-用生命去拚的生命
‧疫情下的意外人生-那些期待被失去的記憶
‧我搶的不只時間,還有一個家的幸福
[看ICU查房趣聞長知識]禁止治療≠放棄治療
Part 3_ICU偵探事件簿
魔鬼藏在細節裡,你以為的這樣可能是那樣…
‧真相只有一個!-終於解開的家暴之謎
‧這不是失智!-他得了和曹操一樣的病
‧卡到陰了嗎?-雞婆聊出了一個腫瘤
‧比太太還熟悉病人情況-她是…同修的同學?
‧清醒的植物人?-肉毒桿菌中毒事件
‧一個撤回DNR的決定,看見人性最真實那面…
[看ICU查房趣聞長知識]別看到瘤就以為是腫瘤!
Part 4_有一種信任,叫同理心
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行為,換位思考,才是真正「為他好」。
‧「發生當下在幹嘛?」-需要問,但不用反覆問
‧尊重病人「MVP」-救家屬,也是救醫師
‧誰都不能「早知道」-已發生的事都是好事
‧打不打新冠疫苗?-數據外的情感考量
‧你缺的不是同理心,而是拿出來用的機會!
‧OHCA能開立死診嗎?過度防衛的二度傷害
‧不是我不向你解釋,而是你並非病人家屬!
‧塞爆的急診室-大年初二症候群
‧真心關懷5步驟:請/要/詳/細/說
[看ICU查房趣聞長知識]醫師的翻轉人生
彩蛋篇_驚天動地,放閃專區
我與金太座的相遇、相處、相知相惜,總是如此驚天動地,讓我難以忘記。
延伸內容
【推薦序1】瘟疫瀰漫時 他總是安定人心
◎文/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臺灣一年出版品近四萬冊,說實在,能寫一本書的人不少,若把標準提升到「賣完首刷」,只有十分之一作者達標。
而能再刷的作者當中,不少人仍排斥宣傳,包括上電臺受訪、開臉書直播、邀來賓對談,或在臉書上發文談自己作品,這類作者似乎只希望出版社多幫他辦幾場活動,希望書店根據他書籍的調性打造一個專屬的情境角落。
陳志金醫師迥異於上述作者,他上電臺侃侃而談,他揪好友鳥博士詹皓凱直播談彼此作品,他用各種哏在粉專上帶出他的書,他熱情的分享各路讀友的回饋。
我曾讀過一位畢業自臺大醫學系的醫師分享自己七年沒讀書,成績勉強維繫到畢業,退伍後去申請內科住院醫師,不諳病歷報告,被考官丟文件夾趕出去。
陳醫師是另外一種典型。
如果你細究過十八歲的陳志金,你就知道他當時在馬來西亞的大考成績不遜年輕時的李光耀。進入臺大醫學系的陳志金,還拿過書卷獎,「前5%拿過三次,7年總成績前7%畢業」。內行人就知道那有多不容易。
金剛手段,菩薩心腸的史書華醫師逢魔殺魔,陳志金醫師則是「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他們兩位以不同的風格,愛著臺灣,護著臺灣。
陳醫師總是兼具溫度高度的回應看似喝茫「ㄎㄧㄤ」掉的留言者。
他的「安太座」一說,媒體轉載,紅遍全臺。
有臉友不喜他的言論,嗆聲:「不找你看病」,他溫情的喊話,希望沒有人會在加護病房和他相遇。這是一種「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的胸懷。上述威脅不但愚蠢,而且無效。面對無效又愚蠢的威脅,人們往往會很輕易地用譏諷回擊,陳志金醫師的身影,再度幫我們上了一課。
他比一般作者忙碌許多,他是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全天候的蝙蝠俠。加護病房的陳醫師,總是有幾十位病人跟家屬需要他醫治及溝通,而粉專的陳醫師,一則發文往往療癒數萬到數十萬人心。
陳志金醫師的第一本書,直逼二十刷。猶記得醫界前輩林靜芸在陳醫師第一本書九刷之際,於其臉書留言:「好厲害。醫師出書很少超過五千本。你是年度冠軍了。」
眾生(包含微生物)的貪嗔痴,陳醫師氣定神閒,溫情喊話,適時出手。本書既是劍,又是盾,絕對再掀書市風雲!
【推薦序2】讓所有人在關係裡 都是贏家
◎文/溫美玉(全臺最大教學社群「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
很多朋友是因為醫療專業而認識陳醫師,我也不例外。在讀完陳醫師的第一本書《ICU重症醫療現場:熱血暖醫陳志金,勇敢而發真心話》後,身為老師的我更感興趣的是,每天與死神最接近的ICU醫師,如何處理個人及周遭緊繃的情緒壓力?另外,面對總是緊急的環境,與時間賽跑的重症醫師,又該如何讓分秒的決策更精準?
當時,我就鼓起勇氣訊息陳醫師,詢問能否與他對談,讓「溫老師備課party」裡的老師、家長向他學習?他很疑惑,不是老師的他能聊什麼?
其實,從ICU重症病房中,我們看見陳醫師不斷從病患及家屬的回饋中,修正自己的應對姿態,以及對人的同理與慈悲,加上百忙中不吝記錄分享,這些經驗不僅對醫學界彌足珍貴,對所有人亦是價值非凡。
很高興陳醫師將更多案例,轉化成《ICU重症醫療現場2》。書中不僅把應用心理學、輔導諮商實務、社會人文學,專業的醫學亦深入淺出精彩演繹,而且,還運用大量對話,將讀者瞬間被帶入現場。比起艱澀的心理學叢書,這本書太有溫度、太有臨場感了,這是現代人都能馬上應用的。
走進那個可能兵戎相見的醫病衝突現場,然後再看著陳醫師,運用他獨特的人生智慧,例如「不要低估未知世界的力量,尤其當病人跟家屬都深信不疑時。」四兩撥千金的化解僵局。我戲稱這是獨有的「陳氏醫病溝通智慧學」,每一則故事最後的「I see U金句」都是滿滿的智慧。
我在訪談陳醫師時,極度好奇他「共情」、「同理」的高情商人際溝通能力,到底如何練就而來?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眾人真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可惜礙於時間,當時無法一次說清楚。多虧陳醫師的第二本書《ICU重症醫療現場2》的出版,讓我們可以一窺究竟,慢慢學習。
雖然老師在教室裡,處理的是看似單純的學生問題,但,當過老師就知道,要頭痛的可能是孩子背後的家長啊!怎麼讓親、師、生在關係中三贏?就如同陳醫師書中的真實故事,再厲害的醫生,如果沒有高情商也是枉然。這就是我為什麼想把這本書推薦給老師、家長的理由,不僅因為感人實用,借鏡陳醫師的經驗與智慧,還能立即應用到家庭及教室現場,讓所有人在關係裡都是贏家。
【推薦序3】高空走鋼索的險境 救病人也救家屬
◎文/詹皓凱(Dr.Bird)(泌尿專科醫師、漫畫家)
阿金醫師是一位真性情的醫師。在他的臉書「ICU醫生陳志金」裡,經常可以看到他勇敢發言、力駁不實的醫療傳聞,或為被欺負被誤解的醫護人員發聲,有時卻也幽默搞笑、博君一粲。
但如果你讀過他寫的ICU醫病對話小故事,將能體會到在他仗義執言的個性下,有著一顆暖心。
ICU,對一般人來說,是一個「氣氛森嚴」的地方。如果有親友住進了加護病房,家屬無不心裡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對一般民眾而言,醫療知識艱澀難懂,加上被隔離在外,一天只有短短幾個時段可以探視親人,這樣的狀況很容易在溝通上產生醫病之間的對立。
既然如此,阿金醫師又怎麼能把「ICU」轉化為「I See You」呢?因為他知道,唯有深入了解家屬情緒背後的不安和期待,才能讓病人與家屬感受到,醫護人員與他們會站在同一陣線。
每一個故事都展現了阿金醫師的高度同理心。像是他會把乩童當成夥伴,還會應家屬要求「開照會單給神明」、「寫平安符」,甚至會主動詢問「要不要擲筊問看看」。阿金照顧病人的背後,做了更多「救病人也要救家屬」的事。
在ICU裡,每位病人都非常脆弱,有如「高空走鋼索」。我本身剛經歷過骨髓移植的重症治療,也經驗了數次的危急狀況,對於ICU裡的醫療人員面臨的巨大壓力,有著非常深刻的體認。
而阿金醫師在這麼高壓的環境下,除了秉持專業照顧患者外,還不遺餘力用最真實的文字描述重症醫療現場的故事,推動良好的「醫病溝通」模式,這份為了社會大眾好的用心,值得肯定。
如果你讀過阿金醫師的第一本書《ICU重症醫療現場》,那你自然不會錯過這一本,如果你還沒讀過,那這一本更是值得你擁有。相信我,看完這本之後,你還是會去找第一本書來讀的。鳥博士誠心推薦這本值得細讀的好書。
【推薦序4】即使生命不能圓滿 至少過程能圓融
◎文/吳淋禎(護理師、TED x Taipei 講者)
「醫界國民老公」阿金醫師又出書了!
說他是「醫界國民老公」一點也不為過,每每在他的臉書看到他對「太座」的好、各種安太座的方法(尤其是「按讚換現金」的這個活動,不知道讓多少夫妻因此失和啊,哈哈),我想,應該有很多的女性都把阿金醫師做為好老公的標準吧!
說他「又」出書了,雖然不奇怪,卻讓我很驚訝。畢竟他身為「重症加護病房醫師」,是每分每秒都在跟死神搏鬥的工作,壓力之大難以想像,沒想到第一本書裡每一個故事的餘韻都還在,他竟然這麼快又出書了。我想了又想原因應該有三個:
第一是他太熱愛工作。即使在ICU的環境下,是如此的高壓、急迫、充滿不確定性與危機,他卻能在每一次的工作中發現不同以往的收穫。對他來說,這些都是一種挑戰、一種啟發,一種學到跟得到。
第二是他太熱愛生命。我想在他眼中並沒有「病人」這兩個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溫度有故事的「生命」,因此他除了用專業去搶救外,更在乎每一個生命應該有的尊重、尊嚴,甚至是每一個生命周邊的人事物,他都很細膩的去覺察、去照護,去圓滿一切。
第三是他太熱愛分享。在阿金醫師的筆尖之下,每一個生命的故事,都讓我們看見生命的不一樣意義。他樂意分享他的學到和得到,對於閱讀文字的我們來說,又是另一種層面、有笑有淚的學到跟得到。
如果您願意翻開這本書,接下來將會在故事中看到,阿金醫師如何用智慧化解家屬的糾結和爭執,並巧妙的在醫、護、病之間穿針引線、創造三贏。幽默的發想往往讓醫、護、病都得到救贖,然後,您會發現在生命不能圓滿的當下,至少每個過程都能圓融。
除了漂亮的護理師老婆和帥氣的兒子之外,即使我們一直稱呼他為「醫界國民老公」,還是無法擁有他。還好,我們可以擁有阿金醫師的書,可以在他的書裡享受阿金醫師的溫度和看見每一個生命的熱度。
【推薦序5】用盡各種方法彌補 醫病間資訊落差
◎文/曾毓林(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隔著一片南海,我在2020年認識陳志金醫師。雖然還不是「為時已晚」,但確實是「相逢恨晚」。
我彷如發現新大陸般,向報館同事談起了這號人物,沒想到反而被譏笑孤陋寡聞。同事說「他早是臺灣醫學界的網紅了。」我說,他的臉書有近2萬人在追縱。同事再度糾正我「那只是他的個人帳號,另外有一個〈ICU醫生陳志金〉的粉絲專頁,有超過26萬的粉絲,比很多港臺明星還要紅。」
所以被譏孤陋寡聞,我也只好認了,從此之後,我便成了志金兄的小粉絲。追蹤一段時間後,我又有一個「驚人發現」-原來這位在臺灣醫學界大放異彩的網紅,竟是馬來西亞人,來自小地方萬撓(Rawang)。
突然就有了百般滋味在心頭。讚嘆,是因為大馬人才在國外發光放熱,為大馬爭光。惋惜,是因為大馬政府不懂留住人才。由於大馬種族政策等因素,許多人才外流,不過,只要是鑽石,放在哪裡都依然耀眼。
即便不是志金兄照顧過的病人或家屬,縱然只是粉絲頁的追蹤者,也是十分幸運的。單從他在臉書上各種直言不諱的論述和精彩的文字,都能讓讀者既拓寬視野,又深受啟發,是典型的優質臉書。
他也以醫生的身份針對許多醫療政策提出專業觀點-換成在馬來西亞,斗膽直陳醫療政策的醫務人員,恐怕都會命途多舛。我因在報社負責副刊與醫藥版,多麼渴望遇到敢對國家和醫療政策說真話或提出關鍵意見的醫師,不免幻想著,如果志金兄也在馬來西亞,那會是多麼過癮的事。
爾後承蒙志金兄厚愛,允許報紙副刊刊登其大作,來往溝通後,我們稍微熟絡些,越是了解志金兄的背景,越是直覺他真的是「大馬之光」。他的小學和中學教育在馬來西亞完成,18歲考上臺灣大學醫學系,就隻身到國外求學。大學期間自掙生活費與學費,在在展現了馬來西亞華人的刻苦精神。
馬來西亞語中有一個詞「Berdikari」,大馬人將其詮譯為「berdiri atas kaki sendiri」,意即「站在自己的腳上」,就是「自立」的意思。這個馬來詞句的精神,由志金兄體現了出來。
志金兄紮根臺灣30餘年,經歷過921大地震、SARS期間第一線醫療現場,花時間在推動醫病溝通、團隊互信,並盡力為病患家屬彌補資訊落差,凡此種種,都是仁醫在做的事。
我知道,他還心繫著馬來西亞的家人,也關心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醫療。在馬新新冠病情仍未受控之際,他在臉書上引述資料,提出不少值得參考的意見,我閱讀時都分外感動。他是一個人在國外,依然關心家鄉的大馬之子。
馬來西亞政府錯過他,但馬來西亞人可不可以錯過他-慶幸現代有臉書,讓遠在馬來西亞的人可以追蹤志金兄。
他的文字功力不遜於名作家,他的醫療現場故事比電影情節還精彩動人。此外,他有文案大師的比擬手法,名句總是能信手拈來,像是「救病患,也要救家屬」的精神、暗諷濫用資源者的「慘後憂鬱症」等,嗆辣之餘,也令人拍案叫絕。
志金兄出版的第一本書《ICU重症醫療現場》累印近20刷,如今乘勝追擊《ICU重症醫療現場2》,相信讓很多作家為之羨慕,也讓很多讀者為之期待。
縱觀在多個平臺上的陳志金醫生,不管在哪裡、身處在哪個領域,都是一個厲害角色,光芒四射-陳志金,不只是「金」,其價值直逼一顆鑽石,宛如嵌在冠冕上的那顆鑽石。馬來西亞為此也沾了光。祝新書暢銷長紅。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縱然無法拯救每一條生命,也要盡力撫慰每一個傷心的人
在兩道金屬門的後面,ICU並不只有冷冰冰的儀器,每一位醫療人員都試著讓每一位進入ICU的病人和家屬,感受到溫暖。在ICU裡工作就像「鬼門關前的守門員」,是24小時不間斷、透過良好團隊合作、竭盡心力的守護生命,抓住生機。
阿金醫師用盡各種方法讓家屬知道,醫病雙方是夥伴關係-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疾病與無常,並不是彼此。唯有彼此信任,才能度過難關。這個關,不見得是鬼門關。因為再怎麼努力,有時仍然無法盡如人意。這個關,更多時候是家屬心裡走不出來的關。面對死神的無情,需要即刻救援的是家屬。
協助家屬從即將失去或已經失去親人的悲傷中轉念,是阿金醫師始終在做的事。除此之外,他也讓每一個人知道,在生死關頭前做的很多決定並沒有對錯,只是家屬依病人所在乎的事、價值觀、喜好,為病人做出一個將來比較不會後悔的選擇。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陳志金(阿金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睡眠中心主任 -奇美醫學中心品質管理中心副主任 ICU(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座右銘是「救病人,也要救家屬」。由於出身貧窮,早年喪母,更能同理病人與家屬立場。在安寧善終、器官捐贈等方面推廣不遺餘力,以關懷為出發點,協助家屬轉念、解除內疚與自責。 經營「ICU醫生陳志金」粉絲團,分享感動故事、剖析醫療時事,追蹤人數超過26萬,單篇貼文觸及人次多達數百萬。論點精闢,見解獨到,文筆灰諧,化繁為簡。尤其在新冠(COVID-19)疫情時代,提供正確、正向、容易理解的資訊與建議。 致力推動良好醫病溝通,避免不了解、不信任造成的對立與衝突。積極投入以「醫病共享決策」方式,陪伴家屬走過每個天人交戰的抉擇時刻。 獎項│《百大胸腔內科大賞》TOP10(2020)、奇美醫學中心領航傑出教師(2020、2017)、醫策會國家醫療品質獎主題改善類金獎暨創意獎(2018)、臺灣醫療品質協會品質改善成果發表 金獎(2018)、中衛團結圈自強組銀塔獎(2018)、《早安健康》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2017) 相關著作:《ICU重症醫療現場2:用生命拚的生命》基本資料
作者:陳志金(阿金醫師)
出版社:原水文化
書系:悅讀健康系列-身心靈書房
出版日期:2021-10-26
ISBN:4717702116514
城邦書號:HD3174C
規格:膠裝 / 部份彩色 / 240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