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辯:說服、溝通與公開演說必讀,美國最強辯論名家的言語攻防密技
- 作者:梅迪・哈桑(Mehdi Hasan)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3-09-05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折 332元
- 優惠截止日:2025年12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332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15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飆股女王林恩如 超簡單趨勢波段投資法:不用盯盤,靠1條均線找到200%飆股!(首刷附贈飆股女王交易日誌+必備軟體試用序號)
-
教學人生(人文企管講師楊田林老師40年教學經驗總整理,《教學基本功》+《教學心法》,套組不單售)
-
台灣AI大未來:解析最新的AI趨勢、台灣情勢、企業布局與個人發展
-
川普:交易的藝術
-
AI時代的提問力 Prompt Literacy:精準提問、正確下指令,善用AI的最大潛力!
-
比賽,從心開始(50週年紀念版,比爾‧蓋茲推薦):如何建立自信、發揮潛力,學習任何技能的經典方法
-
閱讀複利:從《與成功有約》、《致富心態》到《原子習慣》,每天15分鐘用小習慣滾出大成就
-
國家為什麼會破產:橋水基金應對大週期的原則
-
巴菲特財報學(新修版):跟股神學投資,用會計知識解析價值投資法
-
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邏輯力+表達力=辯論力
辯論不是吵架,更不代表好戰,而是分析問題和闡述論點,讓真理越說越明!
無論是商業談判、說服他人、發表演說、筆戰交鋒
辯論力遠比我們想像中更重要,
而只要勤練,人人都有機會透過言語攻防奪得主導權!
《紐約時報》商管類No.5
Amazon非文學總榜No.10
遇到雙標、偷換概念、斷章取義的對手,
要如何理性回擊?
美國戰神主播教你透過言語攻防取得優勢,
以理收服人心!
爭論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發掘我們從未思考過的想法,
縮短眾人求同存異,了解彼此立場,最終達成共識的歷程。
在公共場合爭論與演講取得優勢,亦是現今最重要的軟技能,
能夠讓人在職涯與生活中日益精進,扭轉契機。
當你具有改變人們想法的技巧與實力,就能無往不利!
第一部 基本功
闡述基礎知識,告訴讀者如何吸引觀眾,如何開場,成為更好的傾聽者或演說家。
第二部 過招技巧
包括「三的法則」、「機智語的藝術」再到「亂槍打鳥」,讓讀者了解如何在現實世界運用這些言語攻防技巧,成為你的最佳利器。
第三部 檯面下的努力
在發表演說或辯論前,有哪些必不可少的幕後準備工作,如何建立信心,在事前做好演練?
第四部 精彩壓軸
該如何收尾?要怎麼讓聽眾意猶未盡,期待你再多說一點?
推薦
沈雲驄 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游梓翔 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教授|魏世芬 企業聲音教練
各界讚譽
本書的問世正是時候,此刻有許多人陷入爭論,一方面卻也擔憂說錯話會傷人傷己,給自己帶來麻煩……這是本有趣的修辭技巧入門指南。
──珍妮佛.沙萊(Jennifer Szalai),《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評論家
這本富有洞察力的指南對說服力有著照亮人心的見解。讀者們將會被這本引人入勝的指南所打動。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在我們的數位世界裡,我們很容易為了表演而放棄說服力。然而哈桑提醒我們,除非改變人們的心態,否則我們永遠無法改變世界。這是身處於這個高風險和極度分歧時代的必備手冊。
──娜歐米.克萊因(Naomi Klein),《震驚主義:災難資本主義的興起》(The Shock Doctrine)作者
學生時代我就見證過梅迪贏得每一場辯論。這是來自我們這個時代最強大的辯論者和採訪者之一的大師班。
──里茲.阿邁德(Riz Ahmed),演員
梅迪是我在白宮時最難纏的採訪者。在本書中,他帶領我們穿越資深記者的經歷,透過引人入勝的歷史例子,捕捉到贏得辯論的過癮之處。他的書包含了具體建議和實用策略,誘使讀者迫不及待看完本書,然後立刻找個辯論對手來過招。
──珍.莎琪(Jen Psaki),前白宮發言人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基本功
01說服觀眾
02強調感受,而非只闡述事實
03秀出你的證據
04玩球時重點不只是「球」,還有「球員」
05聆聽,而不要只是說話
06博君一笑
第二部 過招技巧
07「三」的法則
08柔道招式
09機智語的藝術
10設計傻瓜陷阱
11小心亂槍打鳥的人
第三部 檯面下的努力
12信心就是一切
13保持冷靜,繼續努力
14熟能生巧
15做好你的功課
第四部 總結
16精采壓軸
致謝
作者資料
梅迪・哈桑 Mehdi Hasan
牛津大學辯論社成員。美國政治記者、播客與作家。英籍美國記者。美國MSNBC的有線電視主播。從學生時代與未來的英國首相強森及前巴基斯坦總理布托等人辯論,到職業生涯中採訪來自政界、金融界,還有好萊塢的知名人物。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