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39本戶口名簿——從「命運」到「運命」.用生命彩筆畫出不凡人生!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39本戶口名簿——從「命運」到「運命」.用生命彩筆畫出不凡人生!

  • 作者:謝秀英
  •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 出版日期:2018-10-11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9折 288元
  • 書虫VIP價:253元,贈紅利1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40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一本戶口名簿,代表一次遷徙落籍, 厚厚幾疊的戶口名簿,是數十年的飄盪歲月。 從紡織女工到酒店副董、從罹癌喪子到桃李滿門, 她因書畫藝術創作療癒了生命、走出低谷, 更慈悲分享她的經歷,鼓舞人們走過坎途! 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會有幾本戶口名簿?一本、兩本、三本……? 本書作者謝秀英老師,有著厚厚幾疊、多達三十九本的戶口名簿——這是自她幼時就開始的居無定所。是什麼樣的命運,造成她的童年就停在六歲半那一年,承受家暴苦痛,被迫一夜長大;是什麼樣的安排,促使她十五歲起就要一肩扛起全部家計,從工廠到酒店,只為一家溫飽! 油麻菜籽般的戲夢人生,卻是真實上演的生命劇本! 謝老師從小遭逢家庭遽變,歷經父親施暴、早婚又離婚、單親喪子、生病罹癌等苦難,身心俱疲、殘破不堪……。然而看似不受上天眷顧的她,猶如生長在黑暗石縫中不見天光的小草,但憑對母親、對弟妹及對孩子的「愛」,堅持了過來,更在書畫藝術創作中發揮天賦,破繭重生! 「這本書的完成,不是為了自己。」謝老師不僅持續以筆墨揮灑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時光,更因為一股助人的善念,真心無私寫下她那顛沛流離、不為人知的辛酸歷程,希望藉以鼓勵因為順逆起落而內心脆弱掙扎的人們——即使身處幽暗,自有一絲光亮在轉角處等著。 【各界賢達.真情推薦】(依姓氏筆畫) ▎李宗仁教授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系主任 ▎許炳坤博士 中華十方厚德書院院長 ▎陳桂華教授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 ▎曾煥鵬博士 前新竹市政府社會處處長 ▎新竹縣政府蔡榮光秘書長 前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長

目錄

【推薦序一】翻轉人生,療癒眾人 【推薦序一】將有限生命綻放無限可能 【推薦序三】坐看雲起時,白雲深處有藍天 【推薦序四】心靈母女的相知相惜  【自序】一疊戶籍謄本,記錄飄泊屐痕 第一疊 回不去的那一夜。再見,我的青春年少! 1 無法返回的時空蟲洞 2 看人蓋大樓,阮住空殼厝 3 女童惡夢,但願我是隻小小鳥 4 飄零落花,向誰鳴咽訴不平 5 暗夜獨行,山神跟著我 6 爸爸回來了,媽媽急著嫁女兒 7 救母簽約賣笑,救女再度結婚 第二疊 啥米嚨唔驚。如夢似幻的過場人生! 8 我追金錢錢追我,仍是輸家 9 出了醫院,進入精神病院 10 來如春夢無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11 尋找生命出口,乩童入佛門 12 創設瀚霖藝苑,一圓藝術夢 13 無可奈何花落去,痛失三位至親 14 走出心牢,大慈原從大悲來 第三疊 半生殘手繪丹青。從「命運」到「運命」! 15 在鄉間教書畫,帶來正向改變 16 教學相長,推廣藝術結善緣 17 文殊菩薩智慧劍,難斷血脈親情 18 母子同校獲獎,完成愛子遺願讀大學 19 心平氣和抗癌,坐看白雲藍天 20 創心齋藝術學會,無心居士無罣礙 21 推廣美育,心齋枝開葉散 22 漏礬際遇,不凡人生 23 善待自己,每天都是新生 【後記】岩棉玫瑰:謝秀英的故事

內文試閱

【一疊戶籍謄本 記錄飄泊屐痕】
     約十多年前,在當時玄奘大學許炳坤教授和友人鼓勵下,希望我寫下人生過程,我因而向竹北戶政事務所調閱戶籍謄本,戶政事務所人員看一看他的電腦說:「喔!妳的資料太多了,妳先拿一張牌子,明天再來找我拿。」      隔天下午我去拿時,他交給我厚厚一疊文件,也紅著眼說:「天啊!妳過的是什麼樣的人生?怎麼搬了二、三十次的家!」他說,為了這份厚厚的戶籍資料,用掉了一天半的工作時間。我則繳了九百五十元的影印費,微笑地跟他道聲謝謝:「你辛苦了!」      一般人的戶籍謄本大都一頁、兩頁,我的是厚厚一疊,每張都標記著住過的「家」,這還是「登記有案」的,看著戶籍謄本,仔細算一算,前後有二、三十個家。小時候最常住的是沒水、沒電、沒窗戶的工寮,只要一生火煮飯,全家都是煙,連爸、媽爭吵,附近鄰居都知道;有的則是住沒幾天就搬家,現在回想起來,連住在哪都忘了。      我還曾住進「鬼屋」,那是別人不敢住,或住個幾天就走了的房子;印象中,住得最久的一戶,也僅住兩個星期,但我一家人一住就是一年多。有一次,我外出工作,晚上回家時,媽媽問:「中午妳是不是回家?還在椅子上休息?」當時我僅是十六歲的小女孩,聽了嚇了一跳,渾身起雞皮疙瘩,想跟媽媽說中午我根本沒回來,但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只是點頭「嗯」的一聲,不敢說什麼。      我幼時住的劉家大院是三合院,在那兒我有著美好的回憶,雖然如今許多都已模糊,但當時大家族的生活景象,仍是記憶猶存,夏日夜晚很涼、星星很多,晨起霧氣未散,混合著燒稻草的炊煙味和山林間氤氳的泥土氣息,這是台灣早期典型農家。我在這裡也觀察到許多花、鳥、竹、樹,甚至昆蟲的聲音、土地的氣息都清清楚楚。      民國五十五時,我和父母舉家在半夜離開南投山區大宅院,經歷多年都市生活後,我再回到南投,也曾到埔里循著童年記憶尋找,但劉家整個大家族已經散了,三合院也不在了,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通往劉家大院的小徑,早就被荒草掩藏埋沒了,小時候的家變得遙遠又虛無,但三合院的種種及老奶奶的慈愛仍鮮明地存在腦海中。      我們全家到台北三重時,倉促也沒有計畫,住的是一間換過一間的工地,住工寮或還沒人來住的空殼屋,那時候說也奇怪,每年遇颱風、水災,三重一定淹大水,有時一淹就是三、五天,許多人都躲到屋頂上等待救援,有時教會也會來發放白米等物資。      遇上救援沒來,沒東西吃怎麼辦?在屋頂等救援的日子,也會從隨著大水漂來的菜櫥碗櫃裡,找尋是否有可吃的食物,或捕撈水中游魚。有一次,一家鞋廠也因淹大水、工廠裡的鞋在水中漂流,鄰居小孩們撈著浮在水上的球鞋,在颱風後曬乾了穿。      僅管天災多,大家卻很樂觀,因為老天爺丟下來個災難,也會丟下一些「禮物」,讓人們在苦中尋樂吧!颱風過後,淡水河畔一漥漥的小泥塘中,藏著魚、泥鰍,成為孩子們「混水摸魚」、補充食物的地方,我也常利用這個時候撈捕河鮮,成為一家人豐盛的晚餐。      我們一家人最艱困的時候,是住在萬華雙園街月租六百元的房子時,房租便宜,住進時就曾聽說這是一棟鬼屋,當時只求全家有個棲身之地,只要便宜就好,哪想那麼多?我們一家人住二樓,算是分租,一樓、三樓還有其他房客,但都住不久,原因是鬧鬼。      鬼屋傳說,是因先前有一對男女在屋內自殺,後來就傳出鬧鬼,有房客在大白天見到屋內有陌生人出現,隔一段時間又消失;也有租屋的房客說,看到屋中家具會飄浮,就像電影「大法師」恐怖片情節一般,桌、椅、床鋪會浮起來、會到處移動,嚇得連忙搬走。      住鬼屋時,我因早出晚歸,在屋內的時間不多,沒看過這一景象,只是樓梯的燈時暗時亮,怎麼修都修不好,水電行的老闆來了,修好了,但人一走燈又不亮了,後來,連水電行的老闆也覺得怪,都不敢來修了。      我也曾住過南港成福路,當時那裡仍很偏僻,我們住處後方連接著公墓,入夜後陰森森的,偶而有不明的鬼火或亮光在公墓中閃爍。有一次颱風淹水,半夜與媽媽驚醒一看,床前竟然成了一條小河,因為,水從後門灌進來,從前門流出去,還漂來了雜草、垃圾還有破碎的棺材板、拖鞋,甚至還看到蛇在水中沉浮,順著水游過房子……。      「我想要有個家,好想有個家」在幾經搬遷後,我在心中發誓,一定要憑自己的努力買間房子,讓媽媽和家人住得安心——這個動力驅策著我努力賺錢,後來開美容坊、開餐廳、開酒店,我在廿多歲就已是酒店副董事長,想的就是趕快買房子。當手邊有點積蓄時,立刻向生意上往來的葉姓建商貸款,並向葉姓建商購屋,花了四百六十五萬元,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      有了房,也努力經營這個家,經營酒店時很忙很煩,也找回離家的二弟一起同住。我沒時間分身帶孩子,因而請了保母全天候幫忙帶孩子;不過,維持一個家庭確實不易,也要有家人的支撐。      獨力撐這個家,讓我心力交瘁,最後提出和前夫離婚,幾乎是放棄一切,傷心地搬離開。雖然這棟房子位在台北天母中山北路七段的黃金地段,也是我第一間憑著努力買下的房子,最後仍是百般無奈地離開此地。      隨後,我一度住新竹,後來又搬到蘆洲、三重,再到南投國姓鄉等地,這段時間為了圓夢,廿九歲進入國中夜校就讀;為了堅持藝術道路開設藝苑教畫,也曾有段甜美的戀愛,最後發現在感情上還是落空。有次,開車到南投,在國姓鄉間看到有人正在建房子,下車查看後覺得滿意,買下後,又是辛苦當屋奴,不斷賺錢籌貸款繳房款。也在民國八十四年時結束藝苑,搬離大台北。      沒想到民國八十八年發生震撼全台的九二一大地震,我辛苦買的房子也被震得變形,家中的樓梯竟跑到隔壁房中,我住的房子邊間牆裂了,我成了受災戶,工務技師勘災認定是半倒,看著努力大半生的住屋遭逢浩劫,心中感慨萬千。      不幸中的大幸是我在九二一大地震前接受長輩勸告,搬到新竹竹北居住,幸運躲過這一世紀大劫,因我在國姓鄉住處的房間有面大櫥櫃,地震後,我看到大櫥櫃就倒在床上,如果沒遷居新竹,恐怕我就會被壓在大櫥櫃下,躲不過這場大災難了。而如今我也定居新竹竹北。      回頭看,讓我驚訝生命的堅靭,在如此堅難的環境中,我和家人竟也在大台北奮鬥了廿九年,畢竟,在五0年代至八0年代、大台北從半農半商邁向大都會的過程中,一個南投山區家庭在毫無準備、又缺乏社會救濟資源支持的情形下,勇闖大城市討生活是多麼不容易。      有人說,人生如棋,遷徙落籍有如起手落子,有困窘,有突圍,有形勢比人強的無奈,也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機。算一算,我仍有記憶的約有十多個家,其餘印象大都模糊,但對每一個住過的「家」,我都心懷感恩,也悟出人生棋盤中不要受認命、償債、自卑等虛擬棋線羈絆,起手無回向前行,勇敢做自己! 

延伸內容

【推薦文一】
◎文/曾煥鵬博士(前新竹市政府社會處處長)      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獨特的一頁。一般的人,總會揚善隱惡,選擇逃離現實。從此陰闇盤踞,吞噬終生。      秀英姐姐卻放下悲恨,真誠面對,見證悲痛蘊藏安慈。以蓮花之姿,出汙不染,如觀音菩薩化身,智慧慈悲隨行。以畫筆彩繪若淨瓶聖水遍灑甘霖,立誓聞聲救苦救難,建構自我生命的價值,翻轉人生,也療癒眾人。      讓人心疼的故事,今後將鼓舞每個人的心靈——人生過得再黑暗,只要勇敢面對,堅信光亮潔淨自在,善待自己,永不放棄,一切都會過去。   
【推薦文二】
◎文/新竹縣政府 蔡榮光秘書長(前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長)      認識謝秀英老師近二十年,只知她是九二一大地震的受災戶,因緣際會遷到竹北避災落戶,看著她每天努力教畫,認真生活,臉上永遠掛著溫潤的笑容;卻渾然不知她的笑容背後蘊藏著如此「特殊」的際遇。尤其是她的人生「上半場」,幾乎經歷了人世間所有苦難與悲愁,每每令人掩卷不忍卒讀……。      但是她把「吃苦」當作「吃補」,將有限的生命綻放無限的可能,她用藝術治癒自己的悲苦,她更學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用藝術救贖了更多和她境遇相同的有緣人。我衷心地希望她的人生「下半場」,以她自己最有「療癒效果」的人生故事,引燃別人,更進而照亮眾生,放下人世間所有的苦痛,把最美的留下來。   
【推薦文三】坐看雲起時,白雲深處有藍天
◎文/許炳坤博士(中華十方厚德書院院長)      易經中「爻者交也」,生命因緣是一種交錯,是一種動態,不斷的變化,不斷的創造;生命有不可承受之輕,生活亦有不可承受之重,在處於極度悲慘的狀態下,反能破繭而出,活出自己,活出希望,活出光明——謝秀英做到了。      謝秀英是在我任教大學時所相遇的一位學生。於學術的殿堂、追求真理與學識的聖地、培育菁英與知識分子的搖籃,她坐在台下汲取知識,我在台上綻放生命的熱度全然投入講授課程的情境,因而相遇相識。初時對秀英的印象是,在班上她年紀稍長,是很認真用功的一位學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拿自己的作品畫冊給我看,慢慢地我才發覺她那平凡中的不平凡。      課堂中,我總是戰戰兢兢、誠惶誠恐講授著,期望能深入淺出地表達中文的美,貼近學生的生活,走入我們的生命,師生一同體會、體悟、體證古文與文學的魅力和智慧。易經是授課內容的一部分,始料未及受到學生極度的喜愛,秀英覺得我能把深奧的易經,講授得容易理解又生活化,深入易經智慧如海,於是找了幾個同好,邀請我到她的「無罣礙齋」講授易經,小小的私塾就這樣悠遊於天地間。      無罣礙齋無罣礙,講授易經之餘,秀英也對我娓娓道出生命的歷程,其慘烈的過去令人聞之心酸心痛心疼。然而本書的書寫,無意將她寫成「苦海女神龍」,她猶如隻身闖蕩紅塵茫茫大海一葉扁舟,恐怕也難以載動許多愁。在她訴說自己生命經歷的種種,和一回回的書寫與訪談之間,無疑是重新憶起自己的悲傷往事, 一次又一次撕裂與掀開身心的痛,任其鮮血淋漓的漂流與承受,在這辛辣酸痛下卻也一次又一次的療癒與釋放,身心漸然解脫與重生。她堅韌、堅毅的生命力, 勇敢的與生命對話,在歷史的空間佔有一席之地。      是以,多年前,我不禁鼓勵與建議,何不將這些歷程書寫出來,鼓舞大眾,鼓勵低潮灰暗的人們,學習秀英的勇敢、學習秀英的面對、學習秀英的精神。她的奮鬥,可以成為遭遇不幸的人們仿效的對象,甚至是一種典範,她不自暴自棄、不自憐自艾,在挫折中找到希望,在失敗中找到勇氣,在黑暗中找到光明,活出自己,活出價值。      我知曉秀英在藝術領域享有盛名,是一位藝術家,投入藝術創作,教授繪畫桃李天下,熱心公益;更活用智慧發揮藝術繪畫創作的價值,在藝術創作的當下與過程亦是一種藝術療法,療癒很多人的身心,改變他們的生命觀,改善他們的生活。她一直努力創作與作育英才,薪傳藝術;而我辭去大學執教,回歸幼兒品德讀經生活扎根教育,薪傳品德教育,彼此都在天涯一隅為了理想努力耕耘著。秀英具有傳統美德,尊師重道,對我這個老師照顧有加,受她幫忙很多;論年齡她比我大很多,此次接到她請我為其新書寫序,卻還是如此尊重禮遇我,生命中得以有這位學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真是與有榮焉。      這本書原本是我要執筆的,一直未能真正下筆成書,心中不免對秀英感到萬般愧疚,感恩城邦橡樹林文化出版社,強大完整的團隊,規畫如此完善,出版這本書,如同易經中的「爻者交也」,生命因緣是一種交錯,是一種動態,「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此時,正在看著這本書的你,讀者,何嘗不是因緣,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推薦文四】心靈母女的相知相惜
◎文/陳桂華教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        民國九十六年一月,我接到一位名叫秀英的女子來電,她說我是她久聞並尋覓多時的寫意花鳥老師;而皇天不負苦心人,她也終於從跟我習畫多年的學生那兒,取得我的聯絡方式。   十幾天後,她如約前來,但進門時一臉凝重疑惑,慢而虛聲的問道:「請問這是什麼地方?這麼大又沒標示?」我回說:「這裡是家庭式育幼院,叫『SOS台灣國際兒童村』,早期收養棄嬰、孤兒,現專門收容高度受虐兒。沒招牌是希望孩子有回家的感覺,而非回到機構;再則避免不明究理的異樣眼光。我除在台藝大與畫班教畫之外,也和先生在這裡當志工。藝術治療教畫畫,是我在這幫忙的項目之一,家姐是終身奉獻的村長。這是我宿舍。」   突然間,她無預警的向我撲抱而來,緊緊的摟著我,唏哩嘩啦的一陣狂哭,真是嚇傻了我,當時我驚魂甫定後,聽她仍哭著說:「如果我小時候有這種機構,就不會那麼慘了……。」接著便一點一滴、娓娓道出她那不堪的身世……。從此我們不但亦師亦友,更因秀英那「一日為師,終生為『母』」深厚的尊師重道觀念,也因我照顧受虐兒二十年,讓秀英對慈母的思念移情為「知秀英者莫若桂華老師」,此後她竟將虛長她三歲、同樣來自南投的我當成「心靈媽咪」。教畫齡久於我的她,當起學生好學不倦,她的手指因曾動過手術而不靈活,原本是很難學會我下筆「隱、準、狠」,剎那即是永恆、回峰取力,以及有節奏而筆歌墨舞的工夫;然而在她以超人毅力去克服與用功之下,卻是進步神速,沒多久即能不藏私的教學、傳承給她的學生。   此外,她得知村裡受虐兒受肉體之傷、那些比她更慘的個案,難以勝數……,如有孩子受親母以滾燙熱水澆手而成截肢,焦黑如滷過的雞翅;有少女被繼母用鉛筆從臉至腳戳得滿身都是鉛色洞痕;也有孩子是遭親父綁在機車上如五馬分屍般的拖行著;更有孩子是被打頭傷到眼歪臉斜的;還有媽媽恨孩子長得醜,每天掐其頭皮,來到兒童村時,頭上已有上百個長不出頭髮的皮肉洞……,這些孩子們簡直都是從人間煉獄逃出來的……。每每秀英聽完孩子們的事後,難免心酸淚流,同病相憐之情,沒人比她更能感同身受了。而秀英此後更付諸行動,無論是捐款、捐物資或捐人力,並拋磚引玉的帶動學生親友一起來幫助這些孩子們。   而後我也更深入走進她在竹北的繪畫活動與生活圈。拜秀英之賜,我受到廣大畫友們的愛戴與敬重,每次活動都使我光芒四射,然對於這些光芒,我每每深感是受之有愧,因為比起秀英,我何德何能?三人行必有我師,秀英人美、心美,畫自然更美,該向她學的還多著呢!   相知、相惜,相愛更深,日子過得也更快,我跟秀英師徒扶持同行十餘年來,歷經起起伏伏、喜怒哀樂的人生,我們相約不准對方先死,因我們都是與病共存,卻以喜樂心過每一天。記得六年多前我因早產體質,加上四十五歲才讀台藝大研究所碩士班,為寫論文學會電腦,天天用電腦,同時日日熬夜燈下作畫,還有台藝大與畫班的教職,也沒運動……,種種原因導致我的健康垮台,得了文明病「修格蘭氏症候群」,當時我一六二公分的身高,瘦到只剩皮包骨的三十九公斤,生命一度垂危。秀英得知後,不顧自己當時也常查不出病因而昏倒的身體,飆車到我家裡來,常常是見我即成「愛哭包」的她,那時更是聲淚俱下,邊說:「說不准你死,我們約好的。」然後邊拿起精力湯,一匙一匙的餵著奄奄一息、無助但仍微笑的我。當時想著何其有幸啊!得識如此愛顧我、真把我當媽孝順的「心靈女兒」,真是死也無憾了!   也許是世間功課未做完,身後揹的十字架尚未能卸下,我活過來了!看吧!任務不是來了嗎?   集智勇、孝慈、信義、仁愛、勤儉、忍讓、好學……等世間該有的美德於一身的秀英,要出書救更多的人囉!還邀我寫序耶!我老淚縱橫、情緒激盪的看完初稿後,要命啊!原來秀英悲慘的事還那麼多!能寫此序是何其神聖,任重道遠啊!我嗜畫如命,但文章則平凡不過,可又感到榮幸之至,於是硬著頭皮,回顧來時路,以白話、真話、感性的話簡述之。   最後感恩秀英的博愛喜捨精神,也祝福得見此書的有緣人,並請廣為推薦,能讓福報遠播!

影音

作者資料

謝秀英

字「馥宇」、號「無心居士」,一九六0年出生於南投縣埔里小鎭。六歲半時與父母移居台北縣居住、三十一歲時回南投縣國姓鄉鄉村居住,並於九二一大地震後遷移新竹縣定居。  謝老師一生將七情六欲轉化在她的書畫作品裡,而其本身閱歷就是最佳的靈感來源!老師說,「我的人生並不完美,也曾是嚴重的憂鬱患者,受到多年的痛苦煎熬,透過繪畫創作、透過旅遊與人群互動,我也和親友、學生分享個人遭遇。」藉以鼓勵周遭有身心痛苦的人克服困難,要活出自我,活得精采。 │謝老師現任│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研習班/國畫指導老師 香雪海畫室/專業畫家 新竹縣美術協會/第十三屆理事長 中華民國心齋藝術學會/創會長 台灣藝術學會/第一屆理事 【採訪.文字】羅緗綸 曾擔任《出版家愛書人雜誌》、《展覽雜誌》、《桃園周刊》、《中壢周刊》及《美洲國際日報台灣副刊版》編輯;後進入《中央日報》擔任屏東駐地記者、特派記者及高雄市特派記者;接著至《聯合報》擔任新竹派駐記者與特派記者、新竹縣召集人、苗栗縣特派員、新竹資深撰述委員等,並於二0一七年二月底退休,投入新聞工作逾三十五年。

基本資料

作者:謝秀英 其他:羅緗綸/採訪.文字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書系:眾生系列 出版日期:2018-10-11 ISBN:9789865613839 城邦書號:JP0148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