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8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人心:人是狼還是羊?佛洛姆辯證人性善惡的經典
- 作者: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
- 出版社: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2024-06-26
- 定價:400元
- 優惠價:79折 316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316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00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為什麼作惡比行善容易?
佛洛姆直視人心的自戀與暴力
佛洛姆談人性真相的經典・《愛的藝術》姊妹篇
出版60年・全球暢銷200萬冊・全新繁體中譯本
「惡」企圖使人倒退:熱愛死亡、想回到母親的子宮、自戀。
「惡」企圖消除人類獨有的特質:理性、愛、自由。
「惡」不僅專屬人類,而且還是悲劇性的。
一個人「惡」的程度,就是他倒退的程度。
人類為什麼想戰爭、熱愛死亡?為什麼在高度工業化的社會中,人類對生命漠不關心?為什麼人類社會瀰漫暴力氣氛?佛洛姆認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被理解與找到解決的方法。
他在《逃避自由》探討自由,並處理施虐癖、受虐癖和人類破壞性的問題;在《愛的藝術》談人類愛的能力、活出有創造性的生活;在《人心》則從「愛生命」為出發點,進一步論述人性之中的惡,以及人如何在善惡之間作選擇。
佛洛姆認為人有以下三種心理特質,會形成暴力取向的「衰敗症候群」,繼而導致個人的精神疾病,乃至大規模戰爭、屠殺(希特勒便是最好的例子):
.戀屍癖:這種傾向意謂著痛恨生命、熱愛死亡與機械事物、沉迷過去,崇尚「殺人的能力」。
.自戀:除了是個人對自己的過度關心,轉換到群體自戀便是對某種偶像的崇拜,可能促成群體的團結,但也因此成為煽動暴力的因素。
.亂倫固著:特指對母親,男女皆可能發生。人對「母職人物」形象的依戀,可能轉移至宗教、民族、血緣,既渴望又畏懼「母親」的保護,導致失能。
佛洛姆認為:人性善惡並非單一取向,絕大多數人都必須不斷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只有自己才能決定向善或向惡發展;個人唯有足夠的覺察、愛生命,才能擺脫惡性傾向,得到自我的前進與發展。
推薦人
導讀
冀劍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
推薦
羽茜(作家)
吳黛菁(成人思維教練、兒童思考老師、哲學諮商師)
周偉航(哲學博士、時事評論員)
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創辦人)
蘇俊濠(諮商心理師、作家)
目錄
目錄
【導讀】 一場驚心動魄的閱讀旅程
前言
第一章 人︰是狼還是羊?
第二章 各種類型的暴力
第三章 衰敗症候群討論(一):愛死亡和愛生命
第四章 衰敗症候群討論(二):個人自戀和群體自戀
第五章 衰敗症候群討論(三):亂倫固著
第六章 自由、決定論與取捨論
導讀
【導讀】
一場驚心動魄的閱讀旅程——佛洛姆論「人心」
◎冀劍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
閱讀,是一門不簡單的技巧,尤其閱讀原創型大師著作。因為原創觀點必然
包含著新概念,當這些新概念使用舊語詞來承載時,容易發生誤解。除非讀者小心翼翼地在閱讀中摸索前進。
在我的教學現場裡,有些學生非人文科系畢業,缺乏大學時期的人文閱讀素
養訓練,到了碩士班仍被要求上課前閱讀經典並做報告。於是,文獻常被嚴重誤解而缺乏自覺。這種閱讀方式,或許有助於整理個人思維,但難以獲取新知。
這本書,也存在許多類似的閱讀陷阱。我們必須暫時放下自己對某些字詞的習慣解讀,跳脫出來試著思考作者的真正指涉,才能走進經典的殿堂。
由於書中充滿著對人的內心剖析,這些心理現象,看似極端但並不奇特,至少都能在自己心中發現其存在的蛛絲馬跡。所以,最好的閱讀方法,就是對號入座,試著把自己當作分析的對象。
如果你真的可以如此這般地打開內心,進入一種毫無防備的自我探索旅程。
那麼,這趟旅程將很可能會是你前所未有、驚心動魄的大冒險。
自戀的人因為自戀而看不見內心的自戀
以第四章的自戀情結來說,多數人大概不會覺得自己「自戀」,相反的,自我
厭惡說不定還更多一些。然而,兩者在此其實沒有衝突。
我們常常做一些理智上自己不認同的事情,像是想減肥戒掉美食又戒不掉,想多運動、多唸書又做不到。我們也從不滿意自己的任何一個屬性,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看、不夠聰明、不夠自信、甚至不夠幽默,於是可能產生自我厭惡的心理。這是普遍每個人都有的「正常」情緒,也都很容易觀察到。
我們之所以不認為自己有自戀情結,除了誤以為自我厭惡就不自戀之外,我們對「自戀」這個詞的解讀,大概只是那種很愛自誇,或是會在鏡子前面欣賞自己美貌的人。這樣的人當然有,也是一種自戀,但非全部,甚至也不是多數。如果僅以這種習慣解讀,就無法深入此書的精華。
本書所談的自戀情結並不只是這種自戀。而是許許多多在認知上以及情感上,由於對自己的愛護與關心而造成的偏袒作用。這種作用,或深或淺地出現在每一個人心中,對大多數人來說,身陷其中而不覺。
在這種情況下,當我們閱讀此書時,即使正確解讀,也只會將其拿來對照周圍的人,觀看他人的自戀。這種閱讀方式雖然也能有所收穫,但非常可惜,無法真正進入內心而獲得重要的成長。
也正是由於自戀情結的作用,我們會直覺反應地封閉自己,拒絕察看內心的自戀,拒絕發現自己的醜陋與病態。然而,既然它是全人類共有,就沒什麼好醜陋跟病態的。暫時放下這個價值觀,有助於我們打開心結,以便展開一場認識自我的旅程。
對號入座的思考探索內心深處
試著思考看看,當被別人批評的時候,是否會有非理性的排斥情緒、為了愛護自己而扭曲他人意見,甚至扭曲解讀自己的作為與想法來躲避批評。我們是否經常在合理化自己的錯誤,而對他人錯誤感到憤怒。我們是否常常只考慮自己而缺乏思考他人處境。
當你看到上面這些佛洛姆所描述自戀情結的當下,你在想些什麼呢?試著回溯一下,內心是不是立即升起否定的思路。你可能會想到某一天某個場合,你認真聽別人的批評、遇到對自己不利的說詞時並沒有去扭曲、甚至想到某個沒有合理化自己錯誤的時刻。當然,這些可能都是事實,我們並非總是躲避批評。然而,當這些否定的思維立即在你心中出現時,就表示內心一股自我愛護的心結浮現,阻擋你深入探索。直白地說,一股強大的自戀情結阻止你認識自我。否則,何不去回想那些符合自戀的時機呢?
我的建議是,換個態度,去尋找排斥他人批評的時刻、為自己辯護而扭曲他人想法的時刻,以及採用不同標準的時刻。這樣才能真正踏上自我分析與自我認識的旅程。
以我個人的例子來說,由於我是留美的哲學博士,我很容易接受洋博士比較優秀的說法。即使這是事實,也容易過分拉大差距,並且容易以偏概全而看不見眾多特例,因而導致看不起所有土博士的心結,並以此沾沾自喜。然而,我並不是長春藤名校畢業的,照類似的標準來說,這些名校畢業生自然更優秀,但我們容易以一種差不了多少,或因人而異的觀點來看這個差距。而車子也是一樣,開名車的人容易輕視其他廠牌的車輛;而我開的不是名車,卻會以CP值較高來否定名車的價值。這些都屬於佛洛姆書中所談論到的自戀情結作用。如果過去看不清這些內在本性,就讓這本書協助你,克服心理障礙,直搗個人內心世界。
隱身的暴力因子
隱藏在內心的暴力,也和自戀情結一樣,占據著人心很大的一部分。從小孩打架到發動戰爭,暴力一直都對人們所期許的社會安定造成威脅。佛洛姆將暴力的發生區分成不同的類別,並深入分析其發生源由。了解源由才能找出有效的防治辦法。
舉例來說,在台灣社會常聽聞在街上被按喇叭後導致衝突。這一點其實我很能體會,因為我也常遇到一些不友善的喇叭聲,然後內心憤恨不已,甚至會在心中詛咒他人發生車禍。
然而,我也一直感到很納悶,為什麼小小的一個喇叭聲,可以引發這麼大的
情緒反應呢?理智來說,那根本就不痛不癢,不是嗎?如果可以忽視它,不是最完美嗎?但情感上要忽視它卻異常困難,為什麼呢?依據佛洛姆的分析,這屬於一種「報復性暴力」的作用。他認為,這和自戀心理有關。因為在當今台灣文化裡,亂按喇叭這類不友善的行為有辱於自我形象,因此極具挑釁性,容易引發強烈敵意。
而這樣的情況嚴重的話,我們便可以看到長期以來中東地區的以巴仇恨,我
們常常覺得仇恨停下來不是對雙方都好嗎?為何非要陷入一直不斷報復的惡性循環呢?從佛洛姆的分析來說,復仇已經成了生存的意義,若不復仇不僅會讓自尊塌陷,還會讓自我意識和身分認同面臨崩潰的危險。在這種心態下,停止暴力與停止報復就變得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然而,只要能看見這個非理性的連結,發現不報復根本無損於自身尊嚴,也沒失去任何有形或無形的東西,就容易放下引發暴力的心結。所以,當復仇之心燃起時,試著看清自己,我們可能不是自以為的捍衛正義,只是在更深沉的內心世界裡,自戀心理作祟,自尊受挫,而導致的暴力傾向而已。
戀母情結的作用
除了自戀與暴力,佛洛姆在第五章談到戀母情結時,談到內心衍生的各種需
求,像是「想要得到保護的慾望」、「得到自戀性滿足感的欲望」、「擺脫責任、自由、察覺所具有的風險的渴望」、以及「對無條件的︵不期待回報的︶愛的渴望」。這些也都可以在每個人深度的心中找到。尤其當我們處於無助時,這些渴望便更明顯呈現。但我們自知需要獨立自主,需要發展自己,於是就在佛洛姆所說的「倒退回子宮」與「響往冒險」中拉扯。這個拉扯作用便形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生命走向,以及善惡的抉擇。
人性是善還是惡?
自古以來,東方哲人們探究著「人的本性究竟是善還是惡?」無獨有偶,西方
哲人們也探究著,「人們究竟是狼性還是羊性?」本書一開始佛洛姆就提出的這個問題,在第六章進行了深度的剖析。他認為這個問題本身並不適用於探討人性本質。或者,如果我們堅持這個善惡架構的話,依據佛洛姆的觀點,「善惡的衝突」是個可能的解答。
他認為人性裡存在著兩種傾向,一個是受制於「倒退」的原始力量,回到暴力、自戀等情結裡,成為一種病態的存在。另一股力量則在於「前進」、「覺醒」,最終奔向生命的和諧與自由。佛洛姆認為,這兩種傾向的衝突,就是人性的本質。所以如果我們把倒退稱之為惡,前進稱之為善,那麼,人性的本質並非善或惡,而是善惡的衝突。
那麼,在這個衝突中,我們究竟有多少自由可以選擇呢?這裡就進入了當代
最熱門的哲學話題之一,「自由意志是否存在?」「我們究竟有多少自由?」雖然這些問題當今並沒有完全的共識,但越深入分析,就越清楚在這場人性矛盾本質的戰役中,我們將會遇見多少難題,以及多少必經的失敗歷程。而每一次的抉擇,都讓我們重新決定生命的方向,是關閉內心前進的呼喚而服從倒退的本性還是走向自由與覺醒?
如果你仍然在這個矛盾人性的戰場上奮鬥,甚至已經精疲力盡、瀕臨放棄邊
緣,那麼,沿著佛洛姆的分析來探索自己的內心掙扎吧!這能讓我們更加看清這場戰役,並藉此找回真正屬於自己的生命方向。
「人性的善,並非本有,而是奮鬥下的產物。」我想,這會是佛洛姆人性論的
可能解答。那麼,你是否下定決心,意欲前往佛洛姆的心理分析世界了呢?這或許會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抉擇之一,也是走向覺醒的關鍵時刻。
序跋
前言
◎埃里希.佛洛姆
本書取自我幾本較早期著作中的想法,加以進一步的發展。
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我處理了自由的問題,處理了施虐癖、受虐癖和破壞性的問題。然而,臨床經驗和理論思考讓我對自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明白不同種類的攻擊性和破壞性。我變得能夠明確區分兩種現象:一是直接或間接服務於生命的各種攻擊性行為,另一是惡性的破壞性,即戀屍癖,它是對死亡的熱愛,與愛生性——對生命的熱愛——形成鮮明對比。
在《自我的追尋》一書中,我基於我們對人類本性的知識(而非上帝啟示或人為法律)探討了倫理規範的問題。而在本書中,我對這個問題進一步追根究柢,並討論了惡的性質以及人們如何在善惡之間進行選擇。
最後,本書在某些方面是《愛的藝術》的姊妹篇:《愛的藝術》主要探討人類愛的能力,本書則主要探討人的破壞能力、自戀和亂倫固著。雖說對非愛(non-love)問題的探討占了本書大部分篇幅,但也從一個更寬廣的新角度討論愛的問題——愛生命(love of life)的角度。我設法顯示,愛生命、獨立性和對自戀的克服會讓我們形成「成長症候群」;反之,對死亡的熱愛、亂倫共生和惡性自戀會導致「衰敗症候群」。
我會從事「衰敗症候群」的研究,不只是根據臨床經驗,更受到過去這些年社會發展和政治發展的啟發。越來越迫切的問題是,雖然我們知道核子戰爭爆發的後果,也亟欲避免,然而跟危險的嚴重程度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相比,人們為避免戰爭爆發所做的嘗試和努力顯得蒼白無力。對這項問題的關注,讓我開始研究在一個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工業社會中,人類對生命表現出來的漠不關心。身在這種社會中的人被轉化成了物,其結果就是,人的心裡充滿焦慮,充滿對生命的冷漠——若還談不上仇恨生命的話。
除此之外,當今社會彌漫著暴力情緒(從青少年犯罪案件居高不下和甘迺迪總統遇刺等事件便可見一斑),這也要求我們有所了解並做出解釋,以作為邁向改變可能的第一步。我們面臨著一個問題:人類是(即便沒有爆發核子戰爭)朝著一種新的野蠻狀態邁進呢,還是人本主義的傳統依然有復興的可能?
除了上述這些問題,本書還致力於釐清我本人的精神分析概念與佛洛伊德理論之間的關係。我從不同意把我歸類為一個新的精神分析「學派」,不管它是被稱為「文化學派」(cultural school)還是「新佛洛伊德主義」(Neo-Freudianism)。我認為,很多這些新學派在發展出寶貴見解的同時,也拋棄了佛洛伊德許多最重要的發現。我當然也不屬於「正統佛洛伊德派」。
事實上,任何一種歷六十年而不變的理論都不可能符合創始人的原意︰它會流為一種僵化的重複,而這種重複本身就一種畸形。佛洛伊德的基本發現是根據某種哲學參考架構構思,這框架就是在二十世紀初期為大多數自然科學家所接受的機械唯物主義。我相信佛洛伊德思想的進一步發展,需要一個不同的哲學參考架構,那就是辯證人本主義(dialectic humanism)。
我設法在本書顯示,佛洛伊德最重大的發現——即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自戀(narcissism)與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都被他的哲學前提束縛了手腳,如果能夠把它們解放出來,轉置於新的參考架構中,佛洛伊德的這些發現會變得更加有力和有意義。我相信,正是人本主義的參考架構弔詭地把不留情的批評、不妥協的現實主義和理性的信仰融合在一起,讓佛洛伊德奠定基礎的工作獲得富有成效的發展。
還有一點︰儘管本書表達的思想都是我作為精神分析學家從事臨床工作得到的結果(某種程度上我也是個社會過程的研究者),不過我略去了大量臨床資料不提。我計畫在一部較大的書中運用那些資料,該書是討論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的理論與療法。
最後,我要感謝愛德華茲(Paul Edwards)就〈自由、決定論與取捨論〉一章提出的批判性建議。
內文試閱
第一章
人是狼還是羊?
有很多人認為「人是羊」,也有很多人認為「人是狼」。雙方都能為他們的立場提出充分的論點。那些認為「人是羊」的人只要舉出一個事實就夠:人很容易被他人唆使,去做一些甚至會傷及自身的事情;人會追隨領袖,投入只會為他們帶來毀滅的戰爭;任何謬論,只要被說得夠多次和得到權勢者支持,都可讓大眾深信不疑——神職人員和當權者聲色俱厲的威嚇如此,煽動家的溫言軟語也如此。大多數人似乎都是容易被催眠、半睡半醒的孩子,在任何夠有力的威脅或甜言蜜語前面心甘情願地任人擺布。內心有著堅定信念、能不理會普羅大眾意見的人也是有的,但他們是少數中的少數,屬於例外現象。這些與眾不同的人往往要等幾個世紀以後才會受人景仰,大部分在活著的時候都是遭人取笑。
宗教裁判所的大審判官與政權的獨裁者,正是根據「人是羊」的假設來建立他
們的體系。更進一步來說,因為相信人是羊,需要領袖代他們做決定,所謂的領袖常常發自真誠地深信,如果按照人民所想的、為他們卸去責任和獨立自主的重擔,就是在履行一項道德義務——儘管那是悲劇性的義務。
然而,倘若大多數人真的是羊,那為什麼人的生命與羊會如此不同?人的歷史是用鮮血寫成的,是一部暴力紛爭層出不窮的歷史,在其中,武力幾乎無一例外地被用來屈折人的意志。僅僅是塔拉特.帕夏一個人就可以屠戮幾百萬亞美尼亞人嗎?僅僅是希特勒一個人就可以屠戮幾百萬猶太人嗎?僅僅是史達林一個人就可以屠戮幾百萬政敵嗎?非也。他們不是憑一己之力,有成千上萬的人為他們殺人,為他們折磨人——不只自願地做,還樂在其中。人對人的不人道行為不是隨處可見嗎?它表現在殘酷的戰亂,表現在謀殺和強姦,表現在強者對弱者的無情剝削,表現在人對受折磨者和受苦難者的呻吟聲充耳不聞。一樁樁事實擺在眼前,使得霍布斯(Thomas Hobbes)之類的思想家得出結論:對人來說,人就是狼(Homo hominilupus)。在他們的影響下,今天很多人都假設,人性本惡和具有破壞性,嗜殺成性,只有出於對更強大的殺人者的恐懼,才會有所收斂,停止他嗜殺成性的消遣。
可是,「人是狼」與「人是羊」這兩種觀點都讓我們心存疑惑。確實,我們可
能自己就認識像史達林和希特勒那種潛在或外顯的殺人狂和施虐狂。但這些情況都是特例而非通則。我們應該假定大多數普通人都是「披著羊皮的狼」,應該假定一旦擺脫阻止我們像野獸般行動的抑制因素,就會暴露出我們的「真實本性」嗎?這種假設很難推翻,卻也無法讓人完全信服。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縱情於殘忍和施虐而不必擔心被報復的機會多得很,但很多人不會這麼做。事實上,很多人在看見殘忍和施虐的行為時,往往會心生反感。
如此說來,眼前這個令我們迷惑不解的矛盾現象是不是另有更好的解釋?我
們是不是該假定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有為數不多的狼和眾多的羊生活在一起?當狼想要殺戮時,羊會想要追隨。因此,當狼唆使羊去行凶、謀害和絞殺,羊就照辦。不是因為羊喜歡幹這些事,而是因為他們想要追隨。即使如此,嗜殺成性的人為了驅使眾多的羊做出如狼一般的行為,也不得不編些故事來表明自己動機高尚,所作所為是為了捍衛對自由的威脅,是為了替喪命於刺刀之下的小孩、遭強暴的婦女和尊嚴被踐踏的人報仇。這個回答聽起來有道理,但仍舊充滿疑點。按照這種說法,是否意謂著這世上存在兩類人,一種具有狼性,另一種具有羊性?再者,如果不是天性暴力,羊又何以如此輕易地被說服而變得行事如狼?(光指出暴力在他們面前被偽裝成神聖的職責不足以解釋這一點。)我們關於狼與羊的假設可能是站不住腳的︰會不會狼才代表著人的基本本性,只是他們比大多數人表現得更外顯?或者,這種想法可能同樣是錯的。會不會人既是狼也是羊?或者既不是狼也不是羊?
如何回應上述這些問題,在今日具有關鍵的重要性。如今,各個大國都打算使用最具破壞性的武器來毀滅「敵人」,即使自己也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同受毀滅仍
在所不惜。倘若我們相信人在本性上傾向於摧毀,認為使用武力和暴力的需要是根植於人性,那麼,面對世界日益野蠻化,我們的抵抗將會越來越脆弱。雖然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具狼性,但既然大家都是狼,我們又何必去抵抗狼呢?
人是狼還是羊這個問題,只是西方神學和哲學思想中,一個牽涉廣泛、基本難題的特殊表現形式,這道難題就是:人基本上是邪惡和墮落的,還是良善和可趨於完善的?舊約聖經並沒有主張人基本上是墮落的觀點,亞當和夏娃對上帝的悖逆並未被稱為「罪」(sin),也沒有任何地方暗示此悖逆使人墮落。恰恰相反,這種悖逆是人能夠產生自我意識和有能力進行選擇的先決條件,說到底,是人邁向自由的第一步。看來,亞當和夏娃的叛逆行徑甚至是在上帝的計畫之內,因為按照眾先知的思想,人正是因為被逐出伊甸園才得以開創自己的歷史,才得以發揮他身而為人的力量,並得以作為一個充分發展的獨立個體,在人與自然之間達成一種全新的和諧關係(這種和諧不同於他被逐出伊甸園之前獲得的和諧,那個時候他還不是獨立的個體)。眾先知的彌賽亞觀念當然暗示著人並非生性墮落,所以不需要上帝的特殊恩典便可得救。然而這觀念並未暗示人的向善潛能必然會獲勝。一個人如果作惡了,他會變本加厲。所以,法老的心「變得冷硬起來」,因為他作惡不斷。這副鐵石心腸到最後再也不會發生改變,也絕無可能悔改(舊約聖經.出埃及記)。舊約聖經裡列舉的惡人惡事與善人善事一樣多,就連大衛王這樣崇高的人物都不能倖免於惡人惡事的名單中。舊約聖經的主張是:人兼具善惡兩種品行,他必須在善與惡之間、在福與禍之間、在生與死之間做出選擇。縱然是上帝也不會干涉他的選擇。上帝只會派遣使者(即先知)把行事準則和明辨惡的方法傳達給世人,向世人提出警告和抗議。但一切也就到此為止,之後便由人獨自面對向善還是行惡的「兩難之選」,何去何從完全是他個人的事。
基督教的發展卻是另一副面貌。在基督教會的發展過程中,亞當的悖逆是以
罪論處的。事實上,這罪被認為嚴重到敗壞他本性的程度,也順帶敗壞了亞當所有後代子孫的本性。因此,僅憑自身的努力,人永遠無法剔除身上的墮落之根。只有上帝施以天恩,讓基督降臨人世並為人類而死,才能徹底根絕人的墮落,並救贖那些信奉基督的人。
但是,在基督教會內部,這套原罪說也絕非人人同意、毫無反對之聲。伯拉
糾攻擊過它,但失敗了。文藝復興時期教會中的人本主義者雖然無法像許多異端那樣直接攻擊或否定原罪說,卻也傾向於弱化其影響力。馬丁.路德後來固然更加強調人天生的邪惡與墮落,但文藝復興和其後的啟蒙運動思想家則朝反方向邁出激烈的一步。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宣稱,人所有的罪惡只不過是環境造成的,因此人其實不需要內心交戰。他們認為,只要改變會產生罪惡的外在環境,人固有的善良幾乎就會自發地湧現。這種觀點也影響了馬克思及其繼承者。「人性本善」的信念其實是人產生新的自信的結果,這種自信乃得益於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人類社會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取得的長足進步。與此相反,強調人具有作惡傾向的這項傳統,在西方世界道德破產之後再度抬頭——這種道德破產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貫穿希特勒、史達林等人的所作所為,歷經考文垂大轟炸和廣島原爆事件,再延續至如今各國為毀滅全球的核子戰爭所做的準備。性惡觀引起人們新一輪的重視,無疑是一劑有益健康的良藥,可以讓我們不再低估人的潛在劣根性。但遺憾的是,人們也常常用它來嘲笑那些仍未對人類失去信心的人,有時甚至導致誤解甚至扭曲這些人的立場。
由於我是那些常被誤解為低估人類潛在惡性的人之一,我想要在此強調,這種感情用事的樂觀主義並不是我的思考樣態。任何具備長期臨床經驗的精神分析學家,想要輕視人身上所具有的各種破壞性力量是很困難的。在病情嚴重的病人身上,他會看到這些力量發揮的作用,也體驗到想要遏制它們,或是把它們引導至有益的方向是多麼困難。同樣的,任何見證過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邪惡和破壞性大爆發的人,很難不看見人類破壞性的力量和猛烈程度。但是,我們還面對著另一種危險:今天籠罩著人們——從一般人到知識分子——的無力感有增無減,它可能會導致人們接受一個新版本的原罪說,來合理化「戰爭無可避免」的失敗主義觀點,主張戰爭是出於人類本性中的破壞性。持這種觀點的人有時頗以其尖銳的現實主義自豪,但它在以下兩個方面並不合乎現實。
首先,人類的破壞性欲望來勢洶洶,但這絕不意謂著它們是不可戰勝或甚至壓倒一切的。這種觀點的謬誤還在於它有著一個錯誤的前提︰戰爭主要是心理力量的結果。事實上,在理解社會和政治現象時,我們幾乎沒有必要停留在這個「心理主義」謬誤。戰爭是政界、軍界和商界領袖決定發動戰爭的結果,這些人志在獲取領土、自然資源和貿易優勢,或是為了抵禦真真假假的外國威脅,又或者為了壯大自身的威望和榮耀。他們與平民百姓並無分別:自私自利,幾乎不可能為了他人而放棄一己之利。可是他們既不殘忍,也不邪惡。這種人在日常生活中大概做的好事要比壞事多,但當他們一旦掌握了權力,指揮著千百萬人民和掌控著最具毀滅性的武器時,卻可能帶來巨大的災禍。如果還是平民百姓,他們可能只會摧毀某個競爭對手,而在我們這個由主權國家構成的世界中(「主權」意味著不受任何限制主權國家行為的道德法則的約束),他們卻可能毀滅整個人類。人類面臨的主要危險,不是窮凶極惡的人,也不是施虐狂,而是尋常人掌握著非同尋常的權力。正如一個人需要武器才能打仗,他同樣需要強烈的激情(如仇恨、義憤、破壞欲和恐懼)才能驅使數以百萬計的人甘冒生命的危險奔赴戰場成為劊子手。這些激情是發動戰爭的必要條件。它們不是原因,一如槍砲本身也不是戰爭爆發的原因。很多觀察者指出,在這方面,核子戰爭不同於傳統的戰爭。那個按下核彈發射按鈕的人可能就此殺死成千上萬的人,但他卻幾乎體會不到拿刺刀或機槍殺人的士兵的感覺。但是,即使發射核子武器的人只是在忠實執行上級命令,仍然存在一個問題:為了讓他能夠按下按鈕,在他的人格深處就算沒有破壞性衝動,是否仍然需要有一種對生命極
端漠不關心的態度?
我在下文將會特別探討三種現象,在我看來,它們構成了最邪惡和最危險的
人類行為取向的基礎:對死亡的熱愛、惡性自戀和共生——亂倫固著。這三種取向結合時會形成「衰敗症候群」,會促使人為了破壞而破壞,為了仇恨而仇恨。與「衰敗症候群」截然相反的是「成長症候群」,它由對生命的熱愛(相對於對死亡的熱愛)、對人類的愛(相對於自戀)和獨立性(相對於「共生——亂倫固著」)組成。只有少數人才會完全發展出兩種症候群的其中一種。但無可否認的是,每個人都朝著他選定的方向發展:向生或向死發展,向善或向惡發展。
作者資料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 二十世紀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是精神分析文化學派中對現代人的精神生活影響最大的學者。他擅長以社會學角度看待現代人的心理與行為,試圖以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理論來改善現代人的處境和精神狀態,同時也是人文主義倫理學的倡導者。 佛洛姆的理論調合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綜合人學的微觀與社會學的宏觀面向,是現代美國心理學研究獲致重大發展的關鍵性人物。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尋》、《愛的藝術》、《健全的社會》、《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人類的破壞性解析》等,對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建立影響深遠。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