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灣生阿嬤芳子,
回憶二戰前在台灣的青春歲月,
她與特攻隊員們共譜的命運交響曲。
一張在花蓮基地出擊前的大合照,揭開深藏內心的謎團......
那段在台北的快樂童年、
那場與倖存隊員丈夫的邂逅、
那封逝者的遺書,
成為命運的分歧點......
年逾九十的灣生阿嬤,無論如何也想告訴你的戰火人生!
十四歲的夏天,是我無法忘懷的記憶……
究竟什麼原因,讓他們不害怕死亡?
為什麼,活下來的丈夫要不斷地責備自己?
那情景,在台灣人眼裡,又是什麼樣子?
終戰當下我是台北第一高女二年級的學生。
因緣際會下進入特攻隊宿舍,與他們相處交流。
那些出擊前生命最後的日子,
是與死亡相距不遠的日常。
我已經九十三歲了,心中來來去去的,
總是那段生活在台灣的每一天。
如果我現在不留下那些日子裡,
年紀輕輕就消散的叫喚聲,
還有誰能向後人傳達呢?
★★★附芳子阿嬤的獨家珍藏相片★★★
★★★感動催淚推薦★★★
一般財團法人台灣協會理事 岡部千枝
作家、資深媒體人 野島剛
每日新聞前台北支局長 鈴木玲子
——(依姓名筆劃排列)
這本書充滿了作者中田女士真心想訴說的,對和平的祈願,以及對於許多年紀輕輕卻無謂赴死的,那些年輕人的思念。我希望這樣的一本書,能夠在台灣廣為流傳,這些故事能夠永遠的傳達出去。
——一般財團法人台灣協會理事 岡部千枝
本書雖然以文學作品方式呈現的回憶錄,但同時也是以女性視角來描述特攻隊員的生活樣貌與心境,加上中田女士在音樂造詣上的成就衍生的豐沛情感,字裡行間充滿感性與女性的堅毅。此外,本書涵蓋作者從少女時期至老年時期心境的轉變,從對戰爭的無知,到最後自丈夫遺物中理解戰爭的殘酷與無情,在原書中都一一細膩地呈現。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兼任助理教授 陳怡如
現今日本對於戰時下台灣的相關報導並不多。很多人並不知道,台灣也受到空襲,因空襲造成的犧牲者也相當多。關於特攻隊的報導也不多,人們知道特攻機從九州各地出擊,但幾乎沒人知道也有從台灣出擊的特攻機。本書想將戰時下的台灣,以及市井小民們被捲入戰爭的各種想法體驗,傳達給讀者。
——每日新聞前台北支局長 鈴木玲子
目錄
〈專文推薦〉十四歲的夏天 岡部千枝
〈專文推薦〉滿溢著戰時下青春的一冊 鈴木玲子
〈譯者序〉人生中不可思議的緣分 陳怡如
〈中文版序〉重回「十四歲的夏天」
序
第1章 台灣的夕陽
第2章 激動的時代
第3章 直到勝利那天
第4章 神風特攻隊
第5章 待命與訓練的日子
第6章 相遇
第7章 剎那間的青春
第8章 離開台灣
第9章 成人階段
第10章 悔恨還鄉
第11章 與前特攻隊員結婚
第12章 離別
第13章 劃分命運之物
第14章 保管四十六年之物
第15章 花蓮的那片海
後記
中文版獨家珍藏相片
內文試閱
〈中文版序〉
重回「十四歲的夏天」
中田芳子
這次居然能夠有機會,將拙筆《芳子的十四歲夏天》翻譯成中文並重新出版,這是我做夢也沒有想過的好事。一想到這樣的好運能夠降臨在我身上,我真的找不到有什麼詞句能夠形容我心中的感謝。這就是我現在最真實的心情。
一開始我寫這本書,已經是距今十幾年前的事了。這是八十歲的我,以自傳般的筆吻,第一次寫下的書。
書中所寫的,是生於台灣的我,在台北市的城鎮間度過的幸福少女時代。以我到十五歲為止,無法忘懷的那段日子作為主要內容,再補上往後我所走過的人生旅途。
那場令人痛恨的戰爭,讓我原本應該安穩的幸福人生驟起巨變,奪走了原有的一切。
最讓我難過的是,因為「戰敗」的結果,我被迫離開成長的故鄉,只能毫無選
擇的捨棄一切,離開台灣。
台灣受惠於四季如春的氣候,有著美麗的自然風景,豐富的水果種類。不,對我來說,最讓我感到懷念的,是熱情開放的台灣人跟我們日本人的來往。
我在十五歲以前都住在台灣,對日本完全沒有絲毫概念。這樣的我,在遣返回到日本內地之後,即使我還只是個孩子,我仍然記得很清楚,我立刻就感受到了兩邊不同的國民個性。
如果你問我哪裡不同,我也沒辦法立刻回答你。不過我可以舉個例子,我們家一直到終戰前夕,都疏開到了「大直山」。這是在那時候發生的事。當時學校一直都休校,所以我常常一個人跑到附近的田地,以及山下的水池邊去繞繞,我把這稱作「探險」。
探險回家途中的某一天,我走在炎炎夏日之中,田埂附近有著幾間農家,我看到其中一戶在戶外擺出了桌子,正在吃午餐。
我猜我應該是露出了「好棒喔,看起來真是好吃」的表情吧。那戶人家中有一位老奶奶,對我招著手,要我跟他們一起吃飯。
其他的家人看著我,也都露出和藹的笑容。
「過來過來。」
我覺得很開心,坐上沒人坐的椅子,跟這家人一起吃了頓飯。我到現在還是忘不了,那天吃到的稀飯有多好吃。
而這樣的情景,在日本本土是絕對不可能看到的。
出聲邀請陌生的小朋友一起吃午餐,像這樣溫暖的人情,寬闊的心胸,我總覺得,我從台灣人身上感受到的這一切,就能說明台日不同的國民個性。
接下來我想說另一件事。今年(二○二四年)的一月,我在新冠疫情之後首度來台,這也是睽違五年之後,我與兒子兩人來到台灣。以往我也曾因小學同學會的關係回來台灣幾次,但像這次一樣,完全是私人行程的,還是第一遭。
我會來這一趟,是因為今年六十八歲的兒子,在去年年末時忽然提到「這次的新年假期,我來一趟台灣旅行好了」。
從很久以前我就常講:「你的爺爺在台灣工作過三十年,他在台北鬧區的一等地,蓋了一間小小的, 鋼筋水泥的家。雖然已經過了八十五年,但是那間房子到現在還沒被拆掉,仍然努力地屹立在大街的一角。你一定要親眼見過,這樣的話我想爺爺也會很高興吧。」
雖然我從很久以前就這樣一直跟他說,但是他身為醫師,年輕的時候就因為工作繁忙,或是優先去了其他想去的度假勝地什麼的,總是沒有機會踏上台灣的土地。
但是他也差不多快到了古稀之年,我猜他也想到了些什麼吧。
中山北路的一角,豪華飯店與絢爛小店林立之間,屋齡八十五年的我家,說來也是不輸人的鋼筋水泥建築。現在是間著名的烏龍麵店,穩穩地站在街邊一角。
那是我父親含辛茹苦了三十年,才總算蓋起來的家。
誰都不會想到,到了戰後,我們只能帶著一個背包,就這麼從這個家中,被趕了出去。而且還是放棄一切,得不到一絲一毫的補償,只能就這樣被遣返回日本本土。
遣返之後,我們一家又遭受了多少辛酸血淚!都是遠遠超乎我們所能想像的。
我父親從遣返那天開始,一直到他七十一歲過世,終究沒有機會再次踏上台灣的故土,結束了他充滿悔恨的生涯。
不過我真是沒想到,這棟在中山北路上的家,即使經過了八十五年的歲月,也沒有被拆毀,仍然留存在鬧街的路旁!即使周圍都蓋起了寬廣的豪華飯店以及漂亮的店鋪,只有我家,矮了別人一截,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對此,我們家族只有無盡的感謝。因為只要我們回到這裡,就能再次憶起亡父在台灣的幸福生活。
我兒子也是,屢屢說著:「這就是爺爺蓋的家呀!」。他露出感慨的表情,不停地輕撫著包了鋼筋的水泥圓柱。
這次的旅行,其實安排了稍微辛苦的行程。
我害怕這是最後一次的台灣之旅,覺得必須讓自己沒有任何後悔。這才做了這樣的安排。
在終戰前夕,從台灣朝著沖繩出擊的年輕特攻隊員們。聽說他們出擊的地點, 是包含花蓮在內的各地大小機場。而我聽說,唯獨在「宜蘭機場」周邊仍留有舊日本陸軍的機堡。我來過台灣好幾次,但至今卻一次也沒有去過「宜蘭機場」。
我想著這次一定得去一趟!我聯絡了長年活躍於台灣的作家片倉佳史先生,把我的想法告訴他。
「我來帶您去吧!」他相當高興地回答我,而且還說:
「中田女士,難得您來一趟台灣,要不要在這裡辦一場演講?作為『灣生』,我希望您可以將當時的生活百態,以及回憶介紹給現在的年輕人聽聽。」我很感謝他能這樣邀請我。
雖然事情決定的倉促,但不愧是長年在台灣活躍的片倉先生,他很熟練的安排好會場,並且聽眾滿到座無虛席。
而且他為了讓台灣的年輕人也能理解,也安排了中文的同步口譯。
更厲害的是,他為了讓我平常表演的倒轉唱歌也能現場演出,安排了相關設備。能夠在那場演講的後半,演唱〈雨夜花〉以及〈奇異恩典〉的倒轉唱歌,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
有一日天氣晴朗,我兒子說著「我想看看基隆的大海」,一個人跳上計程車就出門去了。看來他也很享受這段旅程。
真是讓人高興,我兒子似乎透過這次的旅行,完全愛上了台灣。看來在他心中已經開始計畫下一次的台灣旅行。
即使在回到日本之後,他也說:「這次的旅行我沒碰到什麼讓人不高興的事。台灣人都很親切,我在基隆時年輕的學子們也幫了我許多忙。」
他就是這麼說的。而且他好像對台灣料理的美味大吃一驚,看來他在這之後還是會踏上台灣這塊土地,這是一定的。
我父親蓋的家,目前是以好吃的「日式烏龍麵」為賣點的和風餐廳,到目前為止生意一直都很好。
不過屋齡總是過了八十五年,難敵歲月流逝。這間店已在今年春天結束營業。
在那之後,聽說這間房子將會大大地進行整修。
對我來說,雖然這會讓我感到有些寂寞,不過既然說是「整修」,就代表不會拆毀整棟建築物,房子還是能夠留下來。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在這之後能由我的孫子以及曾孫口耳相傳,在未來的某一天來到這裡,說著這是我曾祖父蓋的家! 將這個房子當成心中的支柱呢?我衷心希望事情仍如我所願。
「十四歲的夏天」,那段日子是我無法忘懷的回憶。
到了今年,我已九十三歲,心中來來去去的,總是那段生活在台灣時,幸福洋溢的每一天。生活在豐富的大自然中,以及溫柔又寬厚的台灣人們帶來的交流。
受惠於台灣這樣的環境,養成了我面對小小困境不輕易服輸的個性,更讓我能夠長久維持著開朗的心態。
我並不覺得自己跟誰都能立刻打成一片的個性很特殊,但我總認為這樣的性格,都是因為生長在台灣,受到台灣開放的文化影響,才能自然而然地變成了這樣的個性。我堅信如此。
在台灣生活的十五年,我對自己經歷過的幸福日子,一切的一切都由衷感謝。
不,在那之前,我對於「能夠生在台灣」這件事,極度引以為傲。
我對於自己是「灣生」,感到極度的喜悅,以及自豪。
「感激不盡,長我育我的台灣。」
而我離開這樣的台灣,也已經八十年了……
現在的世界絕不能說是和平,地球上仍有許多地方爆發槍響,許多年幼的生命消逝。
在這樣的局勢中,我希望將來日本能夠與台灣攜手,竭盡全力,早日邁向一個任何人都能安心居住的世界。我仍會持續祈禱。
序
遠方傳來油蟬的鳴聲,我迎來了第八十次的夏天。
回溯著過往日子的遙遠記憶,現在我要開始寫一本書。
因為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我無論如何都想要傳達一些事。
蔚藍的天空、潔白的積雨雲,以及炙熱的太陽。每到這個季節,我總是會不知
不覺地被拉回十四歲的少女時期。
那一年,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戰敗,人們一臉茫然地站在化
為瓦礫的焦土前,無所適從。即使戰後已經過了六十五年,至今還記得當時樣子的人已是越來越少了。最後,這一切都將會消失在遙遠記憶的彼方,不論是哀傷還是憤怒,總有一日也將淡忘,不久之後都會從我們的眼前消散而去吧。
想到這裡,我感到十分焦躁,坐立難安。最讓我難以忍受的,是有些孩子甚至
不知道日本曾經歷過戰爭,過去許多年輕人為了保家衛國而犧牲寶貴的生命。這就是我現在無論如何都必須傳達給後人的事。
昭和六年(一九三一年),在台北出生、長大的我,終戰當下是台北市內某間
女校的二年級學生,也就是現在的國中二年級。我是個連作夢都深信日本軍必勝無疑,每天精神抖擻地從事義務勞動的「愛國少女」。
那時,我在因緣際會下到特攻隊員的宿舍遊玩,被他們當成妹妹一般疼愛著。
但那是出擊前一刻生命最後的日子,是他們與死亡相距不遠的日常。這對眼睜
睜地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的十四歲少女而言,是多麼地殘忍,也是刻骨銘心的體驗。
直到昨天還開心地一起玩撲克牌的善良大哥哥們,某一天突然一個接一個失去蹤影。當時的恐懼和哀傷,即使活到八十歲了,也絲毫無法忘卻。
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年)四月,美軍開始沖繩登陸作戰。為了阻止美軍的行
動,日軍在沖繩西方的海面上展開激烈的戰鬥。每天都報導著特攻隊用自身進行攻擊的新聞,戰事緊迫愈發嚴峻。
當時,大家只知道特攻基地位於鹿兒島的鹿屋、知覽、加治木等地方,但都不
知道其實還有許多年輕人在台灣的基地出擊。
我手邊有一張團體照。這張老相片是他們在台灣中部東海岸一個名為「花蓮」
的機場,準備出擊的樣子。在這張發黃褪色的相片上,映著十九位年輕人相互搭著肩,似乎在唱著軍歌的模樣,他們張大嘴巴,露出無比開朗的笑容。
看起來平凡無奇,乍看之下讓人以為只是一群普通年輕人在喝酒聚會,實際上
卻是特攻隊出擊的前一晚,在離別酒席上所拍攝的相片。當中的六個人,在隔天五月二十日傍晚,飛越花蓮海出擊,然後消散在沖繩西邊的海面上。
隨著時間過去,後排的四個人也跟著出擊了。那是七月十九日的事,距離終戰已經不到一個月了。
這張相片的後排,有一位脖子披著毛巾、滿臉笑容站著的年輕人。其實,他就是我後來的丈夫——「中田輝雄」。如果終戰再晚個幾天,他當然也就不在這個世上了。
不過,倖存下來的人生卻承受著痛苦。他目送了最好的朋友,堅信自己之後也會同赴歸途,他是這麼跟朋友們約定好才道別的,沒想到突然而來的終戰,讓他倖存了下來。這是一股只能獨自苟延殘喘的罪惡感。這對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而言,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心理創傷,這股辛酸就這樣伴隨終生。
丈夫出神地看著舊相簿裡的這張老相片時,那個垂頭喪氣的背影,至今仍烙印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對他而言,這張相片是他唯一能夠緬懷過去與同伴們在一起的寶物,同時也是因倖存帶來苦惱的沉重枷鎖。
我陪伴丈夫四十八年,二○○○年五月,經歷短短半年多與病魔的搏鬥,在他七十四歲時便前往天國。他離世後,我在枕頭下找到一封遺書,上面寫著一首如同在描述自己一生的與世訣別歌。在這首歌的最後寫著:
翻越千山萬水,與戰友在空中相會,已過五十年。
雖然丈夫在戰爭結束後活了五十五年,但直到現在我才發覺,在他目送這麼多親友離開的那些時刻,其實就想與他們一起走了吧。這樣的心理重擔,正是他一生痛苦都無法消失的源頭。
雖然丈夫面臨死亡的逼近,但在畏懼死亡的同時,我確信他終於能放下心中的大石了。不過,即使同樣是倖存下來的特攻隊員,也有不少人在戰後就立刻切換心境,意志堅定地為了復興祖國而開始邁向嶄新的人生。
為什麼我的丈夫卻不斷地在責備倖存下來的自己呢?應該都是他太善良、太心軟的緣故……,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但事實上並不只有那樣。直到丈夫去世十年後,我最近才終於解開這個謎團。
那就是,在這張老相片裡的一位特攻隊員留下的遺書中,留有丈夫的名字,從這裡浮現出六十五年前的真相。其中隱藏了戰爭的殘酷,以及讓人感到不合理,令人痛心無情事實。
這張相片到底埋藏了多少悲哀、訴說著多少人的心情啊!
這已經不是用言語就能說得清楚的。
這是一位十四歲的少女在戰時遭遇的悲傷體驗。親身體驗生與死的交界,人的性命未免太過輕薄,每天都是這種可怕的日子。雖然只有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但對它的記憶卻是一生也無法消去。
也許我已經太老了,無法將所有事情講完。記憶也由不得我控制,只會越來越模糊。我也擔心在我剩餘的時間裡,能將遭遇到的各種事情記錄到什麼程度。
不過身為「昭和個位數」世代,有義務要將戰爭的慘狀親自傳達,讓後人知
道。如果我現在不留下在那些日子裡,年紀輕輕就消散隊員們的叫喚聲,還有誰能幫我向後人傳達呢?
身為最後的敘述者,用這樣的方式記錄下來,我確信這是丈夫的心願,他在黃
泉的彼岸支持著我做這件事。
如此悲劇不能再有第二次!而且也不能讓它淡忘!我是抱著這樣的心情寫下這
首獻給亡者的「安魂曲」。
延伸內容
〈專文推薦〉
十四歲的夏天
一般財團法人台灣協會理事 岡部千枝
她是個聯絡只用智慧型手機或是iPad,能夠隨心所欲使用SNS以及電子郵件,活躍中的YouTuber。而且她能將流行歌曲顛倒過來,還能唱得漂亮,是個在豪華舞台上享盡喝采聲的超級奶奶。在我心中,中田芳子女士給我的印象,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我會跟中田女士認識,是因為她跟我的祖父同樣都是台北建成尋常小學(現台北當代藝術館及建成國中)的同學。從那之後,我們在同學會的營運上,以及台灣訪問母校的聯合同學會上,總是能夠一起共事。
中田女士並不只有在舞台上開朗活潑,為眾人帶來歡樂的一面。有的時候,我總會從中田女士身上,看到她冷靜,彷彿在內省自身一般,深思熟慮的一面。她的人際處事感覺非常現代,明明是人生的大前輩,卻往往讓人用著同輩的感覺跟她說話。不過她人生所背負的重量,與一般人完全不同,這是在這本書中才會提到的部分。
中田女士在她出生的故鄉台灣,因為微不足道的契機,開始了一天天與特攻隊員無可替代的交流。書中詳細地寫到,這些交流讓中田女士的人生有了極大的影響,如同通奏低音(Basso continuo),伴著戰爭絕不能再度發生的強烈思念,衝擊著讀者的心境。從台灣遣返回日本,生活全部化為烏有,開始邁向新生活,與前特攻隊員的邂逅以及結婚。這些都是由中田女士自敘,充滿動盪的人生。
無論如何,中田女士真不愧是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現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出身的才女,她豐富的描寫能力真是令人敬佩。像是她與特攻隊員高田偷偷跑去電影院,被憲兵抓到時的窘境,再從這樣的場景華麗脫身的劇情,簡直就是電影中精采絕倫的一幕。台北美麗的夕陽、大街上的喧囂,這些場景都在中田女士的筆下(即使這樣說,這還是她用電腦打的)。即使是戰前的風景及事件,都沒有褪色的黑白照片感,而是透過十四歲少女「小芳」的眼中映出的天然原色,傳達給讀者們。
這次本書有機會翻譯為中文,在台灣出版。我想,這是一個能夠將高田以及塚田為始的特攻隊員們,還有將特攻隊以及戰爭經驗口述流傳下去,那些口述歷史的人們心中所念,再度傳遞給下一個世代的機會吧。
本書能夠透過陳怡如小姐,這位對於日治台灣史有著深厚理解,洞察力優越的年輕研究者進行翻譯,將本書介紹給台灣的讀者,我認為這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作為陳小姐的朋友,我感到與有榮焉。
這本書充滿了作者中田女士真心想訴說的,對和平的祈願,以及對於許多年紀輕輕卻無謂赴死的那些年輕人的思念。我希望這樣的一本書,能夠在台灣廣為流傳,這些故事能夠永遠的傳達出去。
〈專文推薦〉
滿溢著戰時下青春的一冊
每日新聞前台北支局長 鈴木玲子
在台北市出生的中田(婚前舊姓:德丸)芳子女士,在二○二四年一月上旬,跟兒子中田曉先生一起回到了懷念的故鄉,台灣。
二○一八年十二月,我在每日新聞的企劃專欄「灣生—在終戰前生於台灣,長於台灣的日本人」中,曾經將中田女士的台灣生活經驗,分成六次連載在專欄上。
也是這時候與中田女士結的緣,這次我才能夠陪伴中田女士一起「返鄉」。在台北市內,中田女士曾經與家人住過的「老家」,目前仍留存在中山北路上。
這是中田女士的父親,德丸清先生於一九三八年所蓋的住家兼理髮店「德丸理髮館」,是一間針對地震而設計的鋼筋水泥三層建築。在水泥柱中包著粗大的鋼筋,聽說這是德丸先生引以為傲的設計。當時這個地點是一間烏龍麵店。中田女士抬頭望著這間老家,很高興地說著:「沒想到當年的建築物能夠維持當時的面貌留存下來,這都是因為蓋得很堅固的關係吧。」
到了烏龍麵店,店長笑著歡迎我們。其實我五年前也拜訪過這間店,跟店長互相認識。中田女士坐在中山北路那一側的角落座位上,很懷念地說著往事:「這裡還是理髮店的時候,在我坐的這個角落還有在賣公車票喔。」中田女士的父親德丸清很喜歡棒球,他會開收音機聽著高中棒球的現場轉播,再跑到店外寫上比數。
「我父親在台灣非常辛苦地工作了三十年,拚了命存錢,總算是蓋了這個家。但是我們卻只在這個家住了七年。」中田女士輕輕地說著。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戰敗。
在那之後,日本人被下令遣返,德丸清不得不放棄辛苦一輩子才蓋起來的家。日本戰敗時,中田女士十四歲,是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一高女)二年級的學生。德丸一家在隔年,也就是一九四六年二月底離開了這個家,從基隆搭船遣返。說是遣返回日本,但對生於台灣的中田女士來說,這是她第一次見到日本本土。
中田女士在這次返鄉途中,也造訪了相當於繼承一高女地位的著名女子高中「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北一女)。該校於二○二三年迎來了創校一百二十周年。在校內的一角,留有一高女時代的校訓碑。「正、強、淑」,中田女士念著石碑上刻的校訓,苦笑著說:「我想我應該有做到『正、強』,但是﹃淑﹄ 應該還需要多多加強吧。」
我們還繞了許多中田女士的回憶之地。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也是其一。這裡原先是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中田女士小時候體弱多病,她的母親菊代擔心她,才把她帶來這裡。中田女士很懷念地摸著醫院入口處的柱子,回顧著來醫院看病的日子。「那時候為了注射鈣質,我很常來這裡。我們家小孩子很多, 我想家中那段時間經濟上也很困苦,但是為了我還是常常把我帶來看病。我真的很感謝我的父母。」
到了戰爭末期,中田女士跟特攻隊員有了許多交流。伴隨著日軍的戰況惡化,日軍開始了讓戰鬥機綁上炸彈,直接衝撞美軍艦船的「特攻」作戰。一九四五年春天,在美軍進攻沖繩之後,由鹿兒島縣的知覽,以及九州各地的基地,都有特攻機朝著沖繩近海出擊。台灣也有特攻機出擊。中田女士就是這樣,與移動到台北的特攻隊員們認識。
這次的旅程,我們走訪了跟中田女士感情特別好的特攻隊員,高田豐志出擊的宜蘭機場遺跡,以及那片海岸。我們到了海岸,可以看到大海那側的龜山島。聽說,朝著沖繩飛去的特攻機,就是以龜山島作為辨別方位的指標。中田女士就只是靜靜地,看著這片大海。對她來說,這趟旅途一定流轉著許許多多的思念吧。
本書描寫的時代雖然是黑暗的戰爭時期,但卻是以生動而感性的文字,記錄著十四歲少女的青春歲月:空襲、勞務動員、疏散、與特攻隊員的相遇……。讀者可以瞥見戰時下台灣人們是何種樣態。只有體驗過戰爭的人,才能說得出戰爭的現實面。當時的環境以及人們的思念,都囊括在這本書中。我們讀歷史書籍的時候,或許會感覺戰爭是離自己相當遙遠的存在,但本書卻是在讀者眼前,從日常生活開始,顯現出戰時下的情景。正因描述得栩栩如生,才能透過本書,讓身處現代的我們能夠理解,戰爭隨時可能發生在自己身邊,不要讓自己置身事外,給自己一個接觸並思考戰爭的機會。
現今日本,對於戰時下台灣的相關報導並不多。例如空襲相關的報導,大多數仍以日本本土的慘狀為大宗。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台灣也受到空襲,因空襲造成的犧牲者也相當多。關於特攻的報導也不多,人們知道特攻機從九州各地出擊,但幾乎沒人知道也有從台灣出擊的特攻機。
即使是遣返相關事件,台灣也幾乎不會成為報導對象。日本戰敗後,有許多的日本人從中國大陸、朝鮮半島與南洋遣返回日本,但是針對遣返相關的報導,可以說絕大多數都是寫從中國大陸的遣返過程。這是因為蘇聯參戰造成的慘劇,導致在中國大陸的遣返過程出現大量的犧牲者。還有一點是因為台灣的遣返者,被看作是「戰爭區域內,遣返結束過程中最為平穩的地區」。
但是台灣的遣返,絕不能說是「平穩」。遣返者絕大多數的資產都留在台灣,一個人只被允許攜帶一千日圓以及極少數的行李。德丸家也是只能眼睜睜放棄辛苦一世蓋起來的房子。在這個「平穩」的說法中,傳達著多少人的淚水及悔恨。
本書就像是將戰時下的台灣,以及市井小民們被捲入戰爭的各種想法與體驗,傳達給讀者。字裡行間總浮現著,中田女士在台灣生活的青春歲月,以及對台灣的思念。這本書越是深讀,越會讓人對中田女士迷人的性格愛不釋手。我希望,這是一本能夠盡可能在台灣讓更多人讀到的書。
作者資料
中田芳子
1931年出生於台灣台北市,戰後15歲回國。 音樂講師,Yamaha•jet(全日本「Electone」電子琴指導者協會)會員。 興趣為回文創作,2008年出版以城市為主題的《日本全國當地回文》一書,發明從逆向文字出發的「逆歌(倒著唱歌)」,並活躍於NHK等各電視台及廣播電台。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