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大師失格:如何在人品與作品之間劃出界線?
- 作者:埃里希.哈塔拉.馬特斯
- 出版社:衛城出版
- 出版日期:2025-01-02
- 定價:450元
- 優惠價:79折 356元
-
書虫VIP價:356元,贈紅利17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38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伍迪.艾倫、J.K.羅琳、黃子佼、親中藝人……
文學、音樂、電影、藝術、脫口秀中的熟悉面孔,做出糟糕的事時,他的作品該怎麼辦?
我們對創作者的情感與對作品的評價能分開嗎?
欣賞敗德創作者的作品,錯了嗎?
近年來,國內外爆發許多知名創作者的道德爭議,他們可能是知名且受歡迎的導演、作家、演員、畫家、脫口秀主持人、歌手。隨著過往敗德的行徑被揭露,他們作品的價值也不可避免被重估。
面對這些「翻車」的大師,有人主張取消他們的作品,將他們從公眾視野移除,否則便是與創作者的惡行同謀;有人呼籲「藝術歸藝術,道德歸道德」,認為創作者的生活應該與作品分開,才能公允衡量作品價值;有人則深感背叛與受傷,無法再支持心愛作品。為什麼會有這些分歧?我們對創作者的情感與對作品的評價能分開嗎?
面對道德爭議,如何找到心中那把尺?
本書作者馬特斯是美國衛斯理學院的哲學教授。二○二一年,好萊塢知名導演伍迪.艾倫身陷性侵醜聞,馬特斯本身作為伍迪.艾倫影迷,發覺自己無法再以相同眼光觀賞這位名導的電影。從這起看似單一的爭議事件出發,他發覺長久以來,如何在美學與倫理間做出取捨,都是藝文領域爭論不休的課題。
馬特斯運用熟悉的工具──哲學,引領我們思索藝術倫理的艱難課題。他以睿智且不失幽默筆觸,探討創作者與作品、觀眾的關係;更結合當代網路炎上、 #Metoo運動與取消文化等議題,梳理個人與公眾的道德責任。本書為我們如何選擇自身價值,進而改變身處的消費社會與藝術文化場域,提供長遠深刻的啟發。
目錄
在藝術和道德的交叉點 廖顯禕
譯者序 劉家安
致謝
導論
第一章、惡魔值得同情嗎?不道德創作者能生產出好作品嗎?
第二章、共謀與團結:欣賞不道德創作者的作品,錯了嗎?
第三章、改革藝術界:不道德創作者應該被「取消」嗎?
第四章 愛、信任與背叛: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不道德創作者?
備註
參考文獻
索引
內文試閱
導 論
在大半輩子中,我都認為《愛與死》(Love and Death)是自己最愛的電影。那是一部一九七五年出品,以俄國文學為題材的諷刺電影。它涵蓋各式幽默,從高雅典故的致敬、插科打諢的鬧劇,到難登大雅之堂的冷笑話應有盡有。片中充滿跟哲學思辨有關的討論,讓當時仍是青少年,熱衷於哲學後來還踏上哲學教授這條路的我注定喜歡上這部電影。由於《愛與死》沒那麼有名,你可能不太熟悉。這部電影的主角、導演跟編劇就是伍迪.艾倫。
對我來說,《愛與死》正是現在年輕人所說的「爭議作」。伍迪艾倫被控訴曾侵犯年僅七歲的養女戴蘭.法羅(Dylan Farrow)。不僅如此,他最後還和前妻米亞.法羅(Mia Farrow)的女兒宋宜(Soon-Yi Previn)結為連理。雖然兩人是在宋宜成年後才公開關係,但兩人關係開始時,伍迪艾倫顯然還是宋宜的家長。無論你如何看待這些指控,從此伍迪艾倫道德敗壞的惡名不脛而走。我對伍迪艾倫深感厭惡,但仍喜愛《愛與死》這部電影。(甚至其他像《漢娜姊妹》和《安妮霍爾》等經典作品)我熱愛的作品跟它不道德的創作者同時並存,這讓我感到困惑、惆悵、憤怒與被背叛。我對這些複雜的情緒無所適從。
本書將試圖運用我最熟悉的哲學作為方法來梳理這些思緒。雖然上述內容可能只是我個人經驗,但我想每個人都會面對這種困境,那就是我們心愛的作品卻出自道德敗壞的創作者之手。對此我們該如何反應?我們該怎麼做、怎麼想、又該有何種感受?我無法給出一個簡單明瞭的答案來回答這些問題。但對於敗德創作者以及他們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我可以提供一些論點和反思,讓你得出自己的結論。
在反思這些問題過程,我找到自己堅信的立場,但仍有許多難解的議題。因此本書另一個目的,是闡明為什麼我認為這些問題難以得到解答,並希望讓你體會到我感受的矛盾。
我想先明確聲明本書不會做的事。首先,我不會調查、報導或評估任何特定人物的法律案件。我與調查記者的距離,如同與消防員或太空人的距離一樣遙遠。我會採用一系列真實案例,但目標不是要解釋何以某位創作者行為不檢。雖然身為專攻倫理學的哲學家,這個問題確實屬於我的研究範疇,但與本書探討議題不盡相同。在書中,我會先假定藝術家行為的道德問題屬實,藉以探討伴隨而來的問題。以伍迪艾倫的案例來說,假設針對他的指控屬實,我們該如何面對?側重在這一點,比較能避免重複描述當事人具體行為的細節。不過如伍迪艾倫的案例一樣,書中仍無可避免提到一些細節。因此,我得提醒您,本書每一章多少都會探討到性侵案件,請斟酌閱讀。
本書也不是一部包山包海的詳論,或許會有很多我只概略提及或未及備載的案例。我的目的是以有趣的方式引導你思考,而非提供全面的邏輯範疇研究。你在閱讀過程必定會想起一些我沒提到的案例。那很好!你可以用那些案例檢驗我在書中提出的建議方法。
某些讀者可能很想聽我談談「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凡是提及道德敗壞的藝術家,這個詞就如同迷霧般壟罩在相關討論上,讓人難以深究跟這個主題相關的複雜議題。我會在第三章嘗試揭開這層迷霧,但無論取消文化究竟意味著什麼,本書大部分內容都不會直接討論敗德創作者是否該被「取消」。如果跳脫取消文化的框架,我們將會更有餘裕進一步探索一系列有趣的問題,例如:創作者的私德是否會影響他們作品的美學品質?我們參與或享受這些作品是否符合道德?當我們喜愛的藝術家做出或說出可怕的事時,該如何處理自身的矛盾情感?探究這些問題中的細微差異,能讓我們更有效理解其中爭議,假如說:為什麼當藝術家被控訴有侵犯之嫌時,某間博物館取消那名藝術家即將開幕的展覽是合理的,但要全世界畫廊都下架他的作品卻不合理。
過去在我教授倫理學課程的十幾年,總是會有學生帶著道德語言的問題來到教室,特別是關於「道德」(morality)與「倫理」(ethics)之間的關係。以前我會用《風流教師霹靂妹》(Election)電影中一幕回答這個問題,但顯然三十五歲以下的學生大多沒看過這部電影(如果你是瑞絲.薇絲朋的影迷,別錯過這部片)。你只需要知道我在書中會交替使用這兩個詞,但純粹是為了行文順暢,我不會特意區別其中差異。「美學」(aesthetic)和「藝術性」(artistic)也一樣。這類詞彙有很多細微差異,但在本書中你可以將它們視為同義詞。
比爾.華特森(Bill Watterson)的漫畫《凱文的幻虎世界》(Calvin & Hobbes)中,有一幕主角凱文不滿嘟噥道:「好的妥協會讓每個人都不滿。」(A good compromise leaves everybody mad.)我寫本書的初衷並不是要調解各方爭議,但某方面來說,本書觀點確實像一種妥協,因為我心中仍深感掙扎。一方面我受夠一些擁有特權地位的人(像大多數知名的創作者),利用他們的地位剝削弱勢或宣揚仇恨言論。另一方面我也熱愛藝術,並相信我們不必為了對抗侵害者與偏執者而犧牲藝術。作家卻斯特頓(G. K. Chesterton)曾寫道:「藝術就和道德一樣,都得要在某個地方劃出界線。」我認為只要我們在正確的地方劃出界線,就能在遵守道德與熱愛藝術之間取得平衡,可是這確實是個充滿挑戰的課題。你可能不會對本書最終結論感到完全滿意,但即便我呈現的願景不完全符合你的期望,我仍希望它能為你帶來有用的引導和啟發,幫助你描繪出自己的願景。你會如何劃下自己的界線?畢竟我們總得劃清界線,否則最終可能兩者兼失,藝術和道德兩頭空。
延伸內容
「在人品與作品之間如何抉擇?這是創作者與讀者千古的難題。它太容易引起情緒的衝動,讓我們只想求得一個痛快的解答;但偏偏又牽涉複雜的諸種層次,需要我們冷靜下來,想清楚自己支持的是什麼、反對的是什麼。本書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引領我們走過這條需要冷靜、克制、條分縷析的思辨之路,讓我們理解「道德」如何涉入整個創作生產的機制。因此,讀完這本書,我們不只會對「政治正確」有更深層次思考,更能全盤理解「創作」是怎麼一回事。 」
──朱宥勳|作家
「一直以來我都相信蘇珊‧桑塔格所說的:「對藝術作品所『說』的内容從道德上贊同或不贊同,正如被藝術作品所激起的性慾一樣,都是藝術之外的問題。」但是時至今日,情況變得更為複雜。因為許多作品事實上涉及了各種內容,包括作者的身份、民眾的參與、社會的效應等等。在此情況之下,我們需要重新思考藝術/形式與道德/內容之間的關係。而《大師失格》對此現象提供了一個反身性的考察,作者並不給定一個關於藝術與道德的邊界——宣稱藝術就是藝術,或是藝術與道德、政治是同一件事,而是詢問這兩者如何在我們心中產生影響。對我而言,這種後設的思考正是當代藝術的核心精神。」
──汪正翔|自由攝影師
「藝術自由是民主社會的最後防線,用道德取消作品或其人的強硬態度,往往容易成極權政治與保守文化的同謀。但我們如何在面對自己真實道德情感的同時,又能避免成為網路霸凌的幫兇?本書透過詳細分析與大量舉證,協助讀者找出一條獨立判斷的道路。經由閱讀此書,你可以不必再浪費時間在虛擬社群,與那些立場先行的意見進行無謂的討論,從而在智慧上有所成長。」
──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引人入勝、獨具風格且清晰易懂,讀來令人愉悅。馬特斯以明確而純熟的技巧闡述複雜觀點。書中充滿生動例子、幽默輕鬆話語、深具啟發的隱喻與個人反思,讓探討的問題充滿生命力……如果你是為了道德爭議創作者感到困惑的人,我鼓勵你們大快朵頤。」
——哲學學術雜誌《分析》
「透徹、細緻且深思熟慮。本書對一項極其重要的課題提供清晰生動的思索。它不打算給出定論,但讓我渴望了解更多。這本書也讓我想坐下來喝一杯酒,重新觀看伍迪.艾倫的《愛與死》。」
——克里斯蒂娜·帕特森,《星期日泰晤士報》
「本書為當前的『取消文化』爭議提供指引。我們該如何評價像高更、J.K. 羅琳、伍迪.艾倫等有道德缺陷的人的藝術作品?對此,馬特斯提出微妙的建議,他認為不該把創作者與其作品區分開來,主張應分開私人與公眾的衡量尺度,同時也鼓勵讀者接受自己可能對特別珍視的作品感覺到矛盾的情感。本書引人入勝且富有對話性,提供美學與倫理學研究的最新見解。」
——辛西亞‧弗里蘭,休士頓大學哲學榮譽教授
「本書引領我們踏上一段充滿趣味的旅程,馬特斯探討美學與道德交匯處衍生的迷人棘手問題,包含:我們可以在聽到冒犯人的笑話時發笑嗎?欣賞不道德創作者的作品錯了嗎?本書呈現出這些問題易被混淆的地方,幫助我們做出決定,也展現出面對急迫的文化議題時,清晰詳細的哲學思辨的重要性。本書不採用無謂術語,而以充滿啟發性的例子敘述。無論在倫理學或美學領域,馬特斯的專業知識都熠熠生輝。」
——尼克.里格爾,聖地牙哥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本書特色】
1.扣緊時事,探討藝文領域道德瑕疵的艱難議題
社群時代,隨著媒體資訊發達、公私領域邊界消融,我們越來越常看到創作者藝術家的「炎上」「翻車」事件。從 #metoo權勢性侵、仇恨歧視言論,到爭議的政治立場,知名公眾人物的道德爭議往往引發群眾議論。然而,無論是網路極化的言論,或不同陣營快速選擇的立場,我們都容易忽略不同案例、身份、經驗的複雜性,討論因此容易失焦。本書提供一套完整的思考指南,讓讀者梳理自身最在乎的價值,釐清私人與公共機構的道德責任,也思索可以如何做來改善現實社會。本書是我們好好對話、思考美與惡孰輕孰重的起點。
2. 平易近人,卻深刻觸動人心
本書以淺白幽默的文字探討「不道德創作者怎麼辦?」的艱難問題,極富洞察力描繪人性的複雜。你是否有過這種經驗,當知道喜歡歌手做出讓你心碎的事,聽到耳機播放到那名歌手的歌時,會糾結要不要跳過,或五味雜陳聽完音樂?本書細膩梳理這些矛盾的心境從何而來,探討我們該如何處理種種心碎、幻滅、被背叛的感受。你會在閱讀過程不知不覺喚起某段「大師翻車」的記憶,也可能在讀完本書後,跟那段記憶和解。
作者資料
埃里希.哈塔拉.馬特斯(Erich Hatala Matthes) 美國衛斯理學院哲學系副教授、環境學系顧問教員。研究領域包含藝術與環境的倫理學、政治學與美學,並關注文化遺產、文物返還與展示權限等倫理問題。第二本著作《我們應該保存什麼,以及為什麼要保存?》(What to Save and Why: Identity, Authenticity, and the Ethics of Conservation)於二○二四年九月出版。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