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的中亞:跨越滿洲森林至黑海周緣的四萬年史
- 作者:彼得.高登(Peter B. Golden)
- 出版社:廣場出版
- 出版日期:2025-01-08
- 定價:500元
- 優惠價:79折 395元
-
書虫VIP價:395元,贈紅利19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75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一部橫跨滿洲森林至黑海周緣,縱貫上古至現代四萬年的中亞史
全球唯一中文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New Oxford World History書系作品
內亞史研究權威蔡偉傑教授翻譯、專文導讀
中亞――東方與西方文明的橋梁,歐洲與亞洲歷史的樞紐
這個廣袤地帶的過去,如何形塑現代世界的形成?
中亞,是一個從滿洲森林延伸至黑海周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區,占全球陸地將近七分之一的面積,是千年以來東方與西方間的橋梁。這個區域匯聚了薩滿、佛教徒、祆教徒、猶太教徒、基督徒與穆斯林等不同宗教的人群,包含著綠洲定居者與草原遊牧民兩種互相影響卻根本相異的生活型態,呈現了豐富的文化面貌。
這塊土地上的民族對於整個歐洲與亞洲大陸的歷史與文化有著直接的影響,也在形塑現代世界上扮演關鍵角色。更確切地說,現代全球化的早期元素可以追溯到中亞的帝國結構之中。由於中亞孕育了前現代時期最廣大的帝國,因此現代史學家視其為歐亞歷史的「核心地區」或「樞紐」。而本書正是這一片廣袤地域長達四萬餘年歷史的精華與概要,包括:斯基泰人、匈奴人、貴霜帝國、薩珊帝國接連登上歷史舞臺,突厥帝國的興起與阿拉伯人的入侵,塞爾柱帝國、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的崛起,俄國與清帝國的進逼,英俄兩國的大博弈,以及現代中亞面臨的現代性議題等等,都是本書論述的重心。
歐洲中古史與蒙古帝國史專家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也特別讚譽本書,著重「全球」歷史與不同文化的互動,是一部廣泛且淵博的世界史研究。
本書吸納了近年中亞史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冊篇幅簡明扼要,然而內容卻深入淺出的中亞歷史入門書籍,適合作為大學中亞史與世界史相關課程的指定教材,對於一般讀者而言,也是極佳的科普讀物。
本書特色
一、本書對於中亞不採狹義之「中亞五國」界說,而採取廣義定義,納入從滿洲森林延伸至黑海周緣此一廣袤地帶自上古至現代四萬年的歷史,可謂一部中亞的「大歷史」。
二、本書由內亞史研究權威蔡偉傑教授翻譯,譯文信實可靠,除了最低限度的譯註之外,另收錄一篇專文導讀,對全書做了鳥瞰式的介紹。內頁另附有英文原書頁碼,以便與原書對讀。
三、本書提及中國共產黨壓制了維吾爾民族主義,而且重寫了新疆的歷史,將其描繪為中國自古以來的一部分,無法在中國大陸出版,臺灣版即為全球唯一中文版。
四、作為一本導論性的書籍,本書書末附有詳盡且實用的「大事年表」、「發音指南」、「進階讀物」、「相關網站」等資料,是極具參考價值的研究指南。
五、收入「現代中亞」、「突厥帝國」、「蒙古帝國,十三世紀晚期」、「中亞,十七與十八世紀」、「俄國統治下的中亞,二十世紀初」五幅地圖,便利讀者對照書中文字敘述閱讀。
目錄
導讀 把中亞找回來:重新認識世界史上的中亞╱蔡偉傑
中文版作者序
導 言 民族的層積
第一章 遊牧與綠洲城邦的興起
第二章 早期遊牧民:「明以戰攻為事」
第三章 天可汗:突厥與其後繼者
第四章 絲路城市與伊斯蘭教的到來
第五章 新月高掛草原:伊斯蘭教與突厥民族
第六章 蒙古旋風
第七章 後來的成吉思汗系各支後王、帖木兒與帖木兒帝國的文藝復興
第八章 火藥時代與帝國崩潰
第九章 現代性的問題
大事年表
發音指南
註釋
進階讀物
相關網站
謝辭
譯後記
序跋
導讀 把中亞找回來:重新認識世界史上的中亞(摘錄)
蔡偉傑,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本書譯者
中亞是英文Central Asia 的中譯。狹義上指新近獨立的前蘇聯五個國家: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吉爾吉斯與塔吉克。有時候也會將新疆納入。然而廣義而言,中亞作為一個地理區域,它占了全球陸地將近七分之一的面積,約八百萬平方英里(合兩千零八十萬平方公里)。
廣義的中亞可以分為東西兩大部分。中亞西部的人群主要是穆斯林,並且由新近獨立的前蘇聯五個國家所組成,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吉爾吉斯與塔吉克,即歷史上所謂的「西突厥斯坦」(West Turkestan)。另外以穆斯林為主的中亞地區還包括了今日中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亦稱為「東突厥斯坦」(East Turkestan)。位於伏爾加河與西伯利亞西部的森林-草原區也有大量穆斯林突厥人口,其歷史與文化根源則位於中亞。至於中亞東部的主要人口為佛教徒,由蒙古地區(包括被分隔為蒙古國與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與滿洲地區所組成。至於青康藏高原的藏族,儘管在語言上與中亞截然不同,不過在中亞事務上卻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也可以被納入廣義的中亞範疇內。這也比較接近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所出版的六卷本《中亞文明史》中對中亞的界定。
相較於東亞或中國在世界史學界中所受到的重視,有關中亞在世界史上的角色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但是自二十世紀九○年代以來,這個問題開始得到注意。例如以研究現代世界體系聞名的德國歷史學家安德烈.貢德.弗蘭克(Andre Gunder Frank)就曾經探討中亞的中央性。他運用世界體系的分析架構,認為在十三世紀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汗統治期間的蒙古帝國以及其首都哈剌和林,透過來自周邊文明的貿易與進貢,確實成為了一個世界體系的核心,只是蒙古人無法以其不合適的經濟機制來維持這種核心與邊陲的關係。而十五世紀海權與海上貿易的興起,使得原本的世界體系核心從東方往西方移動,最終使中亞陷入黑暗之中。
另外還有以研究大歷史(Big History)聞名的美國歷史學家大衛.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他認為內陸歐亞(Inner Eurasia,約略與中亞重合)作為一個基於地理學的大型區域,且在歷史上自成一格,因此可以作為世界史分析的單位。他主張內陸歐亞雖然生產力較為低落,但其位於歐亞大陸的中央位置,導致了內陸歐亞社會得以極度集中與動員稀少的資源。然而,如今工業技術的發展已使內陸歐亞位於地理中心的優勢不再,無法彌補其低度生產力的劣勢,也因此內陸歐亞失去了在世界史上作為獨特單位的地位。
前述兩位世界史學者的研究大致上反映了二十世紀八○年代末至九○年代初期冷戰末期世界史學界如何看待中亞在世界史上的地位。當時的中亞在共產主義陣營控制下,確實隔絕於外部世界,對於世界史的發展進程影響不大。但是在冷戰結束後,內亞再度向世界開放,在此新局面下,學界又會如何重新估量內亞的歷史地位呢?近來如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教授白桂思(Christopher I. Beckwith)的《絲路上的帝國》便認為,中亞在十八世紀遭到俄羅斯與清朝兩大帝國瓜分後,使得絲綢之路的經濟崩潰,導致中亞陷入貧困與落後。雖然在冷戰過後中亞已經獲得某種程度的獨立,但是仍舊處於政治獨裁與經濟落後的境況。他將此歸咎於蘇聯遺產與現代主義。某種程度上,這種論調仍然暗合前述上個世紀九○年代以來的看法。
然而針對這個問題,本書《世界史上的中亞》可以作為內亞史學者的另外一種專業回應。本書作者彼得.高登(Peter B. Golden)為美國羅格斯大學歷史系榮退教授,以突厥民族史研究享譽學林。不同於前面三位學者的說法,在這本書中,作者呈現給我們更加豐富的中亞面貌:一個在十五世紀後仍舊作為歐亞貿易樞紐的中亞、一個在美蘇冷戰中仍能獲致社會與經濟進步的現代中亞。
就本書的特點而言,本書除了引用美國世界史家杰里.本特利(Jerry H. Bentley)、大衛.克里斯蒂安等人的研究外,似乎也絕少引用世界史學者的近作,但是這並不表示它自外於新的學術潮流。首先,本書吸納了近年中亞史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過去學界認為匈人與稍早的匈奴之間並無關聯,但是作者指出近二十年來的研究已轉而承認兩者間的關係,並認為是匈奴帝國崩潰後東方遊牧民西遷的結果。
此外,本書也回應了近年來學界對於中亞在近代世界體系中所處地位的爭辯。過去學界認為由於十六世紀歐洲通往東方與美洲的海路貿易發達,加上十七世紀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所造成的氣候變遷與全球危機,導致了中亞的衰退與邊緣化。但本書引用新研究說明近代史上中亞仍然是世界貿易體系的一部分,只是在貨品與通路上有所改變。貨品的流通從過去的東西向改為南北向。中亞成為俄國與中國、印度貿易的中繼站,奴隸、馬匹與毛皮成為主要貨品。但是中亞某些地區確實出現經濟衰退與人口減少的現象,這與沙俄和清朝的侵逼有密切關係,例如哈薩克人與衛拉特蒙古人。據此看來,作者實揭示了這個問題在不同層面上的複雜性。……
綜上所述,本書可以算是市面上較新近、篇幅最短,且最深入淺出的中亞通史入門書籍,對世界史與中亞史有興趣的學生與社會大眾而言,是不可錯過的好書。
內文試閱
導言 民族的層積(摘錄)
在歷史上,中亞人並沒有一個總括的詞語來稱呼該地區與諸民族。中亞人認同的主要構成要素是氏族、部族、地位、地域或宗教等紐帶,而且這些紐帶常常是多重疊加的。對其廣大遊牧人口而言,政治劃界並不重要。控制了人民就控制了領土。
中亞作為千年來東西方之間的橋樑,受到了中國、印度、伊朗、地中海諸島,以及新近的俄國所影響。它也是薩滿、佛教徒、祆教徒、猶太教徒、基督徒與穆斯林的彙聚之處。其變換的族群、語言、政治與文化邊界包含了兩種互相影響卻有基礎差異的生活方式,而這兩者各居於不同的生態宜居區當中:一為綠洲定居人群,另一則為草原遊牧民。上古與中世紀的觀察家認為中亞位於「文明」的邊際。由於中亞孕育了前現代時期最廣大的帝國,故現代史學家視其為歐亞歷史的「核心地區」或「樞紐」。
中亞占了地球陸地將近七分之一的面積,約八百萬平方英里。今天,中亞西部的人群主要是穆斯林,並且由新近獨立的前蘇聯國家所組成: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吉爾吉斯與塔吉克,即歷史上所謂的「西突厥斯坦」(Turkestan)。蘇聯的政策決定了這些現代國家的名稱與邊界,企圖將政治劃分的領土與特定的民族-語言群體聯結在一起,而這些群體則依據政治需求來加以定義。此舉亦為中亞史上首見。以穆斯林為主的中亞地區亦包括了中國新疆(亦稱為「東突厥斯坦」)以及其原住民維吾爾族和其他突厥-穆斯林人口。現今位於阿姆河與新疆之間的大半區域,在語言上通行突厥語,不過在過去主要以伊朗語為主。這個語言轉變已經進行了1500年,並且創造了一個「突厥-波斯」文化世界。往南,與其北方鄰居有著族群性和語言連結的阿富汗則是這個混合的縮影。中亞東部主要人口為佛教徒,由蒙古(今日被分隔為蒙古國與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與滿洲地區所組成。西藏儘管在語言上與中亞截然不同,不過在中亞事務上卻多次扮演重要角色。
位於伏爾加河與西伯利亞西部的森林-草原區則有大量穆斯林突厥人口,其歷史與文化根源則位於中亞。在政治與文化上,中亞作為民族的輸出者,其範圍也延伸到匈牙利、烏克蘭、俄國與中東。混合了匈牙利到阿爾泰山(Altay Mountains)的大草原(prairie)、沙漠與半沙漠的草原(steppe),再加上滿洲地區(Manchuria)的森林,就是中亞主要的生態區。儘管中亞一年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被雪所覆蓋,其豐美的草場仍舊能養育廣大的畜群。在海一般浩瀚草場的沿邊,酷熱的沙漠(綠洲點綴其間)則是最常見的特徵,特別在南邊。這個區域的乾燥是如此之強烈,以至匈牙利裔英籍探險家奧萊爾.斯坦因爵士(Sir Aurel Stein)於二十世紀初從新疆東部的羅布泊(Lop or)一處保存良好之中世紀「廢物堆」發掘的材料中,仍舊能夠聞到其強烈的惡臭氣味。而從白雪覆蓋之山上融化的雪水所形成的河流,則會在夏季的暑熱下變成水窪或乾涸的河床。土壤侵蝕與乾燥的問題持續存在。
引人注目的是,植物在沙漠中仍舊存活著,在春季時開花,而在漫長的夏季與冬季休眠。農業之所以能在綠洲興盛起來,則是拜河流的滋養所賜,如澤拉夫尚河(Zeravshan)、阿姆河(Amu Darya)與錫爾河(Syr Darya)。後兩者流入鹹海(Aral Sea,實際上算是個大湖),但如今它遭到嚴重汙染一事則令人感到遺憾。中亞的河流一年中有超過二分之一的時間處於部分冰封狀態,而且這段時間常常會延長。不同於中國、印度、美索不達米亞與埃及等四大文明,中亞的河流沿岸相對人煙稀少,而且也不是商業與交通動脈。蒙古的鄂爾渾河(Orkhon)、色楞格河(Selenge)與克魯倫河(Kerulen)與偉大的草原帝國有所關聯,但是在其中並未扮演主要的經濟角色。除了捕魚以外,遊牧民從不利用河流。所謂的水上旅行通常指的就只是用動物皮所製成的皮筏渡過河流淺灘而已。
草原居民與其鄰近農業國家(agrarian states)之間的互動形塑了吾人關於中亞的知識。定居社會的記載通常存有對遊牧民的文化偏見,認為這些人住在「不適人居的蠻荒之地」。古代波斯傳統將阿姆河以北使用伊朗語(及後來的突厥語)之兇猛民族的遊牧世界「圖蘭」(Turan)與「伊朗」(Iran,歷史上又稱為「波斯」)對比為善惡之爭。許多用來稱呼這些民族的漢字習慣上英譯為「barbarian」,但其實這些詞語有著微小差異,其意義則可指稱從相對中性的「附庸」(vassal)與「域外」(foreign),到帶有貶義的「野蠻」(barbarous)。中國史家無意隱藏他們對遊牧民「原始」習俗、飲食,以及用動物毛皮與毛氈製成之衣著的嫌惡。
然而,考古的發現顯示有部分遊牧民過著富裕甚至奢侈的生活,而且這些情形也被前述抱持輕蔑態度的同時期觀察家所證實。……事實上,遊牧民與其「已開化」的鄰居相較之下並沒有比較嗜血或貪婪。生活在草原上是艱苦的,但是許多遊牧民感覺他們的生活比那些一輩子辛苦耕地的人來得優越許多。由於具有豐富與世界性的文化加上其農業和商業導向的經濟,中亞都市地區與其遊牧鄰居存在著共生關係,並且扮演連結草原與農業區的角色。
中亞歷史的關鍵主題之一就是民族和語言的移動以及新族群實體的創造。語言通常被歸類為許多「語系」(families),意指這些語言在語言學上(但不必然是生物學上)有著共同起源。在中亞歷史上有兩種語系占有主宰地位,分別是印歐語系和阿爾泰語系。印歐人於西元前4500年至西元前4000年間在黑海草原上形成了一個語言共同體。到了西元前3000年或西元前2500年,這個共同體開始分裂,部分人群移入中亞、南亞與西亞,以及地中海北岸。其語言學上的後裔從南亞的印度語使用者(印地-烏爾都語〔Hindi-Urdu languages〕、旁遮普語、以及許多在印度次大陸上的其他語言)與伊朗、阿富汗與中亞的伊朗語使用者(波斯語、塔吉克語、普什圖語和其他伊朗語),延伸到不列顛島並包括所有歐洲語言,但不包括巴斯克語、芬蘭語(Finnish)、愛沙尼亞語和相關的芬蘭語(Finnic),及其遠親匈牙利語。
阿爾泰語的使用者位於南西伯利亞、東蒙古與滿洲地區。阿爾泰語的成員包括了土耳其語和在中亞所使用的其他各種突厥語(如烏茲別克語、哈薩克語和維吾爾語),另外還有蒙古語。在蒙古國、內蒙以及中國和俄國接壤地區(包括伏爾加河地區的卡爾梅克人)境內發現了各類蒙古語形式。滿語(如今瀕臨滅絕)及在滿洲地區人口較少的通古斯民族則構成了阿爾泰語的東部分支。有些學者會將韓語及日語的祖先納入阿爾泰語的「家族」當中。而其他學者不僅拒斥這個連結,而且也爭論阿爾泰語(Altaic language)作為一個語系的想法。更確切地說,他們主張不同阿爾泰語言之間的相似之處僅僅是數個世紀以來互動及語彙採借的結果。
如同中亞歷史所充分證明的,中世紀與現代「民族」(peoples)常常是許多族群和語言層在時間中混合的產物,並且帶有不小程度的政治算計,特別是在現代。一種語言散播的方式並非總是那麼清楚無疑。征服、大規模遷徙,以及一個民族被另一個完全取代是一種模式。而另一種模式的特徵則是逐漸滲透、互動,與因而產生的雙語並用(bilingualism)。遷徙的人群本身常常就是廣泛的族群和語言互動的產物。隨著每次新的移動,族名以及隨其名稱相關的語言改變會以接力賽的形式傳遞給另一個人群。其結果是,擁有相同名稱且使用同一語言的人們可能實際上具有多重與相異的起源。民族的移動製造了一幅錯綜複雜的馬賽克圖案。今日我們所見到的族群-語言地圖僅僅是在某個時間點上對前述混合的點滴瞭解,而這個混合已經發生了超過千年以上。民族的創造仍然是個持續進行中的過程。
作者資料
彼得.高登 Peter B. Golden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自1969年起任教於羅格斯大學歷史系,現為羅格斯大學歷史系榮退教授、羅格斯大學歷史系中東研究中心主任,曾多次獲得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研究獎助的榮譽,是享譽學林的突厥民族史學者。 著有:《可薩人研究:針對可薩人起源的歷史—文字學研究》(Khazar Studies: An Historico-Philological I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the Khazars)、《突厥系諸民族歷史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Turkic Peoples)、《中古歐亞的遊牧民與定居社會》(Nomads and Sedentary Societies in Medieval Eurasia)與《遊牧民及其俄國草原鄰族:突厥、可薩與欽察人》(Nomads and their Neighbours in the Russian Steppe: Turks, Khazars and Qipchaqs)等作品。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