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國際書展搶先場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鬆柔歌訣──虛實步.頭目搣.詩生活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鬆柔歌訣──虛實步.頭目搣.詩生活

  • 作者:蔡璧名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5-01-17
  • 定價:720元
  • 優惠價:79折 569元
  • 書虫VIP價:569元,贈紅利2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540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醫道同源,鬆柔── 是傳統醫家與道家思想文化,源遠流長如出一轍的共通源頭。 是太極拳與瑜伽共同追求,教人醉心的特質所在、造境之巔。 一刻鐘 鬆柔心;一刻鐘 鬆柔身;一刻鐘 解鎖僵硬;一刻鐘 注滿靈魂   從莊子的「眥搣可以休老」到太極拳的造境之巔,鬆柔之於健康,實在至關重要。蔡璧名教授將家學與專業融會貫通,梳理出眥搣、頭搣的操作技法,詳細展示每一個穴道,每一處搣法,經典的文本記載演化為身體訓練的實操經驗,讓每一位讀者都有機會切身體驗古法按摩的妙處所在。頭清目明後,接續以太極拳為根底的虛實步,結合當代ZONE2理論,從走路訓練開始,將日常化作修身的一部分,積跬步,至千里,帶你用最簡潔的方式,體悟太極鬆柔身體的修鍊。身的累傷,可以療癒;身的健康,得以永續;而修心以詩歌,則是另一向度的鬆柔功課。   在醫、道二家涓涓不輟自成江河,終至浩浩湯湯沛然莫之能御的修鍊傳統中,其功夫要旨、武林秘技,竟不約而同,都是以詩歌的體制傳承,名曰歌訣。   本書既想依循道家本色,執簡御繁地傳薪鬆柔之道,於是選擇依傍此授受方便、記誦容易,更且已然維繫數千年的歌訣傳統,相傳相承、相繼相續、脈脈未已。   歌訣是詩。但詩歌,不僅只是歌訣,不僅只是一種文學體制。它,時常投影著甚至朗現了一種思想價值的具象化。一種情感類型的模版結晶。一種生活嚮往的封存典藏。一種心靈境界的悠然寄放。   本書收錄作者二零二四年詩作百餘首,以鬆柔吾心為主旨,以愉悅情志為標的,帶領讀者重回語言的伊甸園。從而領悟:詩是淨化母語的魔杖,詩是抵抗說教的解藥,詩是升華自我的秘境,詩是寬容他者的海洋。無用之大用──詩,原是洞察自我與外在的終極修養。眥滅、頭搣、虛實步得以身健,讀詩寫詩方可修心。身心安適,是你我共同的期許與修行,本書以前無古人的形式將身體訓練與情志修行結合為一體,為讀者開闢了一條身心兼修的如詩旅程。 學「人」而非只學「拳」者,鬆柔方有所成 折疊人生,開始過詩的生活 當心靈如詩.交情如詩.獨行如詩 詩的留白、語言的留白、生活的留白,分秒必珍 珍惜自己、真愛所愛──鬆開頭眼週邊筋絡的頭搣、眥搣 一身瀟灑飄逸,腳步虛實分明,如何陶養此身如詩   此實用手冊,一卷在手,鬆柔之道,便是貫穿感官聚焦、用情權衡、念慮習慣、心之所向、價值陶養、身體捶鍊,奠基全人全才的養成。   悠悠途次,款款人情,可有片刻抑或時常,你多想為所愛分擔些許辛勞、將無限折磨痛苦減輕。則除了主動式導引,可有被動式導引?既可將一己筋絡忒糾結頑固處鬆開,更可協助解消所愛或得緣相助之人眼部與頭部的糾結苦楚於萬一。   完成本冊體驗古典之一的實習,學會〈鬆開頭部筋絡的一種方式──頭搣〉既〈鬆開眼部筋絡的一種方式──眥搣〉,於是原本自身或所愛容易偏高的眼壓、失去潤澤的乾眼、疼痛僵硬的頭頸、耳不聰目不明的頭臉,都將因筋絡的不復緊僵而緩解。也才不影響學習虛實步等太極生活化諸般要項裡,頗需頭目清利,才容易操作、恪守的準則。   當你學會虛實步。本冊體驗古典之二,將陪著你回溯虛實步的前身──鬆柔最是太極拳。進而讓你習得如何將太極拳化為步履──分明虛實鬆柔身。一旦懂得將太極拳的精髓,轉化爲日常生活的坐、立、駐足與行步,則看似尋常的日常舉止,已然可寓長養真陽之氣、消融陰、寒、濕諸邪於其間。   搣也者,手法簡易而好學。按摩耶?撥抓耶?也是也不是。二○二三至二○二四,疫情偷閑,開始比較有計劃、有系統地學習鑽研,並把《莊子.外物》篇提及的「眥搣」,推而廣之的「頭搣」等,融合二○○一至二○○五帶領學生整理的穴道、經絡資料庫,研究、撰寫、施作於自己,並隨緣分享予身邊的學生們。畢竟中醫,素來是體用合一之學。  臥起睡前,或每餐飯後一刻鐘的時間,或任何作息、工作間隙,每日一、二回偷得浮生一刻鐘,換得鬆柔身心。向來經驗告訴我,不日、未旬,體悟自深──每一處的糾結與僵硬,原來如此容易便可解鎖、鬆開。   練功且不只是身體的運動,心性的陶冶。且將明顯提升此身作客人間的感受,重新體悟自我與天地與人的關係,重新解讀心身造境於職涯、於情感、於一己今生的意義。   頭搣、眥搣,結合傳統醫家與道家思想,讓你在施以搣法之後頭清目明!   虛實步,積跬步,至千里,帶你用最簡潔的方式,體悟太極鬆柔身體的訓練!   詩歌,無用之大用,帶你體悟感知自我與外在的純淨敘說!   只有生活如詩,精簡與留白都充分足夠的時候,你才能從平淡簡短的話語、尋常無奇的一齣,一嚐便曉得它細膩而深刻的滋味。   詩是净化母語的魔杖,詩是抵抗説教的解藥,詩是升華自我的秘境,詩是寬容他者的海洋。   詩,是語言的伊甸園。詩中,沒有意識形態的撕裂,唯有多元美感的養成;沒有空泛無味的套詞,唯有言之有物的初衷;沒有非此即彼的框限,唯有愛人如己的宏願。 從生而為何的發問,到向死而行的從容!

目錄

作者序  /蔡璧名 卷一 用情如詩(月白習情六十首) 卷二 鬆開頭眼筋絡的一種方式──頭摵暨眥摵 卷三 安身如詩(月白鍊身廿八首) 卷四 〈鬆柔最是太極拳──回溯虛實步的前身〉暨    〈分明虛實鬆柔身──如何將太極拳化為步履〉 卷五 人間如詩(月白人間廿六首)

序跋

《鬆柔歌訣──虛實步.頭目搣.詩生活》書序 蔡璧名 當我決定重返日常生活中的自己,這個我們誕生的世界,已經預設了太多類別的框框。 第一次聽到慶應大學第一年考上文學院的院生,居然是在試聽一年後,才完全自主自由地選擇要歸屬於文學院的哪一科系,而每一年每一科系的名額,完全自由;也因爲這樣的自由,造成了我的好友所選擇的中文系,可能前幾年小貓幾隻、下一年一下暴增到數百人──當時聽聞的我是非常驚訝的。 那一本書呢?接下來這本書,是該歸屬於文學線?愛情線?人際關係線?心理線?還是養生、體育、醫療線?這讓我想到當年,海德格的著作在西方哲學界的出現;引領吾人深思,我們究竟要怎麼樣描述一個「人」?是無意識地直接接受、選擇科學家為我們義界、區分好的人(打開身體檢查表的數字讀一讀就知道我們認不認識「他」了?)還是回到再多科學數字不足以定位、描述的,日常生活中被世界圍繞的我們自己? 是的,破除既有的框架,回到我們自己。才能讓乍聽互不相關的,而其實質關係卻如此密切的欄目,跨越成見的藩籬,重逢。這是這本書成形的初心。活好日常生活中的自己,可能也是每一個生命初來乍到這個世界,膽敢懷抱過的綺想。那我們就再來擁抱一次。 【鬆柔之由來與相隨之歌訣】   都說醫道同源。而鬆柔,是傳統醫家與道家思想文化,源遠流長如出一轍的共通源頭。 嚮往東方修鍊。而鬆柔,是太極拳與瑜伽共同追求,教人醉心的特質所在、造境之巔。 在此等涓涓不輟自成江河,終至浩浩湯湯沛然莫之能御的修鍊傳統中,其功夫要旨、武林秘技,竟不約而同,都是以詩歌的體制傳承,名曰歌訣。 本書既想依循道家本色,執簡御繁地傳薪鬆柔之道,於是選擇依傍此授受方便、記誦容易,更且已然維繫數千年的歌訣傳統,相傳相承、相繼相續、脈脈未已。 歌訣是詩。但詩歌,不僅只是歌訣。在東方、在西方都不僅只是一種文學體制。它,時常投影著甚至朗現了一種思想價值的具象化;一種情感類型的模版結晶;一種生活嚮往的封存典藏;一種心靈境界的悠然寄放。詩歌,就此寄放著、典藏著、凝結著、投影朗現著,不同國度的不同詩人,其人之所以為「人」者,爲何? 【學「人」而非只學「拳」者,鬆柔方有所成】 談修鍊,說修鍊就好,為何要兼及「人」? 小學的時候,瘦小的我趴在一到二樓的樓梯扶手上,看著爸爸隔著一扇門,就憑吹奏我的玩具小口琴,Fa Si音發,竟把距離父親大約五、六公尺遠,剛走進我家藥局大門,當時被稱為台東高手,後來在文化大學教授太極拳並擔任臺灣某太極拳協會理事長的施錫欽哥哥隔空打飛時,我心裡就想:爸爸沒有兄弟真是太可惜了。要不一起長大,一起練功,即便只得父親功力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那也就夠厲害了。我曾因好奇而詢問父親,太老師鄭曼青先生隨蔣介石渡海而來,親傳太極拳予弟子二萬餘,為何二萬餘人中,僅只兩三人習成太極勁? 父親說:「同門學的是太老師的拳,我學的是太老師的人。」 至於這「人」字何指?累月經年,數十寒暑,我逐漸領會學「人」所指,也日益依稀描繪得出斯「人」之心、身、情、志等諸般輪廓。 一如東坡主張,文如其人。那麼詩人筆下堪屬生命中最最純粹的詩,與「詩人」之間,不可能矗立著一堵不透風的牆,迥然封閉地隔離著詩人的靈魂、生命,以及詩人所處的世界。果能如此,恐也只是一頁憑藉人設與幻覺鉤勒出的假面而已。能存千秋、跨寰宇的詩作,絕非如是。 詩人,身為詩歌酷愛者、成癮者,對於詩歌的濃郁興味,從頁面流洩延展而出的,自然會與詩人的情感、心靈、身體、生活、生命抑或思想價值交光互影──肯定是了無圍籬與牆可以阻絕的通透。意即我輩所閱讀的,從不僅是一類文學體制、一卷吟咏、一幅如畫詩作,而是活生生感官過、情感過、思想過、經歷過、體悟過的生命。 由此可以推知,詩如其人,拳如其人,鬆柔與否如其人。 《鬆柔歌訣──虛實步.頭目搣.詩生活》此實用手冊,便希望您一卷在手,鬆柔之道,便是貫穿感官聚焦、用情權衡、念慮習慣、心之所向、價值陶養、身體捶鍊,奠基全人全才的養成。 是的,這一切都是可流動的,都是隨時可以微調甚或洗心革面大換血的。只是活在世界既定的方格中,在文化風俗的制約與世俗價值的圈禁裡,未覺之人多半放棄了「咸其自取」的所有大可自由主宰、自在流動的能力。 【折疊人生,開始過詩的生活】 打小,我喜歡詩。 近日,做了人生最重大決定,要開始過詩的生活。 詩,可以只是一本純粹的詩集,單純而美麗。可是詩,不該是這麼寂寞的,不應是單薄如紙的。有好久遠的歷史,詩曾有歌、伴樂、偕舞同行。曾有靜謐書案外,洛陽紙貴的喧囂爭睹。曾有嫻熟白樂天詩的歌妓,一如名角場子裡萬頭攢動的看官。 逾卅年用「還原教學法」與學子共情詩歌的我,日漸與詩歌,默會成一種:生活的方式。我說,文學是設身處地的極致。我以為,詩歌尤然。 生活如詩,非幻夢囈語。 詩的生活,是落實功夫。 【當心靈如詩.交情如詩.獨行如詩】 心靈如詩,則心志肯定要能乘御輕靈,不復顧盼板滯拖沓才行。 心靈如詩,那私心得先消融固執成見,進而涵容人間萬有才成。 心靈如詩,一汪心湖,映影明月,豈容滿腔怒火,更行更遠,恣意燎原。 心靈如詩,相照清明則用心若鏡處,自有靈感傾盆泉湧,神思萬縷馳行。 與人之間,關係、交情,可否也能精簡、凝鍊、俊逸如詩。其餘,剪掉。 我們的愛,可否也能緣此不復日漸稀釋、不隨年華散落。莫再言:難以完好如初。休盡道:無從教情愛,再上層樓,更上層樓。 莫非關鍵就在相愛兩造,有否興願許下「相愛如詩」的盟約。 那時刻起,失當言語,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唇啟前便自封口。 時機過後,慶幸沒說。 那時刻起,讓生活中原本容易日夜消磨深情的家常瑣碎、雞毛蒜皮,像耐性斟酌對待詩歌中細緻妥貼的聲韻節奏、一字一句,累月經年,將原本的細鎖消磨轉化為每顆燒餅或蟹殼黃,微酥盈暖的皮表,要香氣四溢、經久耐嚼,萬不可或缺那粒粒點點的黑白芝麻。 每思抱怨、覺委屈,僅平心、緘默以對。內觀一己之心,相守相照。於是能省思一己,同情理解所愛。待他時他刻故事經心,靈犀一點,已然吞吐成詩。 凡珍愛你的,你倍加珍視愛惜。 若你愛我,如夜空萬點繁星裡的一顆。那我也將用萬分之一的年華,閃爍以對。 那些有心無力,總無暇相應往還者,你瞭然所由,所以無罣於心。 而那些不珍惜你的,你僅止微笑走過。絕不因此放任心情擱淺、滯留,甚或因而改變生命旅程行進的方向與節奏,絕無僅有。 或迢迢長路,或一聲嘆息,當你覺得孤單異常的時候,要記得,在遠方,詩人與你一樣、莊子與你一樣、古今中外太多哲人、詩家與你一樣。才知原來單身的你 未曾單身。而是被先哲、前賢、騷人之愛、哲思,以及與黃金一樣金黃、星星一樣閃亮的詩歌,輕輕簇擁著的。 才發現原來只有獨立蒼茫,可以望盡無限──原來獨立蒼茫的你,才是滿抱無限幸福的自由人啊。因那時那刻、同時同刻,百十詩家、哲人、高士,包括附驥尾的小廝如我,皆與您如此契近,不再遠方。 能這樣,人間情愛,即便在柴米油鹽中,碌忙不已季,即便處在千帆過盡、萬徑人蹤滅裏,自能不輟潺流,依然閃爍美麗。 (未完)

內文試閱

卷一 用情如詩 唯獨目光 一點如昨晚的 星子 只有眼神 如三月湖水的 晃 當情感能無執於聚散,觸目所及盡是,斯情斯境也就無涯了。 旅行 我決心用十天的時間與你告別 去享受不見卻分分相見的感覺 微笑在同惜共守的書册裡翻頁 青茶一盞輕搖晃餘韻偷照明月 大黑山攤開的線條比白晝裁剪整齊的宣紙更合適寫詩 未落筆卻見無邊無際之夜以星河為底你早已疏狂題字 念中有你山路條條盡處都是歸途 落入人間星子囁語喚我夢醒成詩 旅行的意義是在旅途抑或歸家 歸家的意義了知人間終究天涯 高山流水恍悟恰似伯牙絕琴 已是歸途人間從此不問歸途 如詩之愛並非佔有,而是無限祝福。 想飛 像春山一樣綠 像地平線一樣長 期盼你天長地久地活著 就像我對你的祝願一般 行走的我並非只走在路上 飛行的鳥知我思飛行方向 一旦能隨鵲鳥們齊飛到星月之旁 順著光投照到專屬於你的小窗 便能瞧見你孤獨模樣 便有一秒 佇你之旁 你瞧不見 我不慌張 就此別過 無憾天涯 一方 無待並非不相逢,順其自然而已。若相遇是共舞、相逢是奇蹟,自能如此吧。 風吹荷葉 你和我的相遇 就像風吹荷葉 風吹不動天地 卻教滿塘花葉 婆娑舞影 我和你的關係 就像兩葉浮萍 藏身在萬葉裏 才曉此生共度 已然奇蹟 難得一種關係 難能兩種際遇 再見無期 沒有關係 許因你無所不在,我便無所不在的世界,都能愛。 鄉愁 我想念你 因為想念你而觀看這個世界 看你在這個世界的哪裡 我忘了你 因為忘了你而暢笑狂奔雀喜 偶拾還不懂孤單的自己 擁有的時間很短 蛻變的思念很長 綿延不斷的雨季 也不算什麼秘密 雲深處的更深處 我的鄉愁在那裡 卷二 鬆開頭眼筋絡的一種方式──頭搣暨眥搣 頭搣歌訣 自湧泉扎根地心 從百會懸梁明月 不再張望著有你 或沒有你的世界 端詳  塊然  獨立 行步天地間的自己 終於輕撫 眾脈仰望朝 宗的 百會 (兩耳尖連線正中點 治忘前失後無心力 心神恍惚 煩悶 多悲哭 頭痛 百病皆治) 像一世紀無人問津的 渡口 幽微 重整掃盪風邪之賊窩藏的 衙府 (風府 枕骨直下凹陷 療風疾 要穴 頭痛 項急 不得回顧 傷寒狂走 欲自殺) 行經通舌治瘂的 發音之門 (瘂門 風府穴下五分 灸之反瘂 頭重汗不出 頸項強急不語 中風 不省人事) *【以上督脈】 擎天一柱 歪斜傾頹 愛惜趕緊 (天柱 脊椎骨為天柱骨 瘂門旁開一寸五分 主足不任 頭旋腦痛頭風 目瞑視 鼻塞不知香 臭 項強不可回顧) *【以上足太陽膀胱經】 滿池塘的風 頭項 腰背痛 傷寒汗不出 風池搣搣 (風池 風府外開二寸 項大肌外廉 耳後高骨之後凹陷處 治風要穴 正偏頭痛 項痛不得回顧 目淚出 欠氣多 目內眥刺痛 目不明 腰背俱痛 傷寒溫 熱病汗不出) 頭風耳後痛 足軟不能履 完骨搣搣 (完骨 與風府風池相平 耳後中央部高骨 顳骨乳突後下方凹陷 即以此骨取名 正坐俯首取穴 按之痠脹 主司足軟不能步履 頸項痛 牙車急 頰腫 齒齲 頭風 耳後痛) 卷三 安身如詩 無處可逃的自己 有身可歸 有心可逃 誰人畏浪。誰人觀浪?誰人衝浪?我希望自己能一無所畏地前往,在鬆身安心的路上。 歸來 考驗如浪,一波一波 更高更強 這不就人生嗎? 沒選擇載浮載沉的 我,選擇衝浪 練習乘御的心 習慣乘御的身 體脂變少 固執變少 也能欣賞漫天浪潮 無處可逃的自己 有身可歸 有心可逃 當星辰與詩篇都長年成知交密友,走在明心鬆身路上的我的情感世界,滋味便無與倫比地豐富起來。 無翼之飛 知道我難過那天 星星就特別閃爍 溫柔為我送來光年之外點點的光 淚水零丁案上扉頁 詩人輕輕喚我舉頭 仰見白雲一臉爛漫無邪無涯笑開 身無飛翼的物種 心有靈犀的宇宙 暮暮朝朝 久長伴我 為明心鬆身而活 於是舌舐上顎微笑 雲身今日步履 真氣繚繞幾許 渾然忘卻 天涯寂寞 我不追逐的,離我遠了。唯深情真愛,方寸之間。 坐忘 天上沒有月亮 碧海不見星光 北斗在眉心寂寂不動 南十字一團幽微冉冉 薈萃在此地如如彼方 當彼方被遺忘在彼方 任金流樓高喧囂攘攘 誰獨享 三潭映月投照 此身天地之間 款款緩緩 氣息周流 只守一汪 不急不懶 深情真愛 方寸之間 起身回眸 不能留你一人孤身 業海浮沉大浪頭裡 便也暫時 住我心房 卷四 鬆柔最是太極拳 ──須從整體掌握局部.回溯虛實步的前身 真傳在「拳經」 真傳都在拳經。能不能傳承真傳,全看對拳經的解讀。二○二四年,我重新細讀了一回拳經,在此把最新的體會分享予各位。 為什麼太極拳能讓人放鬆呢?這其實與太極拳對「神」、「心」和「意」的重視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我們很少把這些概念與體育活動聯繫在一起,但在太極拳中,它們卻是修鍊的核心所在。 先在心,後在身 明.王宗岳〈十三勢行功心解〉:「先在心,後在身」。 指出練太極拳最優先的第一性原理即是你的心。不僅是時間上的首要、優先,也是作用機序裡的優先。如果心的功夫沒做好,如果不去正視這個問題,身體怎麼操作都沒有用,其實就是練白功而已。 心為令 明.王宗岳〈十三勢行功心解〉:「心為令」。 說「心」有直接的作用機序,能夠下命令。下命令給誰呢?答案是「氣」。〈十三勢行功心解〉中又說「以心行氣」。這是拳經裡十分重要的概念。是心下命令,來使氣行走──也就是接受命令的受詞是「氣」。我們就可以瞭解「心」和「氣」的主、被動關係。心是主動的;氣是被動的、不是自己能自由往何處移動的。因此養氣的功夫並不是直接落在「氣」上養氣,而是透過「心」來養,因為心是唯一能給氣下命令的主體。因此心,實在太重要了! 意氣君來骨肉臣 明.王宗岳〈十三勢歌〉:「意氣君來骨肉臣」。 接著看在人體內作用機序的位階。「君」是下命令的,「臣」則是接受命令並且執行的角色。理解君臣關係的同時,要注意其論宇,也就是討論的範圍為何。 如果論宇為意氣連同骨肉,那麼將「意氣」與「骨肉」對立來看,則骨肉是被意氣所支配的。這裡的「意」就是你的「心之所之」。在此心「意」與「氣」,聯合組成了君的層級,骨肉則為臣屬。 可是一旦論宇變小,論宇只剩餘意與氣,那麼當意、氣二元相對的時候,意就是君,而氣就變成臣。 綜上所述,心意,不僅只是君、臣結構中的「君」,即便在意、氣共同組成的君的層級中,心意,仍是君中之君。這樣的位階結構,正凸顯了心意,在人體內作用機制中,至為核心的地位。 練太極拳如果不在心神上下功夫,那是不可能練成的。難怪小時候父親對我說:「你還這麼輕易生氣,不可能練成太極拳。」就是這個原因。這幾年我在江湖遇到有人太極拳真的形打得不錯,肌肉狀況也良好,可是卻完全沒有任何真功夫,尚無氣、勁可言,甚至於手腳冰冷、寒天畏寒、暑天怕熱,練之久年,究竟為何?後來偶然得知此人脾氣火暴易怒。所以需強調再三:練拳,第一個要改變的,就是心的狀況。 神舒體淨,刻刻在心 明.王宗岳〈十三勢行功心解〉:「神舒體淨,刻刻在心」。 瞭解了心的優先性,它居於領導、主導、主動的地位,接著要談心何以在功夫意義上具備如此優先性。拳經說:要讓精神保持舒爽,「神」在這裡指的就是靈魂,就是形神合一的那個「神」;同時身體要感覺清爽潔淨,這種「乾淨」不僅只是外在的清潔,趨近於香皮囊而非臭皮囊,更是內在並無風寒濕熱諸邪客留,將屆或已然通體純陽,全身充滿真陽之氣。 要怎麼辦到「刻刻在心」呢?我以前從沒有特別在意「刻刻」二字的深意,但最近鍊功時深刻體會到,真的要時時刻刻刻意養成用「心」來帶動姿勢動作的習慣。比方說,實腳要往地心抓,頭頂要往天花板拉,而這些動作都是心神在引導。也就是說,從功夫的角度來看,要時時刻刻保持專注於恪守諸般原則。那麼如果每天練習虛實步一個小時,就等同用一個小時專門鍛鍊「養心」的功夫,自然就容易培養出新的心靈習慣。 氣以直養而無害 明.王宗岳〈十三勢行功心解〉:「氣以直養而無害」。 講述心在功夫中的優先地位之後,我認為練功先清楚禁忌為何非常重要,以免走向修鍊的誤區。什麼叫誤區呢?小時候我練太極拳,第一次在手指間感覺到氣流的時候,興奮地跟父親說:「爸,我現在手指上有氣!」父親卻只是淡淡地說:「不要理會。」從那時起,我對氣感就刻意不去在意。與此相比,很多人一旦感覺到氣,便執著而一直去注意,最後可能導致走火入魔。所以,真正的關鍵在於,到底什麼叫直養的修鍊?什麼叫無害的修鍊?又如何避免進入修鍊的誤區?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 明.王宗岳〈十三勢行功心解〉:「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 拳經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將全部注意力放在自己精神狀態的維護上。至於應該關注精神狀態的哪些面向,等一下會具體地說。先說千萬不要執著於「氣」,一旦過度關注,氣就會不流暢、不平和,就會影響修鍊的效果。我大學時真的遇到一位練氣功的學妹,她整天留意著氣的走位、運行,搞到後來沒辦法入睡,或者睡眠總是中斷。我問她為什麼?她說總是關注著氣在她身體裡如何運行,某晚感覺氣從小臂要走到手大臂,因為有個九十度的彎角,所以過不去,很不舒服,就必需起身動一動,躺下改變睡姿才能再次入睡。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絕對不能執著氣、關注著氣,即使有了氣,也要刻意不要在乎它。以免讓氣不依循正常渠道而行,渠道未滿、渠道不走,已然四處走火,甚至走火入魔,上醫難醫。別忘了至要關鍵,該守的是心。 上述可說是在人體周身輪廓之內,心於周身地位,與由心到氣作用機序的理解,以及該當恪守的治心養氣原則。接著就來到不只個人日常、個人打拳套,也包括對敵之時。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宋.張三丰〈太極拳論〉:「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對敵同打拳套的時候一樣,太極拳的核心功夫在於,你有沒有把你的心、你的意守好,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敵人身上、放到外面世界。這個道理,在自處時很容易理解,可是在對敵的時候,要如何還能做到「凡此皆是意」? 諸君看過《獵人》這部二十年前的動畫嗎?我最近剛好在看。小時候我讀父親《我所認識的太極拳》這本書時,最難理解的就是最後關於「意」的部分。只知要達到太極拳的最高境界,必須修鍊意。《獵人》裡有多場決鬥可見極為類似的修行、提到極為類似的觀念:「如果還沒修鍊你的念,就不要講你有功夫。」跟人決鬥時,一旦你沒有守著內在的意,真陽之氣的保護層、擴充層,即刻會出問題。此等「守在裡面」的功夫,不管自處或對敵,都是至關重要、不可須捨離的。 舉一個太極生活化的例子。不是對敵,而是面對眾人。比方我演講的時候,曾經有時候很流暢、有時會吃螺絲。後來我發現,只要在演講的同時,留一分、甚至僅零點五分的注意在胴體中的一點,如膻中穴,演講過程就流暢自然而不會吃螺絲。這就可見「凡此皆是意」的重要了──我儘量隨時隨處留一些些意,守護著我自己。 接下來具體描述「意」到底要怎麼守? 神如捕鼠之貓 明.王宗岳:〈十三勢行功心解〉:「神如捕鼠之貓」。 太極拳絕對是武術,是可以之與人對戰的武道。那麼無論對敵或自處時的「意」,到底要捶鍊成怎樣的狀態呢?拳經裡說「神如捕鼠之貓」,對敵時的專注力應該像貓兒捕鼠一般,全神貫注於一個點。作為養貓的人,我經常觀察到這樣的情景:當窗外有鳥飛過,會看到家中正坐立窗臺的五隻貓,隨即跟著甩頭、只為持續專注地盯著那隻飛鳥(不知貓兒是否也懂得在自己身上留幾分在意,但習拳者則必須)。對敵之「意」,也必須如此。 可能你覺得:我又不跟人打架,學這個對外的心法有什麼用?其實,這些功夫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實用。就像剛才說的,講話如果想要講得更流暢,就留一點意在膻中。同樣的,去上課或參加會議,不說話的時候,一樣可以看著外在世界的某一點,就像貓盯著老鼠那樣專注;但同時還是留一點「意」,守護著自己的膻中、印堂或關元。平時在外,我多半會選擇守膻中,這樣不顯得怪異,較不引人注意。 「神如捕鼠之貓」,道出莊子所謂「神凝」的靜定專注之道,是讓你心神寧定專注的不二法門。 卷五 人間如詩 無不散雲紗 恨長天一涯 無情非我伴 邀月住人家 都來了,你先走,便不知走後,我粲然的寂寞。 秋聲賦 其一 開謝未同時 春風去不知 丹心跌宕咏 楓葉燦然痴 荷花落盡,枯荷聽雨。 秋聲賦 其二 似錦早抽身 凋零不復親 才將同落雨 當作一心人 把傘遞給你的時候,才發現正與滂沱大雨中的自己重逢。 重逢 如何用一輩子 勘破十輩子情愛 如何用一季 修鍊十年心魂氣血 滂沱大雨中是你 撐傘向我走來 傘是貝葉是偈語 傘是無端天籟 遞給 暴風雨中淚眼迷茫奔逃者 一朵宛如 迦葉的微笑 開展 成一把傘 也護衛 藏在暴風雨中死命奔逃的我 從此 如晦有時 風雨仍在 顧盼能賞 漫天風雨 而今遇淚流滿面死命奔逃的你 向我 像我 走來

作者資料

蔡璧名   臺大中國文學系博士,臺大中文系教授。用生活化、平易近人的語言講解意蘊深刻的醫家、道家經典,教學成果履受學生與校方肯定,曾七度獲選臺大優良教師,更榮獲臺大教學傑出獎。 她在臺大開放式課程OCW推出「正是時候讀莊子」,累積點閱人次逾一百五十萬;二○一五年所著《正是時候讀莊子》一書,上市至今累銷逾十萬本;二○一六年所著《穴道導引》,榮登博客來上半年銷售總榜TOP1。二○一六年十月起再於國際線上教學平臺Coursera推出「莊子──姿勢、意識與感情」線上課程,高踞「漢語學生學習的熱門課程」排行榜之首;二○一八年十月推出「莊子-人情」,亦居哲學類「頂級評分課程」排行首位,打破校園藩籬,只需簡易註冊皆可免費參與雙向互動學習,推擴新一波學《莊》熱潮。   蔡璧名成長於中醫和武術世家,家學之外並師承清代御醫蕭龍友傳人周成清,得其畢生醫道絕學,而父親蔡肇祺是太極宗師鄭曼青嫡傳弟子,為當代著名太極拳宗師。她深受中國傳統醫學和東方修鍊薰陶,進而研究莊子的身心觀與身體工夫。這使她筆下的莊子超越哲學與文學所能詮釋的範疇,歸返具體生命,成為全人的身心法則。她本人曾依循莊子之道強化心身,進而走出癌症,也有讀者學生藉此走出心衰、憂鬱。她講授《莊子》廿四回,以獨特的家學背景,將深奧的國學與醫道相融合,解說深入淺出,觀點獨樹一幟,讓普羅大眾得以簡易不費時的方式,應用莊子治身心之道於日常,使中國傳統醫、道兩家精粹,能夠實踐於生活的時時刻刻。卅年爾來更以廣被詩歌溫柔敦厚文化底蘊,成華人文化圈全民普遍素養,為終生職志。   著有《正是時候讀莊子》、《人情:正是時候讀莊子二》、《正是時候讀莊子 完結篇》、《莊子,從心開始》、《勇於不敢 愛而無傷:莊子,從心開始二》、《莊子,從心開始 完結篇(上)大宗師》、《莊子,從心開始 完結篇(下)應帝王》、《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穴道導引》、《鬆開的技、道、心:穴道導引應用錦囊》、《醫道同源: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醫道習慣》、《學會用情: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二》、《解愛:重返莊子與詩歌經典,在愛裏獲得重生》暨詩集《渡口芙蓉》、《我不知道夜》、《鬆柔歌訣》等書,不計韓文版、中文簡體字版,僅繁體中文版作品總銷量已逾五十萬冊。

基本資料

作者:蔡璧名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17 ISBN:9786264191838 城邦書號:A2203934 規格:平裝 / 單色+套色 / 45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