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打造你要的人生:歐普拉與哈佛教授談「更幸福」的藝術與科學
-
不在意,更能隨心所欲
-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不執著的練習
-
顯化冥想的力量:100個引導練習,啟動宇宙中最強大的願景實現
-
樂活大叔的幸福本事:施昇輝的第三人生進階提案
-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決定你一生的六種物質
-
喜歡自己就夠了:【隨書附 終結內耗金句卡3張一組】不必配合誰要求的100分,這樣的我已經很棒。暖男身心科醫生終結自我否定的45個低內耗練習
-
你現在的辛苦,來自還沒告別陰影的自己:讓曾經束縛你的內在傷痛,不再綁住你的未來
-
剛剛好,就是最好:每天改變一點點,禪定養心的98個日常練習
-
誰偷走了我的靈感?終結空白提案,擊敗妨礙創作的十大內心魔鬼
內容簡介
我們並非不愛,而是害怕受傷害!
「真正穩定的愛,正是本書所提之不斷變化、適應的關係。」
——安德魯.休伯曼博士(Andrew Huberman),全球收聽榜第一名podcaster、史丹佛腦神經科學家
「本書回答了《愛的藝術》中懸而未解的疑問。」
——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鐘穎 專文推薦
「關係取向精神分析」開創者、同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史帝芬.米契爾,留給世界的最後禮物
出版二十餘年好評不斷,為世世代代為情所困的讀者,揭示愛與歲月的真實面貌
浪漫因為新奇、神秘、危險而繁盛,卻因為關係的穩定而逐步消亡。
長久的浪漫,只不過是個自相矛盾的說辭。令人安心的穩定關係,往往會走向終點。
這一點,在所有伴侶之間都是如此。
本書將帶領我們透過精神分析,探索潛意識中對浪漫、新奇、危險、熟悉、承諾的渴求,
你將會了解,我們怎麼愛、怎麼渴望、怎麼失去,並在面對自己與情人時,成為更好的愛人。
浪漫逐漸消失,理想容易淡化,任何浪漫的表象最終都會被拆穿。
面對生活、社會、家庭的種種現實,我們總想讓自己更加成熟,卻不知不覺間扼殺了兩人的情愫。
對此,作者感慨道:「晌午的刺眼陽光,終將會驅散月光般的浪漫光暈。」
隨著時間流逝,愛侶們可能不再願意為對方付出一切,凝視對方的眼神變得淡漠,相處時間更逐漸減少。
的確,「新奇」的發現是建立激情之愛的重要因素,並能為關係注入興奮和能量。
當人們甫墜入愛河、愛意正流淌時,絕不會意識到:數年後,他們的愛人會變得如此習以為常、熟悉得令人生厭。
然而每段關係,就像兩個人一起堆的沙堡──必將被浪潮侵擾,難以預測掌控,唯有了解本質,才能一次次將其重建。
慾望的刺激與冒險勾人心魄,卻是安全感的大敵;穩定、可預測的關係令人安心,卻會將愛戀消磨殆盡。
愛情的本質,正是建立在激情與安全感的永恆擺盪上、變化莫測。
為了自我保護、在想像中對愛情有所掌握,人們努力將一切情感寄託於安全穩定,並將其裹上「成熟」的糖衣。
卻只導致激情慾望無處安放,只能轉變成攻擊、衝突、不忠,甚至暴力。
佛洛姆《愛的藝術》中,講述了愛的方方面面,唯獨不深談危險的浪漫之愛。
《愛能長久嗎?》則選擇直面前者懸而未決、未被解答的疑問:愛的力量是什麼?
愛的力量,就是容納攻擊、修復憎恨的力量。
唯有擁抱關係的不可預測與危險,才能一次次將其修復,真正讓愛長久。
「讀過這本書的人,都將學會更明智地去愛。」 ——安德魯.所羅門,心理學巨作《正午惡魔》作者
「如果你曾跟我一樣深思愛為何物,曾為愛糾結與犯錯,那麼你必會在書架上預留這本書的位置。」 ——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鐘穎
全球讀者感動好評:
「若你曾墜入愛河或痛失所愛,這本書就是寫給你的。」
「對人性刻劃最深刻的一本書,引人入勝。」
「本書沒有教你任何維繫關係、經營婚姻的小撇步,而是揭示我們生而為人,何以去愛。」
「就算毫無心理學背景,也能讀懂其中奧妙、成為更有智慧的愛人。」
【本書特色】
1. 作者在精神分析學界影響深遠,聲望卓越。
2. 內容專業,涵蓋心理學學說,並穿插心理諮商情節,兼顧專業與閱讀帶入感。
3. 比喻精準、深入淺出,文句通順不晦澀,深刻又易懂。
4. 書籍切中伴侶、男女愛的大眾主題,貼近生活。
目錄
推薦序:我們並非不愛,而是害怕受傷害/鐘穎
導讀:打開你我心底的密室
作者序:浪漫看似簡單,實則脆弱危險
第一章:情與慾的雙面刃,我們稱之為愛
第二章:談性說愛,一切源於本能
第三章:理想泡泡會破滅,誰吹的?
第四章:愛得太深,會生恨
第五章:愧疚與自憐,讓我們學會負責
第六章:無意識的控制,與長相廝守的承諾
序跋
推薦序
我們並非不愛,而是害怕受傷害
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鐘穎
為什麼愛情無法長久?
因為投射會收回,對方不可能永遠活成我們心中的百分百男孩或女孩。但作者史帝芬.米契爾(Stephen A. Mitchell),給出了更細膩的解釋:因為愛很危險。
它讓我們自我敞開,讓關係對未知開放,而這危及了我們對安全感的追求。試想,如果我們這麼愛對方,你怎麼敢去冒失去這段關係的風險?
所以,最保險的方式,就是和我們的無意識共謀,一起替這份浪漫愛「降級」,使它變成親人之愛,讓它失去期待。
談到愛的經典,你或許會想到佛洛姆(Erich Fromm)的《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但和你想的不同,這本愛的經典在述及愛情時,並沒有給出相應的篇幅。似乎在佛洛姆的觀點裡,浪漫之愛令人困惑,難以系統化,細心的讀者可以感覺到他對愛情的貶低以及恐懼。沒錯,愛是危險的。
這份危險的情感,讓我們經常把愛與性相連,也讓我們認為,只要把性從愛之中剝除,愛就可以變得純粹。第一代分析師芮克(Theodore Reik)就為此專門立論,將愛與性分離看待。在他的觀點裡,性是驅使,愛是渴切;性是嫉妒與佔有,而愛則剛好相反。
他對愛的理想化令人動容。
著名作家魯易斯(C. S. Lewis)的態度比較折衷。他同樣認為性與愛兩者不同,性想要的是它,是那回事;而愛想要的則是那個人。他認為愛會削減性的糾纏,讓性慾變得更容易。
雖如此,他還是對性做出了平衡報導,認為愛是飛翔,性則讓我們發現,其實自己是牽著線的氣球。而且愛情不僅非常短命,太順服於它,還很容易讓人成魔。
所以他提醒我們,至高總是與至低相隨,性與愛都不能過於神聖化。
然而,愛真是如此純粹又崇高的情感嗎?若真如此,這份情感為何那麼短暫,經常會在關係穩定之後,隨性衝動與激情的消失而煙消雲散?這些問題依舊沒得到解決。
這不禁令人感嘆,在愛的面前,即使有那麼多聰明的腦袋,似乎也永遠不夠用。
但史帝芬.米契爾既不美化愛,也不貶低它,他選擇直接面對,在這份未知而且變化快速的感情之中找到它潛意識的根源,其根源就是我們想要將愛定型,但辦不到。
他告訴我們,愛情很美好,但在現實關係中,人不能忍受自己不穩定。它是海邊的沙堡,而我們期待它永遠長存。
讓生命長存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奪去它的生命。無形的愛因此變成了一段具體的「關係」,可以預期、可以經營、換句話說,可以像一張表格那樣做計畫。但生命不能計畫,因為它會自主發展。
我們掌控愛的嘗試都注定會失敗,因為它會變化。每當我們自以為了解了愛,我們就阻礙了對它的進一步了解。因為愛跟生命一樣,總是自我更新,它會進化。因此愛變得很危險,它的本質不可預期。
所以史帝芬.米契爾對愛情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越是長期的關係,其中越是隱藏著巨大的攻擊性。這跟人們以為的相反,因為我們假定,一段長期的穩固關係總是平淡且乏味。但那只是表面,它的平淡只說明了我們很愛對方。
為什麼呢?為了不讓自己受到愛的激情所攻擊,我們會蔑視、詆毀長期伴侶。是的,我瞧不起我老公,他嫌棄他的老婆。鄙視的背後說明了我們之間曾經激情四射,它真正的目的是自我保護。
所以只有貶低我們的愛情,它才不那麼危險。否則我會覺得很無助,因為愛情讓人卑微,而我對你的渴望時時折磨著我。
但「熟悉」卻會讓你不再吸引人,讓一切變得安全。只是它最終會淘空激情,讓愛情被迫死去。性之所以變成例行公事也是相同原因,雙方越是彼此依賴,性激情就越危險。
所以我們並非不愛,而是害怕受傷害。
推論至此,作者終於替佛洛姆回答了那個他在《愛的藝術》中未能回答的問題:愛的能力是什麼?愛的能力就是容忍和修復憎恨的能力。容納攻擊性,是愛的前提。
史帝芬.米契爾被視為關係精神分析的領導者,而愛情則是所有關係中最令人困惑又最讓人著迷的。這本書是他的遺作,謝謝他以及所有前輩分析師在這項議題上的不懈努力。
如果你曾跟我一樣深思愛為何物,曾為愛糾結與犯錯,那麼你必會在書架上預留這本書的位置,因為它代表著深度心理學對此議題的非凡貢獻,是我們對人性深度所做的卓越探索。
內文試閱
安全感與習慣,扼殺了關係
在大眾文學和精神分析文獻中常見的心理性無能故事,都把不正當、危險性行為的刺激感描繪得神祕難解。為什麼一個女性明明愛著穩定又可靠的丈夫,卻又只在偶爾和「一個讓她感覺到危險的男性」在一起時才會興奮起來?為什麼一個男性明明感動於妻子對他的忠誠,卻總覺得別人的妻子很迷人?
當精神分析師試圖解釋某件不理解的事時,通常會還原對象童年時期的某一前導因素。因此,危險、不正當、出軌、情慾冒險,通常全被理解成童年的重新表達,以及被禁止的伊底帕斯情結。
已知、熟悉之事的乏味,以及對未知的興奮之間存在著衝突,而這種衝突又為伊底帕斯情結的幻想提供了成長空間。在這種傳統解釋中,顯而易見的解決辦法是自我克制,即成年人成熟的理性必須戰勝孩子腦袋中的幻象。苦命的愛人被責令必須成熟,重新獻身於日常生活中那枯燥、可預見的熟悉中!
我觀察到,在臨床情境中把問題反過來思考,反而會很有幫助:在關係中的男性/女性究竟是怎樣經營感情的,以至於能感到如此安全?對這樣的來訪者來說,這些關係似乎被視為輕而易舉、觸手可及的,他們事先假定了關係中的安全感。但在仔細探索這些已建立關係的內涵時,我總會發現,安全感並不是既存事實,而是主觀構建的;熟悉感並不基於雙方深入的相互了解,而是共謀下的產物;可預測性不是真實情況,而是精心編織的幻想。
在生活中以下情況也司空見慣:一段長期的關係破裂後,伴侶一方或雙方才震驚地發現,自己原來一直在無意中假定了另一半會有的內在體驗,而這些假設,或者說對另一半會如何感受的堅定信念,最終使得雙方感覺整段關係既安全又乏味。但這些假設不過是單方頭腦中的虛構之物,且通常是雙方共同營造的結果。
事實上,丈夫並不那麼可靠,妻子也並不那麼忠誠。他們會發現「乏味的另一半」有著各種各樣的祕密、非常私人的想法和感受,也許還有一段讓他/她能表達這些祕密、想法和感受的隱祕關係。「他/她根本不是我原本以為的那個人!」被背叛者往往會如此悲嘆,這段話是多麼的準確!
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知曉、預測另一個人?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知曉、預測自身?一直以來,傳統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確實把自我描繪成是可以確切知曉的——自我由穩定且又可預測的結構組成;其中存在一個持續的、核心的自我,自我的核心便是這樣的單一內核。
如果安全是被事先假定的,那麼它就會自動尋求驗證。但是,新興的理論流派把自我的特點描繪為更不能接近的、去中心化的、流動的、不連續的。從這個視角來看,需要解釋的並不是冒險、危險,而是所謂的可預測和安全。
對不能接近事物的渴望感、對已知事物的控制感,是同一種幻象的一體兩面,它們的功能都是為了容納風險和不確定性。渴望得不到的東西,是為了將之慾望隔離進一個命運已定的領域。沒有結果的愛是痛苦的,但也是安全的。相反地,長期關係中經常出現的安全感、占有感和所有感,在某種程度上是根基於永恆幻想而產生。
在長期關係中,存在建立安全感的強大動機始終存在,那是一種對不可預測的預見,一種對未知的知曉。英國散文作家亞當.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就曾指出:
「認識他人的過程,或者知道關於他人某類知識的過程,這可能是反情慾的。人們在某些形式上互相熟悉,其無意識的意圖是為了扼殺慾望。這一說法並非簡單地基於『難以捉摸』或『嫉羨』有助於維持慾望,還因為某些認識他人的方式會削弱他們對我們的興趣,而且這可能是他們恆久不變的願望。因此,我們必須密切留意他人邀請或允許我們認識他們的方式。同時,也提醒自己要警覺:認識的過程可能會非常有傾向性,有著非常精明的安排,這也是相愛過程的範式。」
菲利普斯所謂某些形式的認識過程,是指強迫的形式,這會把他人的流動性和多樣性固化進某個可預測的模式中。這種形式的認識過程會扼殺浪漫的激情,卻在長期關係中非常普遍,有著強大的吸引力。這種形式看似增強了安全感(但就像所有試圖掌握安全感的做法一樣,只在短期內有效),但其實是強迫性的、虛幻的。
人們經常會說,對彼此的習慣會扼殺慾望。但我們是怎麼對愛人變得習以為常的呢?對於機械式任務來說,比如洗碗和刷牙,形成習慣非常有用。但是習慣對於關係來說,卻是致命的。我們很容易在某種程度上習慣於所愛之人。但是想想看,「把某人變成一種習慣」是多麼不公平,多麼令人憤怒,並且把個體的人性和複雜性簡化到什麼程度!
這種彼此習慣,往往使浪漫愛情變得枯燥乏味,它並不是愛情本身固有的本質,而是一種具有保護作用、把愛情降級的策略,是對浪漫愛情固有脆弱性的防禦,也是愛情發展歷史的產物。
依戀和舒適的愛
好父母會為孩子提供的東西之一,是某種程度上雖虛幻但又精心構建的安全氛圍,使孩子得以建立「安全型依戀」。用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的話來說,足夠好的父母不會與年幼的孩子談論他們自己的恐懼、擔憂和疑惑。
由此,他們為孩子構建了「傷害永遠能被免除」的感受,孩子不會有突然出現的警惕感,因而可以去發現並探索自己的心靈、創造性和生活中的喜悅。兒童虐待可怕的破壞性不僅在於虐待本身帶來的創傷,也在於無法為孩子養成一個受保護的心理成長空間。
重要的是,孩子意識不到這個保護空間需要父母多麼辛勞才能維持,父母在背後又做了多少事務。但是作為成年人,我們會逐漸學習照顧者是如何提供那個像繭一般的安全空間。孩子們會從對父母的安全依戀中,感受到內在的確定感和控制感,但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幻象、一個很難打破的魔咒。這就是為什麼對孩子來說,突然喪失依戀對象就像災難一般。
父母竭盡全力為孩子提供對環境的控制感,但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這種控制感本身某種程度上也是虛幻的。就像其他芸芸眾生,父母也只能有限地觸碰和控制自己的感受。因此,兒童深深地被其早期所處人際關係環境的特徵所影響,父母也許能覺察到一些,也許不能。通常,父母的祕密也會成為一種可被隱約感知的存在,即使這些祕密尚處於未被語言清晰表達的狀態。
而父母的經歷、無意識衝突、否認的激情,都具有「處於孩子覺察之外」的特點,這又會讓孩子覺得它們是誘惑的、禁忌的、神祕的。父母努力嘗試為孩子提供安全基地,將這些感受隔離出去,但經常正是這些感受,終將發展成孩子體驗中最令人不安、挑逗和興奮的特點,並深深烙印在孩子的慾望中。
我們在兒童早期精心設計且必不可少的安全背景下學會了愛,而愛永恆尋求著一種充滿未知、幻想和危險的安全狀態。最出乎意料也相當荒誕的是,我們努力使愛情變得更安全,而這些努力又總會使愛情更加危險。
毫無疑問,單一伴侶制下承諾的動力之一,是為了讓關係變得更安全而付出努力,為了保護愛情的脆弱、躲避愛情的風險並建起籬牆。然而,當今這一可敬的制度承諾傾向於伴侶互惠。我們選擇一個人作為唯一的伴侶,這戲劇性地增加了個體對伴侶的依賴,使愛情變得更危險,也使人們付出更多的努力來保障「這是一份令人信服的愛情」。
我們佯裝相信自己以某種方式,把愛情中的風險最小化並保證這段關係的安全,卻也因此破壞了慾望的前提條件——慾望需要穩固而豐富的想像力才能呼吸和茁壯成長。
死氣沉沉的關係,正是她要的
蘇珊(Susan)是一位四十五歲左右的女性,她困惑於自己做過的一些選擇,並擔憂自己的生活陷入社會學中所謂「陳腐無趣的循環」,於是前來接受精神分析治療。
無論是在物質層面還是人際關係上,蘇珊的童年都非常匱乏。多虧母親長期虔誠於信仰,這種虔誠雖讓人覺得做作,卻給了她一絲微弱、持久的安全感。雖然蘇珊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經歷非常坎坷,但她憑藉非凡的智力和創造力,為自己創造了儘管有些乏味但仍讓她滿意的生活。她和丈夫及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感覺家庭生活非常豐富又有意義。
然而,在治療開始的前兩年,她陷入了和一位年輕男性的戀情。她魯莽地、不顧後果地沉迷於這份戀情中,既興奮又害怕。這是中年危機嗎?她應該拒絕婚外情的刺激,成熟理智地回歸舒適的家庭生活嗎?還是應該放棄熟悉的日常、傳統的關係,與情人一起尋求更真實也更危險的生活?這個選擇和電視上時常看到的劇情沒什麼兩樣,為此她既壓抑沮喪,又踟躕不前。
我時常為蘇珊全方位的自我貶低所震驚。她是位才華橫溢、極具吸引力的女性,卻總覺得自己一直生活在崩潰的邊緣。隨著慢慢了解到她如何組建現在的家庭,我們清晰地發現,她的婚姻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就像是在療養院接受照料一樣。
她丈夫很關心她,甚至可以有點到溺愛的程度,這給她一種他永遠可以隨叫隨到、有求必應的感覺。她痛苦地抱怨道,這種溺愛帶給她的影響是反情慾的,但隨著深入探索他們的生活安排,我們也越發清晰地了解她依賴於這種溺愛,某種意義上她也在努力讓這種狀態繼續下去。
她相信,沉悶的婚姻和令人興奮的婚外情,都源自該兩名男性本身。但我指出,是她用某些方式讓婚姻停留在乏味和可預測的狀態,同時又把自己對冒險的需要從婚姻中隔離出去,將之投入另一段關係。我嘗試啟發她,並讓她意識到,雖然她成功地將這種情況維持了很長時間,卻也總在為某種崩潰做準備,她需要讓丈夫保持乏味,但同時能可靠地照顧她。
隨著她逐漸意識到自己為兩段關係定下了「刺激」和「枯燥又可預測」的基調,這兩段關係都開始產生變化。她驚訝地發現,自己在和丈夫互動時是多麼壓抑,於是她開始和他探討,希望彼此可以更加敞開心扉、傾訴真情。起初丈夫的回應有些謹慎,但在之後一次治療中,她表示兩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非常浪漫的週末,丈夫甚至用一種讓她更興奮的方式,回應了她那略微異於常人的 性癖好。
「這個週末十分美好,」蘇珊說:「非常舒適!」
我對她使用的「舒適」一詞很感興趣。在此之前,她會用舒適來描述自己和丈夫的關係,她丈夫會穿著拖鞋、腳步輕輕地為她端上咖啡。但她從未用舒適來描述自己和情人的關係。當她今天用它來形容該週末種種打破常規的事,就顯得有些古怪了。
我們覺得她選擇使用這個詞,正是她過去處理相關經歷方式中的重要部分,透過這種方式,她可以維持「陳腐無趣的循環」,重新獲得熟悉感和可預測感——可能因為她感到終有一天,自己可能還是會迫切需要這些熟悉感和可預測感,當然也同樣需要不斷反抗這些感受,以在自己身上尋找更真實、更有生命力的東西。
孩子和成人都有某種強烈的需要,他們需要既認識自己又認識他人,需要一種完全安全的依戀關係。但是在人和人的關係中,安全感和可預測感都非常難以尋得。我們往往無休止地努力,試圖重建那種虛幻的永恆感和可預測感。
每當來訪者抱怨自己死氣沉沉、毫無活力的婚姻時,我們便有機會向對方展示,他們其實覺得這種死氣沉沉的關係彌足珍貴,以及他們是怎樣小心謹慎地維護和堅持它,又是如何把性愛過程變得非常機械化、完全可預測,最終鑄成一座堡壘以抵禦意外和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懼。
因此,除了幻想的、虛幻的、支撐安全的維度上而言,「安全性依戀」並不適用於理解成年人的雙向浪漫愛情。儘管我們一直希望愛情能夠更加安全,但就其本質而言,愛情本就是不安全的。
作者序:浪漫看似簡單,實則脆弱危險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發現潛意識,雖然是對西方文化的一大貢獻,卻在當時遭到普遍抵制。佛洛伊德曾嘗試歸因這種抵制為「潛意識的發現,是因人類自戀導致的第三大強烈挫敗」。
人類,甚至從不是自己的主人
其中,第一次挫敗來自宇宙學,也就是「哥白尼革命」。根據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的理論,如果地球是繞著太陽轉,而不是太陽繞著地球轉,我們就不得不面對難以接受的事實:人類並不深處宇宙的物理中心。既不在宇宙的內核裡,更不在其中央。正好相反,地球還繞著另一個中心在繞行。
第二次挫敗則來自生物學,即「達爾文革命」。若承認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學說中,人類是由另外一個動物演化而成,人們也別無選擇,只得面對另一令人不安的真相:人類並非天選之子。我們不是在神明的靈感中,在一瞬間、一蹴而就地被設計出來,而是在漫長的時間裡,緩慢、逐步地發展而來的。這種演化源自生命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
佛洛伊德則認為,他對人類自身重要性的評估,也就是對「無意識」的發現,即是來自心理學的人類第三次挫敗,也是最具毀滅性的一次打擊。在佛洛伊德的發現之前,人類的重要性雖已處於不斷縮減的狀態──人類只是無限生命形式中的一種,並處於宇宙萬物的邊緣而非其中心,但在此之前,渺小的人類至少還能宣稱是自主的。
然而,佛洛伊德還是證明了:人類甚至不是自己的主人,我們甚至無法管控自己的心智。根據佛洛伊德的觀點,心智是一個包含了高等級和低等級的結構,也是由許多衝動所構成的迷宮式體系,這些衝動相互獨立地驅使著人的行動。假設心理是一座冰山,我們的意識體驗僅僅是冰山的頂端一角,而無意識的心理過程,則占據了巨大冰山的其他部分。
這些無意識的心理過程,以一種不被認知、沒有言語、難以理解、不容阻擋的方式,塑造著我們的動機、價值觀和行動。佛洛伊德認為,人類難以接受這些觀點。過去,我曾一直認為佛洛伊德錯了。但每一次智慧革命,都給人類的自我重要感帶來了直接傷害,這一點無疑他是正確的。不過,從佛洛伊德身處的歷史位置來看,他也許難以想像,每次智慧革命所帶來的失落,不久後都將被隨之而來的獲得感超越。
在哥白尼的理論提出的幾個世紀後,其真正的內涵才逐漸顯現。我們不僅不是宇宙萬物的中心,耀眼的太陽也只是數十億恆星中的一員,許多恆星甚至比太陽還閃耀。更令人震驚的是,在佛洛伊德去世多年後,隨著天文學家愛德溫.哈伯(Edwin Hubble)的發現,人類開始認識到,過去我們了解的許多恆星或擁有行星的類太陽系系統,實際上甚至屬於其他星系。銀河系只是無數星系之一,而現在這些星系正以驚人的速度互相遠離。
想到這些科學發展,我總是能感受到祖先在面對哥白尼的發現時的那種渺小感──這種感受在哥白尼時代非常容易理解,但在今天卻近乎古怪。人類究竟是如何看待自身的呢,是宇宙萬物的中心嗎?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我們內心喪失了祖先所擁有的、幾乎占主導地位的自我重要感,但這似乎並沒有帶來嚴重後果,尤其相對於我們對宇宙的理解而言。
宇宙既讓我們的心神為之驚奇讚嘆,又讓我們的頭腦為之混亂。我們放棄了身處宇宙中心的主張,也使得我們更可能將自身視為如此非凡而宏大事物的參與者。對於哥白尼甚至佛洛伊德來說,這都是不可想像的。
同樣的,達爾文非凡的天賦,使他在那個時代就理解了進化過程及其基本機制,人類因而從一個完全獨特於其他生命的神聖位置上猛然跌落。但即使一個半世紀過去了,我們仍在努力解決這一劇變帶來的諸多影響。
作者資料
影響最多精神分析師的當代權威 「關係取向精神分析」公認開創者 史帝芬.米契爾(Stephen A. Mitchell) 知名精神分析學家、作家,精神分析領域的重要人物。在關係取向精神分析(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和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方面皆做出了重大貢獻,對當代精神分析思維和臨床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對理解人類心理學的關係層面和治療過程有巨大貢獻。 曾擔任威廉.阿蘭森.懷特研究所(William Alanson White Institute)的訓練及督導分析師,並在紐約大學教授心理治療及精神分析博士後課程。他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創辦了國際精神分析期刊〈精神分析對話〉(Psychoanalytic Dialogues),這份學術期刊影響深遠,也使他得以介紹「關係取向精神分析」給更多讀者。另著有包括《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歷史》在內的數本心理學著作。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