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華文文學 > 散文
人生喜事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人生喜事

  • 作者:騷夏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5-04-08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折 300元
  • 書虫VIP價:300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85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年度最強限定:$499輕鬆升級VIP/外版新書

內容簡介

人生苦短 放過自己就是件喜事 楊佳嫻、潘家欣 專序推薦 一轉眼,六年級後段班也都步入中年、號稱初老?!來看養貓和蒔花都頗有心得的詩人騷夏,用截然不同的角度分享興味十足的各種童年拾趣或中年心事。作家這兩年心境大轉變,勤快寫下一篇篇好看而不沉重的生死感悟小品,在副刊專欄和個人臉書都大受好評。 曾以「荒」、「謬」、「感」寫下《上不了的諾亞方舟》,這次騷夏秉持一貫與眾不同的接地氣詩人視角,看出人生各種大事小事的荒謬喜感。如作家潘家欣序中說得好:「人生的劫難也不必然全屬禍事,轉念可以是喜事。在散文的反覆鋪寫之中重新敘事人生的藍圖,把自己從野豬騎士轉生成騎龍觀音?如果說,人生萬事皆為初版,那麼,散文的敘寫,是否就是一種對自己的改版再刷?」 輯一「騎龍觀音無限卡」中作者自問:「我是一個迷信的人嗎?」騷夏的「迷信」其實充滿趣味,從寵物溝通到祭改、抽籤問事、拜地基主,度過好運衰運,發現操盤這一切原來不都是「神的扭蛋機」嗎?!輯二「忘憂孟婆湯」寫下不少至親死別的喪禮見聞,那些哀傷也十分豁達的洞悉幽默,哭著哭著就笑了。輯三「房貸詩人如是說」十分勵志,是呀就連仙氣詩人也可能得買殼揹貸款,買房到底是喜事還是辛酸?原來三十年的房貸和三十歲的貓,都是可以一樣甜蜜的負荷。進入輯四到輯六,不論是「貓選之人」、「自己的冰箱」,還是「放過自己求生指南」,只見一片貓肥家潤、滿室花香大好光景,即使其中有傷感、有遺憾,也在她擅於轉換視角的幽默中被化解。讀者如你我,也一併被療癒。 從生死大事寫到貓事、花事、房(貸)事,及至個人對身心靈的安頓探索,一邊也回顧八十年代在高雄的成長故事。幽默犀利的文字,真正是,糗事醜事窘事何妨都以喜事看待,笑談人生何處不喜事。

目錄

推薦序一 ◎潘家欣 推薦序二 ◎楊佳嫻 輯一 騎龍觀音無限卡 忽夢年少事 蟻民的祈禱 下願 騎龍觀音無限卡 祭改記 超譯還是溝通 神的扭蛋機 籤詩之間 地基主的雞湯 小眾生 更年 輯二 忘憂孟婆湯 忘憂孟婆湯 家族群組 金公館 野台開唱 外婆幫我買玩具 祭文確認表 出境咖啡 阿嬤的陰脣 首購買房記 清明 輯三 房貸詩人如是說 敗選感言 窗口 朝聖之路 斡旋 賀成交 二看 遷徙家書 那些沒有緣分的房子 看房筆記 吉祥物殺價記 省螺絲開飛行機 房貸詩人的數學課 三十年的房貸和三十歲的貓 輯四 貓選之人 貓選之人 貓尿業力說 貓的理由 你貓的早安 你貓的過年求生術 孫子 端午的聯想 度夏 就醫 輯五 自己的冰箱 自己的冰箱 福氣菜 魷魚、小卷、透抽、花枝和軟絲 雞婆 三的故事 人生第一次吃Häagen-Dazs 荷包蛋的懺悔 阿嬤的貓眼石 天邊孝子與身邊孝子 相親鬥鬧熱 Ken & Mary之樹 留下買樹財 文青春節買花攻略 裝蒜 家人福袋 勤花 輯六 放過自己求生指南 這有什麼好說的 奴隸的編號 糖醋排骨不要醬 和青江菜差不多 城被化空以前 新人際時代 捷運蜻蜓 長輩濾鏡 中午吃什麼 光明燈 交稿了沒 交稿就在十天後 和青江菜差不多 放過自己求生指南 冷知識熱話題 並沒有要完成什麼 落地 失去和沒有失去的書

序跋

願望寶石的折射與擬像 文╱潘家欣(作家) 傅柯在《古典時代瘋狂史》二版自序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描述著書的誕生:「一本書產生了,這是個微小的事件,一個任人隨意把玩的小玩意兒。從那時起,它便進入反覆 (répétition) 的無盡遊戲之中;圍繞著它的四周,在遠離它的地方,它的化身們 (doubles) 開始群集擠動;每次閱讀,都為它暫時提供一個既不可捉摸,卻又獨一無二的軀殼;它本身的一些片段,被人們抽出來強調、炫示,到處流傳著 ,這些片段甚至會被認為可以幾近概括其全體。……一本書在另一個時空中的再版,也是這些化身中的一員:既不全為假像,亦非完全等同。」 散文寫作的集結出版,我以為用傅柯這段話來詮釋,是極為合適的。 《人生喜事》的散文作品,多數還在報章、網路平台刊載時,就已經開始了與讀者互動映射的旅程。有些作品轉載率極高,轉載的讀者往往也會加上自己的點評。假若作品有靈魂,這些小小的靈魂也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轉載中,穿上了不同的肉身。假如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次視角的融合,每一世不同敘事,使得作品宛如多切面的寶石,折射,擬像,融合──「視角的多重轉移」,私以為是這部散文集的主要命題。 書以喜事為名,看似炫耀,實則人生行至中年,多少憾事。輯一〈騎龍觀音無限卡〉的〈下願〉,作家以童年之憾出發,談及幼年好友因為家中因素而分開,生離與死別,台語方言的腔調更強化了哀傷氛圍。不過,那大概是全書唯一確實顯露出哀傷的文字。而後不管是寫支持的政黨候選人落選、或是寫想要的房子被買走、在路上被車撞、親人相繼離世……各種人生的不如意之事,騷夏都以輕盈方式來描述,彷彿在說落語(らくご)笑話。 節制中飽含喜感的語氣,以種種自嘲建構出灑脫的人生表情。這種老派幽默感,在當代散文中少見了。幽默的要訣在於視角的轉移──工作不順,騷夏的反應不是抱怨,是去廟裡「祭改」,並且篤信祭改的效力。與其說迷信,不如說作家以虔誠之心,靠著民俗儀式度化了自身的姿態。這本散文集要呈現的人生哲學是凡事反求諸己,結果交與天意──拜地基主,是自己可以做的事;抽籤詩,是自己可以做的事,做完就安心了,這叫做信仰之福,怎麼不會是福氣?福氣來自看待人事物的方式。 輯二談及家族史,熟悉騷夏詩作的讀者,不妨將輯二視為《瀕危動物》家族敍事詩的後傳,尤其對老病的觀察寫得別有趣味。親人的長照與離世是苦澀之事,但她筆下的家族成員真是各自神通。死別明明是沉重題材,在她的筆下,仙逝的阿嬤可以是呼風喚雨、要塔位有塔位的神級人物;外公遺照修圖演變為整型修容的迷惑之辯;本應莊嚴的法會因為隔音不好變成了野台戲大車拚。騷夏的筆法總讓我想起另一位幽默的作家──傑洛德.杜瑞爾,生命可以充滿各種困惑,也可以上演魔幻的木偶奇遇記。 輯三則從私人記憶轉向接起都會地氣。作為一個北漂的上班族,買房安身是何等重要的人生大事,騷夏將房屋買賣的種種進退、斡旋過程,比擬為人際情感的揪扯,何時進?何時退?有多少資本可以大膽進場?何時才是高點?面對他人的買房/情感問題,我們又有何資格可以指點?務實的上班族要繳房貸,看似仙氣飄飄的詩人也一樣要繳房貸,與房仲一來一往的敘事中,無論讀者屬於有殼或是無殼之人,一邊吸收買房冷知識,一邊某些失落惆悵心情也被熨貼了。無論如何,我們生命中總有一座想要但不可觸及的夢想城堡吧!或是明明以為可以得到,卻被人硬生生從中奪走的機會吧!令人怦然心動(心痛)的,何止是房子。 輯四到輯五大約是最受歡迎的題材:貓肥家潤,冰箱豐滿,花開富貴,這是壯年生活的幸福寫照。而騷夏細數家中愛貓的來由,以及照料貓的種種趣事,又從冰箱的獨立衍伸出一個成年人應有的底氣。買樹、買花、做貓奴,快樂的玩具寫不完,但我最喜歡的是〈阿嬤的貓眼石〉──那是篇頗為嚴厲的說教文。快樂可有假?記憶可有真?我們對於他人的人生又有何智慧去評論?不僅是談論收藏品的真偽之文,也是一篇待人處事的警世文。警世的語調順勢聯結到了輯六的〈放過自己求生指南〉,雖然名為放過自己,騷夏在輯六卻露出了一部分嚴厲的自我。寫出版職場經驗的散文,談的多是人情的二修進化。放過自己是一種進化,考量他人的心情,則是一種進化後的富裕。社畜之難各自不同,但是,如何從難中得自由,卻是日日風雪日日春的修行了。 難以忘懷小時候的漫畫《七龍珠》,只要收集足夠的願望寶石,就能召喚出神龍,達成願望。長大以後想,原來一顆又一顆的龍珠,都是人生苦難,一劫過一劫。那麼,真正的神龍又是甚麼呢?騎龍觀音原非神蹟,只是故事的錯置嫁接;人生的劫難也不必然全屬禍事,轉念可以是喜事。懷著初心踏入紅塵,轉身發現初心被蹂躪,期待後面是幻滅,那麼,有沒有可能,在散文的反覆鋪寫之中重新敘事人生的藍圖,把自己從野豬騎士轉生成騎龍觀音?如果說,人生萬事皆為初版,那麼,散文的敘寫,是否就是一種對自己的改版再刷?回到傅柯的話,文學在上,如果文字是一種人生的再版,辭彙都是化身中的碎片:「既不全為假像,亦非完全等同。」那麼,文學算不算是我們的願望寶石?萬千法相的折射與擬像,可以救世,也可以滅世,端看收集寶石的人,心之造化。

內文試閱

忽夢年少事 友人的貓走了三年,她問我,看到臉書動態,還是會哭得一塌糊塗,為什麼還是走不出來?我告訴朋友,這很正常啊,我的老狗,算一算,死去超過二十年了,還是會想念啊。 狗死在我懷裡,我抱著,起先是毋喘氣,我把手靠在狗的胸口,心臟還在跳,跳一下,再跳一下,然後我再也等不到。 我的狗已經死掉超過二十年了,所以,我在學動物離世溝通的時候,心想,第 一次連線就連牠吧。我一定不會哭的。冥想的時候,我正攀爬在一棵大樹,高聳入雲的參天巨木。靈魂是主幹,每一世都是一根分岔的樹枝,我選了其中的一枝握緊,俯身往下看。 然後我看到我的狗現在變成一個人了,一個美國人,男生,中學生的樣子,正在學中文,一橫一豎中文字寫得歪歪扭扭,他一筆一劃像是學走路認真,我卻看到過去的我搭著小狗的腳教牠怎麼爬樓梯的疊影。 美國男孩後來跑去海邊衝浪,腳上綁衝浪版的繩子,是橘色的,我一眼認出,因為那是我家狗的牽繩的顏色。 我喊著牠的名字:阿咪啊阿咪啊!喊著喊著我怎麼哭起來了呢?狗記得我,狗的靈魂也問候我,還問我一個奇怪的問題──牠想問我還有沒有在寫作? 狗的靈魂回憶生前,牠最懷念的時光,是我都牽牠散步去買報紙。當時我是高中生,我幻想自己的文章可以登上報紙副刊,稿子寫在稿紙,厚厚的一大疊,摺進信封再去郵寄,但我投了很多稿都石沉大海。反正都要帶狗散步,都要買報紙,一買到報紙就先翻副刊,看有沒有自己的作品登出來。 然後我就去讀大學了,只有放寒暑假的時候我們才會一起去散步,後來聽說這樣投稿法真的太傻,年少的我逼自己快忘了這段羞恥的過去,寫作的天才都嘛是英雄出少年,這種鴨子划水的笨事,還是少讓人知道的好,幸好只有我自己知道。 但,我的狗,竟然記得。 我當場哭倒。「有的,有的,大姊現在有完成當時的夢想了。」「阿咪啊阿咪,大姊姊好想你啊,嗚嗚嗚嗚……」 我家狗的靈魂很替我開心,說他會更認真學中文看懂大姐寫的字。──「那麼大姊姊可以不要寫太難的中文嗎?」 「好的,好的。」哭得東倒西歪的我,在斷線前對狗下了這個承諾。 沒錯,現代詩對學中文的外國人太難了,大姊答應你,決定一定要好好寫散文,我第一本散文集成書的時候,特別整理了一些極短,表面上是當初報紙副刊專欄集結,私底下我其實很想獻給這個──很難言說的理由。 不要管我是不是嗑了什麼,看到一些幻象,至少,我懷著不管怎樣要把散文出成書的心願,讓我完成上一本書。我把見到阿咪這件事講給我家人聽的時候,我媽和我弟、妹也都哭了,因為我們都很愛那隻狗,不管是真是假,聽到牠過得好,真的很不錯。 蟻民的祈禱 我是一個迷信的人嗎?我想應該算是吧。同事說看我拿香拜拜的樣子很專業,還知道開運招財補庫可以寫「疏文」,也就是我們凡人上呈給天神的奏章。在天公面前祈福許願,要以「蟻民」自稱,表示人很渺小的意思……同事覺得這些冷知識實在很酷:「是有看過漫威的《蟻人》,倒是第一次聽到蟻民。」我心中冒出疑問,是都沒有陪長輩拜拜過嗎? 或許是因為來自南部海邊,海口人對媽祖信仰從小耳濡目染,儘管我現在上班要對抗的不是海波浪,但還是有其他的人生漩渦暗流。我迷信其實只是膽子小,有神可以信靠,能力範圍我會儘量虔誠。 但迷信的我也有窒礙難行的時候。新家交屋後,緊鑼密鼓開始裝潢工程,我家是小案,設計圖上的日式侘寂風,實際上是預算拮据的委婉說法。設計師手中有多筆案件同時開工,我看他也是忙到不可開交,調配水電木工泥做輪番在各地進場,眼看感恩月已到,水電拉完,系統廚具施作遲遲沒進場,內心忍不住尖叫:農曆七月真能施工嗎? 掐指算算,我決定不再多問,因為問了也是空虛寂寞。主要是那時我原租屋處已經談好退租時間,新房的房貸和舊承租單位的租金同時在繳,後續裝潢款和搬家款都要付現金,而我的積蓄全擲入買房的頭期款。如果不在農曆七月繼續進行工程,我的金流肯定會有問題!雖然很不想說「窮比鬼可怕」,但當時的確心有戚戚焉。 「那就不要想太多了!」長輩建議我與其心裡惴惴不安,不如多去新家工地巡巡走走,「如果遇到師傅記得請涼水,咱做主人家也不要太小氣。」我嘟噥說:「已經買了運動飲料、綠茶和可樂一箱一箱放在現場,只是工班不喝。」 「飲料是不是沒拆箱?這樣誰好意思喝啊?」長輩再度提醒。 原來我只糾結在迷信,反而忽略了人情世故。很意外勸我不要迷信的,是家中長輩,爸媽提到高雄現在住的家,彼時裝潢也是「袂拄好」,不湊巧到農曆七月還未收工,這些年住得也算平安。 「不是七月才開工拜拜,應該可以吧?」蟻民我誠心向天祈禱。 因為是蟻,所以迷信;因為是蟻,所以路窮則變,變則通。蟻居求省求通,工班難尋,七月裝潢房子相信神明、好兄弟能體諒。 斡旋 買下臺北房子的前一天,前我一組斡旋的人放棄了,仲介和我商量,房子可能在等我們。添到整數吧? 在房屋買賣的世界,數字和現實總是錯亂,加一是指一萬,一百是一百萬,一千是一千萬。我剛剛幫作者申報稿費,一個字是兩元,作者花了半個月寫一千九百六十多字的採訪稿,前置還要讀書做功課,擬完訪綱還要抽時間採訪,我幫他申報整數四千元。然後我現在要用三十秒決定,要不要再添個十五湊個整數? 「要嗎?要嗎?沒有整數,屋主說就不出來了。」 話術。我當然知道是話術。 斡旋是心理戰,已讀不回是幫自己爭取時間?或是失去機會?我已經斡旋失敗幾次了呢?不想去想就繼續已讀不回。 我是有多喜歡那間房子呢?電光石火才看十五分鐘。房仲一組一組人帶看,我抽到第十一號,關於房子的資料只有一張單面A4的紙,賣一本350元的書出版社新書資料卡正反列印至少都有三頁,這一切的反差都太大了。 「加啊為什麼不?才多加十五,你不是很喜歡那一區嗎?」朋友傳訊這樣說。 「正常的話都是五、五、五一點一點添上去的,沒有人一下子就墊高的啦!」另個朋友傳訊這樣說。 「你不是說你昨天夢到阿嬤嗎?」弟弟打電話來。 「對啊,恁阿嬤在夢裡叫我買石牌仔附近,阿嬤在開什麼玩笑?很貴耶。」我回。 那天和我一起去看房子,是香港作家朋友的姐姐和姐夫,想移民的他們對於房地產有一些研究,我最後採用他們的建議,就按房仲說的,出價先加上去。 「這是你這輩子到現在最大的一筆投資,一定要守住,不要再加上去了,我們會為你禱告。」姐姐這樣說。 七點下班,外面下起大雨,八點約在仲介公司斡旋,沒有準時出發會趕不及, 「吃點東西先啊!他們會把你關起來很久……」朋友傳訊這樣說。我和同事Diamond借了一把大傘(拜託Diamond這個吉祥的名字罩我?)換上全新的口罩(任何看起來討吉利的小事我都盡量去做)房仲說印章也要帶在身上,還要有張裡面提得出錢提款卡。 我從明德站下車,穿越SOGO到中山北路,還差十分鐘八點,等紅綠燈過馬路,我看到我的仲介另一頭頻頻探頭張望。 從看去年中秋密集房子到現在三月,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時間。這段時間我只要有機會的區塊我就去看──三峽、樹林、南崁、林口、A7、A8、新店、汐止、關渡、紅樹林,足跡大大跨越我平常的生活圈,平常不會隨便加別人LINE,這陣子倒是加了很多仲介,怎麼認識仲介?你站在仲介門市佈告欄就會有人出來探頭了,我像一塊會走路的肉自己送上門來,大抵會先詢問你的需求、預算還有職業,對的,一般都會先「很冒昧想問您是做哪一種行業的?」嘴巴說很冒昧,很有禮貌的樣子,問沒禮貌的問題。但我是仲介我也會這樣問吧?就是大白話問想知道你月薪多少?工作穩定嗎?有家人會幫你出頭期款嗎? 我的仲介是個省話的人,因為話少,比起同業咄咄逼人壓迫感稀薄很多,幾次帶看房子,我看他眼神常看遠方放空,沒有滑手機,就只是發呆,我覺得很好,該看得見的基本資料看完,還可以有時間慢慢感受屋子看不見的氣場。第一次委託他斡旋房子,約定交斡旋金時他遲到一小時,買過房子的朋友驚呼:也太散了吧。算了我之前看房子也曾遲到一小時,就彼此彼此了,那次斡旋是一間屋主在預售就購買、新成屋後想要脫手的物件,投資客沒有賺到三百就不叫投資了,當然,我也沒有這麼多錢。 第一次斡旋就失敗,好像是很常見的事。後來我還遇過帶了斡旋金想要出價,仲介見我出價太低,連收到不想收的情形,也是真心疲憊。但更多聽到的是收了斡旋金就拿不回來的都市傳說,但願后土皇天有知,想買房子眾親友們都不會遇到…… 斑馬線走一半,就看到仲介頻頻和我揮手:「屋主已經在等我們了!」 我被帶到「斡旋室」等候著,好像沒有這樣的專有名詞,就是五人小會議室,仲介來回傳達,希望買方加一點,賣方降一點。 我和仲介要一杯水,仲介說好。然後他就不見了。水沒有送來,這好像也在預期之內,朋友說她買大坪林的房子下斡旋那天從早上十點被關到下午五點,買方和賣方都餓到兩眼發昏手發抖。 時間都是幻覺,一小時半北高高鐵通勤的時間,或許沒有撕開鋁箔又蓋上等待泡麵泡好的時間讓人覺得久,尿急和口渴我想更是。 我起身想離開小會議室,恰巧仲介同一時間敲門側身進來,斡旋單還在等我填上新的數字,尿尿喝水也沒有不行,可是我真的沒有辦法再加了。 既然時間都是幻覺,那麼就來打電動吧。我打開手機的手遊APP,ToyBlast是一款很棒的消除遊戲,沒廣告音效好,火箭炸彈咻咻刷一整排方塊碎裂很療癒,「Well Down」做對了還會用充滿激情的女聲「Nice Move!」「Amazing! 」鼓勵你。我把手機聲音開到最大,從現在開始我要專心打電動,其它的都不要想了,最多就是都不要了,左下角Inbox還有18條命,右上角課金還餘860元,撐一整晚應該沒問題吧? 房子就這樣買到了。 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弟弟,弟弟說:你夢到阿嬤,其實我也有夢到,我就知道土地公在叫你了。 簽約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屋主和我一樣餓到臉色慘白,也是南部人,生日也是雙子座,也喜歡種花。「房子的陽臺算大,看你怎麼種,蕨類比較難種,你可能要很常澆水。」屋主這樣恭喜我。 代書和我要印章蓋章,包包摸來摸去,只有從筆袋翻到我公司在用的姓名原子章,代書皺一個很深的眉頭,只好請我抽時間再來一趟:「誒,這種章不行啦!」 自己的冰箱 妹妹傳訊到家族群組,要團購蘿蔔糕,問過年家裡要買幾條?媽媽秒回要七條。妹妹傳了一個震驚的貼圖:「確定?那家裡冰箱要清出空間啊!」 隔著手機我微笑,冰箱是家裡另一個權力場域。 特別是過年,一年之中最物資過剩的時候,要怎樣在家裡的冰箱爭取一席之地,家家戶戶應該都有精采的故事。誇張的效果大家都愛看,開箱冰箱或是清冰箱,過年賀歲很常見的吸睛企畫,塞得滿滿的「阿嬤的冰箱」,像是哆啦A夢的百寶袋(想吃什麼有什麼)和時光機(或許可以找到1999年的味噌?),重點是,只有阿嬤知道東西冰在哪裡。後來你會發現,像傳承一樣,連媽媽也是這樣。 家中看起來共用的冰箱,其實由家裡位階最高者所掌管(通常是女性),就像廚房一樣。常聽到朋友間的各種被冰箱暗算的悲傷故事,暫冰的高級調酒被媽媽拿去煮雞湯、高級法式烤布蕾才冰過夜就有魚腥味、日本網購回來的麝香葡萄被誤冰到冷凍庫…… 當然也有相反的故事。我想到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很愛吃青蛙湯,回鄉下帶一袋殺好的回來,雖然姨婆已經幫忙把內臟和青蛙頭處理乾淨,媽媽還是嚇到理智斷線,崩潰尖叫要我和爸爸立刻下鍋全部煮掉或全部丟掉,不准冰進冰箱。然而我媽的磨難沒有因此結束,後來我迷上養魚,魚要吃的冷凍紅蟲和南極蝦得冰在冷凍庫裡,除了包兩層夾鏈袋還要裹上報紙,我騙媽媽那是我的科展研究,最終她只好忍耐放行。 搬出去自己住以後,我終於有自己的冰箱,當時的女友某次差點誤拿我放在用大吟釀酒瓶裡培養的黑糖有機肥(幸好沒有喝),此一軒然大波令我的冰箱科學用時代真正結束。買了新房子,新家的冰箱是母親送我的,我挑了一台星燦金色的三門瘦長冰箱,冷冽時尚的線條在新家裡,自成低調奢華的擺飾品。冰箱安置好的那天,媽媽開心地幫我寄上我愛吃的手工魚冊、虱目魚肚、花枝丸和烏魚子,希望在台北生活的我,可以同步吃到家鄉海味。只是,我收到包裹反而眉頭深鎖:新冰箱自動製冰室和冷凍庫同一層,這樣我的冰塊會不會被魚腥味插旗?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這是吳爾芙代表作《自己的房間》中的名句,我倒是認為,冰箱是另一個「自己的房間」。有自己的冰箱,才是獨立故事的開始。

延伸內容

「人生的劫難也不必然全屬禍事,轉念可以是喜事。在散文的反覆鋪寫之中重新敘事人生的藍圖,把自己從野豬騎士轉生成騎龍觀音?如果說,人生萬事皆為初版,那麼,散文的敘寫,是否就是一種對自己的改版再刷?文學算不算是我們的願望寶石?萬千法相的折射與擬像,可以救世,也可以滅世,端看收集寶石的人,心之造化。」 ── 潘家欣(作家)

作者資料

騷夏 騷夏saoxia,高雄人住在台北,雇主是貓,不想分析數據報表就會說自己是詩人。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東華大學駐校作家。 榮獲2024優秀詩人獎、2018年吳濁流詩獎正獎。作品多屆入選台灣詩選、九歌年度散文選。並為《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2000~2020)」現代詩得獎人之一。 著有詩集《瀕危動物》、《橘書》,散文集《上不了的諾亞方舟》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入圍。

基本資料

作者:騷夏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新人間 出版日期:2025-04-08 ISBN:9786264192965 城邦書號:A2203959 規格:平裝 / 單色 / 25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