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排行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人生不踩雷的藝術:52個如何避免毀掉人生的技巧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迪士尼夢想之書【中英雙語,典藏語錄書】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記憶台灣1:從生活文化、教育信仰,看見台灣多元視角的每一幕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
幻象:偽真實的預製時代(出版六十年媒體批判經典,第一次授權全球繁體中文版)
-
是炒作還是真相?媒體與科學家關於真相與話語權的角力戰:從基改食品、動物實驗、混種研究、疫苗爭議到疫情報導的製作
-
香料(地中海史權威羅傑.克勞利歷史新作):以摩鹿加群島為中心,見證十六世紀形塑現代世界的權力地圖
內容簡介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
——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
一覽超有趣的跨界食物學!
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
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陳恬緣、吳宜蓉、神奇海獅、O爸爸、陳韋聿 Emery、小松俊、廖品硯、塞呷Sai-Jia阿吸、胡川安、石明謹、卓皓右、周品華、林聖峰、shain 子墨、艾德嘉、涂欣凱等多位作者文章,帶領讀者進入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閱讀趣史!
超人氣歷史作家神奇海獅:
「夏威夷披薩,來自一位不會做菜的德國演員!」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胡川安:
「咖哩,日本人說是一種有奇怪臭味的醬!」
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謝哲青誠摯推薦
*****
每一種地方與民族的傳統料理,受到了當地的氣候、風土、作物、生產形式的機緣與限制,發展出了特有的飲食文化。
然而隨著人類的大遷徙,人們必須嘗試在嶄新陌生的環境建構熟悉的味覺,藉由新環境的物產、近便的食材來重建傳統料理。
這些偶然的實驗嘗試混同嫁接,意外地創造了新的料理形式與全新的食物,而全新的飲食文化也更加多元有趣。
*****
「故事餐酒館」探究跨界食物,解析食物起源與料理變化——
本書以三大主題
「早晚都要混口飯:跨界的食物學」
鬆餅、班尼迪克蛋、夏威夷披薩、西多士、長崎蛋糕、部隊鍋、冰淇淋、港式燒臘
「有深度沒難度的故事食譜:跨界料理DIY」
瑞典肉丸、海軍咖哩、海南雞飯、凱薩沙拉、美國通心粉
「你有一個新回憶:臺味原來如此」
西式早餐店、三色豆、火雞肉飯、臺啤、泡麵、牛肉
分析各種食物文化,集結各方作者研究文章,一本圖文並茂的食物歷史研究書籍。
目錄
目錄
序言
一、早晚都要混口飯:跨界的食物學
1.【早餐|鬆餅】麥當勞的美式鬆餅,原來不是美國人的發明?一段歐洲家鄉味征服新大陸的歷史——陳恬緣
2.【早午餐|班尼迪克蛋】早午餐經典中的跨國戀情:與荷蘭無關的荷蘭醬,如何美式班尼迪克蛋相遇?——吳宜蓉
3.【午餐|夏威夷披薩】一秒惹怒義大利人的夏威夷披薩,其實來自一位不會做菜的德國演員——神奇海獅
4.【下午茶|西多士】港式西多士的奇妙身世:香港人最愛的小食,竟是源自歐洲貧苦騎士的料理——O'爸爸
5.【下午茶|長崎蛋糕】長崎蛋糕為什麼叫長崎蛋糕?一幅荷蘭人宴飲的浮世繪,與南蠻人和日本的初遇——陳韋聿 Emery
6.【晚餐|部隊鍋】誰發明了部隊鍋?韓戰的痛苦記憶,催生出午餐肉與韓式辣湯的「韓美混血」結晶——小松俊
7.【飯後甜點|冰淇淋】從義大利雪酪到美國冰淇淋,冰淇淋如何從貴族名流變成平民甜品?——廖品硯
8.【宵夜|港式燒臘】每年吃掉 66,233 噸燒味!揮別家園後,香港移民用眼淚醃成美饌——O'爸爸
二、有深度沒難度的故事食譜:跨界料理DIY
1.瑞典肉丸 Svenska köttbullar|土耳其絞肉的征服世界千年記——神奇海獅
2.海軍咖哩(ネイビーカレー)|日本人曾說,咖哩是一種「有奇怪臭味」的醬?!——料理小故事胡川安、食物攝影Blacksmith、插畫&食譜料理說明【 塞呷Sai-Jia】阿吸
3.海南雞飯|雖然海南島沒有海南雞飯,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樹影搖曳的夢想大地——料理小故事石明瑾、食物攝影Blacksmith、插畫&食譜料理說明【 塞呷Sai-Jia】阿吸
4.凱薩沙拉(Caesar Salad)|在墨西哥邊境,一個義大利移民遇上美國禁酒令——料理小故事卓皓右、食物攝影Blacksmith、插畫&食譜料理說明【 塞呷Sai-Jia】阿吸
5.美國通心粉(Mac n Cheese)|一道濃縮了黑奴、二戰、現代職業女性的溫暖療癒料理——料理小故事周品華、食物攝影Blacksmith、插畫&食譜料理說明【 塞呷Sai-Jia】阿吸
三、你有一個新回憶:臺味原來如此
1.西式早餐店如何攻佔臺灣大街小巷?從反共、美援到大加盟時代,臺味早餐事件簿——林聖峰
2.為什麼炒飯裡總是有它的身影?令人討厭的三色豆的一生——林聖峰
3.嘉義為什麼有火雞肉飯?平民美食進化成國宴料理,從臺灣火雞養殖的故事說起——shain 子墨
4.乾杯!臺灣酒就是要加蓬萊米?臺啤如何從滯銷王變成飯桌霸主——艾德嘉
5.曾經,吃泡麵能常保健康?生力麵、王子麵到統一肉燥麵,防疫聖品「泡麵」進化史——艾德嘉
6.吃牛肉是件很文青的事:打破禁忌!臺灣人從何時開始接受牛肉料理?——涂欣凱
圖片來源
參考書目
延伸內容
作者資料
故事 StoryStudio
從大歷史到小人物、史前到當代、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編輯精選的文章,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故事》成立於 2014 年,是全臺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歷史專門新媒體。 在輕視人文素養的時代,仍堅持專注於文史知識的傳播。 我們期許借助「人文知識」的力量,引領大眾擺脫淺碟、二分的慣性思維, 從而在這個資訊爆炸破碎的時代,掌握脈絡,找回深度思辨的智慧。 整合各篇文章之作者: 陳恬緣、吳宜蓉、神奇海獅、O'爸爸、陳韋聿 Emery、小松俊、廖品硯、塞呷Sai-Jia阿吸、胡川安、石明謹、卓皓右、周品華、林聖峰、shain 子墨、艾德嘉、涂欣凱等多位作者文章,帶領讀者進入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閱讀趣史! 網址:故事https://storystudio.tw/ 臉書: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https://www.facebook.com/storystudio.tw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