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氣味,只有氣味才製造了神話。」——加斯東.巴舍拉
「感性事物中,只有氣味可以殺死人類或再造人類」——傑洛姆.卡當
看不見、摸不著的氣味,長久以來難以形容,卻散發著無可抵擋的力量。從部落獵人利用氣味誘捕獵物,到紅塵男女塗抹香水吸引異性;從傳說裡的巫婆使用香脂以變形飛行,到歷史上的修女聲稱聞了不吉利的玫瑰花而著魔,人們一度相信疫氣造成了大規模死亡。氣味,既是誘惑也是辨識,甚至具有致命效果,在人類社會中扮演了原始而神秘的角色。
然而,我們在今日獲取的氣味遠比過去貧乏,甚至被不當地判定為「嗅覺減退」。本書由神話、宗教、文學、哲學、科學等不同領域追蹤氣味,描繪氣味如何籠罩人類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同時也找到氣味與情欲、超自然、神聖、生命要素的連結。作者援引豐富的傳說、史實和研究文獻,歷歷指出人們對鼻子與嗅覺的愛恨毀譽,也映照出氣味和香料的魔力源頭。
隨著五感經驗成為現代生活風格的重要元素,香水、品酒、薰香與芳療逐漸受到重視。作者認為,人們對嗅覺文化的渴望已然萌芽,氣味充滿復興的潛力,此時不找回我們的鼻子與嗅覺,更待何時?
作者資料
阿尼克.勒蓋萊(Annick Le Guérer)
勒蓋萊為人類學與哲學博士,目前為法國勃艮地大學LIMSIC(訊息傳播實驗室)研究員,人類博物館(Musée de l'Homme)會員。她針對氣味和香水的歷史文化,進行過多篇論文和研究,著作包括《氣味》(1998)、《香水的歷史》(Histoire en parfums , 1999)、《香氣之路》(Sur les routes de l'encens, 2001)、《香水》(Le Parfum:Des origines à nos jours, 2005)等。
基本資料
作者:阿尼克.勒蓋萊(Annick Le Guérer)
譯者:黃忠榮
出版社:邊城
書系:EROS欲望的現象學
出版日期:2005-11-24
ISBN:9789868137967
城邦書號:1PE003
規格:穿線膠裝 / 部份彩色 / 272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