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見證以巴衝突下巴勒斯坦人的歷史命運,
記錄囚禁橫跨近三十年的精神抗爭
✢✢✢
「 我們為了獲得自由,必須先失去自由,我們為了活下去,必須先死亡。」
✢✢✢
★ 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類、美國筆會翻譯獎入圍
★ 紐約時報評選「如詩般的傑作」
納瑟.阿布.瑟路爾許是2023年10月7日之前被關押在以色列監獄中的超過五千名巴勒斯坦人之一。1993年,他在遭受強迫供詞後被判處無期徒刑,且不得假釋。
在他的文字裡,他談起Nakba(巴勒斯坦人大逃亡)以及「石塊起義」(Intifada of the Stones)的歷史,以詩意與深刻的文字描繪了自己在以色列監獄內狹窄空間中關於身分、巴勒斯坦民族、宗教、政治、自由等思索。透過擁抱監獄之牆,納瑟拓展出另一種發聲路徑——他將剝奪自由的牆變成夥伴與對話者,成為支撐他絕望生活與混亂思緒的穩定力量。他將靈魂附於其上,藉此度過近三十年漫長的禁錮。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長年戰火,多次衝突與談判間,有的囚犯被釋放,有的則如納瑟,持續被留滯獄中,原因不明。於絕望之際,在一次法律工作者的訪視中,他遇見了愛情。這讓一位與世隔絕的心靈,得以重新詮釋愛的意義。然而,戰爭下的命運能成全他的愛嗎?
一個受盡痛苦而失去自由的靈魂,不記述刑求的嚴峻,而是對充滿悲劇的巴勒斯坦問題給予屬於難民營生命、石塊世代(the Generation of Stones)的回答。此外,談及本書的完成,是一段如史詩般的歷程:納瑟透過電話將文字口述給他失明的姪女,由她錄音後再轉錄成文稿而成,才能夠讓這本書從監獄流出、送到讀者手中。由於納瑟目前仍在獄中,並無他的現照,但他(如同許多被囚禁的巴勒斯坦人)在某個難民營的牆上被繪製成壁畫。
✢✢✢
「我會為其他尚未掌握牆的本領,以及還沒有熟悉如何藉由依附著那堵牆,而吊在牆上或逃脫的人,寫完這個故事,這樣他們才能從牆那兒學習,吞下牆的眼淚,吸取牆的教訓。因為每一堵牆都有一個故事,而那個故事也都要由某人來述說。」──納瑟.阿布.瑟路爾許
✢✢✢
誠摯推薦
張景安|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系主任/中東與中亞研究碩士學位學程學程主任
各界讚譽
★「《牆的故事》正是我們之所以擁有文學的原因。納瑟用他的真誠,透過妙筆將牢獄變成了藝術……這本書幫助我們瞭解到我們若不善用手中掌握的一切力量團結一致,他人要承受什麼樣的後果。這是一本深刻而重要的作品。」
──莎拉.舒爾曼(Sarah Schulman)
《讓記錄說話》(Let the Record Show)以及《矛盾不是霸凌》(Conflict Is Not Abuse)作者
★「這樣一本具有令人稱奇的容人雅量,又思路清晰的作品,實屬難得。《牆的故事》的美麗,在於作者豐富的散文風格,不但開創了屬於作品本身無可妥協的獨特疆域,更展現了檢視殘酷壓迫現實的能力。在以色列監獄中服無期徒刑的納瑟.阿布.瑟路爾許,他所寫的故事進一步證明了任何一堵牆都無法限制想像力、任何一顆子彈都無法扼殺自由的想法。」
──馬薩.蒙吉斯特(Maaza Mengiste)
2020年布克獎(Booker Prize)決選作品《影子國王》(The Shadow King)作者
★「納瑟.阿布.瑟路爾許的回憶錄不僅僅是一個關於牢獄的故事。他那具堅定特色的的散文,揭露了一個強而有力的真相:在一個不公不義的世界裡,人類為了確認自己的存在,不得不訴說自己的故事。作者最終同時呈現出了巴勒斯坦人個人與集體的精神,那個直到今天依然在繼續抵抗掠奪、幻滅與絕望的民族精神。 」
──莎哈爾.穆斯塔法(Sahar Mustafah)
《你美麗的臉龐》(The Beauty of Your Face)作者
★「一本超凡的回憶錄。納瑟.阿布.瑟路爾許不僅是他個人生命的目擊者,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悲劇之一的見證者。」
──阿瑪拉.拉克霍斯(Amara Lakhous)
《維托里奧廣場電梯的文化衝突》(Clash of Civilizations Over an Elevator in Piazza Vittorio)作者
★「值此巴勒斯坦囚犯作為集體政治槓桿的話題,重新成為大眾討論焦點的時刻,納瑟.阿布.瑟路爾許那本來自哈達林監獄(Hadarim Prison)的著作,描寫了愛、容忍、忠誠與自由。他的聲音跨越了他那座沙漠牢房的厚牆,也跨越了他在刑求下的自白,以及以色列持續了三十年的懲戒系統,更跨越了他的終身監禁與以色列在歐巴馬總統和平協議期間同意釋放他,卻從未履行的承諾。阿布.瑟路爾許那狂熱、抒情以及美麗到近乎挑釁的證詞,滿是大度與熾烈的勇氣。他將禁錮自己的牢牆轉化為靈魂自由的工具。對讀者而言,牢牆變成了一面鏡子:一個獲致同理心與良心的工具。闔上這本書後,讀者將會擁有滿懷的決心——為團結、正義與慈悲努力。」
──莎拉.塞佛(Sarah Cypher)
《膚色與膚色下的女孩》(The Skin and Its Girl)作者
★「當納瑟.阿布.瑟路爾許在深思著自由與監禁他的牢獄,代表著什麼意義的同時,創做了一本感情豐沛的動人回憶錄。他那饒富詩意的散文風格,經由路克.里夫格蘭的抒情筆鋒翻譯後,傳遞的廣度遠遠超越了實質的桎梏,而透過一名『出生在一個處於邊緣的家庭中、活在滿是邊緣人民的邊緣之地』的作家求知慾,喚起了堅定而普遍的人類尊嚴。這部作品引起的迴響,以及阿布.瑟路爾許的眼光,一點都不邊緣。」
──《馬修.泰勒(Matthew Teller)
《耶路撒冷九區》(Nine Quarters of Jerusalem)的作者
★「一部令人震驚的作品。對於數十載的監禁,以及這場監禁對身、心、靈影響的一次非凡敘述,詩意盎然。這是一個關於失去已多到根本無法想像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存活的故事。」
──莎莉.海登(Sally Hayden)
《殞入海底的生命與戰火中不滅的希望》(My Fourth Time, We Drowned)作者
目錄
那堵牆如此說道
第一篇 我、我的真主,以及一個最受約束的地方
放手與堅持
濫觴
難民營
以石塊為武器的大起義,一九八七─一九九七
疑問
小小神衹
被推遲了的早晨
認罪
單獨監禁
挨餓
阿什克倫
探監
奧斯陸
恐懼
在監獄裡……
我的主
告別
阿克薩群眾起義,二〇〇〇─二〇〇五
痛苦
哈達林監獄
二〇一一:春天來了嗎?
第四梯次,也是最後一個梯次
第二篇 我、我的心,以及一個最受約束的地方
南娜
相思
因為我愛妳
說起愛這件事
你曾有過告知某名囚犯他母親過世的經驗嗎?
軀體
十月
十月:一個故事的開始……十月:等待的秋天……十月:永恆……
這座城市的眼淚
這天不是個平凡的日子
噢,我的牆!
愛……但是
狹小、擁擠與老舊
自我
作者資料
納瑟.阿布.瑟路爾許 Nasser Abu Srour
納瑟.阿布.瑟路爾許(Nasser Abu Srour)於一九九三年遭到逮捕,並被處以終身監禁,罪名是殺害一位以色列情報人員。服刑期間,阿布.瑟路爾許完成了他在伯利恆大學(Bethlehem University)學士學位最後一學期的課程,並取得了聖城大學(Al-Quds University)政治學碩士的學位。《牆的故事》是他第一本以英文問世的作品。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