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英雄也有這一面:不要問,很可怕!華盛頓拔黑奴牙齒做假牙?愛迪生跟鬼講電話?33個讓你睡不好的歷史顫慄真相
-
最強排版設計: 32個版面關鍵技巧,社群小編、斜槓設計,自學者神速升級!
-
查無此史: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印度其實沒有咖哩?西班牙人沒有滅掉阿茲特克?深度尋訪歷史上最「偉大」的謊言與真實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字型散步Next:從台灣日常出發,無所不在的中文字型學(附贈收錄台灣常用中文字型「㊣字型散步圖鑑㊣」)
-
東亞大競逐1860-1910:中日俄三國環伺下的朝鮮半島,塑造現代東亞權力版圖的另一場大博弈
-
口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從功能配件到文化象徵,小小口袋如何裝進性別、權力與身體政治
-
你不再是我父親:既是法國馬贊迷姦犯的孩子,也是無畏直面邪惡的母親之女,她如何面對這一切?
-
爆紅、成癮、愛馬仕:一位英國教授的社群媒體臥底觀察
內容簡介
迷惘時讓一步,人生會更順利
每天學一點寬以待人,好運就會跟來
46個來自禪宗的生活提醒,用讓步、放手、寬容,為你我的生命空出盛裝好事的無盡空間!
◎作品累銷突破250萬冊,《新聞周刊》「世界最尊敬的100位日本人」!
◎以「讓步」為核心,集結枡野俊明思想精華,滿載溫暖又深刻的人生金句!
為什麼好命的人都願意讓步?
因為只有放下,才有空間迎接美好!
讓步,看似消極忍耐,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積極的行動選擇,因為當你放下時,「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經驗」,才能湧入並填滿你的生命空隙。
不貪心、不爭先、不執著的禪宗教誨
道元禪師曾說:「捨得,才能獲得。」貪求金錢、物質、名聲的欲望是個無底洞,與其追求「我欲」,不如實現「共好」,這就是禪宗「一起變美的生存智慧」。
多元化時代,更需要每天練習一點寬以待人
寬容不意味著無條件接受;而是看見彼此的優點,並珍惜妥協的精神。願意禮讓的人,人生往往過得更順暢,也更豐足。
金句摘錄:
◎寬容,經常被誤認為「接納對方」,但並非無條件地包容,而是認同彼此的優點,珍惜各退一步的心。
◎讓步一點都不負面,是很正向又積極的行動。
◎讓步就是放手,很多人覺得放手是件損己事,可一旦放手,空下來的地方就會有好東西與好事情進入。
◎別總是想著「我要」、「我要」,而是「大家一起」、「大家一起」。
◎溫暖的心情,也會傳遞給身邊的人。
目錄
前言 捨得,才能獲得
第一章 停止競爭,事情更順利
禮讓能讓心情變好——禪宗的教誨「一起變美的生存之道」 不要想著「我來、我來」而是「大家一起、大家一起」——不被「欲望」左右的訣竅
別拘泥於「結果」——這樣才能不只一次得到成就感
側耳傾聽——聽對方說話並非「認輸」
用「有幸為你做」思考——認為「我是在幫你」只會讓自己心浮氣躁
告訴自己「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人生的真諦是「可以反省,不要後悔」
別說汙言穢語——只要有為人著想的心情,就不會講出難聽的話
告訴自己「這也是某種緣分」——坦然接受,心境更開闊 表達時與其「我告訴你」不如「我聽你說」——先從理解對方開始
勿希望別人「不幸」——禪宗的教誨「對方的不幸就是自己的不幸」
第二章 別貪心「這也想要、那也想要」
欲望與不安都沒有盡頭——不知足,就無法身心安頓地過日子
別想著「希望大家都喜歡自己」——再怎麼粉飾太平,周圍的人早已看穿一切
以「增加一成」為目標剛剛好——目標太高通常達成不了
專注於眼前的「現在」——一次只做一件事
讓位給「年輕人」——如此方可創造幸福的良性循環
有些事不用搞得太清楚——不分出青紅皂白也是體貼的表現
珍惜自己的人也會珍惜對方——反之不然
吃虧積「德」——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時該怎麼辦?
第三章 別「快點、快點」地焦慮
別違背「天時地利人和」——猶豫不決會讓機會溜走
別站上「同一個擂台」——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
忙碌時更要感受「季節」的變化——喘口氣,再出發
善用「就寢前」的時間——這是讓自己不慌不忙最好的方法
貫徹自己的步調——這個世界也需要不隨波逐流的人
「先」苦「後」甘——這是讓心情變得遊刃有餘的前人智慧
成為「懂得失敗」的人——成功人士轉換心情的方法
別催對方——「明明可以更快完成」是怒氣的源頭
別從「優劣」的角度思考——這是消除焦慮的最大智慧
第四章 別逞「無謂的威風」
分散怒氣——把憤怒的情緒留在肚子裡
思考前先「道歉」——這是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祕訣
別以「好惡」來判斷——如此一來便能看到對方的「優點」
不是只有對方有錯——原因經常也出在自己身上
金錢上的誤會——「付錢的人比較大」根本是歪理
別當「好人」——這樣只會被利用
別被「羨慕」的情緒沖昏頭——不被「負面」情緒壓垮的方法
別製造落差——美化自己會與現實產生痛苦的落差
第五章 不要執著
別囤積物品——決定好放手的標準會輕鬆許多
「放手」並非「失去」——放手才能抓住更多東西
放開過去也放開未來——重點在於只看「現在」
不安並非現實——不安是內心擅自製造出來的陰影
從「正面」的角度傾聽對方的意見——好的主管不會堅持己見
第六章 別要求回報
交流的不是「金錢」而是「真心」——這是建立起「溫暖關係」的祕訣
積陰德——為善不欲人知
感謝現有的一切——心態自然會變得謙虛
以「行動」而非「言語」表達——以免對方認為你只是說說而已
尋找「彼此都能接受的折衷點」——互相退讓,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落點 經常思考「想有所貢獻」——體貼的心才能創造出體貼的社會
內文試閱
【前言】捨得,才能獲得
「快點、快點」、「不能輸、不能輸」、「再多一點、再多一點」——
被時間追著跑、被旁人追著跑、總是過度努力的自己。
明明很痛苦,但如果不狠下心來「我來做、我來做」地踩著別人的頭往上爬,可能就會被身邊的人超越,好可怕。
在這個汲汲營營的世上,覺得活著很辛苦的人愈來愈多了。
「寬容一點吧。」
二○二四年,由宮藤官九郎編劇的日劇《極度不妥!》掀起極大的迴響。
阿部貞夫飾演的「昭和大叔」,視合法合規的常識於無物,某天突然穿越到令和時代,他的滿嘴言論在昭和時代或許還行得通,但是放到令和時代完全不合時宜,把人們搞得雞飛狗跳,是一部刻畫人性的喜劇。這是最後一集,宮藤先生透過主角之口所傳遞的訊息。
宮藤先生說他深受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編劇獎的得主市川森一老師的影響,倘若市川老師還在世,應該會下這樣的標題吧。
「並非只有你是對的。」—真正的多元化是接受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
我想,我們現在需要的正是所謂的「寬容」。
「寬容」經常被解釋成「接受對方」的意思,但寬容並不是無條件地接受對方,而是認同彼此的優點,珍惜互相禮讓的心意。
「禮讓」是這本書的主題。
「迷惘時退一步,人生會更順利喔。」
當我這麼對大家說,對方通常會反問我:
「可是,所謂的『禮讓』就是忍耐的意思吧?」
搭捷運時,看到老人家站著,要是沒有起來讓座,會一直記掛著早知道就讓座了;可是一旦讓座,又必須一路站到下車—。
遇到看起來很有趣的工作,卻沒有勇氣說「請讓我做」;因為同事說他想試試看,只好委屈自己讓給他—。
想像以上的情況,或許會覺得「禮讓」具有忍耐、委屈自己的負面印象,不是這樣的。
禮讓非但不負面,反而是非常積極進取的行為。
禮讓是「放手」。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不就是損失嗎?可是把手放開,空下來的掌心才有空間接住「好東西」或「好事情」。
道元禪師形容這是「捨得,才能獲得」。
在捷運上讓座能換來笑容。把有趣的工作讓給同事,當自己忙得焦頭爛額時,對方也會伸出援手。
主動禮讓的行為會讓自己心情變好。這份體貼的心情想必能傳染給所有人吧。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凡事都得禮讓才行。本書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各位介紹如何判斷什麼該禮讓、什麼不該禮讓。
我認為能寬以待人的人,必然是願意禮讓的人,也是人生過得更好的人。
合掌
延伸內容
作者資料
枡野俊明 1953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亦為庭園設計師、多摩美術大學環境設計系教授。自玉川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前往大本山總持寺修行,推動建立在禪宗思想和日本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禪庭」創作活動,在國內外都受到高度肯定。以庭園設計師身分獲頒文部大臣藝術類新人獎,並獲德國聯邦功勳十字勳章。2006年,被《新聞周刊》日本版評選為「最受世界尊敬的100位日本人」。身為庭園設計師的主要作品有加拿大大使館、東急澀谷藍塔大飯店的日本庭園和柏林日本庭園等。主要暢銷作有《讓一步,好事會發生》、《別動不動就自責》、《你所煩惱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等。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