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幻象:偽真實的預製時代(出版六十年媒體批判經典,第一次授權全球繁體中文版)
內容簡介
武器採購、建軍備戰,始終是台灣最重要的公共政策之一,而台灣四面環海,組建海軍更是台灣國防的重中之重。
本書內容是從六十八年中美斷交起,到八十七年底成功級張騫號服役為止的海軍建軍歷史。
在這二十年間,中華民國海軍投入超過兩千億新台幣,推動了「忠義計畫」、「光華一號」、「光華二號」三項主要的造、購艦計畫,後兩者構成了海軍目前的主戰兵力。
這三個主要計畫分別為:
●忠義計畫──鮮為人知但影響深遠;
●光華一號──中船自製的成功級艦;
●光華二號──從自製轉向外購的拉法葉艦。
回顧歷史,這個規模只有清代的自強運動能相提並論。
再相較於世界各國,除了冷戰時期的美、蘇兩強外,其他中小型國家也難以見到這樣的手筆。
這本書就是歷史為經,分三部依時序描述這三項計畫,其間再插入代號為「神鷹」的反潛直升機採購案,透過訪問當年親身參與計畫的部分當事人,配合書籍、期刊和剪報資料的佐證,勾勒出這二十年的造艦建軍史。
【名家推薦】
◎「……(這本書)資料蒐集相當完整,更有價值的是作者對相關人物的訪問……替台灣海軍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留下珍貴的見證。……把台灣海軍建軍計畫,放進更廣闊複雜的國際關係中加以分析……書中有許多饒富趣味而過去不為人知的細節……是關心台灣海軍的讀者必讀的作品,也是關心台灣歷史不能忽略的一本著作。」
—杜念中,台灣蘋果日報社社長
◎「……整個二代艦的籌、造,是個既冗長、有趣且又充滿了戲劇性轉折的大故事;這裡面有血有淚、有歡笑有成就,也有許多的挫折和嘆息……傳承薪火靠歷史,志德的心血之作,是為過去、現在和未來那群屬於海洋、屬於船艦的好男兒(boy-blue)和好女兒(girl-blue)所寫……它為這個艱苦的時代寫出了紀錄見證,也為未來的發展路程帶來了希望。」
—徐強,中國造船公司前董事長
◎「自尹清楓之死開始,拉法葉艦彷彿和暗殺、佣金、醜聞畫上等號,牽引著大眾的關注與想像。本書作者經過近五年的追蹤採訪、資料比對,耙梳出另一個拉法葉案:在台美斷交後的黑暗年代,海軍在國內外各方角力下,突破外交困境,由忠義、派里到拉法葉一齣齣籌建二代艦的精彩大戲。是關心歷史真相的人不可錯過、湯姆克蘭西迷不會錯過的好書。」
——雷倩,立法委員
◎「本書記錄了中華民國海軍史上最不平凡的篇章。在主事者的遠見下,一批優秀的海軍軍官前往美國,用盡各種方法突破美方的管制,逐步建立了『專案管理』能力,才得以化空想為實際,完成二代艦的換裝。然而,尹清楓命案迫使這批能幹的軍官提早退伍,更使國軍重回以美國『馬首是瞻』的購艦老路。影響所及,使今日國防部在潛艦等購案上,對美國所提供的資料,既無能力、也無膽量質疑。作者李志德先生不僅筆調生動流暢,更能秉持專業。他長期採訪監察院,卻不隨監察院的相關軍購調查報告起舞,持續追查真相,使部分被掩蓋的事實得以還原,這是本書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我樂於推薦的主因。」
—林郁方,立法委員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前所長
作者資料
李志德
民國五十八年生於台北,天蠍座。 建國中學、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 大四訓詁學低空掠過差點畢不了業,只好向項羽看齊,「學書不成,去學劍」。 在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念書時,能夠親身領受大師級的戰略學者鈕先鍾老師的教誨,畢生難忘。 退伍後幹過的正職就只有新聞這一行, 歷任《聯合報》地方版編輯、政治組記者。 現任《蘋果日報》大陸中心記者。 個人部落格開闢了本書討論的專區,歡迎讀者、同好不吝提出意見及批評。 網址:http://blog.xuite.net/ctlee1105/blog。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