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看懂投資本質:首度寫給投資人的理財專書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新創成長的關鍵:解開台灣新創企業從0到10億元的祕密
-
十年後,你想成為怎樣的自己?哈佛商學院最振奮人心的人生經營課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全新完整譯本)【暢銷紀念版】
-
大會計師教你看懂財報暢銷套書(《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產業本質》《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看懂投資本質》三書)
-
超前部署賺好股:報酬是靠耐心等待出來的,用16年獲利58倍
-
投資金律(新版):建立必勝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八堂必修課
-
晶片、能源、巧克力:從世界地圖看見30個國家的經濟動能與投資潛力
-
物價跟你想的不一樣:從日常出發,東大教授帶你揭開物價波動的祕密,透過物價看見經濟的真實全貌
內容簡介
二十年來一直擔任理財顧問的會計師財富筆記,意在告訴讀者,拼財富,可以自己來。
本書的宗旨:只要觀念正確、持續加強自己在投資、財務上的專業,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賺得一份優渥的退休、養老金。
本書是位已經可以退休的顧問,將近三十年來看盡身邊友人、同事、一般大眾的投資、理財行為,做一番整理。
年輕一代的理財行為,講求攻守兼備。其實在進行理財規畫、動作之前,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人生目的、價值有所了解,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上億資產才能快樂過一生。事實上,超過三千萬元以上的錢,是比空氣還不如,因為你這輩子可能用不著,但卻可能害你被貪心所吞沒。
要如何賺到足夠的錢?作者指出:從了解市場的特性、掌握關鍵秘訣,到有計畫的規畫,持續的投入,缺一不可。
一個正確的觀念,可以讓人富裕一生,本書不僅教你正確的觀念,還提出讓你免於失敗的寶貴經驗,是想要財務自主、自理財富的讀者不可錯過的書。
目錄
【推薦序】成功的專業理財家 ◎高成炎
【前言】邁向財務獨立之道 ■有錢的想法與作法第一步:掌握財富動向9法
方法1:掌握投資市場四大特性
方法2:了解錢的律動
方法3:做好資產配置
方法4:每年重新布建資產
方法5:投資不在多,在精
方法6:抓住新世紀的成功產業
方法7:有創意才有新價值
方法8:財富管理DIY
方法9:鎖定火車頭產業 ■有錢的想法與作法第二步:10大祕技讓自己有錢
祕技1:找出你的賺錢機會
秘技2:關注你的投資組合
祕技3:將資產變成現金流
祕技4:減少消費性支出
祕技5:學會蒙娜麗莎點金術
祕技6:教育,再教育
祕技7:自己開公司
祕技8:注意財富管理新趨勢
祕技9:培養財務IQ與EQ
祕技10:千萬別加入老鼠競賽 ■有錢的想法與作法第三步:防止財富溜走5招
招式1:事先規畫可以有效節稅
招式2:合法三招省遺產稅
招式3:現在就繳贈與稅
招式4:個人節稅五大準則
招式5:尋求最大節稅空間 ■有錢的想法與作法第四步:12攻勢增加財富
攻勢1:先實驗再放手買基金
攻勢2:共同基金「嬴的祕訣」
攻勢3:對沖基金:風險大,報酬高
攻勢4:基金也可以保證保本
攻勢5:新女性的基金投資術
攻勢6:退休族的基金組合
攻勢7:買股票前先作功課
攻勢8:精於股市者可考慮選擇權
攻勢9:多空操作,增加贏面
攻勢10:玩股票:一不怕,二堅持
攻勢11:買REITs:不要跟著熱潮跑
攻勢12:投資全球化,報酬源源不絕 ■有錢的想法與作法第五步:一定要會的保本12勢
守勢1:運用信託照顧後代
守勢2:善用信託快樂節稅
守勢3:固定收益讓你睡好覺
守勢4:買連動債之前停聽看
守勢5:給子女保障的保單
守勢6:新婚買保險有利無弊
守勢7:用保險籌措子女教育金
守勢8:投資型保險化消極為積極
守勢9:增加保單的摃捍效用
守勢10:買好處更多的國際保單
守勢11:質押保單缺錢應急
守勢12:保險兼儲蓄買終身險
【前言】邁向財務獨立之道 ■有錢的想法與作法第一步:掌握財富動向9法
方法1:掌握投資市場四大特性
方法2:了解錢的律動
方法3:做好資產配置
方法4:每年重新布建資產
方法5:投資不在多,在精
方法6:抓住新世紀的成功產業
方法7:有創意才有新價值
方法8:財富管理DIY
方法9:鎖定火車頭產業 ■有錢的想法與作法第二步:10大祕技讓自己有錢
祕技1:找出你的賺錢機會
秘技2:關注你的投資組合
祕技3:將資產變成現金流
祕技4:減少消費性支出
祕技5:學會蒙娜麗莎點金術
祕技6:教育,再教育
祕技7:自己開公司
祕技8:注意財富管理新趨勢
祕技9:培養財務IQ與EQ
祕技10:千萬別加入老鼠競賽 ■有錢的想法與作法第三步:防止財富溜走5招
招式1:事先規畫可以有效節稅
招式2:合法三招省遺產稅
招式3:現在就繳贈與稅
招式4:個人節稅五大準則
招式5:尋求最大節稅空間 ■有錢的想法與作法第四步:12攻勢增加財富
攻勢1:先實驗再放手買基金
攻勢2:共同基金「嬴的祕訣」
攻勢3:對沖基金:風險大,報酬高
攻勢4:基金也可以保證保本
攻勢5:新女性的基金投資術
攻勢6:退休族的基金組合
攻勢7:買股票前先作功課
攻勢8:精於股市者可考慮選擇權
攻勢9:多空操作,增加贏面
攻勢10:玩股票:一不怕,二堅持
攻勢11:買REITs:不要跟著熱潮跑
攻勢12:投資全球化,報酬源源不絕 ■有錢的想法與作法第五步:一定要會的保本12勢
守勢1:運用信託照顧後代
守勢2:善用信託快樂節稅
守勢3:固定收益讓你睡好覺
守勢4:買連動債之前停聽看
守勢5:給子女保障的保單
守勢6:新婚買保險有利無弊
守勢7:用保險籌措子女教育金
守勢8:投資型保險化消極為積極
守勢9:增加保單的摃捍效用
守勢10:買好處更多的國際保單
守勢11:質押保單缺錢應急
守勢12:保險兼儲蓄買終身險
序跋
【前言】邁向財務獨立之道
二十幾年來,我的工作就是處理人與錢的關係。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 「我希望在五十歲前達到財務獨立,要如何達到?」
「別人理財那麼輕鬆,我怎麼這麼辛苦呢?」
不然,就是籠統的問:要如何理財? 二十幾年的經驗,在我腦海裡,隨時浮現許多財務成功的身影,有人從一無所有的年輕夫婦到中年上億的資產。有人努力上班,到中年時品酌紅酒,優雅人生。他們是怎麼成功的?有沒有共同的軌跡可尋?答案是肯定的,他們每個人財務成功的方法與工具容或不同,但是都遵循著共同特點,也就是記錄在本書的財務管理密碼。 ■快樂優雅的理財方法 「理財輕鬆嗎?」 工作容或辛苦,理財卻是輕鬆的,理財如果變得很辛苦,那就不對了。理財可從理論與執行兩方面來看,理論上,理財是屬於知識管理工作,知識管理工作不是用蠻力、用緊張、用投機可以達到的。相對地,這是充滿知識性的工作,有充分財務知識的人,可以在財務領域裡悠遊自在、愉快獲利。沒有充分知識的人,則是倉倉皇皇、四處碰壁、賠本出場。充分的財務知識是理財成功的基本要務,具備了財務知識之後就是付諸實踐。實踐之道就是紀律,持之以恆的實踐是紀律的表現。每月節省二,○○○元,每年一二%的報酬,四十五年後回收三,二○○萬元,這個金額不少吧!如何找到每年一二%的報酬標的,是屬於財務知識範圍,而四十五年的每月儲蓄複利滾存,就是紀律的表現,知識搭配紀律,使小錢自動變成大錢,金錢的自動滾存增值,從每個月二,○○○元開始,增值到三,二○○萬元,輕鬆快樂,每月的二,○○○元則可以從減少一頓外出晚餐中節省,這樣的理財快樂優雅吧! ■讀完本書,你的財務報酬率多少? 有一次有位朋友請我吃法國料理。
「到這裡吃飯,會不會花很多錢?」
「哦,不要緊的。」他笑著回答我:「偶爾也要享受一下。」
「三年前,股市三千多點時,你告訴我可以進場買科技型基金,我就每個月三千元定時定額買科技型基金,最近我把它賣掉,算了一下,報酬率四三%,我 一直想謝謝你,請你吃一頓法國料理是應該的。」 五分鐘的建議,一餐法國料理,報酬率四三%。 讀完本書,你的財務報酬就是未來一生中成功建構完備的財務城堡。 ■上億元的財務獨立之道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早日脫離負債,免於工作壓力。免不作時仍有足夠收入輕鬆過日,是許多人共同的夢想,但是要怎麼樣才能達到呢? 有位年輕的工程師,覺得房地產太貴了,不是他可投資的標的物,但是他又天天在想如何才能達到財務獨立,免於「工作-生活」永無止境的循環。 「工作是OK,我喜歡。但不工作就不能生活,如果這樣,那工作就很痛苦了。」 怎樣才能早日達到不工作也可以生活的境界?年輕的工程師先以工作三年所得儲蓄當頭期款,購買一間地段不錯的舊房子租出去。再從起伏較大的股市著手,每個月從薪水中節餘五千元買股票。台股走勢起起伏伏 他找出前一年的高點與低點,從中一切,選定前一年間平均值以下為買入點。只要台股高於前年平均值,每個月五千元就存在銀行帳戶,累積再累積,一旦台股低於平均值,就開始買入。過去儲蓄的投資金額,以及現在的五千元,一筆一筆買入,買的對象也很簡單,就是鎖定「科技類股績優公司」股票。 從二十九歲開始買,到現在四十六歲,股市起起伏伏,有高有低,股票有好有壞,買入的、配股的,手上也有了一些科技類股績優公司股票,最近他將手上的股票出清,入帳一千二百餘萬。現在他的總資產有三千萬,將一千二百萬進行資產配置,每個月獲取六萬的利息,生活輕鬆多了,上班對他來說是一種喜好,不是為生活所驅,非做不可。工作、旅行,品味生活,多元而輕鬆。每月五千元投資股票,仍然持續,過去成功的經驗使他相信,到七十歲時,他將擁有上億的資產。 有人以人生財務六部曲來形容財務獨立的方法:增加儲蓄→設定目標理財→閒錢增加→尋找投資標的→進行財富管理→資產配置→投資獲益,享受人生。 更明確來說,六部曲的階段目標如下: 1.學習專業。
2.避免消費。
3.訂定明確儲蓄目標(二○%薪資儲蓄)
4.依循財富管理原則,將錢分成高、中、低收益的投資。
5.進行計畫性投資。
6.依投資報酬、循序漸進
■十億元的財富管理密碼 有一對年輕情侶,小姐是公司會計,先生是公司外務,結婚後,先生為了多賺些錢,自己開起一間小公司賣醫療用品。天天南北醫院奔波,就是賺不到錢,太太則是一直守著公司會計工作,太太的專業工作做得很好,很得老闆的信任,公司的業務日益壯大,為了日益龐大的送貨量,老闆決定另外成立一家新公司專營送貨工作,由於會計與管理送貨經理熟悉業務及財務,便將四九%新公司的股份交由兩位專業人士認股,會計認了二五%股份。 持續在原公司上班,兼營新公司的會計業務,新公司是運輸母公司貨品,業務從一開始就滿載,生意非常好,一季分紅一次,四十年前的平均月薪是二千元,她每季就分二萬元的紅利,當年一棟房子二十萬上下,太太將紅利累積下來,經過二年儲蓄了二十萬,她開始物色房子與空地,一有好的標的物就出手,十年下來她在北投、忠孝東路、南京東路等上好的地段都擁有些許資產,七○年代房市在沉寂了三十幾年後,開始以倍速狂飆,她將手上土地參與分建,當年低價買進的標的物,正以百倍的獲利賣出,七○年代末期,她的財富已經上看十億,現在的她,每個月房租收入五十萬元,積極規畫財富管理與移轉。 這位擁有十億財富的富翁,她的成功密碼如下: 1.選擇好的標的物。
2.長期持有投資。
3.定期管理帳戶。
4.選定入場及出場時機。 ■財富管理與快樂人生 沒有錢是件難過的事,然而有錢並非萬能,本書教導你如何從平凡中建立免於匱乏的財富城堡,有了足夠金錢,財務獨立之後並不意味就會快樂,有錢與快樂並不能劃上等號,每個人真正要追求的是快樂人生,不快樂的有錢人並非少數,如何才能在財務獨立之後擁有個快樂人生?人不能離群而居,快樂來自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有了金錢、財務獨立之後,要勇於關懷別人,從關懷別人中得到肯定與感動,肯定與感動就是快樂的泉源。 構築了財務城堡,財務獨立之後,勇於關懷別人,投身社會公益,讓金錢成為快樂人生的載具,如此,你就擁有充沛財富與豐碩心靈的彩色人生!
二十幾年來,我的工作就是處理人與錢的關係。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 「我希望在五十歲前達到財務獨立,要如何達到?」
「別人理財那麼輕鬆,我怎麼這麼辛苦呢?」
不然,就是籠統的問:要如何理財? 二十幾年的經驗,在我腦海裡,隨時浮現許多財務成功的身影,有人從一無所有的年輕夫婦到中年上億的資產。有人努力上班,到中年時品酌紅酒,優雅人生。他們是怎麼成功的?有沒有共同的軌跡可尋?答案是肯定的,他們每個人財務成功的方法與工具容或不同,但是都遵循著共同特點,也就是記錄在本書的財務管理密碼。 ■快樂優雅的理財方法 「理財輕鬆嗎?」 工作容或辛苦,理財卻是輕鬆的,理財如果變得很辛苦,那就不對了。理財可從理論與執行兩方面來看,理論上,理財是屬於知識管理工作,知識管理工作不是用蠻力、用緊張、用投機可以達到的。相對地,這是充滿知識性的工作,有充分財務知識的人,可以在財務領域裡悠遊自在、愉快獲利。沒有充分知識的人,則是倉倉皇皇、四處碰壁、賠本出場。充分的財務知識是理財成功的基本要務,具備了財務知識之後就是付諸實踐。實踐之道就是紀律,持之以恆的實踐是紀律的表現。每月節省二,○○○元,每年一二%的報酬,四十五年後回收三,二○○萬元,這個金額不少吧!如何找到每年一二%的報酬標的,是屬於財務知識範圍,而四十五年的每月儲蓄複利滾存,就是紀律的表現,知識搭配紀律,使小錢自動變成大錢,金錢的自動滾存增值,從每個月二,○○○元開始,增值到三,二○○萬元,輕鬆快樂,每月的二,○○○元則可以從減少一頓外出晚餐中節省,這樣的理財快樂優雅吧! ■讀完本書,你的財務報酬率多少? 有一次有位朋友請我吃法國料理。
「到這裡吃飯,會不會花很多錢?」
「哦,不要緊的。」他笑著回答我:「偶爾也要享受一下。」
「三年前,股市三千多點時,你告訴我可以進場買科技型基金,我就每個月三千元定時定額買科技型基金,最近我把它賣掉,算了一下,報酬率四三%,我 一直想謝謝你,請你吃一頓法國料理是應該的。」 五分鐘的建議,一餐法國料理,報酬率四三%。 讀完本書,你的財務報酬就是未來一生中成功建構完備的財務城堡。 ■上億元的財務獨立之道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早日脫離負債,免於工作壓力。免不作時仍有足夠收入輕鬆過日,是許多人共同的夢想,但是要怎麼樣才能達到呢? 有位年輕的工程師,覺得房地產太貴了,不是他可投資的標的物,但是他又天天在想如何才能達到財務獨立,免於「工作-生活」永無止境的循環。 「工作是OK,我喜歡。但不工作就不能生活,如果這樣,那工作就很痛苦了。」 怎樣才能早日達到不工作也可以生活的境界?年輕的工程師先以工作三年所得儲蓄當頭期款,購買一間地段不錯的舊房子租出去。再從起伏較大的股市著手,每個月從薪水中節餘五千元買股票。台股走勢起起伏伏 他找出前一年的高點與低點,從中一切,選定前一年間平均值以下為買入點。只要台股高於前年平均值,每個月五千元就存在銀行帳戶,累積再累積,一旦台股低於平均值,就開始買入。過去儲蓄的投資金額,以及現在的五千元,一筆一筆買入,買的對象也很簡單,就是鎖定「科技類股績優公司」股票。 從二十九歲開始買,到現在四十六歲,股市起起伏伏,有高有低,股票有好有壞,買入的、配股的,手上也有了一些科技類股績優公司股票,最近他將手上的股票出清,入帳一千二百餘萬。現在他的總資產有三千萬,將一千二百萬進行資產配置,每個月獲取六萬的利息,生活輕鬆多了,上班對他來說是一種喜好,不是為生活所驅,非做不可。工作、旅行,品味生活,多元而輕鬆。每月五千元投資股票,仍然持續,過去成功的經驗使他相信,到七十歲時,他將擁有上億的資產。 有人以人生財務六部曲來形容財務獨立的方法:增加儲蓄→設定目標理財→閒錢增加→尋找投資標的→進行財富管理→資產配置→投資獲益,享受人生。 更明確來說,六部曲的階段目標如下: 1.學習專業。
2.避免消費。
3.訂定明確儲蓄目標(二○%薪資儲蓄)
4.依循財富管理原則,將錢分成高、中、低收益的投資。
5.進行計畫性投資。
6.依投資報酬、循序漸進
■十億元的財富管理密碼 有一對年輕情侶,小姐是公司會計,先生是公司外務,結婚後,先生為了多賺些錢,自己開起一間小公司賣醫療用品。天天南北醫院奔波,就是賺不到錢,太太則是一直守著公司會計工作,太太的專業工作做得很好,很得老闆的信任,公司的業務日益壯大,為了日益龐大的送貨量,老闆決定另外成立一家新公司專營送貨工作,由於會計與管理送貨經理熟悉業務及財務,便將四九%新公司的股份交由兩位專業人士認股,會計認了二五%股份。 持續在原公司上班,兼營新公司的會計業務,新公司是運輸母公司貨品,業務從一開始就滿載,生意非常好,一季分紅一次,四十年前的平均月薪是二千元,她每季就分二萬元的紅利,當年一棟房子二十萬上下,太太將紅利累積下來,經過二年儲蓄了二十萬,她開始物色房子與空地,一有好的標的物就出手,十年下來她在北投、忠孝東路、南京東路等上好的地段都擁有些許資產,七○年代房市在沉寂了三十幾年後,開始以倍速狂飆,她將手上土地參與分建,當年低價買進的標的物,正以百倍的獲利賣出,七○年代末期,她的財富已經上看十億,現在的她,每個月房租收入五十萬元,積極規畫財富管理與移轉。 這位擁有十億財富的富翁,她的成功密碼如下: 1.選擇好的標的物。
2.長期持有投資。
3.定期管理帳戶。
4.選定入場及出場時機。 ■財富管理與快樂人生 沒有錢是件難過的事,然而有錢並非萬能,本書教導你如何從平凡中建立免於匱乏的財富城堡,有了足夠金錢,財務獨立之後並不意味就會快樂,有錢與快樂並不能劃上等號,每個人真正要追求的是快樂人生,不快樂的有錢人並非少數,如何才能在財務獨立之後擁有個快樂人生?人不能離群而居,快樂來自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有了金錢、財務獨立之後,要勇於關懷別人,從關懷別人中得到肯定與感動,肯定與感動就是快樂的泉源。 構築了財務城堡,財務獨立之後,勇於關懷別人,投身社會公益,讓金錢成為快樂人生的載具,如此,你就擁有充沛財富與豐碩心靈的彩色人生!
內文試閱
方法1:掌握投資市場四大特性
電視上的投資名嘴都認為「勇於投資是超越貧窮的不二法門」,但是投資也是有風險,失敗的投資不只無法達到財務獨立的成功境界,甚至會造成負債累累。因此認真工作,疏於投資,未嘗不是一「財務策略」,尤其在景氣不好的年代,減少投資,「節餘現金」也是一項好的策略。然而只靠薪水,又難以達到財務獨立的狀況,因此要投資,而且要趨吉避凶,才能達到投資的意義及財務盈餘的目的。 要如何有意義的投資且有盈餘呢?首先必須了解各項投資標的特性,例如,房地產的特性是投資金額大,穩定性相對高。股票的特性是波動起伏大,好的時候,快速致富,不好的時候,賠本收場。因此在投資之前,要先了解各投資工具的優點與缺點,以資金狀況,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所謂適合自己,包括適合自己的能力及性格,如此,才能夠承擔風險且投資愉快。 除了解各項投資標的外,還必須了解市場的特性,才能順著市場趨勢進行投資。投資市場的特性可以歸納如下: 1.自然趨近:
是指投資標的獲利有自然趨近平衡的特性,任何投資標的若有高獲利機會,資金會自然聚焦,因此獲利開始下降,市場趨於平衡,這是市場的第一個特性。 2.波動起伏:
任何一個投資標的都不可能永達向上或永遠向下,隨著景氣或是獲利狀況,波動起伏是投資市場的特性。往上一段時間就會開始下跌,而跌到不能再跌時,就會開始回升,這是經濟循環原則,投資是脫離不了經濟循環大範疇的。 3.標的輪動:
市場的第三個特性,有時候股票飆升,有時侯房地產飆漲,有時候基金好.。有時候期貨黃金好,有時候全部都不好,整個投資市場呈現一種不規則的輪動現象,這是歷史記錄,也是市場的特性。 4.不確定性:
由於市場充滿著未知的變數,乃至於陷阱,投資前,你必須先作「最壞」的盤算,萬一倒霉事情發生時,你才能夠存活下來。否則一旦真的發生意料之外的情事,你就翻不了身了。 投資前先了解市場的基本特性,再依不同金融商品建立財務知識,是投資的必備課程,不了解市場特性就貿然投資,往往都以失敗收場。 ■高報酬哪裡來? 作作任何投資之前必須了解標的物與市場的特性,對於標的物與市場不熟就貿然投資,就有點像俗語說的:「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有位朋友聽他的投資顧問說:在賣方做選擇權,獲利很穩定,每月平均有三至五%獲利率,一年有三○%的獲利率,他聽了很高興,「我的要求也不多,投資一百萬,一個月賺個三萬貼補家用,應該不算貪心吧!」他心裡這麼想著。 「你確定沒問題?」
「確定,安啦!你要求也不多。」
「確定嗎?這可是我家的生活費用,確定沒有問題?」
「安啦!我已經做十年了,每年就是靠這個生活的。」投資顧問跟他拍胸脯掛保證。
於是,他就匯了一百萬元給顧問進行選擇權操盤。 第一個月,賺了五萬,「真好!錢真的好賺。」他心裡高興的嘀咕著,第二個月,顧問繼續操盤,股票有一天突然飆起來,接著一路長虹,「天哪!」他的選擇權在賣方,是看空股票的一方,第三天一早,看到股票又漲了六○點,「賠了,又賠了!」他的心溜著滑梯,一路往下滑,實在太緊張了,「那可是我的生活費耶!」於是他就打電話給顧問:「怎麼辦?該怎麼辦?」 「不要緊張,你們這些投資人,一賠就緊張,會跌回來的。」 真的嗎?隔天一開盤又漲八○點,算一算已經賠了四○○點,每點五十元,一口輸掉二萬元,三十口剛好輸掉六十萬元。 「唉!我只是想賺個三萬元,怎麼會輸掉六十萬元呢?六十萬元是一百萬元的三分之二,一個投資第二個月就輸掉三分之二,這是那門子投資。」 「這麼高風險,事先都沒有告訴我,還跟我拍胸脯掛保證,這是什麼顧問嘛!」怨怨怨!怨也沒有用,這個時候贖回就是賠六十萬元,怎麼辦? 「生活費套進去了,怎麼辦?耶穌!菩薩!拜託!拜託!救救我吧!可憐可憐我吧!那可是我的生活費。」晚上開始睡不好,半夜起來看美股,看看美股能不能先回檔,帶動台股回檔。 天呀!晚上睡不好,白天心神不寧,到了有一天,台股突然下挫一百點,喔!天神救我,趕緊拿起電話,跨過顧問(誰還理這個鳥顧問!)向營業員下出清令,少賠為賺,趕快出場,兩天後,收到結算單,一佰萬剩下六十萬,啼笑皆非,該高興,還是哭泣? ■市場就像土壤 不了解市場與投資標的特性的下場就是這樣,花錢,被人嫌,緊張兮兮,吃睡不好,最後一百萬剩六十萬,可憐吧! 一位做自助餐的朋友,搬到台北後,人生地不熟的,在木柵一處車水馬龍的地方租下店面,開始隔間裝潢,花了近百萬元,之後,擇日吉時店面開幕,開張之後,每天從店面經過的車子很多,但就是沒人進來用餐,因為這是一個交通要道,車流多、車速快,但沒有人潮。 「天啊!我一天只想賺三千元,僅僅只有三千元,我可是投入一百萬元的裝潢與房租哪!」僅僅三千元就是賺不到,二個月的苦撐之後,終於看破收攤,不了解市場的人,下場就是如此。 投資資金與獲益就像種植果樹,果農將果樹種下去,期待一段時間後長出豐碩的果子。同樣地,將資金投資在特定市場,期待長出「錢子」,也就是本金之外的獲利,獲利愈好、收獲愈豐盛,道理是相通的。因此對市場最貼切的形容就是土壤,不同的投資市場有不同的土壤特質,不了解土壤特質,貿然地將果樹種下去,結果會怎樣?當然是:「兇多吉少」。土壤的特質其實是不容易了解的,花時間研究是最基本的,必要時還得做實驗,將實驗結果累積成自己的心得,才能得心應手。同樣的道理,對投資市場的了解也必須花時間,甚至做實驗,君不見大學金融系的教授會要求學生以一萬元為本錢,進行各種標的物的操作,這就是實驗,目的就是熟悉市場,免得植種果樹,到頭來,一棵棵枯萎,麻煩就大了。 市場就像土壤,不熟絕對不要貿進,有位國營事業退休員工,聽人說上海的消費市場很好,就到上海開一家「台灣小吃」,沒幾個月就將本蝕光,回來找資金,再開一家「望鄉樓」,不到一年,同樣將本金蝕掉,來去兩趟,退休金都賠進去了,往後的日子怎麼辦?人生地不熟,不了解市場,貿進的下場就是兩個字──悽慘。 方法2:了解錢的律動
大部分的人都說:「努力工作,才能賺錢。」投資專家則告訴我們:「不要為錢工作,要讓錢為你工作。」這兩種說法有沒有交集?其實這裡牽涉到的是:「什麼是錢的運動規律?」是努力工作賺錢,還是讓錢替你工作? 我們先定義一下金錢是什麼?金錢是一種大家認可的東西,以貨幣標準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只要可提供或創造大家認可的東西,就可以轉化為金錢。錢是創造出來的,你有能力完成別人交待的工作,就可以得到金錢報酬。你看到機會,提供別人需求,這個機會讓你轉化得到金錢的報酬。錢是從別人認可的東西中創造出來,因此如何提供別人認可的東西,是創造金錢的基本因素。 一般人認為努力工作,提供給別人可認同的東西而創造金錢,有了金錢,就不會窮。 那麼投資專家的看法呢?他們不強調工作,而強調機會。什麼是機會?機會就是看到別人所沒有看到的,從別人沒有注意到的觀察中,提供別人所認同的東西,因而創造金錢。所以如果找得到機會,就會富有。投資專家的另一個觀點是「讓錢為你工作」,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讓儲蓄或投資的錢賺取更多的錢。儲蓄是讓錢為你工作的方式之一,但是賺的收益(利息)少得可憐,因此如何投資,以賺取更多的錢,是重點。 將錢投資在企業內,聘請有能力的人為你經營,獲取利潤,這是方式之一。將錢投資在財務工具上(股票、基金、房地產),期待價格上揚,轉售之後獲取利益,讓原來投資的金錢為你工作,賺取更多錢,也是一個方式。然而投資企業,穩賺不賠嗎?投資股票、基金與房地產,一定賺錢嗎?在景氣好的年代,賺錢的機率很大,但是在通貨緊縮的年代,並非穩賺不賠,甚至賠的機率大過賺的機會。 如果投資沒有賺到錢,乃至於賠錢,錢就無法為你工作,因此投資專家不一定富有。 ■不要為錢工作 投資專家的另一個觀點是「不要為錢工作」,工作如果只是為了賺取貨幣,那是很無奈的事情。但如果是為提供別人認可的服務或東西,完成工作會產生成就感,也有相對貨幣可得,那是很好的事。如果工作中充滿學習成長的機會,那麼你的未來機會更多,也更大,從這個角度看,投資專家的觀點是對的!! 「賺錢」的意義,其實是依不同人而有不同的解讀,對於上班族與中小企業老闆而言,蠅頭小利,圖個溫飽是賺錢的目的與意義。就是這樣,每個人都要生活,生活就是要錢,要錢就是非賺不可,喜歡、不喜歡只能暫放腦後,把事情做好,謀取微利,以圖生活。 那麼大企業家呢?賺更多、更大,取得自己一輩子也用不到的利潤?當然不是。真正的企業家不在求利潤,而是在求個人「自由度」的發揮。什麼是自由度,就是個人的能力、意志、願景及執行力的展現,個人充分發揮的自由度,鴻海郭台銘,是在意每個月收入多少,還是展現他全球布局,世界級企業的器度呢? 錢的運動定律其實很有趣,同樣一檔股票,三月時股價五十元,到了十二月時股價變成七十元,七十元與五十元相差二十元,五十元的二分之一弱,七十元的三分之一強,差距很大,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錢的運動定律之一,對於投資者,了解錢的運動定律,對於手上的標的物,高檔時出脫,低檔時能夠守住,就是嬴家! 方法3:做好資產配置
過去我們手上有點錢,就買股票、基金或是其他的,我們稱之為投資。在景氣好的時候,股票天天紅盤,買什麼賺什麼。也曾經在房地產狂飆的年代,買房地產,幾年一翻,大家都高興。但是啊,經濟發展的曲線經過高成長率之後就進入成熟的經濟體,一旦進入成熟的經濟體,快速致富的景象就不復存在,於是股市歸於平淡,房地產也不再狂飆。投資不只賺不到錢,連保本都有問題,賠錢的情形屢屢出現。 人們不再像過去一樣,有點閒錢就買股票、房地產,進行「投資」。相對地,開始對自己所有資產進行整體配置。也就是說,是否買股票、買房地產,不是根據手上是否有閒錢,而是將所有資產包括現金或其他資產進行整體性規畫。規畫有兩個目的,第一安全保本,第二利潤收益。由於賠錢的可能性大於賺錢,於是安全性的保本成為優先考量,第二才是考慮回收報酬。回收報酬高當然好,但是回收高的資產,相對地風險也高。 資產配置就是將自己擁有的資產進行不同比例的分配,將資金依比例分配在不同的資產上,最終的目的是要在保本保障下獲取最大收益。 ■資產配置三特點: 1.資產配置是相當專業的布局:
進行好的資產配置需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包括財務、稅務、法律知識。時至今日,資產類別與金融商品那麼多,那一類商品才是好商品,已經不再是聽人家說就可以準確的。進行資產配置的人,必須對金融商品、股票、基金、保險、債券、房地產都非常熟悉,每種商品都有其特性,同時還須了解財務、稅務、相關法律,才能在合法的範圍內獲得最大保障。 2.資產配置隨著不同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規畫:
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人生目標,因而有不同的配置。而每個時間點,可保本又獲利的資產也不盡相同,因而有不同的配置,資產配置必須定期更新。 3.資產配置因每個人的人生目標而有別:
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不盡相同,有人想成為富裕人家,有人以安全、安定為主。不同的目標產生不同的資產配置。未來你將聽到「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他們將取代過去的「投資」。 有人以下圍棋來形容資產配置,有經驗的棋手在棋局一開始即進行布局,布局是什麼?就是在重要位置先安置棋子,等重要的位置都布完局後,才展開交戰。布局很重要,好的布局,可以抵擋對方棋子的攻勢,並即刻動員起來,進行防禦與攻擊。 防禦是協助作戰的意思,防止持續入侵;攻擊是擴張已經嬴的戰果。資產配置也是如此,一開始就將既有資產進行重點布建,分配到不同標的,一旦當各種標的物市場開始浮動,有高有低時,原來的布建就可以發揮防禦及攻擊的效果。防禦的意思是可以在市場低迷時,毫無所懼。攻擊的意思是在市場好的時候,擴張成果,賺更多利潤。這就是布建的重要,也是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有一次我與外資法人操盤手喝咖啡交換心得,他笑著指稱自己是世界資金遊牧民族,那個地方有資金綠地就往那個地方攻城掠地,賺一票後,再尋找下個目標。 他們的方法怎麼做呢?說穿了就是「臨淵驅魚」。當他們到一個新市場時,其實已經對市場走向做過市場調查,所以他們會順著已經發生的零星新聞事件,擴大其的影響性,在下跌時,大量出脫,造成大跌,跌到散戶害怕,丟出手中股票後,再開始拉抬,這就是臨淵驅魚。 一般散戶如何在這種恐懼的陷阱下臨危不亂,不出脫股票呢?就是要依賴資產布局,市場雖然不好,但資產回收依然不錯,沒有害怕就不會出脫,就不會被洗掉,這就是防禦。至於當外資在拉抬時,趁著市場過激反應,順勢出脫,就是攻擊,就是賺大錢的時候了。 資產配置重要嗎?答案不是很明顯了嗎! 方法4:每年重新布建資產
大家都知道理財很重要,但是可能不知道資產重新布建的重要性,每年的資產重新布建是確保成功理財的必要方式。 我的好朋友Jimmy,工作順利,是位成功的經理人,四十五歲就當上一家中型公司的總經理。工作不錯,薪水收入也不錯,年輕時積極儲存薪水買房子,現在房貸付清了,又買了第二間房子,用來出租。現在他在銀行裡有上千萬元的閒錢,他的財務基本上是安全而優渥。他也曉得理財的重要,比如說第一間房子是二十年前買的,現在已經增值一倍了。因此經驗告訴Jimmy,理財是可以讓錢滾錢的好方法。 由於每天工作忙碌,因此Jimmy對於理財的商品往往一知半解,常常聽到新推出的商品,但不曉得如何區分好壞。他的理財資訊來自晚上的應酬,酒酣耳熱時朋友間互相傳遞的小道消息,例如有人說某家公司最近接了張大訂單,或是更換管理階層,這支股票目前的市價低估,應該可以漲五○%的空間。第一次他聽了,小買,結果也真的賺了五五%的利得,非常高興。第二次他又聽了,這次就將大批的資金分批承接。結果,自承接之後股價就步步滑落,讓他一年內損失二○%。 他想理財,想獲利,結果呢?陷入套房,動彈不得。二○%的利損是他兩年薪資的結餘,他這兩年的工作所得等於沒有了,雖然利損數目尚在他能承受的損失範圍內,但卻讓Jimmy非常不快樂。 ■投資是門科學 Jimmy需要如此嗎?投資是根據口耳相傳的訊息,這太不科學了吧!投資是一門很科學的學問,機率、統計、利得、利損,在資金還未投入前,就應先理清楚,因為投入後要抽身就很難了。 理財的方法是透過資產重新布建,怎麼說呢?首先看看你手上有多少可以投資的資金,再根據資金額度進行投資商品的配置。投資商品很多,每個商品有其特性,有高風險、也有低風險的商品。有股票、房地產、債券、期貨、選擇權、基金、保險、定存、外幣,琳瑯滿目。不清楚的人,一踏入就如同Jimmy般一頭霧水,商品裡有很多隱晦不明之處,足以讓投資人傷痕累累。 投資既然是這麼專業的學問,Jimmy如果找個投資專家,請他協助將Jimmy的資產重新配置,尋求穩定中最大的回收,不是很好嗎?否則,像一隻無頭蒼蠅實在不是辦法。 資產重新布建是每年必做的功課,如果一年的回收績效不如預期,那麼可以考慮換個投資理財專家,有好的專家給好的建議,Jimmy就不用坐困愁城了! 方法5:投資不在多,在精
過去我們聽說買一張台積電股票,十年價值等同一部車子,或許當台積電股票市價二三○元時,曾經有過這樣的光景。但是台積電股票近一年一度不到六十元。過去我們聽說,買一間房子尤其是捷運站旁的小套房,幾年後脫手可以獲利,是這樣嗎?我的朋友Jack在關渡捷運站旁買了一間小套房,四百多萬元,三年後脫手僅僅賣了三百五十萬元,賠了將近八十萬元。 或許你說台積電的風光日子已經過了,那麼列入二兆三星的產業呢?奇美電、廣達從三十五元急拉到七十五元就開始下滑,我的好朋友根據股市投資原則,在奇美電下滑時分批買進,從六十五元到六十元再到五十五元,結果呢?你知道嗎?奇美電下滑到三十六元,他只得慢慢等,等股市稍微回溫,再想辦法脫手,認賠了結,賠少即嬴。 二○○四年股市稍微回溫,回到六五○○點以上,我記得統一集團高總裁樂觀的說:上看七○○○點,有人更以八○○○點為標的,結果呢?跌回五九○○點,形成了六○○○點保衛戰,好友Leo買進中華開發,結果就只能長相左右。 股市不太行了,房地產也是漲少跌多,那麼基金呢?過去號稱一五%獲利的基金,現在都灰頭土臉,能夠維持平盤,不虧損就算不錯了,曾經紅極一時的連動債券呢?沒有人再談起了,沒有人仔細的去算一下過去領的七至八%利息是否有吞噬到本金,最近又開始熱絡上市的REITs,半年後會怎麼樣呢? ■投資工具失靈? 股市、房市、基金、債券好像都不太行了,是不是只有國內這樣呢?那倒未必見得,美股仍然積弱不振,二○○四年到上海買房地產的人,現在也是面臨折價賣出的困境,國內、國外的市場也都不怎麼樣,為什麼?過去的理財觀念不對?投資工具失靈?自己不夠認真?這些理由可能對,也可能不對。因為: 1.大環境改變了:
就以台股為例,二十年前,市場二百支股票,資金動能每天有一,五○○億元以上,現在一○○○多支股票,資金外流,每天只剩下五百億不到,經濟成長趨緩,從負成長到四%的成長,如此動能如何支撐投資市場?有些人就想到經濟剛剛成長九%的中國市場,問題是過去的投機經驗早被列管,仍至當頭棒喝,如何高獲利? 2.投資的手法更細緻,需要更多的知識:
過去有人說那支股票好,買了就賺,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市場上有外資、有投顧、有基金操盤人,這些人每天進行環境與公司經營的分析,下單進場時,又以精密的手法,例如多空買賣的避險方法進場,挾著資金、知識與技術,一般散戶如何能不俯首稱臣? 3.投資大環境已經不好了:
不要說散戶投資,只要看看銀行定存率與保險公司的預定利率跌到少得不能再少,就知道大如銀行、保險公司的再投資都沒有高獲利回饋顧客,那麼散戶如何在這樣的市場存活呢? 綜合以上的分析,投資環境與市場都改變,面對新環境,想要存活,改變策略是不得不走的路。如何改變投資策略?就是要把眼光從地域拉至全球,時間上也拉長縱深,循著經濟學與投資學的原理找尋機會與標的物。 ■經濟成長率和成熟度 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經濟成長率隨著各經濟體的成熟度而有不同表現,初級經濟體如過去的台灣,現在的中國與印度,每年成長率八到一○%。成熟的經濟體如美國與日本,每年的經濟成長率二到三%,一方面是因為比例的分母不同,比例倍數也跟著不同,另外成熟體可發展空間已經有限,因此步伐也會慢下來。 在初級發展階段國家進行投資,很容易賺錢,因為整個經濟產值增加,財富快速累積,投資什麼賺什麼,過去的台灣如此,現在的印度也是如此(中國是因為對股票市場有特定政治干預,而無法興盛),這幾年印度的股票與基金賺翻了,就是這個道理。 在中等發展經濟體,例如台灣與新加坡,經濟發展趨於穩定而和緩下來,投資市場的大漲幅機會較少。成熟經濟體如美、日更是以持平穩定為主,飆跌的機率相對更少。有人會問,這兩年日本股市與美國房地產的飆漲又如何解釋?這就是投資學的輪動說,否極泰來的理論。 任何有價值的投資標的,它的市價都是依循著波動循環在進行,跌過頭了就回漲,漲到頭了就回跌,週而復始。日本經濟連續低迷了十年,破跌再破跌,日本的產經結構在三十年前是以「日本第一」聞名於世,跌到不行了,回漲也就狂飆,一天漲個四○○點不奇怪。美國的房市呢?從一九七八年,高利率年代,美國的房子就抬不起頭,壓了二十年,終於在一九九八年後開始狂漲,以倍數翻升。這就是投資報酬的循環定律,如果將經濟成長的帶動財富增值搭配標的物的財務投資報酬循環,你就可以清楚的定位出可投資、能賺錢的標的物。千里馬就在那裡,只看你有沒有眼光與智慧。 方法6:抓住新世紀的成功產業
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 在《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書中暢言:「在網路、軟體、光纖技術發展之下,世界變小,競爭立足點更平等了,個人力量足以推動世界,只有具備有特殊、專業、深耕及調適能力就能擠身世界舞台。」科技跳躍年代,專業只是生存上最基本的要求,「顧客滿意」是不夠的,創造「顧客成功」才能嬴得客戶,在業界出類拔萃,高人一等。 新世紀的成功產業是什麼?新世界的產業正朝二個方向進行,第一個方向是高科技高效率帶來的高產值。二○○五年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Toyota館的機器人樂隊大放光彩。新世代磁浮列車的速度,每小時高速五八○公里,高科技帶來的就是高速度、高效率,也就是高產值。一個人在同時間內透過技術演進,創造二倍產值。第二個方向是產品的低價格,當俄羅斯、印度與中國三十億的人口投入世界工廠生產行列,生活所需的產品以極低的價格,源源不絕的從這些國家供應給全世界,過去供需曲線所造成的物價上漲重新來過,生活必須品價格不再波動。 在亞洲的台灣,二○○六年台灣製造業大量西進中國五年,製造業外移造成的產業空洞化問題逐漸浮現,有趣的是,台灣競爭力並不像日本學者大前研一所預測的,「到了二○○三年,中國將複製完成台灣的所有優勢,台商的價值也隨風而逝。」相對地,台灣的經濟跨過二○○三年艱苦的日子,二○○四年開始逆勢成長,從二%到四.五%的經濟成長,Amazing! 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台灣的產業從空洞化中重新抬頭?那就是新興的知識與創意產業。 有位產業經濟學家興奮地描述 :「在燒光灰燼的產業森林中,長出翠綠的新樹種。」什麼是新產業樹種?就是知識與創意產業,以太陽能的益通、茂迪光電為代表,益通與茂迪光電的股價在二○○六年時都High上千元。 新世紀會是什麼樣的產業時代呢?答案已經非常明顯,「架構在知識管理的創意時代,高產值、高效率帶來的美感休閒時代」。 新世代產業成功要素 :看看梅迪奇創意效應(The Medici effect),想想野中郁次郎的知識管理,還有蒙娜麗莎微笑淘金術:美感與休閒 想要在這樣世紀中投資成功的你,還能等嗎? 方法7:有創意才有新價值
生產太陽能系統的益通光電股價High上千元躍上台灣股王的寶座。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然而人類既存的石油可能在五十年不到的歲月中將開採完畢。少了石油,交通、運輸、電力都出了問題,新興替代能源成為人類關切的議題,太陽能的應用順著時代的需求躍上世界舞台。生產太陽能系統的益通光電就是這樣躍上台灣股王的寶座。益通光電是將太陽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光波經過轉換成為能源,光譜頻率愈短,轉換能量愈大,現在已經商業化紅色太陽光譜。訂單早已供不應求,未來還有多種高能波譜可轉換,怪不得益通會登上股王的寶座。益通光電是這二年才竄出來的,創新應用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登上股王的寶座。 益通光電就是創造新的應用,新的應用會產生新的影響,小應用產生小影響,大應用產生大影響,早期的畢卡索並不是什麼成功的畫家,有一陣子,他在畫圓形的陶器,從平面的畫布到圓形的畫法,讓他孕育出不同空間的畫風,也從此開創出「立體派」的畫派,畢卡索也因此而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新世代成功產業是要具有創意,什麼是創意?就是要具有原創性(Original)與新奇性(fresh),足以打動人心,讓人有被「電到」的感覺。創意是重要、值錢的,創意是未來成功的保證。創意是新鮮的,但僅有新鮮還不夠,它必須是有價值的,什麼是有價值的?就是必須有他人可利用的社會功能,這個社會功能創造了價值。 台灣有一家「中國砂輪」公司,過去做的是傳統的砂輪,獲利平平。十年前發明一個新型的工業用鑽石切,專門切割半導體元件,新款的鑽石切賣給台積電,台積電使用新款鑽石切,第一年就省下二億元。另外一家半導體代工廠聯電得知後迫不急待的跟進採用,現在的「中國砂輪」已經不再是過去傳統的砂輪公司,而是每年盈餘上億的科技公司,中國砂輪公司成功的原因無他,創意而已,就是創意讓他替客戶創造價值,達到顧客成功,進而自己成功。 創意的二個條件,第一是新穎的,第二是有社會功能與價值的,創意不是憑空產生的,創新科學中有一說法是「同一方向性的深化」,例如德國工匠沈浸在特定領域中,將知識與實務整合,從整合中熟能生巧,從巧中產生妙,妙就接近創意的境界。因此新創意來自師傅們孜孜不倦的工作心得,或是來自日以繼夜的實驗室,創意也可以來自跨領域的腦力激盪。跨領域的腦力激盪(Brain Storm)是從跨領域中應用不同領域的優點到既有的領域,形成原有領域新應用的創意。 方法8:財富管理DIY
金管會同意證券公司做客戶財務管理業務,各大金控公司、銀行紛紛成立財富管理部門,招募財富管理的理財專員,財富管理來勢洶洶,即將成為金融服務業的主流。 什麼是財富管理?怎麼做財富管理?自己可以做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你絕對可以自己動手做財富管理。 財富管理是什麼?基本上,財富管理就是對你目前的財富進行資產配置,透過資產配置,達到保本及最大回收利益的兩個目的。 財富管理是一項財務知識與稅務知識的應用,透過財務金融商品的配置,達到合法節稅及最大報酬收益的目的,因此,進行財務管理前,必須先具備豐富的財務及稅務的知識。
■熟悉財富管理流程
怎麼做財富管理?自己動手做財富管理可以遵循以下流程進行: 一、彙總現有資產
二、確定階段資產目標
1.年輕人與老年人不同
2.有錢人與一般人不同
3.人生不同階段,目標不同
4.經濟環境不同,目標不同 三、了解稅法
1.所得稅法
2.土地增值稅法
3.遺產、贈與稅法 四、了解金融商品與特性
1.現金
2.基金
3.股票
4.保險
5.房地產
6.外幣
7.其他資產 五、選擇金融商品進行資產配置
六、檢視階段目標達成率,重新調整資產配置。 每個階段依循以上流程進行資產配置,達到財富管理目標。各個階段的重點如下: ◎確定階段資產目標: 每個階段的財富管理目標不同,年輕人須要有房子住,同時須要有高收益的回收。老年人以穩定為主,同時要考慮到遺產的可能性。有錢人與一般人也不同,有錢人以穩定收益為主,一般人常常期待有「翻身」的機會。經濟環境不同,目標也不同,經濟大環境好時,收益容易,大環境不好時,以保本穩定為主。 ◎了解稅法: 稅法是規範繳稅的法則,一切行為都必須合法,如何在合法範圍內,達到最大收益。個人所得節稅的重點如下:
1.各類收入的必要成本可直接減少所得。
2.有效應用非境內居住者的就源扣繳方式納稅。
3.應用合法方式如贈與以分散所得。
4.應用獎勵之免稅所得。
5.藉由轉投資轉換所得來源,到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
6注意財產交易所得與損失之列報。
7注意自用住宅財產交易所得稅之抵稅。
8合理管控部份或全部緩課所得到低所得年度。
9合理應用年度收付實現原則。
10有效應用投資抵減額。 ◎了解金融標的的特性: 財富管理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是透過金融商品完成,因此對於金融商品必須充份了解,過去有些人買了連動債,以為每年七%的獲利遠高於定存,但後來因為需要用錢,中途解約,造成很大損失。因此對於任何商品,進場前一定要先了解其特性及退場機制。 各金融商品特性如下:
1.債券:收益少,穩定。
2.基金:透過眾人合資,由操盤人投資,穩定與否取決於基金種類,有穩定的債券基金,也有起伏很大的股票型基金。
3.房地產:高額投資,相對穩定。
4.股票:起伏性大,景氣好時,獲利容易,景氣不好時,虧損也容易。
5.保險:一般保險有保本的功能,投資型保險也如同其他投資標的,高風險、高收益。
6.外幣:貨幣的起伏與價差。 ◎選擇金融商品,進行資產配置: 根據階段性目標,將現有資金依合於稅法及金融商品特性進行不同比例配置,以達到管理之目的,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本與盈利。
透過以上方式,你可以自己動手做財富管理。 祕技1:找出你的賺錢機會
投資專家提出財務成功的祕訣,就是跳脫「永遠不足」的困境,進入「快速倍增」,也就是將節餘的資金進行數位倍增的投資計畫,從投資中得到多倍數的收益,因而脫離財務壓力的苦海。 有位投資專家上電視台提到,他的主要投資標的是房地產與小型公司的股份。他在經濟景氣低迷時,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購買房地產,景氣好轉時,高價賣出,他也提到每股三十分美元購買十萬股未上市股票,六個月後,這家公司上市了,每股上升到三美元,股票價格持續上升,價格上提到每股二十美元或更高,「好幾次我們的三十萬美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變成了一百萬美元。」 這些人的投資收益實在令人羨慕,如果投資專家的多數投資都是這樣美滿如意,他絕對可以回過頭來嘲笑「認真工作,努力上班」的一般人真是窮!然而真實的社會裡,有這麼順利嗎? 有一個好朋友,一九八○年開始上班後,省吃儉用,在加州矽谷買了第一間房子,三年後再買第二間房子,幾年下來總共買了四間房子,到了二○○○年矽谷房子開始飆漲,一間房子原始價格二十萬美元,漲到一百萬美元,每間房子獲利八十萬美元,四間房子總共獲利三百二十萬美元。 ■投資的秘訣何在? 另一位朋友就沒那麼幸運了。他以每股二美元買進股票,一年內漲到四十美元,他賣掉一半,過了半年股票跌回二十美元,他又進場加倍買入,結果一年後,股票每股跌成一美元,這位朋友倒輸了不少錢,因此有人成功,有人失敗,起起伏伏,如何才能成功?這是大家最關心的,投資成功的真正祕訣何在? 我的朋友裡,有人投資房地產,有人投資股票,有人賺錢,有人賠錢,如何才能永保安康,持盈保泰呢?讓我們先回到原始點上,如何才能達到財務獨立?每個人主要收入都是薪水,薪資是公司老闆精心計算的「合理所得」,要依靠「薪水」達到「免上班」就能財務獨立的狀況,可能不容易,投資因此是達成財務獨立的「必要手段」,接下來的問題是要投資什麼? 投資有賠有賺,經濟不景氣的年代,賠的機會甚至大於賺的機會,那該怎麼辦?投資標的物很多,有定存、房地產、股票、基金、債券。一九七○年底,房地產是一項快速致富的方法,幾十萬的房子飆升為幾百萬。後來,房地產趨於穩定,一九八○年底股票飆升,買什麼賺什麼,股票市場像在吹氣球,每天鮮猛活跳。有一天市場走到了最高點,開始溜滑梯,一路滑到底,毫無阻攔,投資者的資產快速貶值,血本無歸。 於是基金開始流行,集小錢為大錢,由投資專業經理人進行操盤,基金也熱鬧了一陣,有人賺到了錢,最後也趨於平淡,因為進場投資的人,賠的比賺的還多。簡單的投資工具不容易賺到錢,複雜的工具就慢慢出爐,選擇權、認購權證,連動債券,每一項投資工具剛出來時都引起一陣注意,接著就如同其他工具,有輸有嬴。連號稱有最專業的投資經理人操盤的量子基金,在連續嬴了好幾年後也不免陷入困境,認輸做賠,因此,怎麼操作才能嬴呢?這是個大問題。 投資市場已日趨成熟,而像電視名嘴所說的亞利桑那州的房子,飆升的未上市股票,已經不再。以我的經驗,成功的財務投資祕訣為: 1.不論要投資哪項金融標的,購買前一定要先了解標的物的特性。 2.買好的標的物,所謂好的是指有前景的標的物,以房地產來說,交通與地段是重要因子,以股票來說,績效好、有前瞻的績優股是好的標的物。 3.中長期持有,由於市場有自動趨近拉平的現象,過短的持有,難以看到投資獲利的效益性。 4.多元投資,持有不同投資標的物,當市場輪動時,各個標的物都有機會獲利,輪流出脫持有的獲利標的。 以上是四項投資心得,掌握這四項投資原則,成功的機率應該會大幅提升。 ■量力而為才能熬出頭 一位投資專家的口頭禪是:「不要問我台積電的股票六十元是否可以買。」對於所有特定投資問題,他的標準答案是:「沒有人知道明天的股市會怎麼樣,也沒有人知道明年的房市會怎麼樣?」「但這不代表不做投資,投資還是要做的。」 只是要怎麼作投資?答案是:量力而為,尋找好的標的與中長期持有。有一位地產投資者,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尋找投資標的,找出好地段的投資標的,地段是決定地產價格的首要因子,只要地段正確,總有一天會賺到錢的。」 「找到好地段,在自己的財力範圍之內,他就投資,四十歲時的投資到六十歲時就開花結果,原來二百萬買的地,經過二十年變成了二千萬,十年漲十倍,不錯吧!這就是他財務成功的祕訣。 同樣的道理,可以應用在股票,Jenny二十年前買了台積電,台積電是一家很好的半導體公司,經過二十年,每年的配股及分紅,當年買了二十張,現在已經成為六十張,當年每股五十元買的,現在呢?每股六十元,你說他賺了幾倍呢?好的標的,長期持有,你有的是賺錢的機會。 秘技2:關注你的投資組合
投資專家強調「關注自己的投資」,一般人則強調「努力於自己的工作」,表面上看起來,兩者關注的目標不同,這是為什麼投資專家之所以稱為富,而一般人之所以稱為窮。然而在新時代裡,一般人可能將自己的工作當成「事業」,做得有聲有色,出人頭地,因而未必就是窮,而投資專家的投資也可能因為任何理由造成虧損,因而不見得是富。因此重點在於如何定義「投資」,以及投資經營成效如何? 根據投資專家的說法,投資可能是一家企業,也可能是一項投資組合,更廣義來說,它可能是一個具有發展性的工作。因此投資不僅限定於經營企業,經營企業當然是一個事業,對於企業而言,如何有效率經營盈餘公司是考驗經營者的能力,關注自己的投資是經營企業的最基本要求。 「投資」的另一項定義是一個投資組合。什麼是投資組合,就是所有資金對不同金融工具投資的總和,比如說一百萬資金裡,房地產多少,股票多少,基金多少等等,稱之為投資組合。對於原本就有一個好工作的個人而言,一千萬的投資組合是一項投資,而且是一項不小的投資。投資組合可能賺錢,也可能賠錢,因此如何進行投資組合的篩選,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關注每一項投資,也就是關注自己的事業。對一般人而言,認真工作之外,就是購買房子,如果他對房子相當關注與了解,仍然是一項房地產事業,因此一般人不一定窮。 ■找出被人忽視的機會 投資的第三項定義是「有發展性的工作」。如果一般人的工作是有技術性、有發展性的,那麼專注於工作也可能成為一個好的事業,未嘗不會富有。 重點不只在於你對「投資」的定義如何,關注是最基本的要求。除了關注自己投資事業外,投資專家認為創造投資機會是致富的一個祕訣。 如何創造投資機會呢?投資專家認為: 1.強化你選定資產的專業知識。
2.尋找其他人忽視的機會。
3.如何增加資金額度。
4.如何將精明人組織起來,一起共事。 根據以上創造出來的投資機會,嬴的祕訣就在裡頭了。 什麼是「其他人忽視的機會」呢?一九九七年英國撤出香港,很多香港人急著在「九七大限」前辦理移民,當年許多人移民加拿大,少部份人移民美國,更多人移民澳洲、紐西蘭。有一對年輕夫婦移民加拿大,遇上公元二○○○年經濟不景氣,工作難找,在加拿大生活不好過,於是在二○○三年又搬回香港,經過這樣一去一回,不同的生活讓他們經歷了不同的經驗,回到香港後,他們發現一些東方的仿製古董在加拿大賣五百元,在香港只要二百元,於是他就架設起拍賣網站,專門賣仿製的東方古董,也因此而成就了一個小事業,機會是不是就這樣轉成錢呢? 另外一對中年英文老師夫婦移民加州後,一直找不到好的工作,由於在香港是英文老師,英文不錯,因此很快適應了美國生活,具備雙重語言能力,他看到大部分辦公室低階清潔工不會講英文,又沒有任何組織,他看到了機會設立清潔公司,一方面找辦公大樓的清潔工作,另一方面將清潔工組織起來,你知道嗎?他現在住在Saratoga(加州一個昂貴的住宅區)豪宅之內,還有游泳池呢!錢就從別人忽視的機會中產生。 更有名的例子是一○四人力網站,過去,人找事、事找人都是透過報紙廣告,網路興起,第一家以網路介紹工作的一○四人力網站,經營十年後,一年的EPS十元以上,股票上櫃後,飆到二五○元,每位資深員工都成為億萬富翁,人力仲介網站困難嗎?不會吧,任何一位資工系的學生也辦得到,機會就在你身邊,一疏忽就變成別人的財富。 至於什麼是「將精明人組織起來,一起共事」呢?就是有好的商機之後,找一群精明的人共事,將事業做起來。事是人做的,好的人才能將事做的好,不好的人無法完成的工作,因此組織好的人是事業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賺錢的必備。 秘技3:將資產變成現金流
小時候,父母親常常告訴我:「孩子,你要認真學習,學習專業知識。」投資專家卻不斷的告訴我們:「孩子,你要認真學習,學習財務知識。」父母親與投資專家都告訴我們,努力學習,只是所學的不一樣,因為將來賴以維生的知識不同,有人依賴專業維生,有人以財務操作賺錢。 一般人的專業字彙中少了財務會計的名詞,投資專家的知識中充滿著財務會計的名詞。只是在投資專家的投資世界裡,習慣於財務會計書中的名詞,也得重新界定它的意義。在投資專家的眼中,「資產」是能將金錢放入口袋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口袋中取走的東西。要富有就要不斷的買入資產,以創造更多盈餘。要變窮,就不斷的買入負債,造成支出增加的東西。以房子為例,一旦租金大於貸款,創造盈餘,就是資產,否則貸款大於租金,就是造成支出的負債。除了資產與負債重新界定外,投資專家將「財富」定義為「今天停止工作,你還能生存多久?」也就是有多少屬於資產類的財產,能夠為你工作,使得你免於財務上生存的壓力。 在投資專家眼中,「真正的資產」分為下列幾類: 1.經營有方且獨立運作企業體的股份
2.有發展性的股票
3.評等好的債券
4.有好經理人的共同基金
5.產生收入的房地產
6.借據
7.有經濟價值的專利權
8.有價且可流通的物品 透過對這些資產的投資,讓錢自行工作,產生盈餘,因而個人可免於工作,仍然有好的收益與優雅的生活。 ■資產如何變現金? 如果有創造現金流入的資產,不只投資專家認為是「真正的資產」,一般人也一定很喜歡擁有。問題是什麼資產可以永遠的現金流入呢?獨立運作的企業有可能人謀不贓,或是營運損失,買賣股票有可能虧損,共同基金賠錢,房地產跌價,而債券與借據呢?收益不高,因此核心問題不是這些資產,而是如何確定這些資產能夠有「正現金流入」,才是「真正的問題」。 「怎麼樣才能財務獨立,愉快生活呢?」Kanhon解說他的財務觀,「就是在不工作的情況下每個月有十五萬元的收入,如此你就免於工作壓力與失去工作的恐懼,快意過日子。」 Kanhon是位中年律師,目前仍在執業,每個月薪資收入十五萬元,但是他的月總收入可是二十五萬元一個月。因為每個月他還有十萬元的房租,債息及投資收益,他是怎麼達到的呢? Kanhon研究所畢業,通過律師考試就開始執業。剛開始,他與父母同住,吃住都仰賴父母,每個月存下薪水,三年存了三百萬。他於是將三百萬當頭期款買了一間一千萬的房子,將房子租出去,每個月三萬元租金剛好抵掉他的貸款。兩年後結婚,他與太太合買一間小而美的公寓,總價七百萬,每個月只付二萬元的貸款。他與太太的月收入共有十四萬,付掉貸款與生活所需後,每個月還結餘八萬元,就這樣過了十年,存了一筆錢。 於是就將第一間房子的貸款付清,清償之後,租金就變成淨收入,經過十年,這間房子市價變成一千六百萬,房租也升到每月四萬五仟元。現在Kanhon夫婦月收入提高,加上房租收入,每月收入到達二十二萬,而負擔呢?仍然二萬的貸款以及小孩的教育費用,Kanhon家的財富累積速度比以前更快了,再過十年,他已經又存了一千五百萬。他於是將一千五百萬換成美金,買美國公債,一千五百萬台幣將近四十八萬美金,美國公債的利息約為五%,四十八萬公債的年息是二萬四千美元,約新台幣七十二萬,每月為六萬台幣。加上四萬五千元租金,每個月非工作的收入十萬五千元收入。Kanhon正繼續努力,他的目標是每個非工作收入十五萬元,請問他還須要幾年就可以達到目標?標準答案:三年,三年並不長,一轉眼就到。 資產就是這樣累積出來,Kanhon每天工作得很愉快,因為沒有壓力,所以也沒有失去工作的恐懼,無論碰到簡單或難纒的案例,他都快樂以對,笑口常開,所到之處,總是充滿笑聲。這種日子不錯吧?
資產一旦變成正現金流,增值以複利滾存,獲利的速度是很令人愉快的。不信的話,試一次你就知道。 秘技4:減少消費性支出
有血拼習慣的朋友,常常在一個月後,面對帳單追著收入跑的悲慘情境,由於支出過多,因此,必須不停工作,以支付源源不絕的帳單,整個循環就像鐵籠內忙於奔波的老鼠,看不到任何希望。 如何打斷這個「永無止境」的悲慘循環?如何馬上改善這個被稱之為窮的無底深淵?就是立即減少支出。減少支出、帳單也隨之減少,馬上減少被帳單追著跑的壓力,因而可以從悲慘循環中解放出來。減少支出是打破惡性循環立即而有效的萬靈丹。 支出分為兩種,一種是消費性支出,另一種是資本性的非消費性支出。消費性支出是屬於購買消費性物品造成的支出,例如購買車子、漂亮的大衣、旅遊花費等。至於資本性的非消費性支出,例如購房子、黃金、保本型的保險、基金、股票等,屬於資產取得造成的支出。 消費性支出與非消費性支出的最大區別是「持久性」與「轉賣性」不同。購買新車,很炫、很拉風,但是新車的價值,隨著時間而快速減值;漂亮的大衣買了可能找不到賣出的市場;旅遊花費,流出去的再也不回頭,這些無法「保值」的支出,都屬於消費性的支出。相對於消費性支出的只出不進,資本性的非消費支出就有資產的取得。購買房子的支出雖然很大,但是房地產可能增值,購買黃金基本上可以保值,股票、基金取得,雖然價值起起伏伏,只要不投機,資產保值,乃至於獲取利益回報的機會仍然很大。 ■紀律是擺脫貧窮的第一步 因此消費性支出造成的帳單,付出去了,看不到任何回收,非消費性的支出造成的帳單,付出去了,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點,「零存整付」整筆回收,看得到未來的希望。既然消費性支出看不到未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願意支付呢?那是因為當下的感覺很好、很炫、很好玩、很漂亮、很刺激,致許多人都迷失於一時。 成功的投資專家特別提到:擺脫窮的第一步就是要有「紀律」。能夠節制慾望,不為亮麗外表所動,才能節省支出,將節餘資金進行投資,因而創造財富。 那麼是不是投資者都必須像清教徒一樣縮衣節食,將節餘資金進行投資?那倒不見得,成功的投資專家建議:用節餘資金投資,獲取利益,再以所獲取的利益進行奢侈品的消費性支出,如此,你不但保有原來資金,又可以享受消費性支出的快樂,何樂不為? 惠琪夫婦剛從南極回來,帶回厚厚一本的相簿與充滿新奇的回憶。 「我們飛到阿根廷,先到福克蘭群島,福克蘭群島有夠荒涼的,就像澎湖鄉下,在福克蘭群島呆了一天,船就往南極開。」 「你可能想像不到,冰山直直矗立在眼前的景像,簡直帥呆了,還有好多好多的企鵝哦!」 一個月的南極旅遊,夠炫吧!夠享受吧!惠琪夫婦有花到自己的錢嗎?沒有,是不是有什麼免費的招待?算了吧!誰會花六十萬元招待呢?沒人招待,惠琪夫婦又沒花到自己錢,這是怎麼一回事? 前一陣子,股票超跌,惠琪熟悉航運事業,知道今年散裝船賺翻了,在股票超跌時,進場買了五百萬元,不到二個月,股票回升,五百萬替他賺進六十萬,她出清股票,收回五百萬,而六十萬收益呢?就是一個月南極旅遊的費用基金,惠琪夫婦用投資獲利部份進行享受人生,免負擔,酷吧! 俊哲買了一部賓士車代步,「零負擔」他用手比一個OK的手勢,開賓士車,零負曕,怎麼達到的?俊哲用在投資的金額約為一仟萬遠,以這一仟萬元為基準,年目標收益一二.五%(這不算特別高),二年賺進了二百六十萬元,再以此二百六十萬元買一部賓士車。一仟萬元仍在,難怪他的手勢那麼有力,笑容那麼燦爛,為什麼?因為賓士車是零負擔的收益,有什麼不好?開賓士車夠炫吧!誰說投資者必須像清教徒節衣縮食呢? 秘技5:學會蒙娜麗莎點金術
被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選為二○○一年最佳財經企管書籍的《從A到A+》(Good to Great)這本書,是作者史丹佛大學企管研究所教授柯林斯(Jim Collins)和他的研究團隊花了五年時間,閱讀了六千多篇企業相關報導,終於找出十一家從優秀蛻變為卓越的公司,這十一家公司的股票報酬率表現在蛻變之後連續十五年都比大盤至少好三倍以上,更有高達十八倍的電路城(Circuit City)企業。 柯林斯研究團隊針對這十一家成功公司進行研究,研究成果顯示成功的企業都遵循五個原則經營,這五個原則包含了領導者的特色、員工的特質、選計畫的原則、公司文化及利用科技能力加速公司成長。在這五個原則之中,將新計畫的選擇條件稱之為「刺蝟原則」,什麼叫做「刺蝟原則」?就是卓越公司在選擇計畫時會遵循三個準則,然後從三個準則中找出新的計畫,這三個準則就是: 1.公司對什麼事業充滿熱情?
2.公司在哪些領域,可達到世界級頂尖水準?
3.這些計畫的主要經濟獲利來源是什麼? 任何一個新的計畫必須符合這三個準則,也就是三個準則的交集部分,才會是公司選擇的新計畫,三個準則缺一不可。 這就是公司經營的刺蝟原則,我與好朋友會計師Gloria討論這些原則時,她告訴我,她遵循、教導孩子在選擇未來志業時,也有三個準則: 1.我最有興趣,能讓我廢寢忘食的事是什麼?
2.我在哪一些領域,可以達到頂尖水準的表現?
3.這些事情的經濟獲利來源是什麼? 根據這三個準則,Gloria選擇自己的志業,也教導成長中的孩子依此選擇人生志業,依循這三個準備選出一個合於交集的工作志業,一定會成功,這也是成功的祕訣。 「另外」Gloria最後補述道:「我還為孩子加上一條準則,就是必須是利他的,對他人有所助益的事情。」 ■掌握經驗,蒼海變黃金 人與公司計畫的成功準則是如此,國家與城市的成功因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就像每位成功的人並非都是投資專家,國家與城市也不一定要靠重工業才能發展,多元而傑出的發展才是成功的要件,以法國與威尼斯城的成功發展為例: 你可能不知道,「蒙娜麗莎的微笑」每年替法國賺進二個馬特拉公司的盈餘。 十五世紀的威尼斯是一個非常落後的海邊地帶,居民以搬運船貨維生,傳過一代一代的搬運工世代,威尼斯人開始將儲存之資金建造小船參與運輸工作,賺取利潤。他們發現輕鬆的運輸費用比搬運費用還高,於是他們開始集資建造更大的船隻,通航於更大的海面上,賺取更多利潤。 透過海上運輸,十八世紀的威尼斯逐漸成為商務匯集中心,同時威尼斯人對於商業運作及財務操作也逐漸在歐洲聞名,當時歐洲貴族間的聯婚也以指定威尼斯人作陪嫁管家為榮。工業革命之後,歐洲興起,工業革命文明與現代經濟運作模式也隨著歐洲的船隻傳到世界各地,當年接觸到歐洲船隻的港口都是各地區經濟發展最先進的。 對於威尼斯人呢?當威尼斯成為歐洲運輸及商務中心之後,威尼斯人從商品運輸中逐漸累積對「商品價值」的經驗。因為他們運輸過世界最貴重的物品,歐洲人認為好的物品也都在威尼斯城中轉運。威尼斯人從轉運中學習認知到什麼是美好的東西,什麼是人們喜愛的東西,威尼斯商人學習到「美的鑑賞」經驗。然後以「美的鑑賞」經驗為基礎,威尼斯商人開始舉辦「美的物品」發表會,從此以後,威尼斯成為歐洲流行的風向球,業者以能在威尼斯辦理發表會為榮,每一件新的物品經威尼斯城的鑑定認可後,價值立即上揚。而威尼斯呢?也因此成為世界流行時尚中心。今天我們看到汽車(法拉利)、珠寶、衣服時尚、設計款式都是從威尼斯出來,威尼斯人也從「美的鑑定」經驗中賺取大筆外匯,代代相傳一直到現在。 法國與威尼斯經驗告訴我們什麼?就是做到成功的「剌蝟原則」: 1.對什麼事業充滿熱情?
2.到世界頂尖水準?
3.經濟獲利來源? 國家如此,公司如此,城市如此,個人的成功亦是如此!!
電視上的投資名嘴都認為「勇於投資是超越貧窮的不二法門」,但是投資也是有風險,失敗的投資不只無法達到財務獨立的成功境界,甚至會造成負債累累。因此認真工作,疏於投資,未嘗不是一「財務策略」,尤其在景氣不好的年代,減少投資,「節餘現金」也是一項好的策略。然而只靠薪水,又難以達到財務獨立的狀況,因此要投資,而且要趨吉避凶,才能達到投資的意義及財務盈餘的目的。 要如何有意義的投資且有盈餘呢?首先必須了解各項投資標的特性,例如,房地產的特性是投資金額大,穩定性相對高。股票的特性是波動起伏大,好的時候,快速致富,不好的時候,賠本收場。因此在投資之前,要先了解各投資工具的優點與缺點,以資金狀況,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所謂適合自己,包括適合自己的能力及性格,如此,才能夠承擔風險且投資愉快。 除了解各項投資標的外,還必須了解市場的特性,才能順著市場趨勢進行投資。投資市場的特性可以歸納如下: 1.自然趨近:
是指投資標的獲利有自然趨近平衡的特性,任何投資標的若有高獲利機會,資金會自然聚焦,因此獲利開始下降,市場趨於平衡,這是市場的第一個特性。 2.波動起伏:
任何一個投資標的都不可能永達向上或永遠向下,隨著景氣或是獲利狀況,波動起伏是投資市場的特性。往上一段時間就會開始下跌,而跌到不能再跌時,就會開始回升,這是經濟循環原則,投資是脫離不了經濟循環大範疇的。 3.標的輪動:
市場的第三個特性,有時候股票飆升,有時侯房地產飆漲,有時候基金好.。有時候期貨黃金好,有時候全部都不好,整個投資市場呈現一種不規則的輪動現象,這是歷史記錄,也是市場的特性。 4.不確定性:
由於市場充滿著未知的變數,乃至於陷阱,投資前,你必須先作「最壞」的盤算,萬一倒霉事情發生時,你才能夠存活下來。否則一旦真的發生意料之外的情事,你就翻不了身了。 投資前先了解市場的基本特性,再依不同金融商品建立財務知識,是投資的必備課程,不了解市場特性就貿然投資,往往都以失敗收場。 ■高報酬哪裡來? 作作任何投資之前必須了解標的物與市場的特性,對於標的物與市場不熟就貿然投資,就有點像俗語說的:「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有位朋友聽他的投資顧問說:在賣方做選擇權,獲利很穩定,每月平均有三至五%獲利率,一年有三○%的獲利率,他聽了很高興,「我的要求也不多,投資一百萬,一個月賺個三萬貼補家用,應該不算貪心吧!」他心裡這麼想著。 「你確定沒問題?」
「確定,安啦!你要求也不多。」
「確定嗎?這可是我家的生活費用,確定沒有問題?」
「安啦!我已經做十年了,每年就是靠這個生活的。」投資顧問跟他拍胸脯掛保證。
於是,他就匯了一百萬元給顧問進行選擇權操盤。 第一個月,賺了五萬,「真好!錢真的好賺。」他心裡高興的嘀咕著,第二個月,顧問繼續操盤,股票有一天突然飆起來,接著一路長虹,「天哪!」他的選擇權在賣方,是看空股票的一方,第三天一早,看到股票又漲了六○點,「賠了,又賠了!」他的心溜著滑梯,一路往下滑,實在太緊張了,「那可是我的生活費耶!」於是他就打電話給顧問:「怎麼辦?該怎麼辦?」 「不要緊張,你們這些投資人,一賠就緊張,會跌回來的。」 真的嗎?隔天一開盤又漲八○點,算一算已經賠了四○○點,每點五十元,一口輸掉二萬元,三十口剛好輸掉六十萬元。 「唉!我只是想賺個三萬元,怎麼會輸掉六十萬元呢?六十萬元是一百萬元的三分之二,一個投資第二個月就輸掉三分之二,這是那門子投資。」 「這麼高風險,事先都沒有告訴我,還跟我拍胸脯掛保證,這是什麼顧問嘛!」怨怨怨!怨也沒有用,這個時候贖回就是賠六十萬元,怎麼辦? 「生活費套進去了,怎麼辦?耶穌!菩薩!拜託!拜託!救救我吧!可憐可憐我吧!那可是我的生活費。」晚上開始睡不好,半夜起來看美股,看看美股能不能先回檔,帶動台股回檔。 天呀!晚上睡不好,白天心神不寧,到了有一天,台股突然下挫一百點,喔!天神救我,趕緊拿起電話,跨過顧問(誰還理這個鳥顧問!)向營業員下出清令,少賠為賺,趕快出場,兩天後,收到結算單,一佰萬剩下六十萬,啼笑皆非,該高興,還是哭泣? ■市場就像土壤 不了解市場與投資標的特性的下場就是這樣,花錢,被人嫌,緊張兮兮,吃睡不好,最後一百萬剩六十萬,可憐吧! 一位做自助餐的朋友,搬到台北後,人生地不熟的,在木柵一處車水馬龍的地方租下店面,開始隔間裝潢,花了近百萬元,之後,擇日吉時店面開幕,開張之後,每天從店面經過的車子很多,但就是沒人進來用餐,因為這是一個交通要道,車流多、車速快,但沒有人潮。 「天啊!我一天只想賺三千元,僅僅只有三千元,我可是投入一百萬元的裝潢與房租哪!」僅僅三千元就是賺不到,二個月的苦撐之後,終於看破收攤,不了解市場的人,下場就是如此。 投資資金與獲益就像種植果樹,果農將果樹種下去,期待一段時間後長出豐碩的果子。同樣地,將資金投資在特定市場,期待長出「錢子」,也就是本金之外的獲利,獲利愈好、收獲愈豐盛,道理是相通的。因此對市場最貼切的形容就是土壤,不同的投資市場有不同的土壤特質,不了解土壤特質,貿然地將果樹種下去,結果會怎樣?當然是:「兇多吉少」。土壤的特質其實是不容易了解的,花時間研究是最基本的,必要時還得做實驗,將實驗結果累積成自己的心得,才能得心應手。同樣的道理,對投資市場的了解也必須花時間,甚至做實驗,君不見大學金融系的教授會要求學生以一萬元為本錢,進行各種標的物的操作,這就是實驗,目的就是熟悉市場,免得植種果樹,到頭來,一棵棵枯萎,麻煩就大了。 市場就像土壤,不熟絕對不要貿進,有位國營事業退休員工,聽人說上海的消費市場很好,就到上海開一家「台灣小吃」,沒幾個月就將本蝕光,回來找資金,再開一家「望鄉樓」,不到一年,同樣將本金蝕掉,來去兩趟,退休金都賠進去了,往後的日子怎麼辦?人生地不熟,不了解市場,貿進的下場就是兩個字──悽慘。 方法2:了解錢的律動
大部分的人都說:「努力工作,才能賺錢。」投資專家則告訴我們:「不要為錢工作,要讓錢為你工作。」這兩種說法有沒有交集?其實這裡牽涉到的是:「什麼是錢的運動規律?」是努力工作賺錢,還是讓錢替你工作? 我們先定義一下金錢是什麼?金錢是一種大家認可的東西,以貨幣標準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只要可提供或創造大家認可的東西,就可以轉化為金錢。錢是創造出來的,你有能力完成別人交待的工作,就可以得到金錢報酬。你看到機會,提供別人需求,這個機會讓你轉化得到金錢的報酬。錢是從別人認可的東西中創造出來,因此如何提供別人認可的東西,是創造金錢的基本因素。 一般人認為努力工作,提供給別人可認同的東西而創造金錢,有了金錢,就不會窮。 那麼投資專家的看法呢?他們不強調工作,而強調機會。什麼是機會?機會就是看到別人所沒有看到的,從別人沒有注意到的觀察中,提供別人所認同的東西,因而創造金錢。所以如果找得到機會,就會富有。投資專家的另一個觀點是「讓錢為你工作」,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讓儲蓄或投資的錢賺取更多的錢。儲蓄是讓錢為你工作的方式之一,但是賺的收益(利息)少得可憐,因此如何投資,以賺取更多的錢,是重點。 將錢投資在企業內,聘請有能力的人為你經營,獲取利潤,這是方式之一。將錢投資在財務工具上(股票、基金、房地產),期待價格上揚,轉售之後獲取利益,讓原來投資的金錢為你工作,賺取更多錢,也是一個方式。然而投資企業,穩賺不賠嗎?投資股票、基金與房地產,一定賺錢嗎?在景氣好的年代,賺錢的機率很大,但是在通貨緊縮的年代,並非穩賺不賠,甚至賠的機率大過賺的機會。 如果投資沒有賺到錢,乃至於賠錢,錢就無法為你工作,因此投資專家不一定富有。 ■不要為錢工作 投資專家的另一個觀點是「不要為錢工作」,工作如果只是為了賺取貨幣,那是很無奈的事情。但如果是為提供別人認可的服務或東西,完成工作會產生成就感,也有相對貨幣可得,那是很好的事。如果工作中充滿學習成長的機會,那麼你的未來機會更多,也更大,從這個角度看,投資專家的觀點是對的!! 「賺錢」的意義,其實是依不同人而有不同的解讀,對於上班族與中小企業老闆而言,蠅頭小利,圖個溫飽是賺錢的目的與意義。就是這樣,每個人都要生活,生活就是要錢,要錢就是非賺不可,喜歡、不喜歡只能暫放腦後,把事情做好,謀取微利,以圖生活。 那麼大企業家呢?賺更多、更大,取得自己一輩子也用不到的利潤?當然不是。真正的企業家不在求利潤,而是在求個人「自由度」的發揮。什麼是自由度,就是個人的能力、意志、願景及執行力的展現,個人充分發揮的自由度,鴻海郭台銘,是在意每個月收入多少,還是展現他全球布局,世界級企業的器度呢? 錢的運動定律其實很有趣,同樣一檔股票,三月時股價五十元,到了十二月時股價變成七十元,七十元與五十元相差二十元,五十元的二分之一弱,七十元的三分之一強,差距很大,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錢的運動定律之一,對於投資者,了解錢的運動定律,對於手上的標的物,高檔時出脫,低檔時能夠守住,就是嬴家! 方法3:做好資產配置
過去我們手上有點錢,就買股票、基金或是其他的,我們稱之為投資。在景氣好的時候,股票天天紅盤,買什麼賺什麼。也曾經在房地產狂飆的年代,買房地產,幾年一翻,大家都高興。但是啊,經濟發展的曲線經過高成長率之後就進入成熟的經濟體,一旦進入成熟的經濟體,快速致富的景象就不復存在,於是股市歸於平淡,房地產也不再狂飆。投資不只賺不到錢,連保本都有問題,賠錢的情形屢屢出現。 人們不再像過去一樣,有點閒錢就買股票、房地產,進行「投資」。相對地,開始對自己所有資產進行整體配置。也就是說,是否買股票、買房地產,不是根據手上是否有閒錢,而是將所有資產包括現金或其他資產進行整體性規畫。規畫有兩個目的,第一安全保本,第二利潤收益。由於賠錢的可能性大於賺錢,於是安全性的保本成為優先考量,第二才是考慮回收報酬。回收報酬高當然好,但是回收高的資產,相對地風險也高。 資產配置就是將自己擁有的資產進行不同比例的分配,將資金依比例分配在不同的資產上,最終的目的是要在保本保障下獲取最大收益。 ■資產配置三特點: 1.資產配置是相當專業的布局:
進行好的資產配置需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包括財務、稅務、法律知識。時至今日,資產類別與金融商品那麼多,那一類商品才是好商品,已經不再是聽人家說就可以準確的。進行資產配置的人,必須對金融商品、股票、基金、保險、債券、房地產都非常熟悉,每種商品都有其特性,同時還須了解財務、稅務、相關法律,才能在合法的範圍內獲得最大保障。 2.資產配置隨著不同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規畫:
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人生目標,因而有不同的配置。而每個時間點,可保本又獲利的資產也不盡相同,因而有不同的配置,資產配置必須定期更新。 3.資產配置因每個人的人生目標而有別:
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不盡相同,有人想成為富裕人家,有人以安全、安定為主。不同的目標產生不同的資產配置。未來你將聽到「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他們將取代過去的「投資」。 有人以下圍棋來形容資產配置,有經驗的棋手在棋局一開始即進行布局,布局是什麼?就是在重要位置先安置棋子,等重要的位置都布完局後,才展開交戰。布局很重要,好的布局,可以抵擋對方棋子的攻勢,並即刻動員起來,進行防禦與攻擊。 防禦是協助作戰的意思,防止持續入侵;攻擊是擴張已經嬴的戰果。資產配置也是如此,一開始就將既有資產進行重點布建,分配到不同標的,一旦當各種標的物市場開始浮動,有高有低時,原來的布建就可以發揮防禦及攻擊的效果。防禦的意思是可以在市場低迷時,毫無所懼。攻擊的意思是在市場好的時候,擴張成果,賺更多利潤。這就是布建的重要,也是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有一次我與外資法人操盤手喝咖啡交換心得,他笑著指稱自己是世界資金遊牧民族,那個地方有資金綠地就往那個地方攻城掠地,賺一票後,再尋找下個目標。 他們的方法怎麼做呢?說穿了就是「臨淵驅魚」。當他們到一個新市場時,其實已經對市場走向做過市場調查,所以他們會順著已經發生的零星新聞事件,擴大其的影響性,在下跌時,大量出脫,造成大跌,跌到散戶害怕,丟出手中股票後,再開始拉抬,這就是臨淵驅魚。 一般散戶如何在這種恐懼的陷阱下臨危不亂,不出脫股票呢?就是要依賴資產布局,市場雖然不好,但資產回收依然不錯,沒有害怕就不會出脫,就不會被洗掉,這就是防禦。至於當外資在拉抬時,趁著市場過激反應,順勢出脫,就是攻擊,就是賺大錢的時候了。 資產配置重要嗎?答案不是很明顯了嗎! 方法4:每年重新布建資產
大家都知道理財很重要,但是可能不知道資產重新布建的重要性,每年的資產重新布建是確保成功理財的必要方式。 我的好朋友Jimmy,工作順利,是位成功的經理人,四十五歲就當上一家中型公司的總經理。工作不錯,薪水收入也不錯,年輕時積極儲存薪水買房子,現在房貸付清了,又買了第二間房子,用來出租。現在他在銀行裡有上千萬元的閒錢,他的財務基本上是安全而優渥。他也曉得理財的重要,比如說第一間房子是二十年前買的,現在已經增值一倍了。因此經驗告訴Jimmy,理財是可以讓錢滾錢的好方法。 由於每天工作忙碌,因此Jimmy對於理財的商品往往一知半解,常常聽到新推出的商品,但不曉得如何區分好壞。他的理財資訊來自晚上的應酬,酒酣耳熱時朋友間互相傳遞的小道消息,例如有人說某家公司最近接了張大訂單,或是更換管理階層,這支股票目前的市價低估,應該可以漲五○%的空間。第一次他聽了,小買,結果也真的賺了五五%的利得,非常高興。第二次他又聽了,這次就將大批的資金分批承接。結果,自承接之後股價就步步滑落,讓他一年內損失二○%。 他想理財,想獲利,結果呢?陷入套房,動彈不得。二○%的利損是他兩年薪資的結餘,他這兩年的工作所得等於沒有了,雖然利損數目尚在他能承受的損失範圍內,但卻讓Jimmy非常不快樂。 ■投資是門科學 Jimmy需要如此嗎?投資是根據口耳相傳的訊息,這太不科學了吧!投資是一門很科學的學問,機率、統計、利得、利損,在資金還未投入前,就應先理清楚,因為投入後要抽身就很難了。 理財的方法是透過資產重新布建,怎麼說呢?首先看看你手上有多少可以投資的資金,再根據資金額度進行投資商品的配置。投資商品很多,每個商品有其特性,有高風險、也有低風險的商品。有股票、房地產、債券、期貨、選擇權、基金、保險、定存、外幣,琳瑯滿目。不清楚的人,一踏入就如同Jimmy般一頭霧水,商品裡有很多隱晦不明之處,足以讓投資人傷痕累累。 投資既然是這麼專業的學問,Jimmy如果找個投資專家,請他協助將Jimmy的資產重新配置,尋求穩定中最大的回收,不是很好嗎?否則,像一隻無頭蒼蠅實在不是辦法。 資產重新布建是每年必做的功課,如果一年的回收績效不如預期,那麼可以考慮換個投資理財專家,有好的專家給好的建議,Jimmy就不用坐困愁城了! 方法5:投資不在多,在精
過去我們聽說買一張台積電股票,十年價值等同一部車子,或許當台積電股票市價二三○元時,曾經有過這樣的光景。但是台積電股票近一年一度不到六十元。過去我們聽說,買一間房子尤其是捷運站旁的小套房,幾年後脫手可以獲利,是這樣嗎?我的朋友Jack在關渡捷運站旁買了一間小套房,四百多萬元,三年後脫手僅僅賣了三百五十萬元,賠了將近八十萬元。 或許你說台積電的風光日子已經過了,那麼列入二兆三星的產業呢?奇美電、廣達從三十五元急拉到七十五元就開始下滑,我的好朋友根據股市投資原則,在奇美電下滑時分批買進,從六十五元到六十元再到五十五元,結果呢?你知道嗎?奇美電下滑到三十六元,他只得慢慢等,等股市稍微回溫,再想辦法脫手,認賠了結,賠少即嬴。 二○○四年股市稍微回溫,回到六五○○點以上,我記得統一集團高總裁樂觀的說:上看七○○○點,有人更以八○○○點為標的,結果呢?跌回五九○○點,形成了六○○○點保衛戰,好友Leo買進中華開發,結果就只能長相左右。 股市不太行了,房地產也是漲少跌多,那麼基金呢?過去號稱一五%獲利的基金,現在都灰頭土臉,能夠維持平盤,不虧損就算不錯了,曾經紅極一時的連動債券呢?沒有人再談起了,沒有人仔細的去算一下過去領的七至八%利息是否有吞噬到本金,最近又開始熱絡上市的REITs,半年後會怎麼樣呢? ■投資工具失靈? 股市、房市、基金、債券好像都不太行了,是不是只有國內這樣呢?那倒未必見得,美股仍然積弱不振,二○○四年到上海買房地產的人,現在也是面臨折價賣出的困境,國內、國外的市場也都不怎麼樣,為什麼?過去的理財觀念不對?投資工具失靈?自己不夠認真?這些理由可能對,也可能不對。因為: 1.大環境改變了:
就以台股為例,二十年前,市場二百支股票,資金動能每天有一,五○○億元以上,現在一○○○多支股票,資金外流,每天只剩下五百億不到,經濟成長趨緩,從負成長到四%的成長,如此動能如何支撐投資市場?有些人就想到經濟剛剛成長九%的中國市場,問題是過去的投機經驗早被列管,仍至當頭棒喝,如何高獲利? 2.投資的手法更細緻,需要更多的知識:
過去有人說那支股票好,買了就賺,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市場上有外資、有投顧、有基金操盤人,這些人每天進行環境與公司經營的分析,下單進場時,又以精密的手法,例如多空買賣的避險方法進場,挾著資金、知識與技術,一般散戶如何能不俯首稱臣? 3.投資大環境已經不好了:
不要說散戶投資,只要看看銀行定存率與保險公司的預定利率跌到少得不能再少,就知道大如銀行、保險公司的再投資都沒有高獲利回饋顧客,那麼散戶如何在這樣的市場存活呢? 綜合以上的分析,投資環境與市場都改變,面對新環境,想要存活,改變策略是不得不走的路。如何改變投資策略?就是要把眼光從地域拉至全球,時間上也拉長縱深,循著經濟學與投資學的原理找尋機會與標的物。 ■經濟成長率和成熟度 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經濟成長率隨著各經濟體的成熟度而有不同表現,初級經濟體如過去的台灣,現在的中國與印度,每年成長率八到一○%。成熟的經濟體如美國與日本,每年的經濟成長率二到三%,一方面是因為比例的分母不同,比例倍數也跟著不同,另外成熟體可發展空間已經有限,因此步伐也會慢下來。 在初級發展階段國家進行投資,很容易賺錢,因為整個經濟產值增加,財富快速累積,投資什麼賺什麼,過去的台灣如此,現在的印度也是如此(中國是因為對股票市場有特定政治干預,而無法興盛),這幾年印度的股票與基金賺翻了,就是這個道理。 在中等發展經濟體,例如台灣與新加坡,經濟發展趨於穩定而和緩下來,投資市場的大漲幅機會較少。成熟經濟體如美、日更是以持平穩定為主,飆跌的機率相對更少。有人會問,這兩年日本股市與美國房地產的飆漲又如何解釋?這就是投資學的輪動說,否極泰來的理論。 任何有價值的投資標的,它的市價都是依循著波動循環在進行,跌過頭了就回漲,漲到頭了就回跌,週而復始。日本經濟連續低迷了十年,破跌再破跌,日本的產經結構在三十年前是以「日本第一」聞名於世,跌到不行了,回漲也就狂飆,一天漲個四○○點不奇怪。美國的房市呢?從一九七八年,高利率年代,美國的房子就抬不起頭,壓了二十年,終於在一九九八年後開始狂漲,以倍數翻升。這就是投資報酬的循環定律,如果將經濟成長的帶動財富增值搭配標的物的財務投資報酬循環,你就可以清楚的定位出可投資、能賺錢的標的物。千里馬就在那裡,只看你有沒有眼光與智慧。 方法6:抓住新世紀的成功產業
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 在《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書中暢言:「在網路、軟體、光纖技術發展之下,世界變小,競爭立足點更平等了,個人力量足以推動世界,只有具備有特殊、專業、深耕及調適能力就能擠身世界舞台。」科技跳躍年代,專業只是生存上最基本的要求,「顧客滿意」是不夠的,創造「顧客成功」才能嬴得客戶,在業界出類拔萃,高人一等。 新世紀的成功產業是什麼?新世界的產業正朝二個方向進行,第一個方向是高科技高效率帶來的高產值。二○○五年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Toyota館的機器人樂隊大放光彩。新世代磁浮列車的速度,每小時高速五八○公里,高科技帶來的就是高速度、高效率,也就是高產值。一個人在同時間內透過技術演進,創造二倍產值。第二個方向是產品的低價格,當俄羅斯、印度與中國三十億的人口投入世界工廠生產行列,生活所需的產品以極低的價格,源源不絕的從這些國家供應給全世界,過去供需曲線所造成的物價上漲重新來過,生活必須品價格不再波動。 在亞洲的台灣,二○○六年台灣製造業大量西進中國五年,製造業外移造成的產業空洞化問題逐漸浮現,有趣的是,台灣競爭力並不像日本學者大前研一所預測的,「到了二○○三年,中國將複製完成台灣的所有優勢,台商的價值也隨風而逝。」相對地,台灣的經濟跨過二○○三年艱苦的日子,二○○四年開始逆勢成長,從二%到四.五%的經濟成長,Amazing! 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台灣的產業從空洞化中重新抬頭?那就是新興的知識與創意產業。 有位產業經濟學家興奮地描述 :「在燒光灰燼的產業森林中,長出翠綠的新樹種。」什麼是新產業樹種?就是知識與創意產業,以太陽能的益通、茂迪光電為代表,益通與茂迪光電的股價在二○○六年時都High上千元。 新世紀會是什麼樣的產業時代呢?答案已經非常明顯,「架構在知識管理的創意時代,高產值、高效率帶來的美感休閒時代」。 新世代產業成功要素 :看看梅迪奇創意效應(The Medici effect),想想野中郁次郎的知識管理,還有蒙娜麗莎微笑淘金術:美感與休閒 想要在這樣世紀中投資成功的你,還能等嗎? 方法7:有創意才有新價值
生產太陽能系統的益通光電股價High上千元躍上台灣股王的寶座。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然而人類既存的石油可能在五十年不到的歲月中將開採完畢。少了石油,交通、運輸、電力都出了問題,新興替代能源成為人類關切的議題,太陽能的應用順著時代的需求躍上世界舞台。生產太陽能系統的益通光電就是這樣躍上台灣股王的寶座。益通光電是將太陽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光波經過轉換成為能源,光譜頻率愈短,轉換能量愈大,現在已經商業化紅色太陽光譜。訂單早已供不應求,未來還有多種高能波譜可轉換,怪不得益通會登上股王的寶座。益通光電是這二年才竄出來的,創新應用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登上股王的寶座。 益通光電就是創造新的應用,新的應用會產生新的影響,小應用產生小影響,大應用產生大影響,早期的畢卡索並不是什麼成功的畫家,有一陣子,他在畫圓形的陶器,從平面的畫布到圓形的畫法,讓他孕育出不同空間的畫風,也從此開創出「立體派」的畫派,畢卡索也因此而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新世代成功產業是要具有創意,什麼是創意?就是要具有原創性(Original)與新奇性(fresh),足以打動人心,讓人有被「電到」的感覺。創意是重要、值錢的,創意是未來成功的保證。創意是新鮮的,但僅有新鮮還不夠,它必須是有價值的,什麼是有價值的?就是必須有他人可利用的社會功能,這個社會功能創造了價值。 台灣有一家「中國砂輪」公司,過去做的是傳統的砂輪,獲利平平。十年前發明一個新型的工業用鑽石切,專門切割半導體元件,新款的鑽石切賣給台積電,台積電使用新款鑽石切,第一年就省下二億元。另外一家半導體代工廠聯電得知後迫不急待的跟進採用,現在的「中國砂輪」已經不再是過去傳統的砂輪公司,而是每年盈餘上億的科技公司,中國砂輪公司成功的原因無他,創意而已,就是創意讓他替客戶創造價值,達到顧客成功,進而自己成功。 創意的二個條件,第一是新穎的,第二是有社會功能與價值的,創意不是憑空產生的,創新科學中有一說法是「同一方向性的深化」,例如德國工匠沈浸在特定領域中,將知識與實務整合,從整合中熟能生巧,從巧中產生妙,妙就接近創意的境界。因此新創意來自師傅們孜孜不倦的工作心得,或是來自日以繼夜的實驗室,創意也可以來自跨領域的腦力激盪。跨領域的腦力激盪(Brain Storm)是從跨領域中應用不同領域的優點到既有的領域,形成原有領域新應用的創意。 方法8:財富管理DIY
金管會同意證券公司做客戶財務管理業務,各大金控公司、銀行紛紛成立財富管理部門,招募財富管理的理財專員,財富管理來勢洶洶,即將成為金融服務業的主流。 什麼是財富管理?怎麼做財富管理?自己可以做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你絕對可以自己動手做財富管理。 財富管理是什麼?基本上,財富管理就是對你目前的財富進行資產配置,透過資產配置,達到保本及最大回收利益的兩個目的。 財富管理是一項財務知識與稅務知識的應用,透過財務金融商品的配置,達到合法節稅及最大報酬收益的目的,因此,進行財務管理前,必須先具備豐富的財務及稅務的知識。
■熟悉財富管理流程
怎麼做財富管理?自己動手做財富管理可以遵循以下流程進行: 一、彙總現有資產
二、確定階段資產目標
1.年輕人與老年人不同
2.有錢人與一般人不同
3.人生不同階段,目標不同
4.經濟環境不同,目標不同 三、了解稅法
1.所得稅法
2.土地增值稅法
3.遺產、贈與稅法 四、了解金融商品與特性
1.現金
2.基金
3.股票
4.保險
5.房地產
6.外幣
7.其他資產 五、選擇金融商品進行資產配置
六、檢視階段目標達成率,重新調整資產配置。 每個階段依循以上流程進行資產配置,達到財富管理目標。各個階段的重點如下: ◎確定階段資產目標: 每個階段的財富管理目標不同,年輕人須要有房子住,同時須要有高收益的回收。老年人以穩定為主,同時要考慮到遺產的可能性。有錢人與一般人也不同,有錢人以穩定收益為主,一般人常常期待有「翻身」的機會。經濟環境不同,目標也不同,經濟大環境好時,收益容易,大環境不好時,以保本穩定為主。 ◎了解稅法: 稅法是規範繳稅的法則,一切行為都必須合法,如何在合法範圍內,達到最大收益。個人所得節稅的重點如下:
1.各類收入的必要成本可直接減少所得。
2.有效應用非境內居住者的就源扣繳方式納稅。
3.應用合法方式如贈與以分散所得。
4.應用獎勵之免稅所得。
5.藉由轉投資轉換所得來源,到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
6注意財產交易所得與損失之列報。
7注意自用住宅財產交易所得稅之抵稅。
8合理管控部份或全部緩課所得到低所得年度。
9合理應用年度收付實現原則。
10有效應用投資抵減額。 ◎了解金融標的的特性: 財富管理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是透過金融商品完成,因此對於金融商品必須充份了解,過去有些人買了連動債,以為每年七%的獲利遠高於定存,但後來因為需要用錢,中途解約,造成很大損失。因此對於任何商品,進場前一定要先了解其特性及退場機制。 各金融商品特性如下:
1.債券:收益少,穩定。
2.基金:透過眾人合資,由操盤人投資,穩定與否取決於基金種類,有穩定的債券基金,也有起伏很大的股票型基金。
3.房地產:高額投資,相對穩定。
4.股票:起伏性大,景氣好時,獲利容易,景氣不好時,虧損也容易。
5.保險:一般保險有保本的功能,投資型保險也如同其他投資標的,高風險、高收益。
6.外幣:貨幣的起伏與價差。 ◎選擇金融商品,進行資產配置: 根據階段性目標,將現有資金依合於稅法及金融商品特性進行不同比例配置,以達到管理之目的,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本與盈利。
透過以上方式,你可以自己動手做財富管理。 祕技1:找出你的賺錢機會
投資專家提出財務成功的祕訣,就是跳脫「永遠不足」的困境,進入「快速倍增」,也就是將節餘的資金進行數位倍增的投資計畫,從投資中得到多倍數的收益,因而脫離財務壓力的苦海。 有位投資專家上電視台提到,他的主要投資標的是房地產與小型公司的股份。他在經濟景氣低迷時,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購買房地產,景氣好轉時,高價賣出,他也提到每股三十分美元購買十萬股未上市股票,六個月後,這家公司上市了,每股上升到三美元,股票價格持續上升,價格上提到每股二十美元或更高,「好幾次我們的三十萬美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變成了一百萬美元。」 這些人的投資收益實在令人羨慕,如果投資專家的多數投資都是這樣美滿如意,他絕對可以回過頭來嘲笑「認真工作,努力上班」的一般人真是窮!然而真實的社會裡,有這麼順利嗎? 有一個好朋友,一九八○年開始上班後,省吃儉用,在加州矽谷買了第一間房子,三年後再買第二間房子,幾年下來總共買了四間房子,到了二○○○年矽谷房子開始飆漲,一間房子原始價格二十萬美元,漲到一百萬美元,每間房子獲利八十萬美元,四間房子總共獲利三百二十萬美元。 ■投資的秘訣何在? 另一位朋友就沒那麼幸運了。他以每股二美元買進股票,一年內漲到四十美元,他賣掉一半,過了半年股票跌回二十美元,他又進場加倍買入,結果一年後,股票每股跌成一美元,這位朋友倒輸了不少錢,因此有人成功,有人失敗,起起伏伏,如何才能成功?這是大家最關心的,投資成功的真正祕訣何在? 我的朋友裡,有人投資房地產,有人投資股票,有人賺錢,有人賠錢,如何才能永保安康,持盈保泰呢?讓我們先回到原始點上,如何才能達到財務獨立?每個人主要收入都是薪水,薪資是公司老闆精心計算的「合理所得」,要依靠「薪水」達到「免上班」就能財務獨立的狀況,可能不容易,投資因此是達成財務獨立的「必要手段」,接下來的問題是要投資什麼? 投資有賠有賺,經濟不景氣的年代,賠的機會甚至大於賺的機會,那該怎麼辦?投資標的物很多,有定存、房地產、股票、基金、債券。一九七○年底,房地產是一項快速致富的方法,幾十萬的房子飆升為幾百萬。後來,房地產趨於穩定,一九八○年底股票飆升,買什麼賺什麼,股票市場像在吹氣球,每天鮮猛活跳。有一天市場走到了最高點,開始溜滑梯,一路滑到底,毫無阻攔,投資者的資產快速貶值,血本無歸。 於是基金開始流行,集小錢為大錢,由投資專業經理人進行操盤,基金也熱鬧了一陣,有人賺到了錢,最後也趨於平淡,因為進場投資的人,賠的比賺的還多。簡單的投資工具不容易賺到錢,複雜的工具就慢慢出爐,選擇權、認購權證,連動債券,每一項投資工具剛出來時都引起一陣注意,接著就如同其他工具,有輸有嬴。連號稱有最專業的投資經理人操盤的量子基金,在連續嬴了好幾年後也不免陷入困境,認輸做賠,因此,怎麼操作才能嬴呢?這是個大問題。 投資市場已日趨成熟,而像電視名嘴所說的亞利桑那州的房子,飆升的未上市股票,已經不再。以我的經驗,成功的財務投資祕訣為: 1.不論要投資哪項金融標的,購買前一定要先了解標的物的特性。 2.買好的標的物,所謂好的是指有前景的標的物,以房地產來說,交通與地段是重要因子,以股票來說,績效好、有前瞻的績優股是好的標的物。 3.中長期持有,由於市場有自動趨近拉平的現象,過短的持有,難以看到投資獲利的效益性。 4.多元投資,持有不同投資標的物,當市場輪動時,各個標的物都有機會獲利,輪流出脫持有的獲利標的。 以上是四項投資心得,掌握這四項投資原則,成功的機率應該會大幅提升。 ■量力而為才能熬出頭 一位投資專家的口頭禪是:「不要問我台積電的股票六十元是否可以買。」對於所有特定投資問題,他的標準答案是:「沒有人知道明天的股市會怎麼樣,也沒有人知道明年的房市會怎麼樣?」「但這不代表不做投資,投資還是要做的。」 只是要怎麼作投資?答案是:量力而為,尋找好的標的與中長期持有。有一位地產投資者,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尋找投資標的,找出好地段的投資標的,地段是決定地產價格的首要因子,只要地段正確,總有一天會賺到錢的。」 「找到好地段,在自己的財力範圍之內,他就投資,四十歲時的投資到六十歲時就開花結果,原來二百萬買的地,經過二十年變成了二千萬,十年漲十倍,不錯吧!這就是他財務成功的祕訣。 同樣的道理,可以應用在股票,Jenny二十年前買了台積電,台積電是一家很好的半導體公司,經過二十年,每年的配股及分紅,當年買了二十張,現在已經成為六十張,當年每股五十元買的,現在呢?每股六十元,你說他賺了幾倍呢?好的標的,長期持有,你有的是賺錢的機會。 秘技2:關注你的投資組合
投資專家強調「關注自己的投資」,一般人則強調「努力於自己的工作」,表面上看起來,兩者關注的目標不同,這是為什麼投資專家之所以稱為富,而一般人之所以稱為窮。然而在新時代裡,一般人可能將自己的工作當成「事業」,做得有聲有色,出人頭地,因而未必就是窮,而投資專家的投資也可能因為任何理由造成虧損,因而不見得是富。因此重點在於如何定義「投資」,以及投資經營成效如何? 根據投資專家的說法,投資可能是一家企業,也可能是一項投資組合,更廣義來說,它可能是一個具有發展性的工作。因此投資不僅限定於經營企業,經營企業當然是一個事業,對於企業而言,如何有效率經營盈餘公司是考驗經營者的能力,關注自己的投資是經營企業的最基本要求。 「投資」的另一項定義是一個投資組合。什麼是投資組合,就是所有資金對不同金融工具投資的總和,比如說一百萬資金裡,房地產多少,股票多少,基金多少等等,稱之為投資組合。對於原本就有一個好工作的個人而言,一千萬的投資組合是一項投資,而且是一項不小的投資。投資組合可能賺錢,也可能賠錢,因此如何進行投資組合的篩選,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關注每一項投資,也就是關注自己的事業。對一般人而言,認真工作之外,就是購買房子,如果他對房子相當關注與了解,仍然是一項房地產事業,因此一般人不一定窮。 ■找出被人忽視的機會 投資的第三項定義是「有發展性的工作」。如果一般人的工作是有技術性、有發展性的,那麼專注於工作也可能成為一個好的事業,未嘗不會富有。 重點不只在於你對「投資」的定義如何,關注是最基本的要求。除了關注自己投資事業外,投資專家認為創造投資機會是致富的一個祕訣。 如何創造投資機會呢?投資專家認為: 1.強化你選定資產的專業知識。
2.尋找其他人忽視的機會。
3.如何增加資金額度。
4.如何將精明人組織起來,一起共事。 根據以上創造出來的投資機會,嬴的祕訣就在裡頭了。 什麼是「其他人忽視的機會」呢?一九九七年英國撤出香港,很多香港人急著在「九七大限」前辦理移民,當年許多人移民加拿大,少部份人移民美國,更多人移民澳洲、紐西蘭。有一對年輕夫婦移民加拿大,遇上公元二○○○年經濟不景氣,工作難找,在加拿大生活不好過,於是在二○○三年又搬回香港,經過這樣一去一回,不同的生活讓他們經歷了不同的經驗,回到香港後,他們發現一些東方的仿製古董在加拿大賣五百元,在香港只要二百元,於是他就架設起拍賣網站,專門賣仿製的東方古董,也因此而成就了一個小事業,機會是不是就這樣轉成錢呢? 另外一對中年英文老師夫婦移民加州後,一直找不到好的工作,由於在香港是英文老師,英文不錯,因此很快適應了美國生活,具備雙重語言能力,他看到大部分辦公室低階清潔工不會講英文,又沒有任何組織,他看到了機會設立清潔公司,一方面找辦公大樓的清潔工作,另一方面將清潔工組織起來,你知道嗎?他現在住在Saratoga(加州一個昂貴的住宅區)豪宅之內,還有游泳池呢!錢就從別人忽視的機會中產生。 更有名的例子是一○四人力網站,過去,人找事、事找人都是透過報紙廣告,網路興起,第一家以網路介紹工作的一○四人力網站,經營十年後,一年的EPS十元以上,股票上櫃後,飆到二五○元,每位資深員工都成為億萬富翁,人力仲介網站困難嗎?不會吧,任何一位資工系的學生也辦得到,機會就在你身邊,一疏忽就變成別人的財富。 至於什麼是「將精明人組織起來,一起共事」呢?就是有好的商機之後,找一群精明的人共事,將事業做起來。事是人做的,好的人才能將事做的好,不好的人無法完成的工作,因此組織好的人是事業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賺錢的必備。 秘技3:將資產變成現金流
小時候,父母親常常告訴我:「孩子,你要認真學習,學習專業知識。」投資專家卻不斷的告訴我們:「孩子,你要認真學習,學習財務知識。」父母親與投資專家都告訴我們,努力學習,只是所學的不一樣,因為將來賴以維生的知識不同,有人依賴專業維生,有人以財務操作賺錢。 一般人的專業字彙中少了財務會計的名詞,投資專家的知識中充滿著財務會計的名詞。只是在投資專家的投資世界裡,習慣於財務會計書中的名詞,也得重新界定它的意義。在投資專家的眼中,「資產」是能將金錢放入口袋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口袋中取走的東西。要富有就要不斷的買入資產,以創造更多盈餘。要變窮,就不斷的買入負債,造成支出增加的東西。以房子為例,一旦租金大於貸款,創造盈餘,就是資產,否則貸款大於租金,就是造成支出的負債。除了資產與負債重新界定外,投資專家將「財富」定義為「今天停止工作,你還能生存多久?」也就是有多少屬於資產類的財產,能夠為你工作,使得你免於財務上生存的壓力。 在投資專家眼中,「真正的資產」分為下列幾類: 1.經營有方且獨立運作企業體的股份
2.有發展性的股票
3.評等好的債券
4.有好經理人的共同基金
5.產生收入的房地產
6.借據
7.有經濟價值的專利權
8.有價且可流通的物品 透過對這些資產的投資,讓錢自行工作,產生盈餘,因而個人可免於工作,仍然有好的收益與優雅的生活。 ■資產如何變現金? 如果有創造現金流入的資產,不只投資專家認為是「真正的資產」,一般人也一定很喜歡擁有。問題是什麼資產可以永遠的現金流入呢?獨立運作的企業有可能人謀不贓,或是營運損失,買賣股票有可能虧損,共同基金賠錢,房地產跌價,而債券與借據呢?收益不高,因此核心問題不是這些資產,而是如何確定這些資產能夠有「正現金流入」,才是「真正的問題」。 「怎麼樣才能財務獨立,愉快生活呢?」Kanhon解說他的財務觀,「就是在不工作的情況下每個月有十五萬元的收入,如此你就免於工作壓力與失去工作的恐懼,快意過日子。」 Kanhon是位中年律師,目前仍在執業,每個月薪資收入十五萬元,但是他的月總收入可是二十五萬元一個月。因為每個月他還有十萬元的房租,債息及投資收益,他是怎麼達到的呢? Kanhon研究所畢業,通過律師考試就開始執業。剛開始,他與父母同住,吃住都仰賴父母,每個月存下薪水,三年存了三百萬。他於是將三百萬當頭期款買了一間一千萬的房子,將房子租出去,每個月三萬元租金剛好抵掉他的貸款。兩年後結婚,他與太太合買一間小而美的公寓,總價七百萬,每個月只付二萬元的貸款。他與太太的月收入共有十四萬,付掉貸款與生活所需後,每個月還結餘八萬元,就這樣過了十年,存了一筆錢。 於是就將第一間房子的貸款付清,清償之後,租金就變成淨收入,經過十年,這間房子市價變成一千六百萬,房租也升到每月四萬五仟元。現在Kanhon夫婦月收入提高,加上房租收入,每月收入到達二十二萬,而負擔呢?仍然二萬的貸款以及小孩的教育費用,Kanhon家的財富累積速度比以前更快了,再過十年,他已經又存了一千五百萬。他於是將一千五百萬換成美金,買美國公債,一千五百萬台幣將近四十八萬美金,美國公債的利息約為五%,四十八萬公債的年息是二萬四千美元,約新台幣七十二萬,每月為六萬台幣。加上四萬五千元租金,每個月非工作的收入十萬五千元收入。Kanhon正繼續努力,他的目標是每個非工作收入十五萬元,請問他還須要幾年就可以達到目標?標準答案:三年,三年並不長,一轉眼就到。 資產就是這樣累積出來,Kanhon每天工作得很愉快,因為沒有壓力,所以也沒有失去工作的恐懼,無論碰到簡單或難纒的案例,他都快樂以對,笑口常開,所到之處,總是充滿笑聲。這種日子不錯吧?
資產一旦變成正現金流,增值以複利滾存,獲利的速度是很令人愉快的。不信的話,試一次你就知道。 秘技4:減少消費性支出
有血拼習慣的朋友,常常在一個月後,面對帳單追著收入跑的悲慘情境,由於支出過多,因此,必須不停工作,以支付源源不絕的帳單,整個循環就像鐵籠內忙於奔波的老鼠,看不到任何希望。 如何打斷這個「永無止境」的悲慘循環?如何馬上改善這個被稱之為窮的無底深淵?就是立即減少支出。減少支出、帳單也隨之減少,馬上減少被帳單追著跑的壓力,因而可以從悲慘循環中解放出來。減少支出是打破惡性循環立即而有效的萬靈丹。 支出分為兩種,一種是消費性支出,另一種是資本性的非消費性支出。消費性支出是屬於購買消費性物品造成的支出,例如購買車子、漂亮的大衣、旅遊花費等。至於資本性的非消費性支出,例如購房子、黃金、保本型的保險、基金、股票等,屬於資產取得造成的支出。 消費性支出與非消費性支出的最大區別是「持久性」與「轉賣性」不同。購買新車,很炫、很拉風,但是新車的價值,隨著時間而快速減值;漂亮的大衣買了可能找不到賣出的市場;旅遊花費,流出去的再也不回頭,這些無法「保值」的支出,都屬於消費性的支出。相對於消費性支出的只出不進,資本性的非消費支出就有資產的取得。購買房子的支出雖然很大,但是房地產可能增值,購買黃金基本上可以保值,股票、基金取得,雖然價值起起伏伏,只要不投機,資產保值,乃至於獲取利益回報的機會仍然很大。 ■紀律是擺脫貧窮的第一步 因此消費性支出造成的帳單,付出去了,看不到任何回收,非消費性的支出造成的帳單,付出去了,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點,「零存整付」整筆回收,看得到未來的希望。既然消費性支出看不到未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願意支付呢?那是因為當下的感覺很好、很炫、很好玩、很漂亮、很刺激,致許多人都迷失於一時。 成功的投資專家特別提到:擺脫窮的第一步就是要有「紀律」。能夠節制慾望,不為亮麗外表所動,才能節省支出,將節餘資金進行投資,因而創造財富。 那麼是不是投資者都必須像清教徒一樣縮衣節食,將節餘資金進行投資?那倒不見得,成功的投資專家建議:用節餘資金投資,獲取利益,再以所獲取的利益進行奢侈品的消費性支出,如此,你不但保有原來資金,又可以享受消費性支出的快樂,何樂不為? 惠琪夫婦剛從南極回來,帶回厚厚一本的相簿與充滿新奇的回憶。 「我們飛到阿根廷,先到福克蘭群島,福克蘭群島有夠荒涼的,就像澎湖鄉下,在福克蘭群島呆了一天,船就往南極開。」 「你可能想像不到,冰山直直矗立在眼前的景像,簡直帥呆了,還有好多好多的企鵝哦!」 一個月的南極旅遊,夠炫吧!夠享受吧!惠琪夫婦有花到自己的錢嗎?沒有,是不是有什麼免費的招待?算了吧!誰會花六十萬元招待呢?沒人招待,惠琪夫婦又沒花到自己錢,這是怎麼一回事? 前一陣子,股票超跌,惠琪熟悉航運事業,知道今年散裝船賺翻了,在股票超跌時,進場買了五百萬元,不到二個月,股票回升,五百萬替他賺進六十萬,她出清股票,收回五百萬,而六十萬收益呢?就是一個月南極旅遊的費用基金,惠琪夫婦用投資獲利部份進行享受人生,免負擔,酷吧! 俊哲買了一部賓士車代步,「零負擔」他用手比一個OK的手勢,開賓士車,零負曕,怎麼達到的?俊哲用在投資的金額約為一仟萬遠,以這一仟萬元為基準,年目標收益一二.五%(這不算特別高),二年賺進了二百六十萬元,再以此二百六十萬元買一部賓士車。一仟萬元仍在,難怪他的手勢那麼有力,笑容那麼燦爛,為什麼?因為賓士車是零負擔的收益,有什麼不好?開賓士車夠炫吧!誰說投資者必須像清教徒節衣縮食呢? 秘技5:學會蒙娜麗莎點金術
被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選為二○○一年最佳財經企管書籍的《從A到A+》(Good to Great)這本書,是作者史丹佛大學企管研究所教授柯林斯(Jim Collins)和他的研究團隊花了五年時間,閱讀了六千多篇企業相關報導,終於找出十一家從優秀蛻變為卓越的公司,這十一家公司的股票報酬率表現在蛻變之後連續十五年都比大盤至少好三倍以上,更有高達十八倍的電路城(Circuit City)企業。 柯林斯研究團隊針對這十一家成功公司進行研究,研究成果顯示成功的企業都遵循五個原則經營,這五個原則包含了領導者的特色、員工的特質、選計畫的原則、公司文化及利用科技能力加速公司成長。在這五個原則之中,將新計畫的選擇條件稱之為「刺蝟原則」,什麼叫做「刺蝟原則」?就是卓越公司在選擇計畫時會遵循三個準則,然後從三個準則中找出新的計畫,這三個準則就是: 1.公司對什麼事業充滿熱情?
2.公司在哪些領域,可達到世界級頂尖水準?
3.這些計畫的主要經濟獲利來源是什麼? 任何一個新的計畫必須符合這三個準則,也就是三個準則的交集部分,才會是公司選擇的新計畫,三個準則缺一不可。 這就是公司經營的刺蝟原則,我與好朋友會計師Gloria討論這些原則時,她告訴我,她遵循、教導孩子在選擇未來志業時,也有三個準則: 1.我最有興趣,能讓我廢寢忘食的事是什麼?
2.我在哪一些領域,可以達到頂尖水準的表現?
3.這些事情的經濟獲利來源是什麼? 根據這三個準則,Gloria選擇自己的志業,也教導成長中的孩子依此選擇人生志業,依循這三個準備選出一個合於交集的工作志業,一定會成功,這也是成功的祕訣。 「另外」Gloria最後補述道:「我還為孩子加上一條準則,就是必須是利他的,對他人有所助益的事情。」 ■掌握經驗,蒼海變黃金 人與公司計畫的成功準則是如此,國家與城市的成功因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就像每位成功的人並非都是投資專家,國家與城市也不一定要靠重工業才能發展,多元而傑出的發展才是成功的要件,以法國與威尼斯城的成功發展為例: 你可能不知道,「蒙娜麗莎的微笑」每年替法國賺進二個馬特拉公司的盈餘。 十五世紀的威尼斯是一個非常落後的海邊地帶,居民以搬運船貨維生,傳過一代一代的搬運工世代,威尼斯人開始將儲存之資金建造小船參與運輸工作,賺取利潤。他們發現輕鬆的運輸費用比搬運費用還高,於是他們開始集資建造更大的船隻,通航於更大的海面上,賺取更多利潤。 透過海上運輸,十八世紀的威尼斯逐漸成為商務匯集中心,同時威尼斯人對於商業運作及財務操作也逐漸在歐洲聞名,當時歐洲貴族間的聯婚也以指定威尼斯人作陪嫁管家為榮。工業革命之後,歐洲興起,工業革命文明與現代經濟運作模式也隨著歐洲的船隻傳到世界各地,當年接觸到歐洲船隻的港口都是各地區經濟發展最先進的。 對於威尼斯人呢?當威尼斯成為歐洲運輸及商務中心之後,威尼斯人從商品運輸中逐漸累積對「商品價值」的經驗。因為他們運輸過世界最貴重的物品,歐洲人認為好的物品也都在威尼斯城中轉運。威尼斯人從轉運中學習認知到什麼是美好的東西,什麼是人們喜愛的東西,威尼斯商人學習到「美的鑑賞」經驗。然後以「美的鑑賞」經驗為基礎,威尼斯商人開始舉辦「美的物品」發表會,從此以後,威尼斯成為歐洲流行的風向球,業者以能在威尼斯辦理發表會為榮,每一件新的物品經威尼斯城的鑑定認可後,價值立即上揚。而威尼斯呢?也因此成為世界流行時尚中心。今天我們看到汽車(法拉利)、珠寶、衣服時尚、設計款式都是從威尼斯出來,威尼斯人也從「美的鑑定」經驗中賺取大筆外匯,代代相傳一直到現在。 法國與威尼斯經驗告訴我們什麼?就是做到成功的「剌蝟原則」: 1.對什麼事業充滿熱情?
2.到世界頂尖水準?
3.經濟獲利來源? 國家如此,公司如此,城市如此,個人的成功亦是如此!!
延伸內容
成功的專業理財家 ◎文/高成炎 (資訊策進會副董事長)
理財是個很專業的工作,很多人投資,但賺者少,賠者多。很多人投資卻常常釐不清楚投資與投機的差別。 理財與任何專業工作一樣,除了完備的專業哲學外,還有嫻熟應用專業工具的能力,哲學告訴你理財精神與目標,工具告訴你如何達成獲利的理財目標。熟悉理財哲學與善用理財工具之後,才有能力達到專業理財─-常常站在嬴的一方,這本書就是根據這個順序寫下來的。 我認識昭仁將近二十年,從他在美國讀MBA、考會計師時就認識,畢業後他參加了美國股市(NASDAQ市場)的Programming trading(電腦程式交易) 設計,昭仁具有很扎實的財務投資專業訓練,他很清楚理財的哲學、策略以及可使用的工具。舉凡朋友有投資問題,從公司IPO到個人的退休規畫都請教他,他會很清晰的為朋友解析,答案總是嬴得大家的信任,昭仁是位成功的專業理財家。 過去的人談投資,現在不談投資,而是談財富管理。隨著環境的多元,投資環境從國內延伸到國外,投資工具從傳統房地產與股票延伸到基金、信託、保險與稅務規畫,很顯然,新的投資生態需要新的策略。 本書從理財哲學談起,包括錢的律動,投資市場特性,資產配置到成功的投資方法,完整的勾勒出理財的基本哲學。再從保本與盈利兩方面介紹新興的投資工具,保本方面介紹節稅方法,保險與信託的最大利基。盈利方面則介紹股票操作與各種基金的獲利方法,仔細讀完本書,我個人獲益菲淺。 現代人身邊都需要有位理財諮詢專家,本書將是你案頭上的好夥伴。
理財是個很專業的工作,很多人投資,但賺者少,賠者多。很多人投資卻常常釐不清楚投資與投機的差別。 理財與任何專業工作一樣,除了完備的專業哲學外,還有嫻熟應用專業工具的能力,哲學告訴你理財精神與目標,工具告訴你如何達成獲利的理財目標。熟悉理財哲學與善用理財工具之後,才有能力達到專業理財─-常常站在嬴的一方,這本書就是根據這個順序寫下來的。 我認識昭仁將近二十年,從他在美國讀MBA、考會計師時就認識,畢業後他參加了美國股市(NASDAQ市場)的Programming trading(電腦程式交易) 設計,昭仁具有很扎實的財務投資專業訓練,他很清楚理財的哲學、策略以及可使用的工具。舉凡朋友有投資問題,從公司IPO到個人的退休規畫都請教他,他會很清晰的為朋友解析,答案總是嬴得大家的信任,昭仁是位成功的專業理財家。 過去的人談投資,現在不談投資,而是談財富管理。隨著環境的多元,投資環境從國內延伸到國外,投資工具從傳統房地產與股票延伸到基金、信託、保險與稅務規畫,很顯然,新的投資生態需要新的策略。 本書從理財哲學談起,包括錢的律動,投資市場特性,資產配置到成功的投資方法,完整的勾勒出理財的基本哲學。再從保本與盈利兩方面介紹新興的投資工具,保本方面介紹節稅方法,保險與信託的最大利基。盈利方面則介紹股票操作與各種基金的獲利方法,仔細讀完本書,我個人獲益菲淺。 現代人身邊都需要有位理財諮詢專家,本書將是你案頭上的好夥伴。
作者資料
張昭仁
【學經歷】 .美國富通證券公司總經理 .財富管理專家,會計師 .美國普渡大學碩士 .美國鳳凰城大學企管碩士 .通過1990年美國會計師(AICPA)考試 .通過1994年台灣會計師考試 .桃勤公司總經理 .英商RMD財務長 .Berkeley Investment科技投資公司資深顧問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