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最實用、最親近禪修之門的第一本書!
內心臻於平安與靜謐的境地,是現代人努力追求的目標。藉由禪修的練習,我們可以學習在任何時候、任何狀況,安撫紛亂不安的心,並獲得真實而可靠的快樂。
禪修必須以悲心為基礎,一視同仁地對待自己喜愛的人、憎惡的人、陌生人,從以「我」為出發點的漩流中脫身,看清一切事物的真正本質,這樣才能更熟悉心的正面狀態,如慈悲、忍耐、平靜和智慧,並漸漸學會以此來對治混亂的情緒。
本書內容除了介紹禪修的益處之外,同時針對一般人對空性、無常、死亡、業力、負面情緒等所覺知到的疑惑,詳細介紹數種禪修方法的背景、修行的助益、最佳的修行方式及動機,以及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自己打開心門,獲得平靜。
禪修是一條與心靈對話的途徑,必須親身體驗並不間斷的練習,經由合格老師的指導及引領,才能真正從改變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為中獲益。
【名家推薦】
◎「書如其名,展現出單純與直接之美。」~《今日瑜伽》(Yoga Today)
◎「棒極了,很吸引人。」~圖丹‧卻准(Thubten Chodron),《我想知道什麼是佛法》(Buddhism for Beginners)作者
◎「這本書內含智慧之寶與實用的經驗談,不論你才剛開始修行或者經驗豐富,都可為你帶來啟發。凱薩琳‧麥唐諾教導的內涵來自淵源久遠而值得信賴的傳承。在《如何靜坐?》中,她與我們分享了所得當中最美好的部分。」~理察‧基爾(Richard Gere)
◎「下筆理性謹慎。作者所擁有的經驗與熱切的心意,由字裡行間隱隱透出。」~《中道》(The Middle Way)
◎「敘述清晰,又無太過簡略的毛病。」~《佛學報導》(Buddhist Studies Review)
目錄
◎1.心和禪修
‧為什麼要禪修?
‧什麼是禪修?
◎2.開始進行禪修
‧給初學者的建議
‧禪修期間
‧姿勢
‧常見的問題
◎3.心的禪修
‧觀呼吸
‧禪修心的明性
‧觀心的連續性
◎4.分析式禪修
‧關於分析式禪修
‧對空性的禪修
‧珍惜人身
‧觀無常的禪修
‧對死亡的禪修
‧對業力的禪修
‧淨除業障
‧對苦的禪修
‧心平氣和的禪修
‧培養慈愛的禪修
‧培養慈悲的禪修與施受法
‧處理負面能量
◎5.觀想式禪修
‧觀想是什麼?
‧光體禪修
‧簡易式的淨化禪修
‧度母禪修法
‧觀音禪修法
‧拙火禪修法
◎6.祈請文和其他虔誠修行法
‧關於虔誠
‧祈請文
‧祈請文的說明
‧菩提道次第禪修(略本)
‧觀想佛陀禪修法
‧藥師佛禪修法
‧修心八頌的禪修法
‧度母祈請文
‧金剛薩埵懺罪禪修法
‧大乘八戒
‧禮懺三十五佛
‧為什麼要禪修?
‧什麼是禪修?
◎2.開始進行禪修
‧給初學者的建議
‧禪修期間
‧姿勢
‧常見的問題
◎3.心的禪修
‧觀呼吸
‧禪修心的明性
‧觀心的連續性
◎4.分析式禪修
‧關於分析式禪修
‧對空性的禪修
‧珍惜人身
‧觀無常的禪修
‧對死亡的禪修
‧對業力的禪修
‧淨除業障
‧對苦的禪修
‧心平氣和的禪修
‧培養慈愛的禪修
‧培養慈悲的禪修與施受法
‧處理負面能量
◎5.觀想式禪修
‧觀想是什麼?
‧光體禪修
‧簡易式的淨化禪修
‧度母禪修法
‧觀音禪修法
‧拙火禪修法
◎6.祈請文和其他虔誠修行法
‧關於虔誠
‧祈請文
‧祈請文的說明
‧菩提道次第禪修(略本)
‧觀想佛陀禪修法
‧藥師佛禪修法
‧修心八頌的禪修法
‧度母祈請文
‧金剛薩埵懺罪禪修法
‧大乘八戒
‧禮懺三十五佛
內文試閱
為什麼要禪修?
每個人都想要快樂,但真正找到的人似乎很少。我們為了尋求滿足,從一段關係換到另一段關係,不停的轉換工作跑道,甚至從這個國家移民到另一個國家。我們學習美術和醫學;受訓以便當網球選手或打字員;或者生孩子、參加賽車、出書、種花。我們花錢買電玩、行動電話、iPod、掌上型電腦、舒適的傢俱,還要享受個陽光假期。或者,試著回歸自然,吃健康食品,練瑜伽,以及禪修。我們所做的這一切,幾乎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找到真正的快樂及避免受苦。
尋找快樂並沒有錯,以上的嘗試也沒有錯,問題在於,我們把浪漫的關係、擁有的物品、探險的歷程,都當成具有滿足性的事物,以為這些便能帶來快樂,實際上卻不能,因為這些事物都無法長久。事物在本質上會不斷變化,且終究會消失的;不管是我們的肉身、朋友、所擁有的一切、大自然,皆是如此。我們依賴無常的事物,依附這些事物所帶來如彩虹乍現般的短暫快樂,最後只能懷抱哀傷和失望,而非歡喜與滿足。
我們的確可以從身外之物體驗到快樂,但這種快樂並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也無法藉此擺脫自身的難題。在品質上,這種快樂只能列為低等,既不可靠,也不長久。但這並不是說如果想要快樂,就該捨棄朋友和所擁有的東西。我們該捨棄的是對他們的誤解,以及對他們能為我們做到的事不合情理的期待。
根據佛教的說法,的確有長久可靠的快樂,且所有人都擁有感受這種快樂的潛能。快樂的肇因就潛藏在我們心裡,住在任何角落、過著任何生活方式(像是住在城市裡,每天工作八小時,有一家子人要養,將週末花在遊玩之類的生活)的任何人,都可經由修練來獲得快樂。
藉由禪修,我們可以學習在任何時候、任何狀況(即使是艱難痛苦的狀況),都能快樂。當我們學到某種程度後,便可擺脫像是不滿足、忿怒、焦慮等會造成問題的狀態。最後,當了解到事物實際存在的道理時,根本上導致各種擾人狀態的源頭也將完全掃除,不再出現。
◎給初學者的建議
‧規律地禪修
要體驗禪修的好處,必須規律地進行修練,就像從事任何一種活動那樣,若不投入全副精神,就無法成功。試著每日都禪修,或至少每週數次。若閒置數週或數月不做禪修的練習,就會感到生疏,再開始時會覺得格外艱難。雖然難免會有不想禪修的時候,但還是做吧,就算幾分鐘也好;這種情況下的禪修,效果往往也最好。
‧禪修地點
可能的話,最好能騰出房間或某個角落,專門作為禪修之用。
在座位的安排上,可以在地板、床或沙發上放個坐墊,或者一張直背式座椅,前面放個桌子或矮凳,以便放置禪修用的書或其他書籍。
如果想要的話,可以就近設個佛龕,上頭放些佛像或圖片以激勵自己,以及要獻給諸佛的供品,如香燭、花果。
這個禪修地點最好保持乾淨和安靜,不受打擾。然而,只要有紀律,還是有辦法在嘈雜擁擠的環境中進行禪修。譬如,在監獄裡的人常難以找到安靜的地方,但仍有成功的禪修者。即使身處在忙亂吵鬧的地方,還是可以試著盡量讓禪修的地方和悅宜人,這樣,身處其中時便能感到歡喜,而身在他處時也會想趕快回來!
‧選定方法
以「觀呼吸禪修法」作為修練的第一個方法,是個好選擇。這項禪修法能夠安撫心神,同時可培養一些對於自身想法與感覺的洞察力,而平靜與洞見是任何有所成就的禪修者不可或缺的條件。
當你熟悉禪修是怎麼一回事後,可以選擇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修行法來做。但要記得,這裡所提供的方法,不是用來矯正特定問題的狀況,就是加強特定特質。舉例來說,若你較屬意處理憤怒的方法,可以選擇「耐心禪修」或「慈心禪修」。若為強烈慾念或執著所苦,則可由「觀無常禪修」、「對死亡的禪修」或「對苦的禪修」的修練中獲益。想想生命的可貴與其中所蘊藏的可能性,便可對治心情低落。我們常會覺得事情發生得沒有道理,或生命並不公平:若你會如此,就做「對業力的禪修」。若你懊悔著曾經傷害別人,或覺得毫無希望、認為自己不可能改變,可以選一種淨化禪修來做。若你因世間苦痛而徬徨無計,或想培養助人的勇氣,可以修「慈悲的禪修與施受法」。
當心平靜時,可以用吸引你的觀想方法來培養專心度,也可以禪修空性,加強自己對實相內涵的洞察力。若你對虔誠修行所帶來的益處已有體會,可考慮修持禮拜與祈禱文,或做觀想禪修。
以上所說的只是個大原則,在實際修行後,你會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過,必須一再強調的是,有個有經驗的禪修者來引導你是很重要的。
‧短時間的練習
剛開始禪修時,時間最好短些,如十到三十分鐘,最好在身心尚感清新舒服時便結束。若你強迫自己禪修得久一點,導致起身時全身酸疼,心裡洩氣不已,那麼下次禪修前就會覺得興趣缺缺。禪修應該是讓人滿足並帶來收穫的經驗,千萬別造成負擔才好。
禪修前,應先定好時間長度,即使進行得很順利,也要堅持原本決定的時間就好。等到技巧純熟後,再延長時間。
‧放鬆但警覺
禪修過程中,應讓身心放鬆,並感覺舒適。將外在世界的問題、憂慮和牽掛放在一邊,讓自己沈浸在內在世界中,這樣心裡便可放鬆了。或者回想過去輕鬆愉快的經驗,讓這種感受出現在禪修裡,也會有幫助。
觀呼吸禪修法也有同樣的效果。將注意力集中在自然而緩和的呼吸韻律上,避免因念頭而分心,這樣可讓心神狀態變得安詳清明。可別睡著了﹗要保持警醒,隨時注意心中出現的想法、畫面、心情和感受,但不要陷入其中。專注的對象必須放在呼吸本身(或任何你所選定的禪修對象)。
可以修練瑜伽、太極、昆耶(kum nye,譯註:藏傳的瑜伽肢體運動),或其他可釋放壓力和放鬆的方法,以幫助身體緩和下來。任何一種可以舒緩身體的緊張,幫助你禪修時安坐下來的方法,都極具價值,可以加入修練中。
‧不抱期待
我們都希望擁有快樂及祥和的心靈,也想避免遭遇難題,因此期望能擁有好的禪修經驗是很自然的。但實際狀況不一定能符合期待,而且這樣的期待有可能會阻礙進步。心是複雜而善變的。某天禪修時感覺平和而愉快,隔天禪修時卻被分心和混亂所困擾,這很正常,不需因而覺得憂慮或挫折。要讓自己準備好,但不要被發生的情況所苦。最困擾痛苦的經驗,可能為智慧的成長帶來最大的價值。
為了改變自心而進行禪修,當中所付出的努力(這事本身就有禪修練習之效)就頗值得滿意了。只要你仍在嘗試,就別認為自己無法進行禪修──如果真的這麼想,就真的錯了。要有所斬獲,必須花點時間。倘若幾週內仍無法好好專心,也不要喪氣,最好是以年為時間單位來考量。用一輩子時間養成的習慣,不可能一下子就抹去,必須以逐漸培養的新習慣來取代。所以,一定要讓自己好過些,要能看到自己的能力及不足之處,以此來評估是否有進步。
‧老師的指導不可或缺
學習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跟精熟的人一塊研究;禪修也不例外。我們可以把心比喻成樂器:想用樂器彈奏出美妙的音樂,必須先跟精通該樂器的大師學習;同樣的,想培養清明、熱切、慈愛的心,便需要某個通透心的運作方式,以及了解心能如何被轉變的人來指導我們。
不過,要找到合格的老師並不容易,需具備多方面的條件:悲心、知識和洞見、德行操守、誠心、解說技巧。你必須信賴這個老師,同時彼此能溝通無礙才行。因此,找到適合你的老師,可能要花上好幾年時間。但別把這個問題想得過於嚴重而慌忙出門去找!輕鬆點,時機到了,就會順利遇到能指導你的人了。
在時機到達之前,你仍可進行禪修(如本書講解的那些),需要建議時,也可以找任何一位在特質上為你所仰慕的修行人來協助(即使此人的禪修資歷很淺也沒關係)。你的內在智慧就是內在的導師,會告訴你是否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別四處宣傳!
我們常常在發現新奇的事物後,會想告訴每個人,但若過於談論禪修上的事,就不是好主意了。除非這個人是真的有興趣知道而主動問你,否則最好還是保持沈默。把自己的體驗公告周知,會消耗了你從禪修中得到的好能量及洞見。你的修行狀況,最好只跟自己的老師及密友討論。
開始禪修並不意味你必須在生活型態、行為或外貌上大做改變;你仍可保有工作、友人和原本住的好房子,照常享受生活。
禪修是內在的活動,而非外在的,你的心會因為修行而在細微層面上發生轉變,變得更敏感而清明,並從平凡的日常經驗中獲得清新的洞見。若改變只發生在表面上,便不自然,也無法打動任何人,而禪修所帶來深度而自然的改變,卻是既真實又有益處的,不論對自己或他人,都有此效。
作者資料
凱薩琳.麥唐諾(Kathleen McDonald)
凱薩琳.麥唐諾又名桑傑.卡卓(Sangye Khadro),一九五二年生於美國加州。一九七三年,在印度德蘭沙拉首次修習佛教禪修的課程,並於次年受戒為藏傳佛教比丘尼。她與西方僧尼一起住在尼泊爾加德滿都的柯槃寺(Kopan,該寺由她的老師圖敦.耶喜喇嘛及圖敦.梭巴仁波切主持),並研讀佛法,閉關修練。 一九七八年,她到英國繼續深造佛法;一九八二年,在法國的多傑帕摩尼院(Dorje Pamo Monastery for Buddhist nuns)協助創立護持大乘法脈聯合會。一九八五到一九八七年間,於澳洲從事教學,然後在尼泊爾教學一年,隨後則到護聯會位於新加坡的阿彌陀佛佛教中心(Amitabha Buddhist Center)任常駐老師十一年。二○○○年起,在世界各地教學,並於二○○五年中暫停教學一年,在西班牙進行個人閉關。 二○○八至二○一五年,她於義大利宗喀巴大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