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徒步旅人:深入台灣20條故道,在走路與獨處中探索島嶼記憶,與自己對話
-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
【親簽版】咖啡館推理事件簿7:將方糖沉入悲傷深淵(限量扉頁作者親簽版.百萬暢銷系列十週年最新續集)
-
一之瀨尤娜飄浮在空中【現象級動畫電影《夏日幽靈》姊妹作!】
-
各種悲傷:失眠、幽閉恐懼、家有膽小狗⋯⋯瑣碎到難以啟齒的小困擾與小怪癖【短篇故事集】
-
無貌之神【不朽名作《夜市》再進化,獻給大人的暗黑童話】
-
瓊瑤經典作品全集:窗外(限量燙銀流水編號創作60周年紀念典藏電影劇照書衣精裝版,國際巨星林青霞驚豔世人首次主演經典長片))
-
來自天堂的雨【紀念版套書】
-
薇奧菈在草地嬉戲:拉娜・德芮詩集【獨家中英對照版】
-
【新譯】十二國記-魔性之子
內容簡介
巴黎最好的一年!
1926年,李伯齡在索邦大學遊學,當時的巴黎有多美好?伊夫‧密杭德曾經寫道:
「……璀燦、優雅且精緻的巴黎,在上流社會與中上流社會,饗宴輪番不斷,狂歡夜生活接著心醉神迷的宵夜。當時是高級妓女的風雲時代,人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沒人為了老年未雨綢繆,他們都是賭徒、美麗的女賭徒,舉手頭足自然流露高貴的氣息與無以形容的好風度:軟帽飛過風車,卻不流於低俗。」
李伯齡的美食主張!
◎主張之一:沒有好胃口,就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累積足夠的飲食經驗。
要將美食寫得活色生香的不二法門是擁有饕餮之胃,沒有好胃口,就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累積足夠的飲食經驗,獲得足堪記錄的材料。因為每一餐都是一次田野調查的機會。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風雲時代,人們除了巨無霸午餐、豪華晚餐之外,看完戲或從事其它夜間消遣之後,還會吃一頓豐盛的消夜。這些講究飲食的人們,到了八十餘歲,食慾依然無懈可擊地好,也一直保持愉快的心情──活力四射、看穿世事,沒有因為擔心飲食不夠均衡而得到胃潰瘍,因此我們怎麼能放棄對人生的好胃口?
◎主張之二:你當食客學徒期間,你的資金得足以支付帳單,卻又不夠讓你為所欲為。
一位青少年時期即坐擁財富的人,他幾乎註定要成為門外漢食客,因為他不懂得多樣化的調配帶來的美妙。
以珍鳥與牡蠣為主的飲食習慣,和以油膩的甜甜圈與漢堡為主的飲食習慣一樣容易養成,只是前者比較健康,不過卻同樣地畫地自限。並非因為百萬富翁都是笨蛋,而是他們並不需要多嘗試多歷練。學習吃,一如做心理分析,消費顧客必須對價格很敏感,才能有收獲。
終其一生都是有錢人的人也很可能無緣認識味道強勁的肉類佳餚:熱騰騰的腸肚包與豬血腸、市集餐館菜餚、紅酒兔肉煲與老火雞,都是那些只待在某些米其林餐廳的人會錯過的佳餚,他們怎能得知家常料理、大塊烤牛肉的美好!
年幼時曾到過巴黎,1926年又到索邦大學遊學一年,李伯齡在巴黎餐桌上結識的人物,每個人都有他們美妙的故事,加上當時「美好年代」的信念,在巴黎的人、在巴黎做的每件事都是如此讓人印象深刻!透過李伯齡旁徵博引,以及通曉法文的語言天份,本書記憶的法國人物與故事就像一道好菜,讓人回味無窮!
【名家推薦】
◎美國藝術文學院院士詹姆斯.索特(James Salter)
「此書是傳奇時代的巴黎指南,與海明威《流動的饗宴》並駕其驅!」
◎韓良憶
「儘管李伯齡自認是饕客而非美食家,然而一如與他同代的美國飲食文學天后M .F. K.費雪,這位紐約作家、記者亦是二十世紀深富人文精神的美食家典範,可嘆的是,他們歷經的時代、體現的風範,如今俱已往矣。
所幸還留下了著作。
《在巴黎餐桌上》不光只是一本簡單的巴黎美食書,李伯齡在書中以簡潔輕鬆但精準的文字,深入淺出地寫人、寫飲食、寫巴黎,他寫得是那麼栩栩如繪、那麼「好看」,叫人一捧起書來讀便捨不得放下。記得當初讀到本書的原文版時,才看完第一章就想:「要是這本書能翻譯成中文,讓更多人看到,那該有多好!」
欣見本書中文版終於問市。」
◎在亞馬遜書店的絕妙評語
「我常向家人與朋友大聲朗讀此書,……本書所描述的美好年代如今已不復見。」
「它的語言優雅而具穿透力,這本書是享樂主義者的福氣;無論是在吃美食之前、之後,或是當下,都很適合值得。」
「李伯齡是個頂尖的作家,他句子的結構、隱喻的運用,還有文字風格,都值得有志氣的作家借鏡。……李伯齡是個真正的美食家,雖然我對於精緻美食完全沒有素養也不懂鑑賞,但我還是很享受閱讀它的敘述,以及對於那段美好時代的追憶。」
目錄
一、饕餮之胃
想將美食寫得活色生香的首要條件是擁有饕餮之胃。沒有好胃口,就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累積足夠的飲食經驗,獲得足堪記錄的材料。
二、巴黎人物:密杭德的風流事
跟她們親嘴,就像用吸管喝薄荷甜酒一樣。
三、第一次造訪巴黎
在巴黎的歲月有如巧克力餡料,中間的夾層都是海綿蛋糕。不過我並非一試就定情,我一點一點地咬,細細品嘗,然後再咬一些,等到我發現時,已經深陷其中。
四、錢夠吃就好
年時期即坐擁財富的人,幾乎註定要成為門外漢食客,並非因為百萬富翁都是笨蛋,而是他們不需要多嘗試多歷練。
五、在巴黎的運動生活
我離開龐達利耶時,就像許多年前母親結束減肥假期之後的情況,我比去蘇黎世減肥前更胖。這次減肥經驗是我一輩子難得的一次。
六、遇見世上最好的餐廳
目前法國最好的料理來自一些小餐廳,它們由廚藝高超的老闆和老闆娘直接坐鎮廚房,大多數可能價格不菲
七、懷念地方菜
他可以調製出令人驚豔的美式龍蝦,同時煮出無可挑剔的匹拉夫飯來搭配。除了他,我不曾遇過能夠如此完美做出這兩道不同地方料理的人。
八、還過得去
雙十年華卻不曾年輕過的人,永遠無法感受我們對烈酒的尊敬;老一輩的人在美酒變成神聖的象徵之前,就已經知道她們身為何物。
想將美食寫得活色生香的首要條件是擁有饕餮之胃。沒有好胃口,就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累積足夠的飲食經驗,獲得足堪記錄的材料。
二、巴黎人物:密杭德的風流事
跟她們親嘴,就像用吸管喝薄荷甜酒一樣。
三、第一次造訪巴黎
在巴黎的歲月有如巧克力餡料,中間的夾層都是海綿蛋糕。不過我並非一試就定情,我一點一點地咬,細細品嘗,然後再咬一些,等到我發現時,已經深陷其中。
四、錢夠吃就好
年時期即坐擁財富的人,幾乎註定要成為門外漢食客,並非因為百萬富翁都是笨蛋,而是他們不需要多嘗試多歷練。
五、在巴黎的運動生活
我離開龐達利耶時,就像許多年前母親結束減肥假期之後的情況,我比去蘇黎世減肥前更胖。這次減肥經驗是我一輩子難得的一次。
六、遇見世上最好的餐廳
目前法國最好的料理來自一些小餐廳,它們由廚藝高超的老闆和老闆娘直接坐鎮廚房,大多數可能價格不菲
七、懷念地方菜
他可以調製出令人驚豔的美式龍蝦,同時煮出無可挑剔的匹拉夫飯來搭配。除了他,我不曾遇過能夠如此完美做出這兩道不同地方料理的人。
八、還過得去
雙十年華卻不曾年輕過的人,永遠無法感受我們對烈酒的尊敬;老一輩的人在美酒變成神聖的象徵之前,就已經知道她們身為何物。
延伸內容
傳奇時代的巴黎指南 ◎文/詹姆斯.索特(美國藝術文學院院士)
李伯齡屬於的世代,如今已不復存在,他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生活在巴黎繁華過後遺留的斷片殘瓦下。李伯齡終其一生以新聞記者為業,他以地方採訪記者起家,後來移居紐約,曾擔任多家報社的記者,最後成為《紐約客》的專欄作家。他從一開始便展現強烈的個人風格,並且越煉越粹,終而締造出精練、平易與詳實的風格,讓他擁有許多知音。他的文風獨具,一讀便知出自其手,他的身材龐大,不修邊幅,跟西利爾‧康諾利一樣上知文學、美食,下知運動、歷史,都是擅於龐徵博引的作家。
新聞記者不能指望他所寫的作品留存青史,即使德萊塞與海明威的文章也不太能引起我們的興趣了。縱使《紐約客》的散文水準極高,圖書館能存放書籍的空間有限,雜誌作品並非為了讓人永誌銘心而作。
然而,回憶錄與自傳卻又另當別論。此書的文章,當初原本多以四篇文章自成一個系列出現,融和回憶錄與自傳,風雅與機智兼具,歷久彌新。此書是李伯齡生前最後一部作品,剛好在他謝世前夕問世,然而全書花了二十餘年才完成,敘事時間跨越五十年以上;自作者孩堤時代首次造訪巴黎─李伯齡生於一九○四年 ─ 直到一九六三年辭世數月前所作的最後之旅。當時的他,疲病交迫,無法寫作,到法國作夏末之旅,他大概知道自己再也無法看到法國。
他擁有傑出的才華,然而沒能盡情發揮。跟許多記者一樣,他也夢想成為小說家或短篇作家,報社只是變成偉大作家的中途站。不過,雖然他確實擁有小說家的敏銳,但因故一直不能成為小說家。他陸續寫了一些短篇故事,至少有過一次撰寫小說的計劃,旋又放棄,他最後決定繼續他一開始就從事的新聞業。他對這份工作又愛又恨,包括做這份工作可以享有的特權、不定的工作時間,以及它的魅力。「我已經上癮。」他如此描寫自己,因為習慣、因為需要錢,多年來他必須大量寫稿,償還欠雜誌社的債務。他很有自知之明,他喜歡向人誇耀,他比任何寫得更快的人寫得更好,比任何寫得更好的人寫得更快。他可以坐在他雜亂無章的辦公室裡一個下午或一個晚上,不急不徐地寫出四、五千個無懈可擊的文字。這是份辛苦的差事,不過他做得得心應手。他也有時不我予,晚年才獲得肯定的感慨。
他的私生活並不愉快。他結過三次婚,他的第一任妻子精神有問題,而且不貞,她是個漂亮、沒受過教育的愛爾蘭女孩,她在普洛威頓斯(Providence)的電影院售票亭上班,他們在那裡相遇。他的父母反對他們的婚事。他是猶太人,她不是,而且她來自下層社會。經過十五年的婚姻生活以及她進出療養院期間的漫長分居生活,他們最後以離婚收場,然而他對她有情有義,終其一生不間斷地寄錢給她。他的第二任妻子離過婚,明豔動人但是揮霍無度,有個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她最後不告而別。他的第三任也是最後一任妻子是女作家瓊‧思黛佛,她曾嫁給詩人羅伯.洛威爾。
以外型而言,李伯齡並不具吸引力,不過女人都很喜歡他。他形容自己禿頭,太胖,食量大。他貪吃,害羞,沉默寡言。他戴眼鏡,他是扁平族,走路會引起腳痛。有位作家友人指出,他晚年時變得肥胖無比,根本無法與人並肩走在人行道上。他罹患痛風,儘管如此,經常有女人;甚至是大美女,愛上他。他的朋友解釋說,他讓她們覺得聰明,這並非他為了擄獲佳人芳心而施展的伎倆,而是出於一片真心。
身為事業有成的毛皮商移民的後代,李伯齡反叛加諸在他身上的布爾喬亞式教育。他認為他的父親在紐約的生活圈粗鄙而缺乏靈魂。雖然他堅持走自己的路,選擇與家人的期望背道而馳的工作,不過他一直都是情深義重的兒子。雖然具有德國背景,他卻捨棄德國親近法國。在學校,他的朋友都是令人仰慕的運動健將,他愛上的女孩都不是猶太人。他對社會所不恥的事物、生命的黑暗面、靠機智維生的人特別傾心,他描寫美麗的女惡棍、政客以及騙子的故事,狄更斯式的社會階層深深吸引他。他同情小人物、弱勢者。他喜歡不受傳統羈絆的人,他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感到很自在,他們和這麼一位身材龐大、滿臉皺紋但一團和善、肚臍從沒釦好的襯衫裡暴露出來的男人在一起時也是。他擅長描寫拳擊手、經理、教練所構成的驚悚、污穢的拳擊世界。他自己也打拳擊,但打得不好,不過興致未曾稍減。
二十二歲時,他那位一直到晚年才開始享受人生的父親,慷慨送他到巴黎索邦大學遊學一年,這一年正是此書的情感中心。他不常上課,但是學到的東西讓他一生受用無窮。
那是一九二六─一九二七年期間,他的巴黎,以探索社會的底層為主,偶而往上流社會瞥幾眼,彷彿卡瓦菲的亞力山卓,威廉‧甘迺迪的紐約奧爾巴尼,或是貝婁的芝加哥。此書把我們帶回傳奇時代的巴黎,許多東西已經不復存在,一如喜鵲把線繩與閃爍的金屬片帶回自己的鳥巢,李伯齡採集那些被遺棄但充滿情感的東西,它們都是正在消隱的奇幻城市的碎片,它也是海明威與葛楚德‧史坦眷戀的城市;一九二○年代,它被四年戰爭大量的傷亡消耗殆盡,儘管最後獲得勝利,卻已殘破不堪。它的臉龐依然令人銷魂,但是膚色已經失去清新,額頭、嘴角也出現了細紋。
李伯齡屬於的世代,如今已不復存在,他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生活在巴黎繁華過後遺留的斷片殘瓦下。李伯齡終其一生以新聞記者為業,他以地方採訪記者起家,後來移居紐約,曾擔任多家報社的記者,最後成為《紐約客》的專欄作家。他從一開始便展現強烈的個人風格,並且越煉越粹,終而締造出精練、平易與詳實的風格,讓他擁有許多知音。他的文風獨具,一讀便知出自其手,他的身材龐大,不修邊幅,跟西利爾‧康諾利一樣上知文學、美食,下知運動、歷史,都是擅於龐徵博引的作家。
新聞記者不能指望他所寫的作品留存青史,即使德萊塞與海明威的文章也不太能引起我們的興趣了。縱使《紐約客》的散文水準極高,圖書館能存放書籍的空間有限,雜誌作品並非為了讓人永誌銘心而作。
然而,回憶錄與自傳卻又另當別論。此書的文章,當初原本多以四篇文章自成一個系列出現,融和回憶錄與自傳,風雅與機智兼具,歷久彌新。此書是李伯齡生前最後一部作品,剛好在他謝世前夕問世,然而全書花了二十餘年才完成,敘事時間跨越五十年以上;自作者孩堤時代首次造訪巴黎─李伯齡生於一九○四年 ─ 直到一九六三年辭世數月前所作的最後之旅。當時的他,疲病交迫,無法寫作,到法國作夏末之旅,他大概知道自己再也無法看到法國。
他擁有傑出的才華,然而沒能盡情發揮。跟許多記者一樣,他也夢想成為小說家或短篇作家,報社只是變成偉大作家的中途站。不過,雖然他確實擁有小說家的敏銳,但因故一直不能成為小說家。他陸續寫了一些短篇故事,至少有過一次撰寫小說的計劃,旋又放棄,他最後決定繼續他一開始就從事的新聞業。他對這份工作又愛又恨,包括做這份工作可以享有的特權、不定的工作時間,以及它的魅力。「我已經上癮。」他如此描寫自己,因為習慣、因為需要錢,多年來他必須大量寫稿,償還欠雜誌社的債務。他很有自知之明,他喜歡向人誇耀,他比任何寫得更快的人寫得更好,比任何寫得更好的人寫得更快。他可以坐在他雜亂無章的辦公室裡一個下午或一個晚上,不急不徐地寫出四、五千個無懈可擊的文字。這是份辛苦的差事,不過他做得得心應手。他也有時不我予,晚年才獲得肯定的感慨。
他的私生活並不愉快。他結過三次婚,他的第一任妻子精神有問題,而且不貞,她是個漂亮、沒受過教育的愛爾蘭女孩,她在普洛威頓斯(Providence)的電影院售票亭上班,他們在那裡相遇。他的父母反對他們的婚事。他是猶太人,她不是,而且她來自下層社會。經過十五年的婚姻生活以及她進出療養院期間的漫長分居生活,他們最後以離婚收場,然而他對她有情有義,終其一生不間斷地寄錢給她。他的第二任妻子離過婚,明豔動人但是揮霍無度,有個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她最後不告而別。他的第三任也是最後一任妻子是女作家瓊‧思黛佛,她曾嫁給詩人羅伯.洛威爾。
以外型而言,李伯齡並不具吸引力,不過女人都很喜歡他。他形容自己禿頭,太胖,食量大。他貪吃,害羞,沉默寡言。他戴眼鏡,他是扁平族,走路會引起腳痛。有位作家友人指出,他晚年時變得肥胖無比,根本無法與人並肩走在人行道上。他罹患痛風,儘管如此,經常有女人;甚至是大美女,愛上他。他的朋友解釋說,他讓她們覺得聰明,這並非他為了擄獲佳人芳心而施展的伎倆,而是出於一片真心。
身為事業有成的毛皮商移民的後代,李伯齡反叛加諸在他身上的布爾喬亞式教育。他認為他的父親在紐約的生活圈粗鄙而缺乏靈魂。雖然他堅持走自己的路,選擇與家人的期望背道而馳的工作,不過他一直都是情深義重的兒子。雖然具有德國背景,他卻捨棄德國親近法國。在學校,他的朋友都是令人仰慕的運動健將,他愛上的女孩都不是猶太人。他對社會所不恥的事物、生命的黑暗面、靠機智維生的人特別傾心,他描寫美麗的女惡棍、政客以及騙子的故事,狄更斯式的社會階層深深吸引他。他同情小人物、弱勢者。他喜歡不受傳統羈絆的人,他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感到很自在,他們和這麼一位身材龐大、滿臉皺紋但一團和善、肚臍從沒釦好的襯衫裡暴露出來的男人在一起時也是。他擅長描寫拳擊手、經理、教練所構成的驚悚、污穢的拳擊世界。他自己也打拳擊,但打得不好,不過興致未曾稍減。
二十二歲時,他那位一直到晚年才開始享受人生的父親,慷慨送他到巴黎索邦大學遊學一年,這一年正是此書的情感中心。他不常上課,但是學到的東西讓他一生受用無窮。
那是一九二六─一九二七年期間,他的巴黎,以探索社會的底層為主,偶而往上流社會瞥幾眼,彷彿卡瓦菲的亞力山卓,威廉‧甘迺迪的紐約奧爾巴尼,或是貝婁的芝加哥。此書把我們帶回傳奇時代的巴黎,許多東西已經不復存在,一如喜鵲把線繩與閃爍的金屬片帶回自己的鳥巢,李伯齡採集那些被遺棄但充滿情感的東西,它們都是正在消隱的奇幻城市的碎片,它也是海明威與葛楚德‧史坦眷戀的城市;一九二○年代,它被四年戰爭大量的傷亡消耗殆盡,儘管最後獲得勝利,卻已殘破不堪。它的臉龐依然令人銷魂,但是膚色已經失去清新,額頭、嘴角也出現了細紋。
此書並未歌頌名人,李伯齡經歷的與描寫的都與藝術與時尚無關,而是王子逛窯子的巴黎年代,其中最著名的一家妓院位於香巴內街(Chabanais),布拉塞為它拍了許多照片。躲避共產革命與內戰的蘇俄貴族,流亡到巴黎以開計程車為業或在夜店上班。不久之後,李伯齡到了。
以《法國美食傳》(The food of France)與李伯齡的作品如影隨行的美食作家,同時也是李伯齡好友的韋佛利‧魯特(Waverley Root),當時是駐巴黎的年輕新聞記者。魯特在他的回憶錄提及,當年美國飛行員林白降落勒布爾傑機場,大批人群往飛機蜂湧而去,其中有個人爬上座艙搶走林德柏格頭上的皮帽,在空中揮舞,群眾誤以為此人為林德柏格,把他扛在肩上。那個時候有些定居巴黎的南美洲花花公子,自稱從未見過光天化日下的巴黎,因為他們晚上起床,黎明前上床。當時的巴黎集奢華與絢爛於一身,當然也包涵了奢華與光彩的相反:娼妓與窮困。不過巴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即使今天,它在許多方面仍然當之無愧。法式生活方式、法式人生觀、法國文學、藝術、電影、料理,更別提建築、豪華渡輪、汽車,都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水準,即使現在,我們回首這段風光歲月,依然嘆為觀止。
當李伯齡在巴黎度過他畢生難忘的一年,這些東西全在那兒。然而,它們只不過是一九一四年以前無法抹滅的光華的餘燼。當時伊夫‧密杭德(Yves Mirande)曾經寫道:
「……璀燦、優雅且精緻的巴黎,在上流社會與中上流社會,饗宴輪番不斷,狂歡夜生活接著心醉神迷的宵夜。當時是高級妓女的風雲時代,人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沒人為了老年未雨綢繆,他們都是賭徒、美麗的女賭徒,舉手頭足自然流露高貴的氣息與無以形容的好風度:軟帽飛過風車,卻不流於低俗。」
那個消隱的世界留下的斑駁痕跡,可由一九二○年代留下的飛鴻雪泥略見一二。當然它很便宜、美麗而且便宜得令我們難以想像。當時一美元相當二十六法郎,拉貝胡茲餐廳(Lapèrouse)晚餐只需五十法郎。要在巴黎找到安居立命之地很容易,而它的坦蕩與性感令人意亂情迷,特別是對於美國人。美國人只知道自己國家的清教徒主義、物質主義,對藝術漠不關心,也對歷史無知,他們來到法國,呼吸新空氣。許多作家;不管來自美國或其它國家,來到巴黎並寫出重要的作品。貝克特剛抵達巴黎,不久後將認識喬哀思與瓊‧瑞斯,福特‧麥杜克斯‧福特的《跨大西洋評論》已經創刊,龐德剛離開巴黎,搬往義大利西北邊的哈巴羅(Rapallo,位於利古里亞省),亨利‧米勒正要啟程,不過李伯齡和這些人無關,他活在那個圈子之外。他不曾發表任何作品,年僅二十二歲,一股腦兒想尋歡作樂:他喜愛散步、閱讀,他追求舒適,尤其喜愛吃。他用簡單而優美的文字描述那段時光:「我經常獨來獨往,但鮮少感到寂寞。」這句告白連巴斯卡也會感到肅然起敬。
李伯齡多次重回巴黎。一九三九年,睽違十二年後,他以《紐約客》戰地通訊員的身份回到巴黎,一九四四年巴黎脫離德軍的統治重返自由,他又回去一次,大戰後他回去得更加頻繁,而他在巴黎的生活重心也逐漸往上移轉,從第五區、第六區,逐漸移駕第二區乃至第十六區,換言之,他從學術區轉往商業區。晚年時期,他對食物的眷戀愈演愈烈,他向出版社建議把書名定為《一位美食家在法國的回憶》,不過出版社強烈反對李伯齡將自己描寫成「美食家」,因此將「美食家」改成「饕客」,如今他成為傳奇老饕。事實上「老饕」已經變成他最基本的一部分,那是一種慰藉、一種反抗以及他的筆。到頭來,他的饕餮大胃也毀了他,他有腎臟與心臟的問題,手指、腳趾甚至耳朵因為痛風而壞死。在他人生最後幾年,他罹患嚴重的燥鬱症,時而興奮時而消沉,高低起浮越來越大,但他繼續寫作,幾乎不曾間斷。他好像失明的老馬,註定得在磨坊裡步履蹣跚地繞著圓圈度過餘生,而他的圓圈包括人群、餐廳、賽馬場、《紐約客》的辦公室以及拳擊場。他雖然不修邊幅,但過著奢侈的生活,他的繼女就讀私立貴族學校,老婆打扮得時髦有型。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追憶往事,提出純粹的觀點。此書雖然不是小說,卻有如小說般扣人心弦─有對話、人物、描述以及一位傑出作家獨樹一格的筆觸:全書信手拈來,結果是清新雋永,足以媲美海明威《流動的饗宴》。
許多事物隨著我閱讀《紐約客》的經驗而首度進入我的生命,或者至少進入我的意識。塞貢薩克、黑醋栗苦艾酒、勃艮地大艾雪索(Grands─Echezeaux)名酒、普羅旺斯焗烤鱈魚。有些東西我已經知道,或已從他處得知,但是李伯齡進一步證實你所知道的,而且他是個值得信賴的作家。當然,你閱讀他的文章的目地不在於獲得訊息,但這是無法避免的,而且有些東西變化不大。許多巴黎街道與廣場依舊屹立不搖,孛諾瓦餐廳(Chez Benoît)仍然健在,儘管不再是那家沒被寵壞的里昂小酒館,它變得煥然一新,更為寬敞,深受觀光客的青睞,不過廚房還是老樣子。皮耶埃餐館依然佇立於佳庸廣場,還有特胡昂餐廳以及海明威經常消磨午后,注視著光影變化的丁香園。蘇格餐廳(Sorg)仍舊座落於史特拉斯堡,並獲得米其林指南一顆星評鑑。李伯齡不屑《米其林指南》,但並非由於它的準確性不夠或缺乏標準,而是因為它象徵汽車時代的來臨,以及法國外省餐廳的沒落。這種看法似乎有點矛盾,不過汽車旅遊的快速與便捷,意味了餐廳的顧客群不再只是內行的商務旅客。餐廳從此只需迎合終其一生登門造訪一次,或很久以後才會再度光臨的消費者的口味。結果是,這些餐廳不再翻新菜單,也不再自我鞭策提供完美的服務、烹調時令佳餚或是推陳出新。於是,出現了類似擦鞋店的情況,它們的客源都是要求不高的顧客,導致烹飪藝術每下愈況。此外還有一種危機,繼續經營不輟的老飯店與老餐廳,可能有它們招徠顧客的新魅力,彷彿散發新吸引力的舊情人一樣,李伯齡或許會這麼說。
以《法國美食傳》(The food of France)與李伯齡的作品如影隨行的美食作家,同時也是李伯齡好友的韋佛利‧魯特(Waverley Root),當時是駐巴黎的年輕新聞記者。魯特在他的回憶錄提及,當年美國飛行員林白降落勒布爾傑機場,大批人群往飛機蜂湧而去,其中有個人爬上座艙搶走林德柏格頭上的皮帽,在空中揮舞,群眾誤以為此人為林德柏格,把他扛在肩上。那個時候有些定居巴黎的南美洲花花公子,自稱從未見過光天化日下的巴黎,因為他們晚上起床,黎明前上床。當時的巴黎集奢華與絢爛於一身,當然也包涵了奢華與光彩的相反:娼妓與窮困。不過巴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即使今天,它在許多方面仍然當之無愧。法式生活方式、法式人生觀、法國文學、藝術、電影、料理,更別提建築、豪華渡輪、汽車,都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水準,即使現在,我們回首這段風光歲月,依然嘆為觀止。
當李伯齡在巴黎度過他畢生難忘的一年,這些東西全在那兒。然而,它們只不過是一九一四年以前無法抹滅的光華的餘燼。當時伊夫‧密杭德(Yves Mirande)曾經寫道:
「……璀燦、優雅且精緻的巴黎,在上流社會與中上流社會,饗宴輪番不斷,狂歡夜生活接著心醉神迷的宵夜。當時是高級妓女的風雲時代,人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沒人為了老年未雨綢繆,他們都是賭徒、美麗的女賭徒,舉手頭足自然流露高貴的氣息與無以形容的好風度:軟帽飛過風車,卻不流於低俗。」
那個消隱的世界留下的斑駁痕跡,可由一九二○年代留下的飛鴻雪泥略見一二。當然它很便宜、美麗而且便宜得令我們難以想像。當時一美元相當二十六法郎,拉貝胡茲餐廳(Lapèrouse)晚餐只需五十法郎。要在巴黎找到安居立命之地很容易,而它的坦蕩與性感令人意亂情迷,特別是對於美國人。美國人只知道自己國家的清教徒主義、物質主義,對藝術漠不關心,也對歷史無知,他們來到法國,呼吸新空氣。許多作家;不管來自美國或其它國家,來到巴黎並寫出重要的作品。貝克特剛抵達巴黎,不久後將認識喬哀思與瓊‧瑞斯,福特‧麥杜克斯‧福特的《跨大西洋評論》已經創刊,龐德剛離開巴黎,搬往義大利西北邊的哈巴羅(Rapallo,位於利古里亞省),亨利‧米勒正要啟程,不過李伯齡和這些人無關,他活在那個圈子之外。他不曾發表任何作品,年僅二十二歲,一股腦兒想尋歡作樂:他喜愛散步、閱讀,他追求舒適,尤其喜愛吃。他用簡單而優美的文字描述那段時光:「我經常獨來獨往,但鮮少感到寂寞。」這句告白連巴斯卡也會感到肅然起敬。
李伯齡多次重回巴黎。一九三九年,睽違十二年後,他以《紐約客》戰地通訊員的身份回到巴黎,一九四四年巴黎脫離德軍的統治重返自由,他又回去一次,大戰後他回去得更加頻繁,而他在巴黎的生活重心也逐漸往上移轉,從第五區、第六區,逐漸移駕第二區乃至第十六區,換言之,他從學術區轉往商業區。晚年時期,他對食物的眷戀愈演愈烈,他向出版社建議把書名定為《一位美食家在法國的回憶》,不過出版社強烈反對李伯齡將自己描寫成「美食家」,因此將「美食家」改成「饕客」,如今他成為傳奇老饕。事實上「老饕」已經變成他最基本的一部分,那是一種慰藉、一種反抗以及他的筆。到頭來,他的饕餮大胃也毀了他,他有腎臟與心臟的問題,手指、腳趾甚至耳朵因為痛風而壞死。在他人生最後幾年,他罹患嚴重的燥鬱症,時而興奮時而消沉,高低起浮越來越大,但他繼續寫作,幾乎不曾間斷。他好像失明的老馬,註定得在磨坊裡步履蹣跚地繞著圓圈度過餘生,而他的圓圈包括人群、餐廳、賽馬場、《紐約客》的辦公室以及拳擊場。他雖然不修邊幅,但過著奢侈的生活,他的繼女就讀私立貴族學校,老婆打扮得時髦有型。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追憶往事,提出純粹的觀點。此書雖然不是小說,卻有如小說般扣人心弦─有對話、人物、描述以及一位傑出作家獨樹一格的筆觸:全書信手拈來,結果是清新雋永,足以媲美海明威《流動的饗宴》。
許多事物隨著我閱讀《紐約客》的經驗而首度進入我的生命,或者至少進入我的意識。塞貢薩克、黑醋栗苦艾酒、勃艮地大艾雪索(Grands─Echezeaux)名酒、普羅旺斯焗烤鱈魚。有些東西我已經知道,或已從他處得知,但是李伯齡進一步證實你所知道的,而且他是個值得信賴的作家。當然,你閱讀他的文章的目地不在於獲得訊息,但這是無法避免的,而且有些東西變化不大。許多巴黎街道與廣場依舊屹立不搖,孛諾瓦餐廳(Chez Benoît)仍然健在,儘管不再是那家沒被寵壞的里昂小酒館,它變得煥然一新,更為寬敞,深受觀光客的青睞,不過廚房還是老樣子。皮耶埃餐館依然佇立於佳庸廣場,還有特胡昂餐廳以及海明威經常消磨午后,注視著光影變化的丁香園。蘇格餐廳(Sorg)仍舊座落於史特拉斯堡,並獲得米其林指南一顆星評鑑。李伯齡不屑《米其林指南》,但並非由於它的準確性不夠或缺乏標準,而是因為它象徵汽車時代的來臨,以及法國外省餐廳的沒落。這種看法似乎有點矛盾,不過汽車旅遊的快速與便捷,意味了餐廳的顧客群不再只是內行的商務旅客。餐廳從此只需迎合終其一生登門造訪一次,或很久以後才會再度光臨的消費者的口味。結果是,這些餐廳不再翻新菜單,也不再自我鞭策提供完美的服務、烹調時令佳餚或是推陳出新。於是,出現了類似擦鞋店的情況,它們的客源都是要求不高的顧客,導致烹飪藝術每下愈況。此外還有一種危機,繼續經營不輟的老飯店與老餐廳,可能有它們招徠顧客的新魅力,彷彿散發新吸引力的舊情人一樣,李伯齡或許會這麼說。
我所認識的同輩幾乎都去過歐洲,他們或許在戰爭期間前往,但更多人是在戰爭剛結束的時候去。他們不是剛退伍就是剛畢業,有如初生之犢,渴求偉大的經驗,而當時的巴黎比任何一城市更能滿足這種渴望。巴黎依然以其身為藝術、文學、哲學之都,以及充滿誘惑的墮落美而引以為豪,到巴黎一遊變成一種儀式、一種野心、一種夢想。我在一九五○年一月抵達巴黎,晚了李伯齡將近二十五年,這是我第一次踏上歐洲大陸。我永遠也忘不了它的奇特、新穎、風采以及味道。我依稀記得第一次看見香榭大道,它灰澀、冰冷的模樣,它比現在更為寬敞,幾乎沒什麼車子,我忘了自己的第一餐吃些什麼,我從未買過《巴黎論壇報》,也沒聽說過魯特。我不清楚拉雪茲公墓葬了哪些人,也不知道雨果生前十五或二十個寓所位於哪些地方。我不曾聽說過《米其林指南》,如果我手上有一本,也許會小有幫助,不過我可能對《玫瑰指南》更感興趣,它是法國戰前出版的風月場所指南,但是我一直無緣找到,這本指南成為我內心永遠失落,充滿異國情調的斷片。
我口袋裡帶著一位曾多次造訪歐洲的朋友送給我的筆記。他年事已高,是一位飽經世故很有教養的紐約人,他寫過一部很暢銷的劇本,經常陪伴名媛淑女出入社交場合,被選為高級俱樂部的會員。他擁有羅斯福般的魅力、一口發黃的暴牙、傲慢的第二任妻子,還有一隻名叫弗萊迪‧巴克的德國獵犬。我還依稀記得他以綠色墨水與貴族式筆跡,在小卡片上寫下一長串名單。有家價格較低廉的凡登旅館,位於凡登廣場上,離麗池酒店不遠,還有個叫作老爺廣場的地方,十一點以後夜店裡開始出現美女,他如此寫道。老實說那個時代,我只為褲襠底下而活,但不像莫利斯‧舍瓦利葉所說的,不過還不到他的境界。我手頭拮据,舉目無親,把早餐吃剩的麵包塗上奶油,充當午餐。
從此以後,旅遊與觀光起了變化,自李伯齡時代起,變化更是劇烈。噴射機與信用卡的出現讓世界無遠弗屆,難以想像一九二○年代的巴黎與法國,像今天的澳洲或尼泊爾般遙遠與偏僻,當時的世界尚未遍佈足跡,但並不意味著它們不被人造訪。我們可以從美洲搭船旅行,一九二七年當李伯齡在巴黎度過那一年影響他餘生的生活後,他也是以這種方式離開法國,他從馬賽搭乘一艘老船返回美國。二十年後二次大戰結束,那艘老船卻在海法爆炸翻覆。就某種意義上,李伯齡化身為那艘老船,儘管事實上他比那艘船多活了二十年,他遠離自己所鍾愛的海岸,永遠沉沒。
他是特例,完全世俗化,看起來毫無精神性。他熱衷描寫邊緣人物的世界,他在《紐約客》第一篇引起注目的文章,是為黑人宗教領袖帝文神父(Father Divine)撰寫人物評論。他熱愛法國文化,欣賞法國作家,諸如哈伯雷與瑟林,也喜歡狄更斯和克里斯多夫‧馬洛,他尤其欽佩十九世紀倫敦職業拳擊賽編年史家皮爾斯‧伊格(Pierce Egan,1772─1849),他引用伊格的名言,彷彿蒙田引用塞內卡的經典名句。雖然他才華洋溢,卻無法鞏固自己的地位,而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宛如他最鍾愛的人物。他一直都還是那個肥胖、滿臉鬍渣的大學生,繼續發掘比課堂更有趣的事物,於是他和其他比較傳統的同學分道揚鑣。他被達特茅斯大學踢出校門,未再回去。
我見過他一次,大約是一九六○年,在《紐約客》辦公室裡。當時天色已晚,辦公室裡空蕩蕩的。他穿著黑色西裝,領子上別著薔薇花飾的榮譽軍團勳章。他顯得靦腆,走起路來很吃力,彷彿很痛苦,好像他的雙腳太脆弱,搬不動這棟大樓。他戴著圓形鋼架眼鏡,禿頭似乎略微磨損,好像一個老舊的蛋糕盤子,我記不得他說的話,但是我記得很清楚,他的話很簡短,因為我正是為此而欣賞他。我幾乎讀遍他所有的文章,一九五○年代,他的作品變得更具自傳性,他融入他生命裡更龐大的斷片,讓我對這位作家樹立起崇高的畫像,當我親眼見到他時,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絲毫未減。我當時誤以為,他中學時曾是出色的拳擊手,讓我對他龐大的噸位肅然起敬,好像有些人對老兵僵硬的四肢特別尊敬一樣。
三年後他死了。他的遺言是在送往醫院的救護車上說的,說得含糊不清,不過是聽得出來是法文。他春天下葬,葬於長島東方盡頭處,他在那裡曾經有一棟房子。他的光彩軼事將繼續傳誦,他把自己的優點都歸功於他鍾愛的美酒,酒能刺激感官,有益明目,提供肯定生命的情感。參觀美術館或散步於優美的街道,也會獲得如是感受。
我口袋裡帶著一位曾多次造訪歐洲的朋友送給我的筆記。他年事已高,是一位飽經世故很有教養的紐約人,他寫過一部很暢銷的劇本,經常陪伴名媛淑女出入社交場合,被選為高級俱樂部的會員。他擁有羅斯福般的魅力、一口發黃的暴牙、傲慢的第二任妻子,還有一隻名叫弗萊迪‧巴克的德國獵犬。我還依稀記得他以綠色墨水與貴族式筆跡,在小卡片上寫下一長串名單。有家價格較低廉的凡登旅館,位於凡登廣場上,離麗池酒店不遠,還有個叫作老爺廣場的地方,十一點以後夜店裡開始出現美女,他如此寫道。老實說那個時代,我只為褲襠底下而活,但不像莫利斯‧舍瓦利葉所說的,不過還不到他的境界。我手頭拮据,舉目無親,把早餐吃剩的麵包塗上奶油,充當午餐。
從此以後,旅遊與觀光起了變化,自李伯齡時代起,變化更是劇烈。噴射機與信用卡的出現讓世界無遠弗屆,難以想像一九二○年代的巴黎與法國,像今天的澳洲或尼泊爾般遙遠與偏僻,當時的世界尚未遍佈足跡,但並不意味著它們不被人造訪。我們可以從美洲搭船旅行,一九二七年當李伯齡在巴黎度過那一年影響他餘生的生活後,他也是以這種方式離開法國,他從馬賽搭乘一艘老船返回美國。二十年後二次大戰結束,那艘老船卻在海法爆炸翻覆。就某種意義上,李伯齡化身為那艘老船,儘管事實上他比那艘船多活了二十年,他遠離自己所鍾愛的海岸,永遠沉沒。
他是特例,完全世俗化,看起來毫無精神性。他熱衷描寫邊緣人物的世界,他在《紐約客》第一篇引起注目的文章,是為黑人宗教領袖帝文神父(Father Divine)撰寫人物評論。他熱愛法國文化,欣賞法國作家,諸如哈伯雷與瑟林,也喜歡狄更斯和克里斯多夫‧馬洛,他尤其欽佩十九世紀倫敦職業拳擊賽編年史家皮爾斯‧伊格(Pierce Egan,1772─1849),他引用伊格的名言,彷彿蒙田引用塞內卡的經典名句。雖然他才華洋溢,卻無法鞏固自己的地位,而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宛如他最鍾愛的人物。他一直都還是那個肥胖、滿臉鬍渣的大學生,繼續發掘比課堂更有趣的事物,於是他和其他比較傳統的同學分道揚鑣。他被達特茅斯大學踢出校門,未再回去。
我見過他一次,大約是一九六○年,在《紐約客》辦公室裡。當時天色已晚,辦公室裡空蕩蕩的。他穿著黑色西裝,領子上別著薔薇花飾的榮譽軍團勳章。他顯得靦腆,走起路來很吃力,彷彿很痛苦,好像他的雙腳太脆弱,搬不動這棟大樓。他戴著圓形鋼架眼鏡,禿頭似乎略微磨損,好像一個老舊的蛋糕盤子,我記不得他說的話,但是我記得很清楚,他的話很簡短,因為我正是為此而欣賞他。我幾乎讀遍他所有的文章,一九五○年代,他的作品變得更具自傳性,他融入他生命裡更龐大的斷片,讓我對這位作家樹立起崇高的畫像,當我親眼見到他時,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絲毫未減。我當時誤以為,他中學時曾是出色的拳擊手,讓我對他龐大的噸位肅然起敬,好像有些人對老兵僵硬的四肢特別尊敬一樣。
三年後他死了。他的遺言是在送往醫院的救護車上說的,說得含糊不清,不過是聽得出來是法文。他春天下葬,葬於長島東方盡頭處,他在那裡曾經有一棟房子。他的光彩軼事將繼續傳誦,他把自己的優點都歸功於他鍾愛的美酒,酒能刺激感官,有益明目,提供肯定生命的情感。參觀美術館或散步於優美的街道,也會獲得如是感受。
作者資料
李伯齡(A. J. Liebling)
生於1904年,是紐約客記者,是知名新聞記者。 雖然一出社會就從事新聞業,李伯齡真正想做的是小說家,報社只是他變成偉大作家的中途站。但他總是不能如願,最後他決定繼續新聞工作。詹姆斯‧索特說:「他對這份工作又愛又恨,包括做這份工作可以享有的特權、不定的工作時間,以及它的魅力。」 李伯齡在孩提時代曾到過巴黎,1926-27年接受父親的贊助,至巴黎索邦大學遊學一年,1963年辭世之前又前往巴黎一趟。在索邦大學時,他不常上課,「吃」是他的主修科目。 李伯齡著作約有十八種之多,如:李伯齡精選集(The Most of A.J. Liebling)、李柏齡《紐約客》文選(Liebling at The New Yorker)。其中,甜蜜的科學(The Sweet Science)被藍燈書屋選為二十世紀,一百本最好的非文學類作品之一。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